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考察報告

江西省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江西省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江西省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一、考察的基本情況

3月2日—8日,省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發懋同志親率考察團,赴江西省考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考察期間,張廳長一行沿途聽取了江西省建設廳和有關市、縣建設局關於新農村建設的經驗介紹,並實地考察了南昌市蛟龍鎮下羅村、高安市八景鎮上保蔡家村、吉安縣永和鎮錦源村和青源區渼陂村、興國縣高興鎮長逕村、贛縣南塘鎮石院村、景德鎮市竟成鎮裏衝塢村等村莊。這些村莊各有特點,有的是城郊拆遷後統一規劃、設計、建造的新村,各家各户都是獨門獨院的小別墅,起點比較高;有的是在原有村莊佈局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開展“三清三改”綜合整治,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有的是明清時期遺留至今的古老村落,雖年代久遠,但保護得非常完整,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所到村莊的共同之處就是,村容整潔,管理有序,鄉風文明,生態和諧,村民們能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衞生廁、用沼氣灶、住整潔房、洗熱水澡……

二、江西的主要做法與經驗

江西省位於長江中下游,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300萬人。全省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1428個鄉鎮,18萬個自然村,70%的人口在農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省。近年來,該省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深入開展“三清三改”,在建設新農村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們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是:

(一)在組織上,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

江西省在村莊整治中,政府部門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沒有包辦代替,更沒有強迫命令,而是把動員和組織羣眾貫穿始終,把着力點放在發揮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一是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向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農民宣傳建設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參與的自覺性。二是物力財力支持。市、縣財政設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並把村鎮規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免費為村莊和農户建房提供規劃。同時,採取財政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幫扶單位助一點、受益羣眾出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市、縣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國土資源、規劃建設等與村莊整治相關的部門參與其中,並分別制定支持參與方案。各個鄉鎮成立建設管理所,負責村鎮規劃建設的具體管理工作。四是做好技術服務。組織編印《村莊規劃優秀設計實例》、《農民住宅推介圖集》等技術資料,免費發至各鄉鎮村,指導村莊規劃編制和農民建房,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城鄉規劃知識培訓,增強領導幹部的規劃意識,提高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素質。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具體表現在:一是維護和實現農民羣眾對村莊規劃和整治的參與權。如進行村鎮規劃時,吸收村民代表參與,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並將結果向全體村民公示,既加強對農民的規劃意識教育和規劃知識培訓,又提高農民對規劃的認同感和執行規劃的自覺性。二是鼓勵農户自主申報改造項目。在村莊整治過程中不搞一刀切,把村莊是否整治的決策權交給農民,以全體村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納入整治示範點,對羣眾自願申報率達不到60%的村莊,不列入整治改造範圍。三是鼓勵農民投資投勞。把政府的物資和資金支持,與農户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掛鈎,以物代資,以獎代補,多完成多補助,少完成少補助,不行動不補助。四是成立理事會負責運作。在黨支部、村委會領導下,成立新農村建設村民理事會,作為社會服務型組織,主持村莊整治和調解矛盾糾紛。理事會成員按照“五有”標準(有公心、有熱心、有能力、有精力、有一定經濟基礎),由羣眾民主推選的“五老”組成(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老軍人),這些人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號召力,是聯繫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可以起到農民意願“代言人”、政府主張“傳遞人”和矛盾糾紛“調停人”的積極作用。

(二)在思路上,堅持科學切入,循序漸進。

新農村建設內容繁雜,村莊數量多、範圍廣,底子薄、要求高,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面鋪開,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江西省選擇典型示範,科學切入,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工作思路。在村莊整治的範圍上,開展“十百千”活動(即:省市縣三級建設部門分別抓好10個示範鎮、100個示範村和1000個重點村),培植具有指導作用和啟發效果的示範點,以典型引路帶動面上工作。在村莊整治的內容上,選擇與農民羣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農民羣眾最迫切希望做好的“三清三改”起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三清”工作,簡便易行,立竿見影,徹底整治了農村髒、亂、差,實行人畜分離,美化淨化村容村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三清”起步後,重點抓好村鎮規劃,分期分批推進改路、改水、改廁的“三改”工作,實現鄉鎮村村通公路,村內户户門前道路硬化,家家用上山泉水或井水,村村建有無害化水衝式廁所。“三清三改”的巨大變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羣眾的積極性,使村莊整治乃至整個新農村建設比較順利地走進了千家萬户。“三清三改”取得階段性成果後,他們及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村莊規劃建設上來。這種工作思路符合江西的實際情況,也符合村莊整治的客觀規律。

(三)在模式上,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一是突出農村特色,不用城市的標準要求農村。比如,在編制規劃時,堅持“一個保持、兩個突出、三個不搞、三個配套”的原則。即保持農村傳統文化特色;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突出農村田園風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基礎設施配套,社區服務配套,房屋設計配套。在綠化方面,提倡種樹、種果、種菜,反對種花、種草。二是突出地方特色。比如,贛州以白牆黛瓦的徽商建築居多,在新建房屋時,保持和傳承這種建築形式,從而形成地方特色。三是因村制宜,分類指導、動態管理,不搞一刀切,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比如,在村莊改造整治時,根據各村的不同情況,實行“一村一策”。對存在較多破舊不堪且無人居住危舊房屋的村落,按照一户一宅的標準,拆除破舊房屋,騰退流轉宅基地,實施“空心房”整治;對規模小、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村莊,平整道路,美化環境,實施村莊整修;對具備條件的村莊,全部拆除舊房,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實施整體拆舊建新;對人口集中、經濟基礎較好的村莊,整體規劃設計,建設農民社區新村;對歷史文化底藴深厚、生態環境優美的村莊,保持其田園風光和文化特色,建設自然生態農莊。

