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織金洞導遊詞十篇

織金洞導遊詞 篇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織金洞導遊詞十篇

大家好!我叫林舒琦,大家叫我林導就行了。現在,我們就要出發了!我們將前往中國最美的旅遊洞穴——夢幻織金洞。

在介紹夢幻織金洞之前,我先告訴大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喀斯特地貌富集區域,遍佈全境的洞穴數以萬計,而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巖溶博物館”等桂冠的洞穴,卻僅有織金洞一家。

織金洞的美首先在於大。目前已探明的織金洞總長度為12.1公里,分為四層,共有5個支洞組成,洞內總面積達70萬平方米,遠遠超過了約44萬平方米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它的洞體一般高度在60至100米之間,最高處約150米,相當於50層的高樓。織金洞不僅規模巨大,而且還富於變化。有一篇美文是這樣描述它的洞體變化的,“織金洞頂、洞壁形成的空間,一會兒錐形,一會兒似穹隆,一會兒像矩形……。已開放的6.6公里的洞道,時高如夜空,時低可手觸,時寬如茫茫原野,時窄如山谷幽徑,時險陡如攀蜀道,時平坦如履平沙……。”

織金洞非常美,它彷彿就是上帝專門用來收羅世間天然美景的寶庫,有石筍、石柱、捲曲石、月奶石等。其中“鎮洞之寶”——“銀雨樹”和“霸王盔”就是兩處石筍精華,在國際洞穴中也是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品。

我介紹的織金洞比起真正的織金洞還要差很多,請大家都親自去看一看吧!

織金洞導遊詞 篇2

發人思古的彝族文物、清麗秀雅的織金古城,給織金洞增添了沉積豐厚的文化氛圍。震撼西南的明末彝族起義首領安邦彥的故居“那威遺址”和“安邦彥墓”就在織金洞附近,憑弔古蹟,令人蕩氣迴腸。與織金洞相距23公里素有“小桂林”之稱的織金古城,是全省四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城中多有廟宇、寺、閣、石拱橋,與奇山、秀水、清泉相融相依,加之有如明代奢香夫人和清代重臣丁寶幀等歷代人傑遺蹟薈萃,使織金洞成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

濃郁的民族風情,獨特的風物特產,豐富和充實了遊人的名洞之旅。織金洞處於苗族地區,在這裏,你可以領略苗族射弩表演的偉力,可以與苗胞相攜隨樂跳起蘆笙舞,可以親身感受苗家兒女求偶擇伴的“跳花”。

當然,在織金洞中你會隨處找到與景觀對應的一個個美學名詞,諸如“壯美”如“寂靜羣山”、“金塔林海”,“秀美”如“石竹園”、“石花鬥奇”,“神奇”如“銀雨樹”、“霸王盔”,

“玲瓏巧雅”如“捲曲石”,“凝重道勁”如“迎客鬆”、“桫欏樹”,“氣韻生動”如“婆媳情深”、“三星聚會”……、本來把景觀擬人比物,難免牽強附會,也是一般溶洞的流弊,織金洞中的這類景觀卻形神兼備,超凡脱俗,令人歎絕稱奇。織金洞的美遠非一個個美學名詞的簡單堆砌所能窮,也不似博物館藝術珍品的羅列所能盡。類似的個體景觀,類似的審美感受,或大或小,或深或淺在許多溶洞中也能觀賞領略,只是在織金洞中表現得更集中、更全面、更典型罷了。這些個體景觀的美,你需要在一個大場面、大畫卷的空間意識下才能真正領略得到,或者説織金洞註定要把你拋入一種驚心動魄的審美空間感中去。

