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 篇1

昨天是“世界無煙日”,已經成功戒煙近百日的我,很慶幸沒有像上兩次戒煙一樣,經不起誘惑再次復吸。不對,“復吸”兩字聽起來太刺耳了,應該叫“戒煙失敗”更妥一點,“復吸”總會讓人聯想到“粉”呀、“丸”呀之類的。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説到“粉”呀、“丸”呀之類的,又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那位從北京平谷農家走出來的小滿同學,以前是多麼樸實的一位小夥啊,在這個染缸裏一泡,居然有了這個嗜好。他的樸實還真的不是説説的,除了一臉的老實巴交像外,剛出道那會兒,像他這樣樸實的角兒還真少見。為什麼這麼説,1989年,他的那首拿手歌剛唱出來的時候,我和小滿同學有過一次近距離接觸。那時被小滿同學一聲一聲地喚作“老師”,我還一個勁兒地應得開心。唉喲,這事扯遠了,今天講戒煙,和小滿同學的事留到以後的“回憶錄”裏去説。不過還得提醒小滿同學一下,戒煙都這麼難,你要把那玩意兒戒了,我看有點兒懸,不洗心革面意志堅定可不行,為了以後能再回到這個圈兒裏混,小滿同學,努力一把吧!

香煙的危害從宣傳的角度講,主要是“吸煙有害健康”,香煙對身體的危害是勿容置疑的。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我認為戒煙的確需要通過制訂“公約”之類的手段,逐步進入到強制戒煙的階段。為什麼這麼説,因為,抽煙的人,你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任沒關係,那是你自個兒的事,但你吐出的煙影響到別人的健康了,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我以為,要把全民戒煙這場戰役打成功,關鍵是要通過宣傳,把吸煙人的形象徹底給破壞掉,在全社會營造一種人人討厭吸煙的氛圍。我最初有戒煙的念頭,就是因為在公共場合吸煙時,周圍的人都皺着眉頭捂着鼻子躲你,那滋味可不好受,就像是一隻過街老鼠。

其實很多抽煙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過戒煙的念頭,戒不了是因為戒煙的動力沒有大過尼古丁的誘惑而已。我戒了,就是因為我的動力來自於我的兒子,“為什麼你讓我做到的事我必須去做,而我讓你做的事你卻可以不做?”兒子的這句“最後通牒”讓我成功戒煙,要不然,我怎麼去做一個讓兒子信服的父親呢!

最後總結:最有效的戒煙方法是,做一個負責任的人,為你的家人,為了你生存的環境。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 篇2

看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才知道今天是禁煙日,瞭解到中國現有煙民3.5億,約佔世界煙民的三分之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自己的煙癮不大,偶爾抽兩支而已,所以對待禁煙自己還是支持的,畢竟這是關係到國民身體健康的大事。

關於禁煙,東方時空記者説主要是我們國家禁煙力度不夠,公共場所可以隨便抽煙。實際上,我們國家對煙草行業管理力度不夠,許多地方政府都把煙草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大户,因為他們貢獻了巨大的利税,《廣告法》明明白白規定不準做廣告,但是管理部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煙草企業在各種媒體上大做廣告,紅塔的“天高雲為峯”、“天外有天”,頤中集團的“哈德門一開,好運自燃來”等等,雖然他們標註的是物流、房地產、醫藥等等,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實際上是掛羊頭賣狗肉勾當,最終目的還是宣傳他們的主業---香煙。

實際上,不僅僅在電視、報紙上,剛才我看乒超聯賽,廣告贊助商居然有“特醇將軍”,前幾天我到北京,看到京滬高速從北京出來那段高速公路兩邊大廣告宣傳牌子,許多都是煙草廣告,有蘇煙、芙蓉王、紅雙喜、一品黃山等7個牌子香煙廣告 ,我以為這些都是違法的,雖然他們下面也是標註的是物流、房地產、醫藥等等,國家工商管理部門應該禁止此類廣告,以實際行動打響禁煙第一槍。這是我在無煙日一點感想。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 篇3

5月31日為我國傳統佳節—端午節,同時,也是“世界無煙日”。我是不吸煙的非煙民,對無煙日有感而發,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嚴禁吐痰等等,淨化環境是社會的進步和社會文明標誌之一。

我國有3.5億人吸煙,吸煙雖是個人嗜好,但任何場所都不加以限制吸煙的話,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和任何場所都將清風不在,煙蒂、煙灰隨地丟棄又造成對地面污染。我有時出差在外,需要兩人結伴而行,對嗜煙者你耐於面子忍讓,煙民晚上睡前要吸,早上醒來還要吸,因此,兩人的空間也要受到污染。據有關資料介紹,捲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對吸煙者肺臟器官有很大危害外,對非煙民來説,被動吸煙者的危害不亞於吸煙者的危害,吸煙害己又害人。

