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江蘇導遊詞

南京的導遊詞精選範文

雨花台風景區又名雨花台風景名勝區,亦簡稱雨花台。小編收集了南京雨花台導遊詞,歡迎閲讀。

南京的導遊詞精選範文

南京雨花台導遊詞

雨花台因雨花台產雨花寶石,古人將這一帶山崗稱為“聚寶山”和“瑪瑙崗”,孫吳時還稱其為“石子崗”。至於雨花台的來歷,還有傳説: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叫雲光法師的和尚,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説法。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頓時落花如雨,變成寶石,於是人們就把這裏稱為雨花台。明、清時期,這裏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為江南登高覽勝的佳地。 由於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處制高點,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有”金陵南大門”之稱。自古以來,雨花台為兵家必爭之地。東吳孫策破劉繇、南宋金兵入侵、太平天國保衞戰、辛亥革命討伐清兵、抗日戰爭首都保衞戰,都曾再次掀起連天烽火。雨花台飽受戰火的摧殘,花雨不現。

1920xx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xx政變後,南京成為反動統治中心。在20xx年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時期,在雨花台殘酷殺害了十多萬名共產黨員和各界愛國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塊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鮮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人民為緬懷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等,使這裏成為人們瞻仰革命烈士的紀念地。 烈士陵園北側建有高約11.7米的花崗石陵門,隱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門內為陵園廣場,廣場周圍種滿了青松翠柏和名貴花木。廣場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就義羣雕,令人肅然起敬。這座雕塑於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塊花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寬14.2米,厚5.5米,重達1300噸,生動地展現了黨的工作者、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戰士、學生和報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義前不屈的光輝形象。他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鎮定自若,有的怒目圓睜,有的咬牙切齒,栩栩如生,神態逼異,充分表現了革命志士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雕塑後面是當年殺害烈士的刑場之一,稱為“北殉難處”,在中台崗的東、西兩側,還有“西殉難處”和“東殉難處”。據統計,在20xx年的國黨統治時期,從全國各地被捕後押解到南京,在這裏被殺害的愛國志士多達十萬之眾。有恢代英、鄧中夏等。

雨花台主峯峯頂平台上聳立的是烈士紀念碑,原碑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難烈士萬歲”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集毛主席書跡而成。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台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由鄧小平題寫。 我們面前這個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長72米、寬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將紀念碑和紀念館的倒影在池兩端顯現出來,形成獨特的景緻供人們欣賞。 倒影池南北兩端各有一塊花崗巖和大理石質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漢、壯、蒙、維、藏五種民族文字鐫刻的《國際歌》,南面用五種文字鐫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倒影池南端兩側有兩座相對矗立的高5.5米的圓雕,一位戰士手握鋼槍肅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倆神情嚴肅,目光柔和,表達了人民羣眾緬懷先烈、繼承遺志的主題。 雨花台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來的安隱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1983年重建,為兩層白色古典式建築,館名由鄧小平題寫。館內收集了1000萬字史料和1500件實物,展示了輝代英、鄧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遺作和輔助材料800多件。 “忠魂亭”由南京30萬黨員捐款240萬元於1996年修建的,由東南大學的齊康教授設計,“忠魂亭”三字由xx親筆題寫。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南京雨花台導遊詞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將去遊覽的景點是雨花台。

雨花台,位於中華門外雨花路南端,是一處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參觀遊覽勝地。

【雨花台的成因—雨花台的歷史傳説—雨花石】

雨花台屬丘陵地帶,最高海拔60米,佔地面積113.7公頃。山崗頂部如平台,佈滿大大小小的礫石,它們都是在距今1200萬年到300萬年第三紀晚期和第四紀早期,由長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從安徽貴池以遠的中下游搬運而來的,途經磨擦水蝕等天然加工,磨去了稜角,有的滾圓如卵,有的扁如圓餅。這些礫石主要由石英巖、石英砂巖、硅質灰巖等一類堅硬巖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類礦物質組成,由於所含礦物質成分不同,呈現出各種美麗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黃、深黃、紅色、綠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為透明或半透明狀,更顯晶瑩光澤,被稱為“雨花瑪瑙”。

