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農業調研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2019年農業調研報告農村農業產業化建設調研報告農業綜合開發調研報告農業機械化調研報告範文

近年來,我鎮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着力發展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努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鎮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輻射全鎮,以企帶農增加效益的新格局。但是,我鎮的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工作仍處於起步階段,與鎮委鎮政府的要求和先進地區的成效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農業調研報告4篇大綱

一、深入剖析原因,對症下藥求突破。

針對我鎮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方面滯後的狀況,鎮黨委、政府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剖析原因,着力尋找突破口。經過分析研究,我們認為造成我鎮目前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農民思想觀念比較保守,仍抱住傳統農業不放,對高效農業,特別是農業產業化接受能力差,心中沒底,顧慮重重,不願也不敢走高效農業之路。二是對農民引導不力,缺乏有力的政策、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扶持,沒有建立有規模、有特色的示範點,未能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農民羣眾對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觀望的多,實際介入的少,議論的多,行動的少。三是未能充分理順眼前利益和長遠收益的關係。在省政府加大對種植水稻、小麥的補貼,以及稻麥價格上漲後,農民不願意在發展經濟作物上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認為種植稻麥兩季不但不賠錢了,還能稍有積餘,就已經滿足了,捨不得再多花農本搞高效農業和產業化經營,生怕搞不好會血本無歸。我們認識到,宣傳發動不到位,造成羣眾觀念保守,是我鎮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工作滯後的重要原因。我們決心以宣傳發動為突破口,不斷加大投入,快速推進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工作,逐步在全鎮形成規模產業帶、特色農業區,促進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加強組織領導,引導農民轉變生產方式。

一是在領導力量上進行重點傾斜。切實把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做到黨政一把手親自過問,並督促各個項目的有效實施;分管領導專職跟蹤,確保項目按時保質建設到位;抽調農業技術人員分村定點提供技術支撐,進行對口支持,力爭在今年下半年建成一個1000畝連片的高效農業示範區,完成1個500萬元的農業產業化項目。二是引導農民轉變傳統種養觀念。通過走出去觀摩的方法,帶領規劃區內的幹部羣眾到周邊先進地區觀摩學習,促使他們走出傳統種植的思維定勢,自覺進行高效規模種養嘗試。同時,強化引導,讓全鎮更多的農户加入到發展高效農業的行列之中。三是不失時機地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摸準市場行情,找準產業定位,發揮資源優勢,鼓勵村組幹部和種養能手大膽引進新品種,學習新技術,確保高效益。四是制訂激勵措施。在省、市、縣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我鎮將從鎮有資金中拿出10萬元,扶持農民發展高效農業。五是搞活流通。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保證農民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賣出好價錢。

三、發揮資源優勢,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我鎮將充分挖掘本鎮的特色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各種特經作物。一是依託鄰近縣城的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重點在趙市村、汪羣村、薛垛村發展500畝連片的大棚蔬菜種植,做到時令蔬菜和反季節蔬菜一起上,確保大棚不空茬,實現效益最大化,力爭畝收益年均達到1萬元以上。同時要不斷擴大規模,增加品種,形成特色,確保在供應本地市場的基礎上,逐步打入上海、南京、蘇州等大中城市。二是依託龍頭企業優勢,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規模農業。整合稻米加工企業,提高稻米加工的品位和檔次,創名牌、搶市場、進超市,推動綠色農業快速發展。組織農户形成種養聯合體,積極掛靠外地龍頭企業,實行訂單生產,保護價收購,使農户不愁出路,安心發展。三是依託流通優勢,拓展高效農業發展空間。我鎮將克服交通不便捷的困難,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對鎮內的農民經紀人進行培訓,組建農民經紀人協會,在無錫、上海等地設立銷售窗口,構建銷售網絡,拓寬銷售渠道,為發展高效農業搭建平台。

四、建立考核機制,加快高效農業發展進程。

一是對全鎮的農業產業化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村組、農户,並明確各村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鎮成立督查考核小組,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二是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農技農經人員服務到田頭農户,幫助農民進行算帳對比,向農民提供技術、信息、金融服務,保證高效農產品產得出、長得好、銷路暢,真正為農民增收發揮“高效”作用。認真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實,使優惠政策進村入户,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三是對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進行量化考核積分,納入到全年的農業農村工作考核之中,實行一票否決。對工作不力,完不成目標任務的,予以經濟處罰;對超額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並作為評優的重要依據。從而在全鎮上下形成關心、支持農業產業化工作的強烈氛圍,通過強有力的措施,推進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工作快速發展。

