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通用20篇)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正是賞月的好時候,可是今年的中秋節,天公不作美,瀝瀝淅淅的小雨遮擋住了月亮那明亮的臉龐,讓我們錯過了賞月的好時機,不過去年賞月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通用20篇)

記得去年的中秋之夜,媽媽在房頂的平台上放了一小餐桌,餐桌上擺放着許多新鮮的水果,有提子、石榴、梨、蘋果……當然,中間還放着不可缺少的月餅,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觀賞空中的圓月。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月亮像一個羞澀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羞的面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這深藍的天幕是那麼迷人,那麼神 祕,那麼美麗,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眨着調皮的小眼睛。我凝視着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不由得發出了感歎:中秋的月亮圓極了、亮極了,連月亮上斑駁的陰影也清晰可見。我彷彿看到美麗的嫦娥正坐 在桂花樹下,遙望着美好的人間,思念着親人;小玉兔在寂寞的廣寒宮裏為嫦娥搗藥。此時,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逗逗可愛的小玉兔呀!

這時,爸爸説:“寶貝,你猜猜我們小時候是怎麼過中秋節的?”“嗯—你們小的時候還沒我呢,我怎麼會知道呢”。我嘟囔着説。“傻孩子,來,爸爸給你講講。”我依偎在爸爸的懷裏,聽爸爸講他小 時候怎麼過中秋節。“小時候,家裏窮,沒錢買月餅,過中秋節的時候,都是你奶奶蒸的月餅,一層花生,一層棗,一層芝麻,蒸出來的月餅又厚又大,雖然沒有現在的月餅好吃,但是那個時候我們都 覺得是美味,偶爾能吃到你爺爺從城裏帶回家的月餅,那高興勁就甭提了。這些月餅還捨不得吃,每次想吃的時候,就咬一小口,慢慢地品味着……”我聽的很入迷,也很想嚐嚐爸爸小時候吃的月餅。 爸爸答應我,等明年中秋節,讓奶奶也給我蒸一個嚐嚐。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情不自禁地吟誦起李白的詩句。是啊,中秋佳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月餅,感受着中秋節的歡樂與祥和時 ,那些堅守在邊防線上的解放軍叔叔們,為了祖國人民的安寧與幸福,此時,他們只能遙望着天空的明月,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盼望着與家人團聚的日子。

中秋佳節,多麼美好的團圓之夜,祝願全天下的家庭都像天上的明月一樣圓圓滿滿。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2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每年到了今天也是月亮最圓的日子。八月十五中秋夜,傳説中有美麗的嫦娥仙子,詩情畫意,令人浮想聯翩。

天色慚慚黑了下來,我等待着月亮出現在天空,今天是觀月最好的日子,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在中秋之夜讚美過月亮,我特別喜歡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美 麗的明月,讓世人可望而不可及,高高地懸掛在夜空,照亮着世人,月光便成為美麗、無暇的象徵。

中秋佳節,吃月餅當然是少不了的,媽媽把各種餡料的月餅切成小塊兒,有椰蓉的、豆沙的、水果的、五仁的,還有板栗餡的,我品嚐着月餅,嘴裏甜滋滋的。中秋節是個團圓的日子,我想這也是 為什麼月餅都要做成圓型的因素吧。吃過月餅,我又悄悄下樓去等待月亮的出現,期待和美麗的月光有個約會。可月亮沒有如期而至,我想是她悄悄躲起來了嗎?還是在中秋之夜和人們捉迷藏呢?我在 園子裏走來走去,心裏想可能美麗的月亮不一會兒就會悄悄現身的,我等啊等,可還是沒見到她美麗的身影。這時,天空淅淅瀝瀝飄起了小雨,帶來絲絲涼意。媽媽從樓上喊我回家,我回到家,爸爸看 到我無精打采的樣子,笑着説:“是不是今晚月亮沒出來,你失望了啊?傻孩子,今天是陰天,是看不到月亮了。你不是學過一首詩嘛,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是什麼事情都是完美無缺的 ,有時遺憾也是一種美啊!”聽了爸爸的話,我突然明白了,一輪滿月並不是非常容易就能看到的,所以人們才更加喜愛和珍惜月亮的美好。雖然今年的中秋之夜人圓月不圓,可我依然非常開心,回為 能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快樂地過節,本身就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在這裏祝福所有人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3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這天家家户户都滿懷喜悦,喜氣洋洋地歡聚一堂,吃月餅,賞月亮。

