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精選16篇)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精選16篇)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2

我校開展了“學家訓、立家規、正家風”主題教育,努力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更好地融入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加強家庭建設、培育良好家風。

孟子曾經説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這就告訴我們萬事都要先有規矩,才能把這件事做好。

我們天長市是“孝文化”底藴非常濃厚的一個城市,我們應當結合我校實際,學我市“孝親經典”家訓。常言道“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朱壽昌棄官尋母的事蹟至今仍在廣泛流傳。在工作中、生活中,我會以此為家訓,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家庭的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我們應當立“外廉裏孝”之家規。在外要講究廉潔、自律,在家裏要孝順,樹立“首在行孝道、重在守清廉”的理念。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説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人們常説,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由於耳濡目染,自然薰陶,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都不自覺地對子女起着榜樣和引導作用。所以有人説:子女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也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的素養。良好的家風對於社會而言,它就是一種道德力量,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正能量的傳遞,這都需要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去引導。我們應當正“孝愛勤美”之家風。

“學家訓、立家規、正家風”,在以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我會立足天長孝文化,根據我們高廟九年制學校實際情況把“孝”、“廉”貫穿始終,把家訓、家規、家風放在首要位置。

“學家訓、立家規、正家風”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公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設美好天長,創建高廟九年制學校“文明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3

家風建人,家訓育人。每一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每一位名有都是從小被父母薰掏出來的,好的家風家訓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與成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與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家訓,可以用兩字家概括——誠實。母親時常教育我:人無信則不立。誠實是最重要的,綜關係的到人情交際和道德水準。以前,我還不太懂,可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想法,意識到了誠實的可貴。

那是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夏天總是雷伴着雨,時不時有一道亮光劃過,照亮烏濛濛的天空。我的心情並不好,因為在這惡劣的天氣中,我卻還要去新房子送鑰匙。新房子的鑰匙被我媽落在老房子裏了,她現在去游泳,把鑰匙拿回去的任務就落在了我頭上。雨下得令人睏倦,時不時有涼涼雨絲到我臉上。天氣悶熱的令人抓狂,公交車還沒有來,相比之下,對面的感德廣場簡直就是天堂。我不禁發徵起來,想裏面的空調,清爽的地板與軟綿綿的,一坐便陷進去沙發……一個念頭無法抑制的生長:去裏坐坐吧,休息一會兒,要不了多長時間的,我確實有些疲累,便去了大維書吧,想着看會兒書,歇息歇息再去新房子。可一看起來,哪記得時間?手機響起來:“快一個小時了,我到家了,你回來了嗎?”我有些慌:“快、快了,幾站路吧……飛奔回車站,懊惱時間過得這麼快,車來得這麼慢,回家,又是半個小時過去。

媽媽問我:”怎麼遲了整整一個小時?”我不免慌亂與恐懼:“等車,車慢慢……”“又説謊”!甚麼車,遲一個小時?你怎麼能説謊……“又説謊!甚麼車?遲一個時候了?等車車慢……又説謊!甚麼車?遲一個小時?等車遲了整整一個小時”?你怎麼能説謊?我羞愧地低下頭,媽媽伏下身來,媽媽伏下身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説:‘誠實是最基本的,如果一個人連誠實都沒有了,他還科教剩下體會什麼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一切雷情的根本呀!

一户人家,一種家訓,一道家風。它伴隨了一代代人,户人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4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爺爺常説的.一句話。其實,這也是我們家族的家訓,教育我們從小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可以澆灌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温暖的壁爐,可以温暖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可以點燃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因此,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要學會寬容。

