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事蹟材料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精選12篇)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1

為獲取特高海拔地區人類生理資料,1990年,吳天一組織中日聯合醫學考察隊攀登坐落於青海省的阿尼瑪卿山。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精選12篇)

途中,日方科研人員遭遇了明顯的高原反應,不得不中途放棄。而吳天一繼續帶領中方人員向上攀登,最終在5620米的特高海拔地區成功建立起高山實驗室。此次科考成果豐碩,國際高山醫學協會授予吳天一“高原醫學特殊貢獻獎”。

那些年,吳天一總在挑戰自己的身體極限。他設計了一座高低壓氧艙,是全球首個可模擬上至高空1.2萬米、下至水下30米環境的綜合氧艙。第一次人體實驗誰來做?“我是設計師,我進!”實驗中,由於氣壓變化過快,吳天一右耳“嘭”的一聲,鼓膜被擊穿了。

1992年,這座國產高低壓綜合氧艙啟用揭牌儀式上,吳天一登台致辭,隻字未提奉獻和付出,而是即興引用了一句毛澤東同志的詩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談笑凱歌還。”

這首詞的最後一句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從事田野調查多年,在強烈的紫外線影響下,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後來做手術植入了人工晶體;跋涉廣袤高原,數度遭遇車禍,全身有14處骨折,右大腿裏至今還裝着鋼板……“不這麼拼,怎麼能攀上高原醫學的山峯?”吳天一説。

年事漸高,吳天一前些年裝上了心臟起搏器。“挺好,有了它,我還要繼續跟高原病較勁,較一輩子勁。”如今,吳天一仍在登攀。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2

他是野外調查的“特種兵”,是征服高峯的“攀登者”,他更是我國高原醫學事業的“拓荒者”,他就是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原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這位胸前佩戴着“七一勛章”的長者,曾經的風華正茂蜕變為如今的淡定從容。從醫一甲子,吳天一始終踐行着黨和國家交付的重託。

上世紀50年代末,響應祖國支邊號召,大批青年扶老攜幼舉家西遷,滿腔熱血傾注西北建設,23歲的吳天一就在此之列。碧空如洗的皚皚雪域令支邊青年着迷,然而隨着缺氧、乏力、頭痛欲裂等高原反應接連出現,有的人患了嚴重疾病,甚至犧牲了生命。

作為一名內科軍醫,吳天一為此憂心忡忡。經長期研究,他認定這是一種高寒低氧環境的特發性疾病。要開發、建設世界屋脊,勢必探明人體在如此極端氣候下的生理適應規律,找尋到抵抗高原病的應對之策。自此,吳天一開啟了數十年如一日的高原醫學研究事業。

高原醫學研究與一般的醫學研究不同,它的實驗室不僅在室內,更在風雲多變、險象環生的萬仞高山之中。吳天一一面克服頭痛、胸悶、失眠、腹瀉和嘔吐等自身的高山反應,一面頻繁出入高寒地帶,住帳篷、吃冰饃、吞雪水,他和戰友們每次闖入“生命禁區”都成了“鑽死神空子”的人。

其中有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最驚險的一次是1982年開展大規模高原人羣普查的途中,吳天一乘坐吉普車行至橡皮山時,因山體陡峻、路面濕滑,吉普車發生側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機血流滿面,幸而大難不死。“作為高原醫學人,沒有獻身精神,哪能獲取一線科研資料?”事後吳天一回憶説。

還有一次車禍,令他左肋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險些戳入心臟。“骨折確是痛苦,但人的骨頭再生能力很強,你看我站得多穩。”吳天一不以為然。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3

1984年,青海省成立全國唯一的高原醫學科學研究所,吳天一的才華在此充分施展。

牧民居住分散,又隨季節變化遊牧遷徙,有時數十公里才見一處帳篷,但吳天一告訴他的隊員們,“為了準確掌握人羣患病率和危險因素,羣體調研時一家也不能落,可能出問題的就在這一家。”

高原氣候變化劇烈,剛才晴空萬里,轉眼就大雨如注。但這些從未讓吳天一退卻,他總説“我是塔吉克的好騎手。”高遠難走的地方都是吳天一和他的乘騎衝在最前面。

數次歷險,數次轉危為安,吳天一的研究數據越積越多,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職業的數據都在幾十萬份。1981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感慨道:“我的成長和成功,都是國家給予我的,是黨和人民給予我的。”

