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後,我們感受到今後生態環保工作任務將更加艱鉅,責任更加重大。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作為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我們更應該身先士卒,衝在保護環境第一線。我們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讓環境違法企業付出沉重代價,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限產、行政拘留)就是我們手中的利劍,我們應當利用好這把利劍,斬斷環境違法行為。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增強“四個意識”,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迴應人民羣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經受住人民和歷史的檢閲。

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讓大連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2

生態文明,這個耳熟能詳的詞,想必大家心裏都懂,但又有多少人去做過呢?

環境是一個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我們破壞了環境,這等於破壞了我們生存的條件。

目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水資源。據有關資料報道:排水系統的鋪設和清潔劑的使用有增無減,消耗水中的氧,使魚類死亡,生態系統惡化。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萬億的淡水。

這是多麼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啊,保護生態環境是人人有責的,為什麼要破壞呢?

記得前主席_強調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

友好型社會。”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概念轉化為行動,共同投身於生態保護的大工程中。

在此,我向大家提出三點我的建議:

一、爭做生態建設的宣傳者。

爭當保護生態環境宣傳員,向家人、朋友、社區居民宣傳,形成“我以保護生態為榮,我為建設生態盡責”的良好風尚!

二、爭做生態建設的實踐者。

自覺參與各種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公益性活動,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優美的生態環境,讓我們的家園變得天更藍、水更清,讓我們國家變得地更綠、景更美!

三、爭做生態建設的志願者。

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精心呵護一草一木,自覺抵制破壞生態環境的不良行為,為營造綠色、生態、和諧、文明的環境奉獻一份力量!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為春”,讓我們攜起手來,每位同學都為城市、國家增添一份綠,描繪一筆彩,用我們的自覺行動,共同承擔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弘揚北大荒精神,構建生態文明,美麗中國!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3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的名字叫做地球,從遠處看,它只不過是茫茫太空中的一葉扁舟,而從近看,它則像一個藍氣而又充滿夢幻的水晶球,這裏也是一個生命的搖籃,搖籃中的生命也有我們人類。

地球母親慷慨的將那些優美的峽谷,美麗的森林氣勢磅礴的山河與那些可愛的動物夥伴們送到我們身邊,他的願望是能讓我們更好的生存。

而我們又是怎麼樣做的呢?

自從我們有了大大小小的工廠,這些工廠嚴重的.向外排放那些污水,臭氣從而破壞了那清澈的溪水,藍色的天空,讓魚兒沒了自己的家,讓鳥兒沒有了翱翔的天空。自從我們學會了造紙,造一次性用品,就不顧後果的砍伐森林,誰知道那些與我們一同生存的動物朋友們還無家可歸……

看看這些!這些就是我們對地球母親的回報嗎?這時我們是否對自己的所做作為進行反省呢!是的,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態度,應該有自己心中明確的選擇,應該去改變這個被我們所破壞的環境!去保護這裏的生態平衡,把原本屬於它的色彩,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當然,我們雖然只是人海茫茫中的一個,是不可能做出那麼多的發明去節約能源,也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去種植森林,但是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我們種一棵小樹,讓一隻小鳥有了它的家,我們可以不用一次性用品,讓動物們有它的家,我們可以少開一天的車,減少碳排放,讓低碳的城市可以還小鳥一片遨遊的藍天!而這樣一個簡單的行動雖然不能有很大的改變,可是如果每人種一棵樹,少開一天車,這樣一來的改變可能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我們自己的力量雖小,可是成千上萬的人呢!所以我們只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説不定又一天能有所改變,只需從我做起就一定會有美麗的星球!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4

在我們周圍環繞,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麗的環境,而我們並沒有很好地去保護這篇大自然,而在無畏地浪費。

人類的發展史越來越快,而我們提倡的“低碳生活”卻幾乎沒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壞它的本質。人類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大自然的綠色又在哪兒呢?

