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彙報體會 > 彙報材料

德育勵志教育主題彙報材料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德育勵志教育主題彙報材料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對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

學校教育,德育為首。任何一所學校,都不可能把所有學生培養成才,但任何一所學校都必須把學生培養成人。把學生培養成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我們學校是一所晉升三星剛剛三年的普通高中,現有46個教學班,2170名學生。學生基礎差,會考全縣前1500名學生,我們沒有一個;學生的品德、素養、習慣等非智力因素良莠不齊,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為此,我校堅持以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思想,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確立了“人格自主、行為自律、生活自理、學習自主”的育人目標,結合學生實際,適時地開展以勵志教育為中心的系列德育活動,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三年的努力,實行成人成才的目標。

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德育教育體系逐漸完善,勵志教育特色突出,對教學起到了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2010年,我校本科達線205人,其中文化20人,體育5人,藝術180人,超額完成縣局下達的目標任務。今年剛剛結束的學業水平測試考試,我校過關率達95.6%,達a的同學有278人科次,達a率10.6%,3名同學達4a,另有13人達3a。1班、13班、14班學生全部過關。政治科目過關率達100%,化學達99.6%(達a率19%),地理達99.5%(達a率21%),物理達98.7%,生物達97.3%,歷史達96.9%,信息達99.7%。這兩年,我校先後獲得了市教學質量獎、市先進育人單位、市安全先進單位,市法制教育基地、市德育先進單位,健康健康促進市級金牌等榮譽稱號。我們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良好的德育教育,系統的勵志教育功不可沒。下面,我就我校開展的勵志教育的具體做法和思考,作簡要彙報:

一、不斷實施成功心理暗示

眾所周知,心理暗示法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方法,而老師的話對學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高中生雖然不像國小生那樣認為老師的話都是聖旨,但是對老師的説教基本上是認同的。因此,我們把成功心理暗示法引入勵志教育,要求老師不斷對學生進行成功暗示。我們要求老師每天必須給學生一個微笑、每天説一句鼓勵的話、每天找一名學生談話。老師對學生不能説 “你不行”,要説“你行,你一定行。”“通過努力你一定能不斷進步。”“三年後,我覺得你肯定能考上學校”之類鼓勵性的話語。老師向學生灌輸積極的信息,學生心裏就會產生積極的反應,不斷的成功暗示,久而久之,就會定格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對學生產生持久的影響,即使學生真的不行,他也會認為我行,從而樹立起一種強大的自信力,進而付出努力,學習成績也會逐漸提高。好的成績又會給學生帶來好的心情與新的動力,成功心理暗示的良性循環也就逐漸形成了。

高三(10)班主任嵇道鑫老師在實施成功心理暗示方面做得很成功。他對那些好玩、心裏不穩定的學生進行“特殊”的關愛,經常鼓勵他們,表揚他們在毅力、智慧、交際等方面的優點,然後慢慢遷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全班學生樹立起了走向成功的信心。他們班的班會學生自己開,學生學習激情空前高漲,成績逐漸穩定上升,是高三的樣板班級。高一(9)班主任高文娟老師,經常向學生灌輸“你能行”的信息,不但講述偉人如何在困難中走向成功的生動故事,而且結合身邊在挫折中成才的真實人事,對學生進行成功心理暗示。她的班級學習氛圍異常濃厚,在高一年級表現非常出色。

