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進憲思想宣傳工作調研報告

北大學習一週,不管是學習法律,還是學習經濟、社會學,對我來説,更多是引發的是對文化的思考。當今社會,不管研究什麼學科,從事什麼領域,都離不開大的文化背景。黨的xx大以後,提出了推動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説明我們党進一步認識到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文化建設不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起着特殊的基礎作用和助推作用。宣傳思想工作作為文化建設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在新的歷史時期,擔負着重要的職責。進一步搞好新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進憲思想宣傳工作調研報告

一、當前宣傳思想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意識形態控制能力有待加強。當前,我們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既是“發展黃金期”,又是“矛盾凸顯期”;思想文化領域面臨着種種複雜情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噪音”“雜音”時有出現,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意識有所滋長。

(二)黨心、民心不對稱,黨羣幹羣關係有待改善。隨着城市化進一步推進,改革進一步深入,高低收入羣眾之間收入差距有擴大的趨勢,與羣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徵地、拆遷等問題導致羣體性事件明顯增多,人們羣眾對政府中心工作、重點工程不理解、不支持。隨着社會結構、經濟結構的逐步調整,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係更加錯綜複雜,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等人民內部矛盾呈現出許多新情況和新特點。

(三)理論和現實問題脱節,解疑釋惑能力有待提高。近年來,人們受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增多、程度加深,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人們的思想十分活躍,密切關注理論動態、政策趨向。特別是隨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我區廣大人民羣眾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權和知情權提出更高的要求,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自覺意識不斷增強,對一些熱點問題的關注度明顯提高,迫切需要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出有力的回答,迫切需要運用理論和政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四)文化供需存在矛盾,文化生產能力有待發展。儘管我區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文化設施建設、隊伍建設、活動載體建設等多方面工作力度逐年加大,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特別是針對離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進城務工經商人員以及新經濟、新社會組織中的人員對文化的需求研究得不夠,措施辦法還不多。這些領域是中國社會的最基層,覆蓋這些盲區是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的當務之急。

(五)宣傳資源分散,大宣傳格局有待完善。當前,宣傳資源分散,陣地和隊伍缺乏有機的統一和統籌發展;宣傳工作還存在“孤立化”、“隨意化”、“形式化”等現象,未能形成大宣傳、大教育、大服務的格局,宣傳合力不強。文化資源的作用未能有效發揮,文化陣地的內涵需進一步拓展,利用率偏低。許多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多為羣眾性自發組織,沒有規範的管理制度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二、原因分析

當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與社會事業發展和經濟發展還有較大差距,存在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宣傳思想工作認識不到位。一部分領導幹部對宣傳思想工作不夠重視,積極性不高,認為宣傳思想工作純粹是務虛,對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不能很好處理經濟建設與宣傳思想工作的關係,認為做不做無關緊要。二是我區文化底藴和文化積澱雖然很深,但居民素質和城市文化品味不夠高,文化傳統和人文精神與當今時代發展主題未能有機的結合,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有待進一步深化,共同思想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築牢。三是文化市場體系和政策體系不夠完善。文化市場體系和文化體系不夠完善,文化資源的市場配置效率不高,社會各種醜惡現象等文化垃圾依然存在。五是文化產業規模不大、層次不高、實力不強,缺乏面向市場的多元化文化產業發展主體和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龍頭企業和文化公益單位。六是文化人才相對匱乏。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氛圍不夠濃郁;人才培養工作不力,缺乏具有一定號召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宣傳文化骨幹;文化創作人才、文化科技人才和既懂得文化發展規律、又懂市場運作規律的文化經營管理專家奇缺,宣傳文化人才青黃不接,隊伍發展十分不穩定。

三、對策與思考

新形勢、新階段,宣傳思想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按照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緊密聯繫實際,努力開創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

(一)宣傳思想工作要合心。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和諧、政權的穩定,都離不開合心。俗話説,人心齊,泰山移,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把黨的要求與羣眾心聲統一起來,把黨的思想變成羣眾的物質實踐,把政府的中心工作變成社會的民心工程,合心工作十分重要。必須進一步以各級領導幹部中心組理論學習為載體,着力發展馬克思主義意識的形態,牢固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進一步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幹部羣眾,用一元化的指導思想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讓主流意識形態佔據人們的思想,不斷夯實黨執政的思想理論基礎。必須大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圍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着眼於把廣大幹部羣眾的思想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區委對形勢分析判斷上來,立足於把力量疑聚到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輔導和釋疑解惑工作,正確回答幹部羣眾關心的重大問題,營造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宣傳思想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合乎民心。黨中央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黨的建設”的總體佈局,強調要依靠經濟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和社會力量的共同作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經濟發展以社會發展為目的,社會發展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歸宿,人的發展以精神文化為內核。只有從服務人民、服務羣眾出發,把人民羣眾的利益和要求作為根本立足點,宣傳思想工作才能真正達到教化、引導、激勵的目的。宣傳幹部要當好輿情民意的偵察兵,要知道羣眾當前在想什麼、怨什麼、盼什麼,有什麼苗頭性的思想和傾向需要引起注意,有什麼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當前的主流民意是什麼,人民羣眾對黨和政府有哪些希望和建議。要把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結合起來,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突出羣眾的主體地位,堅持平等的態度、民主的作風,帶着感情去做羣眾的宣傳教育工作,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採用羣眾參與、溝通疏導、民主討論的方法,努力做到入情入理,潛移默化。

(二)宣傳思想工作要合力。宣傳思想工作是黨的一大傳統、一大優勢,是我們黨宣傳羣眾、組織羣眾、動員羣眾的強大思想武器。總書記同志強調,“宣傳思想戰線是黨的一條十分重要的戰線,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重要原則和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必須始終牢牢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宣傳部門要協調各方,並在實踐中形成整體合力,達到最佳宣傳效果。要進一步建章立制,探索機制,建立分類實施和分層培訓機制,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培訓機制和骨幹培訓、普及性培訓相結合的機制,大力開展隊伍培訓工作,着力抓好基層宣傳員的普及性培訓。積極探索有效的隊伍運行、管理機制,建立規章制度,制定隊伍獎勵、考核機制,調動宣傳隊伍的積極性,確保宣傳思想工作深入、持久、健康、有效開展。

(三)宣傳思想工作要合拍。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力和生命力來源於緊跟時代步伐;我們要緊密結合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推進宣傳思想工作的改革創新,要從時代的高度來認識宣傳思想工作,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宣傳思想工作,以改革的精神來推動宣傳思想工作。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要求,與時代同頻共振。要創新內容。緊緊圍繞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緊密結合我區工作實際,及時回答廣大幹部羣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要創新觀念。堅決衝破妨礙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形成符合時代要求和實踐需要的新認識、新思想。通過思想認識的進一步提高來實現工作思想的創新,找到打開工作新局面的新舉措。要創新形式。要深刻認識“三貼近”對於提高宣傳思想工作創新能力的極端重要性,把它作為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體現在宣傳思想工作的各個方面。準確把握人們思想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做到生動活潑、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加具體實在、入情入理、可親可信。要創新手段。充分運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推動各種文化傳播方式的互相融合,對幹部羣眾進行開放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傳思想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着力推進工作創新,不斷提高宣傳思想工作水平。要創新管理。樹立科學的管理思想,積極探索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運用科學管理方式,實現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要推進依法管理,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行政監督手段處理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問題。

標籤:進憲 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