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文祕 > 會議發言稿

×市“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介紹

三百萬民眾苦戰太行

×市“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介紹

八千里路網助推小康

——長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設經驗介紹

長治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居太行山之巔,轄13個縣(市區)、132個鄉鎮、3481個行政村,總面積13896平方公里,總人口319萬。

長治市境內80%為山地丘陵,自古交通不便,山高溝深。當年曹操北征路經此地,面對巍峨的太行山,寫下了千古名篇《苦寒行》,“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的感歎,道出了行路之艱難。特殊的地理條件在革命戰爭年代成為抗擊日寇的根據地,八路軍總部就設在武鄉縣王家峪村,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裏指揮戰鬥,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震驚中外的“上黨戰役”就爆發在這裏。

改革開放以來,長治市把改善公路交通基礎設施作為興市富民的重要舉措,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近兩年來,長治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部門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從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全力實施“村村通”工程,僅2002年一年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3138公里,2003年又在偏遠山村修建1299公里,使全市3481個行政村中有3111個實現了“村村通”,通村比例達到了90%,兩年修建農村公路的里程是建國52年修建總里程的2.3倍,創出了全國農村路網建設的奇蹟。國家交通部部長張春賢、原部長黃鎮東、副部長鬍希捷、馮振霖、原副部長李居昌和省委書記田成平、原省長劉振華、原副省長杜五安、省交通廳廳長王曉林等領導親臨視察後給予充分肯定,吉林、新疆、湖北、內蒙、河北、陝西、福建及全省各地市40多批6000餘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後,給予了高度的讚揚。人民羣眾將寫有“民之路石”、“路在百姓腳下、碑在人民心中”、“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等字樣的錦旗牌匾自發地送到了交通部門。今年3月30日,省政府隆重表彰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我市佔到三分之一,分別是壺關縣、屯留縣、沁源縣、平順縣、襄垣縣,其中壺關縣為“標兵縣”。

在實施“村村通”工程建設中,我們的主要做法和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典型引路,及時推廣,形成村村通共識

長期以來,農村交通條件落後,一直是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由於道路交通不便,一些邊遠山區信息閉塞,通訊落後,農民思想觀念陳舊;由於道路交通不便,農民種的農副產品運不出去,賣不到好價錢;由於道路交通不便,許多旅遊景點“藏在深山人未識”,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由於道路交通不便,偏遠的村莊羣眾生病得不到及時治療 ,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喪失了生命;羣眾詼諧地説:農村公路晴天“揚灰路”,雨天“水泥路”,盼修路、盼致富成為人民羣眾最迫切的願望。

“要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必須首先解決交通滯後的狀況”,歷屆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此都有共識,但由於經濟條件、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制約,這一願望一直無法變為現實。2001年,黎城縣自逼加壓,艱苦奮鬥,僅用一年時間,完成投資3500多萬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2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村167個,全縣通水泥路村數由原來的50個增加到217個,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86.1%,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黎城縣論財力不算是富縣,論人口不算是大縣,論地形條件不算是平縣,論公路基礎設施也不能算是好縣,能夠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實現突破性、跨越式發展,這充分説明,農村公路建設的制約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經濟條件差,自然地理條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沒有開拓創新精神,沒有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黎城的經驗、全市農村公路的現狀和人民羣眾的迫切要求使我們下決心修建通村水泥路和油路。

市委、市政府經過充分研究後確立了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使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實現通水泥(油)路的目標。在2002年年初的市委八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我們把這項工程列為全市2002年的“五場硬仗”之一,在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又確定為為人民羣眾辦的10件實事之一。同時,通過組織到黎城參觀,就地召開現場會、動員會以及在全市大造輿論,廣泛宣傳等措施,有效克服了一些幹部羣眾的畏難情緒,使幹部羣眾充分認識到,集中一年時間實施村村通,不僅是客觀需要,而且積極可行,對農村乃至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並形成了以下五點共識:

