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精選17篇)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

重温一次,很想哭,想起以前國小的時候蹲在茶几旁看着家有兒女,家裏只有我一個人,看着劉梅做着一盤盤從來沒見過的好吃的,看着三個小孩互懟,我傻笑着,有好幾集我看過不下三遍,似乎只能在電視劇中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甚至會幻想自己家就在那兒,家裏有好多有趣的矛盾和善解人意的雙親,而我的生活似乎不曾見過波瀾。那無數個週六週日的午後,我只能憑藉家有兒女才能度過,是的,我的童年是缺少父母的,他們健在並有空但往往見不到。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小時候的少兒頻道總會把片尾跳過,我很喜歡那首歌,卻從來沒聽過完整版,沒想到如今18歲竟是含着淚聽完的,我想知道我在哭什麼。

18歲的我,依舊沒能感受到家庭的含義,我已經有了一點心理疾病,畢業後的三個月平淡無奇,父母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我,我不過是一個幫他們寫字和玩微信的工具,他們不過問我的大學,不過問我的理想,我不過是他們用來攀比孩子大學聯考成績的“人”,我的事從來沒有真正引起過注意,三個月的最後兩個月我幾乎沒出過房門,沒和他們交流了,他們似乎也不過問,不過是家裏不用再顧及我的菜了,不用打掃我房間的衞生了,我心寒過,也已經有過絕望,甚至尋短見,我問自己存在的意義,我不過是在不斷接近死亡。

我的前17年似乎是劉星,不斷有新點子,卻不斷被否決,我要承受所有的不愉快,可是我真的沒有體會過家有兒女的温馨,多年後的重温真的很暖。

很累,我的家庭意識也很淡薄,一個人沒有家庭是什麼樣?我甚至羨慕,父母沒盡過責任,卻要求我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動輒“你看看誰誰誰”。

不要和沒見過光明的人談論太陽。當我向人訴説我的苦惱時,別人總是説你總有一天會理解父母的,父母還是很愛你的。

謝謝家有兒女,你給無數人理想的童年。

也恨家有兒女,你給我帶來了不切實際的幻影。

我無法説決心一死,也無法自信向前,我身處家庭,家裏每個人都厭惡彼此,都想要逃離,為什麼所有人都出不去。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2

看完《家有兒女》這部連續劇後,我真心感到快樂。每一次看的時候,我都會笑個不停。

人物有;聰明的夏雪、喜歡耍小聰明的劉星和超天真可愛夏雨……。我説幾個例子吧。

先説一下聰明的夏雪。有一天,下雪的媽媽認識了一位胖嬸,胖嬸的女兒到他們家玩,看見夏雪幾分鐘就把很多很多的作業寫完了,回家就對媽媽説:“我想讓夏雪姐姐給我補習功課”。你説夏雪聰明不聰明呢?就連我自己都想着要向夏雪姐姐學習呢。

劉星和媽媽因一些小事吵了一架,一氣之下就絕食了。劉星媽媽知道以後,就把他的零食全部通通給木收了,劉星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事先早就把一盒餅乾藏在了鞋子裏。他先忍了幾個小時,最後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偷偷把餅乾從鞋子裏拿出來吃。哈哈,臭死啦,真是自作聰明。

再説天真的夏雨。有一次夏雨對哥哥劉星説;“你借我幾本漫畫書,我幫你把遊戲機偷回來,你看行不行”?流星答應了夏雨説;“你怎麼拿回來呀”?“保密”夏雨小聲的説。説罷就趴在地上爬啊爬,爬到了鞋櫃跟前,拿起鞋油就往臉上抹,然後又吃了很多鞋油説“我隱身了”。真是天真的可愛啊!

這就是劉星一家子,真是好笑又幸福的一家子啊!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3

寒假,我看了《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一聽這個題目,你一定非常想聽聽他們之間發生的事吧?

其實,這部電視劇就是演繹了在一個快樂的家庭裏,有調皮搗蛋的兒子,乖巧伶俐的女兒,

還有導演爸爸,護士媽媽發生的事。小雪,唯一的女兒,喜歡教育別人,非常乖巧,對社會充滿嚮往。劉星,愛搞惡作劇,搗蛋、搞破壞的想法總是比別人多。小雨,説起話來會擺出一副“小海龜”的模樣。爸爸夏東海,外號加菲貓,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會教孩子怎麼改正。媽媽劉梅,外號寶貝當劉星犯錯誤時,頭上彷彿冒起了火花。吃虧的時候便想哭……

人物介紹完了,大家是否想聽聽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我來説説吧!

