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發言稿

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精選3篇)

發言稿6.56K

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精選3篇)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目的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央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和全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研究部署“十三五”和20xx年的各項重點任務,力爭我市“三農”工作在新時期、新常態下能夠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剛才,鴻寧副市長傳達了今年中央和全區農村工作會議、全區農村改革會議精神,請大家認真學習,深入領會,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的精神和工作部署上來。下面,我就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市的“三農”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期間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成績顯著

“”期間,市委、市人民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不利形勢下,農業農村經濟整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20xx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8.27億元,同比增長4.18%;農民人均純收入9449元,同比增長9.8%。

(一)多項“三農”專項工程實施成效明顯。

“”期間,我市投入資金40多億元,着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加強農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在全市範圍勝利實施了“三項會戰”“農村危房改造”“城鄉風貌改造”“十大農業工程”“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計劃”“美麗柳州·清潔鄉村”等專項工程。其中,“十大農業工程”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計劃”由我市率先在全區提出並實施,得到了自治區的高度肯定。幾大專項工程實施完成後,全市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得到明顯的加強和改善,農村風貌煥然一新,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為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新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多年培育發展的基礎上,經過“”期間的發力突破,我市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種植業形成水果產業領頭,糧菜桑茶蔗齊頭並進的格局。

20xx年,水果種植面積達到95萬畝,產量85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61.7%和85.3%。糧食播種面積249.4萬畝,產量85.1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0.04%和9.5%。蔬菜播種面積145.7萬畝、產量207.8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17.3%和24.4%。桑園面積48.5萬畝,全年鮮繭產量5.0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7.3%和32.3%。茶園面積19.9萬畝,幹茶產量1.3萬噸,產值13.7億元,比20xx年分別增長31.4%和85.7%。受糖價下跌等不利因素影響,這兩年糖料蔗產業受到很大沖擊,甘蔗面積有所下降,但在多方積極應對下,產業形勢趨於平穩,糖料蔗產業有望在新的產業發展水平上迎來複蘇。

水產畜牧業形成以生豬、家禽和淡水養殖為主,牛羊和特種養殖為輔的產業體系。“”期間,全市新建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場1000家。20xx年,全市肉類總產量22.7萬噸,比20xx年增長12.2%;水產品產量7.6萬噸,比20xx年增長35.7%;肉豬、肉牛、肉羊及家禽出欄量分別為184.0萬頭、23.1萬頭、32.0萬隻和3341.9萬羽,比20xx年分別增長9.6%、25.7%、35.3%、7.1%。

林業中林下經濟所佔地位愈顯突出。20xx年,林下經濟總產值達到40億元,年活立木蓄積量達到6900萬立方米,比20xx年增長31.63 %。油茶種植面積和油茶育苗基地年度育苗存圃量均位居全區第一。融水縣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是全區僅有的兩個縣之一。

(三)農業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期間,全市高產高效示範基地輻射面積超過百萬畝,服務和帶動超過20萬户農户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經營規模。開展“農校、農超、農企、農社、農居”對接,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與追溯系統,啟動南菜北運試點工作,為農產品流通搭建了新的渠道。柳城縣成為廣西首個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範區,蜜桔總產量廣西排名第一。柳城蜜桔、融安金桔、融水糯米柚、鹿寨蜜橙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柳江縣荷塘月色(核心)示範區、鹿寨縣呦呦鹿鳴精品葡萄(核心)示範區和三江縣千年侗寨·三江茶(核心)示範區分別獲得廣西首批和第二批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稱號。全市6個縣都成為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科技重點示範縣,自主培育的2個甘蔗品種、1個金桔品種通過審定。水稻、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實現突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作業水平達54%,比20xx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

(四)農村改革全面深化。

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已開展確權登記面積97萬畝,佔承包面積的38.8%。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率達99.4%,實現了含林地在內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全覆蓋。全市農村宅基地發證率達95.3%,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通過自治區驗收。啟動開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確權試點和林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發證糾錯完善、查漏補缺工作。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20xx年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51.4萬畝,流轉率20.6%,分別比20xx增長179.3%和13.2個百分點。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鎮化人口管理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柳江縣創建廣西第一家農民自助“惠農通金融超市”,農村金融改革由試點轉向全面實施。養殖業、種植業市級財政貸款貼息資金不斷增長,能繁母豬、甘蔗、水稻等險種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推動開設了葡萄種植險。

(五)扶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精準識別基本完成。

20xx年,全市減少貧困人口5.1萬人。開展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開發,修建屯級道路367公里,扶持發展脱貧產業5萬畝,累計受益貧困户11.7萬人。整合落實各類資金2.18億元用於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啟動了31個扶貧移民搬遷項目,惠及人數達1.2萬人以上,新建移民新村35個。貧困村列入重點勞務輸出基地村,有序組織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加大扶貧貸款貼息力度,實施小額貸款獎補試點工作和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工作。實施水庫移民增收工程,扶持7個庫區移民屯發展特色種養、旅遊等產業,加快推進水庫移民脱貧解困。精準識別工作紮實推進,全市下派近7000名幹部進駐村(屯),目前,已基本完成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

(六)農村民生工程紮實推進。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全面鋪開, 共完成獎補項目1416個,各級獎補資金3億元,全市鄉村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建成改造一批水利設施,新增、恢復和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93萬畝。投入12.1億元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沿河村鎮20萬居民以及6.5畝重點農田得到保護。農村道路建設完成投資25.11億元,建成農村公路2793公里。在鹿寨、三江兩縣開展“縣屬輪教”試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免費午餐工程新增7所特教學校,受益學生達18萬人。在全區率先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率先推行“鄉村移動醫療”服務模式,農村三級服務網絡不斷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健全。村村通廣播電視和鄉鎮無線覆蓋工程建設提前完成。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6萬户、城鄉風貌改造1.5萬户。三江縣第二期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竣工,惠及304個村屯1.1萬户。開展農房統保工程和住房政策性保險工作,為農村住房上“雙保險”。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全市城鄉農保參保人數102.2萬人,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穩步推進。

