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教育學心得體會(精選18篇)大綱

教育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

教育應該教人“求真”。陶行知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的現行教育充斥着虛假,這將會給成長中的學生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我認為,當學生從天真無邪的兒童成長為一個初具是非判斷力的少年時,教育中、生活中的種種虛假和醜惡對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所造成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們將會比“狼來了”這個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虛無望和無所適從。而作為幹“良心活”的教師,應責無旁貸地讓學生了解真實的社會、瞭解真實的生活、瞭解真實的人,可這有多難啊!因為,我們教師作為普通人,誰又敢説自己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師都能成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應該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憐憫之情即為“善”。教育應該讓人常存感恩、憐憫之心。我堅信,一個常存憐憫之心的民族,才是最偉大、最強盛的民族。日本經濟發達,可野心昭昭,為其不改,永遠也不會強盛。因為一心想稱霸的人,其實內心是懦弱的、可憐的。教師教學生求善,當讓學生對生命萬物常存憐憫之意;對父母、師長常存感恩之心;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教育應該教人“求美”。賞心悦目謂之“美”。廣義的“美”應該是“真”和“善”的完美結合。作為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求真、求善,那麼讓學生悟出何為“美”就會水到渠成。如果能讓學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現在這樣蒼白無力了。我常想,試圖以開設思想品德課程、政治課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結果無異於緣木求魚甚至是南轅北轍。因為很多學生看透了虛假,又怎能相信書上的“崇高”的謊言?惟有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聖人境界。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後才是教人“求知”。在這一點上,可能很多人認為已經做好了,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已經將追求知識的掌握做到了極至。其實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學會學習,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時髦的説法是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而不是像現在大行其道並被多數老師屢試不爽的對學生強行的“硬灌”“死揪”“填鴨式”的“知識轟炸”。須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來,中國教育讓人真正“求知”的路還很遙遠、漫長。

以上僅是我對教育的膚淺理解,難逃俗套同時也是紙上談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拋磚引玉,則願足矣!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2

幼兒園每次發的《幼兒教育》這本書真的是非常好,看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教育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並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雖然這本書寫自八十多年以前,相比起現在所流行這個教學法、那個教學法來説,這本書寫得是相當的樸實,但確從實際出發,解決了我們家長所面臨的種種困惑,更重要的是不但有理論,而且有可以解決問題簡單易行的實際方法。我們家壯壯,有時玩得忘乎所以不肯睡覺或是看電視到入迷處不肯停下來時,以往總採用説服教育的方法,或實在不聽時採取強制手段,但效果並不好,過一陣又會重犯,看到書上介紹的遊戲式的教育法,想着嘗試一下,沒想到效果相當好當我打算讓他上牀時,或停止看電視時,我就會喊:“壯壯比比看,誰先跑到牀邊,”或“壯壯比比看,誰先把電視停下來”他以為我是在和他做遊戲,就會很快的行動起來,生怕你超過了他……。教育是要講方法的,採用合適的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孩子教育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家長再教育的過程。想要教育好小孩,家長應該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裏的。舉個例子來説,我喜歡上洗手間的時候拿份報紙看看,壯壯看見過一次後他也學樣,每次也會拿本看……這就逼着大人們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其實我們是和着孩子一道在成長

家庭是幼兒成長中的第一個社會,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對於家庭中的各種影響,孩子往往不加取捨地接受。家長的思想和行為無時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家長良好的行為能促進幼兒良好品德的建立,家長不適當的行為則影響着幼兒良好品德行為的形成。

家長的行為習慣指家長日常舉止的穩定性,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工作習慣等。好的習慣一生受益,壞的習慣有害終身。俗話説:“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幼兒正處於發展時期,各方面都還未定型,既容易養成好的習慣,也容易形成不良的習慣。幼兒最善於模仿,父母則是他們模仿的首要對象。他們總是喜歡模仿父母的一些行為模式,以達到自我滿足。孩子身上不少習慣就是直接從父母那裏模仿來的。因此,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來説,是至關重要的事。

影響幼兒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長的道德修養與學識水平。家長與幼兒不僅是血緣關係,更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家長對幼兒品德及個性形成的影響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家長的言行對幼兒起着言傳身教和人格示範的作用,這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育。幼兒對父母生活、經濟上的依賴關係、情感上的依戀關係,使幼兒常以父母為自己的榜樣,因而這種教育又是最富有情感的。

另外,我很欣賞家長能和孩子間不僅是母女的關係,還是朋友的關係。就如《幼兒教育》中所述,父母若能與孩子成為朋友,那麼在教育孩子時你將會發現很多的好處。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3

我很喜歡<<幼兒教育>>這本書,它貼近我們幼兒教師的生活與學習,像一盞指路燈,從不同的角度與方位給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書中有好幾個版塊,每當我一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就是先看看其中最最讓我體味深刻的“卷首”。很多的小故事,大道理,給了我心靈上的啟迪,精神上的滿足,知識上的提高與視野上的開闊。