每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大家子人都會團聚在外婆家歡度中秋節,今天一大早我們都換上了新衣服準備去外婆家,出發前我們去桂新園蛋糕店買月餅,哇!店裏月餅的樣子可真多啊!有大的有小的,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是漂亮極了,看得我直流口水。

終於到外婆家了,我一下車就馬上向外婆説;“中秋節快樂!”外婆見到我們過來很高興,早早地為我們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有肉、有魚、有螃蟹……都是我們喜歡吃的,濃濃的節日氣氛,填滿了家裏的每一個角落。這時大人們聊天喝酒,小孩們吃喝玩樂,有説有笑,真是熱鬧極了!

天漸漸地黑了,爸爸説農曆十五是月圓之夜,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凳子坐在院子裏賞月,仰望着天空,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空中,看着那像白玉盤的月亮,讓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真是一幅迷人的景色,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這月圓之夜全家圍坐在賞月,是多麼美好啊!

這個中秋節我過的好開心啊!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4

中秋節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

每當農曆八月十五日時,人們相互串門互贈月餅,送去美好的祝福。到了晚上人們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賞月。於是我也拿了一個月餅,邊吃邊觀察,晴朗的天空中,掛着一輪亮亮的圓月,由於月光很亮,所以只看見月亮周圍有一顆星星,真是好看極了,我看着看着,我幾乎忘了吃月餅。

在中秋節,平時忙碌的家人難得都聚在一起,大家在一起交流,談天論地,説説笑笑,心理非常高興!把平時工作生活中的煩惱一掃而光。我在中秋節假期期間讀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從中知道了些歷史典故。我把故事講給大家聽,得到了他們的好評。我還做了些關於數學方面的智力題,鍛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我不僅充實了自己的知識面,而且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因為在節日裏我幹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喜歡中秋節,我更喜歡賞月。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5

從古到今,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每逢中秋,我們家總要叫上親朋好友一起享受團聚的歡樂。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中秋佳節,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總會在佳節分外思念遠方的親人……

港澳同胞,海外僑胞,都很難享受到中秋團圓的快樂,但他們還是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打一個問候的電話,發一條祝福的短信,用電腦進行一次跨越千山萬水的視頻……在網上與親人共度中秋佳節,訴説久別之念,共敍骨肉親情。

今年中國經歷了悲喜兩重天,我們的祖國第一次舉辦了奧運會,也同時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對於汶川人們來説,他們有些失去了親人,家鄉也毀於一旦,但是他們卻越挫越勇,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開創新生活。我在報紙上看見他們自己製作着月餅,載歌載舞,同時也放飛了祈願燈。中秋之夜,天空被放飛的祈願燈照得格外明亮,彷彿預示着汶川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今年,是大陸赴中國台灣旅遊的第一年,市民踴躍報名,在電視中我看見許多人並不是單純地去中國台灣旅遊,而是去和失散多年的親人團聚,看他們相聚的這一幕,我深深地感覺到血濃於水的血脈之情。

中秋,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節日,更是一個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6

今天是中秋節,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晚上,我和姐姐到小夥伴家過中秋節。

到了小夥伴家,我們發現還沒有人來。於是,我們就在陽台坐下,發現小夥伴家的陽台一抬頭就能看到月亮,但是有一棟房子擋住了,所以,有時候月亮就會到那棟房子後面,好像是在和我們捉迷藏。

