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2022校園世界衞生日廣播稿經典(通用3篇)

2022校園世界衞生日廣播稿經典 篇1

朋友們:

2022校園世界衞生日廣播稿經典(通用3篇)

當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在太空遙望自己的家鄉時,人們這才驚訝地發現,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體中,唯有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

生命意味着蔚藍,而蔚藍意味着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夠得以生存的大氣和水,也使我們的地球成為一顆蔚藍色的星體,一顆充滿生命的星體。不過,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也會變的光怪陸離,越來越難以駕馭了。

從加利福尼亞的暴風雪到孟加拉平原的大洪水,從席捲地中海沿岸的高温熱流到持續多年不肯緩解的非洲高原的大面積乾旱,地球彷彿在發瘧疾似地顫抖,人類竟然也像倒退了一萬年似的束手無策。

如果説,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威脅,這多少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哀歎;那麼人類去“威脅”大自然,這豈不是莫大的罪過?曾經是中亞地區最大水域之一的羅布泊湖,在本世紀70年代還是一個大湖,但是到了80年代,一湖汪汪之水已被可怕的滿地鳥屍所代替,難怪彭加木找不到水!又如,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澱在1984年的春夏之際再次乾涸,波光粼粼的水面從此不見,白洋澱底黃沙朝天。這種人為造成的後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對大自然的索取與探索中,作為“征服者”的人類,還未來得及歡慶自己的勝利,大自然就已經作出無情的報復。

據某報記載:中國目前的沙漠約16萬平方公里是人為造成的,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繼續擴展,若不能加以控制,到XX年又會有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一個寧夏,將淪為不毛之地!這一現象怎不令人擔憂,叫人着急?去年6月初,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報道了一則消息:由於掠奪性的地下水開採,使北京、天津、唐山的地下水已經是十水九空了。其中遼河平原已開採了近三分之一,黃河平原近二分之一,海河平原更高達十分之九。結果導致地面沉降,水質惡化,鹹水面上升,地下水枯竭,這個警鐘使多少矇在鼓裏的人幡然醒悟。請大家想想,我們究竟要給後代留下什麼?

中國人太相信“柳暗花明”了,即使“山窮水盡”也不覺可怕,只是到下一個危機來臨時,就容不得人們再盲目樂觀了:空氣、大氣、河水的污染,貧氧、臭氧層的破壞和熱島效應。幾年前聯合國一個環保監測組,帶一套儀器到中國檢查,在北京機場下機後打開儀器一看,指針已到污染最高數字的盡頭,超出最大測量能力,儀器失靈了!難怪北京奧申委把治理首都空氣污染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這個世界,可能沒有什麼東西比空氣更重要了,可中國的許多城鎮,特別是工業集中區,長期煙霧瀰漫,真是“黑龍天上舞,黑雨頭頂下”,迫使人們發出內心的吶喊:“還我藍天,還我紅日!”

無獨有偶。舉世聞名的長江,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徵。一部電視系列片《話説長江》,以它豪邁的氣勢描繪出波瀾壯闊、洶湧澎湃壯美的長江畫景,在人們的心中喚起多少美好的回憶……而今天的長江卻不能不讓人擔憂了,長江邊上的某市造紙廠的污水瀑布般傾出,黑乎乎的污水泡沫鋪滿一江,過往的輪船乘客紛紛掩鼻鎖眉,長江的很多港口,江面全都蒙上塵埃和煤屑。如果李白、杜甫再世暢遊長江一定會不解,一腔詩興從何發起?或者白居易的詩該會寫成:“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烏黑半江濁”。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上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去年世界的“環發”會議,各國首腦再次呼籲人們注意: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朋友們,聽到這裏,大家應該猛醒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再不要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園,誰不想那蔚藍色的海風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那片乾涸的湖泊和乾裂的土地,誰不想那清新的空氣迎面吹拂,疊翠的山巒、明淨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自古以來,從夏禹治水到今天三峽工程的籌建,從女媧補天到營造綠色長城,這一切無不體現了中國人民保護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朋友們,我們也應該踴躍加入“環保”的行列,積極行動起來,為讓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讓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鬱鬱葱葱,讓碧波盪漾的河水永遠明淨……努力吧!

朋友們,讓我們都永遠記住:人類,僅有一個地球!

