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查報告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十篇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1

隨着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交通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發現在我校及附近路段存在一些交通安全隱患。常言道:“馬路如虎口”。交通安全不容忽視。那麼,我們應如何對待這一問題呢?家庭學校方面又應如何行動起來呢?在此,我們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瞭解。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十篇

一、研究內容

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它在給我們帶來眾多的交通便捷同時,也帶來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屢見不鮮。因此,我們做了一次關於交通安全問題的調查。

二、研究目的

1、上下學路上存在哪些交通隱患。

2、學校、家庭和社會如何行動起來保障中小學生上學交通安全。

三、研究過程

本次研究主要採用了問卷調查法。

首先,在學校範圍內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在校外對部分家長村民進行訪談。

最後,我們對所得的資料進行統計、整理。

四、研究結論與分析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部分人羣 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倖心理。除此之外,造成學校門口安全隱患還有其他原因:

1、農村道路建設設施落後,道路寬度有限。

2、過往村民不遵守交通規則。

3、學生在放學回家路上追逐玩耍,沒有注意環顧前後左右。

4、大型車輛、機動車太多,行駛速度太快。

通過以上調查可知,學校門口 交通安全事故的隱患是多方面的,有的來自學生和家長,有的來自交通設施不完備,更多的來自汽車司機和非機動車輛。

五、思考和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部分學生和家長不懂交通規則,缺乏交通安全意識的佔8%,認為學生和家長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佔6%,認為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佔51%。除此之外,造成中國小生上學安全隱患還有其他原因:

1、機動車佔道停放,使行使道變狹窄。

2、部分學生過馬路時沒有注意紅綠燈的變化。

3、學生在放學回家路上追逐玩耍,沒有注意環顧左右。

4、一些非機動車車輛不遵守交通規則。

5、單車、機動車太多,行駛速度太快。

6、流動人口多,存在隱患。

通過以上調查可知,中學生上學交通安全事故的隱患是多方面的,有的來自學生和家長,有的來自交通設施不完備,更多的來自汽車司機和非機動車輛。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還特意觀察到交通幹道旁邊的學校,學校大門口車輛較多。可是學校門前路段沒有斑馬線,沒有禁停標牌、指示牌,學校100米處的十字路口沒有安裝電子眼,過馬路時秩序混亂,一些司機有時開車速度快,到學校門口也不減速,還有一些機動車輛經常停靠在學校道路兩旁,對中學生上學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特此提出以下建議:

1、學校多開設交通安全課。通過課堂、專欄和講座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交通安全。同時,有條件可以開展相關活動,例如小交警活動等。

2、上學、放學時要由學校保安或者老師指揮過馬路。

3、家長過馬路時首先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4、學校路段多張貼一些有關交通安全的海報,讓大家意識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後果。

5、在學校附近的馬路上多豎立一些減速牌,多掛一些能讓學生看得懂的危險提示牌。

6、在學校附近100米內車輛限速,豎立醒目的標誌牌。

7、交通部門對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處以重罰。

8、強烈呼籲有關部門儘快在我們學校校門外的醒目位置設立攝像頭,以保證學生安全。

9、學校路段多張貼一些有關交通安全的海報,讓大家意識到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後果。

10、與村委會協商,改善學校門口道路硬件設施,如加寬道路,設立減速帶等。

六、收穫與體會

學校門口 交通問題,應該引起學校、師生及社會的廣泛重視。這次活動讓我們對學校的交通安全狀況進行調查,獲取相關信息,然後團結協作,對所有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和探討,並提出了較為合理、易於操作的建議,最後撰寫成調查報告。整個過程注重實踐與親身體驗,效果不錯。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2

伴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中機動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的人更加趨近於使用機動車作為代步工具。在各個城市的道路上,到處都有機動車的身影,它們馳騁的姿態為我國城市化增光添彩。人們在享受舒適出遊的同時,潛移默化之中也加劇了城市的交通運輸壓力。每天早晨七點至八點,以及傍晚四點三十分至六點這兩個時段,無論是在城市中的哪一個路口,都難免會有或大或小的堵車現象,即使有交警在道路中央指揮,龐大的車流量還是使道路造成了癱瘓,甚至經常引發一些或大或小的交通事故。在鄭州,類似的事件經常發生。在這飛速發展的時代裏,我們應該更加了解和關心我們賴以生存的交通環境。

一.鄭州市目前的交通狀況概述

近年來,隨着鄭州市社會經濟建設的強勁發展,機動車輛增長呈現迅猛之勢,儘管政府投入巨資新修和拓寬改造了大量道路,但是,目前在市區局部區域和部分道路仍出現交通擁堵現象,“行車難”問題嚴重。目前,鄭州市共有658個路口,其中信號控制路口400處,智能信號控制路口130個,監控路口路段為62處。市區雙向6車道以上道路34條,雙向4車道道路38條。從上述數字可以看出,市區多為雙向兩車道的道路,承載流量能力較弱。三環以內,貫通道路可以概括為5橫3縱,東西橫向貫通道路5條,其中全程貫通的道路2條:農業路和航海路,間接貫通的道路3條:金水路、中原路、隴海路;南北縱向貫通道路3條,沒有一條全程貫通,間接貫通的道路3條:花園路—紫荊山路、嵩山路、桐柏路。截止 年底,全市共有公交車線路為257條。X年新開公交線路26條,更新、增加公交車輛1 100輛,年末實有公交車5548輛,比上年增長5.3%;城市公交客運量達9.8億人次,增長7.5%。筆者從有關方面瞭解到,鄭州市頻繁出現交通擁堵現象的路段有:金水路全線,西環(長江路至中原路),紫荊山路(金水路至商城路),文化路(文勞路至國基路),南三環(中州大道至大學路),花園路(三全路至北環),中州大道(農業路至國基路)。頻繁出現交通擁堵現象的路口有:西三環與中原路交叉口,中州大道與黃河路交叉口,河醫立交,南陽路與農業路交叉口,東風路與信息學院路交叉口,經三路與緯五路交叉口,南陽路與農業路交叉口,京廣路與端午路交叉口。

二.鄭州市交通現狀調研與分析

通過對第一部分文獻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對鄭州市區整個交通狀況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為整個調研分析打下了初步的理論基礎。為了更加了解鄭州市的交通現狀,對鄭州的交通現狀進行初步的瞭解分析,我們河南工業大學城市規劃專業11位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對於鄭州市區四環以內的交通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

