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書信 > 檢討書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通用15篇)

檢討書2.04W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

我這次參加網絡培訓,完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培訓裏面的真正和豐富的知識面,與此同時讓我個人感覺到知識的一種昇華從那裏開始,總的來説,形式多樣,有名師的專題講解和分享,有學員圍繞專題而進行的互動討論,為我們的教育生涯拓寬了更長更廣泛的學習和教育方式,回首這半年來的學習,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通用15篇)

在學習期間,我深深地感到了新的教育觀念的衝擊。這個衝擊來自於教材、來自於教師、同時也來自於方法。精彩的知識面,讓我吃了一頓營養豐富的理論大餐,並引發我不斷的反思,而且專家們的那種自信和獨特的個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他們身上,我得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作學問的方法的成長,而更多的是他們執著於事業、嚴謹勤奮、潛心鑽研、孜孜不倦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和作為教師、作為學者的閃光的人格魅力給我的感染。在那裏,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觀念,能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反思我的教育,能更嚴肅地思考我所面臨的挑戰,思考未來的路如何去走。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職責,意識到了作為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在教育中的分量,意識到了樹立新的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的重要好處。

我們大部分教師對教育改革,認為只要考試選拔制度存在,教育只能是應試教育,任何先進的理念都只是完美的理想。於是,我們中很多人安於現狀,停留於對教參的傳授,對教育的不足、失誤一味歸咎於應試,歸咎於學生的無知。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時間長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砥礪磨練,不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即使學習,也只是裝了一些新名詞、新概念,不與教學實踐結合,消化成自己的思想。此刻想來,不經意間我已成了新課程實施的阻礙者。

“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成長”,教授的講座引發了我的思考,以往的課題研究是為了結題而研究,不是針對學生,而是針對課題評審人員,一度造成課題研究假、大、空的局面,寫個開題、結題報告,再補上一堆資料,便能夠名正言順地結題了,久而久之,老師們對於課題的興趣和用心性也蕩然無存,再加上我們疲於應付常教學,課題對於我們來説反而成了負擔。由此看來,我們沒有真正認識到課題的本質和重要性。

幾十年的辛苦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夢想,留下太多的茫然與困惑。這半年來我們靜靜地聆聽講座,靜靜地寫心得,徜徉在學習的快樂裏。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自己的淺陋,也看清了過去的自己: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吃老本念頭多,終身學習意識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無好處的耗費時間多,有價值的嘗試探索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少。透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我們今後會朝着這個方向前進的。

在這次的培訓中,聽到最多的話除了“反思”便是“不動筆墨不讀書”。老師們在交流時都有同感:教學有必須經驗,所帶班級成績方面,我們能夠説還是很驕傲的;平時讀書也不少,可談到論文方面,大部分教師能夠説毫無建樹。之所以這樣,除了因為自己教學理論的匱乏,無法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理論結合,還有很多老師是疏於動筆的,每次寫東西能夠説是挖空心思,而自己的評價永遠是簡潔的四個字“文不達意”,這就是我平時“讀寫分離”造成的結果。學生不練筆作文沒有提高,我們教師也是這個道理。這次培訓班的學習,每週必寫的新得,可算戳到我的痛處了。所以,內心是很牴觸的,但沒辦法,作業總是要交的而且還要爭取優秀。每次如難產般的完成作業,但出乎自己的預料的是這樣“艱難”的寫了幾次作業後,發現我在教學理論反面再不象從前那樣無話可説,偶爾也能夠“引經據典”一下了,這就是進步吧!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2

透過這次網上的研修學習我接觸到了專家學者們的教育新理念學習了不少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同時還與班內的一線教師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收穫頗多感觸較深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底藴的不足因此能夠説這次網上研修來的很及時網上研修資料很深刻網上研修的效果將影響深遠。作為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用心實踐新課改鋪設好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網上研修學習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個人感覺在這次學習中收穫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首先教師要尊重、關心、信任學生。尊重、關心、信任學生和學生友好相處是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基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在心理上構成一種穩定持續的關係不僅僅是在知識、潛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靈上的溝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關心、信任、尊重。

2、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我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數學教學更具特色構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同時作為班主任的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學生都會對學生起着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禮貌行為習慣等。

