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書信 > 檢討書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精選9篇)

檢討書2.18W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1

9月14----10月12我們六年級組數學教師完成了小組教學任務。我們這此的小組教學中的研究課題是“體現新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形成的過程”。在課題的指導下老師們從備課、上課、評課幾方面認真準備,出色的完成裏此次的小組教學。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精選9篇)

徐冰老師教學的內容是《倒數》師生互動全面發展是本課的一大特色。整節課基本上是由教師與學生對話,圍繞文本互動的過程。教學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教師創設了與生圍繞“倒數”這個知識目標進行民主、平等、和諧、生動的對話交流的動態情景,在對話交流中,包含了知識信息和情感態度、為規範等多方面的有機組合,促進了學生多方面素養提高。

數學活動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也就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經驗出發,經過自己的思考,概括或發現有關數學結論的過程,這是本課體現的第二大特色。特別是學生對倒數意義、方法的再創造的過程給聽課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着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本節課的第三大特色。數學課要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善於發現數學奧祕,又有效調動全體學生敢於發現,善於發現,敢於發表自己想法,學會反思、調控、修正自己的觀點等優良品質。教師用板書學生姓名的特有方式既肯定了學生的發現,又達到表揚激勵及榜樣的作用,激起學生的思維一浪高過一浪,後浪推前浪的局面。

高瀏穎老師教學的內容是《分數除法的意義》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高老師跳出了認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則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為唯一的目標,而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自身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實現發展性領域目標。如教學時圍繞例題6/7÷2重點展開探索,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允許並鼓勵他們有不同算法,尊重他們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錯誤的,讓他們在相互交流、碰撞、討論中,進一步明確算理。重點探究後,並不急於得出計算法則,而是繼續讓學生口算做一做,仍允許他們選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得出"分數除以整數,當分數的分子能整除整數時,用分子除以整數的商作分子,分母不變。"這樣的計算方法來得簡便,並通過學生動態生成的例題,如:"3/8"的分子不能被除數2整除,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探索中感悟到:這時應採用"分數除以整數(零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雖然整節課都沒有刻意追求得出所謂形式上的計算法則,但學生所説的不就是算理算法的核心嗎?這樣的計算教學,學生獲得的將不僅僅是計算法則、計算方法。

李淑敏老師教學的內容是《比的意義》一、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這一教學理念。本課教師從自己的年齡與學生的年齡的關係引入,使學生認識到倍數關係還可以用比來表示。二.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例如:李老師在教學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根據內容簡單,便於自學特點,放手讓學生自學,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但我也同時還意識到不夠放手,當學生自學到比同除法、分數的比較時,有意讓學生終止,而硬要按教案設計的教學,讓學生去比較、總結。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教學理念也得到充分體現。例如:在處理比與除法和分數的聯繫和區別這一教學難點時,教師課前為學生設計了比較的表格讓先學生自己填寫自再分組討論,使同學們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也使學生感悟到了事物間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是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設計的,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中心,課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合作、創新意識,活動效果很好。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國小生的心理及生理髮展有顯著的特徵: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因心理髮展不均衡,注意力不集中,興趣容易轉移。因此,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些特點,喚起學生的情趣,豐富學生的感知,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時時產生新鮮感,寓樂於教學中。本課中,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積極的指導者和評價者。例如,在障礙跑活動中,教師不直接將障礙擺好,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來擺障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潛能。在拼圖遊戲活動中,當有兩組學生的創編缺乏創造時,教師給予他們的是鼓勵和支持,最後給予了他們表揚。

二、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在本課障礙跑的設計中,主要針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前,通過簡單的講解,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創作”思路,給學生以創作“原型”,起到了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們根據各自對教師指導的不同理解,以及器材的利用程度不同,創編出不同的障礙。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營造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並不是“放羊”,教師的指導與引導是必要的。本課中,我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儘量使整個課堂教學自始至終充滿着活力。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3

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課,我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從把握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繫開始,從分析它們的相似之處入手,通過讓學生聯想、猜測、觀察、類比、對比、類推、驗證等方法探討“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規律。由於在推導比的基本性質時要用到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繫,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等知識,因此教學新課時對這些知識做了一些複習,引導學生回憶並運用這兩條性質,為下一步的猜想和類推做好了知識上的準備。事實也證明,成功的鋪墊有利於新課的開展。學生通過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繫,通過類比,很快地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這樣一來節省了很多的時間,二來也讓學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識。整節課無處不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無時不滲透着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不論是學生對比的基本性質的語言描述,還是對化簡比的方法的總結,都留下了學生成功的腳印。同時採用講練結合、説議感悟、對比總結、質疑探索、概括歸納的方法,掌握知識、應用知識、深化知識,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學生學的輕鬆,教師教的愉快!