第一,村通水泥(油)路是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從交通這一角度看,可分為江河經濟、海洋經濟和路橋經濟三大階段。江河經濟屬於封建社會以前,當時由於生產力水平較低,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強,經濟發展與自然地理條件的關係十分密切,在這一時期,一些大江大河沿岸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中心往往集中在江河兩岸。海洋經濟屬於資本主義時代,這一時期生產力有了一定的發展,資本輸出在經濟發展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資本輸出地和資本輸入地都集中在交通方便、信息靈通的海陸集合處,由此促進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路橋經濟屬於資本主義後期和後資本主義包括社會主義時代,在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基礎上,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沿江河、不靠海洋的內陸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發展,內陸地區往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首先需要架橋修路、改善交通,路修到哪裏,資金、人才、技術就會流向那裏。路橋經濟是促進經濟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舉。可以説,二十一世紀就是路橋經濟時代,共產黨人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就必須順應世界經濟潮流,大力發展路橋經濟。

第二,村通水泥(油)路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需要。調整經濟結構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公路結構調整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題中應有之義。公路基礎設施由低級路面向高級路面調整,會帶來運輸車輛結構的調整,會帶來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調整。把土路改造成為水泥路或油路,與高速公路、國省道主幹線形成網絡,就會使農村形成一個開放的市場,有利於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促進流通業的發展,有利於培育優勢產業、優勢產品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於把產品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從而促進全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第三,村通水泥(油)路是實施交通發展戰略的需要。交通部《公路水路“十五”發展計劃》確定今後公路建設的重點為國道主幹線系統、區域幹線公路和縣鄉公路網絡。按照這一發展規劃,結合我市經濟發展形勢和公路建設實際,我們提出了構建“三大路網”的戰略構想,一是“大十字”高速公路網。以長治為中心,太原一長治一晉城為南北通道,邯鄲一長治一臨汾為東西走向,全長233公里。二是“四縱四橫”高等級公路網。總里程1118公里,覆蓋了全市主要通道和出口。三是農村公路網。對全市農村公路進行技術改造和延伸通達深度。我們將這三級路網結構分別比做人體的“主動脈”、“次動脈”和“毛細血管”。村村通水泥(油)路就是讓“毛細血管”充分發揮作用,只有“血管”通暢,“肌體”才能強壯。

第四,村通水泥(油)路是擴大內需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需要。公路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產業,對擴大市場需求、加速經濟增長具有強大的推動力。我市具有豐富的石料資源,水泥生產能力相對較強。從我市實際出發,大力實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僅2002年一年就拉動水泥需求150萬噸,增加税收2000多萬元,同時帶動鋼鐵、煤炭、建材、旅遊等相關產業。

第五,村通水泥(油)路是實現羣眾利益的需要。“三個代表”的落腳點,是代表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就是修好路、快致富。黎城縣把鄉村公路建設作為振興全縣經濟的突破口,超前部署,奮力攻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黎城的經驗表明,只要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只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決心,再難的問題也能解決,再大的奇蹟也能創造出來。

二、依靠羣眾,全民共舉,社會協同作戰

我們在革命老區太行山深處用兩年的時間修建了4400公里水泥路和油路,創造了全國農村路網建設的奇蹟。這個奇蹟是怎樣創造的,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我們充分發揮了人民羣眾中藴藏的巨大的積極性。面對資金緊張、設備短缺、修路材料不足的客觀現狀,人民羣眾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和創造力,他們説:“資金不足精神補、機械不足力氣補、水泥不足石頭補”。工程建設中,我們集中採取了三條措施。