(一)調查對象、抽樣方法、調查方法與調查內容

1.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研究的對象為鄭州市轄區四環內所選定的各社會羣體,共需要175個調查對象。這次調查主要是有針對地調查鄭州市各大區域的主要道路及車流量較大的路口,調查地點主要包括鄭州市高新區;鄭州市碧沙崗公園附近區域;以及鄭州火車站附近區域,調查對象180人。

鄭州市高新區所選地區為:高新區管委會,瑞達路與科學大道交叉路口附近區域,北里廣場。

鄭州市碧沙崗所選地區為:碧沙崗公園,建設路與嵩山路交叉口附近區域,嵩山路與中原路交叉口附近區域。

鄭州市火車站所選地區為:火車站廣場,福壽街。

2.抽樣方法

本次課程調查在選定區域實際發放問卷180份,實際收回問卷174份,總回收率達到96.7%。其中,有效問卷173份,有1份無效問卷。接下來我們將對這173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總結。

3.調查方法

此次課題研究的方法是問卷調查研究分析法。課題組於20xx年10月製作出《鄭州市區道路交通狀況調查問卷》,隨後通過我們小組成員到各指定區域發放填寫和收回問卷。其中對於部分不識字的調查對向,我們採取一次解讀問卷題目,

讓調查者選擇,我們代為填寫。

我們調查成員分別到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北里廣場,河南工業大學,碧沙崗公園附近,火車站附近區域現場發放問卷。

我們調查人員到各個區調查訪問,請調查對向匿名填寫並及時收回。問卷統一彙總後,通過劃“正”字的方式記下該調查回答情況,然後輸入Excel表格,通過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課題小組對最終研究分析出的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的綜合分析。

4.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的課題內容為,通過問卷調查收集相關指標資料,研究鄭州市區道路交通狀況的現狀,歸納總結出其基本特徵,找出造成鄭州市區交通擁堵的`原因,並針對這些影響因素提出科學的改善建議。

(二)問卷分析結果

本次調研涉及的問卷試題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題至第五題,主要是調查對象個人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第六題至第二十二題,主要是調查鄭州市民對鄭州市區交通狀況的印象。在本章節接下來的分析中,我將對第二部分中“調查對象接觸交通媒體信息的情況”進行重點分析。

1.調查對象的基本樣本情況

根據調研數據可知,本次調研對象的男女性別比例為100:73,該比例能較為準確地反映出鄭州市常住居民的性別比例。調查對象的年齡大多位於18--29歲之間,佔到總人數的45.7%。

2.調查對象接觸交通媒體信息的情況分析:

問卷將對問題20—問題21進行分析。

問題20:您是以何種方式獲取及時的交通路況的?(可多選)

由表1和圖1統計數據顯示可知:在173份問卷就有87份問卷,即佔總數50.29%的調查者選擇了通過交通廣播獲取交通狀況的信息。此外,在173份問卷中有82份問卷,即佔總數的47.40%選擇網絡信息獲取交通狀況。在接觸交通媒介中,選擇其它的調查者,僅僅佔到1.73%。選擇短信諮詢朋友的調查者僅為12.72%。同時,電話、微信、電視等媒體,依然在發揮着其傳播的作用。

問題21:現有交通媒體對交通路況的幫助作用有哪些?:

從表2和圖2中發現,鄭州市民覺得交通媒體對交通路況的幫助作用的方式 多種多樣,這些方式相對平均。其中,及時公佈路況佔30%,反映交通運行情況佔27%,減少出新堵塞佔22%,間接疏通佔20%。此外,僅有1%的調查者選擇其他,説明鄭州市民基本認同前面的四種交通媒體對交通路況的幫助作用的方式。

結語:

本課題組通過發放問卷,整理問卷,根據彙總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等一系列的調查研究過程,對目前鄭州市區道路交通狀況作出了初步描繪。經過提煉總結出了鄭州市區道路交通現狀,並總結出在問卷分析中鄭州市民接觸交通媒體信息情況的幾個特點。

通過這一系列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目前鄭州市的交通存在許多現實的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例如説採用多種多樣的媒介方式來向市民提供最新的道路交通狀況,這樣可以方便市民出行。從而也對鄭州市交通的便利運行起到積極的作用。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時間:

1月25日下午2:30

二、調查地點

路口

三、調查方式:

街頭觀察

四、調查人

甄子浩 秦寶寶 遊翔

五、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佛山市南海區交通安全情況,發現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提醒大家“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工作、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交通工具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然而在大家感歎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一個個蓬勃的生命消失在飛馳的車輪下,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間支離破碎,特別是那些還沒有踏上社會的中國小生,也遇到了這樣的災難,親人哀傷的呼喚,始終留不住弱小的生命。當目睹過事故現場慘不忍睹的受害者屍體和拋灑在路上的灘灘血跡,聽到過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痛苦的呻吟及嘶心裂肺的哭聲,每當此時,你心裏會覺得難受嗎?

為了瞭解文明交通問題,我來到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草場的路口,我先觀察了大體情況:發現在1小時內只有2/3的人遵守交通規則,還有1/3的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突然,我的眼球被一羣十四、五歲的少年吸引過去,馬路這邊明明是紅燈,而他們卻毫無忌肆,在車水馬龍中飛奔到馬路對面。唉,這也太危險了吧!我轉過身,又看到了驚人的一幕:一輛豪華的奔馳“率領”着三四輛三輪車不管三七二是一便闖了過去,我不由的為他們出了一把汗:有多少人就在這一瞬間被奪去了生命啊!人們都説,紅燈如虎口。可是老虎再兇,也只能一口吃掉一個人,而交通事故則會一口吞噬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生命。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組數字: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50萬人,其中中國小生佔了10萬多。而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則無法謙虛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都在10萬多人,平均每天死亡達300人,這真是一個比戰爭還無情,還殘酷的數字。

是什麼導致我們道路交通事故頻頻發生的原因?據交通警察調查統計,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極少數屬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駕駛員或行人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無證駕車、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車、酒後駕車、強行超車、行人不守交通規則等。綜觀這麼多起交通事故,我們不難發現,我國交通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不珍惜生命,不遵守交通規則。

所以,我現在教大家學習三大本領:一會走路、二會騎車、三會乘車(這三個“會”的含義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時,要走人行道或在路邊行走,過馬路時,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不亂跑、不隨意橫穿,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杆,遵規矩、保生命。

2、乘車時,等車停穩先下後上;坐車時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

3、不要搭乘超載車,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農用車,尤其是人貨混裝車。

4、12歲以下不要騎車。騎車時要靠右走,車速不能過快,更不能雙手離把,不逆行,不要騎英雄車。自行車後座不能載人,騎車拐彎時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幫忙。