幾年前,我出差回來在列車上,遇到的一煙民與孕婦吵架的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孕婦與煙民座位分別坐在背靠背的長座位上,煙民習慣地開始吞雲吐霧,引起孕婦滿臉不快,孕婦站着,挺着約有六、七個月身孕的大肚子,勸煙民到列車車箱連接處去吸,在我看來事情本無可厚非。煙民不但莫視孕婦,反而還辨解並質疑到,“你是車長,還是警察來管我”?真是可笑無知至極……。明明是煙民在列車箱內吸煙是錯誤的,為什麼煙民就不能説一聲“對不起”!是低人一等,還是矮人半截呢?如煙民能説一句道歉的話,事情就不會現在這個樣子,與此相反還能表現出人的素養不是嗎?説到底是人的素質決定的。

提到煙自然而然讓我想到酒,可能是“煙酒不分家”的緣故吧。一次,我去省城出差,與我一起同行是個新人,但年齡不輕了,他與我不見外吧!他嗜煙如命,到我家來見到好煙一根沒吸完又對接另一根接着吸。一天,朋友請吃酒,我們同去赴宴的,在上菜前,遞的招待煙放在我的桌前了,因我對他吸煙太瞭解了,我怕他吸煙不止影響他人,席間被我隨手裝入衣兜裏了。席末,有人在找煙吸,我下意識的摸口袋摸到了煙在自己兜裏。因朋友相會盛情難卻,當時我多喝了幾杯,煙的事早被我忘在了腦後,還以為是別人嘲弄了自己,場合不便發火而己……。回到賓館後,我在他身上發泄了也不該發泄了一通,回想當時場面真叫尷尬。朋友相會也不要多喝,喝多了會失態,人稱酒壯“英雄”膽,喝多了人可以得意忘形,甚至説不該説的話,幹不該乾的事。

人們出門在外不期而至的有晴好天氣,也有沙塵天氣的時候,人們需要好的環境如佳節一樣,不希望與別人無謂的爭吵。朋友當你吸煙時,別把自己總不當外人看待,當你行使你自己權利時,不要妨礙他人正當權益。

有吸煙嗜好的朋友,我引用《博客》朋友的文章,稍有改動作為本話題的結束語:綜合壓力最大的是煙民;健康壓力“吸煙有害健康”;經濟壓力每天都得有此項開銷;家庭壓力老婆孩子反對吸煙;社會壓力公共場所吸煙罰款;心理壓力煙友在一起不能掉價丟面子,用高檔煙消費,長此以往買不起……。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 篇4

一年一度的升學季又將來臨,招生熱與擇校熱也愈演愈烈。而這種拼盡財力人脈競相往名校,尤其是私立學校鑽的現象可謂是不知凡幾,雖然對這種做法不置可否,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無獨有偶,對名校的追逐熱潮,在印度也不容小覷,《起跑線》這一影片就是這股熱潮的真實寫照。這部影片通過描寫一對男女主人公入學難的波折經歷突出了對教育最本真的東西的見解、分析和追求。

《起跑線》中女主人公的爸爸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大亨,雖然財力雄厚,但是因為經營的是時裝店而被所謂的“貴族”嫌棄,即使搬到了市區的市中心,擁有一棟豪宅,為了女主人公能夠順利融入“貴族”羣體,交到朋友,還特地迎合“貴族”的各種生活習慣,小到穿什麼衣服,擺放什麼家電,聚會時喝什麼酒,怎麼喝,甚至將自己的日常語言——印地語,硬生生改成了高大上的英語。用“貴族”的語言來解釋,即最頂尖的學校不允許説印地語,只能説英語。只有貴族才會説英語,只有會説英語才能有機會進入外企,機關單位,出人頭地。否則,即使有再多的金錢,也只是低人一等,長大後只能止步於服務行業。看着女兒被同齡夥伴排斥,女主人公的媽媽二話不説,不惜在一所知名的培訓機構投入重金,旨在讓女兒在短時間內全方面提升。除此之外,父母也進入了特訓,為升學的家長面試臨陣磨槍。

只不過千算萬算不如天算,雖然做了很多仿真演練,也灌輸了很多所謂的“先進教育理念”,如當問到該如何向孩子介紹“貧困”一詞時,標準答案是“Sharingiscaring.”(分享即關愛),正式面試時,卻因為父親標準答案的卡頓、顛倒等顯而易見的“差錯”致使女主人公在排名前五位的名校中都名落孫山。實在不忍放棄就讀名校的機會,一個偶然的契機,女主人公的父母得知每所名校都會有5%的名額分配給貧困生,於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使出渾身解數搬到貧困區,偽裝成貧困家庭,一開始,生活處處碰壁,且隨時都有陷入穿幫的境地,幸運的是,得到了好心鄰居的種.種幫助,使得在“貧困生”的核查階段順利通過。