農村農業產業化建設調研報告2019年農業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農村農業產業化建設調研報告

根據中央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提出意見,提高《毛澤東思想、鄧--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概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對教學環節、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下着眼於復州灣鎮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的具體情況作此報告,報告涉及:復州灣鎮自然地理概況;工農業發展歷史概況;農業產業化的具體思路,;引進先進農業技術,攻破農業建設資金難題;農業產業化典型實例;農業產業化造福xx鎮等六個主要議題。

一、復州灣鎮自然地理,以及工農業發展概況

1自然地理概況

(1)地理位置和氣候 復州灣鎮位於遼東半島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21“41’,北緯39“21’之間,北距xx市45公里,南距大連90公里。xx鎮地處暖温帶大陸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598.3毫米,年平均氣温10.3度,年無霜期165——185天,年日照時數2600——29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43.3千卡/平方釐米

(2)地形地貌 復州灣鎮郭屯村依山傍海,自然景觀秀麗。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千山餘脈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 丘陵、平原、陸地和灘塗結合的多種地貌類型,自然構成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東部低山疊翠,山峯連綿,河流湍急,谷地狹窄;西部丘陵低緩,溪流短小,谷地開闊;沿海島嶼坨礁密佈,海域灘塗開闊平緩

(3)礦產資源 xx鎮礦藏資源豐富,礦種繁多,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30餘種。特別是非金屬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開發價值,其中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質頁巖、海卵石等儲量約有6.5億立方米。另外,境內石灰石資源分佈廣,縱跨3個地質時代,質優、儲量大,cao含量多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佈10餘個鄉鎮,面積達327.1平方公里,佔全開發潛力巨大。

(4)全鎮總面積和海洋全鎮總面積211平方公里,其中工地面積2100公頃,灘塗及淺海面積4284公頃。海岸線長28.3公里,貪圖面積廣,海灣島嶼多,淺海面積867公頃,灘塗面積3427公頃,其中貝類養殖1130公頃,對蝦養殖330多公頃,鹽田860多公頃。灘塗及近海資源十分豐富,有雜色蛤、毛蛤、文蛤、牡蠣、牛眼哈、海螺、梭子蟹、對蝦、章魚、梭魚等幾十種。鎮內還有一座7000立方米的高科技立體水產品育苗室一座,可培育蝦夷扇貝,海灣扇貝、中國對蝦、日本車蝦、海蔘、太平洋牡蠣、三伏梭子蟹等各種海珍苗。

2農業發展

1【特色農業】

xx鎮是農業大鎮,農業人口占全鎮總人口50%。這裏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適合多品種水果、蔬菜生長,是聞名中外的“蘋果之鄉”和國家重點果品生產基地,主要品種有蘋果、櫻桃、葡萄、桃子,杏等等。全鎮畜牧業資源得到全面開發,引進利木贊、皮爾蒙特、夏洛來等優良品種,對全國地方良種黃牛--復州牛進行改良換代,年產黃牛1.3萬頭,是全鎮著名的黃牛生產基地;多絨山羊單體羊絨產量居國內同類種羣首位,養殖量達到3萬隻;肉雞生產、加工、出口一條龍產業化體系已經形成,肉雞年飼養量達到1200萬隻、屠宰肉雞0.3億隻,產值近0.7億元,。復州灣鎮擁有遼闊的海域和灘塗,,淺海面積867公頃,灘塗面積3427公頃,,盛產海鹽和魚蝦,年產海鹽130多萬噸,復州灣鹽場是全國四大鹽場之一;海蔘和貝類等海珍品養殖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是國家海蔘、對蝦重點養殖基地。XX年全鎮完成水產品總產量4.8萬噸 温室大棚生產是東北發展和推廣最早的地區,目前總面積已發展到2.3萬畝,種植結構也由過去單一的蔬菜,發展到現在的温室密桃、葡萄、哈密瓜、蘑菇、花卉等各類品種。