3、教學中時刻不忘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

自學潛力對學生來講不是不可擁有的潛力但在實際上多數同學仍然存在依靠的心理因此我在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在學生取得點滴成績時予以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們對難題就有了挑戰性就會用心主動進行閲讀學習。真正的合作學習是組內每一個人都能在相互啟發相互點撥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人都能與大家分享思維成果分享學習成果的體驗和收穫。這就離不開我們教師課前的精心設計活動前的合理安排與適當的引導。這樣才有利於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和增添學生競爭向上的精神。為了促進合作教師需要幫忙學生髮展合作技能。課堂上有意識對學生的進行合作訓練。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小組主角承擔小組任務同時有目的地在小組活動中示範合作技巧和協調教學活動確保小組專注於學習目標使小組成員在教師言傳身教帶領下逐步學會合作的技能。

4、加強學習不斷網上研修自覺走進新課程

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用心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摒棄舊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多年來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這已經成為固定的教學模式新課改向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煥發學生的潛能與此同時透過網上研修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透過網上研修我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對於一個教師透過這次網上研修讓我懂得了網絡的重要性讓我懂得了如何運用網絡資源。使我學會了製作教學用的課件。學會了設計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依據教育教學原理、應用系統、科學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學系統中各要素之間及要素與整體之間的本質聯繫然後對教學資料、教學媒體、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要素進行具體計劃。

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的數學問題在課堂上開闢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透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體現數學來源於社會又應用於社會的一面。讓學生學得更簡單也讓學生能夠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時課堂上我重視德育的滲透工作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陶冶他們愛自然、愛科學、愛祖國、愛勞動的思想情操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等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培養。

透過努力我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迎合學生好奇心強的特性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把課堂與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為主讓數學課的範圍擴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用心地承擔學校的數學公開課任務用心參與交流活動、網上研修課程提升自己的教學潛力。透過網上研修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透過網上研修我認識到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3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它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的經驗、揭示的規律,是人類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們教學生學數學,就是教他們發現數學來源於生活,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數學,把數學同生活融為一體,緊密地聯繫起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新課標》中也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學,教師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用途,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就應把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實在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的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能切實領悟,發現“數學”這一基礎性學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實用意識。那麼,現行的數學教材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此刻何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感受它們之間聯繫?教師就應怎樣處理教材,才能體現數學教學新理念,怎樣組織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現將觀點闡述如下:

首先,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具體體此刻那些方面?

新的數學教材與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區別,它不再以單一的學科知識為主,而是着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為藍本,取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素材,着眼於小問題,昇華出科學性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大課堂,使得學生融入其中,其樂無窮。如國小低年級課改課程中,開篇以貼合孩子心理的智慧老人、機靈狗、淘氣、笑笑等作為主人公,貫穿於整冊教材,學生和活靈活現的主人公一齊,暢遊數學這個充滿智慧的王國,寓教於樂。教材中包括如《人民幣》、《觀察物體》、《統計與猜測》、《時分秒》等直接聯繫生活實際的課題,使得學生能夠寓學於用,活學活用,樂學樂用,直觀而又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和學習數學的樂趣和用處。課堂練習的設計,摒棄了枯燥的寫寫、算算,而是以比一比、賽一賽等遊戲形式呈現,學生在情境中充滿激情的完成知識練習和個性構成,高質、高效的到達教學目標和要求,體味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如何處理教材和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一、創設教學情景,使“數學教學生活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用心性。主要包括:

1.新課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習興趣

枯燥而又幹涸的語言環境,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使得學習變成生硬的知識灌輸過程。然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要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講故事,做遊戲,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導入,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如:在教學《可愛的企鵝》一課時,能夠以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畫片《海爾兄弟》嗎?海爾兄弟經常和爺爺一齊到世界各地去探險,春暖花開的這一天,海爾兄弟和爺爺又登上熱氣球出發了,不一會兒,熱氣球飄到了南極,在那裏他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企鵝(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這是,海爾兄弟又發現了新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小組互相説説,看哪一個小組發現的問題多。”這樣,孩子們的情緒很快就被調動起來,投入到快樂的學習情境中去。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生活化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使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直觀的像學生展示不同方位下的立體圖形,學生透過看、想,交流,更加具體直觀的瞭解物體的方位特性。

3.教學例題簡單易懂創設生活情境

以往的教師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麼教什麼,不能夠靈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數學教學要求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要求在簡單的知識框架和結構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課堂變得有血有肉。如在一節三年級的《鐘錶的認識》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加菲貓這個孩子們熟知而又十分喜愛的卡通形象帶到課堂上來,生動而又形象地給學生展示了加菲貓一天中的作息時間,讓孩子們主動説出主人公每個活動的準確時間,藉此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時間的知識有了深刻的瞭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反應是用心的、熱烈的,充滿興趣的,這就使得學生把生活和知識融會貫通,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了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4.模擬生活創設情境

