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文學回憶錄讀後感(通用3篇)

文學回憶錄讀後感 篇1

陳丹青願意為了木心奔走:出兩本和他相關的書——《文學回憶錄》與《木心談木心》,在木心死後為他舉辦哀悼會,各類場合如果可以總要提到木心,在他主持下的烏鎮木心美術館也即將落成開業……如此賣力的“宣傳”,讓木心的影響不斷擴大。

文學回憶錄讀後感(通用3篇)

陳丹青以自身的價值和地位,足以被稱為當世大師,而今花甲的身軀,為老師當“推銷員”,何苦?為什麼不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好登上人生新的高峯,卻肯勞心勞力為木心“作嫁衣裳”?有人潑冷水,認為木心的造詣並沒有陳丹青所宣揚的那麼優秀偉大,認為陳將其捧得太高,言過其實。如果木心的作品真的非常優秀,便能生生不息,歷史自會擇取,何必辛苦樹碑立像,勸世人瞻仰?

記得韓寒有篇文章,説他喜歡賽車勝於文學,理由是賽車快就是快,慢就是慢,文學無標準。似乎有理。文學的好壞,不可能有像漢謨拉比法典那樣的鐵律讓所有人遵從。有些作品被絕大多數人視為名著經典,在有些人眼裏可能不過爾爾。《詩經》原只是一本民間詩歌集,但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將它提升至經典地位,故稱“詩經”。但或許在有些人眼裏,那可能不過是些痴男怨女的靡靡之音。

有些問題,答案 就是問題本身。你問陳丹青為何願意為木心辛苦奔走,出書立説?只因為陳覺得木心是好的,他的作品是好的,你不認為木心好,便不能理解是為什麼,而在他看來一切都自然而然。

這些讓我想起《大長今》裏的一段情景:鄭尚宮做了一道涼菜,問大家裏面加了哪些調料。今英自信滿滿回答:“有醬油、醋、白糖、芝麻鹽和水。”鄭尚宮並未表示認同,讓眾人都嘗一嘗,猜猜放了哪些調料。大家品嚐過後,似乎都贊同今英的回答。只是突然,“是紅柿,不是白糖,是紅柿。”説話者是長今。鄭尚宮露出愉悦神色問:“你為什麼認為是紅柿?”長今為難的回答:“我因為吃到紅柿,所以説裏面加了紅柿。”鄭尚宮大笑。

因為有紅柿,所以嚐到了紅柿的味道,這難道是件讓人困惑的事情嗎?陳丹青理解他的老師木心是“天之木鐸”,希望為老師出些汗水之勞,這難道是件讓人困惑的事情嗎?至於木心的文章中是否加了紅柿,每個人的味覺不同,該如何解釋呢?所以,陳丹青在做的,是想要大家能嚐到裏面的味道,真是件困難的事啊。

《文學回憶錄》中刊印陳丹青上課時的筆記照片。我仔細看,在試圖認清筆記中每一個字的時候,不禁想,木心於陳丹青究竟意味什麼?意味着,從木心嘴中所説出的每句話,陳都要把它們全部記下來,因為太珍貴。我之前將木心比作蘇格拉底,陳丹青是柏拉圖。今天將木心比為耶穌,陳丹青是約翰。下筆至此,信仰基督者或許指責我是褻瀆,其餘的人可能説我比陳丹青更“言過其實”。我看來,不過是味覺不同。

文學回憶錄讀後感 篇2

在《木心談木心》的新書發佈會上,童明提到自己與木心第二次見面時的細節,他對木心説:“我讀了你的書,覺得我們是一家人。”木心就問他:“那你説説家裏還有些什麼人呢?”童明的回答非常漂亮:“有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福樓拜……”從那以後,直到木心去世,他們從未停止過交談。陳丹青説木心在紐約的時候,生活上的事找陳丹青,文學上的事找童明。

人生難得相知心。陶淵明曾“撫劍獨行”,尋覓這樣一位“相知人”,到最後也只歎了聲:“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對陳丹青和童明而言,他們非常幸運,有木心這樣亦師亦友的知己。對木心而言,更感安慰,他與童明是俞伯牙和鍾子期,與陳丹青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20xx年,木心在老家烏鎮去世,享年84歲。比孟子長了一歲。我去過烏鎮,20xx過年的時候,在那裏見到一塊匾,是木心題的字。參觀了茅盾故居,木心 與他是遠親。幼時 木心常去茅盾家裏借書讀,雖不知茅盾有沒有親自指點過他,但是木心透過茅盾書房的窗户所看到的風景,影響其一生,也算間接受了茅盾的指引吧。

《文學回憶錄》裏的內容,是1989——1994年間,木心 在紐約為像陳丹青一樣的中國青年藝術家開設的一門世界文學史普及課。1978年,中國重新打開門户,對這些剛剛被“放出來”的陳丹青們而言,木心是座挖不完的寶庫。他們不知道1949年前的中國文學是什麼樣,樣板戲和革命文學之外這個世界還存在哪些偉大的作品?他們想知道,木心滿足他們如飢似渴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我覺得,現在的我們很難再能體會當事人的心情,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叫“飢餓”。

此篇是我讀《文學回憶錄——木心講述》的第一篇觀感,往後隨着閲讀,有了感觸將一一記下,作為我的《讀<文學回憶錄>回憶錄》。後附木心照片一張,也是此書中第一頁所附木心照片。