上世紀90年代,吳天一設計的大型高低壓綜合氧艙建成。艙體上升可至海拔1.2萬米,下降可至水下30米,對高原醫學研究至關重要。但人體實驗有風險,第一次由誰進艙?“我設計的,肯定我進。”吳天一毫不含糊。

進入艙內,壓力逐步攀升,吳天一感受着每一階段的身體反應。由於當時缺乏經驗,操作人員在減壓時讓壓力下降速度過快。驟然間,他頭痛難耐,只聽耳鼓膜“嘣”的一聲,再就陷入無聲。吳天一的鼓膜被擊穿了!即使如此,長好了,再實驗,又穿了,又長好了,前後四次,致使他的聽力受損嚴重。

氧艙實驗結果後在青藏鐵路建設中派上大用場。吳天一提議在青藏鐵路沿線建供氧站、高壓氧艙,後被證明是解救急性高原病患者的最佳方案,創造了14萬築路大軍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4

隊員們説,吳天一在高寒地帶開展科研工作的拼搏精神和獻身精神,曾令外國專家欽佩不已。

那是1990年夏,中外科學家攜手組建“阿尼瑪卿雪山聯合登山隊”。海拔6282米的阿尼瑪卿雪山位於青海南部,以其海拔高、地形複雜、氣温低、風力大、紫外線照射強,氣候多變等特點,為高山環境生理研究提供了完備條件。此次登山目的之一就是考察人在徒步急進登山狀態下的複合反應。

在海拔5000米進行高山生理實驗10天后,外方醫療隊員因為出現急性高原反應停下了腳步。而同樣出現高原反應的12名中方隊員,在隊長吳天一的率領下卻一直攀登至5600米高度,並建立了實驗站,完成了一週的科學考察。此次考察結果———《人在特高海拔的生理研究》論文在國際高原醫學界引起轟動,為我國贏得一項特別貢獻獎。

在高原醫學研究中,吳天一不僅是勇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極富語言天賦,精通英語、俄語,且與藏胞交談不用翻譯。陪同外賓訪問時,他地道的英語令美國科技參贊驚詫不已。

掌握多種語言,賦予他登上世界舞台的階梯。他第一個向世人介紹高原肺水腫和成人高原心臟病。他將險境中求得的數以萬計的科學數據,撰寫成100多篇論文。其中,《我國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羣中獲最佳高原適應性》一文,榮獲世界高原醫學界認可。《高原病命名與分型》等論文被國際低氧學術研討會多次引用,並收錄於國際科技資料數據庫。

年過八旬的吳天一仍帶着心臟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開展科研工作。他直言,高原醫學研究的“無限風光”在崇山峻嶺之間,只要事業需要,他將隨時背起行囊奔赴險峯。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5

得知自己獲得“七一勛章”,吳天一不禁想起15年前的那一天:20__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讓他感到無比欣慰。

作為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建設高原生理專家組組長,吳天一曾數次帶隊奔波於青藏鐵路沿線,研究確定了一整套衞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推動工程全線配置了17個製氧站、25個高壓氧艙。5年裏,14萬人的築路大軍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連續高強度作業,沒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譽為“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蹟”。

14萬人,當時人手一本高原病防護手冊。手冊上“吳天一”的名字,猶如“生命的保護神”。

20__年4月14日,玉樹發生7.1級地震,年逾古稀的吳天一請纓帶領醫療隊直奔災區,奮戰了整整7天。

紮根高原、懸壺濟世,吳天一併未獨行——1958年,他和同為醫生的妻子攜手奔赴青海,這一待已是六十三載。在二老的以身作則、家風薰陶下,女兒、外孫選擇在西寧紮下了根,一家三代四人都在高原上從醫。

今年春天,吳天一欣然應邀到青海衞生職業技術學院講了開學第一課。面對台下“00後”學子們的青春面龐,這位“80後”老人堅持站着講演。講稿是他自己寫的,結束語為:“青藏人民正展開雙臂迎接你,你的事業就在這裏。”

