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愛國演講稿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精選5篇)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精選5篇)

大家好!

小時候,外公總是坐在安樂椅中,深吸一口煙,喃喃:“田田呀,要好好學習,要勤奮勞動,將來報效祖國。”邊説,目光柔軟軟軟灑在我身上,我似懂非懂望着外公,咧着嘴,哦了一聲。而今,我已跌跌撞撞的來到了九年級,準備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那釦子上凝聚着什麼?正如您所説的,外公,是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似那黃河的水夾泥沙,積澱着,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血與汗創造了多少如羣星般璀璨的文明,又有多少,被歷史的滔滔流水衝去。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莫要不珍惜,學習吧。外公呀,你也曾苦口婆心地勸我,要好好讀書,莫要吃了讀書少的虧,我一直記得。古今多少偉人都將那學習當作那蜜糖,前仆後繼地走向探索真理的道路。華羅庚曾説過,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我明白,我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愛學習的人。

那釦子上也凝聚着要愛勞動的呼聲,莫格索爾曾説的一句話我不會忘記,勞動是萬物的基礎,勞動者是支柱,他支撐着文明與進步的結構和它那輝煌的穹隆。勞動是如此的重要,我們都説勞動最光榮,可現在,又有幾人願意讓那泥濘的污泥沾染上自己的褲腳,人挑着鋤頭,碎髮挑着露珠的場景又有誰體驗過。小時候,總見外公戴上那帽檐破的不成樣的草帽,套上那不乾不淨的早已不是白色的手套,扛上鋤頭,慢吞吞拖着步子走向那一畝三分地。有時候心疼,勸外公別再累死累活往地裏跑,可他總是樂呵呵地擺擺手:“不累不累,勞動最光榮。”現在,似乎我明白了,我要做一個愛勞動的人。

那釦子上也凝聚着要熱愛祖國的強烈願望。愛國,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是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是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正如周恩來所説的那樣,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外公也總喜歡對着我念叨:“原來家裏窮啊,讀書時沒鞋穿,只能拖着木屐,多虧了黨和國家啊,才能讀上大學。”唸叨着,臉上逐漸掛起一片不落的燦爛。現在,我讀明白了外公臉上的燦爛,我要做一個愛國的人。

現在,趁着大好年華,讓我們做一個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人,扣上人生第一粒釦子,莫要辜負了家中長輩的期望。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都是祖國母親的兒女,我們都是在祖國母親的哺育下健康成長的時代青年,正因為有了祖國母親的繁榮、昌盛和富強,我們這些做兒女的才會有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才會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裏讀書、學習,也才會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兄弟、姐妹一起享受和平的陽光與親情、友情的甘露!可是,如果沒有了祖國母親這棵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我們的生命又將會是怎樣的灰暗而蒼涼!正因如此,著名詩人艾青先生才會在《我愛這土地》這首詩裏深情地説:“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颳着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也正因如此,著名學者、詩人聞一多先生悲呼:“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我問,拳頭擂着大地的赤胸,我問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嘔出一顆心來,你在我心裏!”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是否也應像詩人們一樣,對祖國有這樣親、這樣愛、這樣赤誠的深情,生為祖國,死亦為祖國?是否也應該像詩人們所説的那樣:即使我死了,也要讓自己腐爛在祖國的土地裏面?如果你説,是的,我們也願像詩人們一樣,深深地愛祖國。那麼,就讓我們嘔心瀝血地教好每一頁書,廢寢忘食地學好每一門功課,為祖國多作貢獻,盡我們的一份報答吧!最後,我希望所有的老師和同學們和我一起振臂高呼:祖國萬歲!和平萬歲!祖國不可辱!和平不可凌!  愛國公眾演講稿範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少年強則國強。

親愛的同學們,眾所周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1900年,梁啟超寫下《少年中國説》,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搜狐20__年教育盛典主題論壇也是“中國百年:少年強則國強”;20xx年,我和同學們在長城上高歌《少年強》,做為“開學第一課”晚會的主要曲目。所以,在今天,“少年強,則國強”這已經成為不需要證明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