3工業基礎

復州灣鎮是以建築材料製造、地下采礦、海上養殖和鹽化生產為主導產業而聞名東北三省的老建制工業重鎮。鎮內礦產資源極其豐富,其中粘土質頁巖儲量660萬噸,石灰石儲量2億噸,陶土儲量150萬噸,無煙煤、鋁礬土、磷、黃釉等也有極高儲量。工業基礎雄厚,包括鹽化、軸承、水泥、陶瓷等12大門類的各類工商企業150多家。近年來,借優惠政策的東風,攜勤勞勇敢之志,復州灣鎮已成功踏上經濟飛速發展的快車道,除振興本鎮企業外,還成功引進大化鹼廠、大連水泥廠、韓國服裝廠、大連環魯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自XX年起這些大項目陸續建設投產,經濟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二 、復州灣鎮在改革開放前的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案

根據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鎮農業產業化按照“重點抓龍頭、抓重點龍頭”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十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產品培植工程,以完善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户利益關係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幹重點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為重點,繼續強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檔次和水平,爭取在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一)加快培植優勢特色產業,打牢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

規劃建設一批規模大、檔次高、效益好的種養基地,力爭每一個種植品種都能形成集中連片規模發展,每一個主導產業都能形成較大規模,推進農業產業不斷優化和升級。突出抓好水產養殖、優質果品、肉蛋雞鴨飼養、奶肉牛飼養、精細瓜菜種植六大特色農業發展。

(二)加強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帶動能力。一是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調整優化農業投入結構,整合農業投入資源,集中更多的財政、金融和社會資金用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二是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的監測、管理和指導。四是加快農民企業家隊伍建設。加強對農業龍頭企業家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養。採取培訓考察、專題講座、舉辦論壇等多種有效形式,提高農業龍頭企業家隊伍整體素質。

(三)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提升農業產業化檔次水平。突出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管用足用好鎮裏對農業標準化建設的扶持政策,進一步擴大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規模,提升農產品質量、檔次和衞生安全水平;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

(四)加快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強化農業產業化組織載體功能。把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措施。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建設好標準化原料基地“農業第一車間”,發展訂單生產、合同收購、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規範農業產業化運行秩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引導企業與農户簽訂規範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產銷合同,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利益聯接機制、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和行為約束機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扶持力度,擴大扶持對象、調整扶持內容、增加扶持規模。對農業產業化貸款貼息、認證獎勵、規模種養基地建設補貼等扶持項目,及早謀劃安排。

(七)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指導和服務。搭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平台,營造農業產業化發展創新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形成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強大合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和升級。

三、 近年來,復州灣鎮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具體思路

1、市場化:市場是農業產業化的起點和歸宿。農業產業化的經營必須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改變傳統的小農經濟自給自足、自我服務的封閉式狀態,其資源配置、生產要素組合、生產資料和產品購銷等靠市場機制進行配置和實現。

2、區域化:即農業產業化的農副產品生產,要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相對集中連片,形成比較穩定的區域化的生產基地,以防生產佈局過於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產不穩定。

3、專業化:即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專業化。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農產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農户組織起來,進行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在保持家庭承包責任制穩定的基礎上,擴大農户外部規模,解決農户經營規模狹小與現代農業要求的適度規模之間的矛盾。

4、規模化:生產經營規模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必要條件,農業產業化只有具備一定的規模,才能增強輻射力、帶動力和競爭力,提高規模效益。

5、是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形成“龍”型產業鏈,使各環節參與主體真正形成風險共擔、處益均沾、同興衰、共命運的利益共同體。這是農業產業化的實質所在。

6、集約化:農業產業化的生產經營活動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7、企業化:即生產經營管理企業化。適應龍頭企業的工商業運行的計劃性、規範性和標準化的要求,應由傳統農業向規模化的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發展,要求加強企業化經營與管理。

四、關於xx鎮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突破農業建設資金

科學技術的引進

幾年來,以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為主體,在做好常規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的基礎上,主要推廣了以下幾項新技術和新品種,併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是黃瓜、甜瓜嫁接生產技術。通過嫁接可有效解決黃瓜特別是甜瓜不能重茬的問題,防治各類土傳病害的發生。現全市推廣面積已達2萬畝,畝增產達10%以上。

二是推廣使用壟鑫、氯化苦等土壤消毒技術。為解決保護地連作重茬障礙,該項技術可有效解決保護地因連作重茬而導致的各類土傳病害的發生與蔓延。現全市推廣面積XX畝,畝增效達15%以上。

