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事蹟材料

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4篇

本文目錄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教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優秀範文優秀教師個人事蹟材料最美鄉村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

優秀教師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4篇

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本人在中層幹部崗位上,能夠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和教務處的一班人立足學校實際,發揚不怕吃苦、務實開拓的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科研、強化教學質量管理。

一、用博愛的心培養學生

調入龍華山國小不到兩年,我能迅速的適應新工作環境,以一顆善良而博愛的心培養學生,教育學生,博得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信任。在學校的工作考評中,經常被評為優秀。在“仙桃市第一期班主任骨幹高級研修班”培訓中,撰寫的文章《用心去做班主任》發表於第一期簡報上。

我能創造性地開展班級工作,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成績高,多次在春秋季運動會、古詩韻律操比賽中獲團體一等獎。我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和留守學生,我給予的愛更多,投入的情更濃。剛擔任四年級班主任時,發現學生毛一祥家庭非常貧困,爸爸是聾啞人、奶奶半身不遂、爺爺也卧病在牀,媽媽已多年不知音迅,小毛小小年紀就品嚐着生活的艱辛。為了幫小毛走出困境,我倡議全班學生為他舉辦了一次愛心捐助活動,共捐了40多元錢和一些學習用品。這學期,小毛的爺爺突然病逝,帶走了僅有的一點退休費,我就主動為小毛交了50元錢的書本費。還在班裏開了特殊班會,組織了“幫扶小組”,每天都安排學生到他家去幫忙。從這一系列的活動當中,不但幫小毛從家庭不幸的陰影中走出來,其他學生也學會了團結互助、奉獻愛心。

二、用自己的行動感染教師

俗話説“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幹部。”在教導處工作的我,總是以身作則,備改先行,要求老師做到的,自己先做好。如上學期讓老師上交論文、博客、課件去參評,我就帶頭撰寫、上傳、製做,並取得了好成績。再如,本學期開展的讀書活動,在檢查前我先把筆記和心得寫好,讓其他教師無話可説。

在教學領域,我在重視基礎教學的同時,鋭意創新。在教學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種教學方式營造輕鬆、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來教學。上學期,我校建立了電子白板室,我便充分的利用,如在教《狼牙山五壯士》一課,因為學生離戰爭年代久遠,我便調出電影讓學生們觀看,看完後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戰爭年代的艱苦,才真切的感受到了五壯士的英勇。再如執教的《學會看病》一課時,我先播放《懂你》這首歌導入課題,再用課件出示重點詞句以便於學生理解,最後又讓學生配樂朗誦了《媽媽的愛》這首小詩。我採用步步引導、層層深入的方法,把學生引入理解媽媽讓孩子自己鍛鍊的良苦用心當中。整個課堂氣氛濃厚而又樸實無華,獲得了師生的好評。在我的影響下,學校的老師,無論是上常態課,還是公開課,都喜歡到電子白板室去。

三、用終身學習的理念前行

教師從師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學海無涯,業務研究更無限,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為了給學生提供了榜樣,我勤奮學習,嚴謹治學。在取得本科學歷後、我又訂閲了雜誌《國小語文教師》,自費購買了《學習走進新課程》、《盛新鳳講語文》等書籍。讀書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涵養了我的精神之邦,更讓我的學生明白了終身學習的重要。

我在做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協助學校做宣傳工作,已有多篇通訊報道在《仙桃市教育信息網》上發表。對於宣傳單位形象,弘揚教育精神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我還開通了教育博客,把自己寫的論文、教學設計等上傳,使資源獲得共享。另外,由於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也愛上了寫作,在上次《中國小生作文競賽》中,全校有11人獲省級一等獎,我班就有5個。