有一天,外面下着鵝毛大雪,媽媽給小雨小雪每人買了一件羽絨服,偏偏沒有劉星的,知道為什麼嗎?劉星的羽絨服有好幾件,所以就沒有劉星的嘍。劉星卻不願意,沒穿羽絨服就去上學了,結果一回家,凍得快要不行了,這時,劉星看見了桌子上放着的一盤烤紅薯,劉星就拿了一塊。當媽媽回到家時,劉星説自己感冒了,媽媽拿了温度計給劉星量了量,劉星又想耍小聰明,就騙媽媽説肚子痛,要喝紅糖水,還要放點薑片。媽媽去給劉星泡紅糖,劉星把體温計放到烤地瓜裏。幾分鐘後,劉星看到體温計的體温指到四十九度,把媽媽叫了進來,故意讓媽媽看温度,媽媽一看就差點暈過去,趕忙去給劉星買了件羽絨服。過了一天,劉星像爸爸媽媽承認了錯誤,劉星、小雨、小雪都穿着羽絨服去上學,他們都開心的笑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衣服穿着只要暖和就行,不需要那些貴的,父母掙錢不容易,我們不要欺騙他們,大家也看到了,父母一看到我們生病,再貴的東西也要買。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孝敬父母,父母為我們做的一切也沒有白做呀!

我喜歡看這部電視劇,裏面有豐富的故事情節,有時讓你笑破肚皮,有時生氣憤怒,有時心裏酸酸地……聽完我的介紹,你一定想看看了吧?但是,不能總看電視,那樣會耽誤學習哦!勞逸結合,可以適量看看哦!

《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我非常喜歡看!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我在家裏看《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這是一部極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劇。特別是對家長教育孩子和老師教育學生有少值得借鑑的地方。

《家有兒女》有這樣一個情節:有一次劉星被媽媽趕出家門,劉星很生氣,畫了三幅畫。第一幅畫的是媽媽在打他;第二幅是媽媽把他趕出家門;第三幅畫是他自己一個人在外面流浪!

爸爸過來了,看見劉星的畫,表揚了他一番“你畫的漫畫非常好,可以上雜誌呢。不過你這畫的是什麼啊?是不是應該給它起一個題目,你準備起什麼題目?”

劉星説:“更年期的媽媽。”

爸爸笑了笑説:“更年期的媽媽還少一幅畫,我來幫你補上吧。”接着爸爸拿起筆,在上面又補充了一幅“媽媽偷偷流眼淚”的畫。

劉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爸爸要補這麼一幅畫?於是就問:“爸爸,這是不是媽媽在哭呀?”

爸爸説:“是呀,這幅畫是説媽在哭。媽每次打完你,總會一個人哭上老半天,可你知道媽媽為什麼哭嗎?”

劉星不服氣地説:“她打了我她還哭呀?”

爸爸説:“是呀,那是她恨鐵不成鋼!你知道嗎?媽媽每次打完你,就後悔地使勁打自己。其實她寧願打自己,也捨不得打你呀。媽每天要做飯、洗衣服、上班。她已經十分辛苦了,你還要惹她生氣。媽是愛你的,想讓你成才,誰知你不爭氣,淨讓她生氣。”

聽到這裏,劉星慚愧地低下頭,知道自己錯了。

我覺得劇中的主人公夏東海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好,既不傷害孩子的心,還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值得所有的家長、老師學習。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5

《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那古靈精怪的三個小傢伙,幽默搞笑的夫妻,慈祥的姥姥和老爺。無不讓人回味無窮。

故事的主要內容説的是平平常常的一家人家平平常常的生活,在平常的生活中體現出的兄弟情,父子情,夫妻情,劇中的一家五口人時而爭吵,時而打鬧,但一番風雨之後依然是陽關燦爛。憨厚可愛的夏雨,調皮搗蛋的劉星,驕傲聰明的夏雪,死要面子的夏東海和容易衝動的劉梅,每當劉星犯錯劉梅氣的發瘋要打他時,貌不驚人的爸爸總是能及時的制止,及時的解決,總是讓人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我是90後的孩子,我也和他們一樣生活在陽光下,我有一個忠厚老實的爸爸,聰明能幹的媽媽,囉嗦和藹的奶奶。在我的家裏沒有打罵,沒有懲罰,有的是寬容,講的是道理。我的一切可以説都很一帆風順,也沒什麼大的犯錯。可是有一次我帶了幾個同學在家捉迷藏,一不小心把一個漂亮的小花瓶打碎了,我嚇得哭啦,不知道怎麼是好,因為這是媽媽的至愛,聽媽媽説這個花瓶是媽媽的一段美好的懷憶,媽媽只要有空就把它擦得乾乾儘儘,插上媽媽最喜愛的花。媽媽雖然從沒有打過我,可這次……,我決定死不承認。我把碎花瓶往垃圾桶裏一扔,上面再蓋上別的垃圾就趕緊裝模作樣的去做作業,有開門的聲音了,我知道是媽媽下班回來啦,我不知道是怎麼樣才好,喲,今天這麼乖在做作業啊,顯然媽媽還沒發現我犯的錯,説完親親就去燒飯啦,突然,媽媽很平靜的問我,昱昱我的花瓶呢,怎麼不見了啊,不知道,我輕輕的回答,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嗎,不知道,我又不幫你看花瓶,媽媽沒有任何表情的哦了一聲什麼也沒説,爸爸回來後媽媽只是很平淡的説了一句,我的花瓶不見啦,我很高興,我的辦法真好,死不承認誰也拿我沒辦法,我美美的進入夢鄉,怎麼夢中有人哭呢,我慢慢的起牀,慢慢的推開們,只見媽媽在把一個個花瓶的小碎片在一塊塊的拼,一邊喃喃的自語,花瓶已碎已無法挽回,如果我的女兒不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我的心如此碎花瓶,……媽媽,我再忍也不住了……