三是推廣種植森列爾黑花生。森列爾黑花生具有品質好、高產等優點,比常規品種畝增產達35%以上,深受廣大農民喜愛。

四是引進優質糯玉米新品種,示範推廣。 XX年共引進優質糯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種共14個,為農民帶來較高收益。

五是保護地綜合生產技術的推廣普及。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20多項新技術,

六是推廣使用新型殺蟲、殺菌劑。隨着無公害生產技術的不斷推進,在生產中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各類新型殺蟲、殺菌劑,以滿足無公害生產的要求。

七是各類複合肥推廣使用。複合肥的使用推廣力度也得到進一步加強。由於其n、p、k配比全面,使用簡便,且增產效果顯著。

農業建設資金來源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是黨和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復州灣鎮是以建築材料製造、地下采礦、海上養殖和鹽化生產為主導產業而聞名東北三省的老建制工業重鎮。業基礎雄厚,包括鹽化、軸承、水泥、陶瓷等12大門類的各類工商企業150多家。近年來,復州灣鎮已成功踏上經濟飛速發展的快車道,除振興本鎮企業外,還成功引進大化鹼廠、大連水泥廠、韓國服裝廠、大連環魯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自XX年起這些大項目陸續建設投產,經濟發展前景十分可觀。至此,工農業完全可以達到互利互助,農業的快速高效發展為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時,工業也為農業創造了大批量的發展資金和技術支持。

五、復州灣鎮農業產業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典型實力分析

xx市xx鎮提出用工業化的成果反哺農村和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讓更多的農民加入現代農業生產,讓重點鄉鎮成為現代農業產業集聚區。

xx市xx鎮郭屯村農民劉斌前幾年在南方打工,看到很多村裏人養牛比自己一年在外地打工賺錢還要多,他去年也回到家鄉,與建在家門口的省級龍頭企業雪龍集團簽訂了小牛養殖合同,以公司加農户的形式為雪龍公司養兩頭牛。經過培訓,他學會了一套現代養牛技術,成為雪龍公司工廠化養殖的一名“編外產業工人”,一年下來賺了4萬多元。目前,已有1000多農户與雪龍公司簽訂了養殖合同。

5年來,復州灣鎮投入10多億元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化,用財税、土地徵用等多項優惠政策引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36家,以“公司+農户”形式帶動農民增收,使當地農民的平均收入達到9200多元,列東北之首。xxx期間,xx鎮計劃在各個現代農業園區,再引進20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六、農業產業化造福復州灣鎮的表現

農業產業化給村鎮人民帶來巨大效益,經濟的發展給全村各方面的進步提供了堅實的後盾。曾經落後的鄉村如今已經踏上了繁榮的開闊之路。回首過去,審視現在,展望未來,復州灣鎮郭屯村的前途充滿了光明。現代農業的建設農村經濟繁榮,農村生產力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農民收入得到提高,農民的消費結構得到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步入了新的新層次。農民羣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在我村形成,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人居環境得到優化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道路、飲水、垃圾、污水、糞便處理等五個方面的建設任務,以及實施新能源利用、信息化、農村防災體系建設等惠農工程。民主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村民自治機制正在不斷地健全和完善,農民羣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斷增強,擁有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真正當家作主,不斷推進我村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

七、啟示和總結

以上便是這次事件調查活動獲得的一些具體調查情況。下面我將結合我校在09級學生中開設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一下此次在xx鎮新農村的實踐活動,以便更好地達到實踐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產業化的建設。

當前來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成功的典範在全國已有很多,但從整體着眼不難發現,還是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農村仍處在貧困落後狀態,那麼這些率先走上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的典型示範村是如何做的呢?以xx鎮下屬各村為例,簡要概括為以下幾點:首先,依託本地資源,開發特色產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尋找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道路。如夏屯村就是海域寬泛,灘塗面積廣,質量高,就大力發展海產品養殖業。郭屯村,養殖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方便,於是全力加大生豬養殖,雞鴨等禽類養殖。同時政府幫助打開對外貿易市場,讓全村經濟走出去,招商引資,將本村特色推向國內各大市場,甚至國外市場。其次,由於大多數農村都處於山區,那麼就要走出山門,大興商貿業。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勇於創新。農民一樣可以搞公司、搞企業,比如xx鎮統一經營農貿市場,開發生產鏈條一條龍產業,效益越來越好。第三,大力興辦工業。為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應狠抓村辦企業,就地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爭取成為白天上班早晚務農的業餘農民。郭屯村現已有十幾家企業,解決剩餘勞動力800多人,其中有外村打工人員100餘人,全村95%的勞動力做到了有業可就。第四,大搞山區綜合開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到荒山上做文章,可興建果園、經濟林等項目。產業結構要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爭取低投入高產出。最後,要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要培養專業人才。只有懂科學會技術,才能真正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方針,才能走上新農村道路。