(七)“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活動有效推進。

20xx年5月開始,我們在全市部署開展了“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活動。近三年來,活動得到全市人民羣眾的廣泛支持和普遍歡迎,不僅農村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突出問題得到全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在較短時間裏有了明顯改觀,而且我市初步形成了可學習、可推廣、羣眾支持、社會認可的“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的“柳州模式”。自治區領導對我市開展鄉村建設活動的成效與經驗給予高度肯定,危朝安副書記對我市開展活動的創新做法作出了8次表揚性批示。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全市各地開展各類環境整治行動8萬多次,共清理各類垃圾151萬噸、清撿田園面積11312萬畝、清潔水源1萬多處。20xx年,我市在鞏固提升“清潔鄉村”活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全市大力開展“村屯綠化”“飲水淨化”“道路硬化”活動,建成自治區級“村屯綠化”示範村屯303個,一般村屯2736個;建成428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市9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完成渠道清淤1560公里,渠道硬化229公里;建成行政村道路113條、屯內道路硬化96個、農村便民候車亭35個、便民碼頭8個,全市行政村硬化道路通暢率達91.8%,通班車率達88.38%。20xx年市財政重點支持4000萬,按照“三個必須,六個優先”的要求打造了柳江縣“鄉約·藕遇”、柳南區“美麗太陽”兩個生態鄉村建設示範片區和56個市級生態鄉村綜合示範村屯。

可以説,過去的五年,是我市農業農村發展變化最大、提質增效最明顯的五年,農業農村發展成為我市經濟運行的新亮點。這些令人鼓舞的成績,是我市“三農”戰線幹部和廣大羣眾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三農”戰線上的所有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認清形勢,堅定“十三五”時期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發展目標和思路

“十三五”時期,我市確定的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目標為,到20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要達到352億元,年均增長4.5%,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16800元,年均增長11%,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持基本穩定。實現農業發展方式明顯轉變,農業結構明顯優化,優勢特色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科技創新驅動作用明顯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完善,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農業抵禦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銷號。

要如期實現這些發展目標,我市既面臨着一些全國性的普遍難題,又有着一些具有我市特點的瓶頸性問題。

從全國來講,一是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困難明顯加大。因為農民收入的兩大組成部分中,工資性收入受整體經濟下行影響增長明顯放緩;家庭經營性收入受農產品市場價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雙重擠壓增長乏力。二是農產品的市場風險明顯加大。一方面,我國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面臨國外同類產品以及農業生產效率更高的國家產品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我國一些大宗農林產品的總量與人均佔有量也趨於飽和,如我國水果和蔬菜的人均佔有量已經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二至三倍。近幾年來,我市曾經出現的“賣冬瓜難”“賣蜜桔難”既有天氣等偶然因素的影響,也是市場趨於飽和之下競爭激烈的表現。三是農村金融服務仍處於較低水平的狀態,不能發揮推動農村生產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我國城鄉二元的土地所有制結構還存在農民財產權不能落地融資等明顯不符合現代產業發展要求的深層次弊端。

就我市來講,還面臨一些特殊的困難:一是我市農村的基礎設施總體落後於區內大多數城市,鄉村建設任重道遠。二是土地流轉率還低於全區平均水平,更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三是農業產業化企業少而弱,農產品加工培植能力比較落後。四是貧困人口多數在“山高路遠溝深”的偏僻山區,大多是貧困程度深,脱貧難度大的硬骨頭,如期實現脱貧任務十分艱鉅。

總體來説,城鄉差距大,農村整體發展水平滯後是我市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和難點,也是我市在全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制約因素。要儘快解決這些共性和個性難題,沒有簡單輕鬆的辦法,只有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勇於解放思想,破除傳統觀念,以敢於擔當的精神努力推動農村的各項改革任務有效有序落地,着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激發農村發展的潛力,使現代農業、現代水產畜牧業、現代林業、鄉村建設、鄉村旅遊、鄉村服務業等廣大涉農產業不僅不會拖總體經濟發展的後腿,而且能夠成為保增長促發展的新興生力軍。為此,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幾個工作方向:

一要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三農”工作發展。“十三五”期間,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我市農業現代化,努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一是以創新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解決農業發展面臨新舊動力轉換問題,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增長新動力。二是以協調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縮小我市工農城鄉二元結構發展差距,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工農城鄉關係。三是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農村發展方向,推動我市農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四是以開放發展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化解國際國內市場對我市農產品進出口的壓力,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五是以共享發展增進農民福祉,根據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特色,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讓農民擁有更多獲得感。

二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促進我市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市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品供需平衡躍升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市農業供給側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供求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冬瓜滯銷”“蜜桔難賣”就是農產品供給沒能很好地適應社會需求變化的結果;二是不合理的供給結構,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對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圍繞社會需求進行生產,使全市農產品供給在數量、品種和質量上更符合社會和消費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三要通過市場化機制積極引進社會化資本。我市農村地域面積大,鄉村休閒旅遊資源豐富,氣候和土地資源適合發展各種農、林、畜、遊產業,可以説,藴藏着極大的待開發潛力。當前,全社會出現“資本荒”,傳統的投資熱點產業大都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而缺乏好的投資項目,諸多社會資本包括央企和民營企業等都把投資目光轉向整體還處於效率窪地的廣大涉農產業,農村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投資熱點領域。我們要堅定地抓住這一契機,依靠市場化機制,策劃項目,擴大宣傳,廣泛吸引市內外社會資本到農村投資發展。只有農村的投資總量上去了,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了,才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讓更多的羣眾在更高水平分享改革發展的紅利,才能真正創造一個生機勃勃,不斷髮展的新農村。

四要大力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儘快提高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當前,我市農業面臨着農業效益和生產率低、農業新技術應用渠道推廣難、農產品質量和病害監管防治難、農民脱貧增收難、農業有害垃圾治理難等一系列瓶頸問題難以解決。面對這些問題,只有進一步大力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才能牽動解決這一系列矛盾。如果能大幅提高我市土地流轉比例,不僅可以大大釋放農村藴藏着的生產潛力,實現農業更快的增長,而且也有利於解決農業科技推廣和農產品質量監管等一系列現存難題。去年以來,中央、自治區、市委市政府先後下發了關於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相關文件,説明土地流轉對促進農業農村工作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可以説,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前提,土地不流轉,農業將找不到未來的出路。

