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精選13篇)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1

很早就知道泰山是五嶽之首,於是登泰山便成了我盼望已久的事情。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十月三日一大早,我們便從賓館出發了。遠遠望去,羣山起伏,綿延不絕。朝着羣山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泰山腳下。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我們先坐中巴到了中天門,隨後開始登山。一路上人很多,只能走走停停,這正好可以讓我更好的觀賞風景。我看到許多茂盛的樹木,有一個地方的松樹長的千姿百態,好看極了。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山石不時映入我的眼簾,這些巨大的山石就像守護神一樣注視着我們的一舉一動,生怕我們破壞了山上的風景。過了兩個小時,我們便來到了十八盤的腳下。這裏人山人海,把十八盤圍的水泄不通。我們只好陸陸續續的往上爬,而且十八盤很陡峭,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倒。我不得不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這裏,生怕一不留神就滑倒在地。

就這樣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玉皇頂,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接着我們又去遊覽了玉皇頂的其他地方。我們先到了日觀峯,這裏是看日出的地方,視野非常開闊。接着我們又來到孔子廟,這是專門為祭拜孔子而建造的。最後我們來到了“五嶽至尊”的石刻前,這裏是拍照的人最多的地方,我連忙讓爸爸給我拍了張照片。我們又在玉皇頂上方往下望,真是“一覽眾山小”呀!整個泰安城都在我腳下,就像一張小棋盤。那些高樓大廈大概就是其中的棋子了吧,下面的兩條河在我的視野裏就像兩條白色的綢帶一樣。抬頭看天上的雲,彷彿一伸手就能摸到。

欣賞了半天的美景,我們都有些陶醉了。後來看時間不早了,我們才坐索道下來了。在坐索道時,每經過一個加速器,纜車便來回晃動,這時候兩側的高山迅速向後退去,而我們似乎要墜入萬丈深淵,那感覺恐怖極了,很是刺激。我和哥哥不由得尖叫起來。在我們的尖叫聲中纜車前進到了中天門。

下山時最後回望一眼泰山,我心裏想:我一定會再來的!再見了,雄偉的泰山!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2

為了慶祝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我們一家還有小姑和弟弟,國良準備登上五嶽獨尊的泰山,為祖國開生日慶祝會。

我們從爸爸原來的學校裏開始出發,在路上説説笑笑,不一會兒就到了泰山的起點:岱宗坊。我在心裏大聲的叫着:泰山,你等着我來挑戰你吧!

我們在一天門買的票,然後就直奔鬥母宮。我和弟弟一路小跑,早把大人們甩的遠遠地。我們在鬥母宮裏看見一方大水池,中間掛着一枚大的古代銅錢,後面還有一面鑼。我馬上換了30枚一角的硬幣,我和弟弟各15枚。我們跑到銅錢的正南方,我拋出第一枚硬幣,只見硬幣穿過錢眼,打響了那面鑼。周圍的人都為我鼓掌,我當時真是好不高興!

我們休息了一會兒便立刻啟程了,因為爸爸説到了回馬嶺才能休息,而且路程很遠。大家還有點體力,所以在路上的速度還算快些。我們努力的向前“推進”,終於,在11點到達回馬嶺,我們就在那裏吃了飯,我一看地圖,天那!離中天門還有那麼遠的路。而且大家的體力已經全部消耗完了。我在心裏暗暗的打退堂鼓,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開始教導我:“兒子,你知道我為什麼帶你來這裏嗎?我是要鍛鍊你的毅力和恆心。還要你明白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事,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只要你努力堅持,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成功!”我聽了這一番話,就如同久旱的小草得到了新鮮的雨水似的。於是,我打起精神,又開始了新的旅程。

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到了中天門!啊,中天門的景色好美啊,遠遠望去,我們好像站在雲裏似的。我們在中天門參觀了一會兒,體力夜恢復得差不多了,我們便向下一個目標衝去。