既然數學來源於生活有應用於生活,因此,如果在課堂上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上來,那麼,就真正實現了生活和學習的統一。例如,在進行《人民幣》的教學中,能夠為學生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用人民幣進行購物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僅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實踐的細節,合作的樂趣,而且還能夠學習到購物時要守秩序,講禮貌,用過錢後洗乾淨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等生活經驗,切實地在課堂上學會生活。

5.動手操作創設情境

好動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課堂上,能夠透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實踐操作、合作與交流,各種感官用心參與,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與表達潛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如在教學《有幾枝鉛筆》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把鉛筆擺一擺,和同伴一齊列算式,實踐與合作潛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一擺,和同伴一齊列算式,實踐與合作潛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6.運用實物(掛圖)創設情境

直觀具體的圖和物是學生最為感興趣和最能調到學生用心性的,生動的圖畫和具體的形象能夠很讓學生快樂的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地把知識牢牢掌握。如在教學《找規律》時,能夠準備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生動多彩的形象圖片來吸引孩子主動發現其中的規律。“動物園裏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教師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並試着自己貼出圖片,説出理由。

創設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合知識背景出發,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情境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優勢新奇的,富搞笑味和挑戰性的。使學生在簡單和諧的氛圍中,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真正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在數學過程中,教師就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的實際,轉化“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優化組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加深學生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

二、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數學教學不單單是為了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髮現知識及規律產生的過程,長一雙充滿智慧、善於捕捉問題,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眼睛。所以,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採擷生活數學實例,提煉生活中的實踐素材,為課堂教學服務。

1.指導學生髮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能夠幫其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徐錫數學的最佳途徑。低年級的學生數一數路上的交通燈、家裏的凳子、家用電器的數量,比一比身高、體重,認一認周圍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明白中高年級學生觀察數學美,如形體美、結構美等。感受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習慣。

2.挖掘生活素材豐富教學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上所展示的知識相對來説是十分單一、靜態的,那麼,如果把學生的生活經歷拿來作為素材,就能夠豐富課堂氣氛,使課本知識和生活經歷更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整體、客觀的感知數學,在生活中靈活的用數學,到達相輔相成的作用。如在教學小數的好處時,能夠讓學生自己去留意或收集平時的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品的價格資料,如一枝鉛筆、一塊橡皮的價錢,或者一條毛巾、一斤葱的價錢是多少,在課堂上把這些資料展示出來作為題目資源,學生自然會覺得十分親切、真實,培養其熱愛生活的精神,也能在課堂這個小小的空間裏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3客觀展現生活中的數學原形

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蒐集資料,瞭解生活,提煉生活。例如在教學《出租車上的數學問題》時,教師沒有自己把資料展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課前自己蒐集搭乘出租車的有關資料,如出租成的起步價,每公里幾家及等待時間與價格之間的問題,熟悉瞭解這些問題後,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得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之間生動交流的平台,種.種生成性的問題在交流與研討中產生。學生藉此走進了生活,又瞭解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真誠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見解,使得課堂成為生動交流的平台,產生很多生成性的問題。學生藉此瞭解了生活中的數學,真正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三、數學練習生活化,做到學以致用

設計生活化的問題,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再將數學知識迴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於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用心性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於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學習致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後,能夠設計貼合學生口味的實際行的練習,培養學生運用的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與實踐活動、生活問題相結合。

1.具有生活化、應用性的練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就應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因此能夠設計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喜歡主動地完成。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佔優勢,喜歡生動形象地事物。因此,能夠使用過關遊戲、兒童樂園和數學王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高年級學生能夠進行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改變學習和練習是學生負擔的狀況。

2.數學練習的合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自主完成

現行的數學教材使得教師不斷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潛力,為構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個性和品質,能夠定期讓學生以班或組等為單位,製作資料豐富多彩又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手抄報》或《數學牆報》,學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透過圖書、網絡等發現的數學問題或數學常識,透過交流、研討,製作出趣味性、綜合性、啟發性的報紙,學生易於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科生活結合綜合發展

學生能夠在已有基礎上,把生活中發現的已解決或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道聽途説的或充滿趣味的數學問題,透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限制資料和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獲取數學知識,使得數學練習更具有時代性、自主性和個性。學生對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潛力更加深入。

