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書信 > 檢討書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精選21篇)

檢討書3.02W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

這個活動趣味性比較強,兒歌簡單,比較適合小班小朋友學習。活動以故事導入,故事中間提問:老虎來了怎麼辦?主要想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開動腦筋想辦法,發散思維,發揮想象力。幼兒的回答:躲起來,躲到家裏去。我只是總結:哦,躲到安全的地方去是一個辦法。還可以再追問一下:躲到什麼樣的地方去?躲到家裏為什麼就安全了?還有什麼辦法?讓幼兒領悟到遇到危險要自己想辦法躲避或者尋求他人的幫助。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精選21篇)

活動的第一個目標:正確發準“山”、“三(sān)”等字音,雖然一直跟幼兒強調,但是卻並沒有教會幼兒怎樣發準“三”、“山”的音,一味的強調只讓幼兒摸不清頭腦。如果在活動在能夠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口型,告知他們“三”字發音應該牙齒相對,嘴脣微張,“山”字應該舌根上翹,重點練習幾遍,相信每個幼兒都能夠發準這兩個字音,從而達成第一個教學目標。

活動中的遊戲環節本應該是這節課的亮點,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動起來,變換各種動物造型,並且增加一個小小的懲罰環節,讓遊戲更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但幼兒在這個環節中卻沒有放開來,很拘謹,只是在自己的小椅子邊上動一動,動物造型也很單一,沒有什麼創新性,這與我的課前準備和活動中的語言、動作調動性有關。在活動前應該讓幼兒多瞭解一些動物,學一學小動物的樣子,豐富他們對動物的認知,提高他們的模仿能力,同時在活動中教師也應該更放開一些,大膽一些,讓幼兒走到場地中間或者直接走到室外,展開手腳進行大膽誇張的模仿,這樣活動的效果會更好,幼兒也更能體驗到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2

中班遊戲活動《快樂紙棍球》中就是用廢舊的材料創設幼兒感興趣的遊戲。《綱要》中提出,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孩子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益智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根據該執教老師目標的設定,本堂教學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孩子們玩的很開心,所以我對這節遊戲課印象深刻。

從我觀摩整堂課之後,感覺該執教老師的上課風格很輕鬆,比較喜歡放任孩子自主遊戲,沒有太多的去幹預孩子們的遊戲,教師的角色就是定位於引導者、組織者,其它的任務都是讓孩子們去完成,體現了遊戲課堂的自主、愉快。

對於這節健康遊戲課,我聽課後有幾點建議:

1.節奏不要過快,注重遊戲評價

馬老師執教的中班健康遊戲一共進行了15分鐘,在時間上有些短,為什麼時間過短呢,我覺得在活動過程當中的評價環節可以再詳細明確一些。在執教過程中幼兒一共進行了7次遊戲,每次之間的節奏很快,評價時也是孩子們隨便站立,這樣的後果可能導致部分興奮的孩子沒有聽,就會影響接下來的遊戲質量,所以我覺得子啊關鍵評價時是否可以讓孩子們圍坐下來,細細聽聽他人的意見建議,這樣會比較有利於教師的講解。

2.紙棍球的技能知識要重點進行強調

遊戲開始前的講解很重要,可能是之前玩過這個遊戲,所以子啊觀摩教學時並沒有看到老師有過多的講解。在開始遊戲後,孩子們進行了非常激烈的爭搶,有幾次可能涉及到球出界等犯規知識,我不知道孩子們是否清楚。我覺得一個完整的遊戲活動,有些講過的知識還是需要反覆重提才能讓孩子記得更加清楚。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3

在實際教學中,個別幼兒的聽辨能力還是很強,如:姚嘉陽、徐夏研等小朋友來到小貓家後,拿起口香糖瓶搖了幾下,就猜出裏面是錢;金相亦小朋友一拿到藥瓶,在耳朵旁搖晃幾下,就脱口而出:“是米!”看來我真是低估了這些孩子,我以為聽辯各種東西發出的聲音對他們來説肯定很難的,因此,我還把它定位在教學的難點上。而幼兒在聽辨蠶豆的時候,幼兒都猜不出來,有部分幼兒還猜想是小石頭。我想可能幼兒接觸和聽到小石頭的機會比蠶豆多吧!在我的帶領下,小朋友們很快到小貓、小雞、小鴨的家做好了客,看到孩子們探索的慾望還是這麼強烈,我改變了原來的設計,提供了幼兒自由選擇小動物家的機會,再一次仔細聽辨一下硬幣、蠶豆、米在各種瓶子裏發出的聲音。而這個隨機的設計我認為還是很好的,因為幼兒們還是很專注地搖晃着、聽着,沒有小朋友分散注意力的,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可還是有一點點遺憾,可能是他們太專注手中的瓶子了,我讓他們與同伴説一説、交流一下,只有個別幼兒這樣做了,大部分幼兒還是自顧自地玩,這也是小班幼兒的特點吧。但作為老師要引起重視,在日常教學中儘量創造機會,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為了讓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我還通過聽辨打擊樂器的聲音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在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的環節中,幼兒的興致很濃。當幼兒聽辨小鈴的聲音有什麼不同時,個別幼兒回答大小不同。我心在想:哎呀,他們可能看在手勢上,沒有區分聲音的響和輕。後來,還有小朋友在回答大和小時,我忽然明白了,他們在回答聲音的大和小,我也就很自然地引到聲音的快和慢中去了。為了讓幼兒的知識經驗有一個新的提升——放進東西的瓶子不但能發出聲音,還可以當作打擊樂器。我又用小朋友剛才玩過的瓶子示範為曲子伴奏一次,再請幼兒每人到小動物家拿兩個瓶子,跟着我一起為曲子伴奏。這時,我看到孩子們的神情是那麼地專注,我還看到朱伊吟、張如月、孟浩佳等小朋友做得特別認真,每個節奏都很合拍。這為生成另外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做好了鋪墊。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4

