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8篇)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我對“生本教育”聽來已久,但真正的體會和領悟“生本教育”的精華所在並得到受益的還是在近期悉心拜讀了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走向生本》之後。郭教授及其課題組成員經過近十年的`實驗而總結出來的“一切為了兒童,高度重視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教育理論,令我耳目一新,其觀點新穎, 實用價值,是新課改背景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源泉。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8篇)

“生本教育”從根本上鮮明地解剖了當前我們所從事的教學模式,大膽提出瞭解放老師、解放學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導旨在張揚學生天性,依靠學生內部自然發展學生的學習的新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寓學於樂,寓學於自然天性的釋放,以實現“人的完滿發展”。

生本教育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他首先把學生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資源來看待的。其次,他認為學生將在某種教育生態環境中蓬勃發展,這就是他的“生態論”。也就是説老師提供的教育適合了學生學習的需要時,學生會表現為忘我地學習,他的潛能就能夠發揮出來。

師本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這種教育往往把人們引入一個誤區,學生學得好就是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差就是學生笨或是不認真學。生本教育的認識卻是學生學得好是學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老師也提供了恰當的教育方式。這種適合表現為學生忘我的學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狀態。反之,學生學得差,往往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這説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潛能的開發是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幾萬年人類進化歷史的學習遺傳基因。所謂的教得好與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利用起來。

生本教育的倫理觀是高度尊重學生。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生本教育中老師的教不能定位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應該起着學習引路、學習幫助、學習的激勵的作用。

師本教育的學生學習是靠老師的監督進行的,老師的監督對課內的學習是有作用的,但對課外的學習則收效甚微,根源是學生被動學習。生本教育的學生學習的動力靠的是學習興趣,靠的是學習熱情。課內課外的學習都是靠着這種內驅力驅動着,老師的作用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説過:“在教育中應該儘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假期裏,我學習了《現代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一書。當我捧起這本書時,心裏十分感動,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我們教師。在此十分感謝本書的作者和所有關心我們的人!得到別人的關心是一種快樂,更是一種幸福。雖然我們的頭上都罩着“園丁”“春蠶”“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樣那樣的光環,彷彿我們是不食人間的煙火的“神仙”,其實我們非常需要別人的關心,因為我們就像眾人一樣,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每天扮演着屬於自己的角色,承受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們也非常需要別人的關心。

在現代社會,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壓力,既然無法避免,我們不妨學會面對、控制或利用它。其實最大的壓力還要數職業壓力。社會上對我們教師職責的高要求,我們平時承擔的許多非教學任務,有時需要抽出時間來上課。上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學校輔導員的'工作。想想一桌子的語文作業,想想班裏的這樣那樣的瑣碎小事,再想想還有許多需要完成的表格,我的頭都大了。唯一的感覺就是忙,每天都在忙着哪些應接不暇的工作,同事之間連十分鐘的交流也成了奢侈。我也曾抱怨過,發過牢騷。可越是這樣,我就覺得自己更累,彷彿我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慢慢地,我發現牢騷、抱怨只能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只能讓我們覺得更累。那麼我們不妨換一種心態,那就是把我們的工作當成一種習慣。

當我們每一個人能把工作當成一種習慣,那麼工作中再辛苦的事情,我們也不會抱怨,我們就能坦然接受,工作中再勞累也不會覺得累,我們也會習以為常。同樣,我們就會覺得我們的拼搏、我們的奮鬥,那是一種幸福!

於是,我們就能在心平氣和中積累成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輝煌,或許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也能走入成功者的行列。

當然,要把工作當成習慣,我們就必須真心地熱愛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以工作為樂,淡泊名利。這樣,即便我們的業績並不理想,未能青史留名,也可問心無愧,活得有滋有味。

其實作為我們教師,沒有太高的要求。孩子的一點點進步會讓我們興奮不已;孩子的一點點成績會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孩子的一句問候,家長的一句感激就會令我們感動許久。是什麼讓我們毫不保留地傾囊所出而又不圖回報,是什麼讓我們無怨無悔的愛着這些孩子們,時刻牽掛着他們?是埋在心底的那份責任哪,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那份責任!

讓我們每一個人把工作當成一種習慣吧,那麼,我們的生活中就會多一些快樂,多一份輕鬆,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煩惱!

《義務教育國小科學新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科學探究能力為兒童的科學學習提高興趣,滿足兒童的求知慾。任何一門學科,能不能學好關鍵不在於教師教得多麼好,教學條件多麼高,其關鍵在於能否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能不能激發起兒童的求知慾。興趣高了,求知慾高了,兒童自然會全身心投入到這門學科的學習中去,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才能不斷提高。

科學探究能為兒童開闢一條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學會掌握知識的科學方法。學生學會了科學探究,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得的知識,要比老師單純的告訴他要深刻得多。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獲得情感體驗,提高能力,這樣的探究教學真正實現了“受人以漁”的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中學生往往會經歷失敗的過程,而經歷失敗的時候,為了成功他們勢必要尋找另外適合的途徑。久而久之勢必會培養他們的耐挫能力,以及積極尋找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百折不撓、勇攀科學高峯的堅強意志。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時間過得真的好快呀 這個學期我在教學之餘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教師要在瞭解學生心理需求和主觀價值取向的前提下進行教學。通過閲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穫:

一、瞭解中學生的心理

我校學生年齡從十五歲到二十三、四歲,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年齡在十五、六歲居多,這個時期,他們敏感,多疑,既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產異,強烈體現他們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又容易缺乏全面、客觀、辯證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易走極端,有時還有些偏激,缺乏變通性。其實,他們的需求不只侷限於課堂和教材,他們興趣廣泛,關心時事、體育、科技等,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是他們有時盲目追趕潮流,愛鑽牛角尖,常常因為歌星、影星、球星等爭得不可開交。我們看待學生就像對着一顆鑽石,切割好的鑽石有五十八個面,我們平時根本注意不到它有這麼多面,而是看到了它的光澤,這正是我們應該反思的,要以欣賞鑽石的心態去看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作為教師,對於個性偏激、學習上不思進取的學生,只是一味的批評,對他們發怒是不能使他們轉變的。教育學生沒有萬能的“最好的方法”,只要我們瞭解學生的心理,採用適合的方法,去踐行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最終助長學生的優勢,矯正學生的不足。

二、教會學生學習應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標

學習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才智的過程。學生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一定的系統科學知識為任務。我們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並重,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工作——學習,他們的學習是為工作打基礎,為了更好的工作,還要不斷“充電”,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通過查看資料,向同行請教——學習,使問題迎刃而解。

學生要掌握新知識,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使新舊知識發生意義聯繫。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使新知識同已有的知識結構融為一體,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人們常説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知識發展非常快,這意味着不學習新知識一定會落伍,所以學生應不斷“刷新自我”,以適應新形勢。學會學習是現代人個體發展的關鍵,學會學習就是學會生存。教會學生學習就是讓學生掌握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真實的愛有助於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託期望,並給予適當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能夠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四、遺忘的規律的啟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境的信息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這時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的信息經過複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從理論上講,信息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以後逐步緩慢。瞭解了遺忘的規律,科學複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複習,合理分配複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覆閲讀相結合,採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記憶恢復,戰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作為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大家去研究和學習,它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公園20xx年6月27日至6月30日,我校全體教職工在學雍多聞學堂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全封閉式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本次由教育專家李英慶老師主講,我感到收穫頗豐。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象奔騰的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不學不知道,古聖先賢早已為子孫後代把做人的準則,教育的理論全部總結好了,這些理論經得起時間考驗,也得到全世界仁人志士的公認,我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感到自豪。