四、用改正缺點的方式提升

從一位普通的教師,走向基層管理崗位雖然才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但正是有了學校領導的理解和關愛,正是有了同志們一直的支持和幫助,我的工作才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在工作中還存在着不足之處,如,書的閲讀量不夠,總是覺得自己太忙,抽不出太多的時間讀書,其實,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是可以擠出來的;還有就是一些老教師的思想工作做的不好,有時他們有些材料上交的不過關,我卻沒有好的辦法讓他們改正,以後多向領導和同仁們請教這方面的做法。

我願在教師們的監督、關心、幫助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謝老師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假如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會盡快趕上,因為我們是同行者;感謝領導對我的信任、支持、理解和幫助,沒有您們的幫助和支持,我會偏離方向;只有領導、老師、我、我們永遠在一起,我們的事業才會無往而不勝。

教師個人先進事蹟材料優秀範文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2) | 返回目錄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蹟材料,僅供參考!

李**,陝西寶雞人,1964年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國小高級教師,1985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過國中、國小數學教學,從1992年起,潛心研究國小數學教學。她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她努力探索素質教育的新途徑,在教中研,研中改,積極實踐新課程標準,形成了“趣、實、活、新”的教學風格,被譽為“國小數學教壇上的一顆明星”。

她對本職工作精益求精,勇於開拓創新,探索出了“自學點撥式”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的教育理論”,樹立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構建了“學生先自學,教師後點撥”的教學模式,創設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並大力推廣應用。多年來,她所帶班級學生的數學及格率均達96%以上,優秀率均在95%以上,一直穩居同級同科第一或全縣第一,先後有60多名學生在縣級以上數學競賽中獲獎或發表了數學小論文。XX年所代六年級四班68名學生在全縣畢業會考中數學及格率96.92%,優秀率87.69%,平均分94.415,綜合成績93.71,再次名列同級五個教學班第一。

她堅持走“科研引路,教改助教”的路子,截止目前有80多篇教研論文在國家、省、市、縣20多家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其中《聯想轉換“五技巧”》、《加強國小數學中的素質教育》、《實踐新“課標”做到“四轉變”》、《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試論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等發表在《中國小數學》、《甘肅教育》、《蘭州教育》、《平涼日報》、《平涼教育》、《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小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論文集》等刊物上;《我是如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榮獲第二屆全國教學與管理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試論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榮獲甘肅省XX年優秀論文一獎,《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榮獲平涼市素質教育有獎徵文二等獎;《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編題訓練》、《轉“差”貴在“五心”》等入選《中國教育叢書》、《教壇羣英論文集》、《中國素質教育論文集》等書;XX年4月她出版了個人第一部教研專著《學步集》,全書分為上、下篇,上篇收錄研究文章40篇,以解題方法的研究為主,兼及素質教育、創新能力、作業訓練、“差生”轉化、課程標準、教學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下篇收錄20例教學設計,全是示範課教案;從這些文章和教學設計中,可以反映出她超前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思路,鮮明的教學風格,可以感受到她敢於創新的精神,嚴謹務實的教學態度和熱愛工作、熱愛學生的品質。她的這些論文或總結教學經驗、或研究教材教法、或進行學法指導、或指導教研教改,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她執教的《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乘法分配律》分別於XX年6月、XX年12月榮獲甘肅省第四屆、第六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大賽一、二等獎,她於XX年10月至XX年1月參加了中國小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承擔的跨世紀園丁工程“特級教師計劃”專設課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經過三年多的潛心研究,探索總結出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方法,“自學點撥式”課堂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了六個轉變:(1)從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2)從以教師的講課為主轉變為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學習為主;(3)從學生靜聽轉變為積極思維、大膽質疑;(4)從原來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轉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互動交流;(5)從重視結論的掌握轉變為對學習過程的理解;(6)從重視對知識的運用轉變為對新知識的不斷探索與理解。該課題於XX年5月通過市級鑑定,被評為優秀等級,同年10月通過國家教育部鑑定,並頒發了結題證書,該研究成果XX年9月榮獲第五屆甘肅省基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她多次承擔了市縣鄉教師培訓的任務,多次上示範課,作專題講座,介紹經驗,在她的精心培養下,東華國小教師張順齋的論文《怎樣找等量關係》發表在《國小生課程輔導》XX年第1期上,齊會利老師執教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XX年6月榮獲平涼市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指導該老師設計的教案《質數與合數》XX年9月榮獲甘肅省優秀教案評選二等獎,指導青年教師楊蕊設計的教案《9加幾》XX年12月榮獲平涼市優秀教案評選一等獎,指導王採菊老師申報的市級研究課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分層教學研究》被批准立項為市級重點研究課題,同時還指導王採菊、楊有慶、張順齋等同志在教學業務上迅速成長,被評為市、縣“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等,她帶領的高年級數學組在XX年10月被教育局授予“優秀教研組”,她本人被同時授予“優秀教研組長”。