在活動前我認真的分析了活動教案,我覺得最後畫畫的環節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也許能説、會表達,但是不一定能把自己説的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我把最後一個環節改成了在教室裏下一場糖果雨,我想小班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會更喜歡這種有趣的情景體驗,也更容易讓他們感受故事中人們的快樂狀態。

在整個活動的執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當我拋出第一個開放性問題,如果那麼多好看的糖果從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來,你會怎麼做時,一下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的空間。有人説拿一把傘打開,把糖果接住;有人説伸出雙手接住;有人説快去撿;還有人説拿個網把它們網住。孩子們的回答讓我覺得欣喜不已,沒想到他們的小腦瓜裏有這麼多的鬼點子。通過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基本能在老師的提問中,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開放性的提問如果你是天空裏的魔法師,你會下一場什麼雨?又一次為幼兒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人説下一場蜜蜂雨;有人説下一場傘雨;有人説下一場蝌蚪雨等,最後我變成了魔法師,在教室裏下了一場糖果雨(撒糖果),孩子們看到那麼多五顏六色的糖果激動不已,都想去撿來吃了,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了此次的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不足的地方沒有在分段講述後完整講述一遍故事,讓孩子們有一個對故事整體的欣賞。從家長的反饋來看,她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孩子的思維活躍了,想象力得到了培養,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了一些知識。當然我也會認真聽取有些家長的意見,如要多關注那些不主動舉手發言的孩子,調動他們思考和回答的積極性。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是個好日子,寶貝們和爸爸媽媽開幼兒園玩遊戲啦,寶貝們帶着爸爸媽媽去看畫展,莫莫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畫,説:“奶奶,這是我和趙俊臣一起畫的,我們畫的是小黑藏在牙齒裏。”孩子們的畫在家長面前一展風采,很多寶貝和畫展留下了美麗的合影,在看畫展時,有些寶貝當起了小導遊,“媽媽,你看,那樹枝上的小花是用手蘸顏料點上去的”。通過畫展,讓爸爸媽媽們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發展,繪畫是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和激發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在孩子的眼中,卻只是表現自己內心世界無聲的語言。它可以説是孩子與外界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藉助繪畫,幼兒把自己心理上的需要,情緒和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瞭解表達出來。

到了吃點心的時間,孩子們井然有序的做自己的事情,都在忙爸爸媽媽面前展現自己,就連吃點心也不願落後,吃的比平常快,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們變得更加獨立,自理。遊園活動開始啦,好玩的遊戲即將登場,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想挑戰自己。在玩吹乒乓球時,媽媽和寶寶一起吹,將把裝滿水面上的乒乓球吹到另一個空盆裏,大家吹的不一樂乎,有些沒找到方法的吹的水花四濺,有個家長説:“這個遊戲應該叫浪花一朵朵”。找到方法了,一鼓作氣,小嘴巴嘟起來,呼——呼——。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遊園活動已經結束了,回到教室,孩子們回想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過的遊戲,有套圈、會動的墊子、吹蠟燭、投球,扔沙包等等,每一項遊戲孩子都在挑戰自己,盡情地享受他們節日帶來的快樂。通過學校舉辦的小舞台、畫展、遊園活動,不僅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還讓孩子在從中找回自己的自信,學會了堅強,不怕困難,做事持之以恆,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來到公主面前問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樣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説:“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麼大,只有我窗前樹梢那麼高,順着樹爬上去就可以夠到了”。於是國王就給公主做了一個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滿意的笑了。

通過這個故事,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是不如成年人的,在成年人眼裏,思維裏,思考模式是固定的,符合實際的,在孩子眼裏,什麼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會説話的,孩子的想象天馬行空,無邊無際,就像浩瀚的海洋,孩子容易得到瞞足和成就感,他們會因為得到老師的表揚而高興半天,會因為一個貼貼紙而爭論不休,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感性認識豐富的人,媽媽們也在“為什麼”中開拓孩子的思考空間,引發孩子喜歡該提問的樂趣,在“為什麼”中挖掘隱藏着孩子感性認識靈光。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6

這天我執教的是語言活動:《啊嗚啊嗚吃得香》,《啊嗚啊嗚吃得香》主要是針對剛入園的幼兒進入羣眾生活,對家人還有強烈的依靠心理。平時在家裏衣食都是大人包辦,兒歌《啊嗚啊嗚吃得香》短小、簡單,表現了各種動物自主獨立的心理,並藉助學説“啊嗚啊嗚吃得香”這句話,鼓勵幼兒在園、在家都能自己吃飯,養成獨立進餐的良好習慣。

我採用的是最簡單的形式,以圖片的形式展開課程。寶寶們對圖片也有很大的興趣,個性是小動物的圖片,當我拿出小兔的圖片,寶寶們都很大聲地説:“這是小白兔。”《啊嗚啊嗚吃得香》這一兒歌,主要是讓寶寶們透過小動物喜歡吃什麼,並且它們是啊嗚啊嗚吃的,延伸到我們寶寶最喜歡吃什麼。我對兒歌進行了改動,將“寶寶自己吃飯,啊嗚啊嗚吃得香”這一句中,讓寶寶們自己先説你喜歡吃什麼,是怎樣吃的?那有些寶寶就會很快想到自己想吃什麼,比如説吃蝦,那能夠請他創編一下兒歌:“寶寶自己吃蝦,啊嗚啊嗚吃得香。”寶寶在這個環節中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都想説説自己想吃的東西,而且都能將語句完整地表述出來。