還有一次,我考數學考的很差很差,我很要面子,放學回到家,我偷偷的在房間裏哭,哭自己的粗心,哭自己的不爭氣,哭自己的……媽媽平時對我可以説是事事順我,可學習對我可很嚴,昱昱,我已看過啦,你覺得哭能解決什麼呢,如果哭能解決問題,媽媽幫你哭吧,我抬起滿含眼淚的雙眼,我發現媽媽一手拿一支眼藥水,正往眼裏擠呢,我露出一口白白的牙笑啦,孩子,不能為一點點的小挫折而放棄。我的爸爸在我媽媽後面做着加油的手勢,我再一次笑啦。

世上最舒心的事莫過於沐浴在温暖而和諧的陽光下了。成長在陽光下,你會倍感自信;成長在陽光下,你會充滿熱情;成長在陽光下,你能忘記一切。

我的家庭是個平常的家庭,但平常中卻充滿着温馨,充滿着愛,我生活在充滿陽光的家庭裏,我愛我家。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6

這個週末,我看了一部讓我感動良久的電影——《尋夢環遊記》。電影中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故事發生在墨西哥的亡靈節,出生在做鞋世家的小男孩米格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而離開了禁止音樂的家。在將要參加亡靈節才藝大賽時,米格發現自己誤入了亡靈世界,並在亡靈世界遇到了過世的親人們,可他們依舊不讓米格碰音樂。米格一怒之下,前去尋找因為音樂而離家出走的曾曾祖父——歌神德拉庫斯。但他最後發現自己的曾曾祖父竟然是自從進入亡靈世界後就一直在幫助自己的埃克托!真相漸漸大白,米格的親人也終於理解了他的夢想。

第二年的亡靈節,一家人又團聚在一起,唱着歌,彈着吉他……

我雖然戴着3D眼鏡,可有好幾次眼前還是一片模糊,這令人蕩氣迴腸的親情已經深深融化了我的心。還記得在即將日出的時候,埃克托就要因為被家人遺忘而永久消失了,而米格竟然不惜自己變成骷髏也要幫埃克托找回照片!這就是親情的力量!米格和埃克托能在關鍵時刻犧牲自己,幫助親人,我們為什麼不能?既然是一家人,就要不惜一切相互幫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整個家庭才會更和諧、更幸福。

再説米格的曾曾祖母梅爾達。她第二次給米格送祝福讓米格回家時,唯一的要求就是讓米格永遠記住在亡靈世界的親人們。是啊!這個要求雖然很簡單,卻又無比珍貴。許多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永遠記住自己,永遠記住自己對他們的愛。所以我們走到天涯海角,也不要忘記父母和所有的親朋好友,讓一家人的心永遠連在一起。

親情很簡單,同時它的力量也無比巨大,看完《尋夢環遊記》這部電影,我就更加珍惜與親人在一起的時光,更加珍惜這寶貴的親情了。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7

有這樣一個感觸萬人的電影——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他懷着一顆慈愛的心,根據監獄中兒子所供給的一個地址,風餐露宿地踏上了一段尋“母”之路。

劇中無論爺孫倆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沒有輕言説放棄,而是以堅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難。起初,孩子對爺爺有誤會,但最終在路上解開了矛盾,之後相依為命了。

情感是一部劇的主魂,劇中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最令我深情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一路上總會有好心人幫忙他們,如果現如今的社會若能與那時相比較,人情則是社會的主幹。

正如影片名一樣,如果愛真在前方,我們就應當大膽的表達出來,是我們做不到嗎?不,不是的,如果你看盡愛,你就會加倍珍惜。

影片中,隨處可見,含蓄中富有熱情,明確但又可是分,雖然爺孫倆的生活平平淡淡,但就是在這平凡之上刻畫了最樸實的愛——農村老大爺的幫忙,漁民的關懷,這不都是表現人類社會最基層最樸實的愛嗎?