6、遇到交通事故,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同伴被車撞倒,要記下撞人車輛的車牌號,車身顏色或其它特徵。

最後,我希望廣大民眾都行動起來,讓江北水城——聊城更加文明,讓我們“珍愛生命,安全出行”吧!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背景

當前,我國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擁擠、車輛堵塞、交通秩序混亂的現象,已成為城市發展的“瓶頸”問題。隨着我國城市規模和經濟建設飛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劇增加,大量流動人口湧進城市,人員出行和物資交流頻繁,交通需求急劇增長,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趨緊張。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以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公共交通體系,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適的交通環境,引導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統是國外大城市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成功經驗,也是我國大城市解決交通問題的惟一途徑。 城市軌道交通定義:城市中使用車輛在固定導軌上運行並主要用於城市客運的交通系統稱為城市軌道交通。

在中國國家標準《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詞術語》中,將城市軌道交通定義為“通常以電能為動力,採取輪軌運輸方式的快速大運量公共交通的總稱”。

一般而言,廣義的城市軌道交通是指以軌道運輸方式為主要技術特徵,是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系統中具有中等以上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有別於道路交通),主要為城市內(有別於城際鐵路,但可涵蓋郊區及城市圈範圍)公共客運服務,是一種在城市公共客運交通中起骨幹作用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系統。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目的

1、瞭解我國城市軌道的歷史發展概況

2、瞭解我國城市軌道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3、瞭解我國城市軌道發展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包括對裝備製造業、就業、城市空間佈局、城市環境等的影響。

(二)調查方法

本報告針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現狀及對社會的影響展開調查。調查採取從網上搜尋大量資料並進行篩選總結的方法進行。

(三)項目執行

調查時間:自20xx年11月12日 至11月15日。

三、調查結果

(一)中國各大中城市的軌道交通發展歷史(即已建成通車的城軌交通) 1908年,我國第一條有軌電車在上海建成通車,揭開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序幕。隨後,大連、天津、瀋陽、北京、哈爾濱等城市相繼修建了有軌電車線路,也在當時的城市公共交通中發揮了骨幹作用。舊式有軌電車行駛在道路中間,與其他車輛混行,運行速度不高,正點率低,。隨着汽車工業的發展,城市道路面積明顯地不夠用。到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各大城市開始相繼拆除舊式有軌電車,到50年代末,只有大連、長春、鞍山等個別城市保留至今。

由於人口及汽車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積和無限增長的汽車數量產生了尖鋭矛盾。城市軌道交通再次進入規劃者的視野。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5

一、全區公共交通事業發展基本情況

1、整合公共交通資源,公交線路集約化改造效果初顯。長期以來,我區公交車輛大多采取業户掛靠經營方式,由私營車輛掛靠公交運營公司從事公交運營,導致運營車輛舊,車型不統一,班次不合理,運營能力不足。鑑於上述營運方式的諸多缺陷,在廣泛調研,多方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交通主管部門對部分公交線路進行了集約化改造。截止目前,我區共有 1路直達、11路、50路、98路、113路、161路、300路等7條公交線路完成了集約化改造,改造後,車容車貌和服務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羣眾出行變得更加便捷。

2、公交站場建設實現突破,公交行業規模不斷擴大。XX年10月20日,列入交通部客運站建設計劃和淄博市交通規劃的客運站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採取環形孤島模式,分為上中下三層,集出行、購物、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該客運站的投入使用,實現了公交、長途的“零距離換乘”,解決了火車站廣場交通擁擠、環境衞生髒亂差的狀況,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增強了中心城區服務功能。目前,該客運站已運營近兩年,運營秩序良好。隨着城市居民對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斷增加,及時延伸調整公交線路6條;更新公交車110 台;城區公交車萬人擁有率達到5標台以上;更新添置天然氣公交車47台;770台出租車進行了雙燃料改造。

3、公交運輸能力穩步提高,行業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近年來我區公共交通運輸能力穩步提高,客運總量、車輛裝備穩步增長,服務網絡不斷擴大,公交運力不足、羣眾出行不便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目前,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覆蓋率大於70%,城區公交車平均運營速度20公里/小時,公交準點率達到95%以上,公交車輛出行分擔率達到20%。共建設完成景觀式候車亭5處。公交網絡實現了全通達、全覆蓋,11路、50路、113路、117路、118路等線路覆蓋城區主要地區。離休幹部、傷殘軍警、盲人、65歲以上老人、學生等特殊羣體享受到11路公交車的免費或優惠乘車待遇。開展了“創建文明行業”、“文明交通行動計劃”、“乘客滿意工程”“愛心送考”等活動,公交行業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4、城市客運市場管理有序,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實施“雙基”工程,確保安全形勢穩定。加強車輛檢測、駕駛員駕駛行為監管,始終堅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保障了全區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形勢的穩定。進一步強化基礎管理工作,企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交通主管部門對車輛技術和人員檔案實行精細化管理,實現“一車一檔”、“一人一檔”,在公交客運公司推行了“星級企業評定”和“質量信譽考核”等制度,企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加大對違章行為的治理力度。以開展“道路運輸百日安全集中整治”、“迎省運、保暢通”等專項活動為契機,加大路巡路查和路面執法力度,對 “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 “黑三輪、黑出租、黑摩的”及“倒客”、“宰客”等不法行為進行查處,維護了城市公共交通市場秩序,確保了我區客運市場安全、文明、有序。

二、我區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主體地位尚未確立。公交優先戰略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總體滯後。我區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擔率不高,與公交發達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公交服務能力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不高,公共交通在緩解城市擁堵、建設低碳交通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城市公共交通線網構成主要以公交樞紐站為依託,實現點與點的連接。長期以來,我區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薄弱,缺乏統一規劃,特別是在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時沒有把公交設施配套納入統一規劃,給交通營運、管理和居民出行帶來不便。

3、公交行業發展後勁不足。城市公共交通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政府應對城市公交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但由於財力所限,城市公交缺乏應有的補助和資金扶持,使原本屬於社會公益性的公共交通行業發展受到制約,帶來班線密度不高、始發時間不早、末班時間不晚等問題,公益職能發揮受限。

4、公交服務質量與不斷增長的出行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由於現行體制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許可權限在市交通運輸局,我區交通管理部門只負責具體管理工作,開闢新線、遷站、線路調整等諸多事項,都需多方協調解決,程序較為複雜,致使辦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時滿足人民羣眾的要求和意願。