就應説《啊嗚啊嗚吃得香》這一活動開展的還是十分順利的,寶寶們也明白了要自己動手吃飯,而且吃飯原先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透過這次活動,我們班的寶寶中午用餐也比以前好很多了,大家都在啊嗚啊嗚香香地吃飯,也能持續桌面和地面的乾淨了。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7

一、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開展教育活動是我們所倡導的,根據《多樣玩紙》主題系列活動,在幼兒認識多樣紙張種類的基礎上,利用幼兒身邊常見的、隨手可取的"廣告紙"作為此次探索對象,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玩廣告紙》。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1、幼兒能樂意參與探究活動,發現廣告紙落下時的不同現象2、能積極表達、交流探索中觀察到的現象。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幼兒樂於探究,發現廣告紙落下時的不同現象,我主要通過三次操作活動,以拋出問題來推動幼兒探究,從而達到此目的。

活動難點在於製作"丫"字形廣告紙。我通過兒歌、語言提示、幻燈演示法讓幼兒在視、聽、説的過程中掌握製作的方法,讓幼兒更易於接受,從而突破難點。

二、環節評析:

<一>、第一環節:認識廣告紙的作用,瞭解廣告紙的用途【評析】: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應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

廣告紙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活動開始,我出示廣告紙,圍繞廣告紙的作用、用途和幼兒進行交流,孩子們踴躍的説出"廣告紙可以用來看信息,可以讓我們去買上面的東西"等。在用途上,很多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説出"媽媽用廣告紙折裝骨頭的小盒子,小朋友用廣告紙摺紙飛機、小船等"。幼兒在輕鬆的談話氛圍中共享彼此的生活經驗。

<二>、第二環節:第一次探索活動--廣告紙製成的紙球和紙片是怎麼落下來的,落下來的樣子是怎麼樣的?

【評析】: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利用廣告紙來做物體下落的遊戲,在認識遊戲材料紙球和紙片後,我提出第一次的探索要求:試試讓紙球和紙片落下來,看看它們是怎麼落下來的?落下來的樣子是怎樣的?在此過程中,幼兒表現的非常感興趣,通過親身的實踐與交流,在玩玩、看看、説説的過程中發現了紙張與紙球下落過程中現象的不同,他們能正確地用語言説出紙片是歪歪扭扭的落下來,紙球是直直的落下來,並結合身體動作將下落現象表現出來。

<三>、第三環節:第二次探索活動--紙球和紙片同時放手,誰更快落下來【評析】: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在第一次探索活動的基礎上,我又拋出了第二個探索要求:紙球和紙片同時放手,誰更快落下來,從觀察現象到觀察特性,探索目的的層層遞進,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與材料交互,在多次反覆比較探索,發現了同時放手,紙片和紙球下落速度的不同,他們對自己的發現既興奮又欣喜,這種主動參與發現法,強化了幼兒細緻的觀察習慣,也培養了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四>、第四環節:嘗試製作、玩耍"丫"字形廣告紙【評析】: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並鼓勵他們認真努力地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本環節是活動的難點,我以神祕的口吻讓廣告紙裁成的小紙片變魔術,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示範製作"丫"字形廣告紙的過程中,我結合兒歌、語言提示、幻燈演示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丫"字形廣告紙的製作方法,並讓幼兒猜猜丫字形廣告紙落下來的樣子,孩子們在好奇和興奮中發現"丫"字形廣告紙旋轉下落的現象,激發了幼兒親自動手製作"丫"字形廣告紙的慾望。幼兒通過自己製作、玩耍"丫"字形廣告紙,既體驗到製作成功的樂趣,又發現了廣告紙的另一種落下方式,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做中學。

<五>、第五環節:師幼用記錄表的形式畫出三種形狀的廣告紙落下來的樣子,並結合音樂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評析】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本環節我和幼兒共同回憶三張廣告紙落下的樣子,在我示範畫出紙片是呈 落下來後,幼兒先後畫出了紙球是呈 落下來,"丫"字形廣告紙呈 落下來,再次激發幼兒對已獲得經驗的回憶和表述,最後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用肢體動作表現三種形狀廣告紙落下的樣子,使原來較單一的科學探究活動顯得更有趣,更深刻,使各項環節活動得以昇華。

三、個人反思成功之處:

可以用四個字來體現:近、新、小、實(一)、近就是遠近的近本次活動的材料可以説是來源於生活,是孩子經常接觸和熟悉的,而且取材非常的便捷,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做活動前的準備。

(二)、新就是創新的新1、常用東西的創新本次活動最大的亮點就在於變廢為寶,一物多玩,小小的一張廣告紙不僅服務了整個活動,而且也潛意識的拓展了幼兒的思維,知道一種東西可從多面去認識、去看待。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8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於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説,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並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並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節,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有一定的瞭解,為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於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節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後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誌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誌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後,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幼兒的回答並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後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誌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裏唱到了什麼,然後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活動後,很多孩子們都還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複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箇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9