因雨花台產雨花寶石,古人將這一帶山崗稱為“聚寶山”和“瑪瑙崗”,孫吳時還稱其為“石子崗”。至於雨花台的來歷,還有傳説: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時,有位叫雲光法師的和尚,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説法。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頓時落花如雨,變成寶石,於是人們就把這裏稱為雨花台。明、清時期,這裏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為江南登高覽勝的佳地。

雨花石因為色彩豔麗,又有各種生動形象的山水、花鳥、魚蟲、奇花異卉等圖案,形狀也豐富多樣,有球狀、餅狀、卵狀、核桃狀等,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常被用作案頭、茶几、書架上的擺設;大塊的雨花石經加工後,還可成為項鍊、雞心、領帶結等“雨花石巧件”。其實早在5000多年前,當地已開始將雨花石作為裝飾品了。在鼓樓北陰陽營的氏族公共葬地,發現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國著名的現代畫家徐悲鴻、敬愛的周總理也都曾對雨花石情有獨鍾。

【陵園廣場—烈士雕塑羣像】

1920xx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南京成為******反動統治中心。在20xx年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時期,在雨花台殘酷殺害了十多萬名共產黨員和各界愛國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塊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鮮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人民為緬懷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等,使這裏成為人們瞻仰革命烈士的紀念地。

烈士陵園北側建有高約11.7米的花崗石陵門,隱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門內為陵園廣場,廣場周圍種滿了青松翠柏和名貴花木。廣場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羣像雕塑,令人肅然起敬。這座雕塑於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塊花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寬14.2米,厚5.5米,重達1374噸,生動地展現了黨的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戰士、學生和報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義前不屈的光輝形象。他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鎮定自若,有的怒目圓睜,有的咬牙切齒,栩栩如生,神態逼異,充分表現了革命志士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雕塑後面是當年******殺害烈士的刑場之一,稱為“北殉難處”,在中台崗的東、西兩側,還有“西殉難處”和“東殉難處”。據統計,在20xx年的******統治時期,從全國各地被捕後押解到南京,在這裏被殺害的愛國志士多達十萬之眾,其中有輝代英、鄧中夏、羅登賢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有領導江蘇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候紹裘、張應春、許金遠、陳振等黨員,有蘇北聯軍抗日縱隊司令兼參謀長盧志英,有前南京市委書記孫律川,還有年僅17歲的曉莊師範革命學生沈雲樓和郭鳳韶,及湖南韶山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毛福軒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

【雨花台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

雨花台主峯峯頂平台上聳立的是烈士紀念碑,原碑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難烈士萬歲”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集毛主席書跡而成。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台烈士紀念碑”8個大字由鄧小平題寫。

雨花台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來的安隱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對外開放,1983年重建,為兩層白色古典式建築,館名由鄧小平題寫。館內收集了1000萬字史料和1500件實物,展示了輝代英、鄧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遺作和輔助材料800多件。

當我們踏着雨花台灑滿烈士鮮血的陵園上地,憑弔為革命捐軀的先烈們時,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地為革命理想而奮鬥。

南京景點導遊詞

各位遊客,我們即將參觀的景點就是位於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峯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0xx年出生於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 17歲投身皇覺寺,1352年參加了元末郭子興的紅巾軍,1356年領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稱帝。

明孝陵修建於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後入葬於此,工程直到1420xx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説是因為朱元璋主張“以孝治天下”,另一説是因為馬皇后死後諡號“孝慈”。故此陵明代稱“孝陵”,到清代始稱“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區別。

明孝陵依託紫金山,陵園依山就勢神道蜿蜒曲折,陵寢恪守中國建築之傳統,中軸對稱,首創了寶城寶頂,前朝後寢的陵墓形制開創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大金門,當年明孝陵陵區從大金門的兩側延伸出一道45華里的外牆,把整個紫金山都包括在內。

原大金門重檐歇山頂,頂覆有黃色琉璃瓦,現在屋頂和大門都蕩然無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門。