5、城鄉客運發展不協調。長期以來,由於我區城鄉二元化結構的存在,導致城市公共交通與道路客運班線一直處於二元管理狀態。城鄉道路、場站、運力等資源難以共享和優化配置,經營成本和票價差距較大;城鄉客運體系互不兼容,阻礙了城鄉銜接、方便快捷的一體化客運網絡建設;部分比較偏僻的線路,受客流量小、線路規劃不合理、運營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存在虧損現象,導致線路經營者服務態度消極,甚至因為無力負擔而影響運行;城鄉公共客運服務不均等,農村和郊區居民進城難和出行不方便的問題突出,對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造成較大障礙。

三、對全區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的編制,確立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地位。近年來,我區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構築功能完備的公交網絡,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務體系,已成為當前和今後羣眾的迫切要求。有關部門應加快編制《公共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在編制和調整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礎設施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需要,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促進全區公共交通系統的協調發展。確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目標,確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科學規劃和建設,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優化營運結構,形成干支協調、結構合理、高效快捷並與城市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公共交通系統,為羣眾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經濟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城市公交事業與羣眾公交素質同步發展,着力打造“文明公交”品牌。

2、以公交企業集約化經營帶動公共交通線路的優化。公共交通最終的服務對象是公交乘客,在優化公交線路方面,應確定公交最優線路模型的優化目標和約束條件。鼓勵公交企業進行集約化經營,有利於解決市場資源佈局分散問題,實現業內資源優化配置和集約經營,而且還可為政府扶持公交行業發展、監管公交行業服務提供固定、明確的途徑和載體。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以公司制的經營主體取代承包、租賃經營,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公交客運市場經營秩序。通過集約化改造經營,對山區客運線路和近郊客運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改造,實現公共交通線路的優化。

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規範的公共交通補貼補償制度。逐步落實財政支持和補償機制。制定可行的優惠政策,減輕公交企業的税費負擔,彌補城市公交建設與發展資金缺乏的問題;建立規範的財政補償機制,對國有公交企業因價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虧損予以補貼,對因公交企業承擔社會公益性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所需要的資金給予財政補貼。另外,政府應逐步加大對公共交通站場、車輛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城市公交的建設與發展;將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納入公共財政體系,在資金上統籌安排,重點扶持;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當中,抽出部分資金,用於城市公共客運交通規劃確定項目的建設及車輛、設備的更新,使公交事業發展有穩定的資金來源。

4、加強公交發展水平的考核與評價,全面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共交通企業經營和服務質量的監管,規範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營運、妨礙公共交通正常運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為;要制定科學規範的考核評價機制,逐步建立推行等級服務評定製度,開展文明線路創建活動,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公共交通企業要科學調度車輛和編制運行圖,加大行車密度,縮短乘客等候時間;要加快車輛更新步伐,積極選用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的車輛,淘汰環境污染嚴重、技術條件差的車輛;要加強對公共交通站場、車輛、設施裝備的維護保養,為羣眾創造良好的乘車和候車環境;加大對公交駕乘人員的培訓,制定技術和服務評定標準,將駕乘人員的工資收入與服務質量、服務效能直接掛鈎,提高公交一線駕乘人員改善服務、提高質量的自覺性與積極性,為提升我區公交服務和社會滿意度注入生機和活力。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6

21世紀,作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主要載體的城市,如何面向新世紀,更好地成為帶動所在區域走向現代化的火車頭,已成為我國許多城市的決策者們和普通居民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雖然城市不同,其存在的問題、面臨的任務和追求的目標亦不相同,但對於城市交通人們卻不得不給予足夠的重視。

據專家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以小汽車為背景的城市交通問題將有一個大發展,併成為城市問題的第一號難題。大連處於二線城市的前沿,城市交通問題尤為嚴重。

本次調查的問題涉及大學生目前對大連交通問題的見解,大連交通問題是一直困擾居民日常活動的一道難題,也是當前我國城市交通主要問題。

(一)交通流量增長迅速,道路設施建設帶後。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我國高速度的經濟增長刺激了城市交通的大發展。從1985年到1995年,機動車的年增長率達12%—14%,個別城市甚至達到30%。據估計,北京市機動車增長率為15%,小汽車增長率達到42%。大連市民用機動車近15年增長9倍。上海市中心區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左右。

與此同時,各大城市雖加大了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基礎設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道路建設仍然滯後於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1980年全國城市道路總長2.95萬公里,1995年達到13.03萬公里,萬人擁有的道路長度由3.3公里上升7.0公里,人均面積由2.8平方米上升到7.3平方米,到1996年又上升到7.5平方米。但北京、上海分別僅為5.6、4.5平方米。儘管如此,與國外城市相比,反映道路擁有水平的人均長度和麪積指標仍然偏低。不僅低於發達國家同類城市的20平方米,也低於中等發達國家的10平方米水平。特大城市道路年增長率為2—9%,而機動車增長率普遍在15%以上。

(二)公共交通發展緩慢,個體交通增長過猛。

由於道路擁擠,常規公共交通運營速度下降,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和承擔的客運比例也不斷下降。這使部分公交乘客轉向其他交通方式,導致大部分城市的出行以自行車為主,交通結構個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面各種車輛大幅度增長,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增長卻相對慢得多。1978年到1993年全國機動車數由186萬輛增加到2490萬輛,15年增加了12.44倍,差不多同期北京市的機動車也增加了10.5倍,其中私人汽車從無到有,從1987年的3490輛增加到1995年的60000輛,8年增加16倍,年平均增長率42.5%。而同期公共汽車僅由2.58萬輛增加到10.85萬輛,增加3.2倍。目前,我國大、中城市公交出行的比例只佔出行總量的17.2%和10.11%。因公交出行比例相對減少,個體交通工具出行量大增,造成道路利用率進一步降低,城市交通擁阻加劇,如此形成惡性循環。至1994年底,我國大城市自行車出行比例大體保持在50%左右。有些特大城市已超過60%。我國擁有4億輛自行車,其中1.8億集中在城市,年增長率繼續保持在10%左右;摩托車同樣在發展,特別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和部分內地城市增長迅速,有的達到50%——100%的年增長率。

當然除了這一系列令人矛盾的數據增長之外我們國家政策中也正在積極的改善和麪對這一問題。

(一)各級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的“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有力的促進了城市公交的發展。