(一)領導帶頭,幹羣同心。全市自上而下都成立了村通水泥(油)路領導機構,各級主要負責人親自擔任總指揮,並在交通局設立了辦公室,對工程建設進行督促檢查,市四套班子領導多次參加修路勞動,深入工程一線與羣眾一起抬石頭、打石子;縣、鄉、村各級領導與羣眾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哪裏工程艱鉅,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特別是鄉(鎮)幹部,白天在工地勞動,晚上還要研究方案,病例了,打着吊針繼續工作。羣眾感動地説:“這樣的幹部就像當年的老八路,真是在為老百姓出力辦事。他們一來,我們心中有了底,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我們脱皮掉肉也要把路修通修好”。領導的躬身帶動,進一步調動了廣大羣眾修路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密切了黨羣關係,增進了幹羣感情。

(二)依靠羣眾,攻堅克難。全市“村村通”開展以來,我們通過層層宣傳發動,使各級幹部和廣大羣眾對修路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信心更足,幹勁更大。壺關縣鵝屋鄉地理條件差,是全縣的貧困鄉。他們發動全鄉3500餘人,憑着肩挑手推,連續大幹40天,硬是把原來22公里長的道路路基,由4米拓寬到7米多,動用路基土石方12萬立方米,人均16立方米。平順縣黃坪村黨支部書記常蘇發,身患肝癌仍帶領羣眾戰鬥在修路一線,14歲的女兒心疼父親,將留了好幾年的長辮子剪下了賣了90元錢讓給父親買藥,可常書發卻把錢捐出去修了路。當一條8公里的水泥路修成,羣眾載歌載舞歡呼時,常書發同志卻永遠離開了他深深熱愛的故土,出殯那天,1000多名羣眾自發地趕去為他送行。東土池村69歲老人趙魁、南倒寺村71歲老人郭天福,自帶乾糧,住在工地,打石子、整路基,幹部勸他們回家休息,他們説:“我們盼修路盼了幾十年,今天終於盼到了。不把路修通決不回家,拼上一把老骨頭也要幹到底”。沁源縣趙寨村僅有400餘人,每天參加修路勞動的就有100多人,村民賀民治、張勁國、齊新樣、田潤等15個7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堅持戰鬥在工地一線,村民們稱他們是“十五老漢賽黃忠,修通大路為子孫”。牧花園村村民王和會,平時生活缺錢花捨不得賣羊,為了修路,他毅然把羊賣掉,捐款支持修路。沁縣東仁村青年突擊隊員王永紅,為多拉一車石頭,不慎掉進了10多米深的溝裏,肋骨折斷四根,脾被刺破。武鄉縣的東坡村由於山高路不通,100多條光棍娶不上媳婦,聽説要修路,他們喊着“修好路、娶媳婦”的口號,組成突擊隊戰鬥在最艱苦的地方。襄垣縣古韓鎮狐燕窩村女支書史婉華,自“村村通”工程開始後,每天堅持在工地與羣眾一同勞動,在她的帶動下,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83歲的薛光明老人推着小車在工地和年輕人比干勁,就連閨女出嫁的當天也堅持參加勞動。像這樣感人的事例還很多。實踐證明,人民羣眾是這場硬仗中的真正英雄,表現出了驚人的力量和強大的戰鬥力。

(三)對口幫扶,社會共舉。實施“村村通”工程的難點在貧困山區和邊遠村莊。2002年,我們在全市確定了116個修路困難最大的村,為了解決這些村的修路困難,在鼓勵羣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同時,號召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和駐市企業,與這些村進行“一對一”結對子幫扶,各縣也採取這種辦法,開展富幫窮、先進幫落後的活動。2003年又對5個貧困縣進行集中幫扶,幫扶單位不但從技術、資金、機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而且深入工程一線參加義務修路。平順縣石城鎮黃坪村是一個有130多户、380多口人的村莊,周圍羣山環抱,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是一條坑坑窪窪的山路,遇到雨雪天氣村裏人出不去,村外人進不來,盛產的花椒、核桃等經濟作物堆在家裏賣不出去。修一條出村的好路,成為村民們夢寐以求的願望。市政府辦公廳把這個村作為幫扶對象,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該村克服困難,在村裏辦起了石料廠,解決了修路的原料問題,重新規劃了線路,拓寬了路基,鋪裝了水泥路面。其它幫扶單位也都把“村村通”工程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不但給予大力支持,而且與人民羣眾並肩勞動,協同作戰,較好地解決了長期困擾貧困村莊修路難的問題。