過大金門,我們就來到了四方城,這裏原來是一座碑亭,由於頂部毀於清代咸豐年間的戰火,只留下了四面牆壁和四個門券,每邊長26.86米,猶如一個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稱它為“四方城”,城內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稱贔屓,傳説為龍生九子之一,好負重,這塊碑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個字,共分為七部分,一、敍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為民請命,發跡定遠;三、平定天下,登基稱帝、冊中宮、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廢中書、設六部,親掌兵權;五、重人才、建國學;六、生活簡樸,囑死後與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號及144句四言頌詞一篇,碑文是對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評價。“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的落成是在1420xx年,這也是明孝陵工程結束的標誌。朱棣在大書特書朱元璋功績的背後其實是在大樹特樹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繼承皇位的正統。他原本在南京東郊的陽山派上萬民工鑿了一塊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達72米,因為過於巨大無法搬運因而棄之未用。

走過御河橋,我們就來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兩側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種石獸,每組四隻,兩立兩蹲。獅子是百獸之王,象徵帝王的威嚴;獬豸是傳説中的法獸,象徵君王的正直不阿;駱駝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遼闊,國家西域安寧;大象則是象徵國泰民安,民心順服;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説的一種瑞獸,象徵帝王的仁德;最後看到的這種動物是馬,象徵對帝王的忠誠。在神道兩側安置這些石獸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記朱元璋的功績,二是展示大明的國力昌盛,三是祈望鎮妖辟邪。

走過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對望柱,望柱又稱華表,立於陵墓前的神道,又稱陵表。在這裏有指示道路的作用,從這裏開始,神道開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兩對武將,身穿盔甲,手執金吾,身材魁梧;兩對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肅穆。他們分別是一對青年的,一對壯年的,預示着大明江山後繼有人。神道的盡頭,立有一座六柱三門的櫺星門,原門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現在看到的這座櫺星門是根據史料在20xx年修復的。這是謁陵時通行的禮儀之門。

在石象路東側,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圍繞梅花山轉了一個彎。原來這座山是東吳時孫權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時曾有人建議將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説:“孫權也是一條好漢,就留下給我看大門吧”,於是神道因此而彎曲,正好成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現在這裏已經成為南京著名的賞梅基地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金水橋,金水橋的後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寢建築,金水橋原本有五座,正對着陵宮的五座大門,後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清代只重新修復了三座,我們可以看到橋面與橋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遺物,橋欄為清代重修。從這裏開始,建築依照中國傳統,坐北朝南,中軸對稱。

順坡而上,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門,這是陵宮的大門。它黃瓦,朱門,紅牆,相互映襯,盡顯皇家的氣派。這座門是1988年根據史料重修的大門,在門前在牆外的東側,有一座特別告示碑,立於宣統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國文字書寫,內容是告誡遊人要保護孝陵。

進了文武方門,我們就來到了碑殿,碑殿原為孝陵享殿前的大門,因大門在太平天國的戰火中,清同治年間將毀壞的大門改建為碑殿,殿內共有五塊碑刻,正中一塊上刻“治隆唐宋”,為康熙皇帝手書,意思是讚譽朱元璋治理國家的功績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作為滿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對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執政之初,漢人不服滿人統治。康熙深知,光靠滿人高壓政策是不行的,還須依靠漢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親謁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並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謁陵時題“治隆唐宋”,藉此籠絡人心。作為旁邊兩塊是乾隆皇帝謁陵時所題的詩碑。後面還有兩塊卧碑分別記敍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時謁太祖陵的紀事,上面有兩江總督陶岱以及江南織造郎中曹寅所書的記錄。

這座建築是孝陵原主要建築享殿,即孝陵殿舊址,可以看到原有漢白玉的三層須彌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層台基的四角上還遺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後各處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為“二龍戲珠”,中陛為“日照山河”,下陛為“天馬行空”三層須彌座上為享殿,裏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后的神位。原來的殿宇毀於清咸豐年間的戰火,我們現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來的56個巨大的石柱礎,每個的直徑都有0.91米,看到這裏就不難想象當時的享殿是多麼的壯觀。當年的孝陵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嚴,當時孝陵的規模遠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長陵享殿要大。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間修復的三開間的小殿,規模已大不如前。

