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刺繡活動總結(精選3篇)

刺繡活動總結 篇1

本學期開展了十字繡的活動課,學生不但完成了學習目標,而且自己還有了一些小收穫,鍛鍊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刺繡活動總結(精選3篇)

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是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和穩定品質的最佳時期,是鍛鍊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主要過程,是鍛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高雅的情趣和審美能力的關鍵環節。為此,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探索靈活性多樣性,富有實效的十字繡教學方法。力求改變單一的十字繡學科知識體系,構建活動課程的思路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體現活動教育的價值取向:即情感--能力--知識。經過多方研究、借鑑和實踐,我主要運用三種教學方法,一是教師向學生傳播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演示法、呈現法等。如:我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放大教師的操作過程,讓學生看清操作過程。二是師生互動型,藉助師生對話來和學生一道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決來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如:針對個別動手能力低下的學生,我就採取手把手的教學方法。三是學生自主型教學方法,通過協作讓學生接受教育,如在繡作品時,可以讓學生運用自身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創造,自己確定表現主題,根據選材,將圖案分化,學生分工協作、完成作品。在此過程中,我將全組分成三人一組共六組,分工到人,各負其責,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提升了學習效率與學習動機,掌握十字繡知識和技能。

在作品評價上,我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思維能力,同時兼顧學生十字繡基本功的實踐操作,重視課堂展評,將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全組學生欣賞,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展評交流,同學們都會深深的體會到:做十字繡必須要有信心、耐心,自從開始繡十字繡,在老師、家長、同學們鼓勵和教導下,大多數學生克服了浮躁,做事更為細心周密了;如有的學生説:"綜合實踐活動不但提高我們的動手能力,還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沒搞十字繡之前,我從沒拿過針,也不會用針,通過這次活動,我不但會拿針,用針,還能繡出一幅美麗的小作品"……

三、活動的收穫:

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鍛鍊了學生的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養成學生的專心、細心,耐心等良好的習慣和品質,並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

通過活動,學生的動手、協作、表達、實際操作、社會交往、團結協作等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鍛鍊和提高,不僅獲得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而且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學會了換位思考,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學生社會化程度有了較大的提高。

刺繡活動總結 篇2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不知不覺在忙碌而愉快的工作中我們又即將送走了一個學期。現為了下次能把這一活動開展得更加有聲有色,我特把這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員情況

全班共有28名學生,分別來自3至6年級,她們對這一方面都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全班都是女生,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積極開朗,並有一定的刺繡功底和審美能力,但也有少部分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員)基礎稍差,更需要指導教師的認真指導和耐心輔導。

二、教學情況

我們的上課時間是每週星期一到星期六的課餘時間,授課時間為一小時左右,上課時指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給學員發放針線,認真指導學生,有時還手把手的輔導個別基礎很差的國小員,還鼓勵她們向繡得好的姐姐們學習,教師還經常教育班上的同學要互相關心團結,互相學習,繡得好的同學要教教那些還不會繡的同學。

刺繡活動總結 篇3

本次課題的教研主題是欣賞刺繡工藝和掌握刺繡方法,通過嘗試我們將使其更適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思維規律。在材料和技法的運用上,我們降低難度,適當簡化。在圖案裝飾上,將藍印花布、挑花、刺繡等生活中的常見圖案運用其中。在畫面佈局上,採取了圓形式、對稱式、方形式、S形式等形式。我們在大量的傳統圖案和紋樣中選取了易於幼兒掌握且比較常見的圖案和紋樣,作為刺繡的圖樣,進行欣賞和圖樣的繪製,為刺繡的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孩子們在其中不斷吸取民間藝術營養基礎上,我們也積極注入新時代的元素,使其在繼承中得到發揚,在發揚中不斷創新,使品作既有古樸的美感,又閃爍着時代的氣息。

本次課題的教研目的是通過家園互動方式的研究,加強民間文化活動的效果;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刺繡製作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圖樣的瞭解中,提升了對於幼兒的鑑賞能力,幼兒在很多圖案的欣賞時很多幼兒可以獨立的分析出圖樣的組成圖案和紋樣,也能自由的利用之前所學進行圖樣的組合搭配,長做成果還是很可觀的。

此外,我們還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民間工藝的滲透,包括音樂活動(音樂欣賞)、美術活動(欣賞、繪畫和設計)、數學活動(排序,軸對稱)、語言活動(故事)。

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活動計劃

在課題開展之初我們對刺繡的實踐環節抱有很大的質疑:幼兒能不能接受、掌握好刺繡的繡制方法?能否在刺繡過程中能不能保護好自己?