爸爸為了減輕我們的壓力,在路上不斷的給我們照相。我們便到了望人鬆,前面就是號稱“泰山十八陡”的十八盤,我們必須得好好準備準備,然後一鼓作氣登上南天門,但光説是不行的,得付出實際行動。

到了十八盤的一半時,我們大家體力都透支了,而且腿痠的很。我看大家的意志都快消耗沒了,於是我開始鼓勵大家:“這泰山十八盤咱都過了一半了,可以説咱都過了九盤了,再過九盤就到南天門了,堅持住啊!”我發現我的鼓舞還很管用,大家的鬥志又上來了。便立刻啟程了,在路上,大家走走停停,好在我們懷有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終於登上了南天門!我們在那裏照了幾張相片作為留念。風風火火的向最後的一個目標:玉皇頂發起“進攻”。

由於我們登上了南天門,心情也輕鬆了不少,而且南天門到玉皇頂的路程比較平坦,所以大家毫不費勁的登上了海拔1545米的玉皇頂。

通過這次爬泰山,使我懂得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譬如: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擺在面前,只要有恆心,有毅力,有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就一定會成功!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3

上星期二,外婆、爸爸、媽媽、小舅舅和我一起到泰山旅遊。我們乘上下午從蘇州出發的火車,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泰山站。在車站附近的小店裏吃好早點,大夥兒便打車來到泰山下。

站在泰山腳下抬頭仰望,泰山真高啊!山頂都快碰到太陽了。進了紅門,我們就正式開始登泰山了。早上登泰山的人還真不少,有些是當地人來鍛鍊身體的,也有何我們一樣來旅遊的。我們拾階而上, 走了很久,大家都有點兒累了。我看了一下地圖,才五分之一都不到呢!看樣子得保存些體力,慢慢走才行。我們一路走,一路觀賞着泰山的景色。山上到處都枝繁葉茂,綠樹成蔭,所以空氣也特別的好。路邊的泉水,冰涼冰涼的,非常清澈,沒有一點兒雜質,都可以直接飲用。

説笑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天門,可這裏還只是泰山的半山腰呢!唉,我已經精疲力竭了,真想乘索道上山。但爸爸説,還是堅持往上爬吧!既然是來登泰山的,就一步一個腳印往上走,直到登上頂峯才好。我點了點頭,拖着沉重的雙腿堅持往上走。

到最陡峭的十八盤了!望着高聳入雲的數不盡的台階,我的腳都要發抖了,真不知自己是否能走到最後。可看着滿頭白髮的外婆依然不屈不撓地堅持攀登,我咬了咬牙,奮力朝上走去。

終於到達泰山最上端的玉皇頂了。這裏可以鳥瞰整個泰山市的景色,天空萬里無雲,腳下涼風習習,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麼清楚。山頂的空氣特別清新涼爽,讓你一點兒都感覺不到夏天的炎熱,真可謂是“天然氧吧”了。站在山頂,眺望遠方,我不禁想起了著名詩人杜甫的詩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之所以名列五嶽之首,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吧!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4

泰山坐落在山東省泰安市,“泰安”寓意着國泰民安,而泰山則被命名為“天下第一山”。因為它不僅是五嶽之首,而且是歷代皇帝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文化底藴十分深厚。

暑假我和爸爸來到了泰安,準備徒步登泰山。我們先來到紅門,這是泰山的山腳。我仰頭望着泰山,只見泰山彷彿是一位仙女,她穿着綠色的“褲襪”,這綠色有深有淺,看起來很精緻;“仙女”還穿着雪白的“裙子”,戴着潔白的“面紗”,遮住了她的“臉龐”,這又給泰山塗上了幾分神祕的色彩。這時,一個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問:“小朋友,你幾歲了?”我回答道:“九歲。”“那你肯定爬不上這高高的泰山。”叔叔一邊説一邊走上台階。我聽了很不服氣,暗下決心一定要徒步登上泰山!

