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講話稿 > 廣播稿

元宵節廣播稿(精選3篇)

廣播稿1.92W

元宵節廣播稿 篇1

男:青春的天地,人生的舞台 本文來自織夢

元宵節廣播稿(精選3篇)

女:珍貴的回憶,久違的歡樂

男:聖泉中學元宵節特別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

合:祝大家節日快樂!

音樂《鬧元宵》

男:元宵節時我們呢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天的節目就從元宵節開始聊吧!

女:春節剛過,神州大地還到處瀰漫着過年時歡樂地氣息,人們餘興尚濃。到了正月十五,天上明月高懸,地上燈火輝煌,復甦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温馨的氣象。城鄉各地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其樂融融。

男:是啊,元宵節時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19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女: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着歷史得到發展而延長、擴展的。漢代才一天,到了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點燈,蔚為壯觀。到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 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男:同學們,你喜歡猜燈謎嗎?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開始於南宋。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女: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着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秀才,曾因衣服穿得破爛去向他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着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着:“頭尖身細白如銀,秤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在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笑面虎看罷,氣的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但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的説:“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説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説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説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的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後來,每逢元宵燈節,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一直傳到現在。

歌曲(哪屋元宵撲鼻香)

男:同學們,你們一頂很喜歡吃元宵吧。“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和“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女: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賣湯圓》

女:考你一個問題,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家家户户掛燈籠麼?

男:當然知道啦。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傷害人類。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到人間放火,而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偷駕祥雲把這消息告訴了人們;有位老人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這張燈結綵、點響炮竹、燃放煙火,讓天帝一位人們都被燒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晚都是如此,心中大快。為了紀念天帝的女兒,從此每年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燃放煙火。故元宵節也稱燈節、也稱“鬧元宵”,街道上處處掛燈、高大的燈籠、登樓等樹,盛況空前,初然燈外,還放煙花助興,可謂是“火樹銀花”,唐朝詩人曾這樣描述元宵節“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背景音樂《幸福年》

男:時間過的真快,元宵節特別欄目要和大家説再見了,

女:是啊,讓我們在此向各位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説一聲

合:節日快樂!

男:同時也衷心祝願各位同學在新的學期裏取得更好的成績。

合:再次祝大家豬年吉祥,萬事如意,再見!

元宵節廣播稿 篇2

【甲】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下午好!郭裏園國小紅領巾廣播在動聽的音樂聲中又和大家見面了。這次的廣播由我們四年級主持,我是本期主持人施欣雨。

【乙】我是本期主持人江海逸。

【甲】同學們,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我們帶着對寒假生活的美好記憶、懷着對新學期的嚮往又走到了一起。

【乙】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同學們都心情激動,豪情滿懷。

【甲】新學期,新氣象,在這裏我們紅領巾廣播祝願大家在新學期學習更上一層樓,接受更難的挑戰,希望大家加倍努力!

【乙】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首包含深情的古詞來自宋代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作者描寫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甲】大家還記得元宵節是什麼時候嗎?沒錯,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

雖然元宵節已經過去了,但今天我們依然要和同學們一起來聊一聊元宵!

【乙】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19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由於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甲】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就是"湯圓",又叫“湯糰”,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乙】元宵節的活動有很多,如元宵賞燈、猜燈謎、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等傳統民俗表演。今天我還帶來了幾個小燈謎。你敢不敢猜一猜啊?

【甲】猜燈謎?我喜歡。你説。

【乙】好。也請同學們一起開動腦筋,來猜猜燈謎。“不是點心不是糖,軟軟涼涼肚裏藏,不能吃來不能喝,每天也要嘗一嘗。”(請猜一樣日常用品)

【甲】不是吃的喝的卻要每天嘗一嘗,我想想,哦,是牙膏!

【乙】答對了。再來。“牛狗豬羊賽跑,跑到終點後,牛狗豬都喘得不得了,只有羊不喘氣。” (請猜一個成語)

【甲】哈哈,這我知道,羊不喘氣就是成語“揚眉吐氣”!

【乙】好玩的燈謎有很多,同學們可以自己去找些燈謎考考班級裏的小夥伴們。

【甲】同學們,通過我們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元宵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所瞭解了吧!最後給大家送上一首民歌《賣湯圓》。

【乙】每一次相約,都傾注了我們殷切的期待。

【甲】每一次離別,都意味着下一次更精彩的回來。

【乙】希望我們的節目能給你帶去好心情。最後我們再次為大家送上一份祝福:祝大家在新學年裏能收穫更多的知識,過得更加快樂!

元宵節廣播稿 篇3

(背景音樂:《春節序曲》)

男:青春的天地,人生的舞台 本文來自織夢

女:珍貴的回憶,久違的歡樂

男:聖泉中學元宵節特別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

合:祝大家節日快樂!

音樂《鬧元宵》

男:元宵節時我們呢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天的節目就從元宵節開始聊吧!

女:春節剛過,神州大地還到處瀰漫着過年時歡樂地氣息,人們餘興尚濃。到了正月十五,天上明月高懸,地上燈火輝煌,復甦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温馨的氣象。城鄉各地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其樂融融。

男:是啊,元宵節時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19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女: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着歷史得到發展而延長、擴展的。漢代才一天,到了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點燈,蔚為壯觀。到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 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男:同學們,你喜歡猜燈謎嗎?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開始於南宋。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女: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着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秀才,曾因衣服穿得破爛去向他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着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着:“頭尖身細白如銀,秤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在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笑面虎看罷,氣的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但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的説:“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説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説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説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的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後來,每逢元宵燈節,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一直傳到現在。

歌曲(哪屋元宵撲鼻香)

男:同學們,你們一頂很喜歡吃元宵吧。“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和“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女: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首好聽的歌曲《賣湯圓》

女:考你一個問題,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家家户户掛燈籠麼?

男:當然知道啦。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傷害人類。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到人間放火,而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偷駕祥雲把這消息告訴了人們;有位老人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這張燈結綵、點響炮竹、燃放煙火,讓天帝一位人們都被燒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晚都是如此,心中大快。為了紀念天帝的女兒,從此每年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燃放煙火。故元宵節也稱燈節、也稱“鬧元宵”,街道上處處掛燈、高大的燈籠、登樓等樹,盛況空前,初然燈外,還放煙花助興,可謂是“火樹銀花”,唐朝詩人曾這樣描述元宵節“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背景音樂《幸福年》

男:時間過的真快,元宵節特別欄目要和大家説再見了,

女:是啊,讓我們在此向各位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説一聲

合:節日快樂!

男:同時也衷心祝願各位同學在新的學期裏取得更好的成績。

合:再次祝大家豬年吉祥,萬事如意,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