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與進度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與進度

一年級的國小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大致可分為:我的家人與夥伴 走進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通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繫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課時劃分

我的家人與夥伴 十課時

走進大自然 十課時

健康生活每一天 十一課時

第一課 我的一家

教學目標:

1、知道家庭的含義和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係。

2、瞭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對家人產生敬愛之情。

3、為自己的家人感到驕傲。

教學重點和難點:正確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談話引入: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誰能告訴大家你的家裏都有誰?請哪位同學介紹,就把事先收上來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把臨時居住在自己家的親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師要及時給與指導,從而明確家庭的含義。)

二、學習新課

1、介紹:“這是老師和你們一樣大時,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個是老師?”“猜一猜其他幾個人是誰?”

2、老師介紹:你們想了解照片上這些人的情況嗎?那老師來為你們介紹一下。教師指着照片介紹“爸爸媽媽都是農民。他們特別會種莊稼……工作之餘,爸爸喜歡坐在樹蔭下和別人下棋,媽媽卻喜歡看電視劇,有時還會跟着電視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國小四年級,她學習非常好,姐姐喜歡讀課外書……媽媽懷裏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時她剛剛會走路……

3、老師一邊介紹一邊把畫好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爸爸媽媽種田,爸爸在樹下和別人下棋,媽媽在看電視,姐姐在讀書,妹妹在玩耍等)

4、小結:剛才老師都向大家介紹了哪些內容?

板書:工作 愛好 習慣

三、總結:通過今天對家人的介紹,你有什麼想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家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懂得不同的親人有不同的稱呼方式。

2、講述家庭生活中的親情故事,進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學重點:知道家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講述親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上節課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我們的家人,誰還願意告訴大家,你的家裏還有哪些親人?(請一個三代人同住的同學來介紹)

2、問:你們家有這麼多人,你能説出家人之間的關係嗎?(自己家人的情況是學生最熟悉的,從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入手引入新課,引導學生迅速的進入到新的學習內容,而且減少理解的難度。)

3、揭示課題:我的一家人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展示有長輩頭像的家庭成員表。看圖,自己小聲説説家人之間如何稱呼,怎樣稱呼最有禮貌?小組間互相説一説。

2、出示兒歌,大家回答。“爺爺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姥姥是媽媽的媽媽,姥爺是媽媽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進行搶答練習後,發散學生的思維,補充練習“叔叔是爸爸的什麼?舅舅是媽媽的什麼?……

3、把學生提到的內容,合在一起,小組間進行搶答練習。通過小組間你問我答的遊戲方式,熟悉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4、老師知道我們班許多同學老家都在外省市,誰能用老家話説一説你們是怎樣稱呼家裏的親人的?

5、老師小結:不同地區,又不同的稱呼方式,或同一個稱呼,發音卻不相同,所以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與自己習慣稱呼不同的同學。

三、小結:進行愛家庭教育。

第二課 家人的愛

主題目標:

1、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也是愛。 2、 學習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

活動過程:

一、 感情渲染:

二、 引趣揭題:

是小兔貝貝,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三、 動之以情:

1、 小兔貝貝穿越時空隧道,拍攝了一些照片。(媒體出示三組照片,請照片上的學生介紹家人為他所付出的愛)

2、 其他學生講述家人關愛他的一件事。

四、 明理導行:

有同學在心裏嘀咕,我的家人有時對我可好了,有時對我可不太好,那什麼事使你認為家人對你不夠好呢?他們到底對你好不好?到底愛不愛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五、 總結延伸:

1、 是啊,家人疼我們是一種愛,對我們要求嚴格那更是一種愛,老師祝願這愛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遠住在我們共同的家吧!(歌曲:《讓愛住我家》)

2、 在歌聲中,學生拿出自做的賀卡寫上對家人最想説的話。

第三課 我為家人添歡樂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

2、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重點:

學生在體會到父母的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並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難點;

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師:今天有一位新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歡迎他嗎?

2、出示課件: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開心果’,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叫‘開心果’嗎?因為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別疼我愛我,我非常開心,整天樂哈哈的,我覺得快樂真好。所以,我也總是讓我的家人、朋友都快樂,把歡樂也帶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們快樂嗎?開心嗎?

二、瞭解家人

1、師:今天,我們請到了幾位同學的家長,我們和家長一起做個遊戲,你們願意嗎?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回答幾個問題:

(1)請説出孩子的生日

(2)請説出爸爸、媽媽的生日

(3)請説出孩子最喜歡吃的水果 

三、家人因我而快樂

1、師: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我們一起為媽媽做了小禮物,你們送給媽媽了嗎?