織金洞空間的美,首先在於它氣勢磅礴礙而儀態萬方。在織金洞中游,你會感到如在星光朦朧、漫無邊際的夜空下,置身於崇山峻嶺、險峯巉巖之中,靜態裏透出浩蕩的力度。你在一種驚訝之餘靜過神來、緩過氣來,才得以觀賞它的局部和細節。無論在高約百米、寬約90米的“壽星宮”,長170米、寬40米的“望山湖”,441蹬、27拐、18盤的“南天門”,高寬約60一80米、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廣寒宮”……還是可闢足球場的“宴會大廳”,你都會感受到這一點。即使廳堂之間有狹窄、曲折的通道過渡,也是為了讓你調節心理,以再感受到它的

大氣魄是織金洞空間鮮明的主題,但它又是在一種變化中來體現的。一味巨大而缺乏變化便流於單調和呆板。織金洞頂棚、洞壁和洞底形成的空間,一會兒錐形、一會兒彎形、一會兒矩形、一會兒方形,呈現出目不暇接的生動多變。已開放的6.6公里長的洞腔,時長而深幽莫測,時短而明快簡練,時高如朗朗夜空,時低而手可觸頂,時寬如茫茫原野,時窄如山谷幽徑,時大如蒼彎,時小如華蓋,時急迫如刀槍怒發,時和緩如信步田園,時險陡如攀蜀道,時平坦如履平沙,時靜如禪佛仙界,時動如海浪排空,虎嘯山河,龍攬九天,雷霞幹鈞,狂飆萬丈……

織金洞導遊詞 篇3

織金洞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沖河南岸,屬於高位旱溶洞。洞中遍佈石筍、石柱、石芽、鍾旗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峯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被譽為“巖溶瑰寶”、“溶洞奇觀”。

織金洞之所以被人們稱為“溶洞之王”在於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項世界之最。如整個洞已開發部分就達35萬平方米;洞內堆積物的多品類、高品位為世間少有;洞廳的最高、最寬跨度屬於至極;神奇的銀雨樹,精巧的捲曲石舉世罕見。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宮內的塔林世界,在1.6萬平方米的洞廳內,聳立着100多座金塔銀塔,而且隔成11個廳堂。金塔銀塔之間,石筍、石藤、石幔、石幃、鍾旗、石鼓、石柱遍佈,與塔羣遙相呼應。

洞內空間開闊,巖質複雜擁有40多種巖溶堆積形態,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態類別,被稱為“巖溶博物館”。洞外還有布依、苗、彝等少數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聞説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遊。”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馮牧有詩曰:“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琅嬛勝地瑤池境,始信天宮在人間。”二牧之詞被認為是絕唱。

織金洞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域,地處我國烏江上游締結河峽谷南岸,系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塊隆升,河流下切溶蝕巖體而形成的高位旱溶洞。地質形成約50萬年,經歷了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晚新世。由於地質構造複雜多變,使該洞具有多格局、多階段、多類型發育充分的特點。

織金洞是一個多層次、多階段、多類別、多形態的完整巖溶系統,是世界上已經開發作為旅遊溶洞的佼佼者之一。洞內相對高差150多米,最寬跨度175米,洞內一般高寬均在60至100米之間,總面積達70多萬平方米,堆積物的高度平均在40米左右,最高堆積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筍還要高7米多。從洞的體積和堆積物的高度上講,它比一直譽冠全球並列為世界旅遊溶洞前六名的法國、南斯拉夫等歐洲國家的溶洞要大兩三倍。

織金洞導遊詞 篇4

根據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為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景區,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洞內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特景觀,身臨其境如進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

最大的洞廳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座廳堂都有琳琅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數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還有玲瓏剔透、潔如冰花的捲曲石。霸王盔、玉玲瓏、雙魚赴廣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觀,形態逼真,五彩繽紛。特別是那高17米的“銀雨樹”,挺拔秀麗,亭亭玉立於白玉盤中,人人讚歎。織金洞不僅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而且對於研究中國的'古地理、古氣象學等都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九四年唯一代表亞洲加入國際洞穴旅遊協會,與黃果樹、龍宮、紅楓湖三個國家級景區形成了貴州西部旅遊黃金環線。