我又一次翻開了《幼兒教育》,一冊上,卷首中的“鐵杵磨成針”幾個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很小的時候,我就學過。這個故事一直被老師作為教導孩子要有恆心的道德範例,他們希望孩子能像李白一樣領悟其中的道理,用老奶奶“鐵杵磨成針”的恆心與毅力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要遇到一點挫折就氣餒、逃避。曾經我也給幼兒們講過。這個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書中它又有了“鐵杵磨成針”新釋,難道在這裏還有什麼我們還沒有參透的道理呢?帶着疑問,我一口氣就讀完了它。讀完後,我又進入了思考,現在的孩子,是新時代的人,同樣的故事,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他們並沒有對老奶奶磨針的毅力發出讚歎聲,而是説:那麼費力氣,為什麼不去買一根針呢?她真是太笨了。我們也都知道,這個故事對孩子而言,有另一層寓意,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要堅持到底。但是,又有誰能肯定這條道就不是死衚衕?堅持是要的,沒有堅持就沒有勝利,但是,現在的社會,變通則顯得尤為重要。文中説到:變是生命的一般規律,“適者生存”,想要“適”就要“變”,如果不變通怎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不適應又怎能生存?這個實例本身並沒有錯,錯在我們運用它進行教育的視角與方法。教育只有注入時代的信息,才會煥發出活力,出現新面貌。

感謝《幼兒教育》,讓我的心靈得到啟迪。由此感發:無論什麼事,我們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多思考,換一種方位,換一種角度,對我們又會有一種豁然開朗、截然不同的感受與體會。讓我們做一名適應時代的教師,多方位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領悟道理的基礎上,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試一試,我們會懂得更多,收穫更多,體驗得更多。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4

看到這本書,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師範的考試,再次翻着這本書,讀着熟悉的名詞,卻感覺沒有當年的激情,也許是沒有了考試的動力,也許是當了十幾年的教師,這些理論的戰術已經在課堂實踐的戰場上用不上了。於是,我毫無興趣地翻着,想找一找自己比較有興趣的章節,跟自己教學實際最接近的教學過程來看看,最後決定翻到“教學過程”這一塊看看。對於老書新讀,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原以為這些東西太熟悉了,教育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原則,哪一條不是當年滾瓜爛熟背過的,就連孔子的“因材施教”,盧梭的自然教育,誇美紐斯的班級授課制也都再熟悉不過了……經過三年的師範學習,加上三年的專科與三年的本科鞏固,自以為,自己對教育學的理論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意外的是,我在書上看到了我從沒見到,從沒聽過的教學新詞、嶄新的教學理論:

“產婆術”:即在教學中,並不把真知直接教學教學學生,而是通過對話、詰問,讓學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後引導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得真知,即蘇格拉底的教學思想。這種“產婆術”教學,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詰問,第二階段:助產。雖然這樣的名詞我們(至少是我)沒聽過,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值得借鑑的。教學中,同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之間的質疑、互動,引領學生深入思考,最後經過老師的推波助瀾和孩子的獨立思考得出問題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昆體良的教學過程思想:昆體良是古羅馬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模仿、理論、練習”三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理論。這種學習過程,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進,對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性、條理性等顯著的效果。教學中,偶爾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或穿插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

道爾頓制:這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學參考書、佈置作業,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導。聽了昨天陳校長的講座,巧的是,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與昨天陳校長講的新亮點不謀而合,和我們學校的自主作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相吻合。雖然目前不可能實現這樣的教學形式,但對我們的教學以及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卻有着很大的影響。

特朗普制:這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是今年以來,美國學者勞伊德、特朗普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試圖把大班、小班和個人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大班上課:即把兩個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課,由出類拔萃的老師擔任;小班研究,每個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師或優秀生領導,研究、討論大班授課材料;個別教學,主要由學生獨立作業,部分作業指定,部分作業自選。

還有“克伯屈、伯克、華虛朋”等都是我聞所未聞的新詞,我想,不管是哪種教學組織形式,都有其優缺點,針對如今的課堂,都是有其借鑑意義的。因此,對於這本書,我還需好好研讀,全面掌握各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性質與功能,綜合地利用,有主有輔地結合,以便更好改進自己的教學。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5

再次捧起《教育學》,讀到《教師與學生》這一節,感觸很多,具體如下:

一、學生雖然教育過程和教學過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們以往的教育學對學生的分析和研究卻很不夠。雖然我們強調教師應該吃透兩頭,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認識學生,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師的工作中,前一點往往比較重視,後一點卻重視得很不夠。

二、學生是處於迅速發展時期的人。學生時代,從入國小到中學畢業,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發展都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比較定型的成長髮育時期。對於學生來説,他們身心各個方面都潛藏着極大的發展的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各種特徵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能否得到滿足,能否得到積極、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學生髮展的可能性能否成為現實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個體發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屬性的制約。進入學校後,社會性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制約作用則逐漸加大。推動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動力,是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運動的階段性完成是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個體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生的。在活動中,個體不斷作用於客觀現實,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關係,形成一定的發展水平。客觀現實也不斷作用於個體,對個體突出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反映在個體的頭腦中,轉變為個體的需要。而需要的滿足,同樣需要通過個體自身的活動即與客觀現實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因此,沒有活動,沒有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個體的發展。客觀環境的刺激,諸如教學的內容、教學的要求、學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學生的精神需要,並對這些需要作出積極的反應產生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能否產生積極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結果,與教師、學校如何安排、組織學生的各種活動有極大的關係。