過了一會兒,小夥伴來了,我們就一起聊天,小夥伴説:“我給你們猜一個腦筋急轉彎吧!狗為什麼害怕日光浴?”小夥伴搶答説:“因為它怕被曬黑。”小夥伴説:“錯,要是那狗的皮毛原來就是黑色的呢?”小夥伴説不出話來。“你們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出來,答案就是它怕變成熱狗。”小夥伴説。我拿出一張紙讀着:“

中秋節還被稱為‘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團圓節’、‘女兒節’。‘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對了,你們看,月亮多圓啊,真像一個

特別大的月餅。”姐姐説。

小夥伴説:“對了,中秋節還有詩人作詩了呢,我從網上找到了兩首蘇軾寫的:《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聊天,可開心了,直到小夥伴説了一句話:“時候不早了,都12點半了,我該回家了。”於是,我們就回家了。

今天,我學到了好多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啊。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7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我和家人一起在陽台賞月。剛剛升起來的月亮傾泄下了一片清輝,月亮亮燦燦的,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白色。月光靜靜地灑在了地面上,整個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層銀色的光,鎮上像被籠罩着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了雲朵,將光輝灑在了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用銀子鋪成似的。它還將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風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雲裏,一會兒又從雲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了夢幻一樣的銀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裏不能與家人團聚。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8

八月十五日很快就到來了,前些天媽媽買了一些食物拜神,我就好奇地問媽媽:“今天是什麼節日啊!”媽媽笑着對我説:“今天是中秋節!每家每户都要過節的!”説完,她又打電話叫爸爸回家時要買些月餅。

當夜幕悄悄地降臨,我們一家人都圍坐在院子裏等着賞月。我們盼望着盼望着,月亮終於出來了,只見那大大的月盤先是金黃金黃的,朦朦朧朧,然後月兒徐徐地穿過那薄薄的白雲,向上升,向上升。開始,月亮獨個兒待在天空上,過了一會兒,星星們突然也出來了,只有幾顆,星星點點的,在天空中眨着頑皮的眼睛。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邊品茶邊賞月,我感慨地説:“天上的月亮多圓、多美啊!”

我不禁想起中國的神話傳説,嫦娥因偷吃了仙丹在廣寒宮裏待着,吳剛被罰在月球上砍桂樹,小玉兔兒在廣寒宮替嫦娥搗藥……

我多想借老鷹的翅膀去看望嫦娥,問問她是否寂寞,還要問問吳剛犯了什麼錯,要被罰在月球上砍桂樹,我還想去玩一玩小玉兔兒,可是老鷹的翅膀到不了那裏。

我想借雲朵建一座橋上去看你,可是,雲朵你這個地球的嬌嬌女不知跑到哪裏去了;我也想坐着宇宙飛船去看你,可是,我歲數小,不能去看你;我也想找一棵高聳入雲的大樹爬上去看你,可找不到這些高聳入雲的大樹,它們都被我們人類砍掉了……

我一口咬下月餅,爸爸開始給我講月亮的故事,我邊吃邊聽爸爸講,直到很晚,很晚,我都沒有睡。夜深了,爸爸叫我去睡覺,我依依不捨地去了,不一會兒,我睡覺了,夢中,我長大了,坐着宇宙飛船去月亮和嫦娥、玉兔、吳剛在一起玩……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9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誰都擋不住時光的流逝,但誰都可以在時光流逝過的夏天留下一個華麗麗的背影。——題記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是一年中秋節。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懶洋洋地坐在沙發上,開着空調,看着電視,悠閒地嗑着瓜子,無所顧慮,真是悠哉悠哉!可如今,我卻只能坐在教室裏,課桌前,為中招做準備,為考試而浴血奮戰。此時,只能繃緊我的神經,充分地利用每一分鐘,每一秒鐘。為空這一分鐘,你在學,別人也在學;下一分鐘,你不學了,別人還在學。這樣,你就永遠也別想超過別人。畢竟,學習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掙扎在考學邊緣線上的學生更是如此。我們還是有希望的,而我也永遠相信:希望是個好東西,好東西是永遠不會流逝的!所以,我就要以豐富的知識,深刻的內容來填充每個瞬間,即使時光依然荏苒。