總體看來,我村鎮的經濟文化發展都在沿着正確的軌道在慢慢尋找為人民謀求幸福之路,由於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深入,全村經濟急速上升,農民的生活也豐富多彩,越來越多的涉及到了精神層次的追求,逐步發展成小康村。

農業綜合開發調研報告2019年農業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與其他項目有機整合有利於項目資金優勢互補,有利於減少多頭申報、重複建設和解決多頭管理、分散使用的問題,有利於實現“一步規劃、分步實施、集中連片、持續開發、擴大規模”的目標,有利於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從而進一步提高區域範圍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奠定堅實的農業農村基礎。但在實踐整合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主要問題

(一)資金申報階段

其他項目資金大多需要對上爭取,地方為了爭取上級項目專項資金,需要根據不同的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資金性質,對每個項目都要編撰實施方案等申報材料。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與其他項目申報時間又不一致,這就在申報時可能存在不知道其他項目資金有多少,能夠做些什麼。這就使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無法與其他項目資金形成很好的優勢互補作用,致使項目實施中可能就存在項目調整或變更。

(二)規劃設計階段

由於整合的資金性質不同,在規劃設計階段可能存在使用的標準就不同。如:公路建設,交通資金的規劃設計使用的是交通部門的標準,其他資金的規劃設計使用的可能就是農機部門機耕道的標準。在概算方面,各項目主管部門使用的概算標準可能不一樣。另外,有的項目需要農户投工投勞,屬財政補助項目;有的項目又是財政全額預算。這就會造成在今後工程整合發包時,一樣的工程不同的單價,不同的要求。

(三)組織實施階段

1、整合項目實施監督管理要求不一樣。有的項目需要聘請監理(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有的項目是要求村組、羣眾代表組成監督小組對項目實施進行監督管理。由於監理單位與監督小組的專業、素質不同,在項目監督管理中無法一致。

2、整合項目建設方式可能不一樣。有的項目由工程隊施工,有的項目由農户自建或村委會委託建設,這就需要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實施鄉鎮增加更多的現場技術人員和指導人員。這樣整合項目實施的組織協調困難加大。

3、整合項目實施對農户的要求不一樣。如:國土整理項目不用農户自籌,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必須農户自籌,項目區農户存在攀比心理,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4、整合項目實施招投標規定不一樣。有的項目要求農户投工投勞參與建設,實施“民辦公助”,有的項目要求嚴格按招投標管理規定進行全包建設,這些都會給項目實施和管理帶來較大難度。

(四)驗收報賬階段

1、整合項目驗收確認有一定難度。

有的在整合項目實施時,並沒有明確哪種資金實施哪一部分,可能是把兩種或多種資金合起來做一個工程,但項目驗收又是各個項目驗收各個項目。驗收時就會無法確認各種資金完成的具體工程量。

2、整合項目報賬難度大。

由於是整合資金實施,可能存在一個工程的建設由兩種或多種資金構成,如何實施報賬,在哪種資金中報賬多少,存在一定困難和問題。比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與其他項目資金整合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基建工程需要進行竣工審計,但絕大部分其他項目資金不需要竣工審計,只是通過財政投資竣工結算評審就可以與施工單位進行結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基建工程竣工審計需要縣級農發機構承擔一定的審計費用,並作為工程成本間接費用列支報賬;而對於整合項目在進行聘請中介機構或審計局進行工程竣工審計時,不可能只審計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而不審計其他項目資金投入部分(實際上有的項目也無法分開),這樣就會多產生審計費用。

二、對策建議

要真正改變財政資金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狀況,就必須加大農業綜合開發與其他項目資金整合的力度,集中財力辦大事,形成規模出效益,實現“開發一片、見效一片”的目標。