4.評價生活化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以往的數學評價往往只是單一的等級評價,只是起到了調查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以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對主體的激勵作用。而生活化的數學評價,恰恰彌補了這些。在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狀況作以評價之餘,從學生的解題思路、潛力、習慣、情感、品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表揚優點,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學生在真實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學習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用心性。如對認真踏實、書寫工整地的學生評價:你的作業書寫的真漂亮,批改起來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啊!繼續努力吧,相信你必須會更加優秀!對聰明而又馬虎的學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錯,但是卻出了問題,好好查一查,看看問題出在哪裏?期望你告別粗心,和細心交朋友,老師相信,你必須會成功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讓學生更愛學數學,更會學數學。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靠教師用心的為學生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為學生儘可能的創設生動搞笑、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生活問題情景和練習,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數學問題迴歸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透過貼近生活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會用數學。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4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説數學”,在聯繫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但是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用心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好處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透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到達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資料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教師作為教學資料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用心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潛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

二、從新課標看“學生”

在學習和嘗試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我越發感受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數學放在了生活中,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學生在學習時發揮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為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透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簡單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潛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悦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能夠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就應深入到學生的心裏去,和他們一齊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5

1.對照目標去思考,在落實目標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

1、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注意保護和開發學生獨特的個人情感體驗,讓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得到豐富和發展。

2、知識與技能是數學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它使所有人獲得終身學習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包括讀、寫、算等能力。同時,它又是學生髮展數學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2、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

1、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試的內容是面向所有學生的考試,題隨靈活但萬變不離其宗,一張試卷並不只是針對學習較好的同學的試卷,讓每一個學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是我們老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2、試卷分析中老師們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就是書寫潦草、答題不認真仔細,中高年級審題不清。這確實也是我們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們平時要嚴格要求,使之形成習慣,尤其一二年級是國小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一點很重要,

3、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們的各項數據統計都很低。國小階段我們不能讓大部分學生掉隊,及格不應是我們對學生要求達到的最終目標,而應該是在85分優秀以上的人數佔的比重大。如何抓中間、促學優、消滅不及格是我校全體教師急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3、如何改進?

1、課上教師要精講多練,最大限度的實現課堂的高效性。教師每講完一個問題要輔助相關的訓練。

2、對於平時學生的學習一定要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嚴格把關,日日有檢查、週週有小結、月月有回顧。讓學生養成不拖欠的好習慣。

3、家是學生學習的第二環境,但也是學生學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和家長勤溝通,及時反映學生的在校表現並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只有我們和家長齊抓共管才能收刀良好的效果。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6

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數學又為實際生活服務,這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學數學首先是為了應用,應用數學是學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鑑以此,我在教學中出了這樣一道課後思考題“如果有一堆圓錐形的沙,你能測出這個沙堆的高度嗎?課後分小組完成作業”。讓學生綜合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在與同伴合作、交流中,輕鬆而愉快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並培養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本課我還滲透了“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繫的”這一觀點。例如:“將一個圓錐沿頂點到底面的一條直徑垂直切開,切面是個等腰三角形”。“我用一個直角三角板沿一條高旋轉一週之後就是一個圓錐,圓錐的高就是這個直角三角板的高,圓錐的底面半徑就是直角三角板的另一條直角邊”等。

在這一堂課中,讓學生結合舊知自主參與圓錐特點的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營造了寬鬆的課堂學習氛圍。 重視學生的操作觀察、動手實踐,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認識提出問題。把學生對圓錐的認識主要建立在親自對圓錐“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具體的感知動作上,通過學生的操作觀察與“説一説”“辯一辯”幫助學生建立起圓錐的表象。在圓柱和圓錐認識以後,我讓學生對於圓柱和圓錐的特徵進行了有效的對比。從而使學生對於圓柱和圓錐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認識,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系統。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7

天天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等常規性教學工作,也常常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週三在月牙湖國小參加的聽課活動以及課後的研討,各位老師的踴躍發言和教研員的講評,讓我受益匪淺。反思自己的教學,有很多需要認真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一、關於課堂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有的老師講得很少,但他的課堂學生卻異常的活躍,這其中語言的作用是致關重要的,你的語言可以一石激起千層浪,也可以一下打蒙掉學生的積極性,這就是説課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精心設計,問什麼,怎麼問,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到,學生能講的絕不要替代,學生講過的也不要不放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這是沒必要的,你這樣做了,學生會覺得你囉嗦,逐漸對你不感興趣,沒有了興趣何談學的好你教的數學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也常常意識到由於自己在講授時太囉嗦,因而時常會拖堂,而很多學生並沒有聽進去。所以多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使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能給學生以啟發,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前進的方向,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會使課堂更精彩,學生也會愛聽你的課,你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出色。