四、學生是具體能動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對象。學生的發展性與學生的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正因為學生的不成熟性,學校和教師才大有可為。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由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體教育場景選擇教育內容,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並採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與環境對個體自發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學校教育對個體的成長起着主導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由於他們的知識較少,經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加上受教師權威的文化影響,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即一種盲目信任教師的特點。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權威性。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着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受動者。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存在的學生觀在根本上是陳舊的、錯誤的。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這種依賴性和向師性,但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自立的發展意識與能力,發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展,是對教師素質的考驗。如果教師不珍惜甚至濫用學生的依賴性和向師性,將挫敗學生的發展。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6

讀《教育學》這本書很枯燥。猶如啃石頭一般。這本書上的東西都是老理論了,就算是新理論,我們也早已實踐過。而這本書也算是老古董,從上個世紀的80年開始第一版印刷,然後修修改改,一直到今天的第六版,也有近30年的歷史了。因此,這本書我只看了與自己學科相關的一個章節——就是第十三章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讀這個章節的時候,讓我感觸不多,很少。以前為了考試,這本書看過一次。今天再去看這本書,因為是看書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得到的感觸也不同。

這一次是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書,看過之後,也有些體會。

什麼是信息?

人們都説現在是信息的時代。那麼信息是什麼?

是不是以前就沒有信息了?

是不是有了電腦就有了信息、沒有電腦就沒有信息?

其實,我們古代人們很重視信息。孫子兵法就説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中的“知彼”就是指敵人的信息。你都沒有敵人的信息,你怎麼能“百戰百勝”?所以,信息並不只是現在才有的。只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對信息資源越來越依賴,所以我們才會更加主動的去獲取信息。

舉個例子,從瑞安到上海旅遊。我們一般出發前要了解上海那一邊今天或明天的天氣怎麼樣?為什麼要了解今天或明天的天氣信息,因為我們早上出發,下午就可以到達上海,路上行程時間很短。但如果,你也學古人一樣,非得要走上10天、半個月的,那你瞭解上海今天或明天的天氣信息什麼用?

所以,隨着生活的現代化,我們身邊的各種信息設備或終端會越來越多。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不用等太久,再過四、五年吧,到時候我們的身邊將到處是便攜式的信息終端機器。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處理這些信息,那麼我們就會是被隔離的孤島一樣,與外界隔絕。曾經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不識字的人被定義成文盲,那麼幾年後,不懂得信息處理的人或沒有信息能力的人也將是“文盲”。因此,一個人一定要有信息素養。

這也正是信息技術課對學生的要求。

那麼信息素養是什麼?

信息素養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信息意識、信息價值觀和信息處理能力。

什麼是信息意識?就是對信息的敏感性。通俗地講,就是面對不懂的東西,能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答案,並知道到哪裏、用什麼方法去尋求答案。

信息價值觀是什麼?就是對信息的判斷力。哪些信息真的、哪些信息對我有用、哪些信息對我沒用,什麼樣的信息會對將來的生活有影響。這就是信息的價值觀。

什麼是信息處理能力?這個很好理解。它包括信息的蒐集能力、分析能力、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説簡單點,就是用什麼工具、什麼途徑蒐集到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看看信息是否真假、對自己有沒有用處,有用處就把它用起來,用起來後,這個信息還要不要與別人分享?這個信息的處理能力是一系列的過程。因此,信息處理能力是整個信息素養中最重要的。

你看,這就是我們信息技術課對學生的要求。

所以,信息技術課不是電腦培訓課。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7

我很喜歡<<幼兒教育>>這本書,它貼近我們幼兒教師的生活與學習,像一盞指路燈,從不同的角度與方位給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書中有好幾個版塊,每當我一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就是先看看其中最最讓我體味深刻的“卷首”。很多的小故事,大道理,給了我心靈上的啟迪,精神上的滿足,知識上的提高與視野上的開闊。

我又一次翻開了《幼兒教育》,一冊上,卷首中的“鐵杵磨成針”幾個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很小的時候,我就學過。這個故事一直被老師作為教導孩子要有恆心的道德範例,他們希望孩子能像李白一樣領悟其中的道理,用老奶奶“鐵杵磨成針”的恆心與毅力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要遇到一點挫折就氣餒、逃避。曾經我也給幼兒們講過。這個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書中它又有了“鐵杵磨成針”新釋,難道在這裏還有什麼我們還沒有參透的道理呢?帶着疑問,我一口氣就讀完了它。讀完後,我又進入了思考,現在的孩子,是新時代的人,同樣的故事,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他們並沒有對老奶奶磨針的毅力發出讚歎聲,而是説:那麼費力氣,為什麼不去買一根針呢?她真是太笨了。我們也都知道,這個故事對孩子而言,有另一層寓意,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要堅持到底。但是,又有誰能肯定這條道就不是死衚衕?堅持是要的,沒有堅持就沒有勝利,但是,現在的社會,變通則顯得尤為重要。文中説到:變是生命的一般規律,“適者生存”,想要“適”就要“變”,如果不變通怎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不適應又怎能生存?這個實例本身並沒有錯,錯在我們運用它進行教育的視角與方法。教育只有注入時代的信息,才會煥發出活力,出現新面貌。