回顧《冬爺爺的禮物》的實行過程,班裏的教師都有許許多多的感觸與領悟。做孩子們旅途的旅伴,和他們一起成長是教師最深的體會。事實上,對冬天的認識,我們二位教師起初也較籠統,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許多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專注也給了教師許多啟示和感動。“向孩子學習”這絕不是一句形式上的口號。作為教師隨時關注孩子的探索興趣和探索方向,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修正自己的預定計劃,讓計劃更貼近孩子的活動和主題發展。這對教師的教育預見能力和對孩子活動的深入瞭解,反饋能力是一個挑戰。另外,班級二位教師的分工合作,也是主題推行中孩子們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發展的保證。

本主題的活動我們先通過讓幼兒從認識冬天特有的環境入手,帶領幼兒到户外體驗,利用園內及社區的自然資源,引導幼兒多方位地感知冬季的季節特徵,我們通過組織幼兒觀察冬天的天氣、動物、植物、人物等的變化,啟發幼兒感知冬天天氣,讓幼兒體驗冬天的美麗。同時讓幼兒知道冬天是一個鍛鍊的好機會,享受冬天活動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願意參加户外活動,不怕冷,鼓勵幼兒冬天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上幼兒園,願意參加户外活動,不怕寒冷,做個勇敢的好孩子。主題活動較多的利用了多媒體課件,這很吸引幼兒,所以幼兒的學習掌握情況比較好,活動後利用調查表鞏固所學,從調查表的完成情況看還是不錯的。因為生活中的寒冷幼兒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所以有了生活經驗之後,集體活動中幼兒還是很熱情的投入到各種討論中。特別是去年冬天的一場大雪,幼兒印象尤其深刻,所以在活動《雪花飄飄》《小雪花》表演時很有感覺。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0

在活動前我認真的分析了活動教案,我覺得最後畫畫的環節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是有必須難度的。他們也許能説、會表達,但是不必須能把自己説的用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思考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潛力,我把最後一個環節改成了在教室裏下一場糖果雨,我想小班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會更喜歡這種搞笑的情景體驗,也更容易讓他們感受故事中人們的快樂狀態。

在整個活動的執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當我拋出第一個開放性問題,如果那麼多好看的糖果從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來,你會怎樣做時,一下激發了孩子們的想象的空間。有人説拿一把傘打開,把糖果接住;有人説伸出雙手接住;有人説快去撿;還有人説拿個網把它們網住。孩子們的回答讓我覺得欣喜不已,沒想到他們的小腦瓜裏有這麼多的鬼點子。透過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基本能在老師的提問中,加深對故事資料的理解。開放性的提問如果你是天空裏的魔法師,你會下一場什麼雨?又一次為幼兒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人説下一場蜜蜂雨;有人説下一場傘雨;有人説下一場蝌蚪雨等,最後我變成了魔法師,在教室裏下了一場糖果雨(撒糖果),孩子們看到那麼多五顏六色的糖果激動不已,都想去撿來吃了,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了此次的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不足的地方沒有在分段講述後完整講述一遍故事,讓孩子們有一個對故事整體的欣賞。從家長的反饋來看,她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孩子的思維活躍了,想象力得到了培養,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了一些知識。當然我也會認真聽取有些家長的意見,如要多關注那些不主動舉手發言的孩子,調動他們思考和回答的用心性。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1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正在“美髮廳”旁忙着收拾東西。“小姐,你要美髮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後響起,我沒在意。“小姐,你要美髮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實忙就沒理會。忽然,感覺束好的長髮在背後被一雙小手摸着。看來“美髮師”看上了我這一頭長髮,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説孩子們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呢?乾脆將計就計趁機調查一下。

主意打定我放下手中活,轉身笑眯眯地説:

“誰是美髮師,你是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小女孩菁菁站了出來,“我是美髮師,絕對給你做好。

”“聽張老師喊你唄,我就知道了。

”她一臉神氣的樣子,原來這麼簡單。

一場顧客與美髮師之間的自由交談開始了。

美髮師:“你得低下頭,把頭髮低下來。”

顧客:“你們這兒沒有專門洗頭用的長躺椅嗎?這樣不舒服。”其實我是怕她們把頭髮弄的一團糟。

於是菁菁叫了小文文、亭亭等幾個小女孩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一會兒,她們就用幾張小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一切動作都比較專業:

拔掉我的髮圈,象模象樣的抓搓頭髮。打開假水籠頭衝了衝、吹頭。

美髮師:“你想做什麼髮型?”

“你看我做什麼好,就做什麼吧!”我裝做很隨便的樣子。

美髮師:“你會唱《青藏高原》嗎?”

“不會”我如實回答。

“你唱歌不行!”美髮師評價到。“你知道這首歌是誰唱的嗎?”,“不知道。”我索性裝糊塗到底。

“你怎麼什麼都不知道呢?是一個叫韓紅的人,她是一個胖豬豬。”美髮師越發得意起來,“這首歌很難唱,我姨媽會唱。”她一邊做一邊説。“我給你做個韓紅式的髮型。”

“好吧!”顧客答到。美髮師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剪刀,象模象樣地剪起來。閒聊更深入了。

“我以後教你唱。”多麼自信、自主的孩子。我笑了。

案例分析:

《綱要》

指出“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係是促進師幼互動的有效途徑……”

如何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係呢,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言行、想法,與幼兒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係,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師的這儀觀點:當小女孩菁菁直呼其名,請她理髮時,教師笑眯眯的應答孩子,轉身投入到孩子發起的遊戲中。再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為遊戲的主體,適時的點撥。

其次,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

《綱要》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誠然是要教師準確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與教師玩“美髮廳”的區域遊戲,教師“放下手中的活”積極的投入到遊戲中,很樂意的扮演起顧客來,發生在“美髮師”與顧客之間的對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朋友式的老師。