三、多元籌措,科學使用,破解資金難題

千困難,萬困難,資金短缺是最大的困難。按國家施工標準要求,結合我市地理條件實際,經詳細測算,修通1公里通村水泥路或油路約需資金20萬元,4000公里就是8個億,而我們長治市13個縣市區中,國定、省定、財政補貼縣佔到一半以上,財力十分有限,每年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只有2000多萬元,資金缺口非常大。是坐等觀望維持現狀,還是克服困難爭先發展?我們在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不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必須“辦多少事找多少錢”。為此,我們自逼加壓想辦法,勒緊褲帶擠,咬緊牙關省,四面出擊要,通過多種途徑解決資金問題。

一是工物抵資。修建水泥路或油路,大的工序有三道:路基、墊層和路面。路基整修、墊層材料所用資金,我們主要通過羣眾投工和就地取材的辦法解決,充分發揮老區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土石資源豐富的優勢,由羣眾義務投工進行採備石料和整修路基。沁縣境內土多石少,當地羣眾就去漫天遍野撿石頭,節省了大量資金;平順縣山高石頭多,但由於山路崎嶇,採石異常困難,為了備足石料,幹部帶着羣眾用最原始的搬運方法——肩挑手抬。有人總結出了一句順口溜:“扛着撅頭,挑着籮頭,啃着窩頭,鬥着石頭,幹部修路帶好頭,羣眾致富有盼頭。”他們就是靠着這一雙雙鐵手和一付付硬肩,備足了修路的石料。壺關縣是個貧困縣,縣財政連解決工資問題都很困難,根本無力解決修路資金,人民羣眾就地取材,從山上運下塊石堆到路邊,再用鐵錘砸成碎石鋪到路上,抬着老夯喊着號子壓實。

二是多元籌資。除去羣眾投工採備石料和挖填土方抵去部分資金外,路面鋪裝所必需的水泥、瀝青等材料,以及施工所用壓道機、拌和機等機械設備的租賃、購買,約需人民幣3億元。這3億元建設資金是“硬頭貨”,如果得不到儘快解決,“村村通”工程在質量上、數量上和時間上都會大打折扣。為此,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加大了籌融資力度。第一,財政擠一點。市、縣兩級把今後幾年的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集中使用,投入到工程建設中。第二,自願集一點。羣眾雖然困難,但捐資修路熱情高漲,我們在羣眾集資上堅持了“三不”原則:不增加農民負擔、不下行政命令、不搞硬性攤派,完全按照自願的原則進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捐款,各級領導和機關幹部展開了集資競賽。沁縣羅卜港村60多歲的閆水生老人賣掉棺材板捐了500元,壺關縣辛莊村會計郭根孝賣掉一頭大豬捐出750元。第三,鄉親捐一點。以村為單位向在外工作人員發出邀請函、倡議書,激發大家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利用各種渠道和辦法提供資金、技術、機械、材料等幫助,為修路貢獻力量。第四,單位助一點。行政機關和效益較好的企事業單位,都對困難大的村進行了資金幫扶。第五,向上要一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上級有關部門彙報工作、請求支援;各部門、各單位和有關縣鄉負責人,多次派人到中央和省級有關部門,在資金、設備、材料等方面尋求支持。省交通廳給了我們大力幫助,不但在資金上給予了積極支持,而且在技術、機械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援助。

