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精選25篇)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精選25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信做人從我做起》。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要有責任感。無論是哪個國家,誠信都是一種最值得重視的品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説過:“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作為啟蒙教育,《狼來了》的故事給我們警示:一個人不誠實,就會很麻煩。《手捧空花盆孩子》的故事告訴我們:誠實可以擁有美好的明天!

作為~~鎮中心國小的一名學生,應該知道我們的校訓第一個是什麼?端行紀是端正自己的行為,想做到端行,就必須嚴守以誠待人的原則,這也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藉此機會,我想問問大家:誠實守信你做得怎麼樣?你有沒有撒謊的習慣?你有沒有欺騙過老師、家長、同學?老師不在的時候你的表現是不是跟老師在的時候一樣?有沒有抄襲過別人的作業?借別人的東西有沒有按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有沒有做到?希望做的不好的同學從現在開始認真反思,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目標。學習上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不以虛假成績向爸爸媽媽邀功。行為上做到守時、守信、有責任心。

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如果做不到要向別人説明原因,取得原諒,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向別人借的東西要按時歸還,教室裏沒有經別人允許,不隨便拿別人的學習用品,同學之間以誠相待,不以強欺弱,以大欺小。這些聽起來是一件件小事,但誠信就在在點點滴滴中養成的。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爭做誠實守信的人》!

20xx年3月4日下午,在政協民盟民進聯組會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包含“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並要求全體公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明於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百多年前的一名政治家在總結自己人生經驗時,諄諄告誡自己的子孫説:“夫待人立事之本,誠信也。” 因為誠信,藺相如折服了廉頗將軍,成就了“將相和”的千古佳話;因為誠信,北門侯生“北向自剄”,促成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傳奇;更因為共產黨人的誠信,八年艱苦的抗戰,譜寫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壯麗詩篇。誠信,培養出周恩來的鞠躬盡瘁、焦裕祿的不辭勞苦、孔繁森的一心為公;誠信,洗禮出岳飛的精忠報國、戚繼光的橫掃倭寇、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大家一定聽説過《狼來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由於兩次撒謊騙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最終導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劇。一個不具備誠實素質的人,最終只會落得個害人害已的下場。孔子在《論語》中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説,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用,説話不算數,這個人就不可能做成什麼事情,更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身處事。他的學生曾參也説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檢查自己和別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誠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古人的話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忠誠,要講信用。

“車無轅不行,人無信不立”,作為學生,將來我們將擔負起時代的重任,將在世界貿易、國際交流中代表我們民族的形象。現在的學生生活如果缺少了誠信,也將會寸步難行。我看到有的同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人爭執不休,事事都從自身出發,不顧他人利益,成為不受人歡迎的人;有些同學會因為投機取巧,在做作業上偷懶或逃避,或抄襲他人作業,或搪塞應付、隨便了事,久而久之,老師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同學看輕了他的為人,大家不再對他的誠實抱有信心,他更失去了自己進步的動力;還有一些同學喜歡撒謊,無中生有,或誇大其詞,雖然能説會道,卻得不到真正的朋友。

俗話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真誠是打開人們心靈的神奇鑰匙。在人際交往中,只有真誠待人,才能與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關係;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誠,就是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就是要誠實待人,用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嚴格要求自己,不説謊,不抄襲,不作弊。信,就是講信用重承諾,言必行,行必果。認真履行自己的諾言,説到做到,。遇到錯誤要勇於承擔。講誠信的人面子上有自尊,目光裏有自信,行動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

我們應該從小樹立“言而有信,無信不立”的觀念,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一個受人喜歡的同學,應當是講究誠信的人。答應過人家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誠信還表現在同學間有了錯誤我們也應當指出來並幫助他,而不是隱瞞和縱容。那樣,我們才會不斷地進步。

同學們,今日我們是校園的學生,明日我們是國家的棟樑。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裏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誠信的好公民,讓誠信紮根於我們的心靈,讓誠信遍佈我們社會的每個角落!我堅信:只要人人都講誠信,我們校園的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祖國的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同學們,你是否在考試以後拿到“帶着面具的分數”還沾沾自喜,甚至在別人面前耀武揚威呢?今天,在期會考試來臨之際,我要告訴大家:誠信做人,誠信應考。

誠信是為人之根本。孔子説:“言必誠信,行必忠正。”魯迅説:“誠信為人之根本也。”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説:“沒有誠信,何來尊嚴。”海爾集團的張瑞敏先生説:“不是別的,是誠信創寫的歷史佳績。”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社會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每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同樣是每一個考生必有的品質。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拿虛假的分數來欺騙自己,欺騙自己的父母,欺騙自己的老師。

誠信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人格,是一種精神,是一個人道德範疇中重要的成分。很難想象,一個不講誠信的人會贏得人們對他的認可,對他的贊同。古人云:“積習成性,積性成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從拒絕作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誠信”二字,讓“誠信”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閃閃發光。

老師同學們,誠信的話題本來就很古老,在今天我們再一次將它從時間的沙岸上拾起,就是為了證明它的不可或缺,就是為了證明我們能夠用智慧戰勝自己的弱點。我們不把“誠信”只掛在嘴邊,我們也不把“誠信”頂在頭上,我們更不把“誠信”踩在腳底,我們要把“誠信”藏在心中,然後在實際行動中真實地證明自我,真實地展示自我,在考場上端正自己的考試態度,抵制不良考風,以誠信應考為榮,以考試舞弊為恥,交出一份真實滿意的答卷,同時也交出一份熠熠生輝的誠信答卷。

最後,在莊嚴的國旗下,讓我們一起記住: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但是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將一無所有。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4

今天,我想跟大家説説誠信的話題。

什麼是誠信?顧名思義,誠,就是真誠、誠實;信,就是守承諾、講信用。誠信,就是要説到做到,不欺騙他人。我們中國自古就是崇尚“誠信”的禮儀之邦,有“一言九鼎、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古語,説明了誠信的重要性,也有“曾子殺豬教子、卞和三獻寶玉、商鞅立木樹信、司馬遷誠實着史”等講誠信的歷史典故。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處理各種關係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而誠信,也是規則中重要的一條,如果不遵守自己的諾言,人與人之間就會失去信任,社會也就變得虛情假意,毫無真誠,非常可怕。因此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