北京市於20__年出台了《關於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意見》,確定了“兩定、四優先、三步走”的發展思路。“兩定”即確定發展公共交通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確定公共交通的社會公益性定位;“四優先”即公共交通設施用地優先、投資安排優先、路權分配優先、財税扶持優先;“三步走”——第一步,就低統一票制票價,優化提升地面公交系統;第二步,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實行全網低票價政策;第三步,對郊區公共客運進行改革,加快構建農村公共交通系統。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__年9月頒佈了《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針對全省公共交通的資金來源、用地保障、市場監管等重大問題制定了保障措施,提出了公交場站與新建小區、開發區、大型活動場所“四同步”(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規定。

(二)城市公交發展的硬件環境得到改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資力度,20__年全國城市公交系統投資達604億元,比20__年增長了68%。

根據《20__年城市、縣城和村鎮建設統計公報》可知,20__年末,我國城市擁有公共交通車輛37.9萬標台,其中軌道交通車輛8636標台。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10.23標台。出租車95.9萬輛,客運輪渡758艘,公共汽車、電車線網總長度14.37萬公里,比20__年末增長50.00%。城市公共交通全年運送乘客769.8億人次,其中公共汽電車532.6億人次,佔69.2%;軌道交通22.1億人次,佔2.9%;出租汽車212.5億人次,佔27.6%;客運輪渡2.6億人次,佔0.3%

全國200多個城市陸續開設公交專用道3216公里。北京、杭州、常州、濟南已開通巴士快速交通專用道(BRT),成都、天津、瀋陽等1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巴士快速交通。此外,公交無障礙設施建設逐步加快,大大方便了殘疾人等弱勢羣體的乘車需求。

20__年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6422億元,佔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68%,佔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47%。其中公共交通分別占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總投資的13.3%。

20__年~20__年,全國各城市僅在公交場站建設方面投資就多達4000多億元。先後建成了深圳羅湖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市動物園、六裏橋等綜合客運樞紐,體現了零距離換乘、綜合運輸的思想。很多城市還設置了港灣式公交站台和公交信號優先系統,公共交通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方便了市民出行。

20__年底,中國內地已經有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長春、大連、武漢、深圳、重慶、南京等10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線路總計達30條(含有軌電車和磁懸浮線路),通車總里程729公里(含磁懸浮)。預計期間全國將會建設1500公里左右軌道交通,總投資額在4000-5000億左右。

隨着硬件環境的改善,公交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近年來,各地公交企業先後開展了以“星級服務”為主的等級服務評定製度,制定了具體的考核標準和社會監督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激勵機制。“無人售票制”和公交IC卡迅速普及,長三角地區部分城市還實現了公交IC卡的異地聯網互通。GPS、GIS等智能化公交營運管理技術廣泛應用,公交車速和安全性顯著改善,很多城市開通了社區巴士,在城市支路上開通公交線路,擴大了公交線網的覆蓋面,方便了羣眾出行。20__年,北京市地面公交日均客運量達到1148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7%;公交出行比例達到34.5%,較上年提高了4.5%。同時,地面公交平均運營速度15.2公里/小時,比20__年提高了8.6%。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7

問卷調查方案及過程

將規劃大綱中有關的問卷調查部分形成了一張調查問卷。於XX年4月15日進行了此次問卷調查。共派出6個小組,每組兩人,共12名學生參與。問卷地點為:天健園、研究生院、一食堂、商業街和各行政樓。每組分發問卷25份,共分發問卷150份,收回148份,其中學生121份,教職工及其他工作人員26份,外來人員1份。

問卷調查成果與分析

1)校園內出行方式

在校園內的出行方式選擇中,68%的學生和62%的教職工選擇了步行;26%的學生和8%的教職工提到環遊車;騎自行車的學生佔8%和教職工的8%相同;有15%的教職工選擇在校內開車為主。不過,由於調查樣本的限制,教師中開車的比例應該會更高。

可見,步行是校園內主要交通方式,環遊車為學生的主要輔助方式,機動車是教職工的主要輔助方式,而自行車是比較次要的交通方式。

2) 校園內主要交通問題

關於校園內的主要交通問題,學生提到最多的是“學生出門不方便”,有39%的學生提到,這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想。其次是“學生的交通安全得不到保證”,有35%的學生提到,説明學生們對自己的安全非常關注。第三為“學生上課不方便”,提到率為31%,説明近三成學生覺得從宿舍到教室不夠方便。再往下的選項為“行人和機動車相互干擾”和“交通意識淡薄”,分別有29%和27%的學生提及。

而教職工提及最多的是“交通意識淡薄”(38%),説明教職工覺得學生和部分開車人的交通意識問題最大,顯示在對待交通問題的認識上師生有很大的角度差異。其次為“行人和機動車相互干擾”(31%),再其次為“學生出門不方便”(27%)。再往下,教職工們提到較多的兩個選項時“學生的交通安全得不到保證”(26%)和“停車找不到合適的地方”(26%)。

對待交通問題,師生關注點不同。教職工開車的多,關注交通意識和安全問題,也瞭解學生出門不方便的問題,停車不便也是教職工重點關注的。學生們從自我的感受出發,對出校門的不便、去教室的不便、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角度提出了問題。平衡師生之間的認識差異,合理照顧兩類人羣的需求,是我們必須認真考慮的!

3) 對門禁的態度

對於目前的門禁刷卡系統,58%的學生和62%的教職工持支持的態度,由於覺得影響交通而持反對態度的分別佔16%和19%,其他人選擇中立。

説明對於當前的門禁系統,大多數人採取比較認可的態度。

4)關於五四大道沿線的管理方案

五四大道目前局部路段採取了分時段交通管制措施,針對五四大道交通管理問題,我們設置了選項,統計結果如下:

現在管理的就挺好,繼續保持

在一些路口增設紅綠燈信號系統,規範路口的管理

增設交警和志願者,管理好路口的人流與車流

其他

學生

29(24%)

51(42%)

37(31%)

10(8%)

教職工

3(12%)

7(27%)

12(46%)

4(15%)

在這個問題上,師生也有較大的分歧。許多教職工不希望延續現行管制方案,其中多數選擇採取較為柔性的措施管理;而學生們除了有約四分之一的支持保持現狀外,贊成紅綠燈方案的學生佔多數。教職工中雖然也有贊成紅綠燈方案的,但考慮到校園內的紅綠燈沒有監控系統和執法權力,支持度就沒有學生高。五四大道特別是校醫院到建工樓段是校園交通的矛盾集中段,對於這裏的管理方案,確實需要認真評估。

5)關於新設護欄的認識

校園新設的護欄主要功能為分隔車流與人流,同時有降低車速的作用。該措施得到60%學生和46%教職工的完全支持,還有29%的學生和35%的教職工在支持的同時希望略作優化。持反對態度的學生和教職工均不及兩成。