此刻就讓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在每一件事中灌注真善美的力量,愛就要大聲説出來,堅信愛就在前方!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8

《我是布萊克》是英國電影大師肯·洛奇一貫的風格:赤裸裸的關注社會現實,直擊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寫實冷靜又剋制殘酷的影像風格。該片獲得去年的金棕櫚之後,曾引起不小的爭議,許多人談論該片撐不起金棕櫚,説該片的風格太過老舊,也有説該片不夠真實,當然也有人挺喜歡該片,下面我就懶説説本人對該片的看法。

從我心目中對於電影的認識來看,我認為只要是一部製作完成的電影,不論是故事片還是紀錄片,其實都是創作者主觀的表達,不存在完全客觀真實的電影。即使是平鋪直敍的寫實主義,赤裸裸的尖鋭話題,只要你拍出來,經過了創作者的腦和手,便融入了創作者的思想,創作者的情感,所有呈現在你面前的影像和聲音都是他選擇給你看的,而並不是觀影者完全能自己選擇的。從這一點來説,電影無外乎是創作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與表達。

英國的政府機構果真如此死板不通人情嗎?那些底層人物的內心都那麼善良?現實中會有這樣温情的事情發生嗎?這是人們最多的疑問。我想説,對於像肯·洛奇這樣一直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者來説,他絕不會是無病呻吟,他的作品一直都是有着深厚的現實基礎的,我想,這麼一位已經81歲年紀的電影人需要去無病呻吟?需要去強化那些看似並不如片中那麼嚴重的事物嗎?

所以我的觀點是,《我是布萊克》是一部出色的現實主義影片,影片的故事也許是創作者在現實事物之上構建的,也可能是創作者完全虛構的,但是這個故事本身是具有很廣泛代表性的,能讓我們瞭解到英國社會底層人民的一些生活狀態與內心情感。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9

《巴啦啦小魔仙》的主人公是:魔仙小藍、美琪、美雪、黑魔仙小月和麗麗等。小藍是魔仙堡裏一位漂亮、勇敢、正義的魔仙,她與黑魔仙原先是一對好朋友,因為在一次比賽中,小藍機智地戰勝了小月,所以被魔仙女王命為守護魔仙彩石的魔仙。然而小月十分地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本領不會比小藍差......所以她去圖書館練黑魔法,練成後偷走了魔仙彩石,還傷害了好多人。這事被魔仙女王知道後,下令小藍去追回魔仙彩石。

在追回魔仙彩石的過程中,小藍接收了兩位徒弟美琪與美雪;小月也收了徒弟麗麗。根着不同的師傅,讓她們有了很大的區別,一善一惡。麗麗在黑魔仙的教導下,慢慢感悟了做人一定要勇敢、一定要從善。後來她就不練黑魔法,與美琪、美雪一樣,做了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小魔仙。

看完這部電視劇,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就像古人説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們都要懷着一顆善良的心,對人和善,也會有相同的回報;我們要勇敢,雖然我們是女孩子,也要堅強。想想自己,有時候也很膽小,晚上一個人在家,真的好害怕,總纏着家人陪着我。自從看過這電視劇後,我想:這世上根本沒有鬼,所以我不用害怕。膽子這麼小,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以後長大了怎麼辦?難道還要大人陪在身邊嗎?想着想着,我就自己洗刷好上牀睡了。第二天,爸爸媽媽都表揚我,我可高興了......我在成長,我在進步!!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0

不知什麼時候,我的周圍想起了唏噓聲。我也感覺雙眼有些模糊,有什麼東西流進了我的嘴裏,又苦又澀。哦,平時自詡鐵石心腸的我也流下了眼淚!

我為什麼流淚呢?為楊玉福眼睜睜看着日本鬼子的刺刀刺進母親的胸膛無奈地嘶吼?為娜佳在敵機轟炸中喪生的活潑可愛的幼子?為秋葉子倒在自己人槍下而滾落的八音盒?

一陣陣八音盒發出的音樂聲敲擊着我的耳膜,聲音很清脆,很悦耳,但讓讓人心碎,它帶着我的思緒又進入了那個瀰漫着硝煙的年代……

影片沒有氣勢恢弘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離奇曲折的情節內容,卻真實地記敍了三個人在逃亡路上的艱辛坎坷。一個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中國爺們”;一個是作戰經驗豐富的女少校;另一個則是單純的日本女學生。他們本是三個不同國籍的人,但戰爭卻讓他們走到了一起。片中最令我感觸的並非是戰場上的拼殺,而是在逃生路中,三人互幫互助所表現出來的那份深深地愛。正是愛讓他們從最開始的猜忌,防備,仇恨,到後來的包容,信任,友愛,正是愛讓他們爬山涉水,克服重重障礙,走出了一望無際地原始森林。

片中,當忠厚老實的農民楊玉福舉刀對準日本少女秋葉子時,他腦子裏閃現出被日本兵殘殺的母親,但卻不忍傷害一個手無寸鐵的日本女孩。在這生死瞬間,是愛戰勝了仇恨,是愛拯救了日本少女。而這愛也猶如一顆種子,在日本少女那飽受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的心田中生根、發芽、成長。她恢復了人的本性,恢復了她善良、清純的一面。

戰爭,只是政府的錯誤選擇,它無法扼殺住人與人之間愛的情感。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需要愛,都企盼着和平。

即將在北京舉行的29屆奧林匹克體育運動會將是一屆超越國界、超過戰爭的一次盛會。到那時,沒有槍聲、硝煙,只有鮮花和掌聲,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們——黃皮膚的、黑皮膚的、白皮膚的……在愛意的包圍中,在和平、友好地氣氛中,公正、公平地角逐着。

愛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戰爭更讓人期待。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1