有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可是,剛到菜市場下了車,就有一個人撞了我一下,我看到撞我的那個人,連忙抓住他的袖子,而且拽得緊緊的。我正想狠狠地罵他一頓,正好被要下車的媽媽看見了,她急忙跑過來,問我:“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人撞了我。”我回答道。“那人家又不是故意來撞你的。”“但他就是撞了我,我咽不下這口氣!”我充滿抱怨的語氣説道。媽媽對那個撞我的人説:“沒事了,你走吧!”媽媽話音剛落,我就對媽媽吼道:“你在做什麼,我還要教訓他呢!”“你不應該這樣做。”媽媽説。“為什麼?”我問。“因為別人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撞到了你,算不上有錯,而你卻糾纏這麼一點小事就不肯放手,你應該有一顆寬容,包容他人的心。”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説:“嗯,媽媽,我知道了,以後我會寬容待人的。”

記得還有一次,在學校裏,那天是個晴空萬里的日子。下課的時候,在教室裏打鬧的一位同學把我的椅子弄翻了,我的書包也掉在了地上。我打算把這位同學找出來,可我找啊找,找啊找,也沒找出來。後來,終於把那位弄翻我椅子和書包的同學找出來了,當時,我真想把氣都發在他身上。可是一開始就是因為不小心造成的,所以我不能把氣都撒在他身上。同時,我也想到了爺爺和媽媽對我説過的話。於是,我就讓他回到座位上了,並且告訴他以後不要在教室裏打打鬧鬧了。後來,我和他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呢!

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如果我們以針尖對麥芒,怨恨就像是一隻氣球,越吹越大,最後會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所以,我們需要寬容來做調和劑,這樣,任何的菱角都會變得圓滑。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5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我認為,家風家訓不一定要成文。只要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並執行這些家風家訓,將這些家風家訓植根在心底,那麼,這個家庭就是成功的。

在我們中國,美食文化異常發達,所以餐桌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這些餐桌禮儀,是我們家規裏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小,媽媽就教我了許多餐桌禮儀:人沒有到齊不能動筷;菜要讓長輩先吃,不能搶;自己喜歡的菜不能一下子夾太多;咳嗽不能對着飯菜;不能大聲喧譁,吵吵鬧鬧;自己先吃完了要對其他人説:“我吃完先走了,大家繼續慢用”,並且將自己的碗筷收拾好放到洗碗槽裏……這些餐桌禮儀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中,我每條都能做到。

當然,關於説話的禮儀也很重要。比如説:要文明,不能髒話滿口;説話要用禮貌用語,請,謝謝,您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這樣不禮貌,等別人説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尊重別人;説話前要叫出對方的稱呼,説話時要看着別人等等,這些禮儀也讓我成為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當然,我們的家風家訓內容豐富,這豐富的內容背後更藴含深意。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家風建設的關鍵在於家長。這個家的家風好了,子女們會受之影響,行為規範,有禮貌;相反,如果這個家的家風不好,家長們整天在外面喝酒作樂,從不管教孩子,那麼孩子的行為準則也會受到影響,叛逆等一系列問題會蔓延開來,最終導致家庭崩潰。

家訓就是家規,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家的家規合理通達,並且家庭成員都自覺遵守則家風清正,家門興旺。

家,是一個人的棲息之所,是最温暖的,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家是小的,只有把這小小的家打理好,才能成就大事業,立足於社會。家是一個人成長起步的地方,只有把這個起點之根深深地扎進泥土裏,生命的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好的家風家訓是這棵大樹生長的最好肥料。沒有了它們,總有一天,這棵樹會轟然倒下。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6

家是温暖的港灣,家是風雨中的避風口,家是親情的教堂,同樣也是教育我們的良好處所。家風、家訓、家規則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之島的啟蒙老師。

爸爸告訴我,家風,是家族的傳統、規範及習俗,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事方法,也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為影響下一代。

媽媽説,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

現在我知道了家規,是祖上對家族的行為規範。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後代子孫的準則。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

要説起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那是在一次包餃子中得知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是勤學,要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依賴於你呢?