所以,從小講誠信非常重要,它將成為你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寶貴的無形資產。

在我們校園裏,在我們同學中,也有講誠信的榜樣。比如撿到東西及時上交,不佔為己有,這叫拾金不昧。有同學撿到錢、文具或者鑰匙等,會馬上交給老師,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東西不是自己的,不該拿,而且他們也知道,丟的人該多麼着急啊!同學們,雖然撿到東西上交是件小事,但這種舉動卻是這些同學美好心靈的折射,而且,他們不僅做到了誠信,還學會了換位思考、會為別人着想。如果是咱們自己丟了錢物,心裏肯定會很着急,而且也免不了會受到家長的責罵。幫助別人找回自己的東西,是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

再比如,我們每個班級都制定了班級公約。什麼叫公約?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約定。有些同學很講誠信,從制定公約的第一天起,就遵照執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約定的行為表現,改掉了自己很多的不良習慣,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很大幫助。這樣的同學,在班級中能樹立威信,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尊重,在每月評比中也能獲得文明禮儀之星的稱號。相反,如果是説一套做一套,答應了別人的事卻總是做不到,那麼,這樣的同學就是不誠信的,同學們也都不會願意跟他們交朋友。

所以,做一個誠信的人吧,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改正,答應別人的事情努力做到,你將擁有更多的好習慣、更多的好朋友;人人都講誠信,社會也會變得更美好,發展也會更快速,這就是誠信的力量,這就是誠信的偉大。同學們,請用“誠信”這個無窮的力量,在你前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讓你的人生從此光明,從此於眾不同!

我的國旗下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3.15消費者權益日,所以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誠信,從我做起》。

何謂誠信?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它是一種處世原則,一種道德規範。一言九鼎、言而有信是個人對他人的誠信;童叟無欺、價廉質優是商人對顧客的誠信;求同存異、和平共處是國與國之間的誠信。

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人先信而後求能”,“言必信者,行必果”等這是古代先賢們從肺腑發出的吶喊。

古今中外,誠信的典範不勝枚舉。立木取信、讓新法得以推行的商鞅;一諾千金、感動劉備的季布;承認自己砍了櫻桃樹的華盛頓;因為沒有司令的'命令而站崗到第二天的戴高樂;奉行“真誠到永遠”、成就優秀民族品牌的海爾集團………他們,都是誠信的典範。

現代繁華的都市,誠信的綵綢始終牽繫着我們。請相信誠信的力量,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一片小小的葉子,可以傾倒一個季節;一片小小的浪花,可以飛越起整個海洋。播種誠信,你收穫的不僅是朋友的信任,還有——發自內心的快樂。

誠信是一面鏡子,一旦打破,人格的裂痕將永遠無法修復;誠信是溝通心靈的橋樑,善於欺騙的人,永遠到不了橋的另一端;誠信是一把鑰匙,不守信用的人永遠打不開他人的心門之鎖。

沒有誠信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如同一顆漂浮在空中的塵埃,永遠不會收穫公眾的讚美,還有內心深處的踏實和寧靜。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誰不踏踏實實留下誠信的足印,將永遠走不出渺小與狹隘的怪圈。學習,同樣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欺騙。一個在學習上作弊的人,不僅僅是學習態度的問題,更是個人思想品質和人格的問題。得到的是帶着面具的分數,丟失的卻是自己的心靈。

樹立誠信的旗幟,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坦誠相待,摒棄所有虛偽的笑容、可惡的謊言,取而代之以真誠的問候,信任的眼神,還原那乾淨寬鬆的氛圍。揚起誠信的風帆,真誠待人,表裏如一,言而有信,讓流言從此煙消雲散,讓勾心鬥角從此無跡可尋。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誠信需要我們用時間去鑑定,用行動去證明,用事實去認可。誠信,是黑暗裏的一點光亮,是悲痛中的一個安慰,是掙扎中的一個奇蹟。因為有誠信,我們的手緊緊相牽;因為有誠信,我們熱烈地擁抱在藍天下;因為有誠信,我們的心一起飛揚。

身披一襲燦爛,心繫一份執着,給心靈一片淨土,給誠信一片天地,帶着誠信上路,踏出一路風光!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6

誠信是做人之本,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的意思。孔子曰:民無信不立。是啊,不講誠信的人就無法立足於社會。今日的語文卷子分數問題上,有些同學就出現了誠信的問題。誠信是人最基本的品質,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即使他學習成績再好,也是沒有用處的。下頭,我就來講講我瞭解的有關誠信的故事。

做事誠實守信是華夏民族幾千年遺傳下來的良好美德,古人就很注重講誠信,比如孔子以往説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下頭就講一個關於曾子講誠信的例子。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去個趕集,兒子吵着要去,她答應兒子趕集回來殺豬給他吃,兒子信以為真,這才不鬧了。等她回來了,發現曾子正準備殺豬,她連忙制止他。曾子卻説:“做父母的如果説話不算數,孩子就會學着欺騙,不講誠信,將來怎樣在世上立足呢?”最終,曾子還是把豬殺了。這個故事講的是曾子用自我的行動來教育兒子講誠信,還告誡了人們必須要守信用。

一個在國外留學的青年,在學校學習成績優異,很聰明,也很精明能幹。當他畢業以後,他本來以為憑着自我的學識和才華,能夠找到一個薪水又高又體面的工作。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一連跳了好幾家,都被拒絕了。當他詢問被拒絕的原因時,得到的答覆是:“雖然你很精明能幹,但因為你有三次逃票的紀錄,我們不會錄用一個不誠實的人。”這個青年僅僅因為三次逃票的紀錄就失去了工作,從中能夠看出誠信有多麼重要。還有就是眾所周知的三鹿在奶粉裏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如果為了圖眼前的小利益而不講誠信的話,到最終不但會影響自我的信譽,還對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信譽都有影響。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繫現代社會的紐帶。要做到誠信,一方面,需要個人的嚴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會的完善規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為自我打造誠信品牌。一個人的誠信是需要點滴積累的,如果有一點不誠信,這個人的誠信大廈就會倒塌。所以,我們從小事做起,從今日做起,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現代公民。所以,我也想以此來告誡同學們,也時時刻刻用來警示自我,做人要講信用,不論做什麼事,都不能忘記誠信這個基本原則。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實守信。

誠信是人們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公共義務,同學們我們要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從小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曾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的妻子去街上買東西,獨生兒子哭鬧着一定要去。可曾子妻子嫌麻煩,就隨便哄他一句説:“你在家玩吧!等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乖!”兒子果然不哭鬧了,等着吃豬肉。

妻子回來後,曾子拿起刀就去殺豬。妻子感到很奇怪,就問丈夫:“咦,今天又不是過年過節的,你殺什麼豬呀?”