這句對孩子們的殷殷寄語,在吳天一心頭,迴響了一生。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6

20__年,西藏自治區墨脱公路通車的次年,當地羣眾聽聞縣上請來一位醫術高超的“門巴族老大夫”,十里八鄉的人們慕名求診,甚至有騎馬騎驢趕來的。

這位“門巴族老大夫”就是吳天一。墨脱通車後,他赴實地開展高原病調查,還很快學會用門巴語交流,以至被羣眾誤以為是門巴族的大夫。

瞭解吳天一的人,都驚歎於他的語言才華:出生在塔吉克族家庭,讀書時説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大學修過俄語,到青海工作後自學成為“藏語通”,如今英語也不在話下。

上世紀80年代,吳天一曾主持一場大型田野調查,歷時數年,到過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鄉鎮牧村,收集到大量的臨牀資料,最終提出藏族已獲得“最佳高原適應性”的論點,對發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作出了科學系統研究,影響深遠。

田野調查時,與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的艱辛相比,吳天一更關注工作怎樣得到藏族羣眾的認可和支持。過去由於文化差異,牧民們忌諱抽血化驗,可吳天一有辦法:穿戴上氈帽、皮襖、馬靴,地道的藏語一出口,牧民就親熱地拉他坐進了帳篷。

能用嫻熟的藏語溝通,得益於吳天一日積月累打下的底子。早在1958年,中國醫科大學畢業的他就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奔赴青海支援西北建設,初到高原就開始自學藏語,後又長期堅持練習。

為牧民羅鬆雜巴治病的事,時隔30多年,吳天一仍記憶猶新。

羅鬆雜巴的家在海拔47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秋智鄉布甫村。當時已年過花甲的他,因患腿疾連帳篷門都邁不出。一番檢查下來,吳天一確診羅鬆雜巴患有關節炎,給他開了抗風濕藥,還定下熱敷、活動韌帶等全套治療方案。1個多月後,當田野調查團隊再次途經此地,羅鬆雜巴站在帳篷外,帶上兒子、孫子一同手捧哈達,等着獻給“馬背上的好曼巴(曼巴,藏語意為‘醫生’)”。

田野調查也是大型義診,具體惠及人數,吳天一沒有特意統計過,“應該有上萬名羣眾”。“那次,我和同事們騎馬已走出很遠,一回頭,羅鬆雜巴家的大人小孩還在朝我們揮手……”回憶至此,吳天一掏出褲兜裏的手帕,擦拭着濕潤的眼眶。

“我們沒有辜負這身白大褂,換來了藏族羣眾對科研的理解支持。”吳天一的論文,寫在雪山草原上。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7

8月1日,是一個讓國人熱血沸騰的日子。

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一個黃種人身上——蘇炳添。他是我們亞洲之光,是國人的驕傲,是我們中山人的優秀代表。

在8月1日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順利晉級決賽,並打破亞洲紀錄,他也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在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炳添以9.98秒的成績獲得第六,他再一次創造了歷史。

整個過程,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緊盯着那張被黑色、白色皮膚人種包圍着的面孔,緊盯着那雙充滿堅毅和信心的眼睛!雖然最終決賽沒有拿到獎牌,可是,以32歲的運動員之高齡,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兩次進入10秒大關,已讓世界萬般驚歎,國人無比沸騰。

蘇炳添是廣東中山人,出生在古鎮,是一個地道的廣府仔,從他的身上,我們收穫了太多太多。這個沒有得到任何獎牌的運動員,卻沒有讓大家感到失望和不快樂,反而是讓我們很多人興奮得一夜難眠。

首先,過程勝於結果,雖然喊了那麼多年,但是這一次,卻真切地被大家認同。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但是蘇炳添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攥緊拳頭,往前衝刺的鏡頭,他那胸前的紅通通的“CHINA”,他那興奮得大吼大叫的馬步和表情……整個過程,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黃種人身上的堅強與鬥志,感受到了他為實現這個目標所付出的百倍艱辛與汗水,感受到了他圓夢之後的狂喜和欣慰!人民日報也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致敬中國速度!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8

1964年,我國開始研製殲8飛機,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殲擊機。顧誦芬先作為副總設計師負責殲8飛機氣動設計,後全面主持該機研製工作。