現在已經八月份了,離會考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或許這些時間就如一根救命稻草,如果抓住了,就可以放鬆一陣子了,如果抓不住,又要再緊張一年了。不過我也堅信,即使將來我與理想中的學校無緣,我也不會後悔這些日子的努力,畢竟,手握果實的夏天終究是幸福的。艾青曾説過:“我的思念是圓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還有一個月便是中秋佳節,我想提前説:“我的理想是圓的,中秋佳節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我相信,結局也會是圓的。”

剩下的日子裏,我要以我奮鬥的淚泉,犧牲的血雨來澆灌一朵花骨朵——它即將成為一朵明豔的花。我要説:“此時潛龍勿用,將來如何飛龍在天。”我想:如果我努力了,來年的這個時候,一定不會比現在過得差吧!我一定會在下一個夏天留下一個華麗麗的背影!

來年此時,我會在我理想中的學校等着下一個中秋節的到來!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0

這是一個難忘的中秋。

雖然過去許久了,但它仍然深深烙在我的心中,永遠難以抹去。

之所以難忘,並不是它與過去的中秋有什麼特別的不同,而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讓它變得温馨、變得讓人感動、變得讓人難以忘懷。

中秋臨近,工作任務仍然緊迫,雖然放了三天中秋假,但所裏絕大多數民警仍然戰鬥在崗位上。中秋月圓人團圓,誰都希望中秋這天與家裏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吃月餅賞賞月。但這天我們卻讓家人失 望了,不僅沒能與他們一起團團圓圓吃頓團圓飯,更連月餅都沒能給他們捎回一個。因為所裏資金緊張,拿不出一分錢,中秋這天只能讓大家空手而歸了。還好,這天我與“朱老師”等人值班,不能回 家,避免了家裏人問要月餅的尷尬。雖然是在所裏與弟兄一起過中秋,但中秋畢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總要有點過節的氣氛和樣子,不能與平常一點分別都沒有就這樣過了吧。“朱老師”大概感覺到了 大家的失望與尷尬,於是他悄悄地跑到街上自己掏腰包為我們買來了月餅,還為廚房加了菜,讓幾個值班的弟兄一起在所裏過上了一個快樂難忘的中秋。吃着他添加的好菜,啃着他買來的月餅,大家眼 裏噙滿了淚水。

兄弟之間不言謝,記着這份情就行。

“朱老師”,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1

我們每年中秋節都過得很平淡,可是今年的中秋節卻不一樣,因為我們龍港鄉在河裏面放了兩條用鋼鐵和彩布構造成的長55米的龍。

到了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吃個晚飯,然後我對爸爸媽媽説:“我們大家一起去看用兩條用鋼鐵和彩布做成的大龍。”

我們沿着公路一直走到河岸邊,有管理人員在出口和入口把守着,我們按順序從入口進去。哇,好多人啊,河岸的旁邊都張燈結綵。我們沿着河岸的路走了進去。啊!我們先看到了一個用鋼鐵夠造成的大塔,看見左邊放着做戲的仙姬送子的景色;右邊放着製作茶葉的景色,我就用手機把景色拍裏下來。

接下來,我們慢慢地走到放着兩條栩栩如生的大龍那裏,只聽見,音樂一響,兩條大龍就亮了起來,哇,好漂亮啊!橋中間還放了一隻大花球,兩條大龍隨着音樂搖頭噴出水來,一條龍噴向左邊;另一條就噴向右邊,好像雙龍戲水。我連忙用手機把這個難得一見的景色拍了下來。