經過內紅門,走過昇仙橋,眼前的建築就是方城,方城是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與巨大的磚石砌成,方城東西兩側各有八字牆一堵,牆面四角飾有磚雕花紋,這些磚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過方城正中54級甬道,迎面就是寶城的南牆,正面可見用十三層條石壘築,上書“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據説這七個字刻於民國初年,是用以回答遊人詢問的。

從寶城與方城之間的東西夾道折向南拾級而上,可以登上明樓,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築,後毀於清代太平天國的戰火,僅存四壁,20xx年明樓加頂保護工程完成,已修復上午明樓於20xx年7月正式對遊客開放,裏面展出了明代分佈在全國的十九處帝王陵墓的圖片資料。

方城後面就是寶頂,它是一個直徑325---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寶頂上樹木參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馬皇后埋葬的玄宮。寶城就是圍繞寶頂周長約1100米的磚城。寶城寶頂的皇陵形制開創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寶頂大致為圓形,清代帝陵的寶頂改為橢圓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東側還保存有明太子朱標的東陵遺址,在當年明孝陵陵區鐘山之陰還建有數座明代功臣墓。

中國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為秦漢時的方上,代表陵墓為陝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為依山為陵,代表陵墓有陝西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為規模比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創了寶城寶頂、前朝後寢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滅亡,前後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餘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諸多的明代陵墓遺存給我們留下了無數觀賞之處。

中國古代陵墓作為中國文化的遺存,為後人研究與瞭解中國古代經濟與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各位遊客朋友,我們今天的參觀就要這裏結束,感謝大家對我的導遊工作的配合,歡迎您再次遊覽明孝陵!

南京景點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總統府位於南京市長江路292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 4A級旅遊景區,又稱中國近代史博物館。

總統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這裏曾兩度作為漢王府,清朝為兩江總督府,康乾二帝的行宮,太平天國時改為天朝宮殿,1920xx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總統府就設在這裏的西花園;1920xx年,這裏又成了國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改稱總統府。總統府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我們首先參觀中軸線。

大家對總統府大門都不陌生,大門的原址是太平天國天朝宮殿的真神聖天門和清兩江總督衙署轅門, 1920xx年國民政府建起了這座西洋古典大門。門樓仿古羅馬凱旋門風格,有八根羅馬愛奧尼圓柱,頂部有卷蝸樣花紋,門的兩側還有一對石獅子,是清兩江總督府的原物。大門是一座兩層半的建築,一樓為門房、衞士室,二樓為衞兵宿舍,樓頂為升旗平台,仿中國徽派馬頭牆式樣。大門正中懸掛原考試院院長周鍾嶽題寫的“總統府”三個大字。門樓開三拱門,均為鐵藝鑄造,我們進入大門還能發現,這三拱門為外圓內方形。

進門迎面是大堂,太平天國時這裏是“真神金龍殿”,又稱“榮光大殿”,是洪秀全大朝之地,太平天國失敗以後,重新被恢復為兩江總督署的大堂。1920xx年元月一日,孫中山先生在大堂暖閣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現在大堂正中懸掛着孫中山先生題寫的“天下為公”匾額,兩邊有六幅油畫,分別為:天國風雲,敕治兩江,共和肇始,國府西遷,國共和談,煦園曙光。這六幅油畫串聯起了總統府的歷史。

穿過大堂可見一紅柱長廊直通庭院深處。西邊為原總統府禮堂(清代總督署花廳),是民國時外國使臣遞交國書,召開重要會議,舉行國宴的場所。1948年蔣介石、李宗仁在此登基正副總統。進入二堂,東西兩側有“國父”和“佔領總統府”油畫,繼續前行走上八字台階,東西兩側分別為內外賓會客室,穿麒麟門,眼前是國民政府時期政府局大樓,今天已成為總統府史料陳列館。

現在我們就去總統府參觀蔣介石和李宗仁當年辦公的地方。這幢兩層小樓就是子超樓—國民政府的中樞辦公樓。子超樓為西洋式樓房,建於1934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因為他字子超,所以將此樓命名為“子超樓”。樓前還有林森當年手植的雪松。