從紅門到南天門,一路上全是登山盤路,途中風景秀美,路邊的樹參差不齊,顏色是深淺不一的綠,偶爾有一些葉子又被陽光曬得金黃;小鳥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它們“嘰嘰喳喳”地叫着,互相追逐嬉戲,多麼快樂呀;還有那盛開的野百合,黃澄澄的,像一個個小酒杯,美麗的蝴蝶就在那“酒杯”上翩翩起舞。瞧,那不是有名的“望人鬆”嗎?它像一位千手觀音,每隻手託着一片由葉子組成的“雲”。終於爬到半山腰了,飄飄然的雲霧把我們包圍了起來,也許那就是仙女的白裙子。真是:不識“泰”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呀!

經過七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泰山之巔——玉皇頂。一塊石頭上寫着“五嶽獨尊”四個紅色的大字,很有筆鋒,可知,泰山的地位很高呀!向山下眺望,城裏的高樓顯得那樣小,就像那被我踩在腳下的困難一樣渺小!我很興奮地吟起了唐代詩人杜甫寫的《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們在玉皇頂上稍做休息便準備下山。大家都説“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或許因為我正自豪於徒步爬上了山頂,所以我覺得下山一點不難,我們只用了三個小時就下了山。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雖不能“小天下”,但我通過登泰山戰勝了自己,欣賞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我還下定決心,不僅要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還要到國外去見識異國風光。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5

孔子説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經典之語把人與自然聯繫起來,並以此作比,對人進行分類,可謂鮮明而又有個性。但我每次想起這句話,心中頗多不安。因為按照夫子所説,像我這種既愛水又愛山的人,當屬於仁智兼備者,可我什麼都不是。所以,我不明白是夫子之言有誤,還是我的志趣不合常規?或許是夫子所言指的是那些更專注者,而我的喜愛算不得“樂”?總之,介於此言,我從不敢在人面前妄談志趣,以免給人留下附 庸 風 雅 之口實。

即使如此,也依然阻擋不了我向往名山大川的念頭,尤其是踏着聖賢的足跡,登上心儀已久的泰山。

今年四月,我們單位組織旅遊,有幸一睹泰山的風采,親身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足慰平生。

我們於前一天晚到達泰安。第二天吃過早飯,在天外村換乘登山旅遊車,歡聲笑語之中,沿曲折蜿蜒的山路,直上中天門。

在中天門停車場下了車,環顧四周,蒼山疊翠,松柏森然;林間芳草競放,幽泉叮咚,鳥雀嘰啾。遠處田野平曠,屋舍渺渺,煙霧氤氲;而頭頂則紅日在天,陽光瀑瀉。抬眼眺望導遊所指的南天門,隱約一間紅色小屋懸於天際,十八盤數千級的台階如飄飛的絲帶,從屋前沿山間只掛而下,恰是天梯,令人油然產生一種攀緣而上,直達凌霄寶殿的衝動。拾階而上,山路曲折盤旋,遊人上上下下,往來不絕。山下温度較高,沒上多少個台階,已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只得脱下外套前行。隨着山勢越來越險,山路也越來越陡挺,腳步逐漸沉重,灌滿鉛似的。提到泰山十八盤,人們都知道“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説,其辛苦與艱難可想而知,但對於我們這些來自山裏的人來説,這算不得什麼,至少不是畏之如虎。至於我,更是沒有把這點兒困難放在心上,三次登臨西嶽華山的經驗,足以讓我用非常平和的心態面對眼前的這一切。於是,看着周圍的人們疲於奔命的神態和步伐,我尚能悠然自得的停下來,全神貫注地去欣賞路邊的石刻,透過那或龍飛鳳舞,或沉穩持重的點豎撇捺,穿越時空,觸摸先哲聖賢的智慧的火花,再現他們的音容笑貌於字裏行間,再讀他們的風采於巖壁崖頭,掀開厚重的泰山石下遮擋的歷史,用心與他們溝通交流。石刻雋永的言語詞句,殷紅的朱漆填色,把歷史與現實緊密地扭結在一起,合着這滿山的勁鬆白石,在藍天白雲下,蕭蕭天籟中,展現了一副我們民族燦爛的歷史畫卷。

