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導遊詞1500字大全

實現導遊詞創新的途徑有:突出導遊詞的針對性、提升導遊詞的文化品位、巧妙運用類比法、化艱澀為通俗、增加導遊詞時代特色。 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導遊詞1500字作文,歡迎欣賞。

導遊詞1500字大全

寧波導遊詞1500字一: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寧波遊覽參觀。 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大家來到寧波也不例外,那麼我呢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情況及風土人情。

寧波位於浙江的東北部,東海之濱中國海岸的中部,是浙江的第二大城市,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副省級單列市和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和文化名城。全市共轄餘姚、慈溪、奉化三個縣級市,鄞縣、寧海、象山三個縣,市區分江東、江北、北侖、鎮海、海曙五個區,市區面積1033平方公里,人口120餘萬.寧波簡稱”甬”,是一個象形字,上如鍾鈕,下如鐘形,中間兩橫如鍾帶,因寧波境內有一山峯似覆置大鐘,故名.早在周朝就有了”甬”地的稱謂.寧波古時稱明州,因有四明山得名.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朝廷置明州,州治在今鄞縣鄞江鎮,到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採納了一個鄞縣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寧波一直沿用至今.

寧波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温度16攝氏度,四季分明,春夏兩季雨水較多,但容易受到颱風的影響,秋季涼爽,東無嚴寒. 來到寧波,我們要從什麼角度去了解它?它又是怎樣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的認為寧波共有四張名片.我們先打開第一張名片,這張就是寧波裝,俗話説:”雲想衣裳花想容”,中國人用”衣食住行”來概括生活的最基本內容,而衣拍在最前面.韓非子説:”人無羽毛,不衣則犯寒”,到了現代社會,服裝不僅僅是人類用來禦寒護體的,更是人類智慧文明最直露和最實用的審美物化體現,自1998年中國首家服裝博物館在寧波誕生,人們已經在討論”北有大連,南有寧波”的話題,中國自有龍袍以來,有意義的服裝變革大抵只有兩次,一次為公開實用的胡服騎射,二為作宣言的中山裝.

從前的人們除他們的住宅外,都是靠衣服來表示地位的尊卑,完全限制了個性特徵,而西服的出現卻能體現出人類對於健全體魄的憧憬,在”五口通商”後,外出謀生的寧波裁縫,用高超的祖傳手藝,給外國人(當時稱紅毛人)製作西服,因此,”紅幫裁縫”應運而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到中國的第一件中山裝,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都出自寧波人之手.

寧波服裝在”紅幫”的培育下,由小樹苗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20世紀90年代,寧波服裝步入了它的黃金期,現有1600餘家企業,年服裝生產力佔全國的12%左右.寧波的服裝業被認為是未來中國服裝業中最有希望與中國服裝業一爭高低的一個板塊.好,現在大家都各自檢查一下,各位身上穿的是否有寧波的服裝,如果沒有,晚上等我們住下來後,大家趕快去買,因為在將來,也許你會因穿有寧波服裝而驕傲,(開個玩笑).寧波服裝名牌可以説是羣星燦爛,”雅戈爾”、”杉杉”、”羅蒙”20xx年的服裝節上,國際服裝界鉅子-77歲高齡的皮爾。

卡丹先生動情地説:”我被寧波迷住了!”還驚歎在中國竟有這麼好的服裝企業,而”杉杉”卻在天一閣,上演了一台”天一夜宴”,在世界名模陳娟紅、馬豔麗等的超凡演示下,把江南園林深厚的文化底藴,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寧波的第二張名片是”寧波幫”.當然大家不要誤會是江湖上的”黑幫”,而是許許多多在外闖蕩的寧波人的統稱.”

寧波幫”的發祥地位於中心城市北緣的慈溪龍山,”寧波幫”的典型代表和領袖人物就是虞洽卿,字和德,人稱”阿德哥”,清同治六年出生於龍山,家境貧寒,7歲喪父,平時在海邊拾泥螺,雨天才去讀書,叫”讀雨書”15歲到上海學生意,有時下雨,母親做的鞋就不捨得穿,夾在腋下,赤腳進店,後來在傷害聞名後,人們戲稱”赤腳財神”,這就是”寧波幫”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一個典型形象,虞洽卿一生以”寧波幫”為依託,也為它的崛起和走向世界建立了功業,他領導寧波旅户同鄉會時興建的會館大廈,至今屹立於上海西藏路、南京路路口.”

寧波幫”幫寧波,虞洽卿發跡後熱心故里公益事業,1920xx年捐資興辦龍山學堂,兒童免費入學,建設龍山碼頭等.”寧波幫”的名人還有香港環球航運集團名譽主席包兆龍跟世界船王包玉剛,有影視名人邵逸夫,當代學者餘秋雨,這些都是為家鄉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的人,鄧小平那句話:”要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至今讓新老寧波人激動不已.

