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參加校本培訓後的體會(通用3篇)

參加校本培訓後的體會 篇1

8月21日至8月23日,我校組織了為期三天的校本培訓學習。此次培訓形式多樣,不僅使我在理論上得到了指導,基本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而且讓我開闊了視野,能更深入的思考問題。具體總結如下:

參加校本培訓後的體會(通用3篇)

一、憶往昔,展未來

田校長精心準備的幾張照片展示了我校從1999年辦學至今整整20年的變化和發展,不僅讓新入職的30幾位教師瞭解了西苑,從而有利於他們更好的融入這個大家庭;同時也激發了我們這些老西苑人對於學校的熱愛之情。可以説,我校從最初“寄人籬下”的狀態和3個班級的規模發展成為現在擁有兩個校區、將近80個班級的規模,這一切成就的取得和我們西苑中學每一個領導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我們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它的再次騰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育的關鍵

用核心素養來梳理培養目標,可以矯正過去“重知識、輕能力、忽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偏失”。蜀山區語文教研員劉文芬老師的講座“核心素養下的智慧老師與生本課堂”,讓我明白瞭如今的教育目的不再是以往的培養學生的“雙基”能力,即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而是培養他們具備能夠適應自身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一些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關鍵期的特點,錯過了關鍵期就很難彌補,所以我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品格和能力,幫助學生實現終身發展和個人價值,成為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三、不斷學習,促進自我專業成長

通過聆聽50中西校程老師的專家講座,我對在新時期環境下如何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以往教師的絕對不在,教師的權力逐漸弱化或虛化,學生和家長們能夠接觸到各種教育資源,學習資源,而各種電子產品和互聯網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很多和學習有關的問題。事實證明,教師的作用的確在逐漸減小,學生和家長不尊重教師,不理解、不支持教師工作的情況時常發生。為此,我們教師如果不能夠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就一定跟不上新時代對教師的新要求,就一定會被淘汰。程老師的講座引發了我對於很多問題的思考,如“接下來的教學生涯中,我如何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專業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必備條件”等。帶着這些問題,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積極摸索,大膽探索,爭取儘早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深信,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我實現自己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

四、同伴互助,形成合力

區教研室李主任的報告名為“教研組建設與教研活動策劃的建議”,剛開始時讓我提不起來興趣。原因在於,一是感覺作為一個普通老師,教研組建設和教研活動和我關係不大。二是覺得基於策劃的校本教研太過於專業,於我而言“像霧像雨又像風”,讓人始終“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李主任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極高的學科理論素養很快就感染到了我,讓我在接下來的講座中聽得是如痴如醉。通過他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明白了教師只有通過專業引領、同伴合作和自我反思的策略,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從而讓自己始終保持一個在自己“能力極限”工作的良好心態,能不斷在別人看不出問題的地方看出問題,成長為一名專家型的教師。正如一句非洲諺語所説:“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因為沒有人打擾;如果你想走得遠,就一羣人走,因為大家可以相互幫助。”所以在教師成長的路上我們到底是該“孤獨上路”還是“結伴同行”,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選擇的結果。通過李主任的講座,我想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五、心閲四方,厚積薄發

50中西校李老師認為閲讀對於教師成長非常重要,正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她強調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閲讀,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才能實現“厚積而薄發”。通過李老師分享自己教育教學親身經歷的故事,班級管理、教育、轉變學生的實例,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有教師情懷、學識淵博、充滿智慧的教師和班主任。

總之,這次的校本培訓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在以後的個人教育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中,我一定會用心籌劃,積極實踐,不斷反思,始終保持“空杯”的心態,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和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成為一個學校領導、同行信任,家長放心,學生擁護的好老師。

參加校本培訓後的體會 篇2

過去人們總是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説讓教師把自己的知識分裝給學生,這也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學得枯燥無味,教師出力不少卻收效甚微。而今無論是《新課程標準》還是《多彩合作課堂》都在大力提倡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真正去操縱學習的主動權。