戲劇性的是,女主人公偷來的入學機會,恰恰是這位一起玩耍,學習的小夥伴——男主人公的,男主人公的爸爸甚至為了幫助女孩“籌課外活動費”,冒着生命危險衝向馬路上的汽車,為的就是用那撞得鮮血淋漓的雙臂所換來的撫卹金來挽回女孩的讀書機會。後來,女主人公的爸爸幡然醒悟,真正的教育,不是看學校是否像五星級酒店般設施豪華,也不是這所學校是否出過多少政客名人,而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是否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把同伴當成家人,即使生活再困難,也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美好期待,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勇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本部影片以女主人公為明線,男主人公為暗線,通過男女主人公的入學波折,諷刺了社會上的所謂教育公平,已經淪為權錢交易的犧牲品,最後女主人公一家被男主人公一家的行為所感染,其實感染的並非只是女主人公一家,而是每一位為人父母和關心教育的人,花言巧語,陰謀詭計總會被人不恥和遺棄,勇敢與愛心才是立足之本。讓我們懷揣赤子之心追夢!

世界無煙日的心得體會 篇5

《萬曆十五年》是一部評價很高的書。暑假中讀後頗有感觸。下頭分幾個部分談一談。

一、先説説黃仁宇先生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以往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之後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我獨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與明史的聯繫,博士論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運。為了寫書、做論文,他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讀完了《明實錄》133冊,再加上寫書的時間,一本不厚的書竟用了7年的時間!如此嚴謹的態度,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為他的治學作風才有可能寫出如此精彩,有影響力的鉅著。

二、談談這本書。明朝税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萬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認為税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而黃仁宇先生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民窮的根本在於律制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明朝採取極其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並不着眼於提倡輔助先進的經濟以增加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

書中有如下論述:“萬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縣知縣沈榜聲稱它每年要向27個不一樣的機構繳款,總數則不出白銀一千兩。與其相似,全國佈滿了這段距離的補給線,此來彼往,側面收受,既無架構,而提出的統計數字,經常為一紙具文,以致發生了上述税率參差不齊的現象。”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書中可見中國兩千年以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猶以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癥結。書中所記述的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不得善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為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上至天子,下及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原先僅有英文版,後應國內讀者要求,才有了中譯本。其英文版原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正是由於很多歷史學者忽略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年份裏發生的事情才未有所得,而作者卻以審慎的態度洞悉了這段時間內那些看似細枝末節卻能夠以小見大的變化,才能由此獨到的見解。

三、談一談引申出來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為例。海瑞作為一個御史,盡他的職責,直言敢諫,甚至冒着殺頭的風險直指皇帝的過錯,實為清正。而他的作風不但皇帝看不慣,連朝中百官都人人對他的行事習慣有怨言,其中不乏許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條和個性固然令人尊敬,卻沒有一人按照他這個榜樣來辦事。原因就在於人們已經習慣了另一套為大眾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這正道上已是人跡罕至。

舉一例説明:當時朝廷上派遣欽差到各地巡查。名為巡查,實則撈油。每到一處必是明裏或暗裏的向地方官員要好處。而地方官員也正好趁此機會送錢打點,一則為自我官場升遷打基礎,二則能夠保住官位,在所轄之地橫徵暴斂而不被處理,兩廂情願,心照不宣,何樂而不為?而兩袖清風的海瑞可不管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欽差幾次暗示卻反被海瑞參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點事兒也被揭發。

按理説海瑞的做法並無不妥且是極為正確,可在當時的規則之下必定是要引起驚濤駭浪的。何也?是時此種上下官員的交易方式已經不再是地下的受賄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趨勢。系統之中的每個個體已經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點,找到了晉升的途徑和維持生計的辦法,習慣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夠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場已經構成,為什麼要改變呢?偏偏就在此時,海瑞半途殺出,非要攪個天翻地覆。一旦當前的系統被顛覆,每個個體都必須重新定位去適應新的規則和關係,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時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誰願意去改變呢?海瑞的行為就像一個印第安部落裏闖入的歐洲人,無異於砸天下所有當官的飯碗。習慣了一套能夠讓他們獲益的規則的人們會在有人想顛覆它的時候奮起反抗的,習慣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頭破血流,15年賦閒在家,晚年悽慘。制度造成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