未來的幾十年我們這些少年該如何強?在座的同學們需要做怎麼樣的努力?最強的少年又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

第一,要學會做人。很多教育專家提出要做學問首先要學會做人,這是最重要的,做人要做到在家孝順父母、在校尊敬師長、在外關愛他人,這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我們,老師父母教育我們,讓我們從小就明白學會做人很重要。不會做人,學問做的再好,最後出的問題就會越大。古時候講忠孝、忠孝,我們現在做人對父母要孝,對國家要忠,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這個就是做人的問題。

第二,要做好學問。光做人做的很好,學問一塌糊塗,這也是不行的,所以學問要做的很好。首先要博覽羣書,打好基礎,再思考怎麼做學問比人家更有特色。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很多學校推薦的學生不僅學問做的好,還是班裏的幹部,平時為大家服務,同時還是學生運動會上的尖子,全面發展,做好學問。

第三,要學會健體。一個民族的健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最重要。近20年,中國大陸青少年身體狀況持續下降,如體力、承受力、耐力等方面。國家對這個很重視,提出陽光體育,每天青少年需要睡眠8小時等,保證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我們不能在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進行死讀書。第四,要學會創新。這是少年強則國強的核心問題,中國現在要成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關鍵還是看我們這些少年,如果我們少年沒有敢於思考、敢於創新、敢於提出不同觀點,中國就出不了大批的創新型人才。

我覺得我們中國少年,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少年、一個開心的少年、一個充滿活力和充滿各項活動創新的少年。不久的將來,我相信中國的本土上也會出現諾貝爾獎獲得者。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只有成為有孝心的少年、有愛心的少年、有誠信的少年、不怕失敗的少年,就算我們不一定成為精英人才,但只要是人才,各行各業無數的少年強,這樣的少年強了、我們國家也就強了。

謝謝大家!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 篇3

世不深的我,一直認為愛國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較渺茫的事。最近,我讀了《民族英雄鄭成功》一書,對愛國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對歷史知識稍有興趣的人都能真切地體會,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獨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他以“堅冰可渡”的非凡膽魄,率領大軍“破釜沉舟”東渡中國台灣海峽,完成了驅逐荷夷、光復祖國寶島的壯舉。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譜寫了悲壯激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他用全部的忠誠和激情,為人間樹立了一股浩然正氣,他用自己成功和失敗的戰例,豐富了中華軍事文化的寶庫,他的輝煌功業和人格魅力光彩奪目,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讀着鄭成功的事蹟,感受着他那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我突然感到原來愛國是一種多麼高尚而又平凡的情感,它可以在每個人、每一刻、每件事當中充分地體現。

愛國的前提來自於有超羣的本領和技術。鄭成功就是哪個時代着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經濟家……由於他有着超強的能力,他才能在短短10個月裏,收復那被荷軍佔領38年之久的中國台灣。

愛國的體現來自於必勝的決心和恆心。當年鄭成功就破釜沉舟,昭告百姓:“如果不收復中國台灣就不回來見父老鄉親。”在攻打中國台灣城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他憑着那種永不放棄、永不退縮的信念,把它一一都克服了。

愛國的行動來自於情感的無私和無畏。為了“反清復明”鄭成功不惜“殺父報國”。為了早日把荷蘭軍隊趕出中國台灣,他顧全大局毅然離開了妻子和兒子。為了讓中國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大公無私,拒收荷軍總督的賄賂,與荷軍鬥爭到底。

雖然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是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每件事當中體現。我們要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信自強,無私無畏。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是南宋時期的民主英雄和愛國詩人文天祥説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也説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現代人都不屑什麼愛國不愛國的,都本着“事不關己,己不為人”的錯誤觀念,認為只要認真賺錢,只要有錢了,自己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卻不知,如果國家不安定,天天與別國械鬥,今天被別國的原子彈打掉了大片地區,明天又要用氫彈去打別國,然後後天又被打……這樣反反覆覆地打來打去,個人能有安寧嗎?