在重點學的《弟子規》中知道這是一本古代供入學兒童必讀的書,書中以儒家思想為理論來教育後代,在讀完後我以此書為鏡,發現當代在家庭、學校的教育中有相當沒能做到書中所言,甚至以誤為對,以至出現許多的問題。將思想回到學校教育,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常自問我們為學生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甚至心力交瘁,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還有學生反其道而為之,教學不出效果的癥結所在何處?這是不少老師的困惑,在分享了《小孩不笨》中我注意到一句台詞,“你爸爸愛你,但他不會愛你。”

我不盡自問,我愛學生嗎?我會愛學生嗎?這次學習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理論依據。我們中職學校一直以來以傳授技術為重,這有悖於“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中職教育應從德育入手,試想一個技術優秀的數模加工畢業生沒有用他的技術來製造生活用品的零配件,來造福社會,而是用來做槍,那技術越精湛對社會危害就越大,所以課堂上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道。”

職業教育要站在德育的高度去做。而德育的根又在“孝道”,儒家有“百善孝為先”説法,意思是人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愛的根源在於愛父母,父母乃人之根本,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如果連父母都不愛那就不能指望這個人會愛別人,如果學生不愛父母,他説他愛祖國、愛老師、愛學習那就是沒有根基的,是空中樓閣,令人覺得蒼白。對於一個老師,如果不愛父母,那他一定不會愛學生,因此他一定不能成為一個好老師。

在學校的教育中老師是實施者,老師實施的方法應以身教為重,輔以境教、樂教、禮教,李英慶老師説:“學生不一定記得你説過什麼,但一定記得你做過什麼。”教師如果本身沒有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就不可能在平與學生接觸的舉手投足中展現傳統美德,學生就不能從中受到傳統文化魅力的感染,教化,更不用説進而再去效仿,那老師落口人義道德,説得再天花亂墜也是枉然,這樣的説教是不能使學生信服的,所以説到底德育教育還得先從老師本身學習從而提升個人修養開始,才能做好學生的榜樣。在看《小孩不笨》中,老師的教育方法也讓我深感共鳴,因為我中學時本身也是一個差生,在得到老師的賞識和鼓勵後慢慢樹立了信心,慢慢得到進步,所以我認為老師在言傳和身教中面對大多數學生須以尊重、賞識、重視入手,以我接觸學生的經驗,問題學生一般是家庭不幸福和睦、家境貧寒、身體有缺陷。

等等,這些學生或羞怯自卑,或情緒化,或容易自暴自棄,或叛逆,這一類學生常表現出紀律散漫,有些還容易跟同學發生衝突,不尊重老師,我想這是因為缺乏關愛,缺乏鼓勵,增廣賢文中有云“大家禮儀教子弟,小家兇惡訓兒郎”,有大家風範的老師,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引導,靠自己的諄諄語言教誨,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有禮有節,如果老師一味採取強硬方式去壓學生,倒會激起青春期學生特有的逆反心理,結果學生越走越遠,迷失自我,無法挽回。每個問題學生心理都有癥結,每個學生的心理想法都不一樣,那老師深入學生,關心學生生活學習,多鼓勵,多讚揚,多賞識這樣的學生,特別要當眾的進行,這無疑是使他們重拾信心的良方,也只有這樣老師和學生才能建立信任,學生自然會喜歡這樣的老師,會聽這樣老師的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堅苦的工作,我們要學習《弟子規》這一類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但《弟子規》並不是金庸小説裏的《九陰真經》,隨便落到誰手裏只要煉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功力精進,一爪把人爪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美德是一項長期巨大的工程,在學習《弟子規》後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上,只用嘴皮子動動了事,要付諸實踐,身體力行,我們都知道知易行難,真的要做起來真的不容易,我們要戰勝人本身太多醜陋的天性,如私慾、貪婪、惰性、浮躁、急功近利等等,可想而知德育這條路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本次學習我不敢説我有質的飛躍,但至少在思想上啟發我有意識的去探索德育這條路,德育這條路永遠是教師永遠探索的道路,會有挫折,有會驚喜,探索德育之路的根是苦的,結出的果是碩大的、甜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生源滾滾來。願我們的學校茁壯成長。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5

我從事了幾年的幼兒教育工作,但關於《教育法律法規》這方面的知識,我自己認為還是需要進一步學習提高。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獲益良多,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關於教師基本修養與師德。談到修養與師德,其實每一個職業都要求具備必須的職業修養與道德。但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眼中的榜樣和標準。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務必具備良好的修養與師德,這一點十分重要。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清楚地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而且還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我明白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同時我也更清楚地認識到作為教師所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與我們教師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很多,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最就應好好學習的。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我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法,要求我們做到:教育務必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務必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老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我們每位教師務必認真貫徹這一方針。

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基本資料,明白了《教師法》不僅僅幫忙教師得到自己的所得,也讓我在行為上有了準則,只有好好學習才能保證自己享有的權利。《義務教育法》於1986年實施的,國家一向都十分重視發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把普及義務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和促進全面發展作為立法的基本目標。因此它具有全社會性、普遍性、強制性、統一性和基礎性。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本資料,讓我明白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要讓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校長認同,就務必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做到不體罰、不挖苦、不諷刺、不威脅學生等等,要時刻關心後進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幼兒,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大膽鼓勵,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務必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

教師務必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我們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需要我們對學生傾注相稱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説教,要更多和他們交心談心,幫忙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藥,在學習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就應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為師範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幼兒不喜歡老師批評時譏諷、損傷幼兒,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應掌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悦耳”。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河南省蘭考縣紅廟鎮第一國中 王國慶

“學校的安全教育大於天”。整天工作在學校,我深深的感覺到安全教育以成為中國小教育的一個重大問題。社會上各種安全事件接連發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沉痛的心情壓抑着我這個學校的主管領導。使我感覺到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該怎麼“防範於未燃”呢?通過中西部萬名農村寄宿制學校校長國家級遠程專題培訓網上學習,我收益頗多,得到了很大啟發,也反思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在學校安全教育工作中,我們應採取以下措施,從而保障師生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一、領導重視 措施有力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由校長直接抓,分管總務主任具體抓,學校各領導分工負責。對安全工作重點做到多宣傳、重防範、多事實教育,儘量把一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制度保證 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衞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將安全保衞工作列入各有關處室的目標考核內容,並進行嚴格考核,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

2、簽訂責任書。學校與各處室和班主任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職責。將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對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3、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制度。學校建立事故處置領導小組,制定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

三齊抓共管 做好預防

作為學校的領導和班主任,對學校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要有充分了解,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宣傳。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利用班會、團隊活動、人防課、學科滲透等途徑,通過講解、演示和訓練,對學生開展安全預防教育,使學生接受比較系統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防校園暴力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使學生對安全事故有充分的認識。提高廣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防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來關心學校的安全工作,社會治安機關大力支持,留心每一處安全隱患,真正做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心人,我們的下一代就能健康成長,學校教育工作就能正常進行,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安定。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課程改革的目標、課程結構、課程標準、教學過程、教材開發與治理、課程評價、課程治理、教師的培養和培訓、課程改革的組織與實施九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教師而言,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對新課改加強熟悉,熱情投進,不斷進步自身素質,進步教師素質是深化新課程改革的條件條件。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實際應用中的目標: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誇大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結構過於誇大學課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學習愛好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課程實施過於誇大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題目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課程評價過於誇大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進步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改變課程治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治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是一次課程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變化。隨着課程功能、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課程構架、課程實施與課程評語的變化,新課程必須對教學活動提出一定的要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學生髮展為本”作為基本的課程理念。“學生的發展”指全體學生的發展、終身持續發展、活波主動地發展和個性特長的發展。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為每位學生的發展創造合適的學習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

一、促進學生的最佳發展。

新課程構建了一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具有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課程體系,這為教學設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以進步全國民族素質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實質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個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結合起來,把着眼全體同因材施教結合起來。

