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發展小水電的優勢調研報告

自治縣位於湖南省最南端,地處五嶺山麓,瀟水源頭,南通北粵,北接三湘,與廣東、廣西兩省相毗鄰,屬湘江主要支流瀟水上游及其發展區域。全縣分為嶺東、嶺西兩個自然區,嶺東為林區,嶺西為農區。全縣轄22個鄉鎮和一個國營林業採育場,人口44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7.3萬。全縣幅員面積3248km2,境內羣山疊嶂,水系發達,溝溪縱橫,水能資源豐富,山區面積398萬畝,地貌以山區丘崗為主。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縣政治、經濟和社會服務各項事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發展仍然滯後。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1997年,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確立了“做山水文章,找特色門路”的戰略發展思路,意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小水電,培育新的支柱財源。最近筆者查閲了許多資料,作了許多相關調查,現就我縣發展小水電的優勢與着力解決的問題作一初探。

發展小水電的優勢調研報告

一、我縣發展小水電的優勢

我縣發展小水電從六十年代開始,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發展過程,由於對我縣小水電發展的優勢認識不足,電力市場外銷的僵局未打破,投入機制問題未解決好,致使我縣小水電發展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狀況。其實,我縣小水電發展具有許多優越條件。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優勢:

(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我縣水能資源非常豐富,這首先得益於我縣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在森林資源方面,我縣嶺東林區羣山逶迤,林海浩潮,森林覆蓋率達90%,該片境內鬆杉林立,活立木蓄積量達586萬立方米,自古就有“杉木之都”的雅名。全縣總面積485萬畝,其中林業用地358萬畝,佔總面積的73.8%,是我國南方重點產材縣和全省重點林區縣。而與我縣接近的小水電發展特別好的乳源縣,全縣森林面積只有140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56.6%,活立木蓄積量也只有480萬立方米。我縣近幾年來,積極實施封山植樹,退耕還林,對瀟水之源的馮河兩岸,1861省道和207國道沿線第一層山脊以內的林地,巖裸地全面規劃實施封山育林,基本上消滅了荒山,並劃定了9.9萬畝水源林和13萬畝自然保護區。這些措施的實施,為森林的休養生息提供了條件,我縣的水能資源也將不斷豐富,為實現縣委、政府提出的“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以林蓄水、以水發電、以電興工、富民強縣”的宏偉藍圖奠定了基礎。

在水能資源方面。我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降雨量達1700多毫米,控制流域面積3809km2,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達46.517萬kw,技術可開發量為41.014萬,全縣開發198處電源點,總裝機容量26.14萬kw,目前全縣小水電開發佔總量的37%,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二)獨具一格的政策優勢。

目前國家為提高農村用電質量,降低農村電價,減輕農民負擔,拓展農村電力、電器市場而進行的農網改造和建設,為我縣小水電開發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國家財政注入國債資本金560萬元,銀行政策性貸款2240萬元,共計2800萬元的資金為我縣建成骨幹網絡提供了條件,同時,我縣被列為全國第三批農村初級電氣化縣,這給我縣小水電開發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因此,只要我們用足、用好、用活國家給我們的政策,完全可以使小水電開發取得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我縣為小水電的開發和建設也制定和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客商來我縣投資。97年出台江發[1997]22號文件,20__年又出台江政發[20__]11號文件。文件中規定“誰投資誰受益”,在税費方面給予充分優惠,如從1997年起,凡聯辦、合辦、自辦的水電站,自投產之日起,所得税免徵7年,減半徵收3年,新建小水電,自投產之日起,房產税、車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水資源費免徵5年,減半徵收3年。這樣的優惠政策,在其他縣都是少有的。這些優惠政策的制定,為我縣近幾年引進小水電開發資金上億元,裝機增加了2.3萬千瓦。

(三)獨特的區位優勢。我縣毗鄰兩廣,距廣州市300餘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我省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尤其是水能資源豐富的碼市鎮與廣東粵北接壤,又是全省25個邊貿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驗區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構築的瞄準沿海大市場,開發永州大產業,建設廣東大郊區戰略,我縣則努力建成廣東近郊區。這是實現內陸省份落後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經濟優勢互補的接軌。沿海發展需要內陸省份支持,而內陸省份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也離不開高速發展的廣東市場。廣東城市化程度高,資源有限,特別是他們經濟高速發展要求具有可靠的物資後方。我縣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開發水電資源的廣闊前景。況且,目前已架好了從碼市到廣東清遠的一條110kv的“黃金輸電通道”,還有從貝江至連州的一條110kv輸電線路,為我縣的水電開發提供了廣闊的電力市場。