感謝《幼兒教育》,讓我的心靈得到啟迪。由此感發:無論什麼事,我們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多思考,換一種方位,換一種角度,對我們又會有一種豁然開朗、截然不同的感受與體會。讓我們做一名適應時代的教師,多方位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領悟道理的基礎上,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試一試,我們會懂得更多,收穫更多,體驗得更多。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8

一提到《教育學》,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陌生,但是能夠把《教育學》中的教育理論領會到心,並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的也許不是很多。就拿我來説吧,《教育學》我已學了三遍。在師範學,在讀專科時學,讀本科時又學,可真正能夠深入我心的東西卻很少。而這次我選擇讀書套餐,學校裏要求我們讀這本書,這是我第四次學習《教育學》,也是學的最認真的一次。因為本次學習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我也想學習更多的教育理論,為自己充電,以便在今後能夠更好的指導工作。

其中,讀了第十五章《教師》中的第二節“教師的素養及培養”給我很大的啟示:教師要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熱愛優秀的學生,對教師來説很普遍,而愛差生和後進生,卻不易。然而,十個手指不一樣齊,學生也一樣,不可能個個優秀。就拿我班來説,有名差生是有多動症的,接受能力也不強。我曾經想過是否要放棄他。但國小階段如果對他放任自流,讓他形成了壞習慣,這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對這位學生想靠壓服,顯然行不通。於是,我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用真誠的愛來感染他。他沒作業本,我送他一本;他不會做作業,我就留他下來教他;他經常忘記做作業,我就叫同桌每天監督他記作業;他上課精神很不集中,我就要求班主任把他調到第一個位置,方便提醒他認真聽課……。在這學生身上,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漸漸的我們關係融洽了,下課經常找我聊天,有時還告訴我他的發現。

雖然,有時我也會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為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為他們的違紀而心煩,但一想到他們還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剋制自己心中的不滿。我們當教師的,應該時刻想着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平日裏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麼,孩子心裏就會很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

正如蘇聯教育家捷爾斯基所言:“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9

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就是幼兒園所開展的活動本質上應該具有遊戲的性質。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看,幼兒園絕大部分時間要以遊戲性活動為主,幼兒從晨間遊戲開始,上下午有專門的遊戲時間開展區域遊戲、體育遊戲、户外遊戲等。從方法和手段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為一種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兒園教育的一日活動之中。比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常以遊戲手段開展,象色彩遊戲“顏色變變變”、科學遊戲“一切都在變”、數學遊戲“誰排第一”、語言遊戲、手指遊戲等等,以各種方法手段豐富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從內容和形式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為一種內容和形式融入幼兒園教育,遊戲不應該是孤立的、分割的,他應該以反映幼兒完整的經驗為活動目的。安排遊戲的目的不是為遊戲而遊戲,而是為了藉助遊戲這種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們在參加遊戲活動中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可想而知。對於遊戲,相信在座的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肯定也能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組織各種遊戲,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蹲下來跟孩子説話”這不僅是教師體位的改變,也不只是為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親密接觸,”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尊重。蹲下來跟孩子説話,既在有形之中縮短了大人與孩子之間的形體距離,使孩子沒有壓抑和恐懼感,又在無形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同大人一樣是平等的,有利於培養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要讓自己下意識的蹲下和孩子説話,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歷練才能將有意識行為轉化為自覺的無意識行為。

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孩子的內心活動

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活動。作為教師就要勤於觀察,善於捕捉並分析這些信息,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吃飯時有個孩子在偷偷的看你,這是為什麼?原來他想扔掉不願意吃的蔬菜,這時候,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要看他的手,他就會停止動作,如果扔掉了,我們再去批評他,那就晚了。教師只有善於把握最佳教育時機,走進童心世界,方能讀懂兒童這本書。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發現孩子的優點

儘管每一個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環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們卻各自有着不同的優點。作為教師就要用發現的眼睛、欣賞的目光去探求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尊重他們的個性,平等地善待每一個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告訴孩子即使你尿牀了或者打壞東西了老師照樣喜歡你。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是沒經雕鑿的好孩子,“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當的教育。”我們不能用同樣的尺度要求於所有的孩子,要因人施教。

教師公平、民主的對待每個幼兒,才能使每個幼兒對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充滿信心。這樣孩子的心情得到放鬆,自尊心得到加強,有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活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有的教師在組織遊戲時,生怕幼兒放開了,收不住,因而叮囑了再叮囑,規矩了再規矩,更不用説開展體育活動了,能減的步驟儘量減,能縮小的範圍儘量縮小,給每個孩子都套上一個緊箍咒,“誰玩不好,下次不能玩,”使幼兒在遊戲中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小心謹慎,不敢大膽嘗試新的玩法,不敢超越老師規定的活動範圍。幼兒一旦離開自己的位置,即被教師視為不遵守紀律,罰出場地——儘管遊戲規則中,從來沒有這一條!幼兒想獲得當“角色”的機會,即被視為不安分、想出風頭。長此以往,幼兒失去遊戲的興趣,缺少遊戲投入的熱情,有的老師問“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愛玩遊戲?”原因就在我們老師的身上,教師只有自然而真實的瞭解幼兒的興趣、需要,才能滿足幼兒的遊戲慾望,不至於鎖住幼兒的手腳,限制幼兒的創造。教師要“站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一個獨立嘗試機會。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0