三、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開門紅

(一)全力抓好脱貧攻堅精準幫扶工作。

昨天,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全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脱貧攻堅精準幫扶培訓會上提出,要以更明確的思路、更務實的舉措、更精準的辦法,切實解決好“怎麼扶”這個關鍵問題。這次會議是4個月內自治區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第三次專題部署和集中培訓,充分體現了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打贏“十三五”脱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心和必勝決心。去年10月以來,全區集中開展了新一輪精準識別工作,找準了貧困對象,摸清了致貧原因,掌握了貧困村屯和貧困羣眾的發展需求。但是,精準識別工作,只是基礎性、前期性、準備性的工作,解決的是“扶持誰”的問題,而打贏脱貧攻堅戰,最關鍵、最核心、最艱難的環節是精準幫扶。只有開對“藥方”,才能拔掉“窮根”。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準確把握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精準幫扶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各地實際,充分用好扶貧政策,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真正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20xx年,我市要通過全面實施產業扶持、教育扶貧、移民搬遷、金融扶持、農村危房改造等精準扶貧開發,推進鄉村路網建設,縣鄉通連網四級以上道路,突破貧困地區交通瓶頸,完成貧困地區所有剩餘建制村硬化路建設,硬化通屯路300公里,農村危房改造1萬户以上;扶貧移民搬遷7300人;力爭完成扶貧信貸9億元以上,爭取政策性銀行扶貧信貸資金實施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市60個貧困村脱貧出列,8.5萬農村貧困人口脱貧銷號。一是所有貧困地區要做好產業扶貧規劃和方案,打造一批效益高、農民得利的扶貧產業。深入實施“七個一批”“十大行動”脱貧攻堅,全面應用精準識別成果,因户施策、因人幫扶。二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向貧困地區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生產、加工、旅遊、流通產業,加強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三是大力發展特惠金融扶貧開發,落實扶貧小額信貸的風險擔保基金和貼息資金,同時,創新金融扶貧產品的服務,完善村級金融服務網絡,加快建設扶貧投融資平台,切實增強對連片特困地區和貧困人羣的金融支持。四是積極拓寬社會幫扶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五是落實黨政“一把手”脱貧攻堅責任制,各縣區、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作為本轄區脱貧攻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領導責任,要按照已簽訂的脱貧攻堅責任書,認真抓好工作謀劃。六是實行最嚴格的脱貧攻堅考核督察問責,對資金分配、項目實施、工程招投標等重要環節要公示公開確保扶貧政策、資金、成果落實到户到人。

(二)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今年的示範區建設工作重點有兩個:一是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既是發展優勢產業、推廣先進技術、發揮科技人才作用的有效載體,又是體制機制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典型樣板,是實現農業轉型升級,推進農村改革的重要手段,其意義和作用重大,必須高度重視。今年自治區全面啟動區、市、縣、鄉四級示範區建設,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擴面提質增效,實現行政區域全覆蓋、主導產業全覆蓋。隨着示範區在面上的鋪開,要進一步發揮示範區的改革試驗田作用,在探索正常化的土地流轉機制、金融服務同步創新、農用土地管理創新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用改革的紅利體現示範作用。二是“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蔗糖業是我市農業重要的支柱產業,為農民增收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面對當前蔗糖業受國際市場衝擊,生產萎縮的不利形勢,自治區提出糖業二次創業,實現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按照自治區的規劃和部署,“十三五”時期我市“雙高”基地建設任務為40萬畝,20xx年要建設11萬畝。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前兩年的建設經驗,加強財政資金統籌使用管理,強化落實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各縣要想方設法調動實施主體的積極性,按照市裏制定的實施方案,全力推進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三)全面落實各項農村改革,推進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紮實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夯實農村改革的基礎。依託農村土地確權信息管理系統,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平台,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和服務,建立完善的縣、鄉、村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全面開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確權試點工作,要加快建立管護經費保障機制,建管並重,加快建立管理責任機制,進一步明晰工程產權,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探索社會化和專業化的多種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抓好林權證發放查缺補漏工作,開展“三權分置”工作試點,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努力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和林權抵押貸款規模,制定家庭林場管理辦法,支持股份合作林場、專業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深化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完善集體經濟組織確定和折股量化辦法。統籌推進供銷、農墾、水利、林業等綜合改革。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財税、信貸保險、用地用電等支持政策。實施龍頭企業成長計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成為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骨幹力量。引導大中專畢業生、返鄉人員等領辦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龍頭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帶動農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向社會資本放開政府行業部門管理的農村服務事項。鼓勵和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支持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託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大力發展生產資料供應、種子種苗繁育、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機作業、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循環利用等生產性服務。

(四)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工程。

要不斷延長產業鏈,以加工業帶動農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乘今年我市實施“實體經濟發展年”的東風,依託柳江縣新興食品工業園、魚峯區洛維螺螄粉工業園等園區建設,大力扶持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產業。優化農產品加工業佈局,引導加工企業向農業示範區和優勢主產區集聚發展,重點提升繭絲綢、果蔬、綠色食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農產品進城”工作,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物流網建設,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鼓勵支持企業開展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加強水果、蔬菜等大宗時令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產業化行動,促進農產品流通和網上銷售,培育“阿里巴巴柳州產業帶”及“京東柳州特色館”農村電商、農產品定製等“互聯網+”新業態。重點推進知名電子商務平台在我市佈局農村電商項目,鼓勵“農村淘寶”“村郵樂購”“京東幫”等國內優質農村電商平台在我市構建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年內要在6個縣建成6個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在各縣電商試點鄉鎮建立100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店)。積極參與特產行銷全國活動,組織龍頭企業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展銷,打造我市農產品高端品牌。着力打造環都市休閒農業旅遊圈,充分利用農業和農村資源,特別是依託農業基地,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積極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示範點、最美田園的創建和推介活動,鼓勵社會資本建設精品農莊、休閒農場、特色民宿和養老養生等休閒產品。

(五)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提升良種良法覆蓋率和農業科技貢獻率,重點推廣秸稈栽培食用菌還田、柑橘和百香果健康苗繁育等能極大促進我市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實用技術。大力實施科技入户工程,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加強科技示範户的能力建設,形成以農業科研專家為技術源泉,以技術指導員為紐帶,以示範户為核心,連接周邊農户的技術傳播網絡。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適度增加設施農業面積,增強農業抵禦災害能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農機補貼重點向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的先進農業機械傾斜。加大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示範推廣,實施水稻和甘蔗全程機械化推進工程,提升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打造高標準農機專業合作社,加強基層農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農村構建“佈局合理、服務規範、便捷高效”的農機公共服務網絡。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協同”的新型職業農民,深入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園(區)、現代農業示範村建設相結合,與實施農業項目相結合,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相結合的“三結合”柳州模式。加強農業幹部知識更新培訓,強化基層農技人員隊伍建設。繼續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進一步加強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建設,加大生產基地農產品的檢測和監管力度,對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內部通報制度,確保果蔬茶葉等農產品抽檢合格率98%以上,水產畜牧產品抽檢合格率97%以上。加大“三品一標”推進力度,新增認證10個“三品一標”農產品,大力推廣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技術,提升農業產業標準化生產能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優先在“三品一標”企業、現代農業示範園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指導企業創建質量安全品牌、做好農事記錄、建立標準化檢測室、使用二維碼。加強對濫用、禁用、限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處置,依法查處銷售、使用高毒農藥和非法添加禁用高毒農藥成分等行為,逐步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制購買制度,確保農業產業健康發展。鼓勵和支持縣區爭創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