2、師:你想知道你媽媽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嗎?

板書:我為家人添歡樂

四、我為家人添歡樂

1、我們一起看看琪琪小朋友是怎樣做的:看琪琪小朋友在家的錄像

2、設置情景表演

師:據我所知,你們在這方面能比琪琪小朋友更好,你們願意給大家展示、表演一下嗎?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樣做,選一個題目,表演一下,也可以表演你在家做過的事。準備道具:紙杯、毛巾、報紙、故事書)

(2)分組排演

(3)彙報演出,評價他們什麼地方做的好?

第四課 我和小夥伴

教學目標:

1、喜歡和小夥伴交往,能體驗到交往的快樂。知道朋友多,快樂多。

2、嘗試處理在與夥伴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初步體會與夥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愛、公平,有了問題要協商解決。

教學重點:嘗試處理在與夥伴交往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難點:有了問題要協商解決。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提問:放學後,節假日裏你都和誰一起活動?(指名説一説)

2、談話:在課外和你一起活動的小朋友我們把他們叫做小夥伴。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我們自己和小夥伴的故事吧。

板書:我和小夥伴

二、説説小夥伴,體會和小夥伴交往的快樂

1、教師投影出示像片講自己和朋友間的小故事。

教師:請同學們説一説你們和小夥伴之間的故事吧。

2、指名學生來講。(投影出示學生所帶照片和書中典型圖片)

3、提問:如果沒有夥伴將會什麼感覺?心情會怎樣?

4、小結:和小夥伴在一起很快樂。朋友多快樂多。

三、活動:該怎麼辦?

1、請一小組同學到講台上選一樣教師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小東西。(有學生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出現了幾名同學同時選擇一件東西。

2、提問這一小組同學:大家説説該怎麼辦?

3、提問全體學生:説一説、那種方法合理?那種大家滿意?

過渡:剛才大家出的主意都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最後解決的比較滿意。現在還有一名同學也遇到類似問題,大家幫他想辦法,看怎麼解決那個問題。

投影出示分玩具事件。學生討論。指名説一説。

板書:大讓小 輪流玩 猜拳 一起玩

5、小結:許多同學想到將大的讓給別人。提到最多的詞也是謙讓。最後不管是吃大的還是吃小的,大家都很高興。這就是謙讓的結果。互相謙讓,想到別人,是在大家共同分享,所以大家都快樂。

四、意見不統一怎麼辦?

1、討論:你們小組聽誰的?(投影出示插圖)

説一説:你們小組是怎麼解決的?

2、小結:在許多人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大家要商量解決。

板書:商量解決

第一課 春天來了

教學目標:

1、使用不同方法,繼續積極參加"尋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比較,認識春天盛開的花,藉助花進一步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力。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觀察、比較,認識春天盛開的花,藉助花進一步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2、使用不同方法,繼續積極參加"尋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導入,引出本課學習內容:

1、問:一年之中有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板書:春天來了)

2、問:現在已經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板書:畫一朵花)

二、認識春天盛開的花,藉助花 進一步瞭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1、問:春天來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會盛開?把他們簡單介紹給大家。

2、過渡:老師也仔細觀察了身邊的環境,發現了許多在春天盛開的美麗花朵,我請大家去欣賞一下。(播放課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開的錄像)

三、學習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過渡:老師和你們一樣,也覺得這些花朵實在是太美麗了。可是,隨着季節的變換,不僅是這些花朵,還有春天裏其它美麗的景色也會離我們而去。

2、問:用什麼方法能夠留住春天的美麗?

3、小組討論。

第二課 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陽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動的快樂,表現對大自然的親近。

2、通過實驗活動,探究一些和陽光有關的自然現象。

3、養成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表現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陽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動的快樂,表現對大自然的親近。

2、通過實驗活動,探究一些和陽光有關的自然現象。

教學難點:

養成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表現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三稜鏡、放大鏡、吹泡泡的肥皂水 、管子、歌曲音帶、錄像帶、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導新課:

1、組織學生曬太陽

2、觀看動畫《早晨上學》

3、同學們曬太陽舒服嗎?那你們喜歡太陽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板書課題: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二、講授新課:

瞭解太陽都有那些用處

三、小結

你們在遊戲中是不是也發現許多有趣的問題?大自然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奧祕等着我們去揭開呢!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去探索吧!