二、着眼學生的基本素養的全面進步。

學生的素養是他內在心理的寫照,取決於它的心理結構及其質量水平;進步學生的素養就必須化知識為聰明,積文化為品性。新課程的功能定位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僅要重視雙基的練習,發展學生的聰明和能力,而且要促進他們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三、引導學生生動活波地活動地學習。

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的一代新人,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注重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和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在自主的活動中理解,把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面對現今的教育狀況,以我對於新的課程理念的熟悉,我以為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

首先,加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觀念。這是一個熟悉題目,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熟悉假如落後於新課程改革思想理念,那麼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談。什麼是新課程改革?對於這個題目,很多人都是滿頭霧水,到底什麼是新課改誰也説不出一個頭道來,綜合各種對新課改的釋義也只能回納出一個模糊的概念即:通過新課程改革促使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使教育教學真正進進素質教育的軌道。它講究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位一體的教育功能。為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眾所周知某種教育方式的確立是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制約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也許適合當時的經濟發展,但隨着改革開放的深進,經濟體制的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的更新越來越短,面對這些新情況,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有其不適應的地方。過往的教學是有很多弊病的。如誇大共性,忽視個性,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我們現在誇大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地進行反思與總結,而不是被動的應試,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進步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培養人的,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其次,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學家奧修有一句名言:“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必須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腳之所以能忘記,恰恰説明鞋之合腳;假如鞋分歧腳,腳就會被時時記住。同樣,當學生在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環境中生長時,我們就會欣喜地發現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在課堂上。這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率就會意想不到地被激活。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中並不鮮見。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當提供適合學生教育環境的角色。因此,我們必須專心記住:我們要創造的是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我們要轉變角色,走進新角色。我們教師就要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治理者變為學生自我發展的促進者和領路人,由教學活動中的主角變為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指導者和拓荒人。在教學方式上,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被知識牽着鼻子走。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不斷反思自我,營造維持他們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

第三,努力進步教師的素質是關鍵。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甚至制約課改的進行,今天的學生不再是幾年前的學生了,他們思維活躍,愛好廣泛。獲取信息的渠道多,對新事物的追求與敏感往往超越了我們成年人。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要勤於學習,不斷進步自身的基本素養,以滿足新課標的課堂教學要求,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當中,要讓學生往想、往做,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往感悟知識。因此,這不僅要求教師要善於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髮展的潛能,維繫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還要有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以保證雙方的協調發展。

同時,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這充分説明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否則,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考和終生學習的能力,勢必助長學生的依靠心理。愛因斯坦説過:“學校的目標是如此。合作能力提升的能力,能形成集體的聰明,但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條件,才能有針對性地討論,有目的性的討論,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要求。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再出現題目後,不要急於組織或要求學生討論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再參與討論。這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達到或做學習的最佳效果。

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表達獨立的觀點。合作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接納合作以獨立為基礎,假如小組成員盲目服從“優生”,假如學生沒有自己的觀點,千人一面,合作就沒有意義。學生有自己的觀點,這個本身就是價值,不管論證結果是實是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多是受益者。

傳統的教學觀師生隨師轉,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可是,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一不留神,合作學習就會變成“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靈敏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於表達不倦;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習小組車成員之間形成相互尊重、互相關心、互相欣賞的氛圍。學生學會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就能從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和為人民服務意識,也就是學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促進知識、技能的迅速把握。

新課程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教師的新角色,不僅使學生的引導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同學一起交流,同學一起討論,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一個榜樣效應。

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不能只是積極的旁觀,更應積極地參與,在參與中放下“師道尊”、“嚴權威心理”,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着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説:“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在參與合作學習時,要留意保護兒文化,庇護學生的理想精神,讓學生爭辯,讓學生質疑,讓學生保存自己的意見,要牢記自己是和學生一起學習,只是學習小組中的一員,不能以“傳授者”或是可以“首席”的身份自居,更多的是一個學習者的身份,使學生以為教師是在與我們一起學習,以為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產生超越的自豪感。

信息時代的發展迅速,學生獲取知識的多渠道,經常會讓我們自歎不如,學生知道我們未必知道,學生的疑問我們未必能解答,教育家馬卡連柯説過;“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她們的不學無術。”在合作學習時,碰到困惑或不懂得事情,教師不能礙於面子,怕難為情,應與學生一道尋找真理,要能夠承認自己的不足或失誤,留給學生課外思維的空間,也留給自己重新思維的機會。因而讓課堂煥發活力,必將是學生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學會學習,終身學習已成為21世紀人們自我發展的必須。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理應樹立適應時代要求的教育教學理念,不停地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更新自己,促進發展和提高。而非學歷遠程教育學習正是教師實現終身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我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參加非學歷遠程教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 非學歷遠程教育,給教師一個開放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資源學習平台

非學歷遠程教育是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育學習形式,給教師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開放的學習平台。它的開放,首先表現在課程設置的開放。不同專業的教師,可以選擇各自專業的課程學習內容;相同專業的教師,可以根據各自的工作實際,選擇具體不同的課程學習內容,使學習有的放矢,實有成效。其次,表現在課程內容的開放。非學歷遠程教育,根據新課改的時代背景,內容涉及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模式、教育教學的手段、教育教學的研究、優質的教育教學實例分析等等。這些具體的內容,對於教師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適應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再次,它的開放還表現在學習的方式上。非學歷遠程教育的學習,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充分發揮人的自主能動性,因地因時制宜,結合自身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時間或地點自我學習,是教師在職學習的有效方式。

二、 非學歷遠程教育學習,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值得長期利用的教育資源

時代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非學歷遠程教育以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先進的而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方法、手段,開放的學習模式,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而且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新了教學理念。教師在工作和學習中充分利用它,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比如,在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教師要擔負起課程的建設者、開發者、利用者;教師作為教者,其“源”不止“一桶水”,而應是“長流水”,長流常新,永無止境;每個學生都有被賞識、被肯定、被鼓勵、被包容的渴望……所有這些,一方面能起到自我診斷、自我調控的作用,指導和改進自己的教學。第二,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技能,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的更新。這樣,非學歷遠程教育學習,能夠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非學歷遠教學習給我們帶來了不拘一格的教學課堂。

結合聽覺、視覺特點,充分發揮現代傳媒技術優點,通過多媒體、互聯網,把枯燥無味的知識傳授變成趣味橫生的互動過程!教師可隨在網上請教所學專業的一流專家、學者或教師,還可以在交流論壇中交流學習感受,使交流有了“天涯若比鄰”的感覺。非學歷遠程教育改變以往的教育手段,在非學歷遠程教育中的教師與專家處於分離狀態,由傳統教育中的主導者變為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學習者也從教育的對象變為教育資源的選擇者、利用者。非學歷遠程教育使全國的學習資源共享,學習資源極大的豐富了,學習更是學習者主動的選擇。

非學歷遠程教育以其豐富的教育資源,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新了教學理念。教師在工作和學習中充分利用它,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以前上課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上課下來,教師是一手的灰,一身的白,吸進了不少的塵,身心俱損。現在,如果進行多媒體教學,學有聲音,有圖象,色彩豐富,內容齊全,這樣教師不僅遠離了塵埃,也真正實現了教師是課堂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學習方式也由以前的被動接受學習變成自由學習,探索學習,由於班級引進了新思路,師生角色得到很好的定位。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中。校園生活充滿了活力。教室黑板報上有孩子們充滿想象的稚氣作品,課堂中學生暢所欲言。手抄報在孩子一手採編下,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時,孩子那自編自演的節目,讓人讚歎不已。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和學習,我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非學歷遠程教育,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在這裏有我們渴求的書林瀚海,無論是“教”還是“學”,從內容到形式都新穎獨特,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對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教育層次是非常有益的,對日常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豐富的創造力和非凡的預見性,更能使我們領悟到教育學習的真諦,那就是人人享有終身接受教育的權利!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同時也對遠程教育有了實實在在的認識,通過學習收穫頗多。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學習習慣是長期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助於個人的學習,有助於個人的生活,有助於以後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才,使其真正獲得成功。不良的行為習慣可導致一個人行為偏差,嚴重的將會影響一個人的前途,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是教師的首要任務,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學生吳,長得虎頭虎腦,老師、家長都反映他是一個“調皮大王”,上課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幾分鐘就動桌凳、搖頭晃腦,甚至有時還把桌子弄翻了,那聲音簡直就像炸雷一樣;經常惹周圍的同學,影響別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課餘時間愛搞“惡作劇”,欺負其他同學;書寫很不認真;在家任性、衝動,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甚至大罵父母。因為他是獨生子,再加上他父親常年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根本沒時間管理他,他母親又在一家超市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回到家裏已是疲憊不堪,有時孩子不聽話,也就聽之任之,無能為力,但他聰明活潑,精力充沛。