(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我市“十三五土地整治規劃”,確定我市“十三五”期間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完成全市旱改水項目20xx年度的施工任務,新增水田(水澆地)面積400公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抓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第六批重點縣、中央統籌資金、規模化節水及自治區、市級財政農田水利項目等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工作。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前期工作及建設進度,對已完工的項目開展蓄水或竣工驗收工作。編制完善“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項目庫,解決我市剩餘71個建制村農村公路通暢問題,以“四好”公路建設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步伐,着重提升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全面落實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延伸。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要求,健全完善農村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跨市、跨省異地就診系統建設。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落實各項優撫和福利政策,發展養老和慈善事業,深化農村殯葬改革。

(八)強化農業資源保護和高效利用。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和完善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嚴格執行“佔一補一、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制度,嚴禁佔用耕地或水源地種植速生桉。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深入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農業生態環境整治。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科學合理減量使用農藥化肥。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範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和養殖污染。

(九)健全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

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投入,確保力度不減,總量增加,重點增加農村改革、精準扶貧農業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美麗柳州·鄉村建設”等方面的投入。推動國有銀行、地方銀行、信用社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農村金融服務主體,開展農村金融合作組織試點。推進金融機構多元化服務轉型,各類涉農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向縣、鄉、村下沉服務重心。創新融資擔保,健全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體系,加快組建政府出資為主的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機構,並引導各類資本組建專業化農業融資擔保機構,加強對“三農”的融資服務。創新保險服務,拓展農業保險的廣度和深度,以中央財政補貼險種為重點,不斷擴大優勢特色農產品政策性保險的覆蓋面,推動農業保險險種從主導產業向地方特色產業延伸。建立完善財政支持的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全面推進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

(十)深入推進“美麗柳州·生態鄉村”建設。

20xx年是“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的攻堅之年,要認真落實第二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和自治區相關會議精神,按照《“美麗柳州”鄉村建設重大活動規劃綱要(20xx—20xx)》和《“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指導意見》及三個配套文件的總體要求,主要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鞏固擴大清潔鄉村活動成果。着力在實現清潔鄉村活動常態化、全覆蓋上下功夫,使鄉村環境衞生面貌發生穩定的、不可逆的根本轉變。試點實施“兩處理兩回收”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模式,建立符合農村實際、可操作性強、低成本運行的垃圾處理和鄉村保潔模式。二是持續推進生態鄉村“三化”專項活動。全力完成自治區綠化示範村屯 307個,一般綠化村屯3456個,全面解決我市“”規劃剩餘的17.6萬農村人口(包括農村中國小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建成20個以上“飲水淨化”示範項目及5個以上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中心,新增138個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通屯道路100個。三是重點打造市級鄉村建設綜合示範片區和村屯。重點建設柳江縣“鄉約·藕遇”、柳南區“美麗太陽”等8個示範片區和50個左右的示範村屯,把示範片區和村屯建設成整體效果、關鍵項目、規劃先行、建設機制高效、羣眾文明衞生習慣、“三清潔”長效管理、羣眾積極投工籌款、產業促進農民脱貧致富、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和少花錢多辦事等10個方面起示範作用的典範工程。四是積極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在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失時機地策劃、規劃一批適合運用市場化機制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的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和現代農村服務業等生態經濟項目,並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組織實施,使鄉村建設活動逐步形成投資回報、富民效益與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解決鄉村建設活動所需資金的可持續難題,使鄉村建設成為我市穩增長的一支生力軍。

四、加強農業農村工作的組織領導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負其責、密切合作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的責任制。結合今年的換屆工作,要選派領導能力強、業務能力強、熟悉“三農”工作的領導幹部進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緊密結合即將在全黨開展的“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持續改進作風,確保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三農”工作方針政策落地見效。

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的帶頭作用,在農村改革、助農增收、脱貧攻堅、“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改善民生等領域上積極作為,確保扶農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具體工作紮實開展。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發揮縣級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抓好有關工作的組織實施。鄉、村黨組織要種好“責任田”,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抓好抓實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加大在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民工聚居地等建立黨組織的力度,確保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有效覆蓋。

切實履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建立健全完善民主議事、款項撥付、項目實施跟蹤督辦、權益公開等方面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杜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發生。切實改進基層幹部作風,解決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堅決杜絕中飽私囊、暗箱操作、優親厚友和侵害羣眾權益等羣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行為。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務監督機制,探索建立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委員會,真正實現監督看得見、權力管得住、村民做得了主。推進鄉村治理法治化,加強農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鄉村建設等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創建和諧美麗農村家園。

同志們,做好我市“十三五”期間的“三農”工作,使命光榮,任務艱鉅,我們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為指導,以務實求真的科學態度,把握規律,直面問題,以攻堅克難的擔當和勇氣深化發展,開創新時期柳州“三農”工作的大好局面,為我市率先在全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西江經濟帶龍頭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

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20xx年,全市畜牧獸醫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發展豬雞,穩定牛羊,果畜結合,生態養殖”的思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突出養豬重點,強化科技服務、推廣先進模式,建設養殖基地,提升產業水平,落實各項措施,夯實工作責任,全力推進生豬為主的畜牧產業上新台階,力爭生豬飼養量突破160萬頭,實現畜牧業產值17.5億元,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增長20%。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20xx年畜牧獸醫工作要抓住“一條主線”,突出“三個重點”,落實“五項措施”。

一、抓住“一條主線”,即:綠色產業富民

市委、市政府作出“綠色產業富民”戰略,並出台了《關於加快以蘋果為主綠色產業發展的決定》,果、菜、畜作為綠色產業的有機整體,必須統籌考慮,科學規劃,相互促進。發展畜牧業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提升果菜品質,促進綠色無公害果菜生產,增強果菜市場競爭能力,推進果業、棚栽業持續發展。發展畜牧業的意義遠遠超過它本身,可以説,發展畜牧業,就是發展果業,就是發展棚栽業,就是發展綠色產業,就是發展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全市上下都要圍繞“綠色產業富民”這條主線,實施村域經濟振興工程,抓“果畜結合”、“菜畜結合”、“糧畜結合”,做大做強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增強畜牧業在綠色產業發展中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綠色產業升級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二、突出“三個重點”

