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8篇)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歲月易逝,年華輾轉。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精選8篇)

記憶的長河流淌,水花沖走了沉重的石塊,而那最輕盈的沙,卻在心河中沉澱下來,成了難以忘懷的民族情誼。

兒時的西昌,青青山岡,悠悠山歌,放學路上,總聽見從家前的小土坡上傳來長長的吆喝,聲調高亢而渾厚,充滿着飽滿的熱情,只聽聲音,卻不見着人。

不一會兒,炊煙伴着的夕陽染紅,那純粹的鄉音便也西下了。

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區的首府,大約有着1/3還多的彝人。

漢、彝兩族人雖文化不同,但在這樣一個四季如春的地方,大家都和諧共處,同時也都被對方的文化深深感染了。

那彝族的山歌,漢人聽不懂,卻如此熱衷天開口哼唱,伴歌起舞。

歡快的節奏,唱響的是同為西昌人的協心。

西昌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八月的火把節,當夕陽西下——8點鐘起,漢人、彝人都湧向街道,搭起巨大的火把,每人手裏也拿着小火把,這無數的火把同一時刻瞬間點燃,照耀黑夜,大家都唱起歌來了。

伴隨着歡快的節奏,熱情的火焰,我也擠到了人羣中去,拉起彼此陌生卻倍感親切的雙手,跟着山歌的節奏,跳起熟悉的“達體舞”。

一瞬間,幸福便洋溢跳躍,隨着那火紅的篝焰,歡騰起來。

個人的臉都在火光的籠罩下,顯得緋紅。

對面的彝族姑娘,盤着頭,一身黑紅的民族服裝。

一個個黝黑的面容,一個個亮麗的歌喉,健康而清麗之中藴藏着無窮的力量。

旋轉的節拍,閃爍的音符,都在一瞬間綻放。

那歌聲如篝火,熱情抒寫出無窮的歡欣;那聲音似黃鸝,婉轉唱出希望的光芒。

那山歌,是青春的釋放;是普通勞動人民藝術的結晶;是民族的靈魂。

我們這一羣人被深深地感染,彷彿在無休無止的歡騰之中沉醉。

然而,這樣的山歌終也只能停留在記憶和電視裏了,離開西昌的時候,還在聽着家鄉的山歌,那好像一聲聲呼喚,呼喚着內心的潺潺鄉情,又好像一絲絲思念,思念那純潔的民族情誼。

那時,那山歌,是我童年的伴侶。

那時,那山歌,是我記憶深處的彝胞熱情。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廣西三月三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曆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

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

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

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乾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説,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

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淨,然後取出黑色染料液體。

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外婆接着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後放入清水裏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

緊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

外婆還告訴我説,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

經外婆這麼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外婆説,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裏蒸十幾分鍾,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

説着説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可是當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夥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

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

我和小夥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説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裏,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三月歌圩歌滿天,歌妹趕圩賽蜜甜;你唱我對歡歌起,歌妹牽手意纏綿……”,農曆三月九年級的八桂大地,無論是城市的街道綠地,還是村寨的山邊田頭,處處歌聲盪漾。

“三月三”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唱節日,經過千百年來的歷史陶冶,經久不衰,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同凡響的藝術創造力。

歌圩普遍流行於整個壯區,其中尤以紅水河、左江、右江流域各壯族聚居的縣最為盛行。

據調查,現在廣西有640個歌圩點。

九年級這天一大早,家住武鳴縣伊嶺村的女青年阿美就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出門了,在縣城的文化中心廣場,阿美高興地説:“我每年都要來趕歌圩,我今天還準備參加對歌活動呢!”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居住着12個愛唱歌的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無比優美的山歌,都有着傳統的歌唱節日,如苗族的“坐妹”、侗族的“會期”、京族的“唱哈”等,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就是由這些歌圩發展而成的,而壯族的“歌圩”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歌節之一。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我的三月三三月三,壯族人的節日,武鳴應該是最熱鬧的吧。

千人竹竿舞,千人武術,千人廣場舞。

鬥牛。

窗外,天還是朦朦朧朧的,天邊包裹這一層層薄薄的絲衣,天外想起一聲聲清脆對額雞鳴,打破了寧靜的武鳴,迎接着三月三的開端,濛濛的睡夢還沒醒,便響起了迎接三月三的激情。

十點左右,天邊摸過一絲絲的彩雲,我們懷着愉悦的心情,悠悠的來到主會場,進入眼簾的是繁華的街道,熱鬧的小攤小販,一眼望過去,人山人海,每個人都穿着自己專屬的衣服,顏色繽紛多彩,形成了五顏六色的世界,猶如彩虹一般的顏色。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式各樣都有,擠滿了整個街道。

一陣陣風吹過,不同的香氣撲鼻而來,輕輕的閉上眼睛,腦海裏浮現出一幅幅美食的畫面,,有烤羊串,烤魷魚,烤雞,臭豆腐。

五花八門樣樣都有,簡直就是天下美食,人間美味。

踏這輕快的步伐,懷着愉悦的心情,進入美食的世界,嗅着不同的味道,猶如進入食品的世界。

天慢慢暗了下來,摸過一層層濃厚的烏雲風猶如一個個淘氣小精靈一樣,嘩啦啦的吹,隨着時間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演唱會剛開始,天空便翩飛着朦朦朧朧的細雨,一縷縷,一片片,一絲絲,一條條,一陣陣。