曾子回答説:“不是你自己説回來後要給兒子殺豬嗎?”

“哎,我是哄孩子玩呢,你怎麼當真了,應付一下就算啦。” 曾子嚴肅地説:“孩子可不是開玩笑的對象。他小,不懂事,凡事都要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誨,如果父母説話不算數,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認為人是可以欺騙的,轉而去欺騙別人。如此一來,孩子騙人就成為父母教的了。而且,你騙了孩子,孩子以後就不再相信你了,你説的話他還聽嗎?”曾子的妻子恍然大悟。就立刻殺豬給兒子吃。

父母的這種誠信行為直接感染了兒子。一天晚上,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簡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做什麼,兒子回答:“我從朋友那裏借書簡時説好要今天還的。雖然現在很晚了,但再晚也要還給他,我不能言而無信呀!”曾子看着兒子跑出門,會心地笑了。

可見,誠信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對於一個國家則更為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想到這裏,我的心一陣難受,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着種.種不誠信現象,有人為了牟取暴利,給豬肉注水,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有人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就造假酒;賣假煙

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是否曾經有答應過老師改正缺點的約定呢?又是否向老師保證過不亂扔垃圾、不再打架的承諾呢?相信一部分同學做到了與老師達成的約定,這就是誠信。或許同學們會問“誠信重要嗎?”當然重要了,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往往會有很多好朋友,當他有困難的時候,總會得到大家的援助。而一個出爾反爾、不守承諾的人往往會遭到大家的遠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一言九鼎的人。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同學們,我們在校園裏、家裏,可能會犯一點錯,甚至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挫折,但在你們的人生成長道路上,決不能因為失敗就放棄了你的誠信,要堅定你的信念,講誠信的你一定能夠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不誠信的現象,有同學抄襲別人的作業,有同學考試作弊因此,我們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誠信作業,誠信考試,誠信待人做起,誠實守信。

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了。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地還給店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地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看完的書要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在這裏向大家提三點要求:

1、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説謊話,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

2、做到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3、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培養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美麗的花朵。它,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乾渴的心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廣闊的天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精彩的世界;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8

誠信是一朵蘭花,它開在人們荒蕪的心田;誠信,是一杯濃茶,它讓生活更加濃郁芳醇;誠信是一道勁歌,它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事的最基本準則。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廣東化州市。一個出差在外的先生,他拜託一個__的姑娘給他買一張投注為707元的彩票,可是,他因工作之故耽擱了歸程,彩票開獎之後,他拜託那個姑娘買的彩票中了500萬元大獎。中獎後,姑娘沒有絲毫猶豫,便立刻打了一個電話給中獎者:“先生,恭喜您,您買的彩票中了500萬元大獎。”先生聽了哈哈大笑説:“真可笑,我怎樣會中獎呢?”説完他便掛上了電話,不再理會她。第二個電話又隨機而來,這位姑娘十分焦急地説:“先生,您託我買的彩票真的中獎了,您快點來拿吧!”説完,第三天中獎者又去了那個站點投注,順便清了一下他上次的彩票。令他不敢相信的是,他果真中了500萬元大獎。

那個姑娘就是廣東化州市一個__的站主,名叫林海燕。也許她的行為常人看來覺得有些“不可理喻”。既然彩票在這位站主的手裏,500萬元大獎歸誰,只可是是一個説法問題。她完全能夠不將這個消息告訴這位中獎的先生,也完全能夠説那張彩票是自我的,別人就沒有權利取得這份鉅額錢財。而她卻偏偏沒有這麼做,這就是誠信。有時候,我們不能不為人性中的許多閃光點而感動,它猶如在夜空中的星辰一樣,能夠照亮靈魂,讓人相信這個世界的完美,即使有時候會有“風雨”和“黑暗”,也足以讓我們相信,暴風雨後的彩虹依然美麗,即使再漆黑的夜晚總有一些閃亮的星辰永遠懸掛在夜空中,不至於讓我們迷失方向。

誠信是金,它能夠觸動人們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給眾生點亮了一盞永不眠滅的心燈。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實守信。

誠信是人們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既是一種道德品質,也是一種公共義務,同學們我們要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從小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誠信的故事:曾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的妻子去街上買東西,獨生兒子哭鬧着一定要去。可曾子妻子嫌麻煩,就隨便哄他一句説:“你在家玩吧!等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乖!”兒子果然不哭鬧了,等着吃豬肉。

妻子回來後,曾子拿起刀就去殺豬。妻子感到很奇怪,就問丈夫:“咦,今天又不是過年過節的,你殺什麼豬呀?”

曾子回答説:“不是你自己説回來後要給兒子殺豬嗎?”