子超樓一樓是文書局,它主要管理中樞文告、政令和璽印、文印。二樓朝北兩間為祕書長辦公室。緊挨祕書長辦公室的是副總統李宗仁的辦公室。南面套房為蔣介石的辦公室,共有三間。一間為辦公室,臨窗有一巨形寫字枱,一張特製的皮轉椅,頂懸法國產的精美吊燈。辦公室東間為蔣介石的休息室,配有衞生間。西間為書房和接待室。

三樓是新復原的國務會議廳,正北牆上有一漢白玉條石,上有林森親筆書寫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橫額上有孫中山肖像和中華民國國旗。南面牆上是蔣介石着大元帥戎裝禮服像。屋頂有法國製造的吊燈,室內清一色長桌配高靠背皮椅,座位擺放呈山字形。正中朝南是蔣介石的專席,此椅比其他的要大得多。國務會議組成人員一般為:正副總統、五院院長、當然委員和另設委員。每兩週開會一次,主要討論國家軍政要務。

現在我們來到了行政院,行政院為國民政府最高的行政機關,居五院之首,它建於1920xx年,朝向比較特殊,為坐南朝北,由大門,噴水池,北樓和南樓四部分組成。北樓上的“行政院”三字為行政院首任院長譚延闓所書。北樓介紹了五院制度的政權構架和職責;南樓復原了正副院長等領導的辦公室。

出行政院,為復園,這裏原為總督府的東花園,後遭毀壞,20xx年恢復,所以叫復園。復園中有石舫,名輕颺,一條迴廊將全園亭閣樓榭串聯起來,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

這座是1951年郭沫若為紀念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年題寫的紀念碑,旁邊一組小院落是兩江總督左宗棠為紀念陶澍、林則徐修建的陶林二公祠,是20xx年從長江路整體搬遷至此的。

繼續向前,這裏原為清兩江總督府河太平天國時期的馬廄,現恢復了六排,北面兩排市復原的馬廄和總統府軍樂團宿舍,南面兩排是晚清與民國史料展。

最南端是一處大型水池,名為鏡漪,水體清澈,有如明鏡。一側是半亭掩映在花木中,水池的西側有一幅鑲嵌着磚雕牡丹圖案的照壁,起到了障景的作用。

現在我們來到了我們就來到天朝宮殿歷史文物陳列館,館名由胡繩題寫,分為東中西三個院落。西院的南房用沙盤展示了天王宮殿的全貌,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天王宮殿,氣勢宏大,建築繁多,可惜的是,1864年,曾國荃帶領的湘軍攻陷南京後,在宮殿中大肆掠奪,為了掩蓋罪證,一把大火,將天王宮殿燒了七天七夜,清人何紹基詩云: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西院的北房展覽共分五部分,即定都天京、社會風情、興政建制,天京內訌和天國傾覆,系統介紹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20xx年的興衰史。

現在我們來到中院,這裏的建築是請蘇州古建專家和工匠依當年形制仿建的,有天王與諸王商討機密大事的機密室,中間為天王宮殿,有複製的天王寶座,寶座陳列於弧形飛罩之下,上方藻井內有團龍口銜軒轅鏡,殿中還陳列有雕龍屏風,大柱子上有精美的盤龍雕刻,顯得氣勢恢宏。

現在您看到的是東院,北邊為天王內宮,南邊的是展示1851年——1853年太平天國起義和征戰歷史的陳列館,都是一些珍貴的史料,為後人研究太平天國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佐證。

“清兩江總督署史料展館”,館名由著名清史專家戴逸先生題寫。兩江總督始於康熙四年,兩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轄今天的江蘇、安徽南部的上海。後來,按照地理位置的劃分,把安徽稱為上江,江蘇稱為下江,再加上江西,故又稱為三江。因為兩江地區是清王朝重要的賦税來源,所以,兩江總督的地位極其顯赫。