第三課 風兒吹呀吹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風,瞭解風的特點,初步知道風產生於空氣的流動,明白製造風是人類智慧的一種體現,引導學生自己能製造風。

2、通過圖片,材料引導學生思考風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感受風的特點。(2)知道風產生於空氣流動。(3)瞭解風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學難點:

(1)自己製造風。(2)對風的利用的暢想。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每組桌子上放一個長方形水槽,將一隻小紙船放在水槽一端)

師:我們做個遊戲,比一比哪組同學先把小紙船送到對岸。要求不能用手直接動紙船。

1、同組同學討論,用什麼方法?

2、遊戲開始。(在學生遊戲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可以藉助一些物品,例如紙張、嘴、手等製造出風來。對有創造的方法教師要及時給以鼓勵。)

3、選出速度最快的一組,發一面“勝利小紅旗”。

4、請得紅旗的小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速度快的“祕訣”。

5、其他同學和教師隊伍結合學生髮言發表自己看法.

二、我們也能製造風。

1、師:剛才大家自己製造了風把小船送到了對岸,現在小組討論一下,我們還能用什麼方法制造出風?(小組討論,可以藉助一些物品作為製造風的工具。)

2、每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討論的方案,其他同學給以評價。

3、在學生展示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以補充,對一些有創造性的方法更應大力表揚、鼓勵,激發學生創造的積極性。

4、學生在展示的時候,要對自己所用的方法加以説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能將風的形成説出來。

5、師:通過剛才大家的展示,誰來説一説風是怎麼形成的?

6、學生小結,教師補充:是空氣流動產生了風。(沒必要讓學生説的很專業,只要能説明意思即可。)

三、風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師:生活中人們離不開風,風在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作用?請看投影片。(播放風在生活中作用的投影片。)

2、除了投影片上所表現的,利用在家蒐集的材料,小組討論:風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作用。(學生討論,匯合在家蒐集的資料。)

3、每組派代表彙報本組討論匯合的結果。在彙報時,可以用在家蒐集來的圖片等來説明,教師也應多蒐集一些圖片素材,在學生介紹時可以配合學生進行講解。

4、師:風給我們帶來什麼?

學生:風給我們帶來了……(讓學生充分發言,表達自己對風的感覺,發言中可能會出現風的好處,但也會出現風給人們帶來的災難,配合災難教師放“風給人們帶來災難的錄象片。)

5、師:風雖然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災難,但更多的是造福了人類。讓我們也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暢想一下能夠利用風做些什麼?

6、學生暢想,發表建議。在學生髮表建議時,教師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對有創造性的想法及時鼓勵,尊重學生的意見。

四、課後延伸:

大自然中除了風之外,有很多自然現象,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自然現象進行資料蒐集,然後咱們一起出個“科普宣傳展板”。(播放一組其它自然現象的圖片,讓學生選擇。)

五、總結:通過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麼?(學生回答,總結,老師加以補充。)

第四課 小苗快快長

學目標:

1、觀察春季人們的種植活動,初步理解“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含義。

2、通過種植與觀察記錄等活動,感受生命的成長,體驗豐收的不易。

3、培養勇於實踐、敢於負責、做事有始有終的品質。

教學重點:觀察春季人們的種植活動,親身體驗種植活動。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含義,感受生命的成長,體驗豐收的不易。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導新課:師: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聽¨¨ 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師:這首歌曲多好聽呀!春天小雨沙沙地下,種子要發芽。你們看貝貝邀請我們和他一起種小苗,你們高興嗎?

三、講授新課:

1、師:春天天氣變暖了,風兒變柔了,雨水多了起來,萬物復甦。春天是種植的好季節,我們和貝貝先去看看人們在種些什麼吧。

3、展示植物

4、學習種蒜

(1)師:這兩盆是蒜苗,它們是用大蒜培育出來的。你們觀察一下,他們有什麼不同?

(2)同學們説對了,一盆蒜苗是用土種出來的,一盆蒜苗是用水泡出來的。我們還可以用木屑、棉子皮等種植,你們看種植的方法是不是很多呀?

師:你們看這些小苗嫩嫩的、綠綠的多可愛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水種大蒜好不好?

(4)學生實踐

師:你們看我的小助手多能幹呀!他已經把種蒜的過程貼出來了。來送你一棵小苗,謝謝你。

①誰願意來做小老師再給同學們講一講種蒜的過程?