我們應該知道地球是唯一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隨着人類的破壞,再過幾百年後我們應該去哪兒生存呢?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應該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門不用塑料袋,自備環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來衝馬桶;洗米、洗菜之類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澆菜;不隨意扔垃圾,要把來及進行分類。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家裏儘量備用無磷產品……其實我們能為環保做的事情有許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讓我們做好環保,為環保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環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擁有這樣的環境而自豪吧!讓我們為這大自然共創美好的明天,一起來為大自然母親貢獻力量吧!

我們為這大自然也許字獻出了單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明天將會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將會來到!讓我們手拉着手一起迎接嶄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來吧!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5

一個人的一生,會有大大小小數不盡的夢;一個想要發展壯大的國家,也會有一步步前進道路上的發展夢。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有一個全民族共同奮鬥的夢想,中國夢便是那個承載了億萬中國人希望與夢想的大夢。

中國夢,我的夢,大家的夢。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神舟飛船在太空中翱翔,墨子號量子衞星成功昇天,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位居世界第一,蛟龍號潛水器為我國的深海探索開闢了新的道路......中國,已經一步步邁向了世界強國的隊伍,與世界的聯繫愈來愈密切。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綠色的中國夢,推進生態文明,促進和諧社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我們努力發展中國經濟的同時,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淨土吧。人們是時候清醒了。當你們為了圖一時的利益建起一座濃煙滾滾的工廠時,當你們把大量有害垃圾深深地埋入泥土時,當你們把一座座冰冷的鋼筋混泥土建築物接連拔地而起時......是否會想過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的子孫和動物將無處呼吸,一隻只動物因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一個塑料袋窒息,人們突然發現世界上已無地可種......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綠色的中國夢,就是建設我們更加美好的中國夢。

但中國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卻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大地的皮膚變得傷痕累累,她的皮膚露出一片片乾枯的皺紋,她秀麗的頭髮——森林,被連根拔起。湛藍的天空一去不復返,反倒是那個“醜陋”的洞張着血盆大口,彷彿要吞併一切......中國的生態建設,迫在眉睫。

建設美好中國夢,是我們必須以實際行動去踐行的,如果我們今日只是原地暢談美好的中國夢,渾渾噩噩的度過每天的日子,我們遲早會被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淘汰。要想讓人民過上富足美好的日子,要想實現我們富強民主的中國夢,就要去拼搏,去努力,為建設美好中國夢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中國人!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6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更為全面的價值取向和更為深刻的生態倫理。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係經歷了人類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變化。在原始文明時期,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始終依存於自然。在農業文明時期,人們敬畏自然,主張順天應時。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們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這種觀念導致對自然無窮無盡的掠奪,可利用資源日益枯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建設生態文明,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瞭路徑。

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對於生態文明建設,我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出於對等狀態

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不能絕對化人的主體性,也不無限誇大人對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都應該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二、順應自然,強調人類在日常活動中要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自然規律具有客觀必然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要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建設則立足實際,根據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合適的產業戰略。推進產業生態化,培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護自然,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保護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範圍內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絕不能把自然當做隨意改造的對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過改造為我們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們不能對其加以改造和破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奉行的原則。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全局的戰略地位。只有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7

經過改革開放_多年持續快速發展,我國逐漸出現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一系列問題,若不及時加以制止,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必將受到制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五位一體總佈局,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進行部署,體現了我黨的生謀遠慮、__遠矚,也為我黨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關係到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實施的長遠大計,我們要重視之,並把這一思想體現於政策制定中,貫徹在實際行動下。結合我局實際,體會如下:

一是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在社會公眾層面,在全區大力倡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在決策管理層面,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在項目審批建設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從建設生態文明全局着眼,將保税區打造成適合商建、適合人居的生態文明品質之區。