這是模擬的總督花廳,是供總督們休息、讀書、會客的地方,上橫匾“清風是式”由乾隆皇帝提給前朝總督于成龍的。讚揚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是天下做官人的楷模。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近代名督廳,裏面分四部分內容,即洋務運動、仿製西學和辛亥風雨。介紹了1842年以來近代史上12位有影響的總督,另外,對總督儀仗也做了展示和介紹。

這裏看到的兩江總督署大堂是根據史料模擬陳設的。大堂為商討軍機和拜祀的地方。公案後屏風為朝陽、仙鶴和海潮圖案。正中上方懸掛乾隆御賜給兩江總督的額匾,分別是“惠洽兩江”和“秉鉞三江”兩側放置總督職銜牌,虎頭牌、警鼓,公案旁有兩把杏黃傘,這是封疆大臣出行儀仗中必不可少的。

各位遊客,處於總統府中軸線上的幾處景點就參觀完了,現在我們去西花園參觀遊覽。

西花園又稱煦園,始建於明代,是一處典型的江南園林,東部以山石建築為主,西部以瓶狀水池為中心。

從月洞門入園,左邊是一座由太湖石堆成的假山,山上有六角亭一座。

假山的西北是“桐音館”。桐音即琴音看,又引申為知音,所以,這是主人款待知心好友的地方。西南的一亭雙頂就是方勝亭,亭底形如女子插在頭上的髮飾方勝,故而得名,在這裏人們又稱“鴛鴦亭”。

這個水面我們稱它為“太平湖”,它形如巨大的花瓶,取意為平靜、平安、平和、太平等。湖邊有一處如“壽”字的太湖石。

向東就到了北假山。山中有道光皇帝為陶澍寫的題詞“印心石屋”碑,是褒獎陶澍在治黃治淮上的功勛。北假山旁的草棚名棕櫚亭。以樹木原幹為柱,十分古拙。

遊廊最南端有《楓橋夜泊》碑亭,是汪偽考試院長江亢虎仿照蘇州寒山寺碑複製的。

前面就到了不繫舟石舫,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兩江總督尹繼善為迎接皇帝南巡而建造的。與不繫舟遙遙相對的是漪瀾閣。它建於池中露台之上,四面環水。是主人賞月聽曲子的地方。

位於池西的夕佳樓,雙層檐頂,二面臨水。取名夕佳,意為黃昏賞景佳地。與夕佳樓相對的是喜上眉梢榭。三面臨水迎風。因屋頂有梅花、喜鵲的木雕而得名,這裏是賞晨曦的佳處。

夕佳樓後廊壁上嵌有 “天發神讖碑”。因發現時即斷為三截,故又有“三段碑”之名。碑文是篆文向隸書轉化代表,是罕見的書法珍品。 北行可見御碑亭。內存乾隆賜薩載和書麟這兩位兩江總督的詩碑。

在水池西南,有一四方亭,名為“望亭”。上部為望樓,下部有 “資江印心石屋山水全圖”碑。

現在我們往前走,在右手邊有一個院落,大家可以看到裏面有一幢黃色西式平房,這就是孫中山的辦公室,原為清末兩江總督端方建造的花廳。辛亥革命成功後,1920xx年元旦當選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乘專車由滬抵寧,當晚十時在原兩江總督署的大堂暖閣舉行宣誓儀式,正式就任臨時大總統職,總統府就設在現在的西花園。平房坐北朝南,七開間。正中一間為穿堂,其西三大間是會議室,其東是小會議室兼臨時大總統會客室,又東為辦公室,頂東為孫中山休息室,現以舊物陳列供人瞻仰。

孫先生卧室位於西花園東北角的小院內,這裏有一幢三開間的二層小樓。樓上西為浴室,中為餐室,東為卧室。樓下為眷屬住房。小樓為60年代重修,但花壇及樹木仍是舊物。

我們現在就要走出煦園,大家可以看到月門背面的題額,是篆字的“綸音”。這是太平天國時期佈告碑上的碑額,不知何故嵌到了這裏。綸音,本指美妙的聲音,後來用以指天國裏神仙或佛祖的聲音,又被引申為皇帝的旨意。其中之意,大家不妨自行體味。

好,今天的遊覽就到這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