説明目前新設的護欄得到了大多數師生的認可,只是可能需要在引起不便的局部地方略作調整。

6)關於機動車的看法

對校內機動車,學生看法前三位分別是“車速太快,危險”(56%)、“ 機動車太多,建議限制”(25%)和“ 還好,老師開車比較注意”(15%);教職工看法前三名分別是“車速太快,危險”(35%)、“減速帶太多,開車不爽”(27%)和“還好,老師開車比較注意”(23%)。

師生都認為車速太快是個問題,不過學生傾向於限制車數,教職工關注開車舒適度。當然,大家一般認為,教師們開車比社會人員會素質高一些。

7)關於車輛的停放

車輛停放我們分為兩個問題,一個是對亂停亂放地域的認識,另一個是對管理措施的調查。

關於亂停亂放嚴重的區域,學生認為最嚴重的是食堂周邊(45%),其次為后街門(四號門)(44%),第三是商業街(39%),第四為教學樓(34%),其他地域提及數較少;教職工認為最嚴重的區域是商業街(38%),其次為食堂周邊(35%),第三是教學樓(19%),其他地域提及較少。

對於車輛停放的管理,提及“在需要的地方增加停車位”的最多,學生有53%,教職工有58%;説明提供充足的停車位是最基本的措施。學生提及第二的是“部分地段請交警參與管理,對亂停車可能進行罰款等處罰”,佔42%;第三位的是“對亂停亂放車輛予以警告”(40%);説明學生們更傾向於嚴格的管制措施。而教職工選擇的第二選項為“如果附近沒有車位,引導到其他停車位去”(42%),第三選項才是“部分地段請交警參與管理,對亂停車可能進行罰款等處罰”(31%);説明教職工更偏向於柔性的管理措施。

8)對校園環遊車的看法

對校園環遊車設置的多選題學生們普遍多選,説明學生的關注度高。提及率高的選項依次是:“線路設置可以優化,比如行政樓、文法樓表示很不方便”(49%),“有時候等了半天也沒見環遊車”(40%),“對環遊車駕駛員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和服務意識教育”(36%),“建議仿照公交車站修建環遊車站點”(35%),“經常等到了環遊車卻無座位,上不去”(31%)。而教職工同樣對環遊車的線路設置最不滿意(62%),其次強調環遊車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服務意識的提高(42%),建議建公交式站台的有35%。

環遊車線路設置師生反應最大,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提高環遊車的服務意識,增加發車數量,新建站台改善候車環境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改進意見。

9)關於自行車交通

自行車交通作為環保、健康、時尚的交通方式,贊同大力推廣的遠遠超過認為自行車太多的。師生共58人贊成,只有共7人反對。

而關於校內公共自行車系統,共有46個(31%)師生表示沒有用過。認為公共自行車“借與還不方便”的師生共有52人,佔總調查人數的35%;認為公共自行車“借用時間太短”的共有30人,佔總調查人數的20%。

另外在調查時和學生的談話中,我們瞭解到很多學生不願意騎車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車輛經常丟失。如果保安問題不解決,自行車的普及與推廣是難以實現的。

10)關於商業街車輛管理

關於商業街車輛管理,贊成“嚴格禁止機動車進入與停放”的比例最高,學生佔60%,教職工佔73%;認為“不妨允許車輛進入,規範停放”的學生有25%,教職工有“15%”;認為“應允許沿街商户的車輛偶爾進入與停放”的學生與教職工佔總數的9%;另有佔總數9%的`被調查者覺得無所謂。

大多數人覺得商業街應該禁止車輛進入。

11)關於對人行道的看法

關於校園人行道的看法,提及“現有人行道的設置比較合理,無需大的調整”的人數最多,包括40%的學生和54%的教職工。其次為“人行道經常有其他車輛、障礙,需要整治”,有34%的學生和31%的教職工提及。另有佔總數22%的人提到“人行道台階太多、太高,不利於行走,建議改進”,以及有20%的人提到“有的地方人行道寬度不夠,需要拓寬”。

調查表明,師生對校區人行道基本還是滿意的,需要改進的地方是都是局部的管理、維護、拓寬、改善等。

12)關於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我們分為兩個題目來問。

在回答:“您在校園內覺得自己的交通安全有保障嗎?”的問題時,前三名的選項依次是“不好説,幾萬人的大學難免出點交通事故”(47%),“ 還好,校園裏的人素質較高,至少比外面要安全”(31%),“ 有,最近學校非常關注交通安全”(16%)。説明師生們能夠以比較達觀的態度面對交通安全問題,而且學校對於交通安全的重視大家也都感受到了。

在回答“您認為校園內哪些交通現象有損交通安全?”的問題時,統計結果如下:

選項

高峯時段人多車多,交通混亂

機動車速度太快

學生走路、過路口不看車

環遊車開太快

社會車輛隨意進校園

車輛亂停亂放

缺乏有效的交通管理

其他

學生

人數

66

49

52

53

48

31

39

3

比例

55%

40%

43%

44%

40%

26%

32%

2%

教職工

人數

14

11

14

12

12

7

7

1

比例

54%

42%

54%

46%

46%

27%

27%

4%

“高峯時段人多車多,交通混亂”的提及率最高,共有80師生提及;其他選項如“學生走路、過路口不看車”(共66人提及),“環遊車開太快”(共65人提及),“社會車輛任意進校園”(共60人提及),“機動車速度太快” (共60人提及)。這些問題,都不可能是單獨某一方面能夠改變的。有的無法徹底改變,只能有序組織--如高峯時段大量的人車;有的需要有效的綜合治理才能緩解。

13)關於交通教育

關於交通安全與交通意識教育,學生中提及“對每一個進入校園的人,每一輛進入校園的車都要提醒注意交通安全”的最多,佔64%;而“重點加強對學生特別是新生的交通教育”的提及率第二,為52%;“重點加強對教師特別是開車的教師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提及率第三,為42%。教職工中對上述三個選項的提及率相差不大,而且都超過了42%。

只有8%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再進行更多的交通教育或者無所謂。

問卷調查表明,大多數被調查者贊成對進入校園的每一個人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不僅包括外來人員,也包括學生和教職工。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8

一、活動主題及宣傳口號:

“關愛生命、文明出行”

“文明出行每一步,關愛生命每一天”

二、實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和交通宣傳等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學生文明參與交通意識和自我防範的能力。