媽媽説:“你現在洗手時,每次洗完後水龍頭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然後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勤儉節約”。

爺爺奶奶告訴我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要勤奮進取。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訓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家規則是勤儉節約。

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力量,它們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我願在這滋養心靈的港灣裏健康成長!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7

家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夠洗滌掉繁雜的世事,迴歸安靜的心靈;家風是一陣清風,可以拂去煩惱憂傷;家風更是一縷清絲,穿透着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家的家風是以和為貴,以誠為本。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以和為貴。與人相處,不能吵架、不能生氣。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畫畫。我的同桌張茜不小心動了我一下,一大滴的彩色滴在了畫面上,把我的畫弄髒了。看着我好不容易畫好的畫被她一動變成了一幅爛畫。我生氣極了,大聲地叫着:“都怪你,張茜,把我的畫弄壞了。“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是故意的。”張茜着急地説。看着張茜誠懇地樣子,“以和為貴”的家風在我耳邊響起。是啊,為了這麼一件小的事,而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多麼不值得。想到這兒,我急忙向張茜道歉:“對不起,張茜,我不該向你發火生氣。”我拿起畫筆在那滴彩色旁邊畫了幾片葉子,咦,畫面的效果比原來更好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和為貴,讓我羸得了友誼。

爸爸媽媽從小也教我做人要以誠為本。上個星期三,第一節下課後,老師拿着考卷走進教室。“要發考卷了,如果我這次能考九十五分以上,爸爸要帶我去吃肯德雞”我心裏暗暗為自己加把勁。考卷終於到我手裏了,我看了一下考卷,一蹦三尺高,激動地説:“哈,哈,可以去吃肯德雞了!”考卷上赫然寫着大大的九十六。我把考卷從尾到頭看了一遍,發現有一道題我做錯了,老師卻幫我改對。“要不要和老師説了,這道題可是兩分呀,要是改掉這一題,我就只有九十四。心愛的肯德雞又去不了”心裏的兩隻小鹿在不斷地鬥爭着。這時,“以誠為本”的家風又浮現在眼前。我鼓起了勇氣,大聲喊道:“老師,你幫我改錯了。”老師過來看了一下,真的改錯了。老師豎起大拇指説:“文濤,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聽了這句話,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以和為貴,以誠為本!”這良好的家風,伴着我一路成長。在學校“尚行”、“尚學”、“尚思”、“尚進”四星評比中我被評為“尚行之星”。看着獎狀,我暗自給自己加油,在以後漫漫的人生航程裏我會帶着這樣優良的家風,揚帆直行,直抵夢想的彼岸!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8

俗話説:“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每家每户都有着獨自的家風家訓。這種良好的品質,將會從上一輩的心裏,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接過這沉甸甸的擔子,並把它傳承下去。

“沒有淵博的學識,也沒有強健的體魄,你用什麼服人?”這句話,母親從小就對我説,因為家中原來經營着一家書屋,我也從小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母親對我很嚴厲,自打我認識字以來,她便不再給我念童話書了。這也使得我的童年過得特別快,甚至我還沒有發覺自己長大了,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不過,這也帶給我別樣的收穫,在同類孩子中,我總會顯得格外的成熟,這讓我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親告誡我:“你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多認幾個字就能怎麼樣了,外面比你爭氣的人多多了!”聽了這話,不爭氣的我不爭氣地哭了,這淚水把我心中那囂張的氣焰滅了個灰飛煙滅,我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不過想同其他母親般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驕傲。