(一)以發展生豬為重點,優化產業結構。一是繼續推進洛川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堅持“果畜結合,以畜促果,以果帶畜,果畜雙贏”的思路,按照《洛川縣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規劃》,加大投資力度,強化綜合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力爭年末全縣生豬飼養量突破60萬頭。二是加快生豬萬頭示範村建設。富縣和安塞要重點推進省廳確定扶持的3個萬頭示範村建設,洛川結合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在完善提高20xx年抓的21個萬頭示範村的基礎上,力爭再新發展9個萬頭示範村,使全縣萬頭示範村達到30個。吳起、宜川、延長、延川、黃龍和子長6縣繼續抓好20xx年確定的7個萬頭示範村,擴大規模,提高水平。志丹、黃陵、甘泉和寶塔4縣區今年必須各抓1-2個萬頭示範村建設。力爭全市建設50個較高標準的生豬萬頭示範村。三是抓沼氣池配套養豬。繼續實施“113”工程,力爭實現每畝果園1頭豬,每畝(棚)菜1頭豬,每口沼氣池配套3頭豬。推廣延長安河“畜沼果三位一體,配套服務”的經驗。力爭全市沼氣池配套養豬15萬頭。

在推進生豬產業的同時,要大力發展養雞,加大對萬隻以上雞場的扶持力度,推廣甘泉林溝、蘆莊和寶塔張興莊養雞模式,扶持勞山雞業公司和治平雞業公司,發展養雞產業化。在不宜發展蘋果和大棚菜的拐溝山區,積極發展舍飼牛羊。富縣、甘泉、寶塔和市種畜場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項目,發展規模化奶牛生產,為“蛋奶工程”提供安全奶源。要繼續加快開發養蜂業,以甘泉為重點,建立中蜂資源保護區,並爭取將延安列入國家級中蜂資源保護區。集中精力,建設甘泉、黃龍養蜂基地,力爭全市年末養蜂數量達到2萬羣。

(二)以動物防疫為重點,確保畜牧業安全。一是繼續推行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工作責任制,“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全面實行動物防疫“雙軌制”和目標責任制。加強重點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禽流感、口蹄疫、豬瘟、雞新城疫等動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必須達到100%。奶牛在一年三次W病免疫的同時,加強奶牛布病和結核病的檢測與防範工作。二是強化防疫監督、檢測,加強規模養殖場防疫工作,引導規模養殖場推行程序免疫,確保實現連續五年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三是加強動物檢疫工作,加大產地檢疫工作力度,完善產地檢疫工作程序,提升產地檢疫水平和檢疫率。進一步規範屠宰檢疫,確保屠宰檢疫率達到100%,對檢出的病害肉按規定作無害化處理,確保畜產品安全。四是加強種乳用動物跨省調運審核,防止外疫傳入。加強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指導養殖户建立飼料、獸藥使用登記制度,建立正常的獸藥、飼料市場準入制度,確保投入品質量安全。

(三)以市場營銷為重點,促進產業化建設。一是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對我市現有的2個省級、13個市級涉牧龍頭企業加大扶持力度,盡力協調和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鞏固壯大其經濟實力;對促進當地畜牧產業有帶動作用,有望成為區域龍頭的規模養殖場、畜(蜂)產品加工廠,要從資金、技術、項目、服務、信息等方面重點扶持,培育區域性產業龍頭。加強招商引資,制定優惠政策,招引外地企業來延辦場,創辦龍頭企業。二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積極引導養畜專業村和養殖户成立協會或農民合作社,特別是生豬萬頭示範村、“一村一品”示範村、養殖小區,本着“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原則,成立協會、組建合作社,增強自我防禦風險能力。對合作社組織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盡力幫助解決,對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做出貢獻的組織,予以表彰獎勵。積極牽線搭橋,使農民合作社組織與相關大公司聯合,走“公司+合作社+農户”的產業化發展路子。各縣區都要幫建1-2個養殖專業合作社,力爭20xx年新組建運作規範的養殖業合作社20個。三是加大畜產品開發力度。重點在畜產品加工上下功夫,大膽引進先進的畜產品加工技術和人才,開發研製新產品,通過加工增值,打造名優品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畜禽產品,如陝北羊肉、森林豬肉,富硒蛋、土雞蛋等,用系列產品佔領不同層次的市場,鞏固現有市場,開拓新市場。積極開展“三品”認證,力爭今年通過國家無公害畜產品認證的產品由去年的27個增加到40個。四是建立畜產品市場營銷網絡,本着合理布點和先建先扶的原則,逐步建立市級畜產品中心市場和縣級專業批發市場、活畜交易市場,在大中城市設立延安畜產品銷售窗口和專櫃。把信息網絡建設作為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使各類市場與國內大中型市場逐步對接、與龍頭企業與中介服務組織,與畜產品營銷大户聯網,實行動態監管,及時收集、發佈市場信息,分析並服務於生產銷售,實現產、加、銷一條龍,牧、工、商一體化。各縣區要採取必要的行政推動手段,制定幫扶政策,鼓勵開展畜產品市場建設試點示範。

三、落實“五項”措施

(一)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鞏固提高志丹泰寶祖代豬場、甘泉彩虹PIC原種豬場,加快建設洛川千頭原種豬場。對目前已建成的基礎母豬存欄50頭以上的200多個種豬場,分等定級,分步進行標準化改造,提高良種生產能力。重點加快推進已建和在建的31個萬頭示範村600頭良種豬場建設,促其提高水平,達標達產達效。力爭到年末全市生豬良種化達到90%以上;仔豬自給率90%以上。

(二)推廣先進養殖模式。按照“把思路抓成典型,把典型提升為模式,把模式規範成項目,以項目整合資金,以方案落實項目”的科學方法,更新觀念,廣開思路,結合各縣區實際,加大力度推廣已在我市實踐證明可行的正大120標準化養豬模式,本香“自繁自育、適度規模”養殖模式,金橋“自繁自育自銷”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採用墊料自然生態養豬模式和“小區養殖,分户管理”等模式,通過推廣,打造在實踐上有説服力,在成果上有感染力的先進典型,加快推進畜牧產業向深層次高水平及產業化方向發展。近兩年,全市抓建了一些典型,工作有了實質性進展,比如説洛川百萬頭生豬示範縣建設,安塞縣示範園1200頭種豬場建設,志丹縣泰寶祖代豬場建設,寶塔區張興莊8萬隻蛋雞場建設,甘泉縣勞山雞業公司產、加、銷一條龍建設,規劃設計,建設水平都是目前行業領先水平,展示了延安當代畜牧業的檔次和實力。今年要對已有的典型進行反覆錘鍊,力求更加豐滿,更加耀眼,充分顯現典型示範的魅力。