看完了景色,我們沿着出口走了出去,我心裏想:今年的中秋節過得比往年不一樣啊!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2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我們吃好豐盛的團圓飯,迫不及待地拿了一袋月餅直奔陽台去賞月。我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月餅,一邊仰望天空,等待明月的到來。終於,月亮姐姐像一個潔白無瑕的大玉盤,踏着輕快的步伐漫步走到了天空中,她的臉上洋溢着笑容,移動着步子,向我們展示她那傾國傾城的美貌臉龐和慈祥温和的一面。

我靜靜地望着月亮,似乎她離我很近,僅僅只有一步之遙,彷彿我一伸手便可以觸摸到她那温柔的臉龐,她就像一個孤獨人似的要靠近我,搭訕我,和我聊天。這時,幾片薄薄的,小小的雲霧縈繞在了明月旁,猶如美麗動人的七彩仙女在天空中揮舞着一條條五花八門的綵帶。皎潔的月姐姐如同披上了一條銀色的紗裙,將月光撒到了大地上。

月光降臨在花朵上,花朵更加嬌豔芬芳了;月光灑在了房頂上,就像給屋子披上了一件銀色的大衣;月光照在馬路上,使行人變的神祕莫測;月光又照進我們正在觀月的陽台上,把周圍的人們也披上了銀色的外套;月光還跑進了我的小房間,在我的牀頭上睡覺,這讓我想起了李白的.千古名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呀!真好聽。不知從哪裏傳來婉轉動聽的歌聲,我側耳傾聽陶醉在美妙悠揚的旋律之中。我睜開沉浸在音樂之中雙眼,彷彿見到了美麗的嫦娥姐姐抱着玉兔在廣寒宮裏,獨自一人跳着優美的舞蹈;又好像看見吳剛拎着大斧頭,在使着全身的之力,拼命地砍着樹;又似乎看到了后羿十分眷戀嫦娥的憔悴神情……

我沉浸在無限的遐想之中,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我走進自己的小房間,把窗簾拉開來,月光在大玉盤似的月亮的發射下,又調皮的來到了我的房間。我坐在牀上念着: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漸漸地,我睡着了……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3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那天,人們都沉浸在與家人團圓的喜悦當中。這年的中秋節,我過得很愉快。

中秋節這天,街市上會有各種各樣的月餅,但是我們家呢,是自己做月餅的哦!

早上,媽媽準備好了做月餅的材料,便忙碌了起來。我對這一竅不通,只能在旁邊看着,偶爾跑跑腿什麼的。媽媽做的月餅是新鮮的面和餡做成的,主餡是紅糖,然後加上了點兒芝麻、果仁、花生仁和葡萄乾等。做出來後,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烤出來的,只要一端到桌子上,立刻就會讓人垂涎三尺!不僅如此,媽媽做的月餅還很漂亮,上面的圖案就像雕刻家刻出來的'一樣。這次媽媽刻的是我最喜歡的桂花瓣的圖案。月餅一部分是現在吃,一部分是留到晚上吃。我呢,已經迫不及待了,不等它慢慢冷下來,就像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結果燙到嘴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熱月餅”啊!

傍晚時候,爸爸從市場上買回來田螺,準備晚上煮來吃。首先,要清洗好田螺。我拿了一個洗菜的盆,把田螺倒進去,然後倒進足夠的水,用刷子一個個認真地把田螺上的泥沙洗乾淨。洗好了之後,爸爸用鉗子把田螺尾部的一小部分鉗掉,我不明白的問爸爸:“爸,為什麼要鉗掉這東西啊?”爸爸回答説:“不鉗掉就很難吸田螺肉出來的。”我恍然大悟地點點頭。田螺的清洗工作徹底完成之後,媽媽就開始抄田螺了。首先,開煤氣,點燃灶子,往鍋裏倒入適量的水,倒入田螺,先煮一煮,當水被煮得沒剩多少時,倒入適量的油煸炒,然後依次倒入醬油、辣椒,再炒一會兒,一盤又香又辣的炒田螺就出鍋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晚飯一邊看着電視。吃的菜便是炒田螺了。田螺不是很辣,用牙籤弄出田螺肉,吮吸那美味的醬汁,多麼愜意的晚餐。其他菜也很美味,其中那最簡單的西紅柿炒蛋就是我做的,雖然沒有平時媽媽做的那麼好吃,但我已經努力了。