在“美髮師”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合作並引導着幼兒,對於幼兒的問題是“有問必答”,使其在自主的遊戲中得到發展。最妙的是教師的隱性引導。在此時教師做個“一問三不知”的“無知人”:“裝得很隨便”;“索性裝糊塗到底”,正是教師的這種看似不導的引導方式增強了幼兒的自信:“象模象樣的抓搓頭髮”;“越發得意”,體驗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用幾張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比較專業”;“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樣的剪起來。”,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教師的主導地位。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2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正在“美髮廳”旁忙着收拾東西。“小姐,你要美髮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後響起,我沒在意。“____小姐,你要美髮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實忙就沒理會。忽然,感覺束好的長髮在背後被一雙小手摸着。看來“美髮師”看上了我這一頭長髮,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説孩子們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呢?乾脆將計就計趁機調查一下。

主意打定我放下手中活,轉身笑眯眯地説:

“誰是美髮師,你是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小女孩菁菁站了出來,“我是美髮師,絕對給你做好。

”“聽張老師喊你唄,我就知道了。

”她一臉神氣的樣子,原來這麼簡單。

一場顧客與美髮師之間的自由交談開始了。

美髮師:“你得低下頭,把頭髮低下來。”

顧客:“你們這兒沒有專門洗頭用的長躺椅嗎?這樣不舒服。”其實我是怕她們把頭髮弄的一團糟。

於是菁菁叫了小文文、亭亭等幾個小女孩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一會兒,她們就用幾張小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一切動作都比較專業:

拔掉我的髮圈,象模象樣的抓搓頭髮。打開假水籠頭衝了衝、吹頭。

美髮師:“你想做什麼髮型?”

“你看我做什麼好,就做什麼吧!”我裝做很隨便的樣子。

美髮師:“你會唱《青藏高原》嗎?”

“不會”我如實回答。

“你唱歌不行!”美髮師評價到。“你知道這首歌是誰唱的嗎?”,“不知道。”我索性裝糊塗到底。

“你怎麼什麼都不知道呢?是一個叫韓紅的人,她是一個胖豬豬。”美髮師越發得意起來,“這首歌很難唱,我姨媽會唱。”她一邊做一邊説。“我給你做個韓紅式的髮型。”

“好吧!”顧客答到。美髮師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剪刀,象模象樣地剪起來。閒聊更深入了。

“我以後教你唱。”多麼自信、自主的孩子。我笑了。

案例分析:

《綱要》

指出“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係是促進師幼互動的有效途徑……”

如何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係呢,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言行、想法,與幼兒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係,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師的這儀觀點:當小女孩菁菁直呼其名,請她理髮時,教師笑眯眯的應答孩子,轉身投入到孩子發起的遊戲中。再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為遊戲的主體,適時的點撥。

其次,教師要準確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

《綱要》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誠然是要教師準確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與教師玩“美髮廳”的區域遊戲,教師“放下手中的活”積極的投入到遊戲中,很樂意的扮演起顧客來,發生在“美髮師”與顧客之間的對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朋友式的老師。

在“美髮師”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合作並引導着幼兒,對於幼兒的問題是“有問必答”,使其在自主的遊戲中得到發展。最妙的是教師的隱性引導。在此時教師做個“一問三不知”的“無知人”:“裝得很隨便”;“索性裝糊塗到底”,正是教師的這種看似不導的引導方式增強了幼兒的自信:“象模象樣的抓搓頭髮”;“越發得意”,體驗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用幾張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比較專業”;“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樣的剪起來。”,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教師的主導地位。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3

我們在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表現出對春天發生的自然現象很感興趣,但是圖片和老師的講解已經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和興趣了,於是在設計這個教案時,我就注意到這幾天的天氣,一向是以晴好的天為主,所以我就設想了在室外上這個活動。開始上課時,我就很神祕地對孩子們説:“這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外面上課,你們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陰涼的地方坐好以後,我就引導孩子説“你們抬頭看看,春天的天氣好嗎?”孩子們都説“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詞第一句話“春天天氣真好”引導孩子説話,我説“公園真好看,你看到公園裏哪裏好看?”引導幼兒説出“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着我們彎彎腰”。同樣的方法我又引導孩子們説出第二段的歌詞“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之後我就對孩子們説“春天真好,老師把剛才你們説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後,問“孩子們歌曲裏你聽到了有什麼?”當唱第二遍時就請孩子們跟着老師輕輕的唱,這時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請孩子一齊輕輕的唱,同時請孩子們跟我做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最後我就請配班老師放歌曲《春天》的錄音磁帶,我就領着孩子們一邊圍着草坪學蝴蝶飛,一邊唱。不知不覺中一節課就在

我和孩子説説唱唱做做中結束了。由此次活動後我發現:

(1)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用心性、主動性。活動開始,就請幼兒去户外有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盼。透過老師的提問和引導,孩子們會很欣喜的看到,原先歌曲中的資料竟然是平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活動用心性也提高了,不是一節普通的音樂課所能到達的效果。而教師的作用也不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的人,而是孩子們的玩伴,就在旁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説的話整理一下,然後編成完整的歌曲。

(2)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邊玩邊學。藍天白雲,紅花綠草,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能夠放鬆。老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此刻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歡快的聲音吸引着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沒有顧慮的邊做邊唱,不怕説錯,不怕唱錯,能開心地跟着老師唱起來做起來就已經到達教學目的了。