二、關於學生的主動參與。

新課程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而我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發現學生“假參與”的跡象。如:“同學們,某某同學的回答對不對”“不對嗎”“對!”“對嗎?”“不對”這樣的回答在課堂中司空見慣。細細分析,這反映了學生的盲從,更深層次地體現了學生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思考,信口答來,才會盲從。那麼,怎樣才能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呢?在實踐中我注意到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還需要教師察言觀色,抓住一些小事,將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問題比較簡單或者是有人濫竽充數,這時我就找差一點的學生回答,答對了我就給予一定的鼓勵,如果答錯了我會鼓勵他下次再努力,這樣就讓學生樹立了信心,不至於下次不敢回答。同時也給濫竽充數的學生以警示,以後要多動腦多思考。當無人回答或無人敢站起來回答時,我會用眼睛來搜索,察言觀色瞅準機會,看誰想回答而又不敢站起來的學生時,我就向會他投去信任的目光,鼓勵她站起來回答。這樣經過一階段的努力,大多數學生從課堂上找到了自我,因為他們知道即使是答錯了老師也理解自己,不會批評他們的,所以積極參與的次數增加了,課堂也自然就活起來了。要想學生真正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我們要多留點時間給學生思考,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並鼓勵學生大膽説。正如教研員所説:不要給學生先框個框子,然後讓學生去揣摩,去迎合老師的説法,久而久之學生將變得沒有獨到的見解,變得不會思考。

三、關於課堂糾錯指導。

課堂上要允許學生出錯,允許改正,也允許保留不同意見。不要怕因為呈現學生的錯誤而耽誤課堂時間。經常讓學生當“小先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課堂上辯論,甚至提問題向教師“挑戰”!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當發現學生出現錯誤時,組織討論,找出錯誤,往往能更好地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近幾天,我們正在學習三位數加三(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我經常把學生的錯誤展示出來,集體訂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正確率也在逐漸提高。課堂上不要怕學生出錯,更不能追求表面的完美。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8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力求做到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充分參與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推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估測的能力。本課編排的內容很充實,由於有較多的學生操作活動,又是一節低年級數學概念課,所以這一節課要讓學生多“動”、多“説”、多“想”、多“表現”,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問題,從中感受數學的意義,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但也受時間不夠的困擾。課後,我有如下幾點感受。

一、從精心創設情境開始

注重情境的全程性。發展體育運動是我校的特色,把它作為題材,創設了有關開運動會的情境,引發一系列的數學問題,從而複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釐米”,引出要學的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孩子們是帶着極大的興趣進入了這節課的學習。創設的情境,貫穿教學的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能激發,推動,維持,強化和調整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態度,整堂課圍繞課前的情境這一中心環節展開,通過不斷探索與學習來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反思問題解決的過程與策略。從而更好的鞏固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二、從激勵性語言開始

本節課中,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他們的情感體驗,注意用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做到評價有針對性。同時在這堂課中,我也多次運用探問,追問,轉問等發展性理答。再組織是教師理答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教師在理答的最後階段,對學生的回答重新組織或概括,目的是給學生一個更加準確、清晰、完整的答案。

三、讓學生感知“身邊的數學”。

教學中我收集了磁卡、一元、5角的硬幣、小棒、獎牌等等。這些物體的長度、厚度、高度都與分米和毫米有關,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通過在真實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説一説,讓學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決生活中長度問題的一些策略。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重視學生估測能力的培養

估測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在本課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讓估測活動貫穿於整個測量過程之中。在測量每一個物體的長度時,都是先估計,然後測量。學生在估測、實際測量比較、驗證的過程中強化表象,從而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五、藉助尺子,理解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係。

在認識完分米,設計在尺子上找1分米,估計尺子大約幾分米長,在捲尺上數有幾個1分米。在尺子上觀察出釐米和毫米之間的關係後,設計想從哪數到哪,想想能數幾毫米。開放民主的教學方法,直觀的教具,是一堂簡約和諧、靈動輕鬆、學得紮實的課堂,學生學得紮實,知識掌握得牢固。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9

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國小,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説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一)通過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學以致用。教學《元、角、分》,我就結合實際讓他們去發表他們的意見,在解決自身的數學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實際問題。這時的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掌握知識",而是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教學意義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學知識是為了長本領。在《位置》中,教學完前後、上下、左右時,我出現了"去火車站"一題,請學生們試着用方位名詞告訴叔叔去火車站的路,當一當小小導行員。許多孩子躍躍欲試,不僅説得很詳細,還給了建議走哪條路比較近?可見孩子們是非常樂意展現自我的。