在作文課上,我們看了一部叫小鞋子的電影。它給人的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一位小男孩,為了妹妹和以後的鞋子付出了很多。真是一個願上刀山,下火海的人。

我最欣賞的小男孩在馬拉松奔跑的情節。他目的在第三名時,心裏一直回想起妹妹與他的回答,你確定能拿到第三名嗎。一定行他邊跑邊想,突然被撞倒在地,但他又站起來了,腳上還起了水泡。他努力的跑,誰也想不到跑了個第一名。

體育老師把他背起來,在那笑,只有那男孩在那垂頭喪氣,顯示悲傷的神情,這一刻的傷心讓我感到他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人,為了妹妹的鞋子與自己的方便努力奔跑,不顧一切的跑,可偏偏跑了個第一名,那傷心的男孩沒有完成任務的傷心。

這樣子的小男孩都很難見到,為了鞋子一樣的事而努力的人也很少了。所以我認為他很負責任。我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有些人的鞋子壞了就再買一雙,可如果是窮人的話,那些人都會中途逃,今生都不還,只有男孩在電影中最吸引的一個人。為了掙錢養活家人,一個一個敲門鈴。也會很認真的去幹。不象有些人,勝利就在前方卻半途而廢,錯失了良機。這讓我產生深刻的印象,在人們中,好像就有他們家最努力了。

我感覺這是一部十分温馨的電影,讓我認為做人要有理想,不放棄。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2

《尋夢環遊記》,是一部非常令人感動的電影。

墨西哥亡靈節時,熱愛音樂的米格不小心闖進了亡靈的世界,遇見了他死去的親人。親人們願意幫助他回到現實世界,但條件是——不準碰音樂。喜愛音樂的米格不同意,便去尋找歌神德拉庫斯,希望能夠得到他的祝福返回人間。後來米格跟素未蒙面的曾曾爺爺一起合作揭露了歌神的真面目,最終家人理解了曾曾爺爺的良苦用心,並幫助格成功地返回了現實世界。

米格是個喜歡音樂的小孩,歌神是他最崇拜的偶像。但是,歌神卻是一個為了利益而不惜用毒害人的騙子。他竊取了被害者——埃克托——米格的曾爺爺的吉他、榮譽……本來屬於埃克托的,反而都歸他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他的慾望是個大口袋,裝也裝不滿,塞也塞不完。但是,總有一天,那個口袋會被總是會被磨破的。等那一天,他搶奪的榮譽會歸還給原主,甚至本來屬於自己的榮譽也會隨之清空。貪婪帶給了人們如此大的災難!

後來米格一家發現了米格和他的曾曾爺爺在一個大洞裏,便用吉祥獸“小南瓜”救了他們出來。這時,曾曾爺爺即將“終極死亡”,消失在亡靈樂園裏。米格一家人將祝福送給了米格,並且是無條件的。因為他們希望米格能活好接下來的人生。如果米格還是不能碰音樂的話,他的人生是悽慘的。沒有對夢想的追求,那也只能繼承家族的手藝,做那一雙雙永遠也做不完的鞋子。

我們應該學習米格對夢想的不懈追求。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它,戰勝它,絕不能後退。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不能讓別人成為自己的主宰。人生就是要有點喜怒哀樂,要不,平凡的人生誰能忍受得了呢?

看了《尋夢環遊記》,那就趕快擦亮眼睛,去尋找你的夢想吧;看了《尋夢環遊記》,那就迅速洗清雜念,去實現你的夢想吧!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3

電影靜靜的敍述一個又一個故事,就像無聲的告白,用畫面告訴了你一切。

正如題目深夜食堂,晚上十二點開始營業,早上七點結束營業,食堂位於東京的一處狹窄街道里,主角掌勺大叔,他只是靜靜地在後廚做飯,靜靜地叉着腰站在桌前聽着人們講故事,洞悉一切卻又不説明一切,儼然一位智者,從他臉上的刀疤可以看出經歷的滄桑,他懂得自己作為一個傾聽者的分寸,懂得人們希望傾訴希望被懂又希望不被別人指手畫腳自己的人生。

每個故事都對應一種飯,每一種飯都對應一種感情,每種感情也都對應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大概就是深夜食堂了吧。每個故事都對應一個季節,春天的櫻花,夏天的金絲瓜,秋天的水果。每個故事都會有旁觀者從旁評論,局外人説局內話,局內人迷於局內事,大叔是看的最清楚的吧。每個故事都起於深夜食堂也終於深夜食堂,每個故事都伴隨着各種邂逅,每種邂逅的回憶會永留於心吧。

且不談故事主角的人與事,但從其他人的態度,總能看出點温暖來。那個幫老大媽打架的大叔,那個幫着小姑娘結尾的警察,那個收留小姑娘又暗戀掌勺大叔的優雅阿姨,等等這些事,都讓人感到濃濃的感情,他們倒不像是食客了,而像是大叔請來聚會的鄰居,即使不發生什麼事只是簡單地聊着吃的飯,也讓人心頭一暖。不禁想起了夏目友人帳,很喜歡的一部日漫,至今追到第六季,夏目也是這樣温暖的人,靜靜的,收藏每一分美好。