(3)選取適宜的環境很重要。

到户外上音樂課對於我們託班的孩子來説還是存在必須的困難的,雖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夠做到有始有終上完課,但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現自由走動渙散的現象,所以除了要請配班老師做好配班工作外,場地的選取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現,這樣才能到達教學目標。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4

《請你摸一摸》這是一節小班的科學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的特徵。難點是引導幼兒去摸一摸各種東西,大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掌握了活動的重難點,開展活動時心中就有了目標,能更好的引導幼兒去思考、探索。以下就説説活動中的一些得失。

首先,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知識經驗方面,為了更好的將“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詞彙介紹給幼兒,活動前我上網查找含義,並將這些特徵性詞含義簡單化,即轉變成幼兒所能理解的詞語。在物質準備方面,我遵循《綱要》的要求,“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設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去嘗試。”“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條件。”活動前,我收集了許多生活中具有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徵的東西,並分組擺放。這些準備工作,為幼兒探索提供了條件,也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的不同,開展活動時側重點不同。如:在介紹冷熱特徵的東西時,出示一些準備好的東西,幼兒一觸摸就能很好的説出來,還能説出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冷熱的東西,我發現幼兒對於冷熱的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因此,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只是將幼兒的一些經驗進行了提升。而對於軟硬的東西,在幼兒觸摸過這些東西以後,我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感受,幼兒説不出,我看出幼兒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表述。因此,我重點進行了介紹,而且邊示範邊向幼兒講解軟硬的不同“軟的東西我們用手擺弄可以讓它變形,而硬的東西我們用手怎麼擺弄它都不會變形”,邊説邊把軟硬的詞語教給幼兒。為了檢驗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又出示了幾種物品,請幼兒去摸,然後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感受,幼兒按照老師的樣子去觸摸東西,一會幼兒就説出了哪些是硬的的,哪些是軟的。通過這種方法,幼兒很快就分清了軟和硬。在介紹粗糙和光滑的時候,發現幼兒對粗糙的東西的認識經驗比較少,摸完以後也是説不出,因此,我向有介紹了粗糙和光滑東西的特點,如:“粗糙的東西,手摸在上面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而光滑的東西摸上去,手就很舒服,有種滑滑的感覺。”為了豐富幼兒這方面的經驗,我還準備了許多具有這些特徵的物品,讓幼兒去觸摸,給幼兒更多感受的機會,鼓勵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在整個活動中,我採用帶問題去探索,先分散,再集中講解,再分散探索的形式。這樣幼兒就會從無意識的觸摸轉為有意識的觸摸,幼兒記憶得會更牢。

其三,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最後的在活動室裏摸一摸,由於人數較多,可以改為遊戲時個別幼兒分組進行。便於老師指導和觀察,而更利於幼兒擴大探索的空間。

對於剛剛進入小班的幼兒來説,在科學探索方面,幼兒的知識經驗還不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也欠缺,對一些科學活動的操作規則缺少經驗。這些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活動中注意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不斷完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5

開學已經三個多月了,幼兒園組織了“課內比較學”競賽活動中,學前班的教師們一邊組織課堂,一邊領着孩子們一起學習了單韻母及聲母與單韻母拼讀。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找到了一些關於學前班孩子學習拼音的特點。

由於學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顯的學前幼兒的特點,他們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好動。漢語拼音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説是枯燥單調乏味的。如何激發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漢語拼音學習的效率呢?從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我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

一、拼音教學應圖、形、音結合記。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沒有句子,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幼兒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這些符號幼兒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教學中,我將拼音製作成不同形式的卡片,有蘋果、樹葉、花、小鳥、小魚等,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學中,我會運用輕鬆的語言對幼兒説“這些花都有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認吧。”幼兒在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幼兒的情趣。從看圖説話導入,讓幼兒自己發現隱藏在圖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擬唱歌、打鳴的活動中讀準音,在發現形的過程中學會寫。教學後,這些卡片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很方便幼兒複習。

二、遊戲參與教學。

遊戲是幼兒最感官,最敏感活動。目前,拼音課程活動單一的訓聽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我每學完一個完整的音節後,請幼兒為這個音節組詞,幼兒舉手非常積極,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將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詞,電視廣告中聽到的詞,以及平時故事中積累的成語都用到了拼音教學中,學習起來也不感到枯燥。每學完幾個韻母后,就要展開復習,複習中,我開展多種遊戲形式來幫助他們記牢,所以,我們讓幼兒不僅用口唱,用耳聽,而且採用了綜合動作;舞蹈;語言;遊戲;表演等豐富的表現形式。學校的教學設備不完善,這就要求教師自己動手動腦找。做。合理運用輔助手段引起幼兒積極的學習氛圍和幫助幼兒理解。遊戲是幼兒最感官,最敏感,使用遊戲活動同時作用於孩子們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

三、順口溜輔助記。

在拼讀時會遇到多種特殊的情況,如jqx與ü相拼時應去點兩點,這時就可教幼兒背:"大魚大魚有禮貌,見到jqx就脱帽",當幼兒們揹着這些琅琅上口的口訣時,拼寫就不容易錯誤。所以在教學中,張老師根據幼兒喜愛誦讀的特點,設計口訣讓他們背誦。同時,還注意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喚起幼兒的創編激情,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啟發幼兒自編口訣。幼兒們對這種提議積極性很高,能夠自已編出一些兒歌助記。幼兒的想象力竟是如此的豐富,幼兒的思維竟是如此的開闊,幼兒有時也是我們的老師,教會了我們許多種方法。課堂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陣地,教師要創設開放型情境,鼓勵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讓孩子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擴大他們的思維空間。張老師表示,要不斷總結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應創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品嚐到成功的喜悦,樹立起必勝的信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學習借鑑好的教學方法,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持久的發揮課堂。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6

