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最新國小語文教研組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最新國小語文教研組教學計劃

本學期語文教研組將根據教育局工作要求和學校的教學工作思路,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加強教研、教改力度,不斷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努力營造開放的主體發展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每一位學生和諧、有個性地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二、具體措施:

(一)繼續以課改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切入口,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聚焦課堂,開展各項教研活動,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精心設計和組織好教研組活動。就課堂教學實效性和有效的方法和對策,力爭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2、每位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3、加強教學交流,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好聽課、評課的活動。

(二)悉心指導,優化服務,規範語文教學常規管理。

1、強化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1) 備課:準備要充分,不管是自己備課還是使用現成教案,都要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心中有數,要注意對教案的修改。本學期仍強調教後反思的撰寫,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課,實實在在地寫好教學反思。

(2)上課: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做到: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媒體,利用網上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時空,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必須做到:激發興趣————講究方法——提高實效——講究魅力——注重實踐(基礎知識)。

(3)作業:精心設計作業,尋求最佳的作業途徑。提倡佈置選擇性、層次性、實踐性、趣味性的作業,也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把做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的批改、評講應做到細而勤。

(4)輔導:因材施教,善於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補差提優,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

2、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教師要出好單元測試卷、期中、期末測試卷,做好質量分析、反饋等工作,進一步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單元試卷的編制不能照搬參考書,該刪的刪,該增的增。

3、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特別要重視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審題、閲讀、寫字等習慣的養成,採取切實的措施經常抓,反覆抓,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抓好教學常規,將素質教育要求落實到語文教學中。

抓好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保證。抓常規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抓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力培養和良好的性格形成為重點。在日常教學中,要求每位老師都認真備課、上課,向四十分鐘課堂要質量。

2、強化課改意識,深化教學改革。

本學期繼續努力探索課程改革與提高教育質量的結合,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充分體會“新課標”四大特點:參與性、互動性、互助性、體驗性。努力實現兩個“零距離”:向理論學習,研究理論發展的最新動態,努力實現與國小語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離”; 聯繫實際,加強學習,不斷轉變教學觀念,為國小語文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積澱底藴;向學生學習,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努力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零距離”,不斷提高在國小語文領域裏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

3、努力改變教研形式 。

學校教研組是廣大青年骨幹教師成長成才的搖籃。教研活動要在“實”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探索參與式、體驗式教研活動形式,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實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內容可以學習新課標、解讀新理念及分析新教材特點及教學建議,關注教學中的難點、亮點、熱點,活動前注意資料的收集工作,做到每次每人都有發言。

4、根據年級特點,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對一、二年級的學生要注重語文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的寫字基本功;三、四年級的學生,在培養寫字能力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讀、寫、聽、説能力;五、六年級的學生要着重培養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水平,要鼓勵他們,力爭學生的作文能夠發表。

5、繼續開展讀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營造書香校園,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學期,繼續開展師生共同讀書活動,班級在活動期間,還將組織演講、朗誦、讀書筆記展覽、口頭作文等各項年級活動。

6、組織各種語文活動,讓生活充滿語文。

結合傳統節日和學校工作安排,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如:節前夕,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感謝母親的活動:製作賀卡、給媽媽寫感謝信等。舉行書法作品展覽,詩歌朗誦比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