父親總是温和的,可我卻有着如此潑辣幹練的性格,大概是隨母親吧。“做人輕浮,態度隨便,這可不是個好孩子的表現喔!”父親為了告訴我這個道理,做事經常慢慢的,母親見了是要罵的,我不由得替他擔心,直到有一天夜裏,我下牀上廁所,偶然聽到母親與父親的對話。“你不要這麼兇嗎,”這是父親的聲音,“孩子還小,有些習慣要慢慢養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親的聲音比平常温柔了許多,父親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平日裏,做事情老是一會走神,一會認真,這怎麼行嘛。我要告訴他,做事首先要態度認真,什麼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親不同於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彷彿比別人更細,更密。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不能丟,如何使人既遵循規則,又能學習良好品質,還能傳承傳統。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於其他父母的特點了。記得那時候我還小,吃年夜飯時,因為無知,而坐到了正對門的“上八位”,這是長輩的位置。母親見了,便走過來,同我説起“上八位”是長輩坐的,問我能不能和外婆換個位置,我第一次見母親温和的樣子,便爽快的答應了,事後,母親對我説:“兒子,你要學會尊敬長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我們,就沒有你了,對嗎?所以,我們要通過每一件事情來表現出對長輩的愛,對吧!”我點了點頭,看見母親笑得那麼美,那麼美。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家風家訓會伴着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帶給我們許多良好的品質。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9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我個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主要應做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生活正規而有序,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什麼時間不該做什麼事。如教育孩子養成早起、早睡,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己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就得到了長足發展;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惰,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的衣服自己晾曬……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地是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情能力,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增強了很多。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方面我們要求他做到:教師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不開小差;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他做作業時我們不在旁邊陪他,監督他,我要他不懂的問題自己查資料,查不到時我們才會提醒他和啟發一下,只在作業難點上和孩子一起分析,慢慢養成他獨立思考的自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説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閲資料。

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溝通時,也應注意時間和環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經常在全家吃飯時,教育孩子、尋問功課等,緊張的氣氛令孩子有時吃不下飯,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我氣上心頭,滿臉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吃不下。後來,通過跟其他家長交流,我現在就經常利用晚飯後散步和平時在一起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詢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及時搏捉孩子思想上的細微變化;跟老師進行有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有效結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家長成員間要配合黙契

為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成員之間要配合黙契,形成合力,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引領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間目標一致,態度不統一,往往會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受到另一方面的干擾,孩子在多重選擇面前就會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家長的心血必然付之東流。我和家庭成員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逐步形成有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休會,當然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的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相互學習中進步,我們最終的目地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0

所謂“校有校風,班有班風”。而我們有家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四個字——“尊老愛幼”。

在我們家很重視尊愛幼,我們家風的來歷還是因為我。由於在一次吃飯時,我不懂事,搶了妹妹吃的東西,還自己佔位先吃。媽媽説我不懂尊老愛幼,從此便立下了這個規矩。自此之後,在我們家裏的人,都很遵守這個規矩。就比如在一次過年裏,媽媽和爸爸都起得很早,忙得包餃子,下餃子。等餃子下完後,媽媽對我説;“把這一碗餃子,去給你的奶奶送去。”於是,我便端着餃子送到奶奶家。在晚上吃團圓飯時,媽媽總對我説要先讓爺爺奶奶坐下,等人都坐下後,在開始吃。我都勞記着媽媽的話,媽媽做好菜後,我端到桌子上,然後給奶奶爺爺讓座。所有人就為位後,要讓着弟弟妹妹,不要跟他們搶好吃的。

吃飯時,媽媽總給弟弟妹妹挾菜,而我要也學會尊老愛幼,所以我挾了幾個水餃給爺爺奶奶,奶奶和爺爺説我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大家想必也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在生活中,我們也要這樣做,有好東西,要拿出來給弟弟妹妹分享。就比如上一次,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的玩具,我到家就藏了起來。媽媽説要給弟弟一起玩。我想到了媽媽的定的家風——尊老愛幼。於是拿出來,和弟弟一起玩得很開心。

尊老愛幼是我們家的家風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這種傳統,我們要把這種傳統傳承下去,讓它發揚光大。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1

一個優秀的人,在家裏,一定是有好的家風家訓。

在我們家裏,也有很多的好的家風家訓。例如:第一條,誠實。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記得上四年級,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中彩那天》,父親替庫伯叔叔抽中了大獎,但是,父親還是還給了庫伯叔叔,頓時,我覺得,誠實比金錢更重要。

所以,我爭取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第二條,勤儉節約。説到勤儉節約,我想到了一首詩,《憫農》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讓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我們要勤儉節約,不要浪費糧食。

第三條,多讀書,讀好書。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在生活中,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要像《竊讀記》裏面的作者一樣,多讀書。那時候,她們想看,家長還不讓看。而現在,家長逼着我們讀,我們還不讀。要記住,食物是物質上的需要,而書,是精神上的食糧!