(三)加強實用技術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落實培訓人員和經費,採取集中培訓,以會代訓,巡迴培訓和“請進來,送出去”培訓等形式,適時開展各項畜牧實用技術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養殖户科學養畜水平,力爭全年完成培訓1萬人(次)。

(四)完善扶持政策。繼續落實各級政府出台的產業扶持政策和能繁母豬保險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廳規模養豬場補貼項目。根據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全市農村工作重點,制定或完善產業優惠政策。推動構建適應綠色產業發展的投融資機制,積極協調解決流動資金貸款難、資金鍊連不上的問題,確保養殖企業正常運轉。

(五)加強隊伍建設。近年來,畜牧服務體系的“硬件”建設即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今後要重點加強“軟件”建設,即隊伍建設,理順體制和機制,強化執法和服務職能。加大鄉鎮站人員的配備和培訓,落實村防疫員補貼,穩定基層防疫隊伍。建立激勵機制,加強幹部綜合素質培養和培訓,完善幹部評價、選拔、任用制度,全面提升畜牧獸醫幹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畜牧業生產和社會公共衞生安全提供保障。

市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是我市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邁向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剛才,忠鐵副市長代表市政府作了一個思路很清晰、要求很明確、措施很務實的工作報告,我完全贊成。此外,會議還表彰了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其中部分代表進行了典型發言,代表性很強,聽了很受鼓舞。希望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同志戒驕戒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會兒,侯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下面,我先講兩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xx年是我市“三農”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支持下,在各部門、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三農”工作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嚴重乾旱來襲等諸多困難,改革創新,負重前行,取得了顯著成績: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農村面貌進一步改善,農業農村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在大旱之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3063元,增長9.9%,實屬來之不易,凝聚着全市幹部羣眾特別是農業戰線同志們的辛勤奉獻。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農業正處於爬坡過坎的緊要時期,我市農村正處於深刻變革的重要時期,我市農民正處於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三農”工作面臨很大的壓力和挑戰,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工業為主的實體經濟正在經歷結構性的調整,房地產業持續低迷,新的經濟增長點尚處於培育過程當中。如何在公共財政下降的同時,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我們必須破解的一個課題。

第二,我國農業生產成本快速攀升,農產品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如何在“地板”和“天花板”雙重擠壓之下,走符合瓦房店實際的現代農業之路,提高瓦房店農業的競爭力,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考驗。

所謂“地板”問題,就是指農業生產的成本在上升。要想降低成本,首先要抓好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投入品供應,確保價格合理、穩定,因為它們直接決定了農民的種地成本。其次,在外部大環境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就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怎麼提高呢?一要靠農業科技進步;二要有高效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三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所謂“天花板”問題,就是指農產品的價格難以實現突破性增長。如何讓農民賣出好價錢?一要調整農產品種植結構,種大田不掙錢,就種水果,幹大棚,養殖畜禽和海產品。二要樹立品牌。儘管是同一個品種,但是東馬屯、駝峯的蘋果價格要遠高於大路貨。最近新聞媒體也報道,有中國旅客以1500元人民幣買了5公斤日本大米,150元一斤。後來,查明是盤錦出口到日本的,在盤錦當地每斤只是6元到15元,價格相差近20倍,原因就在於品牌的價值不同。三要暢通物流,降低中間環節的費用。要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物流,以此節約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損耗,解決好農民“賣難”、居民“買貴”的問題。

總之,歸根結底,“地板”和“天花板”問題的最終解決要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發展現代農業。

第三,我市自然構成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農業資源稟賦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和淡水資源匱乏。隨着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耕地總量在減少、質量也在下降。如何在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我們必須應對的一個挑戰。

第四,當前,市政府正在制定全面的城市發展規劃與計劃,以及融資規劃,力圖通過系統化的城市建設,釋放城市張力,提升城市品位。如何在城市建設蓄勢待發、即將重新發力的當下,推動新農村建設,讓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形成“雙輪驅動”效應,實現城鄉共同繁榮,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一個問題。

我們不難看出,要在高起點上延續和擴大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勢頭,難度很大,挑戰很大,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要按照中央“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闢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進一步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二、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努力開創瓦房店“三農”工作新局面

對於今年的“三農”工作,忠鐵副市長已經做了全面的部署,這裏我就不再重複了。下面,我再強調五點意見,可以概括為:做好“調、改、轉、美、法”五個字的文章。

(一)在農業結構優化上,要做好“調”字文章。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要認真研究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提高我市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一是在農業內部:要科學確定糧食自給水平,對重點保什麼、放什麼,保多少、放多少,進行系統謀劃,做到心中有數。目前,我們已經有成熟的思路:瓦房店總的農業用地面積是220萬畝,其中,農作物種植面積140萬畝,果園80萬畝。要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前提下,通過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水果產業,力爭將我市農作物種植面積中的糧田面積調減為80萬畝,將果園面積由80萬畝增加至100萬畝,將設施農業面積由30萬畝增加至40萬畝。

經過以上調整後,我市大田面積為80萬畝,按照一畝地1000斤產量計算,糧食產量可達8億斤以上。這樣的產量,完全可以保證我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各鄉鎮、涉農街道要按照上述思路,堅持市場導向和消費導向,適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增加市場緊缺和適銷對路產品生產。要擴大水果、蔬菜、花卉等優勢現代設施農業面積,加快發展畜牧業和現代漁業,抓好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種、養、加”協調發展。

以“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為方向,加強科學規劃、政策引導,推動優勢農產品專業化生產、區域化佈局,打造優勢產業帶,提高產業集中度。目前,許屯、駝山的蘋果,閻店的地瓜、趙屯的小米、得利寺的大櫻桃,以及沿海鄉鎮的海蔘等,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下一步,要在提升內在品質、擴大產品影響、搶佔市場份額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品牌,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