二是鼓勵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建設生態文明,既要保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又要毫不放鬆節能減排。以綠色、環保、低能耗為發展主流,堅定不移走生態型、環保型發展路子。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積極引導投資進一步向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新興科技創新、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轉移。努力運用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新設備,改善過度依賴資源環境的現狀,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三是優化生態環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們就沒有未來。首先要改變以往先發展後治理的觀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逐步推進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關問題的綜合治理工作;同時努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四要健全生態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健全體現生態文明要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體系為指引,逐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繼續實施政府節能補貼工程,大力發揮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在企業管理中,加大監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費資源現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保護賠償制度,並嚴格執行,對於破壞環境的單位或行為人嚴懲不怠。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必須堅持的偉大工程,關係到我國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係到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否繼續實施,更關係到我們中華民族能否延續。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你我共同參與。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8

黨的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中,提出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一個重大理論創新,進一步豐富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標誌着我們黨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規律的認識進入了新境界。

建設生態文明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現實意義

生態文明是對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的繼承和創新,是社會發展階段的一個新的提升。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之所以擺上如此重要的地位:

一是源於我們黨對工業文明和現有發展模式不足的反思。人類發展史是一部文明進步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關係史。歷史上,一些古代文明因生態良好而興盛,也有的文明因生態惡化而衰敗。比如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都是因為生態系統破壞而衰落。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人類在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資源危機、環境危機、生態災難。上世紀50年代,發生於英國的倫敦霧,1.2萬人患呼吸系統疾病死亡。80年代發生於印度的農藥廠爆炸,2.5萬人直接喪生、55萬人間接致死,20多萬人永久殘廢。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因環境污染而喪生。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森林鋭減、草場退化、江河污染、大氣灰霾、物種減少,環境污染事件也時有發生。重經濟輕環境、重增長輕保護的發展模式,讓一些地方的發展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治理,結果是增長所得遠遠不夠治理所出,當然建設生態文明並不是對工業文明的否定。在吸收世界工業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我們黨通過對過去發展的認真總結和對未來發展的科學把握,着眼於破解人與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鋭矛盾,我們黨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一重大戰略決策。

二是我們黨對人民羣眾新期待的積極迴應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豐富完善。隨着經濟發展,人民羣眾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更多的期盼和要求,良好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都希望喝上乾淨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吃到放心的食品、住在優美宜居的環境中,身體健康、生活幸福。開着寶馬車喝污水,這不是全面小康。所以,黨的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之中,就是順應人民羣眾的新期待,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特別是環境權益的集中體現,為我們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經濟發達、政治民主、文化先進、社會和諧的社會,又是生態環境良好的社會,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

三是我們黨對當今世界發展新趨向的正確把握和可持續發展的拓展創新。當今世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正成為新的趨向。世界各國的競爭已經從傳統的經濟、軍事等領域延伸到環境領域。主要發達國家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以保護環境和維護國民健康的名義,制定了嚴格的、強制性的環境技術標準,限制國外產品進入,構築新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們只有加快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才能順應世界發展的新趨向,參與和贏得國際競爭。同時,資源環境也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能源年消耗量佔到世界的20%,煤炭消費量相當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石油消費量一半以上要靠進口,單位GDP能耗是發達國家的四五倍。按照黨的提出的到20xx年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的目標,如果繼續採取這種粗放的發展模式,現有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無法支持,未來的發展也將難以為繼。所以,大量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粗放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所以,建設生態文明就是為了破解資源環境的制約,全面增強環境競爭力,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黨的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舉措,並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方面明確了基本要求。實踐中,我們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價值觀念上,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是自然之子。在尋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與自然對等思想,對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我們的發展,既不能走向與自然對立,更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要始終以敬重的姿態,考量人與自然的關係,尊重自然存在和發展的權利,使我們的發展能與自然和諧互惠,相得益彰。

二是在指導方針上,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節約優先就是要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發展。保護優先就是要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山清水秀但貧困落後不行,殷實小康但環境退化也不行。發展是第一要務,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保護是發展的基礎,脱離環境保護抓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所以,必須通過保護環境優化發展,保持經濟可持續增長。自然恢復為主,就是減少人為干預,給生態環境以自我修復、自我更新的時間和空間。