都説國家、國家沒有國何來家,沒有愛國又何來愛家,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不是要我們去做什麼捨生取義、為國捐軀的愛國烈士。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大國做出一點點的貢獻吧!我們有權利,更有這個義務去做這件事,相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加油吧!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 篇4

一要珍愛自己的身體:如:抽煙、喝酒、吸食違禁藥品、打架鬥毆、通宵上網、不請假外出、通宿不歸等不良行為就不符合這一價值觀。

二要珍愛自己的形象與榮譽。“請珍惜你的名聲,它會為你留下比大量黃金更長遠的價值。”如:早戀中行為失範、服裝與儀表與身份不符、亂丟亂扔垃圾、酗酒等就是不珍惜自己的形象。

三要珍愛自己的青春。“少小不努力,老大徒悲傷”。同學們要珍愛學習機會,努力學習,掌握的本領。如:上課和實訓時睡覺、玩手機、迷戀遊戲、學習不認真就不值得我們肯定。

(二)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人的內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也只有你先尊重了他人才能贏得尊重。常言道:“送花的人周圍都是鮮花,種刺得人身邊都是荊棘。”

一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説不完的:吮着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着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着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説,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但也有人在父母面前惡語相向、不聽從教導、不體會父母的辛苦亂用錢等。

二要尊重同學。“我們希望別人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我們就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同學們都來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生活習慣的同學在一起組成了班集體。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彼此應該相互尊重。

同學們在成長中都有一個認識自己,包容他人的過程。生活告訴我們:“駿馬雖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雖勤奮,看家不如狗。”動物如此,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以,在集體中我們要學會在接納自己的同時,接受其他同學,特別是要包容自己不喜歡的人;要學會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什麼事不能只是要求別人怎麼樣才對我有益,而要注意思考自己應該怎麼做才對;這樣大家才能友好相處,你才能成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三要尊敬老師。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生禮益範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首先,要在認識上,感情上去理解老師、體貼老師,不能簡單地認為老師是為了某種功利來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記住“那塊黑板擦去的師利,寫上的是真理”,老師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備課,批改作業,學生全部酣然入夢的時候仍在查寢。這種辛勤的勞動,以是為了誰呢?如果是真是想的這樣,他們又何必如此辛苦地工作呢?大可不管我們的學習、紀律、衞生。這些超出工作時間的勞動又沒有經濟報酬呢?因為這些,所以我們更要理解老師的價值取向。

其次,要尊重老師的勞動。課堂上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這也是尊重。學習中以進取的心態,嚴謹的風格,參與活動,完成學習任務也是對老師的尊重,有創新意識,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同樣也是尊重老師的一方面。

第三,要接受老師的教育,在成長過程,有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可關鍵是能否知錯就改,如果能,那既表現出我們的寬廣胸懷,也表現出對老師的尊重。遺憾的是有些同學知錯但不改錯,惡意頂撞老師。所有的一切,無一不透露着你的不可理喻,缺乏改錯的胸襟和你的無知、愚蠢。因此,我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知錯就改,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同樣也是對老師的尊重。

第四,要養成使用禮貌用語,主動向老師問好的習慣。如果你主動説了一句‘老師好’,這樣不僅反映出你的高尚品格,還增進了師生感情,體現出你文明禮貌的素養。

尊敬老師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 熱愛學校(班集體、團隊)。

作為岳陽市第一職業中專的一分子,從進校那一刻起,我們每一個同學就註定要與岳陽市第一職業中專共苦樂、享榮辱,話成敗!“校興我榮,校衰我恥。” “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榮”,這句話説明:學校的榮辱、興衰與我們每個同學緊密相連,學校的成功與輝煌更離不開我們每個同學的共同努力、共同創造。

“熱愛學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我們無需為學校做出不平凡的大事,卻是可以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足以體現你對這個家的愛。

對學校的熱愛,就是我們彎一下腰撿起身邊的一張廢紙,是我們拿起抹布擦掉牆上的污跡,是我們塗掉課桌椅上亂塗亂畫的印記,是我們拿起掃帚掃去校園的垃圾,是對老師一個會心的招呼,是同學間的相互信任、坦誠相待,是上課的認真聽講,是實習實訓中認真鍛鍊技能,是愛護學校公共財產,是遵守學校的所有規章制度……