(二)思維的訓練應從一年級開始。

數學課其實是思維訓練的場所。老一輩人常常認為數學學得好的人往往比較聰明,這並不無道理。因為數學學科擔負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任,一套好的數學教材不在於它的封面設計得多麼美麗,也不在於設計得多麼新穎,關鍵是是否能給學生們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在加減法(一)5的加減法一課中,小雞吃米的數學故事是這樣設計的:5只小雞吃米,有兩個盤子都裝有米,同學們猜猜看,小雞吃米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幾和幾"相比,無疑前者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想象空間,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與教材的新思想靠攏。在上《前後》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小動物,依次是小熊、烏龜、公雞、兔子、大象、小狗。請他們説説大象現在排在第幾?如果我想讓大象排在第二,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呢?當然學生們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實現了數學課的價值,進行了思維的鍛鍊。

(三)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新教材中,加強心算、允許估算,計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有的學生髮現了5+8其實用8+5來想更好,把5拿來分成2和3;有的學生認為剛學了9+5=用它來推算出結果更簡單;更有學生掰起手指頭一手比8,一手比5,重疊的是3,那就是13。在我們看來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學生的應用中它們卻很自如,原因源於這些都是他們的真實體驗,多樣化的知識由此產生。

總之,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年齡小,生活體驗少,理解能力也需要一點一點地培養,因此,我還會在教學中要不斷摸索,不僅提高教學效率,更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0

我是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從事教育行業17載,在教學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把我的教學心得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的速度慢和正確率低。而這兩個問題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最大,也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利用數字卡片、算式條、速算本來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孩子的口算潛力。如果孩子上課時能第一個算出結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但是,計算訓練比較枯燥,我還用星級方式進行鼓勵,比如三十題正確二十五算3星,積累星星能夠換獎品、兑紅旗等。數學教學務必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2、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着差異,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不如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同時也可能學習起來缺乏自信,調皮搗蛋,與老師對抗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能學會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能學會自愛。有時我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表揚,都能夠在孩子身上轉化為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精心呵護每一顆完美而脆弱的心靈。當我們的愛注入孩子心田時,我們的愛就會轉化為孩子對知識和世界的熱愛,從而促進孩子良性發展。

3、信任,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品

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用心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用心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構成具有用心的鼓勵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壞來劃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對待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期望,教育好他們,把他們培養成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必須會有所收穫的。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1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主角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啟下,温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一、用懸念導入

在導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建立“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到達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之後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之後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決定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決定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之後,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導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着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説:“你們要吃月餅能夠,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説:“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説:“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樣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那裏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導入

兒童的世界是獨特的。教學伊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潛力和應用數學潛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好處”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説:“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的好處。那裏,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悦”氛圍,同時,美麗的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2

1.靈活課堂,輕鬆學習

學生不是學習機器,教師應合理科學安排.改變超強度、大題量、機械訓練,用時間加汗水提高成績的陳舊做法,要提倡精講精練.只講思路、講方法、引導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把學生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過程還給學生,培養激勵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如教學“一個鈍角中去掉一個鋭角,剩下的是什麼角”就不能固定一個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論,要學生靈活掌握及運用.而實際生活中如“四年級同學去秋遊.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大約準備多少錢?”算式49×104這裏49看作50,但104則看作110不能看作100,這樣才合理更實際.

面對應用題不得死板硬套,應掌握方法,有些題有多種解法.有的題可從問題着手,有的題則從已知條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舉一反三,就可做到輕輕鬆鬆學好數學.

2.幽默課堂,充滿活力

一個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愛,幽默驅趕煩惱,帶來歡笑.學生也喜歡有幽默感的教師,在教學中恰倒好處的課堂幽默,完全可驅趕學習的疲勞,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開拓學生思維的敏捷和判斷力,能進一步融洽師生關係.如一次一學生在課堂老往後轉,還不時説話,我看了他幾回,他仍然旁若無人視而不見,我不動聲色走到他身前,話鋒一轉提高嗓門對着他説“你屁股上按了滾珠兒啥”從來沒有聽過這句話的同學一下全樂了全變精神了,看着這位同學會心地笑.接着我意外發現這下所有的學生都聚精會神地聽,彷彿一下精神百倍.此時此刻我頓時明白,幽默讓我讓學生得到美的體驗,感受到幽默的魅力.

總之,數學教學充滿學問充滿魅力,數學課堂更是魅力無窮.教師只有做有心人,善學善鑽善創新數學課堂就會生機勃勃,課堂會更精彩.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3

一、反思

課改給每一個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蘆畫瓢一蹴而就,一帆風順。改革首先要從學習開始,只有努力做一個主動學習型、勇於實踐型、善於反思型、勤於積累型、敢於創新型教師,才會少些迷茫,多些理性。也只有這樣,才能從從容容地走進課改,並使語文素質教育這面旗幟,在課改浪潮的探航中更鮮明與飛揚!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多姿多彩!