晚飯後,我們吃了飯後水果——柚子,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柚”與“佑”諧音,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另外,柚子是圓的,也是象徵着團圓的意思啦!

在門外賞月時,我望着天上的圓月,心想:同樣的中秋節,我這些年已經陪伴父母過了好幾個了,如今,自己慢慢成長,父母慢慢變老,長大後陪伴他們的時日也會慢慢變少,是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了……祝願所有的遊子能回到家人身邊,所有的家庭都如天上的圓月一般,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們又如火如荼地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個古老而盛大的團圓日中,家家户户吃着月餅,都沉浸在團聚的喜悦裏。顯得格外開心、快樂。

而我,卻沒能感到如此的節日氣氛。“每逢佳節倍思親。”就在這樣的日子中,讓我更加想起遠在異地他鄉工作的爸爸,爸爸為了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抱負,也為了讓我們母子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幾年前辭職到外地去應聘,因為數隔千里,一年沒有回家幾趟,已經好幾年沒跟我們一起過中秋了。

因此,我和老媽也沒有認真去過中秋的習慣,今年也不例外。所以中秋與平常八、九不離十。吃過晚飯後,我的兩個夥伴同平常一樣,在我的陽台下呼喊着我的名字,讓我下去和他們玩。我們漫步到生活區的河邊,靜靜地眺望深邃的天空,深情地望着圓圓的月兒出沒的位置,卻看不到平日那皎潔的明月,無情的烏雲密佈在月兒的周圍,此時的月兒就像害羞的小女孩,躲着不敢出來,讓中秋之夜竟沒有了昔日的美麗。

令我感到今日的中秋不再那麼的迷人。雖然沒有月光的沐浴,但我還好有這份珍貴的友誼。我和夥伴們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快樂,漸漸把我心中的思念淡化,認為沒有與親人在一起也一樣幸福,再想想,那些汶川難民們不也照樣開開心心的過節嗎?我何必為了沒有見到爸爸而抹去了節日的氣息呢?我重新振作起來,與夥伴們一起遊戲,一起講述中秋的故事。

沒過多久,烏雲被襲來的微風化去,天上那位“小女孩”終於探出了小腦袋,給大地傾泄了一片清輝,如水的月光靜靜地灑在地面,大地彷彿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而此時的大地又沉靜在夢幻般一樣的銀色,給中秋夜平添了一份浪漫的氣息。月光帶着節日的喜悦灑入了我的心中,我們坐在石凳上,靜靜地觀賞着如此的夜色,重新感到了中秋時節的氣氛。這讓我知道,跟朋友一樣可以過中秋。

中秋之夜,就也請嫦娥姐姐,把我們最美好祝福帶給四川朋友們,帶給那些戰鬥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也帶給我遠方的爸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5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户户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説吃月餅像徵着閤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台上,一邊賞月,一邊吃着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着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彷彿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着我們的頭髮,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着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彷彿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着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着圓月説:“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説:“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着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彷彿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彷彿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游蕩……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6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節日。中秋節一早,爸爸就急急地驅車趕往周至,載着我們一家三口回老家去與爺爺奶奶團聚。

天空中飄着絲絲細雨,空氣特別清新!汽車行駛在環山路上,路邊的田野裏果實累累,大片大片的葡萄園裏掛滿了一串串顆粒飽滿的紫葡萄,熱情的園主們在各自的葡萄園旁豎起大大的遮陽傘,豎起了“户太八號,進園自摘”的招牌,並擺了幾串晶瑩剔透的紫葡萄,他們在遮陽傘下不斷地吆喝着,招攬着過往的車輛和行人。爸爸在我的慫恿下,停車買了一百元的新鮮葡萄。