觀察分析:

該同學雖然好動、精力不集中、任性、學習成績很差。這主要是由於家長沒有時間管他,在學校裏也是“人見人恨”的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輕視。但該同學頭腦聰明、精力充沛,也有獲得成功的喜悦和慾望。如有時他表現好了或是認真做對了一道題,只要老師及時表揚鼓勵,他就會保持比較長的時間表現良好。

我的'做法如下:

對這樣的學生老師需要傾注愛心、關心和耐心。從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手,多關心他的學習與生活,拉近與教師的距離,要耐心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不能急於求成,要時時關心、時時指點,有進步就表揚鼓勵。糾正中要堅持老師關心與學生幫助相結合。除老師關心外,教師也要讓周圍的同學關心幫助他。當他有不良行為提醒他,當他有難題時及時幫助輔導他,使他真正體驗到融入班集體的樂趣。在老師和同學的積極配合下,當他有一些自制行為時,當他能堅持一定時間穩定注意力時,老師都要及時肯定,並且順序漸進對學生提出更高一點的要求。

讓學生多進行一些動手操作、觀察思考、語言表達。如在課堂上多提問、多指導、多板演等,這樣都能有力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知識水平。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及時鼓勵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現,有進步時就給予肯定,讓他嚐到學習成功的甜頭。多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如:“試試你一定行!”、“你進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認真,同學們都應向你學習。”、“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訓練,就會使他變“你能行”為“我能行”。

老師多和家長聯繫,共同促進學生的轉化。耐心説服家長配合老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家長多關心一下學生的學習和表現,多問一下學會了那些知識,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並抽時間幫助他把問題解決。如有家長無法解決的問題告訴老師,老師給予解決。

通過幾個月的努力,現在老師和同學都覺得吳柄峯同學像變了個人似的,上課聽課認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學們也都願意和他交流合作了。學習成績也已達到了及格水平,並且勞動也非常積極,在家也變成一個好孩子了。

我的反思

針對一年級孩子年齡特點,教師要做到愛心、細心、耐心。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才能使孩子較快的適應國小生活,從而喜歡國小,在國小集體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2、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名孩子。每一名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與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善於發現每一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肯定、鼓勵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積極地去從事各項活動。

3、重視家校合作,學生的成長不是孤立的割裂開來的,而應是一個環境的共同作用,僅僅靠某一方都達不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實現教育的長效型,使教育發揮其功能。

綜上所述,國小生的生活、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它是一個長期的、堅持不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同成長、共進步。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教育引導,而教師在觀察、反思中獲得了實踐、理論經驗,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的成長與進步。通過這次活動,我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的經驗,也總結了自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收穫頗多。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據報道,《中國公眾防災意識與減災知識基礎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基本的防災準備。城市學校:防災教育普及率高但實效差。

沉痛的地震等災難去了,“教訓”卻留在了檔案櫃裏;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的海嘯、颱風等也終於風平浪靜了,精神疏漏、意思麻痺,卻仍然留在單調的“紀念日”上,人們的表情依舊輕鬆,而將其安思危、痛定思痛,扔到了一邊。

別忘了,災後重建、走出災難和痛苦,絕不僅僅是高大建築物的重新崛起、物質世界的再度繁榮,而更是防災觀念的落“心”生根,防微杜漸意識的重大提升。我們站在災難的廢墟上,總能力挽狂瀾的遏制住下一個可能出現的災難,避免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這才是最理性、最科學、最有效的“走出災難”,也是風險社會不可或缺的國民素養。

可前文中的數字再次告訴我們,雖然我們在程序上完成了災後重建,“精神重建”依舊懈怠、鬆垮,以致於我們不得不讓傷亡和悲劇繼續上演:“20xx年以來,全國共發生火災220萬起,死亡22592人。而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技能,沒有及時有效從火場逃生,被濃煙薰嗆窒息死亡”。等等。

一直以來,我們一以貫之的發展之道、公共治理觀念,就是這麼走過來的,我們可以為城市留下廣闊的大馬路、大廣場,卻連一個小小的下水道都建不好;我們可以為GDP的輝煌,進行不遺餘力的艱苦奮鬥,而唯獨對災難教育、安全素養,不以為然。隨便翻開一本“公民素質教育”的讀本,公民應對災難的相關內容極少。我們在“轟轟烈烈的災難教育”中學會“健忘”,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能為公眾創造安全、健康、最大化的社會,不是公眾期待的文明、優雅的社會;不能創造“健康最大化”和“傷亡最小化的制度,人本主義的疏漏也很大。

應該把災難意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每增加1美元防災投入,就將使災害損失減少7美元”,各級政府要加大減災防災投入,加強以風險治理為核心的應急管理基礎能力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提升突發事件的防範能力。還可以將災難教育納入素質教育構成,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不懈不怠、從容不迫的安全意識。或者將安全教育納入繼續教育的範疇,在單位和社會,開展常態化的逃生訓練、安全知識普及,早日堵上公共安全意識的漏洞,為社會提供更多安全幸福。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七月底,在xx局長親自率領下,我區校級領導 一行懷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魏書生教育思想的誕生地——遼寧省盤錦市參觀學習。雖然沒有見到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本人,但經過在魏書生老師工作和領導 過的學校近一週的訪問學習,通過深入到學校、班級、師生、領導中,近距離的看、問、交流,魏書生教育思想逐漸地深入到我們的內心,我們無不深深地被魏書生教育思想所折服,對魏書生教育思想又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悟。下面談幾點主要體會 和思考。

一、領悟魏書生教育思想核心,找準辦學思想。

魏書生育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真正地悟出了教書育人之道,並堅定地踐行之。魏書生教育思想核心是民主與科學。

首先,要深刻領悟民主思想,運用好民主思想。

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解決了教育發展的本質問題。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本質在於以人為本,調動師生髮展的積極性,而推動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關鍵點在於調動教育者教的積極性和被教育者學的積極性,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解決了”我想教“和”我想學“的問題,這樣就解放了師生,也就解放了教育。此行,我們在盤錦市的學校裏看到了一個個的鮮活事實例證。

1、民主思想體現在學校管理上。

校長治校民主。

一所學校能不能做到真正的民主,校長是關鍵。盤錦實驗中學的現任校長談到他第一次上任做校長時去請教魏書生老師該如何做校長,魏書生老師只送了一句話:”做好自己“.這真是耐人尋味,讓我深思,魏書生老師講的校長”做好自己“包含深意,校長”做好自己“就意味着要率先垂範,要求師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校長希望學校能”民主“起來,校長自己一定得”民主“在先。做好自己還要修煉好自己的人格。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自己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的完善與發展。教師的人格不僅影響着學生的學業,更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形成的發展;它不僅影響着學生的今天,更影響着學生的明天和未來。魏書生非常重視自身人格的修養,他的人格魅力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他努力地實現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心靈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我們看到魏書生老師是這樣,他的追隨者也是這樣,我們見到的幾位盤錦學校的校長在管理上都有這樣的特質:事業至上、真誠待人、決策民主、做事光明磊落、做人坦蕩大氣。可見校長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學生管理民主。

學校的民主要體現在學生管理上。對學生要給予充分的尊重、信任與理解,管理重在管心、重在自我管理。要建立互助的師生關係,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以及決策過程要懂得與學生商量。魏書生老師説:”凡是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要幹“,這種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管理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服從管理、投入管理的問題。”讓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讓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這是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念,又何嘗不是我們今後班級管理的改革方向呢?