中國傳統教育認為教師乃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它重啟發──“豁然開朗”;重激疑──“不憤不悱”;重積累──“厚積薄發”。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啟發式教學曾一度演變為“滿堂灌”。教師被教材、教參牽着走,唯標準答案,唯分數,而不論知識的時效性、生活性、實用性,不論學生的語感與語文學習興趣,學生成了答題機器。當各界人士聲討語文教學禁錮思維、脱離實際時,沒有一個語文教師不感到心痛與不平。難道這都是語文教師的錯嗎?新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學習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願意採取的方式去獲得所要掌握的知識。這肯定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有些教師擔心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會影響教學的進度,使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師存在這種思想,必定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僅僅成為課堂的一種裝飾。還有些教師認為,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課堂徹底交給學生,教師的指導越少越好,於是,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這些教師往往無所事事,甚至做於當堂課無關的事情。

在課改教學中,有些語文課堂上,學生就是按導學案的設計學習,學生把導學案看作是試卷對待,有些學生把課文泛泛地讀一遍,就做下面的環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教師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讓學生合作討論,給人感覺學生很“忙”,課堂一場“活躍”。還有,國小課改慣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是“表揚式”,學生誰回答對了,教師就讓大家鼓掌邊叫:“好,好,你真棒!”以此來激勵學生,這對一、二年級學生很管用,但對五、六年級作用不是很大。

其實,多少年來,中國語文教學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過。教材在發生變化,教師們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教材不再神聖不可侵犯,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將改變教師主宰者的地位;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所在;自主合作式教學、多元化評價等等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亮點。

以下,是我對課改中教師行為的一些思考:

1.一味地放任自流與恪守“應試”

要進行教育改革,首先得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個位置擺正,教師應該徹底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做到以學生為主,教師為次。但是,難道一味地放任自流就是徹底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嗎?那還用教師幹什麼?可見,當前如何擺正教師主導的地位,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必要。

對於教師的主導作用,魯迅先生曾以他們在語文學習中老師不重視引導為例來形容其必要性:在暗衚衕裏瞎摸,有些人摸了出來,更多的人終身留在暗衚衕裏。我想這個教訓必須記牢。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是無法達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的培養學生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發展目標等要求。課堂是語文教學改革的主陣地,教師應起着啟發引導、點撥指導、解疑輔導、因勢利導的作用。

教師圍繞學生這個主體而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知,培養能力,激發情感,和諧發展,才能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觀。

2.流於形式,還是恪守“應試”

一味地放任自流將使教師無法面對考試,面對家長。而目前學校考評教師,學生成績也是主要依據。因此,一味地放任自流肯定是不妥的。曾經嘗試過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去開放課堂,但很難駕馭課堂,調控局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做到確保學生的知識目標到位呢?以上這種引導式教學可謂是恪守“應試”,一舉兩得。

語文素質教育提倡以體驗式活動教學為主,要求教師鼓勵、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個性,學會創新。如此恪守“應試”,求形式而不求內容,符合語文素質教育的要求嗎?

3.過於依賴課件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教師,正確認識和重視運用現代技術教育勢在必行。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鮮明地提出了“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和研究性專題,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那麼,對我們教師而言,無論是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還是作為主要教學方式,都應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與創新意識。與此同時,語文教師還應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反之,封閉自守的教學行為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

4.過於迷信模式與讀寫分家

當前,讀寫教學模式改革如火如荼。準確把握語文學科個性,對讀寫教學,對各種課型作出正確定位,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是改革語文課堂教學,進行語文素質教育的基礎。因而,模式顯得愈發的重要起來。

施教者主宰課堂,已風光不再。放得過多,有放任自流之嫌;問得過多,又有觀念陳舊之嫌。最好有一個可以套用的模式。況且這些模式一般都是由專家或權威人士提出來的。

模式不是萬能鑰匙,以不變去應萬變,未必可行。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與學的主體千差萬別,所以模式的運用應隨不同課型,不同課文,不同課時而定。

我們不難看出,其一,教學活動進程包括教師、學生、媒體和教學內容等四個相互聯繫的要素;其二,教學過程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模式不是定式,它隨要素的變化又會成為變式。

總之,課改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長期的摸索,逐步的改進與提高。山高人為峯,努力定成功!作為老師,只要我們的激情不止,探索的腳步不止,課改路上一定會踏出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奏響一曲曲美麗的樂章,充滿蓬勃的生機和發展的活力,我們才會在課改的浪潮中不斷成長!