佈滿了整個世界,我們的熱情並沒有被抹滅,我們並沒有多在意,但是。

老天就是這樣無情,雨越來越大,一滴滴又一滴如豆點般,紛紛散入大地,無情的雨,無情的時間,無情的世界把我們逼入帳篷裏,無奈伴隨着,哎~我輕輕地歎了歎口氣,我用失望的眼神望着這雨,心中不知是什麼感情。

時間不等人,雨一下就下了好久,一切的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千人竹竿舞,千人武術,千人廣場舞都已經沒有了,哎~無奈,我們懷着遺憾的心情回家了。

風遺憾的吹着,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有些悲涼了。

...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年年三月擺歌台,聲聲山歌唱不絕……”在農曆三月九年級時,便是壯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節。

而關於歌圩節還有這樣的一個傳説。

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人們稱她“劉三姐”。劉三姐聰明過人,經常有山歌歌頌勞動人民的辛苦,以及揭露財主們的罪行。以至於財主們一心想將劉三姐,除之而後快。在一年的三月九年級,劉三姐上山砍柴,下山時,一位名叫莫懷仁的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導致劉三姐不幸墜崖身亡。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劉三姐,現在每年三月九年級這天歌唱,一唱便是三天三夜,從此,歌圩節便形成了。

“咚,咚,咚。”

聽,這是哪的聲音?原來,這是有人在跳竹竿舞啊。

一些壯族的原住民手持竹竿,對立面的站着。口中唱着山歌,手中的竹竿便跟着山歌的節奏上下襬動着發出“咚咚”聲。唱起了山歌,那些手捧五彩糯飯的壯族老鄉也跟着節奏跳起了竹竿舞。激昂歡樂的竹竿舞,不僅深深地感染着我們的身心,也使一些遊客情不自禁地加入了進去。頓時,所有的歡呼聲、喝彩聲、鼓掌聲都交織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樂。

一曲竹竿舞未了,歌圩節的另一出重頭戲――山歌對唱,開始了。

“林中千萬樹,單這顆勻稱;林中這些人,數妹最心稱。”在這個壯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裏,壯族人民不僅會舉行盛大的宴會,還會在這天擇良人。若有能對上山歌的人,便是有緣人。

除了竹竿舞,山歌對唱等活動,壯族人民還在那三天裏舉行舞龍(獅)、鬥牛、吃五彩糯米飯、拋綵球等活動,以示喜慶。

祭三姐,唱山歌,三月三,歌圩節。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我的家鄉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這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這裏保留了很多風俗習慣,我想介紹的是“三月三歌圩節”。在我國“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説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但是現在,每個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壯族的三月三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壯族的特色,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節上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不過壯族人玩繡球,以拋繡球為樂,也不是近一兩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輔所著的《溪蠻叢笑》,對歌墟的拋繡球活動描述道:“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綸。”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説:“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綸。男女目成,則女受綸而男婚已定。”所謂飛綸,就是今天的繡球。

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悽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宋《太平寰宇記》中也記載:“壯人於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説明,當時的歌圩已經相當興盛。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墟活動的地方就有多達26個縣,幾乎遍佈廣西各地。

如今在我們家裏,雖然不會以唱山歌的形式過節,但仍然會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等等歡度節日。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將是永恆的經典。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在廣西境內,不少壯族聚居的農村,以農曆三月九年級為歌節。

屆時,四面八方的壯族男女老少聚集於約定俗成的地點,暢懷對歌。在桂西巴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們相約到“歌圩點”搭歌棚,用自織自染的黑、白、藍各色土布蓋棚、圍棚,比賽哪個歌棚搭得寬敞,哪個歌棚的布織得工藝精美。歌棚內設座、備茶,款待前來對歌的小夥子們。“歌圩點”四周鄰近的村寨,民眾蒸五色糯飯、做米粉、備菜餚以接待遠方來客。屆時,不論認識不認識,進哪家都會受到熱情款待,歌圩當天,天矇矇亮,男女青年們就梳洗打扮,染紅雞蛋,蒸五色糯米飯,把飯裝進精巧的小布袋裏,把蛋裝進玲瓏的絲網絡袋裏,趕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輕人的藝術指導。來唱歌和看熱鬧的年輕人,往往以村屯為單位,打扮得齊齊整整,特別女青年,同一個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樣的髮辮,髮辮上系同樣的頭繩、花結,同樣的劉海髮式,包同樣的花頭巾,同樣色彩、樣式的上農、長褲和花鞋。眾人進入歌場,先遊逛一週物色對象,然後入棚對歌。你問我答,通宵達旦,連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離。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對歌。也有些地方日間在野外對歌,夜間轉到村寨對歌。在村寨對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內,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雙方都在户內廳堂對唱。各地對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會”、“探情”、“讚美”、“熱戀”、“定情”、“離別”以及“相思”、“重逢”、“責備”等,有些地方還有“搶歌”與“鬥歌”的風習。如靖西、德保一帶,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後,雙方便展開對歌;倘若這時另一男方丙來晚一步又想與女方乙對唱,便唱歌把甲方擠出去,這便是搶歌。搶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兩方的歌才與歌藝,甲、丙兩方用不同歌韻的歌向乙方獻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搶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勝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鬥歌是甲、乙兩方在對唱中出奇制勝鬥歌才、歌藝的歌。在三月三歌節中,倘若男、女雙方越唱越有情,往往雙方互贈禮品,互約今後相會之期,姑娘所贈多為自制布鞋

壯族三月三線上課程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裏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綵棚、擺歌台、拋綵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瞭解之後,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綵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