在研製中,顧誦芬發現發動機噴流對飛機平尾效率有很大影響。當時,國內尚無噴流試驗條件和試驗方法,他帶領設計部門與風洞試驗單位聯合攻關,在國內第一次創建了戰鬥機噴流影響試驗方法,發現了噴流影響規律,該試驗方法也成為後來確定發動機噴流影響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殲8完成首飛。雖然首飛成功,但在跨音速飛行試驗中出現了因氣流分離導致的抖振問題。用飛行員的話説,就像一輛破公共汽車,開到了不平坦的馬路上。對於引起振動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顧誦芬大膽地提出通過觀察殲8飛機飛行中貼於後機身和尾翼上毛線條的擾動情況來對症下藥,他提出要親自上天觀察殲8飛機後機身流場。

這對從未接受過飛行訓練的顧誦芬來説是有很大風險的。而且因為姐夫黃志千就逝於空難,他們家有一個約定:不再乘坐飛機。試飛員鹿鳴東得知實情,感動地對顧誦芬説:“生死觀的問題對我們飛行員來説是早已解決的問題,只要能排除抖振,你們就不要考慮我,怎麼飛我都幹。”顧誦芬決心已下,瞞着愛人,登上了試飛員鹿鳴東駕駛的殲教6飛機。

為觀察清楚毛線條的擾動情況,兩機的距離和間隔都在5米左右。這樣的飛行對飛行員和顧誦芬來説是一種冒險。憑着他們足夠的膽量和勇氣,經過三次上天近距離觀測,顧誦芬承受着巨大的身體負荷,終於找到問題癥結,通過後期的技術改進,成功解決了殲8跨音速飛行時的抖振問題,他和鹿鳴東也就此成為了無比親密的戰友。

顧誦芬主持攻克了跨音速抖振、方向舵嗡鳴等技術難題,圓滿完成了殲8飛機研製任務,結束了我國殲擊機完全依賴引進的歷史。1985年,殲8飛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9

海勝歸來,雄鷹返鄉,英姿颯爽處,爭睹爭睹,滿城盡説聶英雄。

當選湖北日報形象人物的我省棗陽籍航天英雄聶海勝迴歸故里,出席頒證典禮。兩天來,英傑所到之處,萬眾矚目,成了街巷嘖嘖誇讚的焦點人物,又掀起一陣“聶旋風”!

有一種追逐總是讓人翹首,有一種標杆總是讓人仰望,有一種楷模總是讓人致敬,有一種精神總是讓人激昂。

這是因為,以聶海勝為代表的優秀荊楚兒女身上的責任、理性、堅毅的光芒,指引着普通人前行的方向,榜樣讓人找到向上的勵志力量,因而顯得備加親切可感。

京劇宗師譚鑫培出自江夏,武音大三學子兩度用音符打動央視,武鋼撐起北京鳥巢,“武漢艦”護航索馬里……

為什麼這些“傳奇”總是讓我們津津樂道?並不是名人效應讓我們有攀附的世俗,也不是要拿他人的成就為自己臉上貼金。

是因為這類“湖北造”的人傑,根植於荊楚的地靈。歷歷在目的,是他們曾跟我們一起奔跑在田野上的身影;歷歷可數的,是他們從我們這一方水土一方人物中脱穎而延伸出去的攀爬足印。

他們的偉大,他們的神奇,都所來有本。父老兄弟看在眼裏,喜在心裏,沒有絲毫“如隔雲端”的縹緲。因為“水有源,木有根”,他們成長的經歷,是荊楚人民握在手中的育才母本,順着他們走過的路,可以孵出新的希望、複製新的成功。

他們在璀燦之前,也是平凡的,從小草長成大樹,從小鴨變成天鵝,是因為付出更多。

聶海勝也好,其他荊楚驕傲也好,總是讓我們不知疲倦,常見常新,就是因為身邊熟悉的風景有着借鑑的便利,激勵着荊楚子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們曾跟大家一樣生在這塊土地長在這塊土地,他們能之,後生亦能之!