《多彩合作課堂》着眼於在常規課堂中運用合作學習方法,培育合作學習能力,尤其是採用卡通漫畫形式和開發合作學習校本教材,將學習者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滲透在學校的整個教育活動之中。這是對傳統課堂的批判式的吸收與改進,是一種變革與昇華,將傳統課堂中教師反覆枯燥的講、學生無奈被動聽的單向灌輸關係,轉變為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點撥提升,引導學生多方位的交流討論。轉變為學生願學、善學、樂學,學生能從學習中體驗到一種成長的喜悦和幸福。而學生這種理想的學習狀態的出現,則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在於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對鞏固練習與提高練習的精心編制。為此教師必須努力紮實的抓好學生的課前預習,並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能讓學生高效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的教學效果。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課堂教學。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化,教學效果的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翻閲了《多彩合作課堂》,對新課改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認識,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要打造“高效課堂”,就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預備課堂流程,合理有效

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堅持每堂課教師的引導、點撥不超過

15分鐘,大部分時間讓學生練習和鞏固。除此之外,還應做好以下幾點:1、充分的課前準備。我們知道,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也是雜亂無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教師要備好課,備理念、備教材、備教參、備學生,做到有備無患。2、指導學生做好學案預習。預習是學習知識準備工作,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對所學的新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的瞭解,要帶着問題,有的放矢的學習,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預習的好壞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關鍵。教師要在導學案上制定預習提綱,課上10分鐘,同學們在預習提綱的引導下,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明確學習目標,合理運用學習方法,注意學習重點、提醒難點破解策略等。學生根據指導利用課本資源、查閲資料、對學、小組合作等各種學習方法進行預習,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和體驗了學習、探究過程的快樂,培養了學生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科學的學法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4、適當的激勵機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採用多種鼓勵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力求在40分鐘這個固定的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圓滿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二、營造學習氛圍,激發興趣

我們知道數學教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悦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師生關係的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是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學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應多多給予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經常給予學生讚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教師要善於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引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整個課堂的感應互動。

三、巧設問題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繫,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遊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安排這樣的情境:“兩個小朋友分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合適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並急於想了解,於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説,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四、樹立學生自信,調動參與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學生是有差異的,我們因為某些同學學習差,而忽視他們,歧視他們,這是不對的。對於差生,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更應該讓他們樹立自信心,從而培養他們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例如:有個差生在開展競賽中回答問題出現了錯誤,顯得很尷尬,還要得到同組同學的抱怨,那麼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雖然他答錯了,但是他能做到積極參與活動,這樣的學習態度值得肯定。以此調動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我們的課堂應該達到的是師生能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意識、留下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加校本培訓後的體會 篇3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感工作是十分幸運的。因為學校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很多學習、提高的機會,讓我受益匪淺。回想當初,“校本培訓”這個詞語作為陌生的事物進入我的思想,就像見到一個陌生人,我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陌生到認識、熟悉的過程。

在校本培訓中,我對抗逆力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過着優越的生活,一遇到不稱心如意的事,就心煩意亂,甚至悲觀失望,以至於聽了一點不順心的話,受到老師或父母一次批評,就離家出走,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因此,如何對子女進行挫折教育,增強他們的抗挫能力,成為了教師迫切關注的一個問題。挫折承受力所包含的因素很多,並非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就能培養起來。同樣強度的挫折,為什麼有人能挺過來,有人挺不過來?挺過來的人不一定以前就吃過多少苦,挺不過來的人也不一定就沒吃過苦。在選擇的背後,起作用的是整個人的。比如同樣是考試失敗或受到他人羞辱,那些自我形象健康、有人可以傾訴分憂、敢於表達自己負面情緒、有幽默感的青少年,雖然也會一時情緒低落,卻很少會表現出極端的行為;而那些不喜歡自己、沒有歸屬感、沒人可以傾訴,又不知道該怎樣改變局面的青少年,很可能會立即感到絕望,從而做出令人痛心的選擇。作為教師,要教給學生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能承受挫折,以提高其對挫折的忍受能力,他們今後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戰勝困難。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用所學、所悟去審視我的教育教學,把所學的理念應用於工作實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