在訪談中我們得知,學校在解決學生早戀、帶手機上學、迷戀時尚、嚴重違紀等的棘手問題時,無不首先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認為學生出現的一切問題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在理解的前提下學校不是靠簡單粗暴的”堵“,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討論制定解決辦法,讓學生通過民主、自主、自治的方式實現學生管理民主,管理效果自然理想。我們看到和感受到這樣管理所帶來的自律、自由、清新的管理文化氣息。

2、民主思想體現在課堂教學中。

解放學生就要解放學生天天學習的課堂,課堂民主了學生的學習也就解放了。在盤錦我們聽了幾節課,深深地感受到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在課堂裏的體現。盤錦學校的課堂基本的特性是強調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師生平等交流,同學習慣於小組合作學習、習慣於大膽發言 積極參與;有時師生共同探討、有時學生做起老師、有時圍着各自的小黑板激烈辯論…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角和主人,這樣的學習方式就是民主的學習方式。

3、民主思想體現在文化、風氣中。

民主思想在學校的最高表現形式應該呈現在學校文化、風氣中。通過觀察和座談,我們發現盤錦學校裏的師生關係和幹羣關係都呈現出一種令我們羨慕的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決策喜歡在商量中進行,執行在自覺、自動中完成,評價在嚴格和”正常“中展開,民主思想讓學校人際關係簡單而純潔起來,讓工作專注而高效起來。可以看出魏書生教育民主思想在盤錦的教育人中已深深紮根。同時,我們還發現這裏的老師和領導特別愛”面子“.他們的”面子“是怕競聘 不上班主任、怕表現不好班主任不聘自己;他們的”面子“是唯恐自己的工作會拖了集體的後腿、自己的行為有違集體的榮譽。這種”面子“觀就是一種正能量,它利於學校統一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它讓學校積極向上的風氣和主流文化長盛不衰。

其次,要深刻領悟科學思想,掌握好科學思想。

魏書生老師不僅有一套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同時還有一套嚴謹、科學的方法論。魏書生老師提出的教育科學思想解決了教師”怎麼教“和學生怎麼學的問題。魏書生老師強調科學化分三段,第一段,叫做建立計劃 系統。第二段,建立監督、檢查系統。最後一段叫總結 反饋系統。民主的層次越高,制度的規範越細。在盤錦學校實地參觀,我們真切地觸摸到魏書生老師科學思想的實踐與發展。

1、管理形成科學體系。

縱觀盤錦的幾所學校的管理,在操作層面上都已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科學管理體系,忠實地踐行着魏書生老師提出的”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科學管理理念。精細化的管理讓我們在參觀的學校裏的每個角落幾乎發現不了垃圾;讓我們在參觀學校裏的課堂上發現了在落實”每節課都有檢查評價“的課堂管理人員;讓我們在參觀學校大課間時發現各個環節和流程管理的細緻與到位。我們感受到盤錦教育高品質的背後支撐着的科學管理。

2、養成教育形成科學體系。

我們發現盤錦教育的窺見了養成教育不僅僅只是大課間搞得好這麼簡單。我們從師生的文明程度、校園的環境衞生、一日常規、每天七個一分鐘、課堂和活動的組織紀律、嚴格有章法的過程管理中窺見了盤錦養成教育科學體系的端倪。

3、教學改革形成科學體系。

盤錦的課改在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我們在盤錦的課堂裏看到了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江浙一帶的教育風格和國外先進教學的理念。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但從他們實施的教學案、教學過程監控、教研教學整體水平中也看得出他們的教學教改組織實施體系也很齊備和成熟。

二、堅定魏書生思想不動搖,創造性地踐行魏書生思想 .

1、帶動師生深入學習魏書生思想。

僅是學校領導領悟了魏書生思想是不夠的,校長要積極地通過開專題講座和帶領大家共讀有關魏書生思想書籍,及時在實踐中總結 踐行魏書生思想的心得 體會,表彰學習實踐先進,讓魏書生教育思想在小林實驗國小的師生心中紮根。

2、在實踐中,創造性地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

學習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要抓住本質,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抓住本質就是要緊緊抓住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民主和科學兩大核心來指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這樣我們的改革就會保持正確的方向。同時,在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的中要注重行動智慧。要虛心地學、創造性地學;要在借鑑中做、改進中立。要以民主科學管理、大課間、課改三個方面為為重點,紮實而創新地開展下學期的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實踐活動。讓我們起而行,用魏書生教育思想為學校發展注入一股強大的動力和活力。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遠程教育自我開展以來,我校通過對教師的培訓和遠程教育設施的使用,教師們認識到了遠程教育的重要性、可靠性和知識的豐富性,以及通過電教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性等,遠程教育的引入大大豐富了教學的效率。我校資源老師,在遠程教育計算機的管理上,做到日日下載,月月維護軟件,課課做好教室日記。在下載過程中,通過整理、歸類,把各科放到一個檔案包裏面,便於老師們的使用,同時還把下載下來的課堂實錄整理打印成下載目錄便於老師們快速的瀏覽和利用下載的每一個課堂實錄,在遠程下載方面我期期下載,從沒有丟失過,每學期的下載時間,對於下載無用的內容及時檢閲清理,對於下載的課堂教學實錄,最後刻錄成光盤,便於保存。

通過遠程教育的下載,通過老師的瀏覽確認,找到自已需要的每一堂課,有了這些下載的課堂實錄,老師們如獲至寶觀看下栽內容好像坐在名師名校前觀看其講課,就如身臨其境一樣,對豐富內容老師可以引入到課堂,在本期課堂教學中老師每週利用遠程教學平均達到20個課時以上,在遠程課堂教學上利用遠程現代手段通過趣味性和遊戲加強學生對每一堂課的印象,同時了激發了他們對知識和求知慾望。在遠程教育利用後,還要組織老師寫出利用遠程教育的心得會,便於老師們對遠程教學的總結。為今後的使用積累經驗。

有一段時間,我校遠程教育設備丟失了衞星信號,多媒體設備因故障無法使用,老師們便利用充分利用有關教學光盤、自制教學課件,在遠程教育教室的電視教學設備進行上課教學。同樣達到了預定的教學效果。

遠程教育自走入課堂教學後,老師豐富了苦澀的課堂,通過遠程教學聚集遊戲、知識為一體,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也開發了他們智力和思維語言。所以遠程教育的開展一直受到老師的好評,課堂教學效果也大大提高了,有了這麼好的教學條件,所以今後還大力提高老師們對遠程教育設備的利用,爭取堂堂利用遠程教育手段,課課上成優質課。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8月24日上午,我在縣教研室參加了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此次的培訓精神是“學好新課標,用好新教材”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經過這次培訓我得到了許多啟發。下面談談我在這次培訓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對於課程標準的理解

新的課程標準共分為五部分,前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施建議和附錄,這次培訓主要是對課程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1、整體目標,強調了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並且強調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科學態度等方面的培養。

2、強調了物理學習與生產、生活及時代發展的聯繫。如:在內容標準中“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説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等大量的課程內容目標體現了這一點。

3、進一步強調了“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在20xx年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已將“科學探究”寫入了內容標準。這一次,同樣將“科學探究”寫入了課程內容中,強調了“科學探究”不僅是物理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的學習目標。