(一)高度重視,形成整合機制

1、提高到項目整合的認識。

深入推進項目資金整合,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是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是加強財政管理、推進財政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做好新形勢下財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特別是縣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深入推進項目資金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面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認識,努力克服對財政資金整合的認識還不到位、一些部門和單位對項目資金整合仍有畏難情緒等困難和問題,積極創新,深入推進項目資金整合工作,形成機制,以保長效。

2、建立健全整合機制。

在整合機制上要做到:一是成立整合機構,落實責任和人員。縣級政府應當成立財政資金整合辦事機構,負責對全縣項目整合工作進行統一協調和組織實施。同時,要明確縣級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按統一要求進行項目整合,確保整合項目實施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明確整合範圍。要根據中央、省、市關於整合項目資金的要求,積極探索農業綜合開發與土地整理、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推廣等其它項目資金相互配合、統籌安排的投入機制。三是堅持整合原則。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的原則,圍繞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將各類項目資金捆綁使用,充分發揮各類項目資金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的聚合效應,提高項目建設標準和資金使用效益,避免重複投資,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建設。

(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科學規劃是整合項目資金、實行規模開發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一個統一的中長期規劃,就很難對財政資金進行統籌安排,就仍然會“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整合資金、規模開發就會是一句空話。因此,縣級政府應當對某個區域或哪些鄉鎮發展什麼主導產業,建設哪些基礎設施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劃。

在農業綜合開發的統一規劃中要堅持“因地制宜、集中連片、科學合理佈局”的原則。一是注重項目區選擇的科學性。在深入調研、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堅持集中連片規模開發、整合項目集約建設的原則,根據基礎條件好、開發潛力大的標準,選定農業綜合開發與其他項目資金有機結合起來的項目區。二是注重項目建設內容的完整性。整合項目區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編制,要按照“圍繞產業搞開發、搞好開發促產業、做大產業促增收”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業綜合生產效益兩大目標,做到既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又有高效農業發展社會公共服務項目。三是注重項目工程的互補性。針對國土、交通與農發辦之間項目建設內容交叉、標準不一的實際,對同類工程採取規劃時地點結合、建設時工程互補的辦法進行處理,確保工程標準一致、質量可靠。四是注重項目建設時間的連續性。為真正發揮規模開發效益,規劃時始終堅持大手筆、高起點的原則,實行“滾動開發”、分步實施,而不是“遍地開發”,既有總體規劃,又有年度實施計劃,確保項目區建設時間的連續性。

(三)有序管理,統一實施

1、整合項目要做到有序管理。

對農業綜合開發與其他項目資金整合實施的項目,要落實牽頭部門,避免多頭管理,最終造成無人管理的問題;要形成整合項目實施方案,對整合的各個項目的實施地點、實施內容、資金投入、資金報賬等進一步明確,對項目實施的管理責任進行明確,做到整合項目只有一個牽頭部門,根據實施的內容明確責任人和技術指導人員,確保項目實施有人管理、有序管理。

2、強化項目實施管理。

實行“四個統一”。一是統一質量標準。根據有關行業標準,結合總體規劃,統一規範路、渠等基礎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標準,使工程質量管理有章可循。二是統一管理程序。要對每個項目制訂詳細具體的實施方案,要對整合項目實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杜絕一個項目多人領導、多人管理。嚴格執行合同管理制、質量監理制,對凡不執行上述規章制度的,或未按規劃設計施工且工程質量不合要求的一律實行“四不”,即不收方、不驗收、不報賬、不劃款。同時,採取現場查看、臨時抽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技術指導、質量監督和矛盾協調。三是統一竣工驗收。明確了複驗內容,規定複驗程序。縣級複查驗收時,要請紀檢監察、審計、財政、發改以及有關職能部門人員為成員組成的縣級驗收工作小組,對項目工程嚴格統一驗收,凡經複核驗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辦理資金結算手續。四是統一建後管護。工程竣工驗收後,統一移交所在鄉鎮、村管理和維護,要求項目所在鄉鎮成立工程管護領導小組、村成立管護委員會,制訂管護制度,明確專人負責,籌措管護資金,進行經常性管護,並鼓勵發展農民用水協會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項目工程發揮長久效益。

(四)強化資金管理,規範資金報賬

目前,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資金實行了縣級財政報賬制,其他大部分項目資金實行鄉鎮財政報賬。要進一步完善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規範運行操作,加強了資金運行全過程的監管,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1、規範管理制度。

