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節日慶典 > 春節

關於春節的傳説與來歷有哪些,關於春節的三種傳説

春節7.24K

關於春節在民間還流傳着許多口口相傳的故事,在20xx年新春即將到來之時,小編整理了關於春節的傳説與來歷有哪些,關於春節的三種傳説,希望能幫助到您。

關於春節的傳説與來歷有哪些,關於春節的三種傳説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説法,具有代表性的説法是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春節源於鬼節等,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説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即公元前20xx多年的某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

這就是農曆新年——春節的由來,因此中華民族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春節,就是農曆的歲首,是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過“年”不是從除夕(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開始,而是在“臘祭”,即後來的“臘八節”開始。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小年節(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開始,一般到元宵節(正月十五上元節)結束,也有到燕九節(正月十九)結束的。

農曆的歲首,我國歷史上叫元旦,近代改用公元紀年法後,稱公曆(陽曆)第一天為“元旦”。這樣農曆的第一天(歲首)就不能叫元旦了,只能改稱“春節”,這是因為農曆的歲首,出現在“立春”節氣的前或後。在現代,人們把農曆正月七年級稱作春節,一般要到元宵節(正月十五上元節)年才算過

春節的傳説

關於春節在民間還流傳着許多口口相傳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泛的是: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們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

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晚,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春節的傳説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的傳説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標籤:春節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