②學生分組種蒜

③展示學生的種植成果

師:你們看,這兩位同學把蒜種好了。還有許多同學都把蒜種好了,你們真棒!

師:蒜種好了我們來給蒜苗做個生長記錄吧!課件:41頁圖片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水泡蒜的方法。

第一課 我換牙了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常識。

2、對學生進行保護牙齒的教育,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

3、逐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4、體會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初步瞭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常識。2、逐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3、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4、認識到牙齒健康對身體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請大家張開嘴互相看看,你們看到了什麼?

2、牙齒在我們的身體中起着怎樣的作用呢?課件一

二、觀察調查:

1、調動學習興趣:請同學數一數自己小夥伴有多少顆牙齒,畫一畫小夥伴牙齒的形狀。

2、引出換牙概念:教師抓住學生圖畫中表現的“換牙畫面”提問:“這是怎麼回事?”

3、學生統計換牙人數

4、教師小結:換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它標誌着我們長大了。

三、交流感受:

1、請換牙的同學説一説換牙時曾有的難忘經歷。

2、回憶自己是如何處理由換牙帶來的不舒服感受。

3、討論:換牙時應該注意什麼?

(1)牙齒剛剛鬆動時……(2)掉牙時……(3)剛長出新牙時……

4、教師小結:不要搖動自己已鬆動的牙齒;不要舔自己新長出來的牙;乳牙沒掉就長出新牙時應該到醫院看牙醫;經常吃一些含鈣質多的食物等。

四、經驗積累:

1、現場表演:一個小女孩在哭,請同學們猜一猜她為什麼哭?

2、學生自由猜測。

3、繼續表演:小女孩邊哭邊説:“我的牙掉了,長不出來可怎麼辦呀?”老師請同學們幫幫她。

五、探究活動:

1、健康的牙齒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什麼作用呢?

2、學生舉例説明:

(1)幫助咀嚼食物(2)幫助我們發言(3)健康整潔的牙齒能使我們看上去很健康精神

3、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呢?

(1)多吃蔬菜 (2)定期到醫院檢查 (3)早晚刷牙(4)不咬硬的東西

六、豐富知識:

1、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牙齒保健知識,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到搜索“保護牙齒”就可以獲得更多知識。

2、召開“愛牙知識競賽”班會。

第二課 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教學目標:

1、體會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現出初步的同情心。

2、學習正確的用眼常識,瞭解不良的用眼習慣對眼睛可能造成的損壞,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會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習正確的用眼常識。

2、瞭解不良的用眼習慣對眼睛的損壞,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愛護眼睛,同情、幫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一、引入:

1、屏幕出示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有它可以看書報,有它可以看世界。

2、教師提問:眼睛在人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體會以及在家中的小調查在班內分組交流。各組選出代表彙報本組意見。

二、新授:

1、師:同學們剛才已經體驗到沒有眼睛的不方便了。不過你們才體會了幾分鐘,卻有一種人要一輩子體驗眼睛看不見東西的痛苦。你們能猜出來他們是誰嗎?(猜:盲人)

2、師:猜猜盲人沒有眼睛是什麼心情?你們能幫助他們嗎?出示盲道,殘疾人專用廁所、人民幣上的圖案等圖片資料。(讓學生同情盲人及眼部有疾病的人,並願意幫助他們。)

3、出示課件動畫:“眼睛的哭訴”學生觀看動畫後談談我們該怎樣保護眼睛?

4、出示課件:“這樣做對嗎?”以小組為單位,邊看課件,邊試着研討,什麼光線、什麼距離下看書,眼睛最舒服。(教師可作一些錯誤的看書舉動,請學生判斷)

5、教師在學生充分研討的基礎上進行歸納,説明看書的正確方法。

教兒歌:一尺一寸一拳遠,不得駝背近視眼。

三、拓展活動:

四、結束語:眼睛是心靈的窗户,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愛護眼睛的好習慣,讓每一個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五、作業:發給每個人一張卡片,你能看明白上面的內容嗎?請你把它貼在寫字枱前,每天做到哪項,就在哪個格中獎勵自己一隻漂亮的眼睛。下個星期請你自己畫一個表格(見表一)提醒自己,一直堅持到期末,看看誰的成果多了。

第三課 小心,別傷着

教學目標:

1、體驗如果遭遇意外傷害,自己和家人經歷的痛苦和煩惱。

2、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受傷後,在成人不在的時候,學會處理簡單的意外傷害事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2、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教學過程設計:

一、經驗交流

1、教師出示討論題目:課件一

(1)是否曾經因為不小心而受傷?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受的傷?