而掌勺大叔呢,離於人羣又居於人羣,真正地大隱隱於市之人啊,像是國產劇中的老炮兒,收留小姑娘,領回被警察拘留曾在他那吃飯的人,不爭不搶,就這麼靜靜地,他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他要做的能做的,不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而是讓他們去經歷去體會去獲得去失去,從而去理解去珍惜去昇華。

雖然從沒吃過日式料理,但從影片看得出來,做得精緻而細膩,每一份飯隔着電腦屏幕都能感受到美味與獨特。風味獨特的那不勒斯鐵板意麪,口感細滑的山藥泥蓋飯,以及餘味醇香的咖喱飯。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口水已經止不住流下來了。人生應該就像這一份份的飯一樣,被精緻地打磨,即使在外面受到再多的傷害,回到這裏,卸下所有悲傷的疲憊,唯留下真情與佳餚在心中,從舌尖到內心。

若有一個神祕的地方能卸下鎧甲,那裏便是深夜食堂;

若有一個特殊的人可以傾訴,那個人則是掌勺大叔;

若有一份特別的飯可供回憶,那份飯便是屬於你的山藥泥拌飯。

所以深夜,看了這麼久,你餓了嗎,千萬忍住啊,胖子沒有未來,雖然我還是吃了不少。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4

11月17日20:30觀看了央視綜藝頻道《一堂好課》。這是央視綜藝頻道繼《朗讀者》和《國家寶藏》文化節目後的全新力作。“好課班主任”康輝將邀請十二位大家,從國學、藝術、軍事、體育等各個領域為年輕學子和廣大觀眾傳道授業解惑,點亮思想之光,嘉獎向學之心。

本期節目為思政課,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將在航天工程大學士官學校展開分享,帶領大家進一步地去認知和強化我們心中的國家意識,宋璽、黃景瑜、屈楚蕭則作為課代表,和現場的士官學員們一起聆聽,同時展開課堂討論、課前預習等豐富互動,分享他們心中的愛國觀和信仰觀。

主講人金一南教授47年的軍旅生涯,從三尺講台到強國論壇,他一次次震撼發聲,深入淺出普及國防知識,增強國防意識,給許許多多的青少年們講述我們如何從百年滄桑到大國崛起,勉勵年輕一代要有愛國情懷,敢於擔當重任。觀看後,深受感動,金老一生孜孜不倦的奮鬥令每個人動容。

在這堂思政課上,金一南教授重點圍繞“我們為什麼要愛國”和“怎樣才能真正地愛國”兩個話題展開,通過串講豐富的史料和熱血的故事,講述中國百年救亡的苦難鬥爭史和百年復興的輝煌奮鬥史。他説:“從1840年到1949年這前一百年,無數先進的中國人就為三個字‘救中國’浴血奮鬥。1949年,新中國成立,新的命題開始——復興。從1949年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要完成偉大的民族復興,這是我們的目標。”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5

巴黎的十月,各種氣息渾圓豐滿,彷彿它們的快樂就在於被人發現、被人採集。當地上濕嗒嗒的積滿了水,剛落下葉子被泡出一股將腐未腐的甜蜜。我去看《香水》

影片開場是巴黎街市的景象,十八世紀的香都瀰漫着難以想象的惡臭。巴蒂斯特.格雷諾耶出生在魚攤旁。他矮小、醜陋,身上沒有任何氣味。除了這一奇怪的缺陷,格雷諾耶還擁有常人不及的嗅覺。他出生後被母親拋棄在垃圾堆裏,幼年時加拉爾夫人把他作價出賣,從此,格雷諾耶以苦力活兒果腹。

為人唾棄的歲月裏,他夢想複製自己嗅覺內的所有氣味,使它們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再現。巴黎是格雷諾耶的尋香園,在塞納河邊,他邂逅了純美善良的少女香。為了佔有它,格雷諾耶掐死了賣水果的姑娘。那天夜裏,他隱約意識到自己命運的方向。

格雷諾耶向香水製造商巴爾迪克展示天賦。巴爾迪克將他買到香水作坊當夥計。格雷諾耶開始為自己試製各種香水外衣,他的香水拯救了作坊並使它顯赫一時。在這段日子裏,格雷諾耶發現,氣味是唯一能夠深入心臟的東西。它在那裏把愛與厭惡區分。誰掌握氣味,誰就掌握了人們的心。

獲得自由的格雷諾耶隱居山上,濾盡往昔令人作嘔的氣息後,他遊歷法國尋找操控人們行為意識的香氣。在一個港口小城,格雷諾耶再度從少女們的身上發現了它。

格雷諾耶殺死26個少女,提取她們屍身上殘存的體香製造最蠱惑的香水。這瓶具有魔幻色彩的香水,使他把處決自己刑場變成了獲取愛戴的狂歡地。當小城為格雷諾耶心旌搖盪的時候,格雷諾耶返回巴黎。在他的出生地,人們被一瓶奇異的新香迷惑,瘋狂地把格雷諾耶撕成肉塊,分而食之。