“哎,我是哄孩子玩呢,你怎麼當真了,應付一下就算啦。” 曾子嚴肅地説:“孩子可不是開玩笑的對象。他小,不懂事,凡事都要向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誨,如果父母説話不算數,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認為人是可以欺騙的,轉而去欺騙別人。如此一來,孩子騙人就成為父母教的了。而且,你騙了孩子,孩子以後就不再相信你了,你説的話他還聽嗎?”曾子的妻子恍然大悟。就立刻殺豬給兒子吃。

父母的這種誠信行為直接感染了兒子。一天晚上,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簡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做什麼,兒子回答:“我從朋友那裏借書簡時説好要今天還的。雖然現在很晚了,但再晚也要還給他,我不能言而無信呀!”曾子看着兒子跑出門,會心地笑了。

可見,誠信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對於一個國家則更為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想到這裏,我的心一陣難受,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着種種不誠信現象,有人為了牟取暴利,給豬肉注水,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有人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就造假酒;賣假煙„„

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是否曾經有答應過老師改正缺點的約定呢?又是否向老師保證過不亂扔垃圾、不再打架的承諾呢?相信一部分同學做到了與老師達成的約定,這就是誠信。或許同學們會問“誠信重要嗎?”當然重要了,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往往會有很多好朋友,當他有困難的時候,總會得到大家的援助。而一個出爾反爾、不守承諾的人往往會遭到大家的遠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一言九鼎的人。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同學們,我們在校園裏、家裏,可能會犯一點錯,甚至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挫折,但在你們的人生成長道路上,決不能因為失敗就放棄了你的誠信,要堅定你的信念,講誠信的你一定能夠通向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不誠信的現象,有同學抄襲別人的作業,有同學考試作弊„„因此,我們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誠信作業,誠信考試,誠信待人做起,誠實守信。

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了。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地還給店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地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看完的書要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在這裏向大家提三點要求:

1、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説謊話,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

2、做到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3、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培養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美麗的花朵。它,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乾渴的心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廣闊的天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精彩的世界;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0

誠信是什麼有人説:“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有人説;“它是人的心靈中最聖潔的鮮花!”還有人説:“誠信是做人之本,立業之基。”……我説:“誠信是內心尊嚴的代表,是建立友誼的基礎!”

記得那一天,我的好朋友陳方圓,他在課堂上做小動作,被教師發現。教師便想傳話給他家長,而這個重要的使命就由我擔任了。一下課,陳方圓趕緊向我跑來,懇求道:“我的好朋友,你要幫幫我,前往別跟我父母説。我給你2元錢,好嗎”我一聽,眼珠咕嚕一轉,心想:天下竟有如此好事,既能夠不讓好友受罵,又能夠獲得豐厚的報酬,我豈能錯過於是我漫不經心地説:“嗯——那好吧!我看在你是我朋友的份上,幫幫你吧!”陳方圓聽後,這才安心地離去了。

放學後,我拿着2元錢,興奮地陪同陳方圓,來到了他家。一進家門,就見到了他父母,我立即開始胡編亂造——恭恭敬敬地説道:“叔叔阿姨好,我是潘子傑……陳方圓是被教師表揚,由我來跟你們説一聲……”叔叔一聽,親切地撫摸着陳方圓的頭,説;“小子,幹得不錯。”陳方圓笑了笑,向我舉起了大拇指。我見此情景,得知任務完成了,就悄悄離去了。

我在回家的路上,不知為什麼悶悶不樂,手中的2元似乎灌入了鉛一般,顯得格外沉重。回到家中,我便向爸爸彙報了一切,期望能讓我歡樂些,爸爸瞭解一切後,笑着説:“孩子你收了這錢,心裏踏實嗎”我搖了搖頭,爸爸之後説,“好孩子,既然不踏實,就還回去吧!你千萬別幹不守信用的事,你要記住‘人無信不立’!”我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迅速地跑到了陳方圓家,把爸爸的話對他説了一遍,並還了那2元錢,他只好無奈地向父母證明了一切,誰知他父親早已料到,嬉笑地説:“果然被我猜到,再説,誰能相信淘氣包會一夜間成為優等生呢”隨後,我們各個開懷大笑,已忘卻了今日不愉快的事了。之後陳方圓一邊感激我,一邊送我回家,我心中似乎暢快了許多,昂首挺胸地回了家……

之後,我不禁感歎:“這誠信是多麼重要,它讓我心靈無暇,讓我們友誼長存,讓世界更加完美!我愛你誠信!”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不知各位同學是否留意過食堂門口那個“失物招領箱”,那就是“温暖大媽”李亞玲老師在我們身邊最好的誠信之行。何為誠信,著誠去偽,禮之經也,此為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此為信。看似虛無縹緲,其實不過是“眾人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為華夏的後代,炎黃的子孫,應當知曉從五千年前“誠信”已作為一種高貴的品質出現在我們的認知中。“誠信”對古聖賢來説,不是法律上的束縛,更不是道德上的約束,而是由心而發的一種內在素養。重耳遵七年級言之諾,在與楚國戰時退避三舍;包青天大公無私,公信於百姓;魏徵剛正不阿,對皇帝直言不諱。而結果如何?重耳在大獲全勝之際而能問心無愧;包青天黑臉對人卻能得到百姓的一致愛戴;魏徵一生堂堂正正做人,死後還能得到唐太宗的一句:“今魏徵歿,朕失一鑑矣。”他們,在守“信”的同時,不僅讓自己的人格與精神得以提升,而且使得他們在這種品質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為後人所廣傳。

有光必有影,秦王妄想以欺詐的手段騙取和氏璧,終一無所得,反失信於眾人,為天下笑。孔子有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此言得之。

若你想説,在如今急速發展急功利慾的現代,哪來誠信,可我認為,在季羨林老先生於寒風中為大學生看守兩個多小時行李屹立的身影裏;在海爾高層看着自己的產品被自己親手砸掉的淚花裏;在美國一銀行行長羅迪良心“債”的歸還之途裏;甚至就在我們身邊,在失物招領處許許多多不計回報歸還物品的同學行動裏……誠信似乎並不罕見。

只需要一點改變,誠信就會出現在你我身邊,在與同學的相處中,把誠信作為第一準則,面對同學的請求,不因一時的懶惰而敷衍了事;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中,只有認真準備儘自己所能,發揮到最好才能無怨無悔,心滿意足;在考試中,不東張西望,不隨意下位,遵守考試紀律,做到誠信考試的良好風範;在平時生活中,若與人相約,按時按點到場,不拖拉,不爽約,不找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失誤,要求自己一定遵守約定,講究誠信。這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信念,誠信早已悄然而至。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誠信不再是空澀的傳統文化,而成為我們身邊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優秀品質,讓誠信之光照耀我們整個校園。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2