二是在“內外聯動”上:要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從產業鏈增值中獲取更多利益。

①抓農產品轉化加工。目前,我市食品加工產業集羣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肉雞屠宰加工能力達到3.9億隻,居全國縣級之首。要依託現有基礎,支持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減輕運輸負擔和損耗,降低生產成本,放大農業增值增效的空間。要繼續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提升龍頭企業的帶動力和市場影響力。年內,要新增龍頭企業10家以上。

②抓農產品流通。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提出,國家將制定“互聯網+”戰略,促進互聯網與三次產業結合。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這一重要精神,推動“互聯網+農業”,提高農户參與價值鏈的能力,搶佔網絡交易有利地位。

農業是最適合“O2O”大電商模式的行業。所謂“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我們要搶抓當前的有利時機,以水果、蔬菜、畜禽、水產等主導產業為依託,在線上建立新的流通體系,在線下則通過實體店提供購買和流通交易對接,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要以上級郵政部門以及其他風險投資等機構在我市建立村郵、網站為契機,着手推進村級物流體系建設。

要發揮冷鏈物流基礎好的優勢,加快規劃建設輻射力強的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加速農產品市場體系轉型升級。

③抓農業多種功能開發。要全方位拓展農業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都市農業和鄉村遊、温泉遊、濱海遊及復州文化遊,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努力形成以點帶面、連點成片、整體推進的農村旅遊格局。除了要積極推進謝屯香洲田園城、仙浴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將軍石體育休閒和海洋產業基地、李官大白鯨世界海岸城、許屯温泉休閒旅遊綜合體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外,還要高度重視鄉村遊,推動“農家樂”、休閒生態農業等大發展、快發展。

我市農村旅遊資源豐富,有高山、有海濱、有温泉、有民俗,發展鄉村旅遊的條件得天獨厚。此外,鄉村遊不需要太多的創業成本,也沒有太大的風險,是農民就業致富非常好的途徑。假如一個村有10多家紅火的“農家樂”,就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村農民的致富問題。

要大力發展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遊和以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為代表的休閒農業,促進我市優勢農產品就地銷售、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農民就地增收。要注重發揮能人創業的帶頭作用和典型示範作用,讓羣眾看得見、容易學,這樣才能快速發展起來。對於農民搞鄉村旅遊、搞種養結合的生態農業,各級政府要給予適當補助,特別是在基礎設施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水電路等方面給予配套支持。“酒香還怕巷子深。”要謀劃好宣傳方案,加大宣傳力度,將鄉村旅遊與我市現有成熟的景點串聯起來,促進資源整合,豐富“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擬訂出新的精品線路和成熟的促銷方案,正式推向市場,打響瓦房店鄉村旅遊的品牌,使鄉村旅遊的比重越來越大。

總之,我們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通過這樣的措施,激活農村“人氣”、帶來“財氣”、轉變“風氣”。同時,鄉村旅遊要和新農村、宜居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建一個“農家樂”就要成為一個好的新農村示範點,使農民羣眾在住上新居的同時又有新的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這裏我還想特別強調,旅遊是瓦房店長遠發展的支柱。我們尊重鄉鎮發展旅遊的積極性,但准入門檻必須嚴,規劃起點必須高。在重點旅遊資源的使用和開發上,市委、市政府要統一研究、統一把關。

三是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產業化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創新。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土地是荒漠,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他們的農產品自給率卻達95%,靠的就是科技。

要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依託,結合智慧化城市建設,從線上、線下兩個角度,搭建農業綜合服務平台,為農民提供涉農工程設計、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等有針對性、便捷的科技服務,解決好農業技術推廣和轉化“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要強化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的引進推廣。作為“水果之鄉”,我市與蘋果等水果生產經營相關的農户多達16萬户,佔農村總人口的70%。要以成熟的矮化蘋果等技術為重點,結合造林綠化,推進經濟林建設,創建精品果園和特色果園,使農業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給農業科技人員插上奮鬥的翅膀,着手研究相關的激勵機制和制度安排,探索實行僱員制和專業技術人員聘用制,使農業科技人才在瓦房店創業有機會、幹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

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離不開農業機械化。要積極推廣先進農機技術裝備,培育農機大户和農機合作社,全年新增各類農業機械20xx台套。

(二)在農業經營體系上,要做好“改”字文章。農業發展必須堅持以家庭為基礎與多種經營形式共同發展,通過改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一要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種養大户、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中,要重點推進農民合作社及聯社的發展。相對於專業大户、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合作社已有《合作社法》給予明確界定和支持,同時合作社是普惠制的,可以提高單個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更有利於促進普通農民的增收。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1000多家,發展會員20多萬人,每年與16.5萬個農户簽訂生產訂單,將為數眾多的農民納入了穩定增收體系。今後,我們在鼓勵合作社發展的同時,要把注重質量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爭發展一個、帶動一片,使之成為引領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與此同時,要及時跟上國際潮流,推動合作社之間強強聯合,抱團發展,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提高合作社的市場話語權,降低經營風險,提升品牌效益。

二要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實踐證明,通過土地流轉形成的規模效應,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利於調動農民積極性,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現在,我市很多農民還是靠種玉米為生,扣除種子、化肥等投入成本,一畝地一年也就剩個400、500元。如果將土地流轉出去,每畝至少700、800元,這部分錢是固定的,年年可以拿,然後還可以去打工,一天至少100元,一個星期就把種一畝玉米地的全年收入給掙了。要鼓勵承包農户依法採取轉包、租賃、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的市場上向專業大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形成打工就業拿“薪金”、土地流轉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自主創業掙“現金”的良好局面,讓農民真正成為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的自覺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三要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要在堅持和完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完善農民對承包地的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的抵押、擔保權能。去年,我們在老虎屯鎮開展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今年,這項工作將大面積推開,我市確權登記頒證任務是80萬畝。這項工作極其艱鉅繁重,各鄉鎮、涉農街道的書記、鄉(鎮)長要高度重視,全力推進,同時也不能荒廢其他農業農村工作。