紫黑色的葡萄又圓又大,新鮮極了!撥開紫黑色的葡萄皮,綠綠的果肉就漏出來了,真是晶瑩剔透呀!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顆葡萄,頓時滿口生津,真甜呀!不愧是名牌葡萄,真是名不虛傳!不一會兒,我就吃了一堆葡萄皮,吃得滿手黏糊糊的,滿是葡萄汁。

很快,就到老家了。遠遠地看見爺爺站在家門口候着我們,一看見我們的汽車,爺爺的臉上就樂開了花,他笑呵呵地一邊指揮爸爸停車,一邊朝家裏喊,“回來啦!”奶奶應聲從家裏樂呵呵地出來迎接我們。我給爺爺奶奶問過好後,就幫爸媽從車上往家裏搬東西。爺爺奶奶高興地接過我手裏的東西,摸着我的頭説:“長高了!又長高了!長得真快呀!”看着爺爺奶奶臉上盛開的“菊花”,我和爸爸媽媽心裏也樂開了花。

晚上,因為是陰天,圓圓的月亮躲在雲層裏不肯露臉,賞不了月,我們就品嚐新鮮的水果和美味的月餅。我們全家人圍在桌邊,桌上擺滿了新鮮的水果和誘人的月餅。水果有紅彤彤的大蘋果,有晶瑩剔透的紫葡萄,還有黃橙橙的大橘子。月餅的品種也很多:有蛋黃白蓮餡的,有紫薯餡的,有紅豆餡的,還有像奶酪蛋糕一樣的法式月餅。我們一家人一邊品嚐着美味可口的水果與月餅,一邊説着家常話,真是其樂融融呀!

這個中秋節雖然沒看到美麗的月亮,但是我看到了豐收的葡萄園,吃到了清香可口的葡萄,品嚐到了美味的月餅,看到了爺爺奶奶的笑臉,我心裏非常快樂!真是個快樂的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7

丹桂飄香,秋風送爽,中秋踏着迷人的月色,姍姍而來。今天可有個大消息!慶中秋才藝表演晚會隆重開幕!大夥們可期待了!

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劉大豪的盛於魔術,他拿了一條普通的繩子,放在後面。我們一個個目不轉睛地看着劉大豪那雙擁有魔力的手,就這樣他雙手一碰,一拉繩子,奇蹟般的在頭的前面出現了,我們一個個瞪大了雙眼,吃驚得連嘴都合不攏了!我們還有請了兩位觀眾來變這個魔術,他們也學着劉大豪那樣雙手一碰,再張開,可繩子還是一動不動,另一個還被繩子纏住了脖子。這個中秋,我們過得真快樂,有三國演義,笛子獨奏,吉他獨奏……玩得真叫人痛快,連老師也加入了進來,在這歡快的日子裏,我們吃着美食,喝着好喝的飲料。

唐老師還和我們班上的魔方高手一決高下呢!英語老師給我們講了個笑話,讓我們鬨堂大笑,連校長也被吸引了進來,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快樂的時光總是懷念。再見了中秋我們期盼你下次的精彩到來!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8

談到中秋節,人們最先想到的莫過於天邊那一輪明月。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又稱月夕、八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它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古人常藉此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些傳統的節日習俗漸漸為人們所遺忘。甚至在不少年輕人看來,中秋節的意義似乎只剩下各大超市、各大電商用來促銷的月餅,以及那難得的幾天假期。對傳統節日的“淡化”,讓節日中藴含的詩意與情懷日漸式微,這不是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應有之舉。時代在變,傳統節日的精髓不能變。我們要充分挖掘其內涵,讓傳統中秋在新時代綻放更大的魅力。