這就是聶海勝讓人歡呼的意義吧。惟楚有才,英傑輩出,願我楚天,星光更多。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10

“大”家就是國家,“小”家就是彭士祿的家庭。彭士祿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道,自己的夫人有三個:一是核動力,二是煙酒茶,三是自己的妻子馬淑英。1965年,中國核潛艇工程上馬時,彭士祿為了工作特地從北京遷到四川。4年後,妻子馬淑英也遷到四川。馬淑英當年從蘇聯留學回來後分配在北京化工大學教化學,她講課講得好,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當她要跟隨彭士祿去四川時,學生們很捨不得,很多學生都來給她送行。來到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後,馬淑英便正式轉行參與到基地建設工作上來。1971年,因為工作需要,彭士祿再一次搬到武漢任核潛艇總體設計研究所(現719所)副所長兼副總工程師,任職到1973年5月。20世紀80年代主持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工作時期,他更是常駐廣州,幾個月才能借回京彙報工作之機回家探望一下。彭士祿80高齡時還在視察核電站的建設工作,經常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年事已高的他並沒有在家享受生活,依然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依然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出差,很少能見到家人。對此,孫女彭瑤很有意見。彭士祿每天回來時都是深夜,孫女已經睡着了,而每天早上孫女醒來時,彭士祿卻又出去了。為此,孫女跟他還簽了一份合同書,大意是如果彭士祿能準時回家的話可獎勵啤酒。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11

顧誦芬對航空的興趣始於燕京大學附屬國小讀書時期。當時,哥哥顧誦詩就讀於市區裏的崇德中學,學校裏的學生用硬一點的紙板做滑翔機,用橡皮筋彈射。哥哥把學校裏做好的滑翔機拿回家裏,帶着弟弟顧誦芬在空曠處放飛。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顧誦芬,他以極大的興趣與哥哥一起開始製作,一起在外放飛。入讀中學後,他又從父親那裏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響的人物傳記——《一個飛機設計師的故事》。這是蘇聯飛機設計師雅科夫列夫的自傳。

“1937年七七事變,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飛機排得很整齊往西邊去,緊接着就是炸彈響。1939年我們到上海,二戰快結束的時候上海(日軍駐地)經受了美國飛機的轟炸,所以我知道二戰美國人之所以佔優勢,就是他們的空軍厲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後,顧誦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顧誦芬大學畢業。因為抗美援朝,我國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上級組織決定,這一年的航空系畢業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組建的航空工業系統。面對母親的不捨,懷揣着航空夢想的顧誦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車。與他同一批的畢業生都被分配到飛機設計和航空技術研究部門,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機關。一心想設計飛機的顧誦芬,因此還有一點小小的不開心。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 篇12

蘇炳添不但是國家隊的中國速度,還是暨南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傅教授提及弟子,同樣非常讚賞,“蘇炳添陽光、努力且十分謙虛。雖然因為訓練的原因不常在學校,但是和同學老師的聯繫和溝通從不間斷。在學習上,雖然是體育特長生,但卻十分認真。本科論文還是‘優’!平時因為訓練缺課,都會即時補上。是體育生中很努力、很認真的人,願意學習的一個孩子。”

正是因為謙遜的性格,在張培萌跑出10秒成績後,蘇炳添和張培萌成為了互相推動的搭檔,兩人攜手奪得亞運會接力冠軍,並刷新了全國紀錄。

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機會總是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速度,屬於執着於每個0.01秒的人。

懷揣着這種不服輸的信念,蘇炳添捅破了這層讓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窗户紙”。

蘇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破十對中國是個里程碑,作為中國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我感到非常驕傲。但在未來的路上我還要繼續努力,不要因這個成績而自滿。”蘇炳添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説。作為中國“飛人”,他的未來依然可期。

劉翔的含恨退役,讓黃種人在短跑領域出現真空,蘇炳添橫空出世,即時填補了空缺,這位步頻型的小個子英雄,擁有無與倫比的瞬間啟動水平。在國內,蘇炳添面臨 張培萌的競爭;在亞洲,蘇炳添接受日本的桐生祥秀挑戰,即使之前蘇炳添生活在張培萌、桐生祥秀的陰影下,但天道酬勤,他憑藉劃時代的壯舉榮膺黃種人第一飛人,註定被寫進體育歷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