織金洞已開發的洞廳47個,洞廳最寬處173米,一般高50—60米,最高達150米。洞內地形複雜,有迎賓廳、萬壽宮等10個景點、40多種巖溶形態,有“巖溶博物館”之稱。

規模宏大,形態萬千,色彩紛呈,是織金洞景觀的顯著特色。察洞內長度達12。1公里,相對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寬跨度175米,一般寬高在60米一100米,總面積達70多萬平方米,堆積物平均高度為40米左右,最高的達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40多種堆積形態,呈現出萬幹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地下塔林”、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一望無涯的“寂靜羣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深奧無窮的“廣寒宮”、神祕莫測的“靈霄殿”、豪邁挺拔的“銀雨樹”、纖細玲成的“捲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場景,令人心魄震驚,歎為觀止。據專家考察比較,織金洞規模體量、形態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

瑰麗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風光,把織金洞映襯得氣勢恢宏。在織金洞地表周圍約5平方公里範圍內分佈有典型的羅圈盆、天生橋、天窗谷、伏流及峽谷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被國際知名的地貌學家威廉姆稱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觀”。

洞外有地面巖溶、峽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與布依、苗、彝族村寨。整個風景名勝區面積450平方公里,除織金洞景區外有織金古城、裸結河峽谷、洪家渡景區。織金城建於公元1382年,三面環山,一水貫城,城內有71處清泉,庵堂寺廟50餘處,有結構奇特的財神廟、洞廟結合的保安寺等。

20__年織金洞風景名勝區成功升級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織金洞導遊詞 篇5

講經堂:長200米、寬50米。因巖溶堆積物形如羅漢説法講經而得名。中間有一個面積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鐘乳石一分為二,名“日月潭”,是洞底最低處。潭中有一石筍高20米,底圍直徑10餘米,形狀如三層寶塔,塔頂坐一佛,如聚神講經狀。塔東側的半圓形石台上,眾多羅漢齊集傾聽,有的手捧經卷、有的托腮深思、有的問詢於鄰、有的低頭默想,神態各異。洞壁有色彩齊備的天然壁畫,呈現出山巒、林海和田野等景象。潭北為陡坡,石徑盤旋而上,伸手可觸及頂棚,名“摩天嶺”。左側有九棵石柱毗鄰成排,形如蟠龍從洞底直撐頂棚,名為“九龍撐天”,是全洞洞頂最矮處。

塔林洞:面積1.6萬多平方米,有巖溶堆積塔100餘座。塔體呈金黃色,燈光之下熔增生輝,故又名“金塔城”。塔身最高的30餘米、底部直徑20米。羣塔將景區分為11個小廳,其間遍佈石筍、石柱、鍾旗,形態各異,景象萬千。“蘑菇潭”水清如鏡,潭水中有無數石蘑菇,影隨波動,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而中空,水滴鼓上叮咚有聲;“塔林廳”內有相對生長的兩株石松,一株呈黑褐色,高5米,酷似針葉的鐘乳石聚成片狀凝結在主幹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20米,層層葉面上如覆白雪,葉背卻呈黑色,名“雪壓青松”。

萬壽宮:宮內遠古時頂棚塌落的巨石堆積如山,稱為“萬壽山”。山上蓋滿巖溶堆積物,有的形成珍奇的“穴罐”,有圓形、有橢圓形;穴罐旁邊是“雞血石”,其色晶瑩誹紅,酷似孔雀開屏。有的呈壽星狀,高10米一20米。洞頂和廳壁由黃、白、紅、藍和褐色交織,構成美麗的圖案。

織金洞導遊詞 篇6

規模宏大,形態萬千,色彩紛呈,是織金洞景觀的顯著特色。察洞內長度達12.1公里,相對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寬跨度175米,一般寬高在60米一100米,總面積達70多萬平方米,堆積物平均高度為40米左右,最高的達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40多種堆積形態,呈現出萬幹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地下塔林”、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一望無涯的“寂靜羣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深奧無窮的“廣寒宮”、神祕莫測的“靈霄殿”、豪邁挺拔的“銀雨樹”、纖細玲成的“捲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場景,令人心魄震驚,歎為觀止。據專家考察比較,織金洞規模體量、形態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