注重練習題的設計,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練習題的設計應強調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在教學中我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學生容易進入陷阱的題目,在這些小陷阱中,讓學生愉快地掌握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例如:當學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規律時,我馬上出示:嘗試:(1)、4:5的前項擴大2倍,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後項應該( )(2)、如果3:2的後項變成10,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前項應該為( )這兩題,如果學生會完成了,這個基本性質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的例1中的3道例題,把學生在化簡過程中將會出現的錯誤全部呈現了出來,學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於今後的練習。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但是數學的抽象性、嚴密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又常使學生難以理解,甚至望而卻步。因此本節課教師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引導學生用一系列的猜想來提高興趣,增強數學的趣味性,從而引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有了興趣做支撐,後面的新課學習就積極主動。

總之,教學中我着力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力求使學生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情感態度方面得到均衡發展,但課中也存在遺憾,在以後教學中力求讓學生在知識點和概念上表述更準確。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4

(一)英語教學的重新認識

1、學習外語與情意的關係。外語課堂教學既是一個掌握外語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激勵情意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包括情意和意志。情意包括動機、興趣、態度、氣質、性格和良好的習慣等。學生在學習、掌握外語的過程中伴隨着傳遞情意的活動,學習外語和交流情意相互間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組成一個整體。情意的產生受學習外語認知活動的影響,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能促進情意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由低層次向深層次發展。學生初學外語時,會產生一種好奇心,好奇心不斷獲得滿足,從而又產生了求知慾;求知慾不斷獲得滿足,進而樹立了自信心;自信心不斷增強,並與崇高遠大的理想相聯繫和強化,可使興趣發展得更豐富,從而形成認知興趣。好奇心→求知慾→自信心→興趣的發展過程是一個從低層次向深層次、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情意能反作用於學習外語的認知活動。輕鬆愉快的積極情意因素能促進學習外語的認知過程;緊張悲傷的消極情意因素只能抑制、阻礙學習外語的認知進程。這樣的體會我們幾乎在每節課上都能感受到。因此,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掌握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能力目標的完成,又要重視情意目標的實現。但是,當前有些外語課堂教學還未把情意目標提到教學議事日程上來,或者有意無意地把它忽視了。

2、語言知識與交際能力的關係。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語言知識,更是為了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實踐訓練才能獲得。語言知識的傳授不能代替聽説讀寫技能訓練和為交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在教學中將掌握語言知識、培養言語技能和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天氣預報”這一課後,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用所學句型自由對話外,還找來多期ChinaDaily,讓學生參閲天氣預報這一版進行對話。學生在自由交談中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擴大吸收了書本外相關的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交際活動中還提高了他們的聽、説、讀、寫和語言交際的能力,達到了多元培養目標。

(二)教學理念的反思

面對新教材,首先思想觀念要轉變,有了新的觀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觀念沒有更新,新教材、新課程都只能是空談,無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課程的實施簡單地被視為換一個大綱、換一套教材、調整一些課程內容。對生動活潑的課程內容進行肢解,使其成為不勝其煩的“知識點”的堆砌,把“Reading”當成講解知識點的例子。教師的教育思想是在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很多人崇尚“苦讀”、“勤教”,不以人為本,“應試第一,分數至上”,把學生基本上看成是掙分的機器,對學生“樂學”的潛能幾乎沒有開發,英語教學過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觀念與新課程的要求極不相適。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5

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充分了解學生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過程、不斷優化教學資源,是實施好新一輪教改的基本條件。我在本課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策略,通過觀摩圖示和組織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拓展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習興趣,享受強身健體的樂趣的同時注意武術精神的培養。 在本課的教學實踐反思中,我發現自己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基本正確,但是目標在制定過程中過於強調數字上的精確,反而在教學實踐後無法精確計算。

在教學實踐中多次運用合作交流這個教學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但是實施方法較為單一,學生自主探究空間還不夠。如何進一步引導、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充分地進行研究、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主動學習、主動合作、主動探究、主動鍛鍊,同時使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和諧的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儘可能地創設條件發展學生的個性思維能力, 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讓性格各異的學生爭奇鬥豔,各領風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與機會。組合動作的創編就給了學生這樣一個舞台,在創編過程中不僅能充分顯現出個性的差異,還能幫助教師瞭解新學生的情況,有助於教學工作的展開。

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下:

1、在“模仿各種動物的跳”和“抓尾巴”的教學環節上,學生在做第一個遊戲時便已經開始急於找到下一遊戲的道具,而出現忽略模仿單純跳躍的現象。如何更好地安排好兩個又相關又獨立的遊戲之間的銜接,是這一部分的關鍵。