要進一步完善項目資金的管理辦法,對報賬核算的範圍、程序、手續等方面進行統一和規範;明確項目資金管理實行專人專賬核算管理制度,專款專用,專賬核算,嚴禁違規列支財政資金。同時,在形成的整合項目實施方案中,要明確各個項目報賬金額的比例。如:一項目整合了兩類資金進行實施,在整合實施方案中就要明確:整合項目要分類報賬。要根據中標金額乘以各類資金預算時所佔的比例,為各類資金報賬時的金額。從而使報賬時有依可循,避免項目資金之間相互擠佔。

2、規範報賬程序。

對項目資金,原則上由財政部門按規定程序直接將資金結算給施工單位或供應商。對報賬手續不規範、支出內容不合規、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意見不明確的報賬項目,財政不予報賬。對農民的補助支出按涉農補貼“一折通”要求直接發放到户。特別是工程竣工後,要由施工單位提出驗收申請,項目實施鄉鎮進行初步驗收,再申請縣級部門進行復查驗收。縣級驗收要由紀檢監察、審計、財政、發改以及有關職能部門人員為成員組成縣級驗收工作小組,並邀請監理單位參與竣工驗收,填制工程驗收單,施工單位報帳時必須做到五有:有申請表、有驗收單、有正式施工發票、有工程預算、工程決算、施工合同,做到程序規範,資料齊全,手續到位,報帳及時。

農業機械化調研報告範文2019年農業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一、xx簡介

近年來xx縣相繼出台了農機化扶持政策加快了農機化發展。xx縣農機部門圍繞促進效益農業發展,全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一是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全縣擁有拖拉機5397台、聯合收割機203台,植保機械721台套,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3.76萬千瓦,機械原值15760萬元,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新機具、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圍繞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水果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配套裝備先進適用農業機械,促進了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全縣擁有冷藏保鮮4745m3,多功能田園管理機15台,噴滴灌設施1935畝,大棚温控設施3套,果蔬分級機5台。三是公司投資農機成為新亮點。在農機項目的引導扶持下,先進適用農業裝備成為農業企業的投資熱點。xx碧雲花園有限公司先後投資395.3萬元,購置引進農產品冷藏保鮮庫1230 m3、噴滴灌設施350畝、大棚温控設施3套、田園管理機3台、集雨設施2套、割草機3台、農用運輸機4台,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較好地提升了產業層次和效益。xx縣的專業鄉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魏塘的“中國甜瓜之鄉”、姚莊的“黃桃之鄉”、西塘的“沼蝦之鄉”、丁柵的“甲魚之鄉”、惠民的“蜜梨之鄉”相繼湧現。農業區域特色經濟加快了xx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農業現代化步伐,全縣初步形成了南部設施農業栽培、北部名特優水產養殖、中部食用菌生產的區域佈局,設施瓜菜種植面積4.9萬畝,淡水養殖8.3萬畝,糧經比例已調整為45∶55,前幾年xx又啟動了3萬畝無公害大棚瓜菜基地。全縣上下以穩定糧食生產、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探索了一條具有xx特色的結構優化增收之路,提高了農業競爭力,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據農經統計分析,今年糧食收入2.7億元,比去年增17.4%,經濟作物7.08億元,增長10.5%,畜牧業7.3億元,增長27.5%,林業0.9億元,增長25%,食用菌0.58億元,增長5%,預計全年農業總收入18.5億元,增長24.9%。 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特色主導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今年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29.5萬畝,大米、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及農產品加工等幾大特色農業產業不斷髮展,優勢進一步顯現。基地促龍頭,龍頭帶基地,相互促進、相互發展,龍頭企業健康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突破單一糧食加工,走出作坊式加工模式,由低檔次向中高檔次,由內銷為主向外銷推進,湧現出具有一定帶動力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26個。今年新增市、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各4家,全縣已擁有2家省級骨幹農業龍頭企業、9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縣級龍頭企業15家,4家農業行業協會、43家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其帶動輻射力進一步增強。生態綠色農業與循環經濟相結合,推廣了一批生態農業模式,建設了一批生態農業示範區,生態綠色農業優勢進一步凸現。今年新通過省級認證的無公害基地3個,國家綠色食品1個,組織申報的省綠色農產品4個正在認證當中。目前全縣通過省級認證的無公害基地16個,國家綠色食品1個,國家無公害農產品13個。