(四)實力雄厚的基礎優勢。從六十年代開始,我縣人民就不惜代價建成涔天河、湘江、水口、黃石、富華、金竹等一百多處電站,裝機了12萬千瓦,架設了涔天河至道縣、碼市至連南、貝江至西灣、貝江至連州、東田至貝江、右岸電站至東田等6條110kv線路共231.2公里。20多條35千伏線路,縣內300多條10千伏線路。裝有配電變壓器1650台,總容量72795千伏安,還建成了大路鋪、白芒營、橋頭鋪、濤圩、小圩、大柳7處35千伏變電站,東田、貝江、碼市、河路口4處110千伏變電站,這為我縣經濟發展不僅起了積極促進作用,而且還為實現民族地區的經濟騰飛豐富和積累建設經驗,為我縣的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建設人才。目前,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水利、電力專業人員達120人,他們是我縣小水電開發的技術上的主力軍,是小水電開發的寶貴財富。這一切為我縣小水電的開發與建設奠定了比較雄厚的物資和技術基礎。

二、我縣小水電建設的發展思路。

我縣小水電發展近幾年出現了較好的發展態勢。縣委、縣政府1999年制定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以林蓄水,以水發電,以電興工,富民強縣”的具體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提出了“從20__年開始,每年以開發小水電2萬千瓦裝機的速度發展,到20__年力爭開發10萬千瓦裝機以上,大力拓展電力市場,發展鄉鎮

企業,實現水電財税收入過1000萬無”的發展思路。由於思路明確,政策優惠,措施得力,各路客商紛紛湧入我縣小水電開發行列。近幾年開發量相當於前五十年總和的4倍多,投入資金過億元。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投入機制未完全打破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單一國家投入的模式;(如水口電站、湘江電站等單一地靠國家投入和集體投入)。二是在小水電經營管理方面還未完全走出計劃經濟時代的模式,管理體制不靈活;三是思想不統一,政策執行有偏差,甚至有些人要改變現行政策中優惠條款,“關門打狗”;四是橫向聯繫過少,拓展電力市場有待加強。上述困難和問題對我縣小水電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它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影響小水電開發的進程。在今後的小水電開發過程中,我們要楊長避短,充分發揮現成的各種優勢,採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總結過去,我們“深居富礦區”“捧金飯碗”坐失良機。水資源這麼豐富,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必須加快小水電開發進程,改善經濟結構,培植財源,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同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綜合開發“水”為本,富民強縣電先行,為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小水電建設的發展思路,必須在統一認識,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的基礎上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一)、在投入機制上做文章。我縣水電開發,離不開投入,以前我縣小水電開發是依靠國家投入,如水口電站就是依靠省水利水電廳對我縣投入建成的。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如果還一味地依靠國家單一投入模式,我縣小水電發展就會停滯不前,我們必須從打破行業、區域、所有制三個界限入手,實行“誰建誰有,誰投資誰受益”。堅持“多家辦電,一家管網新電新價”的政策。新建網站在税費收取上給予優惠,採取國家、集體、個體一齊上,合資、合作、股份和獨資開發水電,鼓勵縣內外單位,部門幹部職工,個體大户以及客商來參與江華的水電開發。只有從投入體制上入手,才能拓寬融資渠道,迅速興起開發熱潮。實踐證明,通過從投入體制上做文章,目前,縣內外客商和廣大幹部羣眾一起共同參與,現已開發成功和正動工的電站達到了十多萬千瓦,是解放五十年來的8倍多。投入資金過十億元,是建縣以來的9倍,其中非國有資金佔總投資的99.3%。