兩小時後,我終於站在玉皇頂,天風浩蕩中,手扶漢武帝樹立的無字碑,儘管烈烈勁風吹得人陡生寒意,儘管勁風捲起的沙塵令人呼吸不暢,眼睛緊眯,可無法抑制內心澎湃的豪情。泰山從古到今受到人們頂禮膜拜,不僅因為它山勢雄偉,山景幽曠;不僅因為它東臨大海,先沐晨曦,由此尊為五嶽之首;更不是單純因為它佛道源聚,香火鼎盛,而是數千年來,炎黃子孫祖祖輩輩給予它太多的期冀,民族文化為它織就的斑斕霞帔,進而使它成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積澱。遠溯孔子小魯,始皇封禪,漢武建碑,近到唐高宗玄宗光顧,清康熙乾隆巡幸,再加上碧霞元君之神,“生屬長安,死屬岱宗”之説,以及歷朝歷代不勝枚舉的王侯將相、文人墨客們紛至沓來,都為泰山增加着耀眼的光輝。

泰山,是一朵奔湧的歷史長河掀起的永不落下的浪花,是一首華夏子女魂牽夢繞的永不褪色的勁歌!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6

暑假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個暑假我和姐姐幾家人去了北海遊玩,在北海的那幾天我是很高興的:

從貴州到北海有七百多公里,我們早上九點出發,晚上十二點才到,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因為晚上我們要在海邊露營,所以大人們很忙哦:男人搭帳篷,女人烤肉給小孩吃,我們這些小孩就脱了鞋子在沙灘上踩來踩去……多麼有規律啊!一切事情都辦妥了之後,已是三點多了。小孩子都去睡覺了,可大人們還在滔滔不絕地聊着天,真不明白他們開了一天的車怎麼還有精神聊天呢?大人們就這樣一聊就聊到了天亮。

早上的時候,我們換了泳衣,高興的在海里游泳,海水很暖和,一層一層的。海水拍打着浪花,正當我們陶醉於這番美景時,太陽出來了!半個太陽已經探出了半個腦袋,金色的陽光灑在海面上,好刺眼!我和姐姐們一起帶着游泳圈到深一點的地方遊,遊得正高興呢,一個大浪氣勢洶湧的向我衝來,“啊!有大浪啊!快跑啊!”我吶喊着,我的腳艱難的向前邁着步子,心裏那個着急啊!“啊——”最後還是被大浪制服了……“唰——”我甩了甩頭髮,“完了!我的眼睛看不見了!海水好鹹啊!呸!呸!”我一個勁兒的吐口水。海水好鹹啊!比鹽巴還鹹一百倍!我心想。“轟——”大浪又來了,這次我很鎮定,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的。令人吃驚的是:這次海水竟然沒有超過我的嘴巴!我心中暗喜:哈哈,終於不用“吃鹽巴”了!

我們就這樣開心的遊了一個上午,中午我們吃了許多海鮮:有龍蝦、螃蟹、許多海里的小魚……下午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就在吊牀上搖啊搖,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然後到三點鐘的時候,我們去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裏可好玩了,我們參觀了時光隧道、人鯊大戰、鯨的標本、各種各樣的珊瑚……可讓我大飽眼福了!