走出學校,我們是一張張岳陽市第一職業中專的“名片”,我們更應該舉止文明,談吐優雅,規範自己的行為,注重自身的精神風貌,為我貌同的家樹立健康向上的形象。也許,你不經意間的一個不文明的舉動,會使人們失去對岳陽市第一職業中專的美好印象。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做好每一件事,做一個熱愛學校的人。

(四) 奉獻祖國(社會)。

奉獻祖國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做貢獻。奉獻,就是不論從事任何職業,從業人員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家庭,也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有益於他人,為了有益於國家和社會。

國家和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人類最高道德具有一顆愛國心,把自己的青春與精力全心全意投入到報效祖國的行列中,愛祖國猶如愛自己的家一樣,只有付出努力,建設成強大的國家,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同學們,我們可能不像抗日戰士那樣轟轟烈烈,也不能有袁隆平那樣偉大,但是,我們可以為祖國的利益付出,我們可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作為學生,我們就要努力讀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奉獻祖國、奉獻社會並不意味着不要個人的正當利益,不要個人的幸福。恰恰相反,一個自覺奉獻社會的人,他才真正找到了個人幸福的支撐點。個人幸福是在奉獻社會的職業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個人幸福離不開社會的進步和祖國的繁榮。幸福來自勞動,幸福來自創造。當我們偉大的祖國進一步繁榮富強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幸福自然就包括在其中。

奉獻和個人利益是辯證統一的。奉獻越大,收穫就越多。一個只索取不奉獻的人,實質上是一個不受人們和社會歡迎的個人主義者。如果人人都只索取不奉獻,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哪裏來,社會還能進步和發展嗎?

同學們,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一文中提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思想指導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鑄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全體同學要努力培養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珍愛自己,尊重他人,熱愛學校,奉獻祖國,不斷完善自我,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我們自己的幸福人生努力奮鬥。

2022愛國公眾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由我給大家做國旗下講話。我講話的題目是《愛國,從身邊小事做起》。

今天是10月11日,站在國旗下的我,心情無比的激動。十天前的十月一日,那是一個萬眾矚目的日子,因為它是我們偉大祖國的61歲生日。是啊,從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後,它在風雨中飄蕩了61年,到了今天,那旗幟上的紅色依然的如此鮮豔,時刻向我們警示着不要忘記那曾經的苦難。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的結束,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歷近100多年的硝煙蹂躪;從虎門前騰起的那陣陣濃煙,到燃遍中國大地的星火燎原,我們偉大的中國經歷了一個鳳凰涅槃的艱苦歷程。

這是一個令人心酸、心痛、心苦的過程,這是一段不願提及卻又永遠銘記的歲月,這是中國神龍身上帶着恥辱卻依然榮耀的印記。有多少中華好兒女在這場嬗變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終於鑄就這旗幟上鮮豔的血色。而到了61年後的我們,在凝望這紅旗的時候會想到什麼?

也許我們不再看到戰場上那硝煙的瀰漫,耳邊不會響起那槍炮的轟鳴,但那些革命先烈的英魂卻時刻記載我們心中,他們不屈的精神被我們繼承。他們用血肉換來了祖國的安定,那我們就用身軀去重鑄祖國的富強。這是源於我們對祖國的熱愛。

是的,我們熱愛祖國,就像那些革命先烈一樣的熱愛祖國。作為一名特教的孩子,我們身處和平時代,也許不用像那些英雄用自己生命去展示對祖國的熱愛,但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做一個懂禮貌講文明的孩子,做一個熱愛學習樂於助人的孩子,做一個有益於別人的孩子,拾起你身邊的一片落葉,扶起教室裏歪倒的一把椅子,洗乾淨家裏的一雙筷子,給不住搖晃的老奶奶讓一個座位,只要你為這個家庭,這個學校,這個社會付出努力,哪怕是一點點的微不足道的努力,就會讓我們的生活的環境更加美麗,就是你熱愛祖國的一種表示。同時這也是我們,一個特教學生應該承擔的責任。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讓我們以愛國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