瑰麗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風光,把織金洞映襯得氣勢恢宏。在織金洞地表周圍約5平方公里範圍內分佈有典型的羅圈盆、天生橋、天窗谷、伏流及峽谷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被國際知名的地貌學家威廉姆稱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觀”。

洞外有地面巖溶、峽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與布依、苗、彝族村寨。整個風景名勝區面積450平方公里,除織金洞景區外有織金古城、裸結河峽谷、洪家渡景區。織金城建於公元1382年,三面環山,一水貫城,城內有71處清泉,庵堂寺廟50餘處,有結構奇特的財神廟、洞廟結合的保安寺等。

織金洞導遊詞 篇7

織金洞[1]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沖河南岸,屬於高位旱溶洞。洞中遍佈石筍、石柱、石芽、鍾旗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形成千姿百態的巖溶景觀。洞道縱橫交錯,石峯四布,流水、間歇水塘、地下湖錯置其間。被譽為“巖溶瑰寶”、“溶洞奇觀”。

織金洞之所以被人們稱為“溶洞之王”在於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項世界之最。如整個洞已開發部分就達35萬平方米;洞內堆積物的多品類、高品位為世間少有;洞廳的最高、最寬跨度屬於至極;神奇的銀雨樹,精巧的捲曲石舉世罕見。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宮內的塔林世界,在1.6萬平方米的洞廳內,聳立着100多座金塔銀塔,而且隔成11個廳堂。金塔銀塔之間,石筍、石藤、石幔、石幃、鍾旗、石鼓、石柱遍佈,與塔羣遙相呼應。

洞內空間開闊,巖質複雜擁有40多種巖溶堆積形態,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態類別,被稱為“巖溶博物館”。洞外還有布依、苗、彝等少數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聞説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遊。”中國作家協會副會長馮牧有詩曰:“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琅嬛勝地瑤池境,始信天宮在人間。”二牧之詞被認為是絕唱。

根據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為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景區,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洞內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特景觀,身臨其境如進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

最大的洞廳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座廳堂都有琳琅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數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還有玲瓏剔透、潔如冰花的捲曲石。霸王盔、玉玲瓏、雙魚赴廣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觀,形態逼真,五彩繽紛。特別是那高17米的“銀雨樹”,挺拔秀麗,亭亭玉立於白玉盤中,人人讚歎。織金洞不僅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而且對於研究中國的古地理、古氣象學等都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九四年唯一代表亞洲加入國際洞穴旅遊協會,與黃果樹、龍宮、紅楓湖三個國家級景區形成了貴州西部旅遊黃金環線。

織金洞已開發的洞廳47個,洞廳最寬處173米,一般高50—60米,最高達150米。洞內地形複雜,有迎賓廳、萬壽宮等10個景點、40多種巖溶形態,有“巖溶博物館”之稱。

規模宏大,形態萬千,色彩紛呈,是織金洞景觀的顯著特色。察洞內長度達12.1公里,相對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寬跨度175米,一般寬高在60米一100米,總面積達70多萬平方米,堆積物平均高度為40米左右,最高的達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40多種堆積形態,呈現出萬幹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地下塔林”、虛無縹緲的“鐵山雲霧”、一望無涯的“寂靜羣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深奧無窮的“廣寒宮”、神祕莫測的“靈霄殿”、豪邁挺拔的“銀雨樹”、纖細玲成的“捲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場景,令人心魄震驚,歎為觀止。據專家考察比較,織金洞規模體量、形態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

瑰麗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風光,把織金洞映襯得氣勢恢宏。在織金洞地表周圍約5平方公里範圍內分佈有典型的羅圈盆、天生橋、天窗谷、伏流及峽谷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被國際知名的地貌學家威廉姆稱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觀”。