三是在實現路徑上,要堅持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之路。就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把經濟增長從依靠資源環境消耗,轉到依靠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上來,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而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的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四是在工作落實上,要堅持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是簡單的污染防治,而是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其目標是建設美麗中國,因而需要一個漫長的探索和實踐過程,絕不是簡單的污染防治。特別是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發達國家一二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開始集中顯現。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通過系統的變革,堅持不懈地推進,推動我們的發展進入生態文明的美好時代,努力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9

祖國大地哺育着我們。我們在這兒世世代代生長、繁衍,建設着我們美好的家園。

現如今環境關係到我們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關係到子孫後代的生長於繁衍;關係到人類文明的未來……可是,我們大家又有誰去關心這個問題呢?大家一味的認為我們美好的家園就是綠色的,給人一種清新、安靜的狀態。對,可誰又會想到現在的環境是怎樣的呢?若是你沿着河邊散步,一陣微風輕輕吹來,陣陣惡臭頓時向你撲面而來。若你向水中望去,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大雜燴呀!看!水面上飄着垃圾袋、飲料瓶……水中的魚都被薰的露出了白肚皮。談到這兒,就沒人會設想一下嗎?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我們的生活會如何?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地球會如何?趁現在還來得及,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它關係到人們未來的生存危機!

現如今科技發達,經濟市場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爆發。國家的許多資源被眾多企業們不是破壞了就是浪費了。我國的資源也是有限的,部分也需要以進口作為補充。許多河流湖泊也被工廠所排放的污水嚴重污染,導致周邊的人無法飲用!

這些問題在人們眼中已是十分嚴重,可現在有一個最嚴重、最值得令人們談討的問題——霧霾。

幸福的生活已經起航。如今家家户户基本上有了小汽車,無論是出門遊玩還是上班,走到哪兒都離不開車。再加上工業將大量的工業污染物排放於大氣中,二者一結合,嚴重的污染了空氣中的環境,使霧霾的嚴重性再一次加深……資源的破壞,河流的污染,霧霾的加重,祖國母親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了。為了祖國母親,應該努力的改變這一切,使這一切變得更加生機勃勃,煥發活力。空氣是心臟的動力,也是我們的呼吸機,我們都為了心臟的動力都應該去保護空氣,不要讓它蒙上一層灰色的面紗。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哺育我們中華兒女的乳汁,保護生命的源泉,不要讓清澈的河流不再流動……

我要讓天變得更藍,水變得更清,樹變得更綠,空氣變得更清新,陽光變得更燦爛,大地變得更生機……一切都是繽紛的世界!

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美好家園,要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保護生態資源,使地球母親恢復它原本的樣貌!努力創建美麗中國,美好家園!為了祖國的明天,不懈努力!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0

小到一個家大到一個國,再怎麼重視生態文明都不為過,從xx大的“四位一體”到xx大的“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我們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中去;我們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的建設關乎人民大眾的幸福,關乎中國發展的未來,關乎我們的子孫後代,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要建設生態文明首先要處理好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的關係。眾所周知,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的中心,對於處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建設是重中之重,説到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不得不提到“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思想,它是一種辯證的思想,五大建設之間是有普遍聯繫的。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這五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為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提供和諧的生態環境。經濟的發展不單單只是經濟的增長,簡單的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忽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是對經濟發展的片面理解,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xx大以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着諸多方面的問題,比如説:霧霾、土地沙塵化、水土流失嚴重、空氣污染嚴重、湖泊面積縮減巨大、森林鋭減、土地退化等等,這些都是出現在我們身邊的逆生態文明建設的現象,並且已經明顯直接的影響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於利益的驅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疏忽了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平衡,在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中不注重對環境的愛護,這樣的發展下去的後果會很嚴重的,我們不能把生態文明建設從經濟建設中隔離出來,我們需要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又在經濟建設中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只有樹立全面的、科學的、正確的發展觀,才能更好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自然資源得以長期有效地運用和愛護,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生態文明的建設要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必須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我國的能源各種各樣非常的豐富,但我們也不能只注重當下的經濟利益,肆意揮霍各種能源,破壞自然環境來換取暫時的發展,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速的發展讓環境的承載能力到達極限,我們不能先發展後治理,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一出生就處在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中,生態環境問題不像經濟危機那樣週期性爆發,它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一旦出現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所以我們更應該像珍惜生命那樣去愛護去關心我們的生態文明。