談到《教育學》,我似乎一點都不陌生,上師專時作為一門課程來學,參加工作後又培訓過一次,升本科時還培訓了一次。次數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認為並沒有能真正把教育學的理論運用在實踐當中,參加工作十年了,面對一個個教育難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

為了讓自己對教育這門科學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這本《教育學》,細細地品讀,希望它能給自己以新的啟示。翻開這本顯得有點陳舊的書,又看到那個問題,“教育學是什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為什麼要進行這樣一種社會活動?原來人類要生存和發展,社會要延續和進步,就必須將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使之逐漸完善起來,並把更成熟的經驗傳給下一代。

教育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説,教育與社會共同存在、共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範疇。看到這裏,我心頭湧起一種強烈地自豪感。因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為一名教師,自己感覺是無尚的光榮。面對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自己真的應該投入整個身心去認真地工作,不僅僅是投入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們,使他們健康成長。想想平時的自己,也曾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為在新課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講課而彷徨,甚至有時會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現在覺得真不應該,自己今後要打起精神,帶着神聖的責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讀,這本書又從中國教育的現狀、學生素質及培養、課程、教學以及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等幾方面進行了論述,使自己對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又得到了一次回顧,在讀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一些對教育這門科學的新認識:一、教師要解放學生,解放自己。書中有一段話寫得特別好:“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一絲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開啟過一處美不勝收的精神世界之門,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其激動不已的讀物,從來沒有執着地思考過某一個問題,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令自己樂此不疲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

那麼,他(她)就肯定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話語告訴我們,原來良好的教育講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縛,不是鉗制,它需要釋懷,需要解放。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可是現在教學的現狀是,學校似乎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引學生去感知這個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點放在對成績的要求上,不僅要排名次,而且對優A率及達優率也要排出來。老師們為了讓學生出成績,不停地加班加點,佈置的作業也很多。學業生每天疲於應付,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難得自由,天長日久,學生整天到晚都處在心事重重、焦慮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許,他們小小年紀,但已經開始有了嚴重的厭學情緒。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學生淹沒在題海戰術裏,不要再讓學生寫作業寫到很晚。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美好而輕鬆的童年,和孩子們同讀一本書並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引導他們學會體驗愛,這樣,學生會很快樂,而我們自己也會工作得很快樂。

二、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以往的“教師中心論”,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關係的緊張,而“學生中心論”又削弱了教師的職責,對學生成長同樣不利。其實,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間性”。這種關係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評判。這就特別需要教師具有寬容、温厚之心。努力減少一些苛責、失望和冷漠,增加幾分理解、信心和親切。努力從學生哪怕是極細微的閃光點上,分享滿足、愉悦和歡樂的情緒,能選擇最恰當的教育時間、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教學工作才會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進行。

這一點就需要我們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在假期中重讀《教育學》,給我以新的啟示,其實人就是在不斷的讀書中進步,讓我們繼續讀書吧!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1

通過學習,我認為,教育學不能單純作為知識進行學習,而是要理論聯繫實際,把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於教學當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

一、始終將自己作為教學者與學習者相統一的角色來看待。將自己當為學習者,與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平等地討論和對話,表達自己的教育認識,實現師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生活的主人。

二、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提倡平等對話,積極交流的合作教法。

三、要讓學生找到自信與尊嚴,多鼓勵學生提問與思考,欣賞學生的表白與論述,要為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思想。要傾聽學生的表達,要尊重學生的見解。用教育的思維,形成教育的理念與智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自由與愉快。

通過學習,我認為封閉式的教育是是把學生與社會進行分離。學生只有在社會環境中才有利於打開思維,鍛鍊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並且讓學生充分認識社會、認識世界。封閉式教育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績好的學生更努力,成績差的學生失去自信心。只有讓學生在社會活動中才能得到實現和保證。成績好的學生更努力,成績差的學生失去自信心。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知識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有可以超過知識的東西——靈魂。教育傳授知識,不過我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於對人的靈魂的塑造。而這關鍵在基礎教育。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到:

一、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

二、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三、做好教書育人工作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才能使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得到健康成長,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2

教育應該教人“求真”。陶行知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的現行教育充斥着虛假,這將會給成長中的學生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我認為,當學生從天真無邪的兒童成長為一個初具是非判斷力的少年時,教育中、生活中的種.種虛假和醜惡對他們世界觀的形成所造成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們將會比“狼來了”這個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虛無望和無所適從。而作為幹“良心活”的教師,應責無旁貸地讓學生了解真實的社會、瞭解真實的生活、瞭解真實的人,可這有多難啊!因為,我們教師作為普通人,誰又敢説自己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師都能成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應該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憐憫之情即為“善”。教育應該讓人常存感恩、憐憫之心。我堅信,一個常存憐憫之心的民族,才是最偉大、最強盛的民族。日本經濟發達,可野心昭昭,為其不改,永遠也不會強盛。因為一心想稱霸的人,其實內心是懦弱的、可憐的。教師教學生求善,當讓學生對生命萬物常存憐憫之意;對父母、師長常存感恩之心;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教育應該教人“求美”。賞心悦目謂之“美”。廣義的“美”應該是“真”和“善”的完美結合。作為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求真、求善,那麼讓學生悟出何為“美”就會水到渠成。如果能讓學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現在這樣蒼白無力了。我常想,試圖以開設思想品德課程、政治課程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結果無異於緣木求魚甚至是南轅北轍。因為很多學生看透了虛假,又怎能相信書上的“崇高”的謊言?惟有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聖人境界。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後才是教人“求知”。在這一點上,可能很多人認為已經做好了,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已經將追求知識的掌握做到了極至。其實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學會學習,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時髦的説法是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而不是像現在大行其道並被多數老師屢試不爽的對學生強行的“硬灌”“死揪”“填鴨式”的“知識轟炸”。須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來,中國教育讓人真正“求知”的路還很遙遠、漫長。