今年的六一慶祝,重頭戲還是社區匯演。總體來説,今年我園的三個節目的質量都比往年有所提高,特別是隊形變化豐富了,幼兒的舞台感覺提高了,服裝漂亮了。但遺憾的是出彩不夠,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在選材、音樂、排練、服裝等方面的要求或者説是眼光還可以再高一些,下的功夫還可以再深一些。

選材:一個舞蹈的成功與否,選材非常關鍵。建議選擇有情景性的舞蹈,來表現幼兒的日常生活。這樣的舞蹈,肢體語言貼近孩子的生活,幼兒駕馭起來較順利。這樣的舞蹈比純碎跳動作的舞蹈更有觀賞性。

音樂:一般選擇節奏歡快、活潑的,節拍、樂句較工整的,便於幼兒掌握。而弱起小結的音樂就不適合了。一個舞蹈中,如果音樂有快有慢,一張一弛,就更能抓住觀眾的眼球了。

排練:排練是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了。建議老師在排前介紹舞蹈的內容,觀看視頻,讓幼兒有個整體的概念。其次是熟悉音樂,可以在教室裏不斷播放。排練時先口令,再配音樂。教師要心中有數,每一個動作做幾個八拍,放慢速度練會後再恢復到原速,最後再配上音樂,不斷練習和扣動作。這是一般的排練流程,教師也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變動,以幼兒學得快樂、學得輕鬆為最終的目標。還有就是要趁早排練,對幼兒來説,不可能兩三天就學會一個舞蹈,必須是一點一點地積累,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

服裝:舞蹈服裝區別於平時的着裝,宜亮不宜暗,可以同類色系,也可以強烈的對比色,再配以亮片或誇張的配飾、頭飾等來突出舞台效果。裙子宜短不宜長,宜小不宜大,露出幼兒藕節似的手臂和大腿,感覺非常的可愛!

另外在合作上,教師之間要樂於奉獻,不過多計較付出的多與少,抱着“我要把節目排到”的心態和目標去做這件事。當你最後看到孩子們在舞台上精彩表演時,你會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成就感,有時竟會感動地流淚!你會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真的,我以前排節目時就有這樣的感覺!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7

對於大班孩子來説,部分孩子已能正確區分左右,然而仍有部分孩子仍分不清左右,而大班數學活動《區分左右》的難點就在於孩子的差距較大。教師在制定目標時,既要滿足能夠正確認識左右的孩子有一個提升的過程,那就是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然而另一部分孩子也以自身為中心也不能正確區分左右的話,那麼如何讓他去感知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兩個不同階段的孩子如何平衡,又能讓兩個階段的孩子都有所提升,成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在活動中增加了一個小道具,幫助所有幼兒做到以自身為中心正確區分左右,那就是在孩子的右手上套一條彩色橡皮筋。

在活動的開始,我先讓孩子猜謎“手”,每個人都有兩隻手,右手有什麼本領,哪隻手是右手,如何才能快速區分右手,右手有什麼本領,通過幼兒的講述,我們一致通過吃飯時拿勺子的、寫字的那隻手就是右手然後讓幼兒説説左手的本領,通過遊戲舉左右手比如伸拳頭、做剪刀、伸拇指,重點強化右手。通過綵帶幫助幼兒正確區分左右,既能幫助能力弱的孩子一個反覆的提示和自糾機會,也為接下來的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環節奠定基礎。雖然只是一條彩色橡皮筋,解決了很多的難題。

同時在本次活動中,我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如 “快速反應遊戲(左手碰左腳、左手碰右腳等)”、“找朋友”等遊戲,讓幼兒分清自己的左邊右邊,讓孩子們瞭解左右對生活的重要性。讓孩子在遊戲中不斷的幼兒感知左右、鞏固對左右的認識,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孩子們的參與意識。孩子們始終能輕鬆愉快的學習。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8

《沒有大人的世界》活動反思

本課的活動目標是在讓小朋友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會講故事,知道大人對我們很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我首先為小朋友們介紹一個生氣的小朋友——阿貴,他為什麼不高心呢?由此引起小朋友的注意,使幼兒能有較高的興趣,跟老師一起聽聽這個故事,在導課部分充分調動了小朋友的積極性,使幼兒注意傾聽。

聽完故事後,引導小朋友説出,阿貴為什麼會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大人呢?他的願望是在哪裏實現的?在夢境中阿貴在沒有大人的世界裏遇到了什麼困難?在此部分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能夠大膽來表述故事,進行自由的交流,鍛鍊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在練習鞏固的環節,讓小朋友們對阿貴所遇到的困難按順序進一步進行表述,在這裏進行這樣的處理是為了讓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故事,訓練小朋友們表達事物的條理性,讓小朋友們進一步理解大人在對自己的重要性。

在授課過程中,沒能更好地、全面地使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如果在此活動中將此部分進一步深化、擴大,幼兒的能力將得到更好的培養。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19

——幽默對待因受挫而生氣的孩子

今天的數學活動是“找出數字的好朋友”,很多小朋友一下子就説出了黑板上的數字的好朋友,即少一和多一的數字。但是一向被爸爸媽媽捧在天上的朵朵卻連着説錯了兩個,我請她坐下來再好好想想,待會兒再請她來找別的數字的朋友,轉而請了別的小朋友。沒一會兒,坐在莉莉邊上的小朋友大聲喊道:“老師,莉莉哭了。”莉莉一直被爸爸媽媽寵着,很少受到挫折,因而一小點的挫折就讓她感覺自己很受傷很委屈,難受地哭了起來。莉莉沒有找到數字的好朋友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單純的鼓勵她“其實你很棒的”這樣的話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正所謂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我就要用幽默的語言幫助其從她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案例實錄:

教師:“呀,你們聽。數字寶寶8正在哭呢!嗚…嗚”

幼兒:“老師,哪兒有哭聲呀?”