究竟怎樣才能更好的建設生態文明,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生態文明的構成是: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在生態經濟方面,要調整產業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資源與節約資源等;在生態環境方面,要提高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質量,擴大綠化和環境基礎設施等;在生態文化方面,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生態文明知識、提高生態素質、開展生態創建活動等。在生態制度方面,應該投入保障、科學執政、信息公開。

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我們更應該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驅者,我們在學校裏學習了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動把先進的生態文明理念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要認真學習生態文明的理論知識,還要在實際的生活中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活動中去。平時要學會垃圾分類並且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實現資源的回收和循環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資源。平時生活中也要節約用水,如關緊水龍頭。再着就是要節約用電,離開教室,宿舍的時候要隨手關燈,及時切斷電源等。這些事情看起來貌似很小也很瑣碎,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認真做到的話,對生態文明的建設真的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平時在學校還可以多做一些環保的宣傳工作,增強同學們的環保意識。其實,建設生態文明,只要我們每一個人用心並且堅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好習慣,讓藍天、綠水、青山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1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一重要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的發展模式。環境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反映出事物普遍聯繫之中的共同性和統一性。恩格斯説過,“勞動與自然界一起才是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處於工業化階段的國家和地區,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作保證,自然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標誌,在區域競爭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誰的環境好,誰就能讓更多的生產要素匯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經濟發展也為環境保護提供了物質條件。

聯合國發佈的《只有一個地球》報告中指出:“貧窮是一切污染中最壞的污染”,因為環境不可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得到改善。保護需要資金,資金需要通過發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開發資源才能有效保護生態,尤其是可以通過使用新工藝、新技術儘量減少甚至避免工業化階段的污染。由此可見,發展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總量增長取決於對資源的開發以及有效配置,有賴於人類智慧不斷地認識、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與經濟二者統一於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

綠色發展是經濟轉型的趨勢,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標誌。時勢所趨,經濟欠發達地區迫切需要從“非此即彼”的“對抗性”思維中解脱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共贏”。

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資源豐裕的經濟體更願意通過傳統的要素投入獲得增長,對技術創新意願不如資源缺乏的經濟體強烈。

總體來看,當前欠發達地區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驅動發展的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應當看到,造成欠發達地區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約束,制度安排與推動綠色發展不相匹配,出現了一面是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設施建設,一面是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且破壞的速度比建設的速度還快。一些欠發達地區為擺脱貧窮,盲目追求增長,許多生態資源被濫採濫伐直至耗竭,資源浪費極其嚴重。這種任由稀缺資源繼續免費使用、廉價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決不能持續下去。

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江西省通過實施戰略性新型產業和“六個一工程”戰略,大力發展風電能源、高效農業等生態、清潔、循環經濟,形成了以礦產資源深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農業以及生態綠色產業為主導的環保型產業體系,並通過生態市場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態市場運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還積極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考評機制,加快推進水、電、礦產等資源型產品及要素價格改革,開展排污費改環境税試點,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生態合作、產業共建等多種方式的生態補償等。20_年以來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還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經驗表明,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就要根據資源稟賦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態經濟規劃和相關政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建設區域性優質農產品生產等傳統產業基地,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將生態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銜接,利用循環經濟的理念使生態經濟的“涓滴效應”擴散開來,把發展生態經濟與發揮傳統要素優勢相互結合。這樣既可以賦予傳統要素以新的內涵,也可以讓生態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限度地發揮作用。