三是合理用資。籌集到的資金浸注着人民羣眾的血汗,飽合着人民羣眾的期望。為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效益,我們將一分錢掰成兩瓣花,從各個環節上精打細算,避免浪費。首先,建立了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檔案。市、縣、鄉、村四級對各種渠道所籌集的資金,設立專户、專帳,專人管理,專款專用,每一項資金的列支都要根據工程進度和質量,由集體研究決定後方可使用。其次,對每條路所需資金進行精確概算。對工程建設中購買路面材料、租賃機械等必須使用的資金,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制定多種預算方案,擇優使用。並在工期安排、施工流程等方面科學安排,仔細推敲,避免窩工浪費,儘量節約資金。第三,實行財政資金以獎代補。我們規定每修一公里路,市財政、省交通廳各補貼一萬元,但這筆錢不是先給再修,而是先修再給;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以獎代補。先後對全市的村通工程進行了十四次大檢查,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分批下撥資金,既解決了工程建設的燃眉之急,又激勵了基層的幹勁。

四、落實責任,確保質量,提高綜合效益

修建村通水泥(油)路關鍵在領導,力量在羣眾,成敗在質量。為了把這項工程真正建成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們把黨政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羣眾監督這“五大監督”,引入“村村通”工程建設之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萬無一失。

(一)加強對工程規劃的監督。我們結合全市交通發展戰略的思路,在專業部門、人民羣眾和新聞輿論的監督下,由市交通部門牽頭,對每個村的路型、路線走向和道路標準都進行了合理分類和規劃設計:對地勢相對平坦、村莊集中的地方,力求形成循環;對山嶺丘陵較多、地形複雜的地方,以相對集中的鄉村連通為原則進行規劃;對地處偏僻、人口稀少的小村莊暫不進行規劃。在進行科學規劃的同時,市交通局及時組織縣、鄉、村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並將工程建設的具體操作規範和技術標準編印成小冊子,分發到各鄉鎮、各村。市縣兩級交通部門共派出18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並層層培訓1800餘名技術人員對各地進行技術指導。

(二)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監督。百年大計質量為本。為了確保質量,全市各級層層簽訂了質量目標責任狀,從設計、用料到施工、管護全過程監督,明確每條路段的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將責任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對工程質量實行終生負責制。市交通部門還成立了技術質量監督組,對工程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把關。在路基整修階段,嚴格規定新填路基必須經交通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鋪路面,對達不到要求的路基堅決不準鋪裝路面,對採備的路面材料,也由工程質量監督部門逐村逐段進行嚴格檢查,不符合要求的退掉重備。為了進一步把責任落到實處,我們還建立了嚴格的獎懲制度,對工程進展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以質量標準為主要依據,把黨政監督、羣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對進展快、幹勁足、質量好的,進行大張旗鼓的獎勵;對行動遲緩、畏難不前的,通過電視曝光、通報批評等措施,進行處罰;對不顧工程質量、育目冒進、搞表面工程、造成嚴重後果的,不僅追究直接責任,而且還要追究間接責任和領導責任。壺關縣晉莊鎮在“村村通”建設中,發動早、動手快、聲勢大、效果好,縣裏以獎代補20萬元。沁源縣對工程進展緩慢的郭道鎮、聰子峪鄉進行通報批評、電視曝光,責成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寫出書面檢查,重新作出工程進度和質量承諾。