綻放傳統中秋的詩意之美。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詩詞中傳遞的情感,往往含蓄而優雅。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富有詩意的,非中秋節莫屬。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寄思念於明月:從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從白居易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到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藴含的詩意文化和人文情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別具意義、歷久彌新。因此,在中秋節不妨多品讀這些經典,迴歸傳統文化,在感受中華文化魅力的同時,抵達內心的詩與遠方。

喚起傳統中秋的團圓文化。每個傳統節日,都有着對應的“文化標籤”。如果説元宵節對應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對應着賽龍舟、包粽子,那麼中秋節對應的則是“圓”。具體來説即是天邊圓圓明月和盤中圓圓月餅。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圓的圖樣十分契合國人對團圓、完滿的審美認知。對中秋的感知與感念,也離不開這份“團圓文化”。也正是基於此,人們對遙遠故鄉的思念、對親人團聚的渴望、對祖國統一的期盼,在中秋這一天達到了熱潮。這種團圓文化滲透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中,成為沉澱在國人意識裏的生命情調和生命境界,構成了極大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追尋傳統中秋的家國情懷。作為文化基因的紐帶,家國情懷的相承,中秋節不僅承載着深厚的親情、故鄉情,更承載着濃濃的家國情。它以家庭為主體,寓意闔家團圓;以共享為福祉,寓意民為邦本;以和諧為基調,寓意國運昌盛。無論身處天南或是海北,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過中秋節,節日所寄寓的家國情懷都應是一樣的分量。幾年前,在西雅圖出席僑界舉行歡迎招待會,與僑胞話中秋、訴鄉情時“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傳統節日凝聚着中華兒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是任何“洋節日”都無法比擬的。在全球化、價值多元化的今天,這些寄寓着家國情懷的傳統節日更應該傳承下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願中秋節所積澱的深厚文化、藴含着的迷人魅力,穿越時間與空間,在每一個國人的心中綻放。願中秋天上明月圓、月下人團圓、中國夢更圓!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19

早上起牀,翻過一張日曆,今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了,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爸爸媽媽早已商量好,在中秋這天要去老家過。我想到爺爺奶奶,都已經很久沒去看望他們了,他們看到我回去一定很高興。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那邊忙碌着,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而爺爺在做菜。看到我時,他們都樂得合不上嘴,奶奶還拿了一個做好的月餅塞到我手裏,看到他們這樣高興,我也跟着高興起來。

爺爺奶奶繼續忙了,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了,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着,相互招呼着,到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裏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大小不等的月餅和瓜果,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説説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後,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裏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今晚真高興,到臨睡之前,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有關中秋節個人收穫 篇20

中秋節的晚上,儘管桌上多了比平時豐盛的飯菜還有許多的月餅,但是我更關心的還是中秋節的大圓月亮。

也不知怎麼的,今天的天氣特別的不好,黑黑的。雖然媽媽説這種天氣可能見不到月亮了,但我想,萬一能出現奇蹟呢!

等啊等啊,我也不耐煩了,難道月亮生了病?

媽媽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天不看,明天還可以看嘛。”

我不服氣地説:“可十五的月亮才是最最值得看的,再等等吧。”

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三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也過去了。等得我望眼欲穿,我再也不想等了。我正想睡覺去時,媽媽大聲喊:“月亮出來了!”我趕緊跑過去。真的!月亮真的出來了,而且比平時的更大,更亮!月光十分皎潔,把旁邊的雲都給照亮了,天空也跟着亮了起來,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大地也塗上了一層光亮,我注意到路上的行人也紛紛抬頭賞月。

媽媽指着月亮上的陰影説:“這是嫦娥呀!”我説:“月球上沒嫦娥,我相信科學。”媽媽説:“你怎麼這麼沒幽默啊!”

媽媽轉身忙家務去了。我再次看了看月亮,也許那裏真的有嫦娥呢,也許她正望着我呢。

標籤:中秋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