晚上的時候,我們是在別墅過夜的。那別墅的造型可多了,讓我眼花繚亂:有城堡型的、有鉛筆一樣的、還有堡壘型的……那別墅裏房間的設施和酒店差不多,住着可舒服了!我在這舒適的環境裏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7

這是中華人名再一次面對病毒危機:新型冠狀病毒。距離上次20__年非典僅僅17年,剛好降臨在春節之際,這樣來的突然,讓動物真正的把我們關在了家裏。

當我們知道這種病毒的嚴重性時,白衣天使早已經奔向一線,當我們期待新年的歡樂時,他們已經到達武漢,給武漢人民帶着希望,儘管他們許多人連一口熱飯都沒吃上,但都是以第一時間投入。當很多人來到醫院,超出了醫院的負荷,醫生和護士在一線,承擔了她們該承擔的和不該承擔的一切,沒有怨言,沒有退後,與病魔爭分多秒。

現在,醫院鬧的越來越厲害。現在,接二連三的事件發生。這個社會,最聰明的學醫的學生不願意學醫,但是醫生終究是我們生活的希望,我們應該去善待他們,多愛護。

病因原由吃了某野生中華菊頭蝙蝠、果子狸,人類處於食物鏈端,但也不是萬物皆可食的,溯源分析結果將源頭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病毒形式可能嚴峻化,冠狀病毒屬於RHA病毒,變異性極強,且目前疫情處於早中期階段,後續將可能出現病毒變異及超級病人,增強防控難度。這是一次嚴重的危機,作為人類的我們不應該反思?如果疫情無法控制人類將何去何從?如果我們管好自己不貪嘴吃野味會有這等事?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關於如何保護好自己:首先,儘管病毒已成為了焦論也絕不要隨意聽信各種荒謬謠言,科學防控,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並號召每個人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前往人羣密集場所,在公共場所要戴口罩(醫用)。其次注意飲食衞生,勤洗手,多飲水,儘量不在外就餐,少出門。如果出現發熱,咳嗽,請及時就醫檢查。

我希望全國人民手拉手攜手共抗此次危機,都好好在自家呆好,不亂跑。武漢小可愛,不要害怕,有祖國在,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這次危機,很多醫護人員已放棄和家人團年的機會奔赴疫場一線,我們更應該相信他們!

加油武漢,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國,願世間的美好與你們環環相扣。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8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通稱黃皮戲。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續進入北京演出,同時吸收了漢調,秦腔,崑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融化,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悦耳動聽,稱為“京調”。現在我們稱為京劇。

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醜正邪,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角色行當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動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點,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劇的服飾有它獨立風格,色彩豔麗,描龍秀鳳,五顏六色,質量考究,在舞台上大顯身手。

京劇是以完整的故事情節,悦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豔麗的服飾,更用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廣大觀眾,讓人們享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也使人們從故事情節中辨別真善美和假惡醜,勸人為善受到教育。

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魂寶,祝願它繼續發揚光大,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9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的書。

《活着》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了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後只留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儘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應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識所有的事。

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後喬峯抱着她的屍體的失聲痛哭,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後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打擊,而多年之後,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取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數十年後的我呢,我是否能夠面對着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己的過去是否清楚的明白並且敢於應對,我不敢説。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能夠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着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説不清到底該怎樣做,但不管怎樣,我始終期望自己能對世界友好,儘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後天構成的反叛也許會導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期望能按自已的意願選取一個方式,真實清醒併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願我能帶着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説聲再見。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10

我對什麼事物都很好奇,便讓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看,我覺得這本是可以解開我不懂的自然規律。

這本書主要的寫了人們一直搞不懂的自然規律的祕密,帶我們解開了一個個不懂的事情。比如:下雨時螞蟻們為什麼搬家,魚兒為什麼離開水生存不了多長時間,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我平時總是為一些想不通的問題而煩惱,爸爸想了一想來問我為什麼煩惱,我把我心裏想的告訴了爸爸,由於爸爸沒時間,只能讓媽媽幫我買《十萬個為什麼》了,自從看了這本書,我再也沒有為想不通的事情而煩惱了。

《十萬個為什麼》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增長了不少的知識,我喜歡這本《十萬個為什麼》。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11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我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此刻,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説: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此刻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為什麼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麼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明白,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潛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麼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就應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我。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着時代的進步,也就應擴大範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就應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就應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就應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我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我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就應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我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我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12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為那個望背影的人時,才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聲無息地擋住了。時間讓我們變了,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眼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個人承擔,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長了吧。

