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文祕 > 規章制度

防溺水教育家校聯繫制度(通用4篇)

防溺水教育家校聯繫制度 篇1

一、制定家訪制度。

防溺水教育家校聯繫制度(通用4篇)

1、班主任每學年要對全班學生進行家訪,並填好家訪記錄,上交學校管理處。

2、每學期開學第一週,各班制定家訪計劃,要求普訪15人,重點訪2~3人,重點訪以兩次以上(含兩次)計。

3、第18周前(含18周)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超額完成任務的加獎。

4、期末交家訪記錄,學校德育處存檔保存。學校對各班家訪記錄進行檢查,並對受訪學生進行座談、抽查,凡在檢查中發現一例弄虛作假的,扣除全部獎金。

6、家訪工作與期末評先、年終考核掛勾。

二、設立家長開放日製度。

每學期確定一天向家長開放,歡迎家長進校進課堂參觀聽課。並召開家長座談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三、每班每生設立家校聯繫本。

聯繫本主要記錄學生在校在家的學習情況與生活情況,作為老師與家長聯繫的橋樑。

四、設立家長委員會制度。

五、聘請校外輔導員。

六、簽訂有關責任書。(見有關資料)

七、班主任向家長與學生公佈家庭電話號碼或電子郵箱地址,方便學生、家長與老師的聯繫。

防溺水教育家校聯繫制度 篇2

為遵循我校“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共築誠信,與時俱進”的發展策略,為使學校辦學向規範發展,我校把“深入開展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少年兒童”的工作落實到家校聯繫上,特制定以下家校聯繫制度。

一、原則與要求:

1、教師不得利用家校聯繫之便向家長索要錢物。

2、進行家校聯繫時,不得向學生家長告狀。

3、不能向家長灌輸消極落後的教育觀念和思想。

4、進行家校聯繫時應注意教師良好形象。

二、措施與方法:

1、學校有關事務的實施和開展相關活動要採取“告家長書”的形式徵求家長意見,做到有傳必達,避免遺漏,利用校園網平台,及時發佈通告。

2、教師平時要通過家訪、信訪、電話訪和電子郵件等形式與家長進行聯繫,及時提供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和發展態勢,並將聯繫情況記載於《家校聯繫卡》上,每月與學生家長的聯繫不少於四人次。

3、 《家校聯繫卡》作為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的載體,每位學生一學期發放不得少於兩次,特殊學生不得少於四次。

4、每學期重點組織召開一次家長會,使家長能真實地瞭解子女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在組織召開家長會之前,要制訂好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家長會活動方案

5、學校每學期要隨機選擇不少於30%的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瞭解家長對學校的態度和意見等。

6、學校每學期要召開一次家長委員會會議,向家長委員會成員通報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等,並做好記載。

7、教導處要把家校聯繫工作納入《教師工作考核》之中,使家校聯繫活動能定期定量,真正落到實處。

防溺水教育家校聯繫制度 篇3

為了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真正發揮家庭和社會在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將三結合教育落到實處,我校根據市教育局有關精神制定了“家—校—社會”三位—體的規範管理工作制度,密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關係,使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更加和諧統一。這和“班主任—學生工作處—分管校長—校務委員會”縱向德育教育制度互為補充,形成我校規範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本制度具體內容如下:

一、家庭教育委員會制度

1、成立由學校主管領導、家長代表、校外輔導員和班主任代表組成的網絡管理。

2、各年級設立家長學校分校,各班建立家長委員會,其職責是貫徹落實家長學校計劃,檢查和監督班級和學校收費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

3、利用多種形式,普及家教知識,宣傳學校辦學思想,規範辦學制度,尤其是針對老百姓關心的教育收費問題設立監察機制。

4、對學校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對辦學不規範的行為提出批評。

5、印發家教刊物《窗口》,內容包括學校新聞、家教知識、校園人物、收費公示等內容。每期印發一次。

二、定期家訪制度

1、班主任要求每月至少家訪一次,向家長做好學生情況的交流,學校制度的解釋,學校收費情況説明等工作。

採取小家訪和大家訪結合制度,也就是教師個人家訪和學校對村集體家訪制度。

3、定期電話聯繫制度,每週保證至少和班級50%以上家長進行電話聯繫。

4、家長接待日製度,每雙週六為學校各部門和班主任家長接待日,家長可以就自己的疑問到各學校諮詢。

三、“家—校—社”例會制度

1、學校—社區交流會,就社區特困學生的減免和收費情況進行通報和協商,就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展開協商。

3、定期家長會制度,開學、學期結束各召開一次不同規模的家長會,就學生學習情況,家庭教育情況,學校制度,收取費用等向家長通報。

四、學校一日開放制度

1、確定每學期對家長、社會和媒體進行一次全面開放,進行學校全方位展示。

2、學校開放活動計劃要詳細,內容要充實,集中展示教育,教學的成果,向社會宣傳教育的下面形象。

五、家校聯繫制度

1、制定《家校聯繫簿》,由家生、家長、班主任每日進行填寫,內容包括作業,回家學習情況,成績通報,收費通報等。

2、設立班主任接待日,固定時間,接待家長的來訪。

防溺水教育家校聯繫制度 篇4

1.舉辦家長學校

學校舉辦家長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要有計劃地向家長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宣傳、推廣、普及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鑑於我校學生人數多,將分層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組織開始“五會”,即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培訓會、家長座談會、家教經驗交流會、家長學校辦公室,要搞好家校聯合方面的組織、協調、督辦、存檔等工作。

2.成立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是學校、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聯繫的暢通渠道,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的紐帶。家長委員會分三級(學校——年級——班級)

①學校家長委員會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長牽頭,各年級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審議學校工作計劃,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聽取學校工作總結,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②年級家長委員會由年級主任牽頭,各班推舉代表組成,其職責是:審議年級工作計劃,參加年級組織的重大活動,協助級主任和班主任做好年級的家校聯繫工作,及時反饋家長信息,參與年級教科研活動,督促年級不斷改進工作;

③班級家長委員會則由班主任牽頭,由班內家長推薦代表組成,班級家長委員代表家長的利益和願望,對班級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還可以審查修訂班級工作計劃,參與班級教育科研活動,參與班級管理及教師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督促班級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改進方法,達到最佳育人效果。

3.召開家長會

按照《國小管理規程》規定,學校必須定期召開家長會。一年級一般在剛入學時,畢業班一般畢業前夕,其它年級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酌情定時。在家長會上學校領導及教師要把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舉措告訴家長,也可介紹一些科學的育人方法,請有經驗的家長作交流,老師和家長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相互通報,也可讓學生參加,讓他們親身感受老師和家長都在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為他們操心,從而激發學生奮發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識。

4.舉辦“家長開放日”活動。

作為家長,往往迫切希望瞭解孩子在校的成長與發展狀況,學校舉行“對家長開放日活動”就給家長提供了機會。開放日的時間定為,每月的第一週,按年級分別為:星期一為一年級,星期二為二年級,星期三為三年級,星期四為四年級,星期五為五年級。活動內容包括,參觀班級佈置,檢查教師常規教學工作(備、教、輔、批、考),翻閲學生作業,參加主題教育,觀看學生成果展示等。讓家長看到學校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發展水平。

5.教師定期家訪

教師到學生家庭進行家訪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作為家長應熱情接待。教師家訪要儀表端莊,語言文明,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與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切忌家訪時附帶其它與孩子無關的'事,而有損教師形象。家長要認真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優缺點、個性及特長,與教師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