西湖導遊詞1500字二:

大家好,我是導遊陳禹安,歡迎大家參觀我國十大名勝古蹟——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環山,景區由一山(孤山),兩堤(蘇提、白堤),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五湖(外西湖,北里湖,西里湖、嶽湖和南湖),十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雷峯西照、南屏晚鐘、花港觀魚、蘇堤春曉、雙峯插雲)構成。我們現在來到了花港觀魚,大家可以去餵食。買食處在右手邊。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花港觀魚的故事:

杭州城西有座花家山,花家山下有一條曲曲彎彎的小溪。淙淙的溪水,沿着山腳流到西湖邊,匯成了一個小池塘。這花家山上山花爛漫,碧桃花,雪李花,繡球花,山杜鵑,開得滿山滿坡,一陣風吹來,花瓣飄落,一片片隨水流進了小池塘,十分好看,人們就把這小池塘叫做花港。

卻説南海龍王有個女兒魚龍公主,生得端莊秀麗,十分可愛。可惜娘早死了,長年累月住在水晶宮裏,孤單單的。只有老龍王過生日時,親眷們走來祝壽,可以熱熱鬧鬧過幾天。平時連個説知心話的人都沒有,一個人對着草、珊瑚樹,冷冷清清,苦惱極了。聽説杭州是人間天堂,她就獨個兒偷偷地出了南海,經過東海,彎進錢塘江,來到了杭州西湖。

這時清明已過,四月春光,鶯啼燕舞,正是江南景色最美的時光。魚龍公主抬頭望,山青青;低頭看,水粼粼;湖堤上,楊柳綠,桃花紅,風送笑語一陣陣,人來人往鬧盈盈。看着這一番西湖美景,魚龍公主樂得心花怒放,覺得這裏千好萬好,便縱身跳進西湖,準備在這裏安身。

這時候,湖岸邊停着一隻小小的漁船,船頭上立着一個滿臉愁容的小後生,正在撒網捕魚。魚龍公主貪看景色,不提防一頭撞進魚網。小後生收起魚網,發現一尾赤鰭紅鱗的金鯉魚,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意。他收起魚網,正想回家,突然看到金鯉魚的眼裏流出了淚珠,昂首翹尾,像在向他求情。他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把鯉魚放回湖裏去了。 小後生望望西天,太陽已經銜山,只得收起魚網,心事重重地走回家去。原來這後生從小死了娘,是個苦孩子,爹給他取名叫苦哥.苦哥父子兩個,住在湖邊,靠着打魚過日子。前些日子,父子倆冒雨撒了一天網,爹受了風寒,病在牀上。苦哥盼爹的病早些好,今天一早來到湖上,想網條鮮魚給爹煎湯吃。誰知清明斷魚腥,苦哥從早到晚整整撒了一天網,連一條魚也沒有捉到。

剛剛網了一條紅鯉魚,卻又遇見這樣的奇怪事。 苦哥走不上四五步路,忽然聽見身後有人招呼:“小哥哥,等一等!”他回頭一看,只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青衣布衫,漁家人的打扮。那姑娘追上來説:“小哥哥,我來幫你撒一網吧!”説完,從苦哥手裏接過魚網,走到湖邊,只聽得“噼喇”一聲水響,果然網到了一條大青魚。苦哥真是高興極了,他望着姑娘紅撲撲的圓臉蛋,幹謝萬謝,還説他家就住在湖北岸的茅屋裏,邀姑娘去坐坐,喝杯茶。姑娘也不推辭,歡歡喜喜地一塊兒去了。 老爹爹聽兒子説這姑娘這麼好,問她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裏?姑娘説:“我家住南海漁村,叫漁姑,跟着姨娘來到天竺敬香,失散了沒處找。”父子倆就留她住在家裏。老爹爹吃了鮮魚湯,十分病去了七分,沒幾天,全好了。

他看姑娘心地善良,手勤腳快,更加歡喜。日久天長,苦哥和漁姑生活在一起,情投意合。老爹爹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就請鄰居作個媒證,給他倆成了親,一家三口歡歡喜喜地過着日子。 這以後,小夫妻倆雙雙駕着小船一起去湖裏捕魚。苦哥在後面划槳,漁姑在船頭撒網。説也奇怪,不論是暑日夏天,還是嚴冬臘月,打的魚總是比別的人多。魚打多了,老爹挑了色簍子上街去賣,換回了鹽米粗布,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 誰知好景不長。第二年桃花吐蕊的時節,這一天,天色晴和,小夫妻倆和漁户們一起下湖去打魚。船到湖心,突然間,天上傳來隆隆的雷聲。一霎時濃雲密佈,罩得大地陰沉沉的,湖面上浪濤洶湧,漁船兒被掀很上下顛簸。苦哥緊握船槳,使勁地穩住漁船,看看漁姑,只見她已經跌倒在船頭。這時候,聽得天空中有人大叫:“魚龍!魚龍!還不回頭?”一聲震天的霹靂,烏雲中伸下一隻黃燦燦的龍爪來,抓起漁姑,拋入了湖心。苦哥急忙跳下湖去救她,卻不見了漁姑。 只見湖面上一條赤鱗紅鰭的大鯉魚,對他一望三回頭,依依不捨地隨浪朝東而去。