教師:“你再仔細聽,嗚…嗚,聽見了吧!”

幼兒:“老師,好像真的有哭聲呢,我也聽見了。”

幼兒:“我好像也聽到了呢,真的有,它在哭。”

孩子們被我説的像真的一樣的描述給感染了,感覺自己真的聽到了數字8的哭聲。此時莉莉已經進入到我説的情景中,但是沒有很積極的融入,依然在旁觀。

教師:“我來問問它,為什麼哭呀?”“哦,原來是沒有好朋友了,它覺得很孤單。它還説,莉莉是她的小主人,她一定能幫它找到好朋友的。”

莉莉:“老師,對,我是8的小主人,我可以的幫它找到好朋友的。它的好朋友是7和9。”莉莉顯得很激動,也很自豪。

教師:“你們聽,數字8笑了。哈哈…哈哈,莉莉幫它找到了好朋友,它不孤單了,可以和朋友一起玩兒了。它叫我謝謝莉莉呢。”

分析:如果在莉莉受挫時教師置之不理,任由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莉莉就有可能因為這次受挫而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變得不自信,對科學活動的積極性也會減弱。而教師用風趣幽默的態度設置情景,巧妙地幫助莉莉搬掉這塊絆倒自己的石頭,讓她從自己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重新回覆自信。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20

冬天來臨,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氣候的變冷,發現人們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變化,會因為冰雪的出現而欣喜不已。

冬爺爺的禮物,這是一首歡快的三拍子音樂,他從兒童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雪景,旋律輕快、歌詞優美。

活動準備時,我畫了一幅體現歌詞內容的作品,有銀裝素裹的大自然以及在雪中快樂嬉戲的孩子們。活動我就以禮物為切入點進行導入。禮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當我問到:你收到過禮物嗎?你收到過哪些禮物時,孩子們紛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出了各種各樣的禮物,並由此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

接着,我又提問:冬爺爺也給我們送禮物了,他帶來了什麼禮物?聽到這個問題,反應比較敏捷比較理智的孩子便説出了與冬天有關的自然現象如:北風、冷空氣、雪花等,而那些比較天真的孩子則充滿想象的亂説一氣,甚至説到了玩具。

我便出示了雪景圖,告訴孩子們,禮物就藏在這幅圖中。這下,大部分孩子便認為是雪花。同時我邊指圖邊範唱了歌曲,並引導孩子結合圖片理解歌詞的第一段。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歌詞中的動詞,我藉助字卡及圖示,當唱到相關的內容時,便出示相應的字卡及圖示,幫助孩子理解、記憶歌詞。利用這種方法,突出歌詞中的四個動詞“鋪、戴、蓋、穿”,便與幼兒掌握。

接下來便是旋律了,當我彈奏歌曲時,孩子們很快的説出了自己的感覺:這是三拍子的音樂。但也有孩子持有不同意見,我便又彈奏了一遍,請孩子邊聽音樂邊拍節奏,通過自己的嘗試、驗證,孩子們瞭解了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樂,並且隨着旋律準確地拍出了節奏。在多次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節奏的同時,孩子們對歌曲的旋律也逐漸熟悉。因此當我再次彈唱這首曲子時,許多孩子能跟着哼唱,而活動也自然過渡到了學唱歌曲環節,有了圖譜加文字的提示,孩子們很快地唱清歌詞。

唱完第一段,我又通過範唱讓孩子們理解第二段。當我問到:冬天帶給小朋友的禮物是什麼?有了第一段的經驗,孩子們便從圖上找到了溜冰、堆雪人等遊戲,知道了禮物也是由雪及雪帶來的一系列遊戲。我同樣採用了圖示加文字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記憶,孩子們也能較快地掌握。

圖示加文字,這是比較簡單的教具形式,製作也比較方便,但效果卻不簡單,他能比較直觀、明瞭的向幼兒展示相應的內容,幫助孩子們理解、記憶。

這一形式在兒歌,歌曲中多被用在有一系列動作或一系列相關的現象時,能讓幼兒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用心去分析教材,實際做合適的教具,不在乎這些較具有多簡單或多複雜,只要合理,用的恰到好處,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們從這首音樂中,從冬爺爺給小朋友們帶來的禮物中,使幼兒對冬季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切入,讓幼兒去擁抱陽光的温暖,聞聞陽光的香味。在學習活動中,又引導幼兒充滿樂趣地、勇敢地面對環境,自覺地、主動地認識冬季的變化,他們的認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也隨之形成。

幼兒園課堂教學反思 篇21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個別幼兒還能自己設計規律對物體進行排序。雖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兒似乎沒有按規律排序,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發現有規律的排序,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後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穫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從本次活動中使我感悟到,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我認為我們要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這次的排序活動,以往我們都習慣於比較一組物體的外部特徵的差異或數量的差異來進行有規律的排序,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和遊戲中存在的規律。因此我在日常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玩積木時或在排隊時進行有規律排序的活動,在小結時又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遊戲

中也存在有很多規律,所以這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使孩子學習按規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尋找規律、發現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