各位老師、親愛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信”。首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國王要選一個王位繼承人,他發給王國內每個孩子一粒花種,並承諾説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選誰當國王。評選時間到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男孩端着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後,他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其實都已被蒸過,根本不可能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選出最誠實的孩子。

還有四年級語文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個名叫範式的人,少年時在京城的太學讀書。範式和同學張劭是好朋友,志同道合。有一次,範式和張劭因為家中有事,請假各回家鄉。分別時,範式鄭重地和張劭約好:兩年以後的這一天,去他家,拜見他的父母。再一起回京城繼續求學。張劭高興地答應了。到了約定相見的那天早晨,張劭把範式要來作客的事告訴母親,請她準備酒菜招待客人。母親擔心範式不會來,因為兩年時間太久了,恐怕他早忘了。 張劭卻十分肯定地説:“範式是個很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失約的。”張劭把屋裏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等着他的好友,果然範式風塵僕僕的趕來了。張劭的父母感慨地説:“範式這孩子,真是個守信的好少年啊!”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範,是指人的思想與行動應當一致,誠實無欺,言而有信,表裏如一,説到做到。誠是誠實,誠心誠意;信是信用,遵守諾言。剛才講的那個孩子和範式做到了誠實和守信。他們就是很講誠信的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普遍讚譽的一種美德。

大千世界,為人處世需要誠信,我們的校園學習和生活更需要誠信,與同學交往時,哪怕是多麼瑣碎的承諾也應遵守信用;與同學相處時,無論是多麼繁雜的誤解,也應坦誠相待;在我們的學習活動中,無論誘惑多大,也要抵制抄襲作業,考試作弊這樣一些可恥的有失誠信的行為。一個人贏得誠信,就會贏得尊重,贏得生命的價值,相反,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他便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失去了起碼的人格。

只有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能立足於社會,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為國際所信賴。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具體的事做起,誠實守信,希望大家能將誠信的美德溶於我們的校園中,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我們的作業和考試,用真心誠意對待我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3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誠實守信,為人之本。

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是指説話,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説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誠實守信。古往今來,關於誠信的事例舉不勝舉。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即推行新政。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老百姓對於頒佈的新法,都懷着一種不相信的態度,誰也不願意首先響應。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昭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誠信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為。

大家一定聽説過《狼來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由於多次撒謊騙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最終導致了羊全部被狼吃掉的悲劇。聽了這個故事,難道我們不應該從中吸取一點兒教訓嗎?一個不具備誠實素質的人,最終只會落得害人害己的下場。

俗話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真誠是打開人們心靈的神奇鑰匙。在人際交往中,只有真誠待人,才能與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關係;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樹立“言而有信,無信不立”的觀念,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

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的還給賣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不照抄作業、考試時不作弊,做了錯事或考試成績不好時,要實事求是的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別人向你求教知識時,會就是會,不會就説不會,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同學們,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真的講誠信了嗎?想一想當你在離開座位後,自覺地把椅子貼着課桌放回原處了嗎?當老師在上課時能做到不插嘴嗎?當看完書以後能歸還原處嗎?當你答應別人的事你努力做到了嗎?這些看起來是一件件小事,但誠信就在這點點滴滴中。

養成誠信好品質需要從小事做起,更需要堅持去做,只要同學們能以誠為本,以信為根,堅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從小養成一種對任何事情認真踏實,對任何人以誠相待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那你就會逐漸成為一個具備誠信好品質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願你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成為一個高尚的誠信人。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信你我他》。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新聞,老人病倒在大街上,因無人敢及時施救而死亡,最近,各地頻頻出現老人摔倒沒人扶這類事件,讓人普遍感覺到心痛又困惑。聽到這裏,不知同學們作何感想。人與人之間怎麼可以如此冷漠?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言以蔽之——都是誠信惹的禍。

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誠信問題。

一、 什麼叫誠信?

誠,就是真誠、誠實;信,就是守承諾、重信用。誠信,就是遵守承諾、踐行約定、不欺騙。通俗地講,誠信就是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二、為什麼要講誠信?

首先,誠信是美德。民間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俗語,小時候常聽大人講“狼來了”、五色鹿的故事,這些講的都是誠信的故事。孔子曾説過“人無信而不立”,意思是説人要是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身之地。我們都渴望生活在沒有猜疑,沒有欺騙的誠信世界,只有人人都講誠信,社會才能充滿了誠信,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寧、幸福。試想一下,假如我們成天被謊言所包圍,假如我們身處危難之時無人敢挺身而出,假如滿世界都是假冒偽劣產品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是多麼的可怕和無奈啊!

三、如何做到誠信?

莎士比亞説過:“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誠信需要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作為學生,要做到誠信,就要誠信學習、誠信作業、誠信考試、誠信待人、誠信守紀。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努力營造一個人們之間沒有猜疑,沒有欺騙,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真誠相待的“誠信家園”。

誠信是心靈深處最聖潔的鮮花。只要我們人人都誠信做人,誠信做事,誠信之花一定會在每一個人的心田絢麗綻放!世界將因誠信而和諧,生活將因誠信而美好!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和大家相聚於此。我是七年級(9)班的黃宸。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誠信如百花盛開一樣沁人心脾。

“一言九鼎,重於泰山。”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孔子的“言必行,行必果”到魯迅的“誠信為人之本”,可見誠信已在炎黃子孫的血脈裏流淌了幾千年。然而現在的人們為了金錢、地位,已經把最美好,最珍貴的誠信給一點點地弄丟了。“扶不扶”的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電話詐騙、短信騙錢等等,騙子們的手段層出不窮;黑作坊,缺斤少兩等,商人們的誠信也在逐漸喪失。那麼,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人無信而不立”,商鞅不僅能利用變法去利國利民,而且也十分守信用。當時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準備就緒,但還沒有公佈,他擔心百姓不信任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説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金。百姓們感到十分奇怪,沒有人敢來搬木頭。商鞅又把十金換為了五十金,有個人終於禁不住誘惑,把木頭搬了過去,商鞅立即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自己的守信。不久後,商鞅下令變法,新法很快就在全國推行,並且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可見誠信是人格之花那芳香的來源。