二、社會實踐具體情況介紹

碧雲生態農業機械化

7月1日上午,xx大學xx農業機械化調研社會實踐隊伍的同學來到了此次的第一站——xx碧雲花園。

這次社會實踐緊緊圍繞着農業機械化生產這一課題,通過對碧雲花園生態農業結構的調查、瞭解、學習現有一些生態植物的一些栽培技術和機械化設置。與碧雲花園的創建人潘菊明先生進行交流,逐漸對碧雲花園總體的結構、潘先生創建理念和對農業機械化前景的一些評價。

作為xx優勢產業農機化示範基地農業大棚是種植過程中的重點設施農業。在作物培養過程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便是大棚的機械化集中管理。大棚採用自動温控,濕控對作物的生長條件進行精確控制,還利用自動遮陽棚保證陽光的適當供給。

在作物的灌溉方面,園區全面採用雨水灌溉,並配有專業的水淨化裝置,使用噴滴灌設備,使植物得能夠得到充足的無污染水分。

現在園區正處於建設當中,在未來的兩三年時間裏將會有巨大的變化,相信在兩三年後,作為農機化的示範基地的“碧雲花園”,不管是在園區整體管理及進一步建設方面,還是在園內作物的培養方面,機械化程度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作為典範,使周圍鄰近縣市,乃至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產者們更加重視農業機械化,並使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作物給他們帶來的經濟效益。

魏塘甜瓜之鄉之行

7月2日上午,xx大學xx農業機械化調研社會實踐小分隊到達了目的地魏塘益農合作社(曾被xx省農業廳評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在輔導員、當地瓜農和隊長的帶領下,小分隊參觀了種植大棚,學習了甜瓜種植的有關知識和相應的機械化程度並動手嘗試了摘瓜。

當中我們瞭解到魏塘益農合作社由於引進外資,機械設備和改進生產技術,從而使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還了解到種植過程中不同時期應用到的相應農具和小型機械。而後,我們還品嚐了名為皇后翠綠的甜瓜。在滿足和充實中結束了上午的調研。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由於人力、資金、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魏塘益農合作社的機械化程度相對不高,種植技術較為傳統。基本上都採用人工採摘方式,國外先進的瓜果採摘機應用不足。據問卷調查發現,95%以上的瓜農農忙時會選擇僱傭農民採瓜,而很少有瓜農會想到使用機械,而且國內暫時還沒有普及效率高,價格低廉的瓜果採摘機。但是“甜瓜之鄉”機械化發展前景看好。希望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扶持幫助下魏塘的明天會更好。

漁村印象

很多人以為美是一種奢侈品,只有藝術家、文人才有,漁民村的美告訴你,美完全可能體現在生活底層,滲透在自然而然的舉手投足,辛勤勞作的汗水和特色創業的智慧之中。

這便是丁柵漁民村,也是xx大學xx農業機械化調研小組次此行的第三站。

漁民村,遠近聞名的六塔鼈產地。魚鼈混養是村裏的一大特色產業。7月3日,在丁柵黨委吳書記的陪同下,調研小組參觀了養鼈池,學習了養鼈過程中建池、引種、餵養和捕撈等有關知識。有幸欣賞到了的打甲魚的場景,還見識了打魚槍和其他一些新農具。

鑑於漁民村是由傳統家庭式漁民經集合而設,養殖捕撈手法承襲了傳統方式,生產方式還趨於人工和半機械化。但從蒸蒸日上的水產養殖事業,集垂釣、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正確發展模式不難看出,只有採用合適的操作方式,才能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效益,實現和諧發展

姚莊特色

近年來,在xx縣農機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姚莊全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歷史上的姚莊一直以種糧食為主,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供應基地。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傳承,才有發展農業機械化。xx農業機械化實踐小分隊通過調研瞭解到姚莊主要擁有各式拖拉機近五千台,聯合收割機187台,植保機械總動力約兩千千瓦,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30萬千瓦,在全縣佔有很大比重。新機具。新機械得到廣泛應用,包括播種機、還田機、耕作機、插秧機、脱粒機等。以錦繡黃桃和蘑菇為突出產業, 配套裝備新近適用農業機械,擁有冷藏保鮮51353立方米,多功能田園管理機,噴滴灌設施,大棚控温設施,果蔬分級機,還配有農用割草機和農用運輸機以及一些再加工工機械。

標籤:調研 農業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