(四)在機制上,堅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艱鉅浩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科學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形成支持和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合力,這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所在。江西省創新工作機制,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動員和組織各行各業、社會各界盡其所能為村莊整治提供支持和服務,形成合力推進的格局。比如,贛州市在編制村鎮規劃的過程中,通過“整合現有的,動員本地的,藉助外面的”,多渠道尋求人力和物力支持;通過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動員社會各界捐資捐物;結合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組織市、縣、鄉萬名幹部下基層幫助新農村建設,受到農民羣眾的熱烈歡迎。該市還將按一村一名的標準,大規模培訓和下派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指導和幫助新農村建設。

三、收穫與體會

這次考察,時間雖短,但大家都感到收穫頗豐,歸納一下,至少有三:其一,統一了認識,理清了思路。通過實地觀摩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對建設新農村重大意義的認識,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開闊;進一步明確了村莊整治,到底是整什麼、怎麼整、整成什麼樣。其二,學習了可資借鑑的成功經驗。我省和江西地域鄰近,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其經驗有很強的借鑑價值。有了別人的經驗作先導,可以避免走彎路,形成後發優勢。當然別人的經驗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結合我省各地的實際,有選擇地吸收應用,學其“神”而非其“形”。其三,增強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江西的這些做法與經驗的確可看、可信、可學,不是脱離實際,不是高不可攀。在某些方面,我們也有優勢,完全可能也完全應該做得更好。下一步,如何做好我們的工作,真正讓江西的經驗在我省開花結果,以下幾點體會值得總結和汲取。

(一)統一一個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從“百鎮千村”抓起。

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建設新農村已經成為政府關注、羣眾關心的熱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哄而上,到底該從哪裏着手?就我省來説,當前就是要建設好“百鎮千村”示範工程,通過“百鎮千村”的示範效應,達到全面實現農村面貌改觀的目的。全省建設系統上上下下都要統一這個認識,要大張旗鼓地宣傳這個觀點,要集中力量辦大事,要把各級黨委政府、各級各部門的注意力吸引到“百鎮千村”上來,把主要工作精力轉移到“百鎮千村”上來,把主要資金投入到“百鎮千村”中來,在“百鎮千村”上建功立業。

(二)突出一個重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村莊整治為重點。

江西有部分村莊在整治中,花錢不多,但變化很大。建設新農村,不是推倒重來,不是拆舊建新,而是以村容整潔為目標,以現有村莊為基礎,以完善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為重點,營造新的村容村貌、養成新的生活習慣、培育新的民約風尚。要堅決反對盲目攀比、貪大求洋,反對增加農民負擔、舉債搞建設,反對形式主義、搞花架子。在個別有條件地方,結合開發還建,也可以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的模式,實施整體拆遷新建,但這絕不是當前新農村建設的主流和重點。

(三)抓住一個主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以農民為主體。

農民是村莊整治的決策主體,也是實施主體和受益主體。建設新農村不能搞強迫命令,政府可以做農民的思想工作,向他們宣傳政策,但不能搞行政干預,必須堅持農民自願原則,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建設新農村雖有政府出資,但不是由政府包辦代替,需要農民積極響應和配合,需要農民出資投勞。要充分發揮政策導向和典型示範作用,引導農民自覺自願參與新農村建設,主動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防止產生“等、靠、要”的依賴思想。

(四)發揮各方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

村莊整治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單靠哪一個部門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修路需要交通部門的支持,改水需要水利部門的支持,建沼氣池需要農業部門的支持。建設部門是一個牽頭部門,工作的重點是搞好村莊規劃的編制,環衞、排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指導農民建房,選好示範點,做好檢查、督導、考核工作。因此,必須調動各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分清各自事權,形成“各負其責,各展其能,各建其功”的良好氛圍,各部門都應圍繞“百鎮千村”出主意,想辦法,見成效。要因勢利導,加大宣傳力度,廣泛發動羣眾,積極鼓勵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志願者以多種方式聯繫村莊和農户,進一步形成關心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要順勢而為,調動一切積極力量,拓寬社會參與途徑,引導人才、智力、資金等資源流向農村、支持農業、服務農民,開創各方面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生動局面。

(五)提高投資效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最大限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建設新農村,投入是關鍵。政府要發揮公共財政“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落實一定的啟動資金和補助資金,把資金、物資用到農民直接受益的項目上,建設好水、電、路等公共基礎設施,解決單家獨户不好辦也辦不了的事情,有效激活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要改變過去政府資金“撒胡椒麪”的平均分配方式,在新農村示範點建設上,實行差異化分配,以獎代補,加大實物補貼的比重,引導和激勵農民投資投勞。統籌安排和集約投放各類支農資金,集中有限資金分類分步投入到重點項目、重點村莊,做到扶持一個,見效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