第四條,愛心。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羅曼羅蘭

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掙錢,沒法拿自己的錢捐給山區兒童。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獻出我們的愛心。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如果有爺爺奶奶們上車,我們就要讓出座位,説:“爺爺(奶奶)請你們坐吧!”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風家教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對於孩子我們一直秉承開心、健康、順其自然的成長理念。在生活中把孩子當朋友,以平等的身份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意見,在生活和學習習慣上細心觀察和培養。下面簡單談幾點我的心得體會:

一、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從育兒書中瞭解男孩子普遍存在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我們就比較側重於這方面的培養。首先從飲食上小兒缺鈣易引起多動,平時多食堅果,適度補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其次從生活中只要是孩子獨立在做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看書,自己做手工,都做到不打擾讓他安心的做任何一件事,,看到他做完停下來後,再進行交流,慢慢的就形成了做事不分心的習慣,其實這方面的培養不光是男孩,女孩也應該是一樣的,就是做為成年人的我們可能也會感同身受,看電視劇正看到精彩入迷的時候,家人突然打斷讓去幹家務,心裏也會特煩,結果情緒低落兩件事情都會做不好。

二、讓孩子有一個恬靜祥和的家庭氛圍,不在孩子面前爭吵,關心孩子的喜怒哀樂,及時排解不良情緒,給孩子一個心無旁騖的學習環境。在這給大家説一件小事,每天放學後爸爸都會問:“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什麼開心的'事?”這一句話看似沒什麼,時間長了,我就發現孩子學會觀察,懂得描述,而且開心的事情印象也特別深刻,寫作文的時候平時發生的事都可以利用起來,真人、真事、真感情,寫起來真是下筆如有神啊!

三、對於生活習慣的培養,好的習慣可以影響孩子一生,就説提前準備吧!看似很麻煩的事,卻可以提高做事時的速度和效果,拿睡前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説,之前是晚上脱了亂丟,早上起來亂刨,耽誤時間不説還影響心情,一天之計在於晨,這怎麼行呢?於是就教他把脱下來的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他覺得很麻煩,但第二天早晨,他告訴我,確實比之前方便了,過了一段時間,他會按穿衣服的順序擺放好,第二天穿得更快了,還驕傲地説:“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吃不上早飯了!”哈哈,從這件生活中的小事學到了甜頭,在學習中他也一定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方法的,你説對不對?

對於孩子的培養,其實都是在生活點滴中發現孩子的不足,找原因、找方法、去引導,進行思維模式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對於學習成績,我覺得,根據孩子的個人性格、興趣愛好,不可一概而論,他們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可以開花,可以結果,可以是綠綠的小草,青青的藤蔓,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五彩斑斕的森林,不是嗎?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就應該為他們的每一天喝彩!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3

一.網絡化活動有利於學習型家庭的建設

當今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社會信息渠道通暢、信息傳遞量非常大,可能我們的小孩子在一年內所攝取到的信息量相當於祖輩一生的獲取。所以,家長單純地依靠自己來的家庭指導教育是遠遠無法滿足當今少年兒童的求知慾望的,他們所需要的是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寓教於樂的親子活動。他們希望離開學校以後開展的活動裏有家長的身影,有家長的幫助。而一些家長由於時間和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需求。網絡化學習型家庭的形成就切實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1.改變“四大一小”的家庭活動模式。

親子溝通、其樂融融其實是每一個家長的願望。隨着城市居民住房條件的改善以及獨生子女家庭的日漸增多,小太陽們總是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長大。許多孩子在放學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後開展小隊活動的可能性幾乎是“零”。不可以!有危險!,以至於許多孩子養成了孤僻、內向、軟弱等不良的性格特徵。網絡化的創建等於在不同的時段充分調動起家長的“工作之餘”,“家庭”的範圍大了、敞開了,孩子既擁有的走出家庭交友的活動權利,家長們原來的種種不放心也不復存在。