“偉大的人格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有一個士兵不善於長跑,在一次部隊的越野賽中遠落人後。忽然他遇到了一個岔口,一條標明是軍官跑的,而另一條則是士兵跑的。雖然他知道走軍官的那條路可能會佔到便宜,但它還是向士兵的那條路上跑去,結果他成了這次比賽的第一名,過了幾小時後,大批的人終於到了終點。最終,他們才醒悟了:誠信才是軍官們所看重的。

在許多人看來,有時誠信似乎很傻,因為誠信往往會伴隨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我們反過來想,也許下一個喪失誠信而受害的人,也許就是你自己。

海涅曾經説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信就是這樣,香氣迷人,沁人心脾,堅守誠信,就是堅守世間最美的品質。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從自己做起,讓誠信之花永遠開放吧!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6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誠信的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在,人們也經常講誠信,在學校里老師要求同學講誠信,但什麼是誠信?誠信的內涵是什麼?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我認為誠信是由“誠”與“信”相互聯繫的。“誠‘是指一個人內在的一種品質信念。正所謂內誠於心。“誠”是代表真誠、誠實、誠懇。“信”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它主要包括了講信用,守信用,言行一至。“誠”,“信”合起來使用就是誠實守信,表裏如一。

在今天,人們通常講的誠信,一般指真誠,誠實,誠心誠意,不撒謊,講信用,守承諾,不違約。通常地表達,誠信就是要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首先,誠信應該是一種自我約束。人都難免有功利之心,在利益面前恪守誠信,需要有一種自我約束的精神。社會競爭規則是以誠信為基礎,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缺乏自我約束,背棄誠信的人,就象不遵守遊戲規則的人,一個個被驅逐出場。背棄誠信的人即使一時得利,也終將被人所唾棄。學生的誠信意識比較薄弱。為了個人利益他們寧可説謊欺騙家長,老師。

其次,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原則。現在學校學生已經存在了誠信危機。如考試作弊,抄襲作業,破壞校園公物等等。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道德品質

因此我們説如果一個領導幹部不講誠信,他就無法帶領羣眾開展工作,在羣眾中就沒有威信。如果一個商人不講誠信,他在商業競爭中就難以取勝。如果一個學生不講守誠信,他將會養成不誠實的習慣,將來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誠信的人吧!我們有可能管不了社會上的事,但我們應該能管好自己。在這裏向大家提三點要求:

(一)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他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説謊話,作業和考試求真實,不抄襲、不作弊。

(二)做到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於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三)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培養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試想,如果我們自己,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做到誠信,那麼明天該會多麼明淨,多麼美好!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信”。

相信大家也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國王要選一個王位繼承人,他發給王國內每個孩子一粒花種,並承諾説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選誰當國王。評選時間到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男孩端着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後,他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其實都已被蒸過,根本不可能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選出最誠實的孩子。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普遍讚譽的一種美德。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範,是指人的思想與行動應當一致,誠實無欺,言而有信,表裏如一,説到做到。誠是誠實,誠心誠意;信是信用,遵守諾言。“正心誠意”、“人無信而不立”,這些儒家經典、悠悠古訓在中華大地上源遠流長。

大千世界,為人處世需要誠信,我們的校園學習和生活更需要誠信,與同學交往時,哪怕是多麼瑣碎的承諾也應遵守信用;與同學相處時,無論是多麼繁雜的誤解,也應坦誠相待;在我們的學習活動中,無論誘惑多大,也要抵制抄襲作業,考試作弊這樣一些可恥的有失誠信的行為。一個人贏得誠信,就會贏得尊重,贏得生命的價值,相反,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他便失去了起碼的人格,失去了生命的價值。

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能立足於社會,一個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為國際所信賴。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具體的事做起,誠實守信,去踐行陶行知先生所説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希望各位同學將誠信的美德溶於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我們的作業和考試。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8

今天,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國王的花種和誠實的孩子》,是説中國古代一個皇帝要選一個繼承人,他發給王國內每個孩子一粒花種,並承諾説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選誰當國王。 評選時間到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叫楊平的男孩端着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後,他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其實都已被蒸過,根本不可能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選出最誠實的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誠實是非常高尚的品質,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誠信——珍貴的品質〉。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人類的美德,無論哪個國家它都是一種最受重視和最值得珍視的品德。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美麗的花朵。誠信,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乾渴的心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廣闊的天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精彩的世界;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有一位名人這樣説過“我在國小校園裏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學會了借東西一定要還,學會了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他人,學會了真誠以對,學會了誠信。”可見,誠信在我們的人生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的還給賣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

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的告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別人向你求教知識時,會就是會,不會就説不會,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同學們,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真的講誠信了嗎?想一想當你在離開座位後,自覺地把椅子貼着課桌放回原處了嗎?當老師在上課時能做到不插嘴嗎?當看完書以後能歸還原處嗎?當你答應別人的事你努力做到了嗎?這些看起來是一件件小事,但誠信就在這點點滴滴中。養成誠信好品質需要從小事做起,更需要堅持去做,只要同學們能以誠為本,以信為根,堅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從小養成一種對任何事情認真踏實,對任何人以誠相待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那你就會逐漸成為一個具備誠信好品質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只要人人都講誠信,文明之花就會開遍全社會。願每一位同學都能載着誠信之舟,駛向前程似錦的明天,願你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成為一個高尚的誠信人。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19

誠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的基本規範和要求。這個主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緊扣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時代特徵,文字表述簡潔通俗,內涵豐富,具有很強實踐特色。

誠信:為人之本興國之基

誠信是人類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誠信的要義是真實無欺不作假、真誠待人不説謊、踐行約定不食言。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爺爺曾説:“講信義是我們民族的傳統。”具體來説,“誠”是尊重事實、真誠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忠於良心、信守諾言。“誠”是“信”之根,“信”是“誠”之用。