(三)加強對工程效益的監督。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了實事求是、科學指導的原則,不搞勞民傷財、強迫命令,而是尊重羣眾意願,尊重客觀實際。我們明確規定,“村村通”工程不是要求每個村都要通,而是基本都能通。按照全市的總體規劃,根據各縣市區實際情況,以修水泥路為主,但不搞一刀切,可以因地制宜修建油路、石頭路和鋼磚路,對一些條件不具備的村,則暫時修建砂礫路。同時,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特別注重了提高公路的綜合效益,把修路與綠化、美化相結合,及時組織開展了培路肩、砌邊溝、打護坡等工作,對水泥路兩旁配套規劃了綠化帶,並在國道、省道主幹線交匯點等主要地段設計了綠化景點;把修路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在市、縣確定的重點小城鎮周圍,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相互配套、干支相連的格局;把修路與經濟開發相結合,在道路兩側規劃了種植帶、經濟帶,按照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綜合開發的思路,大力發展“路邊經濟”,以修路帶動種植、養殖、集貿等經濟的發展,力求使工程產生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一條條平展展的大道通進了太行山深處的山莊窩鋪,農民兄弟走上了水泥路,實現了“出門到縣城,腳底不沾泥”的夢想。現在,老百姓一提起“村村通”,高興之情溢於言表,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可以説,一條小小的水泥路燃起了致富的希望,連起久別的親情,帶來了社會的穩定,樹立了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一是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村村通”工程極大地改變了老區農村的通行條件,帶來了明顯的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村村通”工程打了開封閉的農村市場,使久居深山的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農民朋友憑藉一條條通村大道,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和旅遊業,使自己的腰包越來越鼓。各縣市區僅在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方面,已有世龍驢肉、沁源紅燒牛肉、屯留鳴源奶業等15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種植業為畜牧業服務、畜牧業為加工業服務、加工業為農民增收服務及畜牧業率先發展的格局。潞城市閆李莊村以路為媒,先後引來外省10多個投資老闆,興建了鋼鐵公司、發電廠、機修廠等7個大中型民營企業,總投資額達1.8億元。許多農民添置了摩托車、小汽車,特別是農用車輛增加速度更快。去年,全市新增6個億元縣、3個2億元縣和1個3億元縣,除沁縣、平順外,其餘11個縣市區財政收入全部達到億元以上。

二是帶來了社會穩定。“村村通”之前,農村上訪告狀的人不斷,主要反映村幹部不為農民辦實事,而村幹部又一時找不到農村發展的突破點。“村村通”號召發出後,全市一呼百應,各級幹部和人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上訪人數明顯下降了。壺關縣就有15個行政村在修路過程中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轉變。

三是積累了精神財富。長治市“村村通”工程建設能創造“奇蹟”,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交通廳的大力支持,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上黨老區特有的政治優勢,在這場被稱為新時期的“上黨戰役”中,老區人民拿出了當年抗戰支前的勁頭,全力以赴投入到工程建設中,許多農民把存糧賣掉支持修路,在外工作人員都紛紛捐款支持,在築路工地叫得最響的一句口號就是“資金不足精神補、機械不足力氣補、水泥不足石頭補”,為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太行精神和“紀蘭精神”賦於了新的內涵。人們普遍反映,“村村通”工程這樣艱鉅的任務都能完成,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長治的小康社會進程就一定能在這種精神力量的推動下更快實現。

隨着全市“村村通”目標的基本實現,我市公路建設“三大路網”規劃已初步形成。“大十字”高速公路主骨架網,長邯高速(山西境)勝利竣工,長晉高速已完成了路基工程,今年國慶節就要竣工,長太高速已開工建設,明年實現通車,長臨高速已通過了預可評審。“四縱四橫”高等級路網得到改善,我市通往外界的出口通道進一步順暢。農村路網建設今年又規劃了500公里的建設任務,通村比例將達到90%以上。今年,我們又結合全市經濟發展形勢,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出了新的公路建設發展思路,在未來幾年要努力實現“三通一環一網”目標:即通省高速路、通縣一級路、通村水泥路、環城高速路和農村客運網。這一規劃目標實現後,長治市市區出境、市到縣、縣到鄉、鄉到村四級循環,1小時通達,形成干支相連,通達四鄰,輻射全國的公路交通樞紐。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交通部“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要求,從解決服務“三農”問題入手,為廣大人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進一步完善農村路網建設,把促進農民增收的路子修到老百姓家門口,把通向富裕的農村班車開到老百姓家門口,為全面建設長治小康社會而奮鬥。

二○○四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