網絡化的學習型家庭以幫助孩子們瞭解社會、走進社會開展豐富有意義的小隊實踐活動為根本目的,一般有學生、家長自發組織在一起。所以,家長在這個小集體中還是起着一定的。主導作用,許多活動的資源由家長提供。如,我為自己家的小朋友和朋友的小孩子共建的“章魚”網絡,就根據家長的工作環境設計了一個系列的“跑深圳”活動:參觀深圳城市建設規劃館——慰問地鐵施工現場的叔叔們——到模型館製作一組“我眼中的深圳”原木模型。

孩子們由在規劃館中面對巨型模型的驚歎到看到地鐵建設者們後的感慨到自己動手製作模型時的憧憬,很全面地從不同的活動角度體會了“我愛深圳,我要為深圳做貢獻”的思想感情。是一次非常好的活的“鄉土地理課”。家長們在活動過程中非常盡心地以己所能為孩子們充當路線設計師、司機、講解員、導遊。家長們表示,平時在家庭教育中努力使孩子們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但是收效甚微。可是在組織了這些活動以後,孩子們通過切身的感受從內心真正懂得了深圳在發展,我們在和城市一起進步,自己身上學習知識、學習做人的擔子很重的道理,所以,每當孩子們參加完一次活動後,都會自發地在日記中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給自己的“大朋友”——爸爸媽媽看,也會在網上通過郵件的方式發送給自己的小夥伴看。在交流中增進了親子之間的親情,也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友情,使一些孩子的性格由此而開朗起來。這樣一個快樂的大家庭,家長們樂在其中,孩子們更是收益在其中。

2.網絡化活動促進了家校同步

我們知道現代教育來自三個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而網絡化的形成,對於學習型家庭而言,不但構建了家庭和家庭之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間的聯繫,更加深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交流。我家小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就有深刻的體會。該班有一個家長共同參與建設的班級活動,在每一次的活動中,老師總是會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成為這個快樂大家庭中的一份子。雖然,老師放棄了寶貴的休息時間,但是,教師、孩子、家長之間的這份融洽之情卻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記得,一個鄰居的小孩性格倔強調皮,在學校裏是個令各科老師頭痛的人物。自從他和爸爸媽媽一起加入“班級活動”後,老師和其他的同學家長了解到,原來他的父母對他的要求非常高,每天回家後不是做作業就是拉小提琴,時間排得滿滿的,孩子得不到正常的發泄,脾氣很壞。針對這個情況,老師邀請其他學生的家長、同學們和小孩子的家長進行了一次交流會,在會上共同“診斷”,為小孩子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並一致推薦他加入學校的“讀書俱樂部”,不久小孩子就因為其豐富的課外知識成為該俱樂部的小輔導員,在管理別人的同時,這個小孩子也在同學、老師、家長的共同幫助下學習了“自我管理”,犯錯誤了,儘量與他人多溝通交流,家長則在家庭中多給孩子一些活動的空間和時間,面對孩子的錯誤,他們也儘量以耐心説服為主。平時,小孩子的家長通過電子郵件與“班級活動”的其他家長、孩子多交流小孩的在家、在校表現。經過一個學期大家的共同努力,孩子的脾氣變了,還被同學們一致選為中隊體育委員。從這一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集體的教育力量”在網絡化學習型家庭的活動中一覽無疑並充分展示了不同社會角色的大人小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所展現出的無窮的人格魅力。

二.網絡化有利於孩子們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社會交往是人的社會性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它指的是:人與人進行交往時所表現出來的運用口頭語言,身體語言,情緒和認識等方面的技能。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上課,天天和老師、同學接;上街買東西或去公共場所活動,總要和社會上的某些人接觸;回到家又要和親人們接觸。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往往不能很好的處理這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我們現在的“獨生太陽”,有家長在一旁呵護倍至,不知道如何與人交往。而在當今的社會中,“合作”與“實際”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們在為孩子設計小隊活動的過程中想了很多辦法。嘗試後感到:這種活動式的教育手段不是在“言傳”,而是真正意義上的“身教”。