誠信是立身處世之道。誠信是人之為人的道德規定。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個人社會化的“初始原則”。人是通過“社會化”完成從生命體的自然人到具有社會角色的社會人轉化的。人的社會化,不僅要學習和掌握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學習社會交往的規則。其中,遵循不説謊、説話算數等誠信規則,則是每個人最早接受的規則教育之一。

誠信的實踐要求:

誠實勞動。誠信絕不只是單純的守約與履約問題,更是勞動創造的態度和品德問題。如果説勞動創造世界,那麼,只有誠實勞動才能創造出提升人的生活品質和增強人們幸福感的美好世界。

真誠待人對己。誠信要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求實不騙人、對己不自欺,反對虛偽和欺騙。因此,誠信是忠於本心、真實無妄、信守承諾的態度和品行。按照真實要求為人做事,即為人實在、實誠,才會有好的工作作風和社會風氣;人們唯有信守約定、踐行承諾,才會心裏踏實有安全感、彼此信任有幸福感。

恪守諾言和約定。誠信要求人們遵守諾言、契約,反對毀約和違背諾言的行為。這裏所説的諾言和約定,既包括由人們自己承諾而引發的特定權利和義務,也包括國家法律、法規、政令、規章制度等規定的普遍權利與義務。

以上是我對誠信主題的理解,我也將此作為工作的標杆,時刻將四字主題銘記在心,無論是作為媒體人還是志願者,這都是指引我們走正確道路的明燈。只有積極號召和團結周圍的人都遵循四字主題去開展工作,我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設為之不遠。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__,是__國小四年級學生,今天有幸代表全校師生在國旗下講話,心中非常高興,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誠實的人》。

同學們,你可曾想過,文明不只是不打架,不罵人,其實誠實也是文明的一種表現呢?為人處世,要誠實守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誠實守信的標準是什麼呢?或許有人認為,只要對他人言而有信,不假不欺,就是一個誠實的人。我認為,這個標準不夠完整。一個誠實的人,應該要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外不欺人,就是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看到什麼,就説什麼;心裏怎麼想的,就讓它怎麼表現出來,這個道理好理解。一個人一輩子,總要和別人打交道。外不欺人,就是對人真誠、誠實守信,不因為別人的無知疏忽而欺騙別人,不因為一己之私而矇蔽別人。

自古以來,誠實守信一直都是治國安邦,待人接物的前提。秦孝公即位時,商鞅任宰相,欲行新法。為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門的,賞五十金。有人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給了他五十金,表明誠信不欺。百姓也終於確信了新法是可行的,商鞅從而推行了新法。商鞅立木取信,從此被傳為千古美談。由此可見,誠實守信能獲得大家的信任。同樣的,欺騙也會失掉大家的信任,最好的佐證就是那個家喻户曉的故事:《狼來了》。

可什麼是內不欺己呢?我們常會注意對他人言而有信,卻常常自己欺騙自己。有一個貪官,被捕後在自己的懺悔書中寫到:“我一直在欺騙自己,像我這樣有權有勢的官兒怎麼會出事呢?所以,我肆無忌憚的貪污,受賄,直到東窗事發,我才幡然悔悟,可現在悔之晚矣。可見對自己的欺騙就是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欺騙自己造成的危害有時甚至比欺騙他人造成的危害還要嚴重。試想我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考試作弊,自以為通過考試就萬事大吉,以為老師只看成績,可是事實上呢?知識沒學到,躲過了七年級躲不過十五,自欺欺人。

當今社會是一個誠信的社會。任何國家,政黨,企業,個人,只要不講誠信,就會被社會排斥在外。作為一個講誠信的人,我們要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説自己沒把握的話,不做出不切實際的承諾,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在眾人中立威,做一個誠實的人,文明的人。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1

各位老師、親愛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信”。首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國王要選一個王位繼承人,他發給王國內每個孩子一粒花種,並承諾説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選誰當國王。評選時間到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男孩端着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後,他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其實都已被蒸過,根本不可能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選出最誠實的孩子。

還有四年級語文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個名叫範式的人,少年時在京城的太學讀書。範式和同學張劭是好朋友,志同道合。有一次,範式和張劭因為家中有事,請假各回家鄉。分別時,範式鄭重地和張劭約好:兩年以後的這一天,去他家,拜見他的父母。再一起回京城繼續求學。張劭高興地答應了。到了約定相見的那天早晨,張劭把範式要來作客的事告訴母親,請她準備酒菜招待客人。母親擔心範式不會來,因為兩年時間太久了,恐怕他早忘了。 張劭卻十分肯定地説:“範式是個很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失約的。”張劭把屋裏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等着他的好友,果然範式風塵僕僕的趕來了。張劭的父母感慨地説:“範式這孩子,真是個守信的好少年啊!”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範,是指人的思想與行動應當一致,誠實無欺,言而有信,表裏如一,説到做到。誠是誠實,誠心誠意;信是信用,遵守諾言。剛才講的那個孩子和範式做到了誠實和守信。他們就是很講誠信的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普遍讚譽的一種美德。

大千世界,為人處世需要誠信,我們的校園學習和生活更需要誠信,與同學交往時,哪怕是多麼瑣碎的承諾也應遵守信用;與同學相處時,無論是多麼繁雜的誤解,也應坦誠相待;在我們的學習活動中,無論誘惑多大,也要抵制抄襲作業,考試作弊這樣一些可恥的有失誠信的行為。一個人贏得誠信,就會贏得尊重,贏得生命的價值,相反,一個人失去了誠信,他便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失去了起碼的人格。

只有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能立足於社會,一個守信用的國家,才能為國際所信賴。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具體的事做起,誠實守信,希望大家能將誠信的美德溶於我們的校園中,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我們的作業和考試,用真心誠意對待我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實守信。

走進校園,在學校西教學樓的牆壁上有個“信”字,這個“信”字了包含着誠實守信這一美德。中國的誠信觀源遠流長,歷代君王賢達都崇尚“言必行,行必果”的道德理念,這也是華夏文化曾經輝煌的道德淵源。然而,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其文明程度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階段,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現在在許多領域出現了空前的誠信危機。商業欺騙;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等。在我們身邊有抄作業,不誠實學習的,有隨手亂丟垃圾的;一個人獨處時難以自律,教學樓內的垃圾,水池中的食品袋不正是不誠實的人不自律的人所作所為嗎?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幹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一個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糊弄國家與社會,騙取榮譽與報酬的人,他們是要遭人唾罵的。