(3)受傷的經過是怎樣的?(4)當時自己有什麼感覺?

2、學生小組自由交流經驗3、請幾個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相關經歷。

二、觀察分析

1、看一看:觀察同學們的課間活動。

2、説一説:在學校生活中哪些行為與表現容易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傷害。

三、情境表演

1、師提供情境:當自己受到意外傷害時,家人……

2、學生模擬表演:鼓勵學生創設多種情景

3、嘗試總結意外傷害對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和煩惱。

4、説一説導致意外傷害的原因。

五、實踐操作

1、瞭解一些常見的醫藥常識

2、分組展示自帶藥品

3、教師補充:選出常見的幾種藥品,介紹其作用並模擬演示使用方法。

六、討論分析

1、課件四,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57頁圖)?

2、討論:能不能因為害怕家長的責備而隱瞞情況?

3、教師小結: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無論輕重都要注意及時向家長或老師説明情況,這樣才會使我們更加安全。

第四課 夏天,我們注意什麼

教學目標:

1、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體驗夏天生活的快樂!

2、能表現對夏天常見疾病與傷痛的關注,能在家長或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初步探究。

3、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學習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教學重點:

能表現對夏天常見疾病與傷痛的關注,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

教學難點:

夏季自我保護的本策略與方法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教學設計:

新授:

一、導入: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季)夏天你有什麼感覺嗎?(炎熱、穿裙子、蚊蠅多、游泳的人多……)

2、結合課件圖片(即課本58頁圖)以及近期的生活體驗,交流對夏天的感受,請你説説喜歡夏天或不喜歡夏天的理由。

3、同學們,你們在夏天出去遊玩兒,活動時有什麼感受啊!説一段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告訴大家,好嗎?

(1)注:如果有被蚊蟲叮咬的例子,可引導學生交流夏天什麼地方蚊蟲多,以及怎樣防止蚊蟲叮咬。

(2)補充愛護青蛙知識,進行環保教育。播放《小青蛙,你唱吧!》歌曲。

(3)師:青蛙是益蟲,它幫助我們消滅蒼蠅和蚊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呢?(愛護、保護,和青蛙做朋友)

二、活動:我們是保健小能手

1、在自然界有蜻蜓、青蛙等益蟲幫助我們消滅蚊蠅,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對待這些

蚊子呢?請同學們先看幾個動畫片,再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播放《十萬個為什麼?》動畫:

(1)為什麼蚊子在黑暗處也知道有人? 

(2)為什麼夏天蚊子多,冬天看不見蚊子?

(3)夏天的傍晚為什麼蚊子愛追着人跑?

(4)為什麼被蚊子叮後塗點肥皂水就不癢了?

2、出示課件:“夏天活動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學生邊看課件圖片邊回答。

3、開展“我是小醫師”活動。創設情景,讓學生利用手裏的藥品現場解決蚊蟲叮咬的情況,並介紹這些藥品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夏天為什麼有時會有頭暈、噁心的情況呢?(天氣炎熱,中暑了)

5、教師講解中暑: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氣温過高。因此,在炎熱的夏天長時間行走或進行教劇烈的體育活動時,都可能發生中暑。

三、辨析與討論:夏天怎樣涼快好?

1、教師提問:夏天炎熱,那我們怎樣涼快好呢?

學生回答:……(教師及時鼓勵及總結)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小朋友,看看他們告訴我們什麼祕密?播放《十萬個為什麼?》動畫:

(1)人的皮膚有什麼用處?

(2)為什麼會長痱子?

(3)為什麼夏天用温水洗澡?

3、學生討論、發言,有什麼感受?

4、出示課件:《這樣做好嗎?》p60頁圖,引導學生辨析這樣讓自己涼快好不好?為什麼?

5、教師小結:學習和掌握防暑的正確方法,能幫助大家在夏季更好的進行自我保護,從而讓自己身體更健康,讓家人更省心。

四、討論與辨析:夏天怎樣預防腹瀉?

1、課件出示:課本p61頁圖“夏天為什麼容易拉肚子?”引導學生辨析這樣的做法好不好?問題在那裏?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憶、體會,談一談自己因為不注意飲食衞生,或者貪涼而導致腹瀉時,自己和家人的感受。並討論: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為了減少家人的煩惱,怎樣做才能預防腹瀉?

3、提示要作個勇敢的孩子,有病就治,吃藥、打針,不怕苦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