文學回憶錄讀後感 篇3

近來在讀一本好書叫做《文學回憶錄》,也推薦給大家看看。

試看開課引言的一段話,氣勢磅礴,底藴雄厚,“總能使諸君聽完後,在世界文學之內,不在門外。”

《文學回憶錄》在剛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感覺是這樣的:回憶錄,既是回憶肯定令人沉思,沉思而必定深奧,深奧也就免不了難懂,難讀。既是錄,則會宂長,所以書本肯定很厚。不想大家咋一聽到本書是否也有這樣的第一反應。

《文學回憶錄》裏所有的內容都是木心先生的總結,分析,思想。但這本著作卻是他的學生陳丹青記錄的,先生講述,學生筆錄,進而思想得以傳播。這種做法頗有點古人遊説,而弟子載其言以為書的味道。在這方面,孔聖人可以説是最好的範例。本書也提起孔聖人,人人尊孔而奉為聖,而木心卻看不起孔子,貶其為“偽君子”,木心説,孔子想要塑造人,卻把人扭曲的不是人。這句話有深意,源遠流長,值得深思。

《文學回憶錄》厚厚的兩本書,跨度很長,從遠古的希臘神話故事開講,到近現代的魔幻現實主義而終止。時間跨度長,歷史悠久,內容也就豐富多彩。雖然書的主體是對文學的分析與概括,但也包含了對其他學科的談論,哲學最為貼近。

我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通過木心獨到的分析與談論,讀者至少能從卷帙浩繁的文學中找到一本或是多本適合或是喜歡的作品,能夠更好地選擇我們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些作品的精華去品讀,從而在我們選擇讀物時有個清晰地輪廓。

我喜歡的理由在於,文學回憶錄不僅僅談文學,而能通過表象去看本質,更深入的認識某個人,看清某個歷史時期利弊,批判不合理的社會體制,融入一種濃烈的覺醒意識。不得不為人所敬佩。

這是木心講課的記錄,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書,或者也可當作是一系列的課件。不同的在於,我們作為學生,老師的課件放在了 U盤裏,而木心的講述寫在了陳丹青的筆下。

既然是老師講課,就我們大學生的學習狀況而言,描述課堂不外乎枯燥,無聊。回到我自己最開始的疑問上,會不會因此而讓這樣的書變得難讀呢。

讀過之後,才明白這樣的擔心有點多餘了。我們開設的課程裏似乎有這樣類似的,如《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世界文學簡史》。裏面也講述了很多的文學大家,但那樣的書實在難以靜下心讀一讀。

《文學回憶錄》畢竟還是一本課外讀物,不等同於教材。也就沒有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嚴肅。書的編寫排版都是很精美,拿到手給人的感覺就很舒適,清新,簡約大方。雖説這是一個很表面的東西,可能不重要,但是我們在拿到某本書的書的時候,總會有看着就想讀或不想讀的感覺。不能否認,感官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人的興趣取向。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這本書之所以不是難讀。在於木心講學的方式,不是那種枯燥乏味,也不是嚴肅難以靠近。一些本來會讓我們模凌兩可的東西,木心善於用自己的方式,讓聽者更易於理解接受。講課時也講究輕鬆自然的氛圍,其隨意性,我想這段話可以是最好的概括“希望大家讀《道德經》有疑難,有問題,可以找我,電話是,我總是在家的。”另外,自己站在一個高位,作為一個有聲望的學者,卻總是成聽者為“諸位”,很顯然是把大家和自己擺在了一個平等的位子,沒有擺闊綽,其樂融融。陳丹青筆下又很好的呈現了木心先生的講學現場,也讓這本書活靈活現一般。

那天我跟影子説,要是我們的教材也能像《文學回憶錄》那樣編寫的話,那該多好!

影子回答説:“你別這樣説,要是教材真是這樣的話,你也不一定就愛看了。”

我細想一番覺得影子説的沒有錯,真要是把教材改版成那樣,我肯定自己不會去看,至少不會這般用心,只是關於原因真説不清楚。

我只想探討一個問題,一個大家都覺得會是次要的問題。關於教材我不説它的內容編的好不好,值不值得讀,我沒有認真讀過教材,沒有資格道是非。

但是我能夠談談想不想讀的問題,感覺所在而已。教材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提不起閲讀慾望,這就好比男人看到沒有性慾的女人就不能勃起一般,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教材的文字排列,要麼就是如蚯蚓一般到處亂鑽,要麼就是滿地芝麻。總讓人看得頭昏眼花。要説那些都是知識嗎,都是必須掌握的要點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在考試前求老師給重點,就不會像求甘露一般飢渴了。

突然很懷念小時候上學 時 的讀本,有些簡單的圖畫,文字也不多,關鍵很多書還都是彩印的。一本在現在看來並不是很厚的書可以學一個學期,而不像現在無數的課程排滿了課程表,每一本書都跟《辭海》一般,可在幾個星期完成。不要説孩子心智發育還未健全接受能力不夠強,當然像我們今天這樣學的多。而我想説,小時候 沒有 天才 的稟賦 ,長大了也 做不了 天才 的事 。孩子們還很天真,對什麼都很忠貞 ,學習就是學習,他們要專注得多。

其實,教材也可以成為我們一本愛不釋手的讀物,而不總是被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