(三)在農業發展方式上,要做好“轉”字文章。目前看來,我國農業資源環境已經亮起了紅燈,特別是農藥化肥過度使用問題非常突出,已經與賭博、高利貸等問題一起,成為農村羣眾反映強烈的公害。我市農業污染同樣存在,其中畜禽養殖污染問題,還曾在多個鄉鎮引發上訪。我們必須下決心改變拼資源消耗、拼農資投入、拼生態環境的粗放經營模式,加速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一要發展生態農業。重點念好“減、退、轉、改、治、保”六字訣。大力推廣節肥、節藥、節水和清潔生產技術,把過量使用的農業投入品儘快“減”下來。按照上級統一部署,繼續開展退耕還林,把超過農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生產切實“退”出來。採取多種形式,比如依託龍頭企業等,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田殘膜回收示範,把農業廢棄物“轉”化成為資源和財富。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引導農民施用有機肥,推廣深鬆整地、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等措施培肥地力,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發展替代產業、綠色經濟,把受損的生態環境逐步修復“治”理好。開展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落實資源有償使用和保護補償等制度,把農業發展的根基和命脈堅決“保”住。今年,要在太平灣規劃建設大型苗圃;要以重點道路兩側為重點,造林6.7萬畝,植樹1400萬株。

二要強化食品安全。加快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嚴格市場監管執法“零容忍”,嚴懲各類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嚴防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農產品和食品安全風險,確保人民羣眾“舌尖上的安全”。當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高發期。要做好基礎免疫,突出抓好監測預警、監督執法、外疫防範、應急準備、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和人畜共患病防控,確保我市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三要發展外向型農業。我們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要有開放的視野,善於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去年,趙屯、李官的蘋果,突破重重技術壁壘,在省內首次出口澳大利亞;駝山天盛集團引進荷蘭技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蘋果矮化苗木繁育基地。以上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我們要以蘋果、肉雞和辣根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為引領,加大農業引進來、走出去的力度,深化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技術合作,在更高層次上引進國際優質農業資源,擴大農產品出口規模,提升瓦房店農業的整體競爭力。

(四)在宜居鄉村建設上,要做好“美”字文章。建設宜居鄉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省和大連市重點抓的一項工作。要堅持“多個渠道蓄水、一個龍頭放水”,把宜居鄉村建設與新農村“六化”、植樹造林、生態河治理、小城鎮建設、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協同推進,讓農村成為農民羣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一要堅持以規劃為引領。規劃是我們推進宜居鄉村建設的總藍圖,決定着宜居鄉村建設的方向和水平。目前,我市農村老齡化、村莊空心化的問題較為突出。村莊到底應該設多少居民點、在何處設點佈局,首先要拿出規劃。要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莊變化的新形勢,按照撤併小型村、拆遷空心村、縮減自然村、建設中心村的要求,科學編制宜居鄉村建設規劃,並以規劃為引領,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宜居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要高度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充分考慮今後農村人口變化趨勢,不要費了好大勁把路修通了、水接上了、房子蓋好了,村裏卻沒人了。

此外,要探索通過農民宅基地置換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既改造農村又培養產業,確保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要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以示範鎮和示範村為重點,結合市級層面的污水處理和北部、中部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治理農村垃圾、污水、畜禽糞便等污染,改造房、水、路等設施,提升綠化、亮化、生態化等水平。強化農村清潔能源建設,鼓勵和扶持建設家庭種植業、養殖業循環設施,加快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沼氣和户用沼氣工程建設。統籌推進安全自來水、危房改造、改廁等項目建設,改善農民羣眾居住條件。

三要與城鎮化實現互動。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推動力。目前,我市的復州城、老虎屯、謝屯鎮被確定為國家發展改革示點鎮,李官、許屯、永寧等7家鄉鎮被遼寧省政府納入推進城鎮化重點鎮,太平灣被確定為大連市全域城市化中心鎮試點。近期,復州城鎮又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確定為新型城鎮化試點鎮。至此,我市列入上級重點支持的鄉鎮數量已佔到涉農鄉鎮的一半以上。

各鄉鎮要根據自身擁有的政策優勢、資源稟賦、產業特點、文化傳承等條件,把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產業支撐力;把城鎮化與人口集聚結合起來,有序推進農業人口轉移,提高城鎮化水平;把城鎮化與完善社會保障結合起來,健全配套政策,提升城鎮居民保障能力。通過上述措施,打造一批工業重鎮、旅遊名鎮、商貿強鎮、現代農業大鎮。

城市周邊的鄉鎮、涉農街道,如祝華、崗店、太陽、九龍、老虎屯、元台、瓦窩等,要抓住城區“東進、西拓、南延、北擴”的機遇,搞好對接,逐步實現城鄉道路互聯互通、供水供電管網有機對接和公交、電信一體化運營。這樣既改善了農村設施,又發揮了農村建設拉動投資的關鍵作用。

四要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建設宜居鄉村,不僅要實現“環境美”,更要讓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生活美”。要以七國中為重點,大力改善寄宿制學校的食宿條件。要健全市、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衞生服務網絡,提高農村醫療衞生水平。要強化健康為民,免費為1.8萬名農村適齡婦女進行特定疾病篩查。要實施更科學更有效的扶貧,推動108個村與上級幫扶部門進行對接互動,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農民脱貧致富步伐。要以正在開展的村委會辦公樓建設為契機,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一室多用”功能,努力打造集技術培訓、文化娛樂、衞生保健、計生諮詢、社保手續辦理、村務公開、村民議事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使村委會成為名副其實的“黨員之家”、“幹部之家”、“村民之家”。

(五)在農村社會建設上,要做好“法”字文章。農村是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把農業農村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一要依法推進“三農”工作。要按照法治政府的要求,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農民的關係,大力精減涉農行政審批,創新涉農行政管理方式,把市場能辦的交給市場、農民會辦的交給農民、基層該辦的交給基層,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提高“三農”工作效能。

二要落實好支撐“三農”發展的各項制度規定。目前,農業仍是弱質產業,農民仍是弱勢羣體,農村仍是落後區域。因此,政府的作為不能少,政府的投入不能少。要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不管財力多麼緊張,都要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要加強涉農資金監管,定期對使用效果進行考核,堅決杜絕任何形式的擠佔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

三要提高農村法治水平。深入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各級領導、涉農部門和農村基層幹部法治觀念,引導農民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對於上訪問題,要落實好法定途徑優先的原則,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勞動保障監察等作用,提高法律程序解決問題的質量和效率。要抓緊制定統一的包括集體土地在內的陸域動遷和海域動遷補償辦法,避免引發不穩定因素。

當前,春耕備耕即將全面展開。各鄉鎮、涉農街道和涉農部門要高度重視,早動手、早準備,特別要做好抗連旱、抗大旱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抓好農資供應、農業技術服務,指導農民科學組織生產,保證春耕備耕順利進行,為今年農業豐產、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志們,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而繁重,使命神聖而光榮。我們要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協力,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加快農村改革發展,奮力開創我市“三農”工作新局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