1.網絡活動中的角色選擇、目標設定。

?有一個活動組中的5個孩子來自不同類型的家庭。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的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霸王”。在網絡化的小隊活動。

中,他們漸漸地感受到,我們組織的是一個大家庭,只有互相幫助才能獲得成功。今年寒假,家長們發現孩子們熱衷與上網交友,帶有較大的盲目性。針對這一情況,家長們湊到了一起商量解決辦法,如何既讓孩子愛電腦、學電腦,又讓孩子有的放矢?於是,家長們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請來大學中電腦課講師為孩子們組織了一個“電腦小報”編輯組,教孩子們如何上網查詢有關資料,進行合理的排版、美化,並提出了分工合作又必須獨立完成的任務,然後合成小報。起先,孩子們各有各的主意,你爭我搶不知道如何配合,如何把自己選中的資料與別人的融合,吵成一團。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及家長們的鼓勵、支持,第一份小報紙順利誕生了,孩子們熱烈歡呼。此時,網絡隊伍中的任何一個家長都感受到教育成功的激動。

2.在角色活動中學會合作、目標遞進

我們的家長們曾經帶領孩子去動物園開展“認養小動物的活動”。在活動時,家長們還帶了自制的隊旗。旗子很重,孩子們起先還很興高采烈地扛着,可是,活動要持續一個上午,一個孩子扛行嗎?但孩子們處理得很好,每個半個小時,就會有男生主動替換扛旗子的同學,一旁的家長看了感慨萬分:如果只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聽講“集體的事情大家要搶着幹”的道理,他們將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很難感受到在這種互相幫助的實際行動中得到的一些珍貴的體驗和感受,現在,則不再需要有老師、家長向他們講述“團隊合作精神”了。

少先隊的活動該怎樣搞——放了學出了校門是不是就偃旗息鼓了?活動沾了“少先隊”的邊是否和家庭的關係就無足輕重了?這些都一直是輔導員費心的問題。從素質教育、體驗型活動理論的方面去思考,快樂隊建的概念應打開校門,走向社區,依靠社會、家長資源構成幫助學生衡量自我、發現自我、改變自我,嘗試以建立“快樂小隊社區行”為切入口,充分尋求學習型家庭的資源優化組合,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中求真、求善、求美。

快樂為先導,資源來共享。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孩子們發掘着自己的潛能,張揚着自己的個性,使學習型家庭與快樂小隊的建設共同成長。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4

100户“最美家庭”,100個“最美故事”。作為人類社最基本的構成因子,家庭隨着人類社會的誕生就被賦予了極其豐富的內涵: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勤儉持家、尊老愛幼甚至捨命相護,人類用真情甚至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最美家庭”的絢麗詩篇,即便,她可能是含了血和淚,但從來都阻擋不了她那耀眼的光芒!人類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耀眼的光芒,才成了一個充滿温馨、充滿愛的温情世界,也才構成了人類文明最基礎也最核心的家庭文化。

5月15日,由全國婦聯舉辦的20_全國“最美家庭”評選揭曉儀式在京舉行。獲得評選的100個家庭從不同側面生動演繹了我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家庭文化,無異於是一次正能量的集中釋放,對我們每個人甚至我們這個民族來説,無疑,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她的舉辦,從某種程度上説,也是我們整個社會對傳統家庭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喚:在這樣一個社會裏,我們,很多東西在逐漸淡化、消磨甚至慢慢流失,我們需要找回,同時也找回我們內心深處的那個熱切呼喚。

再也沒有什麼比一個充滿愛意,充滿温暖,家庭成員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肝膽相照更感人,更動人,更温馨的了!“家”是什麼?家是我們遮風避雨的地方,是我們舔洗傷口的地方,是我們享受天倫之樂的地方。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絲毫阻擋不了家的温暖的光輝,也絲毫阻擋不了我們對家的熱愛和嚮往。而這個家裏的每個成員,要為這樣一個家去共同付出、共同努力、共同奮鬥,也共同營造。我們沒法要求其中某一個人為了這個家而無怨無悔地去付出,雖然我們應該這樣去付出。但我們需要心靈的迴應:迴應是我們繼續努力和前進的最好、最強動力。所以我們每個成員必須同時在努力、在付出甚至做出某些犧牲!也正是這些付出、努力甚至犧牲,我們每個家庭才充滿了愛,充滿了力,我們才能得以安寧下來,才能讓心靈的殿堂不至於坍塌——心靈的殿堂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基礎。