李**同志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無私地奉獻着,孜孜地追求着,用自己的青春譜寫着輝煌的篇章……

優秀教師個人事蹟材料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3) | 返回目錄

脱下綠色的軍裝,放下手中的鋼槍,攜着一身浩然正氣,走向三尺講台。把真情和威嚴融合成一片哨聲,傾灑在校園的綠蔭場上。

參加工作十四年來,擔任體育教師12年,把一個軍人的素質標準潛移默化的傳輸到每個莘莘學子的身上,要求達到作風頑強,紀律嚴明,素質過硬,品質優良。使海青國小的體育運動生龍活虎的展現給全鄉的師生。

體育工作是我人生中的第二個驛站,也是體現我人生價值的最佳平台。工作中,我堅持依法執教,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規;我熱愛那運動場上嬉戲的孩子,尊重他們的人格,平等、公平正確對待,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我始終堅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我在工作中注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盡力與同志搞好關係,相互幫助,維護學校榮譽;對自身的要求也不放鬆,樹立體育教師的形象,規範衣着,普通話教學規範健康,舉止文明有禮貌,嚴格要求,注重身教。對自己的要求力爭達到最好。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課前準備,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和場地。在備課中我合理的安排教材,從基本體操、走跑、投擲技巧、球類遊戲、對抗與角力、武術、韻律與舞蹈、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等,使學生在多方面得到鍛鍊和發展。在體育課中我對低段學生主要是體育興趣的培養,安排了各種遊戲來引導學生如何上好體育課;中段學生我主要是將教材融入遊戲來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技能水平。高段學生我主要以提高學生運動能力,技能技術水平來開展教學。我每備一堂課就先備場地,再備器材,然後活用場地器材來備教材。學生經常問我“姜老師今天的體育課上什麼”這説明我的課堂教學已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我也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

陽光體育,全民健身,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在我校搞的風風火火。每個學生都自覺的加入到“校園方程式”活動中來。增強體質的同時,開發智力、培養作風、陶冶情操。

花開總有蜜蜂來。取得成績後,得到了領導和同仁們的認可。我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得到了經驗推廣。多次擔任全鄉的體育教研任務,並且每次都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那種滿足感唆使我更加努力探索,勤於實踐。同時積極參加縣進修校組織的各項體育培訓活動、競賽活動,渴求知識的填補和給予。並在長嶺縣XX年體育教師器械體操競賽中榮獲個人全能二等獎的殊榮。在XX年——XX年局組織的教師培訓中擔任體師班的體育委員一職,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讚揚,並且榮幸的獲得“優秀學員”稱號。

這些還不是理想中的國小體育,在今後的體育教學中,注重特長培養、培養特長,為中國的體育事業輸送力量。普遍學習,多元操作,科學鍛鍊。使每個學生都有健康的身體、聰穎的頭腦、靈活的技巧,柔韌的耐力,為海青的體育事業撐起一片藍天!