4、內容目標中的行為動詞更明確。

課程標準在認識領域中只設立了瞭解、認識和理解三個層次,沒有了初步瞭解、大致瞭解等較含糊的動詞,並對用到的行為動詞都劃分到了對應的三個層次,教學要求更為明確,使老師們教學心中有底。

5、對物理實驗的要求更為明確相比實驗稿中的要求,在內容標準的三級主題中明確了實驗條目(如:通過實驗,理解密度;通過實驗,認識浮力等),並且在附錄中補充了20個學生必做的分組實驗,消除了教師們對實驗要求的疑慮(哪些實驗需要分組,哪些演示),也明確了實驗要求。

6、刪去了部分內容,降低了部分要求,切實地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比如:刪去了“顏料的混合”、“波長、頻率和波速關係公式”;對“機械效率”、“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等降低了要求。

7、修改了實施建議

教學建議更切合了教學實踐、注重了多維課程目標的落實,不僅強調了知識,更強調了“過程”和“情感”兩個維度的目標。

教學評價體現了評價主體的多樣化,讓學生參與評價,家長、教師、學校共同評價學生,改變評價方式,用學習檔案等手段變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為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相結合,強調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髮展”而不只是為了選拔。

二、對於新人教版教材的理解

新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更有利於探究活動的開展,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反映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具有時代性,有一定的彈性,為不同的學生髮展提供空間。

1、內容次序進行了重大調整

將原來八年級下學期的電學內容放到了九年級進行了,將原來九年級的“機械運動”調整到了第一章,先學習測量知識和速度。相當於將力放到了八年級,九年級重點是電學的相關知識。這樣的調整降低了八年級下學期學習電學的難度,待學生能力有所發展再在九年級突破電學的難點。

2、刪去了部分內容從第一冊看,將“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整合到了“科學世界”、刪去了“顏料的混合”,將“看不見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節中等,這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

3、修改了部分習題

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車時刻表”相比老教材,學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內容

比如:隨着新課標的實施,增加了“測平均速度”的實驗。

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課標理念的一些想法

1、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物理課程過分重視知識結果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操作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發展的主體。課堂教學的着力點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新課程改革中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上的變化很大。由於教學理念的變化導致教師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教師們重視探究式教學,同時教學方式又是多樣化的。物理教學要教什麼?物理學不僅僅是指知識、概念和規律,是一個更寬泛的範圍。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導致學生的變化。使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都有提高,學生視野得到拓展。教學方式的變化以教學理念上的變化為基礎。現在我們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們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再就是,我們提倡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因此,老師們在教學當中,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閲歷,精心設計教學的引入,使學生意識到,物理知識是與生活有密切聯繫的,是來源於生活的。課堂引入,這是決定學生是否聽你一堂課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所以儘可能要出奇制勝,可以採用各種有趣的實驗,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謎語或者是生活中很鮮活的例子。

4、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注重科學探究。這是在國中物理教學實施當中,最引起老師們重視和關注的一個環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事實上主要體現在科學探究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究,在探究過程當中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儘管有的結論還是比較稚嫩的,不太成熟的。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體驗到了物理學習的快樂,能夠在動手、動腦以及和同學們的交流、分析過程當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其意義並不在於他們探究的內容,探究的方式有多複雜、多深奧,而是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動手、動腦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物理課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要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確認識物理實驗的教學目標,注意把握實驗教學的特點,合理開發實驗教學的課程資源。除了正規的教具外,我們還要利用身邊的物品做了很多自制教具,這也是新課標大力提倡的。

經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了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也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我一定在以後的教學中找準自己的出發點和位置,並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教師如何實施國中物理課堂教學:

(一)課程的實施者之一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握每堂課的發展方和目標,要設計好引導學生學習的若干問題,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合理要求學生,規範學生的行為及語言表述。教師的靈活度可以更大,教學的形式可以更多。

(二)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學習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精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尤其是國中生,比較容易片面地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聽與不聽”,也很容易根據教師講課的“有趣或無趣”來選擇自己“聽與不聽”。如果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中能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努力讓學生直接接受認識或意志支配的“有意注意”起到主要作用,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也是很多老師在課堂引入中很注重有趣實驗的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放下教師的架子,參與到學生實驗中,在實驗活動中啟發、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從實驗現象歸納出物理結論或規律。這樣才能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理解透,記得牢。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於課堂內容的實施。新課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這就集中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活動、民主、自由”的主題。那麼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在其過程中又應注意什麼?作為課堂教學的對象雙方,眾多的新課程研究者告訴我們,要注重“雙邊活動”、“雙向交流”等。為了營造良好的物理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應該在這幾方面多做努力。

1.課堂演示實驗,這是讓學生加深一些自己從書本上無法直接獲取的知識,也是學生學習教師實驗規範的一個窗口,所以務必在這一環節中,力求可見性高,科學性強,規範性到位;

2.問題討論,這個步驟是消化課本知識的重要過程,教師要善於從與學生的討論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並且在此過程中增進與學生的感情,培養學生科學討論的價值觀,認識“討論”在學習課程環節中的重要性,不要讓課堂討論流於形式;

3.收尾總結,很多老師忽略這一環節,容易造成“虎頭蛇尾”,對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網絡有阻礙。以上三點實施得好了,一堂課的條理性,規範性就可得到充分體現,課堂的氛圍就會較好,學習的成效也會較高。

(四)教師要努力汲取知識,不斷吸收“百家之長”。由於學生現在瞭解認知世界的途徑寬了,只要他們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都有可能被他們識記下來,教師要不落伍,要走在學生前面,只能不斷的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的知識更加的淵博,唯有如此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教師有了淵博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就顯得得心應手,學生也會因為教師“淵博的學識”,而更樂於與教師接觸,這樣反過來也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4

本學期初,我們楊寨中心國小被確定為生本教育實驗學校,隨着一、二年級生本實驗的展開,我們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生本理念。

最初,我對“生本教育”的瞭解僅僅停留在它是一個以學生以本的教育方式,對生本教育課堂印象最深的只有前置作業環節。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總算明白了一點“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體的教育,其特徵是主要依靠學,而且是讓學生快樂高效地學”。

接觸生本教育以來,我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看到實驗班級的學生上課時的每一個眼神,都充滿了期待與渴望。在生本課堂中,老師們積極探索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認真落實好“前置性作業”。秉承只要孩子能做的,教師絕不過多幹涉。在這樣的前提下,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提高,教師的教學也變得異常輕鬆。

到底什麼是“生本教育”呢?郭思樂教授認為: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有強大穿透力、衝擊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

在生本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可以讓我們任意描畫的白紙,而是天生的學習者。郭教授認為:生本教育提出對課堂進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為兒童自己的課堂。具體説來,教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積極地旁觀;給學生以心理諮詢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教師的角色時而是活動的促進者、平等的合作者、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得體的協調者、資源的開發者、得法的組織者,時而又是“顧問” 與“同伴”,“顧問”角色其行為特徵是“指點”;“同伴”角色,旨在參與合作,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生本課堂主張“無為而為”的原則,主張教師不給兒童過多的干預,而是給他們學習儘可能的自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保證他們有獨立的活動空間、人格空間和學習空間;同時創設情景,引發學生自我意識的產生,並不斷強化。在生本課堂,不是“教”決定“學”,而是“教”引導“學”,為“學”服務。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少預設性多生成性。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控制着課堂,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穫知識的同時,鍛鍊了能力。孩子們的學習是自願的,也是快樂的。所以我覺得生本教育這種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運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們的學生也一定會樂學,會學,發現知識的意義,投入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其實我們在教學中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生本”的案例。我們曾在自己的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幡然頓悟時,我們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只不過,對比生本教育課堂,我們還是做的太少。我們總是怕孩子們沒有那個能力,怕孩子們學不會,記不牢,所以我們一遍遍的重複,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的熱情,也造成了部分學生的厭學。同時因為自己教學的失敗,教師的挫折感加深,“厭教”情緒越來越深。我想我們的教學要是像郭思樂教授提倡的那樣,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前提下,以教師激勵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手段,以精心設計的學生主體活動為形式,促使學生快樂地高效地學習,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在學習“生本教育”理念的時候,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他是誰?他就是他自己!讓他自己做主!讓他自己取得!”不難看出,這個“他”就是指的“學生”。誠如郭思樂教授所言,在教學中,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就會調動生命自然的偉大力量,就會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自主,變得快樂,學習自然會高效!