二、展望

當課改已不在陌生時,可能我們都還在為到底什麼是新課改、怎麼搞新課改拷問自己。課改是不是就是課堂上學生討論討論就可以了;是不是課堂上給學生自己預習和做完導學案就可以了;是不是學生收集了問題老師答疑了就可以了;是不是座位換了方向就可以了.....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思考。

當我們都在為課改積極探索和付出時,可曾想過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否已經接受了我們的課改行為,我們是否為他們的發展做好了一切準備,他們是否真正在為自己的發展和未來而拼搏努力......這一切也需要我們思考。

當我們都在思考時,我覺得營造一個讓學生樂學的氛圍應該是最重要的,他會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和成就感。

學生樂學的源泉是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她)的尊重,無論他(她)在學習或行為上都需要得到老師的尊重。當他做對了老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當他犯錯時老師也能對他的行為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寬容;當他在進步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給予他温暖的關懷和幫助。尤其面對目前的生源狀況,我們更應懷有一顆包容之心去感化每個人心靈深處的善良,相信人本善。很多時候因為我們的不經意之舉把他的善給扼殺了,把他的羞恥之心給泯滅了,慢慢的他們也就沒有了羞恥之心,善的內力也將漸漸退卻,想改變他已是經難上加難了。我們何不在他遲到時站在門口笑臉相迎;在他不能按時交作業時説上一句“沒關係,需要老師的幫助嗎?”;在他上課睡覺時何不上前關心一句“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要不到宿舍去休息吧?”(不要認為這是在作秀,正是如此才能誘發他的善和羞恥之心。);在他違反紀律尤其是小問題時,我們何不給他一個笑臉,開導一下,讓他沒有犯錯感,讓他沒有自責感。因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誤,但我們一定要給學生改錯的機會,而且要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包容他們,最終會感化他們。

學生樂學的動力是成功感,而我們的學生又經常不成功。其實學生的成功是相對的,既相對於他人,又相對於自己,關鍵看我們如何讓他感覺是成功的,我們一定要把學生的成功範圍界定的更寬一些,絕對不能只看分數。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不斷滲透能力比分數重要的思想,在發展其綜合能力的同時學習的能力也就隨之提高了。在與學生打交道的任何時候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肯定的話語和讚許的目光:打掃衞生時一句親切的“辛苦了!”會讓學生動力倍增;課堂上學生展示時無論好與不好老師總能拋給學生一句比較好的鼓勵話語或莞爾一笑,讓他得到自信;在批改作業別忘了附上一句簡單的鼓勵,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支持;考試時我們命題者可以讓學生得到較好分數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對學生進行中肯的評價和鼓勵,讓他感受真實的成功(因為學生很在乎分數)。在新課改的氛圍裏有更多為學生創造成功感的機會,關鍵是我們能不能以平常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論他是優秀的還是不優秀的,都把學生當做一個肯定能開花的花蕾,只是時間的早晚。

學生樂學的關鍵是會學,每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會學習的,他需要培養和正確引導。新課改對老師的要求就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當學生遇到困惑時我們是站在他身邊的答疑者;當學生迷茫時我們是站在他前方的引路人;當學生需要救助(學習、生活、心理)時我們是及時伸出援手的施救者。無論是來自學習或者是生活上一切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只要我們積極、樂意的接受並解決了,學生能不去學嗎?

課改,任重道遠。學生只有樂學才會善學,樂學對學生來説要求較高,要想讓學生樂學,老師更要樂學、善學,還要善教、樂教,為學生營造積極、和諧的集體環境,為學生提供團結、協作的氛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4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説得好"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卻反而説世界欺騙了我們".我們面對的是少年兒童,是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愛他們.

1.和諧課堂,快樂學習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園地,教師工作的根據地,我們應該重視課堂教學.把和諧帶入課堂,使課堂充滿活力.只有在寬鬆、平等、和諧、生動、充滿活力的氛圍,才能誘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創造思維。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僅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把愉快與熱情傳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心情愉快充滿激情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2.生活課堂,更有意義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永遠無法割捨.離開生活的數學是蒼白無力的.數學只有在實踐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數學的生命之源.

教師應盡力創設情景、創造條件,將課堂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激發思維.如我們學習《四邊形》一章中,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還是平行四邊形”咋一看沒錯.但通過實踐動手操作就會發現“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不一定還是平行四邊形”.

2022國小數學研修心得 篇15

第一次改行教數學,當我拿到數學課本時,最初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説,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再讓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列算式為:2+6(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麼要列成4+4呢?”她説:“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我當時特別高興,就藉機説:“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説:“其實通過這幅圖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繫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分類》課以後,佈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按什麼規律把物品進行歸類的,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東西,叫學生扮演“中。商場小經理”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歸類。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