(二)、在經營機制上下功夫。我縣過去在地方小水電經營機制上一是吃“大鍋飯”,人員多,素質不高,管理機制不靈活。如水口電站,裝機960千瓦,人員達78人,實際有12人就足夠了,多出66人。二是政府直接干預企業過多,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三是政府抽調資金現象嚴重,損害了小水電的再發展。xx大報告指出,政府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損害所有者權益。要採取多種方式,包括直接融資,充實企業資本金。培育和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推動政企分開和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縣委、縣政府要把重點放在把握宏觀引導和微觀指導上,充分發揮協調、服務、監督三大職能,讓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為了使我縣水電開發有序地進行,自九七年十月起,由省市縣有關部門共同發起,先後組建了五個開發實體。其職責是:負責全縣的水電開發規劃、設計、技術監督和電量上網銷售。公司要從組織形式,董、監事會和總經理職責,勞動用工、勞動紀律、報酬、利潤分工到財務管理等制度,規章健全,內部管理規範。開發電源點由業主按出資比例,相對控股或合作的不同方式,組建開發有限公司和開發公司,工商、税務、水電、銀行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核發營業執照,税務登記證,取得許可證和開設銀行賬户。

(三)、在拓寬售電市場上找門路。長期以來形成的廉價上網挫傷了水電開發者的積極性,使水電發展受到嚴重製約。尤其是,在局部地區出現電力虛假飽和,工業企業不景氣導致用電負荷暫時呈下降趨勢的情況下,盲目宣傳電力過剩,最容易引起所謂的“重複建設”“沒有出路”的誤導。我縣毗鄰兩廣,而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其供需電量和供用電價比內陸地區多而貴是顯而易見的。廣東形成的供求矛盾和供電缺口不但表現在供用電量上,而且還表現在電價上。從現實狀況看,廣東電力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結構不合理和經濟發展速度快,這一點務必清醒。廣東是水電、火電、油電、核電四電並行。而火電則大量消耗資源,成本高,污染受國家行業政策嚴格控制和資源制約。廣東水能利用率高,粵北山區水電開發已經殆盡,在戰略上,他們把眼光轉移到鄰近水能豐富的湘南接壤山區,收購廉價水電具有長遠發展戰略。我縣銷往廣東電價雖然比湘南網高出一倍多,但比照廣東地方水電上網價,仍然低10個百分點,比火電網價更顯低廉,正是廣東在高速發展經濟中善於調整電力結構,開發水能資源,為我縣提供了前景廣闊的售電市場。再從碼市地理位置看,距廣東連州六十餘里,改建的永連二

級公路從碼市擦邊而過,幾十處電站羣開發和碼市110kv輸變電工程建設成功,使江華的電能輸送到廣東成為可能,同時由於便利交通和低廉電價可吸引沿海內移企業到碼市落户,如華泰鐵廠、江城聯鑄、華隆冶煉廠、三陽硅廠等常年用電近億度的高耗能企業已經簽署供用電協議,只有多方位努力拓寬穩定的用電市場,我縣的水電開發才能有強大的發展後勁。

(四)、在創造寬鬆環境上下功夫。目前到我縣開發小水電的客商反映,我縣小水電開發與建設的環境不寬鬆,一是各種手續難辦,各部門對政策執行有偏差,打折扣;二是擔心我縣的政策不穩定;三是當地羣眾的關係難協調,甚至有極少數人“敲竹杆”。再好的資源,如果沒有寬鬆的環境,開發商是不敢進來投巨資進行開發的。為了更好發揮我們的資源優勢,使水電開發商進得來,留得住,必須做到:一是要縣委、縣政府儘快成立一個統一協調的班子,對全縣的水能資源做好統一的規劃,把最好的電源點推介出去。同時為進來的開發商協調各方面關係,使他們投資舒心;二是要有一個穩定的優惠政策,既讓利,又使得他們放心,從而形成一種“你發財,我發展”的局面。三是各部門互相配合,共同支持水電開發,不設關卡,特事特辦。特別是在辦理各項手續時,要實行“一個窗口”對外,能簡化的手續儘量簡化,並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辦好各種手續。四是廣泛宣傳小水電開發富民強縣的意義,做到家喻户曉,創造出一種全縣人民都來支持水電開發的氣氛。

我縣山區水能資源的開發,是功在當代,惠澤子孫的大事。只有堅韌不撥,持之以恆地抓下去,我縣這顆璀燦的“水電明珠”一定會放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