《香水》的上映讓人們期待了二十年。二十一年前,Süskind的小説被文學界稱為“一個重要的事件、一個奇蹟.無數製片商爭購電影版權,隱居的Süskind認為,只有《閃靈》和《發條橙》的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才能執筒。1999年,庫布裏克去世。3年後,Süskind的好友、曾拍攝《玫瑰之名》和《帝國陷落》的伯恩德.艾欽格以千萬歐元求得《香水》電影版權。《羅拉快跑》的導演湯姆.提克威獲得伯恩德.艾欽格青睞執導本片。

根據暢銷名作拍片,這種方式為電影增加了神祕感與親切感。面對大批書迷,伯恩德.艾欽格説:“我們用意象、聲響和音樂的力量。營造出氣味的氛圍。”為了忠實於原著的場景,他輾轉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用17噸的魚和動物屍體淹沒外景地的街道,20幾次的鼻部特色和深呼吸鏡頭、以慢鏡調動近千名羣眾演員再現香水魔力下縱慾狂歡的人羣…..不過,湯姆.提克威用鬚後水代替了重要的道具:香水。

影片保持了湯姆.提克威影片一貫的節奏感,流暢的鏡頭語言、精良的佈景與服裝、一切都在努力趨向於作品。趨向於各種氣息。達斯汀.霍夫曼扮演的巴爾迪克和本.衞修的格雷諾耶同樣可圈可點,儘管如此,書迷覺得電影與自己意想中的《香水》有不同程度的出入。

書中細節的省略使觀眾抱怨不已,對人物命運和內心世界的描繪,也同原作存在差異。可以看出湯姆.提克威希望角色擁有情愫,但在Süskind的筆下,格雷諾耶象香水瓶一樣透明和冰冷;配角的命運處理體現出導演和作家對生活的認知區別--不是所有的惡都會得到懲罰,更多的時候它們繼續生存。令惡毀滅的電影是一種理想,描繪它們存在的小説是一種現實。

走出影院,下午特有的軟香和着清冽撲面而來。如果把看電影和讀原作都比做尋香,在語句描繪的氛圍裏,人們每過一個街口都要停下來、每聞到一種氣息都要回味良久。光影作品更多是視聽的快速衝擊,它再現拍攝者對原作的理解。因為兩者之間無法彼此抵補的區別,小説是一瓶香水,電影是永遠的尋香人。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6

這部電視劇由孫儷,陳建斌,蔡少芬,蔣欣等眾多實力演員,孫儷的第一部宮鬥劇,陳建斌飾演雍正皇帝,蔡少芬飾演心機皇后,孫儷飾演的則是由剛入宮到為在宮中活下去慢慢黑化的甄嬛,蔣欣在這部電視劇中飾演張揚跋扈的華妃。

從演員到服飾都可謂精細,不管是宮女還是皇宮中的妃子貴妃皇后服飾道具都做到了面面俱到,可見這部電視劇是部良心之作。

最吸引人的是這部電視劇裏的爭寵、明暗裏鬥爭,爭寵可是在這部電視劇最為重要的兩個字,想要在宮中活下去必須有皇上寵愛,誰獨得皇上恩寵誰就是最有能力晉封的人,從答應到嬪妃再到貴妃,一步一步往上爬。

沈眉莊端莊大氣,最先得皇上的寵愛,皇上還讓她學習協理六宮的本事,安陵容出身貧寒不受人待見,而甄嬛對於皇宮中的爭寵並沒有興趣,她只想能在這皇宮中平平安安度過孤獨終老,眉莊姐姐得寵她也替她高興,眉莊姐姐得寵皇上賞的東西應接不暇。

甄嬛對皇上的感情經歷了三段變化,從相互欣賞到失去孩子到成為棄妃。每一步都讓她對皇宮深院深感憎惡,每一步都讓她對皇上更加討厭。

從伊梅園祈福“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無意留得皇上注意,可惜皇上並未見到她,她也並不知道他就是皇上,一個剪紙也留得果郡王的欣賞,甄嬛註定不一般。

即使身居碎玉軒最偏僻的地方也擋不住甄嬛自帶光環的體質,碎玉軒的鞦韆,甄嬛手中的簫,第一次看見皇上而她並不知她就是皇上,把他當做果郡王,每天皇上都來看她,最後知道了他就是皇上,她被晉封為婉嬪,從此獨得恩寵,婉嬪會彈琴會吟詩懂事理,皇上特別喜歡她,只有婉嬪能夠與皇上談國事,懂他的煩惱,她喚他四郎,他喚她莞莞。