2、在巡視指導方面,幫助指導的範圍還有待進一步擴大,應更加註意對學習能力較差者、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時有困難的小組的幫助,使他們取得進步,跟上大集體的學習步伐,也讓他們體會到進步、成功的喜悦

3、由於對創編組合動作的時間沒有掌握好,導致展示後的學生互相評價、教師點評不夠,只好最後的放鬆瑜伽縮短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分鐘,但是卻給我留下了不小的遺憾,也使整節課顯得不夠完美,所以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今後要更加註意。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6

《比的基本性質》一課是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的一節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正確應用比的性質化簡比,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基本上是在舊知鋪墊的基礎上,讓學生合理猜測、自主驗證,最後實踐運用、提高能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實踐“先學後教”的模式以來,我感覺這樣的設計在一定的程度上確實實現了學生的自主,但實質仍然是教師的思想主導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之實現知識的認知的。因此,我作了以下的嘗試。

首先是大膽探索。讓學生根據比與分數的性質來研究在比中有什麼性質,通過實例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比與分數、除法的聯繫,從而初步感知比的基本性質;然後嘗試化簡。出示三組檢測題,讓學生把下面的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包括一組整數比,一組小數比,一組分數比。學生獨立嘗試,小組交流方法。接着反饋總結。議一議:比的基本性質是什麼?化簡比的一般方法(整數比、小數比、分數比如何化簡),及結果的表現形式。最後鞏固應用。必做題和選做題分別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提高訓練。

四大塊內容的設計,從“導——探——總——用”四方面,讓學生充分的自主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了“先學後教”。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7

我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始終認為美術教學不應侷限於教材,而應以教材為最基本的課堂素材,使得美術課堂融趣味化、遊戲化、生活化、知識化於一體。創造性地使用教學教材,把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使學生懂得將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着“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7.教師可以把課堂自己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鬆心情,帶着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當然這需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提前預習。

8、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使學生不僅擁有嫻熟的美術技能與奇思妙想的綜合美術動手能力。同時更要使學生擁有一顆純美之心,在廣闊的天空下,盡情地展現童真、童趣的身影。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8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

寓教於樂的愉悦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老師對我説:“你們美術課老師輕鬆、好玩,沒壓力,課也最好上,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又喜歡上美術課。”我只好一笑,可心裏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就好羅,那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幾年的美術教學實踐證明,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

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

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除非你沒有責任心。

每次課後我都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主動在遠程教育裏找答案,看有經驗的教師(名師)上課,學習他們的實踐經驗。自己也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説,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説:“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認為: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我認為“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繪畫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反思 篇9

比的基本性質的學習是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基本性質,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們完全可以根據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推導出比的基本性質,所以這節課我充分調動的思維,讓學生提出猜想——驗證,並能很好的用數學語言進行概括和總結出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本節課在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對數學知識的高度概括能力做得比較成功。

一、在學生複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的性質後,及時提出問題——比是不是也有什麼性質呢?如果有的話,你認為它是怎麼樣呢?當有的學生根據分數與比的關係、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後就自然而然的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在驗證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分析、整理、推導驗證的具體的語言的表達能力,如6:8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2得12:16它們比值都還是等於3/4,所以第一部分: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是乘一個相同的數比值不變,又如6:8的前項和後項同時除以2得3:4所得的比值還是一樣的3/4,所以第二部分: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比值不變,還如當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0的話,這時所形成的比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綜合以上三個結論,得出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零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在學生彙報思路和過程中,學生的條理性非常強!在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問題的時候,學生考慮問題非常周到,邏輯推理很嚴密!

二、在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的時候,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概括能力。當講完了比的基本性質後出了三道較有代表性的化簡比的練習,讓學生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歸納和整理出化簡比的方法。15:10 (整數比) 2:0.75(小數比),1/6:2/9(分數比),學生做完後交流中發現解法都有不只一種,通過交流探討,小結出一套比較切合實際的方法。1、化簡時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時,可以把比寫成分數的形式再化簡, 2、是小數先轉化為整數比→最簡比,3、是分數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簡。但要注意,這個結果必須是一個比。大部分的學生在掌握了以上的三種解法後,在化簡比的過程中省了很多的麻煩,練習的效率也比較快!

誠然,這節課在對學生思維的培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並且效果也比較明顯,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用較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如6:8化成簡比是3:4(學生大多數會説出較完整的文字——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是除以2,比值不變)。但是本節課的練習的層次性沒有體現,如只練習了求比值和化簡比,但是沒不足夠的時間去分析比值與化簡比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