洞外有地面巖溶、峽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與布依、苗、彝族村寨。整個風景名勝區面積450平方公里,除織金洞景區外有織金古城、裸結河峽谷、洪家渡景區。織金城建於公元1382年,三面環山,一水貫城,城內有71處清泉,庵堂寺廟50餘處,有結構奇特的財神廟、洞廟結合的保安寺等。

20xx年織金洞風景名勝區成功升級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織金洞導遊詞 篇8

望山湖:長170米、寬40米。這裏是洞中樞紐,可通往各大景區。湖邊鐘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10米,形狀如鐵樹,樹身佈滿黑色石珠,上端右側呈白色,如雪花覆蓋,名“鐵樹開花”。湖的東北岸是一壁陡峭斜坡,從此路分兩條:一條沿18盤繞27拐登441級石梯進“南天門”、入“靈霄殿”;另一條登422級石梯進“北天門”、入“廣寒宮”。立於湖邊仰望南天門,但見霧靄飄渺,幽幻莫測。

江南澤國:長1.1公里、寬50米,分為“漫谷長廊”、“北海隴”、“宴會大廳”、“江南澤國”四個部分。漫谷長廊的洞壁上鐘乳石奇異多彩;宴會大廳的面積1萬多平方米,洞體寬闊,洞內平坦乾燥,是遊覽途中理想的休息進餐和活動場所;北海隴數條形似游龍的邊石壩婉蜒伸展,鐘乳石林立,中間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筍,名“清潭九筍”;江南,澤國有流水、湖泊、水塘,相互錯落有致,流水潺潺,尤令遊人舒心。

雪香宮:又名水晶宮。長300米、寬50米,巖溶堆積物如茫茫白雪,冰柱四立,玉帷高掛,儼然一派北國風光。其間有20多塊谷針田、梅花田;有20多個大小不等的石盾;有數十面紅色透明的鐘旗,叩之聲如鍾磐;有數十個小潭,潭水倒映冰柱雪山,觀者無不稱奇;有100餘株石竹形成的“竹苑”如竹簧密條,倍增生氣;有無數“捲曲石洞”佈滿在20米高的頂棚上和洞壁間,捲曲石晶瑩透亮、中空含水、彎曲橫生,甚至向上生長,觀者無不叫絕。

織金洞導遊詞 篇9

講經堂:長200米、寬50米。因巖溶堆積物形如羅漢説法講經而得名。中間有一個面積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鐘乳石一分為二,名“日月潭”,是洞底最低處。潭中有一石筍高20米,底圍直徑10餘米,形狀如三層寶塔,塔頂坐一佛,如聚神講經狀。塔東側的半圓形石台上,眾多羅漢齊集傾聽,有的手捧經卷、有的托腮深思、有的問詢於鄰、有的低頭默想,神態各異。洞壁有色彩齊備的天然壁畫,呈現出山巒、林海和田野等景象。潭北為陡坡,石徑盤旋而上,伸手可觸及頂棚,名“摩天嶺”。左側有九棵石柱毗鄰成排,形如蟠龍從洞底直撐頂棚,名為“九龍撐天”,是全洞洞頂最矮處。

塔林洞:面積1.6萬多平方米,有巖溶堆積塔100餘座。塔體呈金黃色,燈光之下熔增生輝,故又名“金塔城”。塔身最高的30餘米、底部直徑20米。羣塔將景區分為11個小廳,其間遍佈石筍、石柱、鍾旗,形態各異,景象萬千。“蘑菇潭”水清如鏡,潭水中有無數石蘑菇,影隨波動,潭前石花成片;“石鼓”面平而中空,水滴鼓上叮咚有聲;“塔林廳”內有相對生長的兩株石松,一株呈黑褐色,高5米,酷似針葉的鐘乳石聚成片狀凝結在主幹上,下大上小,呈塔形,另一株高20米,層層葉面上如覆白雪,葉背卻呈黑色,名“雪壓青松”。