這是一次關於親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多麼樸實的文字,卻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細想想,好像也真的是這樣。年幼時的我們,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個,向着朝陽邁去,而順着我們的背影一直倒退回去就會發現,在那個最隱蔽的角落裏,總有一個或兩個人,他們的眼神,從我們出現在這世界上時,就從未離開過。他們或許期待,或許渴望我們的一回眸,一絲觀注,但我們一直沒給過。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們的眼神時,那裏總是帶着説不清的深情與期盼。

這是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不管是時間也好,親情、愛情、友情也好,該經歷的會經歷,該遺失的會遺失。生命是一條無法迴轉的軌道,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目送》這個光陰歲月的故事是屬於別人的,但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在時光消逝中成長度過,我們的皮膚會由光滑到粗糙,我們的背影會由高大到佝僂,我們曾經擁有的也都會一一消失。這看起來是一場永恆的遺憾,但我們卻能從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煉出最純淨的心靈,最温馨的回憶。

《目送》給我的感覺就是清新,淡淡的清新,但是又扣人心絃,讓人無法忘懷。讀完之後就是深深的感悟,深深的思考……我想這本書真的值得大家都去讀一讀,認真讀一讀!

國中生登泰山心得體會 篇13

幾季夏花開,幾度秋葉落。一段絢麗的傳奇在戰火中飄渺,一部壯麗的史詩在美國國旗的50顆星星中閃爍。

這是一個發生在南北戰爭中的故事。以年輕的女主角斯佳麗的婚姻感情線為主軸,描寫了一個戰火中的普通家庭的生活經歷。斯佳麗三次結婚,兩次守寡,在十六歲的豆蔻年華,飽受家庭與愛情的動盪的折磨。繼婚後,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來——母親過世,父親精神恍惚,兩個妹妹染病在牀……就連最愛她的男人也因她的無理取鬧而心灰意冷地轉身離去,她這才幡然醒悟。

作為《飄》的作者米切爾,用她畢生沉澱的生活經驗及對人生的透徹感悟造就這堪稱里程碑的著作。她不僅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作家,她筆下的斯佳麗,也為整個悲劇故事畫下色彩濃厚的一筆。

斯佳麗,在文中最動人的角色。她尚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正處青春花樣年華。她天生麗質,年輕漂亮的她,頭戴光輝的女神光環,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亞特蘭大的女王。她敢愛敢恨,無畏無懼,骨子裏無法泯滅的“真”和“倔”卻導致她一步步邁入錯誤的空洞,無奈徘徊在災難和戰火之中。戰爭讓她本來完整的家顛沛流離。她為婚姻埋葬青春,因戰爭失去幸福。這是個徹底的悲劇,但一字一句仍彰顯浪漫主義的氣息。

是悲?答案是——否。因她的勇敢與奔放,因她的無拘無束,才顯無怨無悔。怎能以一路順風來衡量青春。許多人説她是個錯誤,可在她如此開放的年紀,誰又不曾犯過錯?一波三折的生活經歷才讓她逐漸蜕變、成熟,人生的考驗永無止境。正是有她的樂觀,活潑,激情,才不枉走過美好年華,不枉錯過、犯錯。年輕,正是那一瞬而過,又是快樂又是落魄的美麗,才顯得可貴與永恆。

南北戰爭是打壓斯佳麗家庭的巨石,而現在的戰爭沒有銷煙。無形的社會壓力和經濟壓力讓同樣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步履維艱,他們茫然卻也執着,在生存的海中飄泊。水深火熱中的斯佳麗能在最終留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話。我們也能,無論是生活或是學習,不服的心態是戰勝命運糾纏的魔杖,這是她用青春給予我們的鼓舞。

在人間走走停停,愛恨怨仇間分分合合,這個產自普通戰爭家庭的故事,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一個浪漫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