不一會兒,雲散了,浪也平了,晴朗朗的天照得湖面綠水盪漾,鏡子一般平靜,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苦哥失去了漁姑,難過得不得了。為了生活,他還是天天去湖裏捕魚,可就是打不上魚來,常常是提着網出去,空着手回來。生活苦,熬得過,心裏苦,受不了,要是漁姑還在多麼好啊!苦哥對漁姑更想念了。他常常一個人坐在湖邊,望着碧波粼粼的湖面,輕輕地叫喚:“漁姑,漁姑!你在哪裏?漁姑,漁姑!你快回來!” 有一天,苦哥正在湖邊叫喚着漁姑。忽見湖面上漂來一張翠綠翠綠的荷葉,荷葉上跳着兩條小小的紅鯉魚,一直漂到他面前,耳朵裏聽見漁姑的聲音:

漁姑南海不能回,

不忘人間西湖美。

一對兒女送回來, 永留花港傳後代。 苦哥聽了,伸手捧起這一對可愛的紅鯉魚,一陣心酸,兩行熱淚簌簌地流了下來。 以後,苦哥就在花港裏精心飼養這一對紅鯉魚,一直到老死。這兩條紅鯉魚,在花港裏喝着山泉水,吞着百花瓣,年長月久,子孫繁衍,一代又一代,成了五色繽紛的金魚。從此,到花港來看魚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把這地方稱為花港觀魚,成了“西湖十景”之一。乾隆皇帝下江南,特地在這裏立了個碑,碑上題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蘇州園林導遊詞1500字三:

各位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鄧蕊竺,為了方便,大家叫我小鄧就可以了,希望能與大家相處愉快!謝謝!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蘇州園林,那裏是世界著名遺產,請大家注意,不要隨地吐痰,製造垃圾,還有一點就是進去時必須腳步輕輕喲!

大凡稱之為“園林”的景觀,都是運用工程技術和園林藝術相結合的手段,通過人工改造地容地貌、種植花草樹木、營造成小橋流水、一步一景的園林景觀。蘇州園林也不例外,是中固最具特色的園林藝術大觀園。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是我國著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人間天堂,園林之城”的美譽。這裏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有二千五百餘年吳文化的底韻。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當地部族自號“勾吳”,蘇州稱“吳”。公元前520xx年吳王闔閭在此建都。爾後,歷代子民繁衍生息,創造光輝燦爛的吳國水鄉文化。

美麗富饒的蘇州,是中國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州自古以來就是江南的經濟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聞名遐邇的蘇州園林採用縮景的手法,給人以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為蘇州贏得“園林之城”的美譽。

蘇州園林是典型的古典園林代表: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興建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蘇州園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以拙政園,留園,網獅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古典園林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中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着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下面,我着重為大家介紹蘇州園林的四大特點:

第一,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亭台軒榭在佈局上“絕不講究對稱”,作者將蘇州園林的佈局與中國傳統建築作比較,以圖案畫與美術畫打比方,説明蘇州園林具有充滿自然之趣的佈局美。

第二,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疊有自然之趣,讓人忘卻其為假山。池沼則“大多引用活水”,是因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往往安排橋樑”,講的是因地制宜,別出心裁”。兩座以上的橋樑,絕不雷同,講的其實也是避免對稱,講究自然之趣。細處也不放過,如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佈置幾塊石頭或種上花草。這些安排,使得蘇州園林中的假山與池沼雖出自人工,卻能宛如天成,這也正是園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第三,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花草樹木的映襯同樣“着眼在畫意”。作者先介紹花草樹木栽種的良苦用心:既講究樹木的錯落有致,又照顧到季節的變化。再介紹花草樹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閲兵式似的道旁樹”作比較,以“古老的藤蘿”作例子,説明花草樹木的栽種與修剪符合中國畫的審美觀。

第四,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巧妙運用花牆和廊子,使蘇州園林顯得層次多,景緻深,景物不是一覽無餘地展現在遊覽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遊覽者可以領略到移步換景的樂趣,獲得的審美享受也更為深長。蘇州“四大名園”: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峯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佈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蘇州園林是時間的藝術、歷史的藝術。“雨驚詩夢來蕉葉”,這是對蘇州園林生動的寫照;“風載書聲出藕花”,這是對園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歲月之門,引領着我們走進“蘇州園林”。

大家再見了,以後請你們的親朋好友來蘇州古典園林,不過,可別忘了我——小鄧喲!

標籤: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