“殊不知,誠信是立人之本,是高境界的道德價值取向,做人必須有德,而誠信是一種美德。

時代的發展呼喚“誠實守信”的美德,需要我們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德。我們的黨和政府做到了“誠信”就一定能取信於民,深得人民的擁護。我們的企業做到了“誠信”,一定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朋友之間、師生之間、家庭人員之間同樣缺不了“誠實守信”這一美德。

作為一名學生要想做到誠實守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努力做到説話做事事實在在、表裏如一,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

2、做到學習、競賽不弄虛作假,考試不作弊。獨立完成作業。

3、做到承諾時實事求是、講原則,做出承諾後努力兑現。要有“一諾千金”的人格品質。

當你在做數學題時,碰到了一道難題,怎麼也想不出來,正想往同桌的同學瞧一眼時,你應該想到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當你手中的廢棄物想隨手仍掉時,你應該想到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當你做錯事想對父母,老師撒謊時你應該想到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當你考試想作弊時,你應該想到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誠實守信是一種美德,美德是人類精神美麗的花朵,美德是做人的靈魂,讓我們去精心呵護和培育這美麗的花朵吧!誠實守信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3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國王的花種和誠實的孩子》,是説中國古代一個皇帝要選一個繼承人,他發給王國內每個孩子一粒花種,並承諾説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選誰當國王。 評選時間到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叫楊平的男孩端着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後,他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其實都已被蒸過,根本不可能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選出最誠實的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誠實是非常高尚的品質,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誠信——珍貴的品質〉。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人類的美德,無論哪個國家它都是一種最受重視和最值得珍視的品德。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美麗的花朵。誠信,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乾渴的心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廣闊的天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精彩的世界;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有一位名人這樣説過“我在國小校園裏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學會了借東西一定要還,學會了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他人,學會了真誠以對,學會了誠信。”可見,誠信在我們的人生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 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的還給賣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的告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別人向你求教知識時,會就是會,不會就説不會,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同學們,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真的講誠信了嗎?想一想當你在離開座位後,自覺地把椅子貼着課桌放回原處了嗎?當老師在上課時能做到不插嘴嗎?當看完書以後能歸還原處嗎?當你答應別人的事你努力做到了嗎?這些看起來是一件件小事,但誠信就在這點點滴滴中。養成誠信好品質需要從小事做起,更需要堅持去做,只要同學們能以誠為本,以信為根,堅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從小養成一種對任何事情認真踏實,對任何人以誠相待的態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良好品德,那你就會逐漸成為一個具備誠信好品質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只要人人都講誠信,文明之花就會開遍全社會。願每一位同學都能載着誠信之舟,駛向前程似錦的明天,願你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成為一個高尚的誠信人。請記住一句話那就是:恪守誠信,才能有更廣闊的天地。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誠實守信”.

同學們,當你因賴牀遲到而向老師述説“正當理由”時;當你考試時密謀“南北合作”時;當你為一篇作文苦惱而把“靈感”寄託於因特網時;當你沉迷於網絡的遊戲而對家人説學習很累時„„同學們,你可曾記起“誠信”二字?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若把人生比作樹,誠信就是其賴以生存的根,滋潤和庇護着它,失去這根,它就無以立足,它將腐朽墮落,失盡往日的青翠和靈性,淪為一根沒有靈魂的腐木,苟活於世人鄙夷的目光中。

《墨子》中提到:“言不信者,行不果”是説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説話不守信用,那麼,做事也不可能有結果;古人亦云:“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疑之。”是説用誠信來對待別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誠信來對待別人,就連自己的家人都不信任你。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種種不誠信現象,有人為了牟取暴利,給豬肉注水,用福爾馬林浸泡海鮮,造假酒,賣假煙„„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不誠信的現象,有同學使用拾獲的同學的錢物,有同學不經過別人允許亂拿別人的東西,有同學抄襲別人的作業,有同學考試時密謀作弊„„

誠信是我們美好人生的起點。一位經濟界的知名人士曾經這樣説過:“我在幼兒園裏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學會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學會了借東西一定要還,„„學會了真誠相對,學會了誠信。”陶行知説過:“人的最大美德莫過於誠實”。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人改正一個不誠信的行為,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校園公共設施,維護校園公共環境,捍衞我們誠實本真的心靈,做一名誠信的學生!讓我們勇鑄誠信的豐碑,讓誠信之花開遍校園!

國小誠信國旗下講話演講 篇2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孝敬父母 學會感恩》。

天地間,有一種奔騰不息的力量,叫愛;人世中,有一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來自父母。

當我們第一次懂得凝望這個多彩的世界,是母親的雙眸、父親的臂彎讓我們温暖滿懷;當我們蹣跚學步,直至獨立行走的背後,又是父母多少的擔驚受怕;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永遠站在我們身旁、傾其所有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長大成人,遠在他鄉時,思念我們、牽掛我們的人,還是父母。

是父母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建起一座幸福的港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沒有父母數十年如一日的點滴付出,怎麼會有今日朝氣蓬勃、健康快樂的我們!

可是,我們都捫心自問一下,面對父母,我們真正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嗎?當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時,有的同學選擇頂撞父母、摔門而去;有些同學把父母的噓寒問暖、關心愛護當作煩人的嘮叨;甚至有些同學因為羨慕別人家庭條件好,而埋怨、嫌棄自己的父母。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動物都有感恩之心,更何況我們人類呢?所以,我們要孝敬父母,敬重長輩,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敬重長輩,不在於做了怎樣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在於日常生活和學習等點滴細節之中。比如: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捶一次背,端一杯水,盛一碗飯,洗一次碗 ;不與父母賭氣頂撞;不跟父母提過分的要求;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聽父母的教誨;好好學習,用我們最好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的辛勤付出。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孝敬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