當我們的教育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讓教育適應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也才會樂此不疲,“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狀況也不會再現。學生的學習變會自主、快樂、高效,那麼教師的工作也將成為一種享受。正如有些人所説:“生本教育”是孩子們的福音,它有着崇高的、人性的價值追求,我衷心地希望,“生本教育”理念能遍地開花,使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快樂、健全、幸福的學習生活。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5

一開始只是為了限選課學分的達標,才選擇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當時選課的時候並沒有想太多,然而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之後,我發現這門課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學分,更重要的是它給我帶來的健康方面的知識和所需要建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整個學期中老師所講的內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關於吸煙有害身體健康的那一小節。“吸煙有害身體健康”這句話耳熟能詳,誇張點説基本上是3歲小孩都知道的。然而,有多少人會因此而戒掉吸煙這個毛病呢?大多數吸煙者都認為反正吸煙對身體的損傷不會太嚴重的,而且日常生活中吸煙只要不過量是不會有太大毛病的。這些大多與中國的教育宣傳不是很得力以及煙草販賣商的不太走心有關吧。下面我就來説説吸煙的具體危害:首先吸煙與死亡率有着密切聯繫。吸煙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70%。因為吸煙患者有更高的患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機率。其中那些有着嚴重煙癮的吸煙者最有可能患呼吸道疾病更嚴重者可能患肺癌。還記得老師課上放的幾張圖片,是那些吸煙患者的肺部示意圖,他們的肺部已經發黑壞死,更令人驚悚的是,從他們的肺部竟然能擠出一小杯焦油,由此可見煙草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質的存在。其次,吸煙對生育也會產生影響。男性吸煙會導致精子發育不正常,使精子活力減弱,從而女體難以受孕。而女性吸煙,重則導致不孕不育,輕則會導致流產、早產甚至其他症狀。作為最大的受害者,胎兒可能回發育遲緩,發育不良。最後,吸煙不僅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會對吸二手煙的人造成更大的傷害。據調查,每天和吸煙者一起待上十五分鐘以上,吸二手煙的危害便等同於吸煙者。他除了刺激眼鼻咽喉外,也明顯增加非吸煙者患肺癌及心臟疾病的機率。吸二手煙者要減少二手煙對身體的危害,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多喝水、運動、排尿,加速排出體內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最重要的是,為了家人的健康考慮,吸煙者應該戒煙或減少抽煙,即保護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又保護了周圍人的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如何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這個問題,我認為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就基本上可以了。

1) 一日三餐健康飲食。俗話説早飯要吃的好,午飯要吃的飽,晚飯要吃少。做到俗語上的這三點,基本上你一天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就能得到保障了。當然,三餐需要葷素合理搭配,少油少鹽,飲食以清淡為主,合理的攝入身體所需營養。

2) 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晚上應該早點入睡,不要熬夜玩遊戲或幹其他的事情。

應當主動配合你的身體各個器官排毒時間表,身體充分排毒及充足睡眠後,睡醒後自然會全身舒暢。

3) 適當的進行身體鍛鍊。在這裏的體育鍛煉,你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進行30分鐘到1小時的鍛鍊。你不一定需要去長跑,你可以選擇游泳、網球、籃球或其他的,像我就會選擇打羽毛球,它可以使我全身都得到伸展和運動,卻沒有跑完800米那麼累。另外,體育鍛煉可以鍛鍊你的體能,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塑造你的形體,看着更透出一股健康的美感。

4)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身的衞生要注意,平時注意飯前飯後洗手,不吃路邊攤。所睡的牀單要定時清洗,牀墊、被子要經常曬曬太陽來殺菌,所居住的地方要定期清掃,不要堆積垃圾等。平常要避免大魚大肉的吃飯,避免暴飲暴食等等。不吸煙不酗酒不好賭,不去網吧之類的場所。

5) 端正自己的心態。在生活和學習中,總會產生焦躁、不安、自卑、憤怒、抑鬱等不良情緒。這時候就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正確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和其他負面情緒,將之轉化為正能量,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

我相信只要能做到上面5點,自身的身體健康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生活中一定會呈現出一副飽滿的精神狀態。只有有了健康的體質和心理狀態,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去,更有活力的奮鬥着。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6

在公司黨委開展的“責任與忠誠”主題教育活動以來,昌九樑場黨委積極響應,認真地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了學習和討論,我作為一名黨員談一談我的觀點。

就在剛過去的一年裏,我的兩位同事,相繼離開了公司,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在這裏,我不論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想説的是,他們的離開不僅僅給公司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對其自身而言,是其對發展機會的一次放棄。

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充滿了希望,夢想着可以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人生目標。而這一切的實現,首先得靠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片適合於自己成長的土壤。20xx年6月,剛走出校門的我,帶着對前途的希冀和對未來的憧憬,來到五公司上班。面對公司當時的困境,我也曾經猶豫和徘徊過,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懷疑自己的夢能否在這裏實現。可是,在工作中,經常看到施工生產中感人的一幕幕,我逐漸發現,我所有的擔心和顧慮是多餘的,五公司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濃郁的企業文化,“勇於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以及一線職工對企業的責任與忠誠,深深的讓我折服。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風範、讓我感到五公司和我們一樣,都有着無比輝煌的未來!

感激公司,它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的機會,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鍊。崗位有高低,人格無貴賤,雖然我被安排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但我明白,無論幹任何一種工作,關鍵是要有責任心,要對企業忠誠,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企業。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黨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應該處處以身作則,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領導交給的每一項任務。

每個人都是企業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主人,我們應該回報大家庭。雖然職位、崗位、工種各有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我們都應為其增磚添瓦,且不遺餘力。雖然我們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摩擦和誤會,但血濃於水,應相扶相持,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家和萬事興。

對於企業的大多數員工來説,都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的確,沒有驚人的業績,沒有耀眼的光環,也許不善言辭,不會説大話,從不認為自己能作出突出貢獻,按時上下班,遵章守紀,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非常的普通。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敬業奉獻的執着追求,都有一種忠誠於企業的信念,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出金子般的光芒。企業的穩定、發展、壯大,歸根結底是要靠這些人的,這些平凡人,才是企業真正的中流砥柱,當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責任凝聚起來的時候,就彙集成了整個企業的強盛。

就我而言,自從我進入五公司,就把這個大家庭當成了我生存的基礎。大鍋裏有飯,我的碗裏才有可能裝滿;大河裏有水,小渠才不會乾涸。企業興旺,員工才有可能受益。為了我們能夠有一個持久良好的工作,為了我們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努力奉獻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熱。

首先,我們要愛崗敬業、忠誠於企業。公司由若干個不同的崗位組成,這些崗位都是有機的結合體,倘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小則影響工作,大則會對公司造成損失。員工是結合體的組成部分,只有我們每個員工將自己的崗位打造成優秀崗位,整體優秀,公司才會優秀。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企業負責。我們都要將公司當作自己的家,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只有顧全了企業這個大家庭,我們的小家庭才有可能美滿。 雖然有時我們的領導對我們要求嚴格了一點、雖然公司還有不意的地方,但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學習的土壤,我們應該忠誠於它,服務於它,應為它的安寧、和諧和發展盡微薄之力。