以上僅是我對教育的膚淺理解,難逃俗套同時也是紙上談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拋磚引玉,則願足矣!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3

再次捧起《教育學》,讀到《教師與學生》這一節,感觸很多,具體如下:

一、學生雖然教育過程和教學過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們以往的教育學對學生的分析和研究卻很不夠。雖然我們強調教師應該吃透兩頭,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認識學生,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師的工作中,前一點往往比較重視,後一點卻重視得很不夠。

二、學生是處於迅速發展時期的人。學生時代,從入國小到中學畢業,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發展都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個體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比較定型的成長髮育時期。對於學生來説,他們身心各個方面都潛藏着極大的發展的可能性,在他們身心發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各種特徵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他們的身心發展能否得到滿足,能否得到積極、良好的教育,對於他們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學生髮展的可能性能否成為現實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個體發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屬性的制約。進入學校後,社會性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制約作用則逐漸加大。推動個體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動力,是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運動的階段性完成是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個體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生的。在活動中,個體不斷作用於客觀現實,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關係,形成一定的發展水平。客觀現實也不斷作用於個體,對個體突出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反映在個體的頭腦中,轉變為個體的需要。而需要的滿足,同樣需要通過個體自身的活動即與客觀現實的相互作用才能實現。因此,沒有活動,沒有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沒有個體的發展。客觀環境的刺激,諸如教學的內容、教學的要求、學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學生的精神需要,並對這些需要作出積極的反應產生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能否產生積極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結果,與教師、學校如何安排、組織學生的各種活動有極大的關係。

四、學生是具體能動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對象。學生的發展性與學生的不成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因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正因為學生的不成熟性,學校和教師才大有可為。學校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由教師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體教育場景選擇教育內容,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並採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施加影響。與環境對個體自發的、零碎的、偶然的影響相比,學校教育對個體的成長起着主導作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由於他們的知識較少,經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加上受教師權威的文化影響,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即一種盲目信任教師的特點。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權威性。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着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受動者。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存在的學生觀在根本上是陳舊的、錯誤的。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學生的這種依賴性和向師性,但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自立的發展意識與能力,發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發展,是對教師素質的考驗。如果教師不珍惜甚至濫用學生的依賴性和向師性,將挫敗學生的發展。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4

談到《教育學》,我似乎一點都不陌生,上師專時作為一門課程來學,參加工作後又培訓過一次,升本科時還培訓了一次。次數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認為並沒有能真正把教育學的理論運用在實踐當中,參加工作十年了,面對一個個教育難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為了讓自己對教育這門科學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這本《教育學》,細細地品讀,希望它能給自己以新的啟示。

翻開這本顯得有點陳舊的書,又看到那個問題,“教育學是什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為什麼要進行這樣一種社會活動?原來人類要生存和發展,社會要延續和進步,就必須將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使之逐漸完善起來,並把更成熟的經驗傳給下一代。教育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説,教育與社會共同存在、共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範疇。看到這裏,我心頭湧起一種強烈地自豪感。因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為一名教師,自己感覺是無尚的光榮。面對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自己真的應該投入整個身心去認真地工作,不僅僅是投入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們,使他們健康成長。想想平時的自己,也曾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為在新課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講課而彷徨,甚至有時會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現在覺得真不應該,自己今後要打起精神,帶着神聖的責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讀,這本書又從中國教育的現狀、學生素質及培養、課程、教學以及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等幾方面進行了論述,使自己對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又得到了一次回顧,在讀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一些對教育這門科學的新認識:

一、教師要解放學生,解放自己。

書中有一段話寫得特別好:“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一絲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開啟過一處美不勝收的精神世界之門,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其激動不已的讀物,從來沒有執着地思考過某一個問題,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令自己樂此不疲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麼,他(她)就肯定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話語告訴我們,原來良好的教育講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縛,不是鉗制,它需要釋懷,需要解放。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可是現在教學的現狀是,學校似乎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引學生去感知這個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點放在對成績的要求上,不僅要排名次,而且對優A率及達優率也要排出來。老師們為了讓學生出成績,不停地加班加點,佈置的作業也很多。學業生每天疲於應付,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難得自由,天長日久,學生整天到晚都處在心事重重、焦慮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許,他們小小年紀,但已經開始有了嚴重的厭學情緒。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學生淹沒在題海戰術裏,不要再讓學生寫作業寫到很晚。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美好而輕鬆的童年,和孩子們同讀一本書並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引導他們學會體驗愛,這樣,學生會很快樂,而我們自己也會工作得很快樂。