2022校園世界衞生日廣播稿經典 篇2

《後天》《可可西里》《虎兄虎弟》這些電影相信很多同學都看過,走出電影院時,大家心裏在想些什麼呢?這時候,腦子裏大約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詞彙“環保”。

綠色是什麼的象徵?綠色是生命的象徵,綠色代表了希望。如果沒有綠色,就沒有我們人類,沒有綠色,就沒有美好的明天。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沒有了綠色,那人類的文明將會怎樣。

百年以前,綠色鋪滿原野,百鳥歡唱,百獸相逐。可是,人類執意要“征服”自然界,在獲得了很多戰利品的同時,卻也敗得塗地難收——在大自然成為需要人類保護的對象的時候,人類也親手毀掉了自己曾經無限美好的家園。當一片片綠波洶湧的森林被無垠的荒漠黃塵所取代,當無憂地在蔚藍的天空飄蕩的白雲被漫天滾滾的黑煙所替代,當為地球遮風擋雨的臭氧層被無情的氟里昂所破壞,我們分明聽見了森林的哭泣,白雲的歎息,臭氧層的悲傷。是的,人類“主宰”了世界,但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未來命運卻危機四伏。

且看中國的環境問題:全世界三大酸雨區,其中之一就在我國的長江以南地區,而全國酸雨面積佔國土資源的30%;温室效應的主要禍首二氧化碳,我國是世界第二大排放國,而目前二氧化硫的排放已是世界第一;世界上沙漠正以每年600萬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而我國每天都有500公頃的土地被沙漠吞食;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而我國年均消失天然林40萬公頃,按近十年的平均採伐和毀壞森林的速度,到2055年我國將失去全部森林;作為世界上最缺水的13個國家之一的中國,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嚴重;80%流經城市的水域已被污染;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50%的地下水被污染;而與日俱增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圍了我國三分之二的城市;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失已佔我國國民生產總產值的10%。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都源於國人缺乏環境意識,沒有良好的環保行為、環保習慣。

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遭到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颶風、暴雨、暴風雪、沙塵暴、洪澇、乾旱等災情不期而至。人類或許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徹底毀掉作為一個星體的地球,但卻有能力毀掉一個適於人類生存的地球。因此,善待自然也便是人類自珍自重。在於丹的《論語心得》上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現在努力的創建和諧社會,真正的和諧是什麼?決不僅僅是一個小區的和諧,也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它一定包括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的共同成長。我們對自然萬物,應該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節能環保是一種美德、一種智慧、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責任。也許我們的一些同學會認為環保事大,而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從而對環保無所作為。老子曾説過“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 我們不要把環保想象成很大的事情,其實環保就在我們身邊。

要知道:一節小小的電池就可以污染一個人一輩子所需要的水;一棵樹一年產生的氧氣可以讓一個人受用一輩子,一隻塑料袋需要經過4XX年才可能被完全分解掉。所以,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

同學們,你能使用無磷洗衣粉嗎?你能不再使用紙製的卡片,而改用發e-mail嗎?你能自帶餐具而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嗎?你能拒絕商店裏為你提供的無法降解的塑料袋嗎?你能面對一桌山珍野味而嚴辭拒絕嗎?

同學們,如果你們不願意明天天空的藍色被灰色取代,大地的綠色被白色掩蓋;不願意明天呼吸着煙氣,置身於塵埃,那就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積極響應高二(7)(8)(10)團支部的號召,為了明天而環保吧!

最後,我真心期盼不要讓“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這句話成為現實。謝謝大家!

2022校園世界衞生日廣播稿經典 篇3

敬愛的同學們:

生活在灰暗的天際下,我們是否已經忘卻,那碧藍的晴空,和那純白的雲朵?當午飯後將木筷餐盒隨手棄擲,我們是否忽略了,遠方黃土遍佈,沙漠急增?

兩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沒有犧牲地球的綠色,但是兩百年的現代文明卻使我們綠色的地球日漸披黃蒙黑。我們人類已經邁進21世紀,在回眸近百年來世界科技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不得不驚歎為之而付出的代價:全球氣候變暖、大氣臭氧層出現空洞、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森林面積鋭減、草原退化、公害事件不斷髮生、淡水資源日漸匱乏、生物物種加速滅絕、礦產資源日益減少、人口急劇地膨脹……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我們是否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呢?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節約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了積極響應國務院發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門高二(7)、(8)、(10)團支部謹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 收集使用過的飲料瓶等廢棄資源,統一出售。

2. 自帶餐具,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等用具。

3. 節約每一度電,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扇停。

4. 珍惜水資源,一水多用,不讓清水長流。

屆時,我們三個團支部均將在校內張貼並分發倡議書,號召各個團支部共同開展該項活動,宣傳節約的新風尚。

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優美的環境,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潛心學習,平緩心態。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我們沐浴着陽光,汲取着營養!“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下達一個內心的指令,用行動努力。這一刻開始,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積少成多,聚沙成塔,

那麼我們終能實現這共同的願望:把白雲的輕語還給藍天,將綠林的笑容重賦大地!給校園增一分潔淨,為杭城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