在制度建設上,要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和價格機制,因為產權制度有效地促使人們保護稀缺資源,價格機制靈活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變化。

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鼓勵人們尋找替代資源、節約使用最稀缺的資源,通過推動技術創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推進綠色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路線圖”。欠發達地區往往藴藏着較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同時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貧困人口,面臨着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任務。一方面,我們不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保護環境;另一方面,發展又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難治理”的覆轍。

新世紀以來,江西依靠區位優勢和要素優勢,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區產業的低端環節,賺一些微薄的辛苦錢。江西要實現科學發展、人民富裕、社會和諧,必須要有新的發展模式。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作為引領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龍頭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兩年多來,全面啟動了“十二項重大生態經濟工程”建設,包括以生態保護、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6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和以保護“一湖清水”為重點、優化能源結構的6大基礎設施工程。

再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為例,這是江西有史以來投資的水利建設項目,被譽為江西的“三峽工程”,具有防洪、灌溉、發電和航運等重大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該水利工程建成後,將對江西經濟核心區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達7.5億元。在防洪的同時,每年還可增加電量11.4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有效緩解江西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另外,萍鄉、德興等資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繼通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地下”轉向“地上”、從“黑色”轉向“綠色”。

江西在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在鞏固提高中保持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1%,設區城建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均列全國第一位,林業產值突破千億,上升為全國第六。

當前,世界範圍內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與我國的轉型發展形成了歷史性交匯,為欠發達地區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探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路徑,形成面向未來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和經濟增長模式,才能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擴總量、上水平與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機統一中贏得主動。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2

作為中組部組織編寫的科學發展主題案例教材之一,《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案例教材格外引人注目。它是黨的xx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後,國內第一本有關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內容的正式幹部學習培訓教材,對於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建設生態文明、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自覺性,進一步加強我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我長期關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併力所能及地作一些研究和促進工作。認真閲讀《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一書之後,深受啟發,收穫良多。該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xx大以來的重大方針政策,認真總結現階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與理論,系統闡述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和任務,尤其是選取大量生動翔實的國內外和正反面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加以分析和總結,來解析生態文明建設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節能減排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一系列主要做法、經驗和啟示,貼近實際,通俗易懂,構思新穎,適合各級領導幹部學習閲讀,是一部有利於加快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好教材。

歷史地看,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理念,都是由資源環境問題而引起的。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進一步強化,客觀上要求黨和國家在執政方略上有新發展,在解決發展難題上有新思路,在實現協調發展上有新舉措,於是一種人類文明轉型和昇華的新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開始正式登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的歷史舞台。我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建設生態文明,不是否定工業文明,而是強調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調統籌人與自然關係,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中保護生態環境,在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建設生態文明與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新課題新挑戰,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眾普遍關注。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人民羣眾的温飽問題基本解決以後,對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的願望明顯增強。xx屆五中全會做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新部署,標誌着我們黨和國家對人類文明結構、文明進程認識的拓展,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對於我國實現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保障和改善民生、搶佔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

以科學發展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百年大計;不是一般工作任務,而是時代賦予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的當代歷史使命。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事業蓬勃發展,一大批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都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和實踐中來。20xx年底,在國務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也是希望能夠組織、協調、動員有關方面的人員和社會資源,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共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要有成效。各級領導幹部對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和認識,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廣度、深度和歷史進程。我們相信,隨着《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案例教材的普及和宣傳,必將對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3

我國已經擁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但真正能穿越歷史的就只有生態文明瞭。

如今,黨的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又進行全面的開展。從原來的四體變成了現在的五體:“生態文明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而其中的生態文明建設又是最重要,這不就又給予我們更深的忠告。

生態文明是一種形態,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存的成果。人與自然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應當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觀點,讓我們尊重和愛護自然,進行“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活動。讓自然遠離破壞,遠離威脅。曾經有人説過:“熱愛自然,親近自然,融入自然為最大快樂,是人類追求的志趣。”對待自然就應該公平,友好。