再也沒有什麼比一個家庭裏的每個成員為了這個家而日夜奔波、日夜操勞、殫思竭慮、奮勇直前而更讓人為之動容的了!100個“最美家庭”,譜寫的就是100曲這樣的奮鬥之歌、奉獻之歌、愛人之歌!也正因為這100曲蕩氣迴腸的愛之歌、奉獻之歌甚至是近乎悲壯的犧牲之歌,才凸顯出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生死與共的傳統美德!這個美德,是我中華民族延綿數千年的重要根基,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並必將是我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之夢的強大動力!所以品讀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在教育我們熱愛家庭,熱愛家庭裏的每一個成員,不僅是在激發我們為家庭的美好未來而不懈奮鬥的潛能,更是在呼喚我們把丟失的東西找回來,把我們丟失的心靈找回來,讓我們永遠有一個根,更永遠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前進方向!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過得更好、更幸福。也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會持續美好起來,持續進步起來。也只有這樣,我們這個幾千年的古老民族,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激發出新的動力,並最終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5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於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裏,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於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

弘揚好家教好家風個人心得 篇16

我們家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的年齡相仿,一個高中,一個國中,兒子的年齡和她們相差六七歲,女兒上國小那時,可以説我作為父母,那算不上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最多也就是檢查一下作業,給他們講講不會的題目,但是在那個過程當中,我表現最多的就是指責和説教,也就是把自己原生態的家庭教育方式給使出來了,其實父母的一言一行,真的對孩子影響很深,還記得是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對我講的一句話,讓我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一次兒子放學回到家,我説快點把作業拿給我檢查,你聽到了嗎,怎麼還不去拿,説這些話的語氣都是在命令式的,這時兒子向我説:“媽媽,你不能心平氣和地跟我説嗎。”我問他心平氣和有用嗎,他説你試都不試怎麼知道沒用,是的孩子需要一個好的感受,孩子能得到好的感受,才能做出好的行為,從那以後,我特別留意和孩子説話的語氣。

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得到誇獎,我兒子也是,國小一年級時,我發現檢查他作業的時候,只要跟他檢查出來錯誤,他就不高興,還不能虛心的去問問題,就是在那裏生氣,鬧情緒,我就跟他講,什麼時候你認為這個題目你自己想把它整明白,你再來謙虛地像我和我姐姐請教,如果有情緒真能解決問題,對你的學習有幫助,你也可以選擇,你試着聽從內心的想法,過一會,他會很不好意思的拿着作業來到我跟前説:“媽媽,你跟我講講。”這個時候我認為不要去指責他,讓他自己學會判斷,給他點時間。

在學習上給予孩子最多的應該是正確的引導,我給孩子説,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真的特別重要,老師講的知識點一定要認真的去聽,把今天學習的知識整理清楚,弄明白,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去問,可以問老師和同學,不恥下問,你們學過這個道理,還要結合今天學習的重點,去做練習,多見題型,兒子喜歡做課後的練習,每天都能做一張課外的試題,尤其是快接近期末考試的時候,他一天下來就是四張試卷。

我特別喜歡兒子跟我聊天,不管他説什麼,我現在都學着不去打斷他,以前都是嘴上説我再聽,其實心不在焉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在敷衍他,他會氣餒就不願意去説了,只有孩子肯説,才能練習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有活力、有擔當、有一顆感恩的心、一種積極的精神、一分不怕吃苦的毅力,但是父母光有愛是不夠的,需要陪伴、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緒、還要給予精神鼓勵,父母的改變不容易,讓我們和孩子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我覺得是不容易,但是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