二、大力渲染信念目標追求

沒有信念和目標追求的學生,就好比是大海上一隻沒有航向的小船,隨風飄蕩,最終的命運可想而知。剛來二中的學生,大多數沒有明確的目標追求,總覺得低人一等,很自卑。家長把他們送來,也沒真正希望他們能上本科,有的只希望上一個大專,甚至混個高中畢業就滿意了。因此,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意識都很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新學期初,我們就打出迎接新生的橫幅標語“善待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成就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到一種受重視、被信任、有希望、有前途的感覺。對於新生,學校首要的任務就是將其從自卑的泥潭中拯救出來,幫助他們明確自己上高中的目的,以及三年後的目標,讓原本毫無目標的學生,在踏入校門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做上大學的夢。我們通過兩種辦法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一是學生在班主任的幫助下,選定一所目標高校,集中張榜公佈。這樣一來,每一個學生從高一開始,就明確了目標,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瞭解目標高校,瞭解錄取分數,分析自己的差距,似乎自己已經成為了目標高校的一名準學生,心理暗示和目標引導作用是相當大的。二是,學校在校園內努力營造勵志文化氛圍,讓學生耳濡目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潛能。這些標語隨處可見,如三棟教學樓分別懸掛了大幅標語,高一樓:泛遊學海,競逐羣雄,放飛心中夢想;勇攀書山,甘灑汗水,盡現青春風采。高二樓:壯志凌雲,書學子豪情,欲登蟾宮折桂;雲帆直掛,展卷帙才華,誓取金榜提名。高三樓:十載寒窗,全力以赴,苦戰三四五,六月揚眉酬壯志;百日衝刺,爭分奪秒,笑迎七八九,一朝提名報春暉。教學樓樓梯入口處的標語有:高一:全力推進課堂模式改革、全力打造全優課堂;成功來自堅持,執着創造奇蹟;高二:撒下勤奮的種子、收穫金色人生;改變內存就改變未來,改變頭腦就改變人生;高三: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一切;有信心才能成功,有夢想才能有作為。德育主題月橫幅標語有:高一樓:明禮彰顯人格魅力,誠信鑄就精彩人生。高二樓:恩師引航修行養德,會考獲勝勵志成才。高三樓:把美好留給母校,把美德留給自己。西圍牆書寫了“學會生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的學校總目標。

三、莊嚴宣誓,提升自律品格

從山東省的經驗可以看出,宣誓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律品格,勵志功能顯著。我們要求各班在每次班會課前,全體學生舉起右手,在班長的帶領下進行莊嚴宣誓。誓詞如“我非常聰明,我潛力無窮,我要在老師的教導下,刻苦學習 ……”每天早上7:10分也要宣誓,誓詞各班不統一,例如“一個人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經過去,永不復返;今天已經和我們在一起,但很快也將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但也會消逝。抓緊時間吧,一生只有三天。”誓詞莊重、嚴肅,通過宣誓,增加了學生的緊迫感。每天大課間跑操時,各班一邊跑一邊喊口號,如“我努力、我奮鬥、我成功,腳踏實地、奮力拼搏、敢立壯志、誓奪第一”等等。很多學生説,跑操有利於健康,宣誓則增強了我們的信心,當遇到困難苦惱時,喊一喊就會遣散我們的煩惱,心裏就會變得明亮了。宣誓還可以提醒我們抓緊時間,增強緊迫性,每當貪玩鬆懈時,一喊起口號,心裏就會慚愧,自然會約束自己。當然,我們的宣誓活動,也是由不莊重到漸漸嚴肅轉變的,我們要求老師加以管理和監督,先從形式上做起來,再追求學生從內心裏主動、自發宣誓,這種宣誓就成了一種心靈的洗禮,一種莊嚴的承諾,就會增加了學習的緊迫感以及精力的收入,自律品格就會不斷提升。

四、積極引導,培養堅韌意志

要想實現遠大的目標,沒有持之以恆的毅力,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沒有屢敗屢戰的勇氣是不行的。對於我校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是家常便飯。如何使他們堅持奮鬥,堅持學習,是勵志教育中最難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每次升旗,都要精心安排催人奮進的講話,目的是培養堅韌的意志。一個學期,精心安排,力求中心突出。以本學期為例:開學第一次由周校長提出本學期的要達到的目標要求,確立目標追求,要求每位學生也確定自己的學期目標。期會考試、競賽抽考等大型考試後,請優秀學生談學習方法,學習標兵談自己學習經歷。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要求,但始終圍繞勵志教育進行,重點突出意志教育、挫折教育。今天上午我們還做了“紀念5.12汶川地震,培養堅強性格,珍惜幸福人生”的國旗下話題,學生很有觸動。此外,我們還組織“20公里遠足”活動,鍛鍊學生,培養堅持到底的精神。

在每次國旗下講話後,德育處還會安排一些獲獎班級、學生的頒獎儀式,鼓勵做得好的班級和學生,樹立榜樣和典型,形成一種積極的導向。

五、注重細節,抓好習慣養成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勵志教育離不開習慣養成這個重要內容。養成教育就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什麼事情怎麼做,使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鍛鍊時間,形成良好習慣。鑑於高一新生缺乏習慣養成的特點,我校狠抓高一新生的養成教育,強化一抓三年工作。入學伊始,我們就在軍訓時就做好相關工作,白天訓練,晚上學習校紀校規,辦軍訓通報,寫軍訓感悟,談未來三年規劃,為入學後安心學習打下基礎。高一學生養成了良好習慣,高二高三就輕鬆多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的習慣養成教育分教學和德育兩塊,無論教學還是德育,我們都重抓細節。起牀、跑操、上課、午休、就餐、洗漱、晚就寢,學校都要求學生真正進入狀態,譬如跑操各班必須迅速跑到指定地點,步伐整齊,口號響亮、午休晚、就寢鈴聲一響就必須上牀,這些要求雖然有強制要求,但一旦養成習慣,就會受益終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有制度,更要有監督,學校領導從週一到週日,從三課到兩睡,從課堂到宿舍,從正課到自習,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和督查,每日一份通報,指出整改環節。目前我校常規教育做得比較好,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六、邀請大學生現身説法,激發成功慾望