與生態相聯繫的就是文明,現在,人類對文明的瞭解有很多,文明從遠古到現在一共有三個階段,一:原始文明,是石器時代;二:農業文明,有大量農耕技術;三:工業文明,也就是現在,利用資源生活。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徵。

可是,文明講究的是節約能源,生態講究的是保護壞境,對於人類社會的一步步改革,地球上局部的資源已經接近尾聲,一些不再生資源也可能將消失在地球上,僅僅是局部受破壞,但也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地球上的沙漠化越來越廣泛,植物越來越少。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的14,是少之又少。可別讓我們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全球氣候變暖,天然氣。石油。煤礦物質等資源急速枯竭,這些都是需要救援的,我們應該儘量少開發,多循環;要節約,少浪費,用生態理性代經濟理性,建設制度,制定標準。一棵樹好栽,一片森林卻難養,我們要同舟共濟建立小康社會,不能等到地球上的資源都枯竭了,你才知道後悔,世上是沒有後悔藥的,等到那個時候,河水乾涸,樹木枯萎,大片大片的沙漠就在眼前,但那是人們的自作自受。要想走的更久。更遠,就得從這一分一秒做起,一起保護環境。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可大可小,可遠可近,都取決於你自己。在我的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就是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時間還能比現在久幾千幾萬倍,不讓人類變成下個滅絕的生物!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4

總書記講話為建設美麗中國發出了總動員,為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總要求,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吹響了總號角。具體來説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在思想認識上,總書記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旗幟鮮明、擲地有聲,彰顯了黨中央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講話指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

二是在工作要求上,總書記強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為此,我認為環保隊伍要當仁不讓,做好攻堅戰的主力軍,既要當好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軍師,為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又要做好衝鋒陷陣、敢打敢拼的主將,確保各項污染防治工作紮實推進。總的來説,就是要堅決貫徹習總書記要求,努力建設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三是在具體工作上,總書記提出要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以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和20__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為契機,認真排查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加大資金投入,強化指導督辦,建立長效機制,拉條掛賬、倒排工期,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篇15

泉州,素來有着“生態文明·美麗泉州”之稱,而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一座風景秀麗的名城,一座多元文化的僑鄉,一座我深深愛着的城市。

記得我第一次遊覽泉州,就被她獨特的風采迷住了。那是一種古典美,一種現代美,一種自然美。

爸爸告訴我,泉州的名勝古蹟可多了:千年古剎開元寺,塗門街的清淨寺,靈山的聖墓,長壽的老君巖,美麗的洛陽橋等等,泉州的名俗文化也是享有國際聲譽的,其中泉州木偶藝術就擁有“中國一絕”的美稱;媽媽告訴我,泉州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宋元時期就是我國和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的重要港口。“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交流貨物之路,更重要的'是交流思想,意識,情感,信念之路。如今,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提線木偶,南音演唱,花燈和別具古城風情的文藝踩街,給來到泉州的客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年到泉州,她每年的變化都不一樣,一年又一年,取而代之的是經濟發達帶來的繁榮興盛。一座座美麗的公園錯落有致,那可是大家清晨鍛鍊的好去處。改革開放以來,泉州進入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心市區的科技電訊產品,晉江、石獅的鞋帽服裝、南安的建材、惠安的石雕、安溪的茶葉、永春的蘆柑、德化的瓷器、肖厝的石化產品馳名省內外,並已出口國外。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旅遊服務已成為泉州的三大主導產業。泉州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的目標,成為富裕,文明、安定的現代化工貿旅遊港口城市。

我愛泉州,泉州是我的家鄉,她像母親一樣養育着我,激勵着我,我要努力學習,打好基礎,繼承泉州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為將來建設古城奉獻聰明才智,為美化古城增光添彩。

為構建“生態文明·美麗泉州”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