萬壽宮:宮內遠古時頂棚塌落的巨石堆積如山,稱為“萬壽山”。山上蓋滿巖溶堆積物,有的形成珍奇的“穴罐”,有圓形、有橢圓形;穴罐旁邊是“雞血石”,其色晶瑩誹紅,酷似孔雀開屏。有的呈壽星狀,高10米一20米。洞頂和廳壁由黃、白、紅、藍和褐色交織,構成美麗的圖案。

望山湖:長170米、寬40米。這裏是洞中樞紐,可通往各大景區。湖邊鐘乳石呈黑色,其中最大的一棵高10米,形狀如鐵樹,樹身佈滿黑色石珠,上端右側呈白色,如雪花覆蓋,名“鐵樹開花”。湖的東北岸是一壁陡峭斜坡,從此路分兩條:一條沿18盤繞27拐登441級石梯進“南天門”、入“靈霄殿”;另一條登422級石梯進“北天門”、入“廣寒宮”。立於湖邊仰望南天門,但見霧靄飄渺,幽幻莫測。

江南澤國:長1.1公里、寬50米,分為“漫谷長廊”、“北海隴”、“宴會大廳”、“江南澤國”四個部分。漫谷長廊的洞壁上鐘乳石奇異多彩;宴會大廳的面積1萬多平方米,洞體寬闊,洞內平坦乾燥,是遊覽途中理想的休息進餐和活動場所;北海隴數條形似游龍的邊石壩婉蜒伸展,鐘乳石林立,中間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筍,名“清潭九筍”;江南,澤國有流水、湖泊、水塘,相互錯落有致,流水潺潺,尤令遊人舒心。

織金洞導遊詞 篇10

5,銀雨樹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被譽為國寶的銀雨樹面前。它有17米高,如象牙雕刻一般,潔白晶瑩,玲瓏剔透,鬼斧神工,亭亭玉立。銀色的花瓣,從根部一輪輪地迭生到了頂端。縱觀它的形成歷史,那從高高的穹隆上垂落的水滴,已經滴過了不知多少年,曾經塑造過一株同樣美妙的銀雨樹,幾十萬年前的一次地殼運動,使那株樹坍塌了。但是,我們的織金洞不屈服於任何厄運,又在坍塌的廢墟上繼續塑造新的銀雨樹。若干萬年以來,憑着執著韌性,憑着專注一心,憑着得天獨厚的地理地質條件,終於將這株舉世無雙的銀雨樹重新塑造出來了。俗話説:水滴石穿,在織金洞卻是“水滴生石”。水滴石穿是一種被動的消耗,而水滴生石卻是一種主動的創造!十幾萬年時間,形成銀雨樹的兩個條件始終不渝,這隻能説明這棵銀雨樹真的是天造地設,真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説織金洞是一首優美動人的詩, 銀雨樹就是最激動人心的詩眼;如果説織金洞是一幅雄偉壯麗的畫,銀雨樹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亮點。稱她為國之瑰寶,她勝過眾多的國寶;譽她為溶洞之魂,她正具備了溶洞之魂。所以,著名地質學家孫大光先生説:“把銀雨樹稱為國寶還不夠,應該稱為球寶——地球之寶、無價之寶。”

6,化屋基苗族歌舞表演場各位遊客!讓我們回過頭來,從神話和想象中進入實際和直觀的人文風景中去吧!天竹峯下面有個苗寨名叫“化屋基”。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苗家兒女能歌善舞、熱情好客,任何時候都準備着以他們獨具特色的方式歡迎大家的光臨。各位遊客!世世代代化生活在化屋基的這一支苗族有着獨特的風俗習慣,有着獨特的歌舞,他們的體育性質的蘆笙拳舞和多聲部合唱多次參加全國性比賽並獲得了大獎。因此,早在1993年這裏就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苗族歌舞之鄉”。

今天的行程就到這,你們回去休息一下,明天還有更精彩的世界展現在你面前。今天謝謝大家的配合,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