二、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以往的“教師中心論”,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關係的緊張,而“學生中心論”又削弱了教師的職責,對學生成長同樣不利。其實,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間性”。這種關係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評判。這就特別需要教師具有寬容、温厚之心。努力減少一些苛責、失望和冷漠,增加幾分理解、信心和親切。努力從學生哪怕是極細微的閃光點上,分享滿足、愉悦和歡樂的情緒,能選擇最恰當的教育時間、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教學工作才會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進行。這一點就需要我們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讀《教育學》,給我以新的啟示,其實人就是在不斷的讀書中進步,讓我們繼續讀書吧!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5

近年來,我國許多教育學人執着於理論研究,借鑑西方先進教育思想,挖掘古代的優秀文化遺產,深入思考教育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力圖建構起科學合理的教育學理論體系,教育理論研究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由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楊兆山教授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__年出版的《教育學》,就是杏壇中初綻的一朵小花。

“教育是什麼?”這是作為教育學科通論的教育學必須回答的問題。作者認為,“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育學是研究培養人的學問”。作者從社會與人的關係入手來詮釋培養人這一社會活動。培養人就是使個體從生物意義上的人,成長為社會意義上的人,並進而去改造社會、促進社會發展。教育為社會培養人,人接受教育才能適應並改造社會。由此,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便成為教育學發展的兩條主線。社會與人,是教育學的永恆主題,教育學正是在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之間的矛盾運動中,不斷地向前發展。

以往的許多教育學理論體系的一個特點是:各部分自成系統,但各章之間缺乏有機聯繫,學生在學習時常常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教育學的學科脈絡,無法形成明晰的學科意識。因此,作者緊緊圍繞“培養人”這一主題展開教育學學科體系,從“社會、教育、人”這一教育學基本問題出發,以“培養人”為原點,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為主線,系統闡述了“培養人”這一教育學基本問題,並在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這兩個維度上展開教育學學科體系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的維度包括“為誰培養人”(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培養什麼人”(教育的目標);教育與人的維度包括“怎樣培養人”(教育的方式手段)與“誰來培養人”(教育的主體)。本書將傳統教育學所涉及的重要領域進行梳理,整合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和“誰來培養人”五部分內容中。由此,“一個原點、兩個維度、四個領域”構建了一個語義簡明、邏輯嚴謹的教育學理論體系。將“培養人”這一條教育學學科體系的“暗線”變為“明線”,既凸顯出教育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又將各自獨立的篇章聯繫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教育學學科建構的核心是教育觀。教育觀即是對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它引領着教育實踐。作者執着於教育觀的探討,強調學習教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形成科學的教育觀。認為只有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才可能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樹立正確的師生觀,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缺乏正確教育觀的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只能在盲目中摸索,難以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強調教育學不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術,而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教育觀是統攝教育學的靈魂。

本書能夠自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觀,堅持培養人的社會主義方向,並且不迴避教育理論研究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提出了比較有見地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作者以“培養人”為原點,構建了一個簡明、嚴謹的教育學體系。在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地闡述理論的同時,加入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案例,增加了該書的可讀性、趣味性。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書中還有一些理論觀點尚需商榷,一些提法仍待推敲,但就其教育理論研究的勇氣、毅力與耐心,是值得鼓勵的。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6

近年來,我國許多教育學人執着於理論研究,借鑑西方先進教育思想,挖掘古代的優秀文化遺產,深入思考教育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力圖建構起科學合理的教育學理論體系,教育理論研究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由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楊兆山教授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教育學》,就是杏壇中初綻的一朵小花。

“教育是什麼?”這是作為教育學科通論的教育學必須回答的問題。作者認為,“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育學是研究培養人的學問”。作者從社會與人的關係入手來詮釋培養人這一社會活動。培養人就是使個體從生物意義上的人,成長為社會意義上的人,並進而去改造社會、促進社會發展。教育為社會培養人,人接受教育才能適應並改造社會。由此,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便成為教育學發展的兩條主線。社會與人,是教育學的永恆主題,教育學正是在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之間的矛盾運動中,不斷地向前發展。

以往的許多教育學理論體系的一個特點是:各部分自成系統,但各章之間缺乏有機聯繫,學生在學習時常常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教育學的學科脈絡,無法形成明晰的學科意識。因此,作者緊緊圍繞“培養人”這一主題展開教育學學科體系,從“社會、教育、人”這一教育學基本問題出發,以“培養人”為原點,以“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為主線,系統闡述了“培養人”這一教育學基本問題,並在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這兩個維度上展開教育學學科體系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的維度包括“為誰培養人”(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培養什麼人”(教育的目標);教育與人的維度包括“怎樣培養人”(教育的方式手段)與“誰來培養人”(教育的主體)。本書將傳統教育學所涉及的重要領域進行梳理,整合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和“誰來培養人”五部分內容中。由此,“一個原點、兩個維度、四個領域”構建了一個語義簡明、邏輯嚴謹的教育學理論體系。將“培養人”這一條教育學學科體系的“暗線”變為“明線”,既凸顯出教育學理論的基本問題,又將各自獨立的篇章聯繫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教育學學科建構的核心是教育觀。教育觀即是對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它引領着教育實踐。作者執着於教育觀的探討,強調學習教育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形成科學的教育觀。認為只有形成科學的教育觀,才可能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樹立正確的師生觀,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缺乏正確教育觀的引領,教師的教育教學只能在盲目中摸索,難以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強調教育學不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術,而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教育觀是統攝教育學的靈魂。