不久她就懷有龍嗣,對於這個孩子不僅她滿懷期待,皇上也期待,可是後宮的人都盯着呢,生怕她生出這個孩子,此時她正得寵如果在有孩子對她們的地位造成威脅,皇后則是借她人之手殺人的人,果不其然,在皇上皇后出宮的時候,華妃則是後宮裏獨有權利的一位,她要讓婉嬪知道她的厲害,烈日當頭讓她跪在外面貴了兩個鐘頭,婉嬪暈了過去,醒來孩子就已經不在了,婉嬪恨哪,她恨的不只是讓她失去孩子的人,還有皇上,恨為什麼不處罰讓她失去孩子的人,慢慢的她才知道這後宮中想要活着只有靠自己,而不是皇上。

她不在渴求這恩寵,只希望躲在角落裏不被人看見,不被人盯上,可是造化弄人,看着自己的人被人害,被人欺負,她決定從頭再來,冬日裏衣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就把皇上吸引了,她從新得到了寵愛,從此以後又是她獨得皇上恩寵還是像以前一樣,她喚他四郎,他喚她莞莞。

她又懷有龍嗣,此次她為了保住這個孩子一切都有皇后照料,這樣就不在害怕有人要害她肚子裏的孩子。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她也到了臨盆的時候,皇上就覺定晉封她為貴妃,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她為皇上生了一個公主。皇上擇日封她為貴妃,有人送來晉封的衣服,皇上喚她莞莞,她走進皇上卻不料皇上突然生氣給了她一個耳光,原來她穿的是皇上最敬愛的純元皇后的衣服。她再也不會對皇上動心了,因為她知道皇上從來都沒有對她動過心,他喜歡的只是她身上純元皇后的影子。

她決定出宮,皇上也不留她,孩子留給靜妃撫養,即使不捨她也不願在這後宮待了,畢竟她現在是個棄妃,對後宮沒有任何威脅,在寺廟也沒有任何威嚴,她與果郡王從宮中相識到外相愛,可不料果郡王安定西北下落不明,她的父親被貶到荒涼的地方大病難尋醫生,她也懷有果郡王的孩子,但是她決定要進宮,查明果郡王的死因,為她的父親治病。皇上雖把她當做純元皇后可還是對她念念不忘的,果然接她入宮,賜鈕鈷祿姓氏,撫養四阿哥,封為貴妃,她把皇后扳倒,最後皇上得知她懷的是果郡王的孩子後氣死,四阿哥登上皇位,甄嬛自然成為了太后。

不得不説,這是一部好劇,從丫鬟到妃子每一個人物形象都鮮明具有特色,我們可以看到演員的努力,從這部電視劇中我們也能看到甄嬛的幾次變化,從粧容到處事方式都隨着都皇上的失望而變化。

觀看家有兒女心得體會 篇17

看電影《紫日》,看到一大半,楊玉福、娜佳、秋葉子,一行三人穿越獨木橋。其實,就是橫在沼澤地上的一根朽木。過這座橋,小心翼翼,過到一半的時候,那日本女孩掉了進去。腦袋很快沉底了,楊玉福不得不搭救,娜佳幫忙。此事發生於1945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時候,這些人是逃難者。是戰爭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他們彼此患難,最終走出茫茫叢林。戰爭總是殺人如麻。時間長了,殺人就跟呼吸一樣自然。

這是一部叢林歷險記。由此,我想到了一件往事——我差點被淹死。有時候,回憶是一種不人不鬼的磨難。

1996年夏,我大學畢業回鄉,和村裏的孩子們去東河套洗澡。在敬老院渡口以南,眾人“打狗刨”橫渡,其實河面並不寬。但我不會水,差點順大流,被衝出去三四十米,幾乎衝到南側東岸陡崖之下了。這時候,俺村的趙老秋、薛成子等四五人,手牽手救我,差點把他們衝跑。河水衝擊力真大,上東岸後,我躺在沙灘上,臉煞白,嚇的。我灌湯了,喝了一肚子河水。之所以,斗膽橫渡,我是見俺屯子的“小段二”都能過去,也就撲哧撲哧幾下。我就下水,孰料,我的撲騰不靈。

那次遇險叫我念念不忘,具體還有誰救我,都過去十七八年了,惟一記得有趙老秋,他是三弟的同學。打那以後,我從不下水,儘管我羨慕鳧水。感慨往昔,萬死猶輕。感念那些忠厚老實的鄉里人,如今,趙老秋浪跡他鄉(在大慶謀生呢)。生活有時候比戰爭還殘酷。

人生的經歷,總會有一些值得紀念的地方。人生本就是穿越茫茫叢林,誰不希望活着走出去,求生之路漫長啊。森林的外邊依然是無邊的森林。《紫日》裏,娜佳,這個蘇聯女兵很氣質,很善良。其實俄羅斯女人很有味道。一個好女人就似一片森林,永遠沒有盡頭。

我們像夏天,又像秋天,卻總能把冬天變成了春天。因為我們懷着善良。《紫日》是一部好影片,和那部《這裏的黎明靜悄悄》一樣,見善惡,見人性。北呼蘭河,一條奔騰的河,那的鄉民,尤見人性之美。這年頭簡直喝人血,挫骨揚灰式的喝血,可是,善良比什麼都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