1、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活動安全、交通安全、物品安全及其他安全教育。

2、公德教育:包括不能擁擠喧譁、注意公共衞生、不亂扔果皮紙屑、愛護公物等。

3、組織紀律教育:包括要集體統一行動、不要掉隊、不得擅自離隊、聽從教師指揮等。

4、環保知識的宣傳。

三、活動內容及流程:

(一)校內:

1、發出一份倡議:

利用升旗儀式進行一次有關安全出行的國旗下的講話,在校園內發出一份“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倡議書。

2、開展安全知識宣傳:

通過櫥窗和展板進行安全知識宣傳,重點進行“遵守交通信號”、“拒絕乘坐安全隱患車輛”等安全常識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患意識。

3、看一部安全宣傳片:

組織學生觀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宣傳片,通過一些真實場景感染學生,提升安全意識。

4、開好一次主題班會:

通過主題班會向學生宣傳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讓學生清楚知道如何遠離危險,如何保護自己、健康成長。

5、出好一期黑板報:

充分利用好班級宣傳陣地,讓學生養成時刻關注安全的意識和習慣。

6、開展一次學生交通安全檢查:

就學生上學、回家乘車問題進行一次大排查,要求自行車、電動車做到“三有”:有剎車、有車鎖、有車鈴;學生騎車必須填寫申請表並讓家長簽字同意。

(二)校外:

1、印發一封致家長的`公開信:

給每一位家長髮放“關愛生命,文明出行”《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集中進行詳細解讀,確保每一位家長知曉交通安全常規要求,並在交通安全責任書上簽名。

2、舉辦一次交通安全圖片展:

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交通標誌、紅綠燈、交通信號、斑馬線、汽車上的注意事項等知識。

3、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

組織學生走進小區,走向街頭,向小區居民和路人發放文明交通傳單及宣傳圖片、資料。

4、開展一次問卷調查:

向居民、路人、學生家長髮放交通調查問卷,通過問卷瞭解當地居民交通安全的情況和交通安全的意識,提醒家長文明行車、乘車成為孩子文明出行的好榜樣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9

一、基本情況。

某縣濱江臨海,河網密佈、地勢平坦。全縣總面積1876平方公里,總人口110、9萬人,是全國有名的農業大縣。建國以來,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立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溝挖河,大力開展農村水利和交通橋樑建設,共開挖一級河5條、二級河20條、三級河384條、四級河1117條,同時形成農村交通橋樑3465座,其中縣屬橋樑623座,包括一級河道橋樑35座、二級河橋樑250座;鎮交界河道橋樑74座;墾區防汛橋樑264座。農村水利和交通橋樑等基礎設施的形成,為全縣人民安居樂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存在問題。

如東縣農村交通橋樑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相關客觀條件的變化,一些問題和矛盾也逐漸顯露出來。

1、橋樑損壞嚴重。目前絕大數農村橋樑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運行多年,日久老化,基本上都已到了更新改造時期。在縣屬623座橋樑中,有280座屬損壞和危險橋樑。這些橋樑中有的橋樑橋台基礎下沉或位移;有的雙曲拱橋主拱圈斷裂;有的橋樁斷裂、橋身扭曲變形、大梁鋼筋鏽蝕掛落、微彎板斷裂;有的無安全帶、無欄杆等等,險情眾生、人員傷亡事故時有發生,經鑑定,其中有63座橋樑必須立即拆除修建(不包括鎮內、村內橋樑),有37座橋樑必須維修。隨着農村機動車輛數量、噸位的不斷增加,農橋損壞程度越來越厲害,為了確保交通安全,一些危險橋樑不得不打墩限載通行,既影響了當地農副產品外銷,又危及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羣眾要求改建危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2、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全縣農村交通橋樑、公路、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靠各級政府和集體投入。欠債多、資金投入不足已成為制約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環境的重要因素。據調查統計,全縣將有970公里的道路需要新建或改造,共需經費43506萬元,其中20__年需要完成鎮村道路321公里,共需投入資金8028萬,剔除省可補資金,縣、鎮、村各級需要投入4818萬元;全縣有30%的一、二級河及45%的三、四級河急需疏浚,工程量達3500萬方;當年急需拆除重建和維修橋樑需要資金1563萬元。而目前可用於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十分有限。税改前,全縣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經費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在向農民收取的“兩工”以資代勞款中安排一部分;二是縣財政預算外資金每年安排800萬元左右;三是從收取的水利工程水費和水利資源費中安排一部分。隨着農村税費改革的逐步深入,向農民收取的“兩工”及水利資源費已經全部取消,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只能用於償還村級債務和興辦一些村內的小型農田基本建設,已不可能拿出資金用於農村橋樑建設。縣鎮財政也十分拮据,確保運轉和加快的矛盾十分突出。

3、管理體制不順。目前我縣農村公路和農村交通橋樑設施實行分塊經營、分塊管理的運作模式。即農村公路建設、維修及管理由交通部門負責,農村橋樑修建及管理由水務部門負責,導致在路橋規劃和資金安排上難以通盤考慮,缺乏科學性、合理性,路通橋不通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當前農村公路建設全面推進的同時,更給農村交通橋樑的更新改造增加了新的壓力。同時,縣、鎮、村之間橋樑管護責任制也不夠明確。

三、對策建議

1、積極探索並形成多元化的農村橋樑投入機制。農村橋樑建設和危橋改造,資金來源是個難點。要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農村橋樑建設中資金投入的困境,必須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一是要用足各項扶持政策,積極向上爭取農村橋樑建設方面的配套資金;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本級政府的財政的投入力度,儘可能安排更多的資金用於農村橋樑建設;三是通過橋樑冠名權轉讓、受益地塊土地收益金提留和社會募捐等途徑向社會籌集。

2、要通過創新機制,落實農村橋樑管用責任制。明確各級橋樑的建管主體,實行分級投入、屬地管理,制訂、完善責任到人的管護制度,建立農村橋樑建設、管理、維護的良性運行機制。

2023年交通調查報告 篇10

一、設置交通工程專業的必要性

1、交通工程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交通工程行業是一個多元化綜合性產業,其服務範疇早已超出了傳統交通工程業的概念。它涵蓋港口(集箱)、公路、航空、鐵路(軌道交通)、橋樑、水路交通、管道交通、代理、報關、倉儲、物流管理和汽車維修等行業領域, 近年來,我國交通工程行業仍舊保持着快速的發展勢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人才的緊缺已是制約企業、行業繼續發展的關鍵瓶頸。據統計交通行業的需求量佔建築行業對畢業生需求量的60%,近年來還以增幅8%的速度穩步增長。