新生入學伊始,我們都要舉行大學生返校報告會。大學生們的真實事蹟,讓新生了解到大學生與之相同的經歷與心態。從學哥學姐那裏,新生看到了將來考入大學校園的一抹燦爛霞光。會考成績只有512分的丁磊,通過努力,去年以331分考入遼寧工程大學一本;楊闖,會考只有412分,但他沒有灰心,在老師的鼓舞下,他滿懷信心,經過拼搏也考入本科院校;唐志順,來二中時成績也很差,經過拼搏,終於考入蘇大美術系。在三月份,他主動跟我們學校聯繫,回校給學弟學妹做了一場報告,談了自己是如何在二中拼搏了三年,如何從一位差生一步步考入大學殿堂的經歷。通過這種形式的報告會,學生很容易找到走向成功的心理參照與動力支撐,大學聯考也不再是一個可怕的怪物,而是一種文化升值與增強信心、勵人心志的精神樂園。

七、舉辦十八歲成人儀式,開展責任教育

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責任感,即使是高中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缺乏對自我的責任,更缺乏對他人、集體、社會的責任。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有的高中生把讀書當成是為了完成父母的任務,自己是為了父母才讀書。讀書缺乏自覺性、主動性,要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監督之下,才勉強做好。抱有這種思想的學生在我們學校還不少。從表面上看,這些學生似乎也承擔完成父母、老師任務的責任,但實質上,這是對責任感的錯誤理解。學生的責任是自我完善、自我成長,求學是他們實現自我成長的途徑。很多學生基本上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即求學是一種對自己的責任。如果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確求學是自己的責任,那麼他們對自己的目標追求就會更強烈。因此,我們把責任教育當成勵志教育一個重要的方面來抓。為了增進對學生的責任教育,我們抓住“五四”青年節的機會,舉行了大型的以“成人、責任、進取、感恩”為主題的十八歲成人儀式,我們邀請了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肖軍、團縣委副書記鄭宏恩參加儀式。王部長,鄭書記,校領導都作了重要講話,激勵同學們立志成才,記住責任,努力學習,感恩社會,團委書記侍中花還帶領全體同學進行了莊嚴宣誓。學生代表的發言表達了他們對責任的承諾,最後全體學生在橫幅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會後,我們把橫幅拉在綜合樓前,以此提醒學生,時刻記住自己的承諾。

八、開展“美好”“美德”教育,弘揚感恩精神

現在的學生大多以自己為中心,很少去想別人為自己的付出,更把父母的付出認為是理所應當的,這是“感恩”教育缺失的特徵。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他人、感恩社會,是一個合格的高中生的必備品質。只有心存感恩、心存美好、心存美德,才會更好地承擔責任,才會更自覺地追求目標,才會更迫切地渴望成功。我校每年都讓學生寫親情作文,通過作文形式來體會父母的不易和對自己恩情。我們讓學生寫《給父母的一封信》,教育學生表達感恩,立志刻苦學習,宣誓用成績來報答親人。此外,我們還開展感恩主題班會、讀感恩文章、辦感恩日報、放感恩歌曲,通過多種形式弘揚感恩精神。學校還在教室懸掛以孝為主題的壁畫,藉以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五月份,我校高三年級開展“把美好留給母校,把美德留給自己”主題活動,高二年級開展“恩師引航修行養德,會考獲勝勵志成才”主題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激勵學生為感恩而努力學習。

以上是我校勵志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怎樣改變學生?怎樣增強學生信心,我們認為只有從勵志入手,才能激發其學習的原動力。我們以勵志教育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身完善,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瞭解應該怎麼做才能實現目標,充分相信自己能實現目標,學會堅忍不拔地克服困難追求目標,心存感恩,肩挑責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逐漸形成了德育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許多多缺點和不足,懇切盼望聆聽各位領導、同行的批評指正和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