本書能夠自覺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觀,堅持培養人的社會主義方向,並且不迴避教育理論研究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提出了比較有見地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作者以“培養人”為原點,構建了一個簡明、嚴謹的教育學體系。在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地闡述理論的同時,加入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案例,增加了該書的可讀性、趣味性。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書中還有一些理論觀點尚需商榷,一些提法仍待推敲,但就其教育理論研究的勇氣、毅力與耐心,是值得鼓勵的。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7

5月16日—17日,我有幸參加了州教育局組織的為期兩天的學前教育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益頗多。 本次的培訓是圍繞着科學保教、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意義與價值、幼兒園教師職業的道德規範、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園國小化課程的區別、幼兒園衞生保健工作管理培訓五大模塊內容展開。旨在幫助我們幼兒教師進一步理解幼兒園課程,提升我們幼兒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實施能力;進一步學習教師基本素養,提升師德師風素養,規範教師禮儀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進一步科學、規範開展幼兒園衞生保健管理工作,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在培訓過程中,教育專家們以理論與課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採用主題講座、專業對話、課例評析、現場演練、互動參與等方式進行。他們展示的內容豐富多彩,讓人應接不暇。除了傳統的專家主題講座外,本次培訓還立足區域優秀園長資源,讓優秀園長為我們進行了同伴互助的培訓。其中學前教育體育活動的現場獻課等豐富而富有鮮明特點的培訓形式,帶動了我們教師的學習氣氛,提高了我們學習的興趣,能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其中去,把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留給我們教師,讓培訓更加落地和接地氣,營造了互學、樂學的愉悦氛圍。在培訓現場中時而靜心聆聽,鴉雀無聲;時而讚口不絕,掌聲雷鳴;時而課間載歌載舞、笑聲連綿不絕,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無不透露着輕鬆與愉悦。

在這次培訓中教育專家還針對新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為我們進行了精彩的解讀。讓我更好的感受到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舊觀念下的國小化問題嚴重違背了幼兒成長的規律,空間的侷限性,課程的單一性,一塊黑板一個老師的大班額問題、使老師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每個孩子的身上,從而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新理念下的幼兒園應以培養幼兒的養成教育、團結協作、智力發展、學習習慣、語言交流、興趣愛好為主導思想。舊觀念下我們把知識看作是靜態的、結論性的,而新觀念下的知識要看作是動態的、過程性的,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幼兒,要孩子的思維自由發展、認真觀察,引導孩子去理解。以探究性為核心特徵親身體驗的、問題性的、合作性的學習,並使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有機結合。

培訓中明確了在幼兒教育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應該根據各年齡段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側重點,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興趣中去發現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不但要學會“教”,更應學會“學”,學會怎樣做人。對托幼機構衞生保健知識的學習,讓我學到了不少的衞生保健知識,包括:健康檢查、全日制觀察制度

總之,感謝中心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感謝州教育局領導為我們一線的幼兒教師組織這樣的活動,還要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學得了不少知識。我會將所學的知識傳達給我園其他教師,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農村幼教事業添磚加瓦。

教育學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我在《學前教育》雜誌上看到這篇文章。是文章的題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強烈去閲讀的興趣。因為在我們以往的慣性操作中,認為只要制訂好計劃,班內三名教師認真組織實施就可以了。教師就像一根指揮棒,指到東孩子就得向東,幼兒完全不知道教師有什麼安排,幼兒是一個盲從的狀。所以我們各班級在每個活動前後的環節銜接很亂,幼兒常常在班內追跑打鬧,教師要一刻也不能閒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體的喝水,集體的上廁,幼兒完全失去了自主,沒有自主的空間。

針對課間自由活動混亂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反思:我們給幼兒自主的空間了嗎?我們有提供給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做事的條件嗎?幼兒知道在這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嗎?於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動區講評時都將問題拋給孩子:“活動結束後我們有什麼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們等待,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豐富了一些簡易活動材料。這樣一來,活動結束後幼兒可以看、可以説、可以玩,多了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兩節活動課間的環節就顯得順暢多了。

針對每次活動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幼兒在短時間內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問題。如何讓幼兒預知呢?作者還是把問題拋給孩子:“我們每天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才能讓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裏呢?”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後決定用圖片的預知方式來告訴幼兒,下一環節要準備什麼。於是作者在班內開設了一個“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飯後都將當天上午的活動要求、場地安排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幼兒。如上閲讀活動,就放一張書的圖片和一張小椅子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老師需要他們搬椅子到上閲讀的地方上課。

通過作者這兩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貫通的使用這種方法。在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户外活動前,通過提示牌讓幼兒瞭解去哪兒,站幾路隊,要帶什麼?音樂舞蹈要到哪裏上?要帶上道具嗎?數學活動要到珠心算室嗎?要帶上書嗎?等等。做到讓幼兒預知下面的活動,瞭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幼兒從國小會有計劃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時間,形成有序做事的習慣,對幼兒的成長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