未來的交通工程行業將以公路、鐵路(高鐵、地鐵、輕軌)、航空為主要方向,行業發展對人才需要也將側重於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從事交通運輸規劃、交通工程設計、交通控制系統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人才需求成直線增長。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我國交通工程行業從業人員約340.5萬人, 交通工程行業人才缺口已達15萬人。截至20xx年10月我國有各類交通類企業101857家,同比去年,減少186家,下降了0.18%;從業人員404萬多人,同比去年增加了50多萬人,增長了16.1%。因此按照行業目前的發展速度, 加之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數量與質量一時難以達到企業要求,交通工程專業人才缺口將愈發明顯。

2、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分析

經濟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經濟活動的加強,必然導致原材料、產品和人員的流動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導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運輸需求的增長是刺激運輸供給、促進區域交通發展的重要市場信號。城鄉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將會使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區域交通的建設上來。公路網做為區域交通的重要子系統,必將得到更快的發展。

公路交通建設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交通工程項目的發展影響區域資源開發,交通工程項目的發展影響社會進步,交通工程項目的發展影響對外的聯繫,區位和交通條件是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推動地區工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區位和交通條件是吸納投資的基本保證,因為原料、材料和產品的運輸都依賴於交通條件,而且良好的交通條件也保證了足夠的物流、人流和消費市場,它們

也是促使其他相關產業鏈的有利因素。相比於公路,鐵路系統由於其運輸效率高, 因而更有助於吸引外來投資,從而能夠有效地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地區經濟發展應注重於有計劃的產業結構調整。河南省區域經濟的分析印證了產業結構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以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主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此外,區位和交通則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條件。河南的區域經濟發展表明越是交通條件優越的地區則經濟越是發達,鐵路沿線的縣域經濟普遍好於非鐵路沿線的縣域經濟。改善交通條件、調整產業結構,是落後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

從促進河南省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來看,顯然,對於落後縣市而言,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加快經濟發展,努力追趕上週邊經濟發達的縣市,而改變產業結構、改善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將是一些積極有效的舉措。從省級層面來説,應該加強對於東南部地區的投資,特別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通過改變交通狀況來使這些地區更好地吸收外來投資,從而有效地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從固定資產投資的空間分佈來看,應該有計劃地向東南部落後地區適當傾斜,推動當地的工業化進程。從縣市級層面來説,各地政府應該積極地改變產業結構,努力發展第二產業,促進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從而帶動縣域經濟的成長。隨着中原經濟區的建設特別是鄭州航空港的設立,對於交通工程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鄭州市正將形成1-5號地鐵線,城際、城軌、快速公交等也在進一步完善和管理化,最終形成智能交通產業。

3、交通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交通學科的發展正逐漸呈現出知識性、綜合性和以人為中心的特點。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厚基礎、寬專業、高素質、強能力的交通工程人才,同時要求交通工程專業的人才具有適應性強、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好的特點,應該成為工程系統型的複合人才。

調查發現,交通工程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主要有:大專、本科及以上,如表1所示,其中大專或高職畢業生佔40%、本科以上畢業生佔60%。一般企業均要求員工的學歷為高職以上畢業,大專或高職畢業的人員從事勘察、施工、監理、檢測、諮詢等工作,交通運輸專業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將在政府交通規劃、管理的主要部門、交通安全管理、養護與維護管理、監控與通訊管理、科研院所、教育部門和相關專業公司,從事交通行業管理、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交通營運

的運輸組織、計劃調度、生產經營、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職稱結構主要有助理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其中工程師佔有的比例超過50%。年齡結構主要分佈在20-45歲,20-30歲佔有的比例過半。

交通工程行業從業人員主要分佈在合資、民營、國營、政府、科研院所、教育部門等企業,調研內容如下表1所示。

4、相關同類院校該專業開設情況

1)開設交通工程的學校:

(1)重點本科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同濟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江蘇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新疆大學

(2)普通本科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重慶交通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理工大學、石家莊鐵道學院、太原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遼寧科技大學、大連交通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蘇州科技學院、福州農林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交通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長沙理工大學、廣州大學、五邑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寧夏大學

(3)三本院校

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吉林建築工程建築裝飾學院、黑龍江大學劍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長安大學興華學院

(1)交通工程專業

《1》本專業培養具備交通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管理等方面知識,能在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從事交通運輸規劃、交通工程設計與施工、交通運營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主要課程:交通土建方向主要課程:工程製圖、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結構力學、結構設計原理、橋樑工程、基礎工程、線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交通規劃管理方向主要課程:交通規劃、系統工程、道路運輸組織、交通控制與管理、交通流理論、交通工程設施設計、道路樞紐設計、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城市客運交通

《3》畢業生適合在公路交通運輸系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及工程施工建設企事業單位、交通土建等大中型企業、研究單位和從事公路A.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土木與交通學院

交通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或到國內外有關教學研究單位相近學科繼續深造。

B.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土木工程系

(1)交通工程

《1》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交通工程和系統規劃、設計與控制等方面知識,獲得從事現代城市和區域交通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能在國家與省市的發展計劃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管理部門等從事交通規劃設計、交通控制系統開發、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2》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主要學習交通工程項目設計與管理方面的系統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技能,受到交通運輸規劃、管理與交通工程設計方面的系統訓練,並具備在交通管理及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軟件的研製與開發、道路橋樑施工與管理及監理工作領域工作的初步能力。

《3》主幹課程: 交通土建工程(包括工程測量,選線設計,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包括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交通信號控制技術,智能交通系統等),運籌學,運輸經濟學,交通規劃原理,城市交通管理與控制,高速公路建設與管理。

C.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

(1)交通土建工程方向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學、工程地質、橋涵水力水文、道路工程勘測設計、路橋施工技術、道路結構、橋涵結構設計基本原理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現場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土木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在公路管理部門、勘察設計單位、路橋施工企業、路橋工程監理單位、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從事技術、教育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2》專業主幹課程: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測量、路橋工程施工、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結構設計原理、橋樑工程。

《3》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學生畢業後可在公路管理部門、勘察設計單位、路橋施工企業、路橋工程監理單位及政府職能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從事技術、教育或管理工作。

D.河南理工大學 採礦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專業

《1》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學、交通工程學、交通設計、交通規劃、道路勘測設計、結構設計原理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交通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交通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能在交通規劃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勘察設計單位、路橋施工企業、路橋工程監理單位、職業技術學校等單位從事技術,為維護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