公司是我們的家,只有同心同德,眾志成城,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才能使我們的公司更加輝煌!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7

振興民族的期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期望在教師。教師承擔着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教師的發展和提高直接影響着國民素質的高低和各級各類人才培養。終生學習的思想和觀念逐步被廣大教師所理解,並日益成為教師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法律是一種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範,它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們的保護神。作為教師,透過學習,有着深刻的感悟。尤其,書中第三章:教師執教中的法律問題給我的教育教學事業點亮了一盞明燈。

我們就應從教育權與受教育權審視着我們的師生關係。

一、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人與人的關係、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關係

首先,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不是高位與低微、權威與平庸框架下的等級關係,而是真正好處上的人與人的關係。這種真正的人教育人的關係,就是相互之間的尊重與被尊重的關係。《世界人權宣言》第1條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利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第26條規定: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分發展人的個性並加強對人權和節能自由的尊重。很明顯,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的規定,無論是作為人的學生,還是作為人的教師,被尊重的權利是由於其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教師作為教育者在七職業範疇內,更應從教育目的出發,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並加強對學生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沒有任何可能在選取必須條件的狀況下尋找尊重或不尊重學生的理由。其次,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不僅僅僅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教育權與受教育權的關係。學生的受教育權是一項絕對權力,它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履行義務,依法保證學生享有受教育的資格。

二、受教育權的發展

學生的受教育權在教育法治實踐中經歷和將要經歷一個不斷髮展和完善的過程。現代社會,受教育權愈來愈多地被人們認識到了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認識到了它應當屬於人本身應有的基本權利之一的重要好處。依法規定和保證受教育權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並表此刻想追求學習權發展、向報章弱勢羣體受教育權發展的態勢。學習權是基於現代社會對受教育權的新認識而對受教育權的一種新的表述,其好處在於最大限度地保證受教育權主體的利益。

如果社會的不平等阻礙着明天社會的前進,教育策略就務必做出鑑定的努力,更廣泛地傳播學習的方式與方法。在這方面,我國已經做出了法律規定,以依法報章弱勢羣體的受教育權:

我們所應確立的新的師生關係,不是以教師與學生佔有只是多少的相對關係為前的,也不是以學生是否具有超越性和是否可能成為教育者為條件的。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應當是對學生作為人的受教育權的尊重,這是學生的絕對權利,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主體,都應依法保證學生的受教權。雖與知識欠缺、超越潛力有限的弱勢全體,教師更應給予尊重。同時,我們強調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決不排除學生也應當尊重教師。教師作為教育者,同樣有被尊重的權利。如果我們不從理論實質上認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那麼,體法學生、限制學生的發展、束縛學生的用心性、遏制學生創造力等現象將永無止境。

關於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8

現在很多教師都在報怨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辛苦,而魏書生老師卻對班主任工作是如此的痴迷。“我屬於願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魏書生如是説。的確,魏書生教了解18年的書,當了17年的班主任。就在他任盤錦市實驗中學校長兼書記期間,還兼任一至兩個班的班主任,足見其對班主任這一工作的青睞。這一切源於他對教育者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深刻自覺感悟,對學生源自內心深沉博大的真愛。由此可見,“愛這一行”是當好班主任的前提。在這裏不妨學學魏書生老師的自信勁兒,談幾點自己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瞭解與研究學生

教師,必須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選擇確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教師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當然是認識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瞭解學生,才能分析學生,教好學生,才能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加以疏導,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瞭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觀察、談話、書面材料、調查訪問。魏書生常用的方法是談話,這種談話決不是在辦公室進行,而是在放學路上和特定的學生一起的時候進行。因為,離開了課堂、學校的環境,師生面對着一個廣闊的社會,能夠擺脱固有角色的束縛,談話更自由些,離社會實際總是更近些,也更能貼近學生的心。誰能説,“談話”不是瞭解學生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呢?

二、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總結他自己的教育經驗,提出了“在集體中通過集體進行教育”平行影響的教育學説。魏書生是深得這一學説精髓的。

1、用“格言警句”引路

“陽光、火光、電光,能照亮江河山川,能照亮道路,能照亮物質世界;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魏書生始終堅持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抄一句格言。“尊人者,人尊之”、“隱其惡,揚其善”、“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一萬次口號抵不上一次行動”、“聰明的人改變自己,糊塗的人埋怨別人”……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學生的精神世界,有了這些格言明燈的照耀,一定要比昨天更明亮。魏書生是一位極具鼓動力的人,他自己聯繫實際,提出的口號:“少説空話,多幹實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偉人們忙着幹實事,可憐蟲忙着罵別人”等等,也將影響着一批又一批學生沿着他指引的人生之路前進。

2、用“道德長跑”明理

魏書生把寫日記叫做“道德長跑”。因為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地堅持長跑的人,都變得身體健康,強壯有力。而寫日記,倘長年堅持不懈,就能使人心靈健康、強壯、開闊。絕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寫日記時都説心裏話,説真話,這便起到了教人求真的作用;絕大部分人寫日記時一般都勸自己上進向善,勸自己助人改過,絕大部分人都在日記裏鍼砭醜惡,讚揚美善,歌頌心靈美的人,歌頌美好的事物,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愛美的作用。有了日記指導,才使學生人生的航船不只在個人的小河上打轉,而把它導向了廣闊的人生,導向了社會,導向了世界,才使它真正起到道德長跑的作用。我想,寫日記,進行道德長跑,實在是值得推而廣之的。

3、用“班規班法”制約

魏書生教書十幾年來,一直堅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學根據本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班法,然後在監督檢查系統的保證下,説了算,訂了幹,一不做,二不休,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魏書生的班規班法,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空間為序的,有常務班長職責,值周班長職責,值日班長職責,科代表職責等。制定的原則是: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類是以時間為序的,有一日常規,一週常規,每月常規,學期常規,學年常規。制定的原則是: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魏書生的監督檢查系統很是嚴密,自檢之外,有互檢、班幹檢查、班集體檢查、教師抽查、同時還有相應的處理措施,十分有序,十分規範。在如此制約手段的作用下,學生怎能不養成嚴謹的學習、生活習慣?

三、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集體又不能忽視個別教育工作,魏書生做個別教育工作的點子是極多的,大有隨手拈來之意。學生犯了錯誤,處理的方法就有寫説明書、寫心理病歷、唱歌、做好事等多種。每週進行的選舉,產生“閒話能手”、“逃避勞動能手”、“心胸狹窄能手”、“最關心班級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本週進步最大的人”等等,這樣既選先進也選後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效果明顯。而個別教育工作中,魏書生最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呂叔湘老先生説:“魏書生想的是全體學生,要把所有的學生教好才甘心,有一個學生沒有教好心裏也不安。”為了轉化後進生,魏書生一直要求全校專職任課教師和兼課的校長主任們,都要和一位學習困難的後進學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組”。他跟老師們講:“咱們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像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醫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給治了,那他的醫療水平不會高。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後進學生幫助了咱們,幫咱提高了教育水平。當然,咱們也幫助後進學生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咱們這個組織叫‘互助組’”。多麼樸實的言詞,多麼深刻的內涵啊!這不是我們做好個別教育工作的最好指南麼!魏書生正是以他那博大精深而又樸實無華的教育教學思想,震憾了當代的教育界。我想,教師就是駕控一葉扁舟行進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斷搏擊,謹慎行船,才有避免被風浪吞沒的危險。教師要理解學生,順應學生,最後要有能力改變學生。“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屬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曾幾何時我們為自己的愛而感動,學生卻無動於衷,我們憤懣,我們委屈,卻不知道我們的愛錯失了方向。智慧源於真愛,真愛觸動心靈,愛的力量很偉大;讓我們懂得了班主任的妙處、用處,堅定了我們走一條既輕鬆又快樂的道路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