在刺繡實踐之初,幼兒對刺繡的認識還停留在欣賞的階段,在實踐方面不熟悉,在熟悉過程中比計劃中制定的課時多出了好幾倍。因此,我們將計劃中的針法學習進行了調整,做了精減。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計劃二次預設,只將平針繡、直線繡和回針繡做了保留,讓幼兒感受刺繡的粗淺活動,體驗到刺繡活動帶來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家園的互動產生了極大地作用。有的家長對刺繡本就很精通,我們請來為孩子進行家長公開課的活動,用他們的豐富的經驗來介紹刺繡;有的部分家長對十字繡也略知一二,那麼就請他們帶領孩子多進行家庭刺繡練習;有的家長即使不懂刺繡也在與幼兒的刺繡活動共同成長、共同學習、共同感受着民間文化帶來的樂趣。幼兒們最終的能力和作品效果也大大超出了之前的二次預設。

首先我們先利用玩具刺繡板進行刺繡的前準備和對圖樣的鞏固,利用紙板打孔和牙籤包裹毛線進行紙板刺繡,進行簡單的刺繡活動。接着,熟悉了回針繡後可讓部分幼兒在紗窗上進行其他針法的聯繫、練習。最後,可讓能力強發展較好的幼兒在繡布上進行完整的刺繡活動。在推進針法聯繫的同時還再進行圖樣的設計,充分調動幼兒之前所學。

二、從欣賞開始,從生活入手,循序漸進

我們在刺繡時間活動開始之前進行了大量的環境佈置,讓幼兒充分的感受民間工藝的魅力。在一日活動中充分滲透,如:音樂活動中帶領幼兒欣賞戲曲表演;在語言活動中瞭解戲曲故事;美術活動中介紹戲曲臉譜的通用色彩;美術活動中幼兒在欣賞戲曲臉譜之外還欣賞戲曲服飾。服飾中的裝飾紋樣同樣有着巨大的活動契機,提花織物上的花紋圖案的主要題材來自自然景物和各種幾何圖形(包括變體文字等)兩大類,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他們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反映了典雅的東方藝術特點。

紋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流程,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始終,反映出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從原始社會簡單的紋樣到奴隸社會簡潔、粗獷的青銅器紋飾,再到封建社會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鳥走獸、吉祥圖案紋樣,都凝聚着相應時期獨特的藝術審美觀。

為此我們在紋樣不同類型中的典型和常用紋樣摘選出來,與幼兒一起進行了解:幾何紋樣中選取了連珠紋、回紋;動物紋樣中選取了魚紋(與陝西半坡相關的);花鳥昆蟲紋樣中選取了柿蒂紋、卷草紋;吉祥紋樣中選取了福祿壽;人物紋樣中選取了人面紋;器物紋樣中選取了波浪紋。在活動中普遍採用連續紋樣(是以一個花紋為單位,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或四個方向作反覆連續排列。兩個方向連續紋樣簡稱二方連續紋樣,四個方向連續紋樣簡稱四方連續紋樣)這些紋樣也常用於現代的裙邊、花邊、牀罩、枱布框邊服裝、沙發面料或窗簾等織物等。

這樣以一個紋樣連續、重複的進行創意裝飾,符合大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和需求。在圖案結構上,已熟練地採用對稱、平衡、分割、連續、放射、重疊、聯結、分離、組合等方法。當幼兒在重複的繪畫,創新的搭配時,幼兒常能迸發出異想不到的紋樣、圖畫創新。正是這樣,我發現傳統的民間文化有着全新的生機,原來民間工藝、民間文化可以離我們的孩子如此之近。

在進行紙板鏽制之初,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簡筆畫繪於硬紙板之上,再在圖畫上均勻的打上規律的小孔,再將毛線與牙籤用膠帶粘連在小孔上進行鍼法的粗淺練習。幼兒可以在其上練習粗淺針法,同時又可以與過去的美術經驗相練習。從而使民間工藝的實踐活動不是空中樓閣,能夠循序漸進,有易有難。在對刺繡有了簡單認識,對針法有了初步感受後,我們就嘗試着讓幼兒在紗窗上進行刺繡。

隨着在個性的不同發展少數幼兒在紗窗刺繡熟練後,更能在布上實現刺繡的完整的刺繡活動。大部分幼兒可以在紙板上進行刺繡,大約四分之二的幼兒可以在窗紗上進行刺繡,大約四分之一的幼兒能夠在繡布上進行刺繡,其中一半的幼兒能夠自行繪製圖樣,並能獨立的進行完整的布上刺繡的活動。不少幼兒對刺繡過程很投入,也很感興趣。在區域活動中,諸多幼兒紛紛想要進入美工區進行刺繡活動;但很多幼兒不能獨立的進行紙板刺繡,起針和收針需要家長或教師提供幫助。隨着刺繡活動的不斷推進,幼兒對於刺繡的瞭解便有了極強的親身體會,也多方面的推進幼兒對針法學習。除了引導幼兒進行圖樣的設計和鏽制外,還有融合入幼兒社會活動帶領幼兒瞭解刺繡文化,民間紋樣和圖案的文化故事。不但使幼兒會繪製圖樣還能夠了解其思想內容。

隨着刺繡活動日益融入幼兒生活。幼兒從對刺繡的陌生到成為一日活動的的一部分。從一開始的拒絕入手、無從入手到現在的一些孩子主動參與興趣十足,甚至一些男孩子繡制的作品還要優於女孩。

民間工藝滲透進了幼兒一日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着幼兒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同時也為我國的民間工藝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