最美鄉村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教師個人事蹟材料範文(4) | 返回目錄

賀紅蓮,人如其名。她就像一朵怒放的蓮花,給校園平添了幾分秀色。她用博大的愛心和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譜寫了一曲當代教師的讚歌。

慈母情懷演繹深厚師生情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賀紅蓮説,我雖然不是神,但我要把愛學生當做教師生涯的起點,把關心學生作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課。

炎炎夏日,賀紅蓮拿來自家的電風扇,給在教室裏學習的學生帶來涼風;她在自己家裏熬好綠豆湯,端到教室,給學生們送去清涼。酷寒嚴冬,她做好午飯,請來家遠的學生,讓他們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她打好豆漿送到班裏,讓孩子們喝上一小碗,暖和暖和受凍的身子。秋冬交替時節,天乾物燥,她每天燒好開水,送到學生們手中,為的是讓他們去火消熱,健康無恙。

老師們記得,近幾年來。每逢週二的中午,賀老師家的電腦都會準時打開,連上網線,插上攝像頭。一個男孩坐在電腦前,笑逐顏開。他對着屏幕説着什麼,並不時發出純真的笑聲。對賀老師來説,這個叫王亞飛的學生能這樣談笑風生,那真是莫大的安慰!要知道,這個學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經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對學習興趣不大。而今,賀老師讓他每週與父母通過網絡見面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王亞飛愛説了,愛笑了,愛學習了。這怎能不讓賀老師倍感欣慰!

一位叫心靜的女生記得,她患重度便幹症需要悉心照料時,賀老師像慈母一樣,不僅讓她住在老師家裏,每餐調理飲食,而且不嫌髒累,每晚都用克塞露給她灌腸。多少次,看着被自己弄髒的被褥面露尷尬時,賀老師總是摸着她的頭,説:“傻孩子,沒事的,洗洗就好了。”就這樣,直到病好,賀老師才放心讓該生回家去住。

學生賀玉成的家長記得,在賀玉成遭遇車禍而昏迷的一個多月裏,賀老師先後十幾次到醫院和距學校七裏之遙的家裏看望。多少次,賀老師坐在牀頭輕聲呼喚;多少次,賀老師和昏迷的孩子傾心相談。為解家裏的燃眉之急,賀老師還帶頭捐款,並發動全班學生捐資近千元。當賀玉成在眾人的期盼中醒來卻嚴重失憶後,賀老師又買來故事書、音樂光盤等,指導家長通過講故事、播放音樂,以喚醒孩子的記憶。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不是母親勝似母親。賀紅蓮把無限的愛與關心送給了她的學生。她像一枚紅燭,給學生的心靈帶來了温暖和光明;她如一朵紅蓮,把美麗和馨香獻給了周圍的人;她似一場甘露,滋潤着校園裏的一顆顆幼苗!

鋼鐵意志鑄就校園不倒神話

對於一個熱愛教育、熱愛教學、熱愛學生的老師來説,讓她離開教室、離開學生,無疑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20xx年9月,賀紅蓮不慎摔倒造成膝關節髕骨骨折,作為八年級(2)班的班主任,她實在不忍心丟下班裏的57個孩子。

躺牀治療的一個多月裏,賀老師每天都在關注着班裏的學生。她把班幹部會議放在家裏召開,及時瞭解學生動態,精心佈置班級工作,每週兩次,雷打不動。她還把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請到家中,給他們談心、補課、輔導作業……

那段時間裏,賀老師家的窗口成了瞭望台,窗台下的沙發成了她的工作台。課後,不少學生習慣性地跑到賀老師家的窗口,看望的,問候的,請假的,借錢的,借針線包的……不一而足。而這時候,也是賀老師一天最為快樂的時候。對她來説,每天能看到孩子們,乃是她最大的幸福!

為了這種幸福,賀老師不知忍受了多少疼痛的折磨,不知暗自留下了多少淚水。有一次,因為電腦椅滑動,賀老師支撐不住摔倒在地板上,她無法站起,無法挪動,只能躺在地板上默默垂淚,直到丈夫回來,才把她抱到沙發上。面對丈夫心疼的埋怨,賀老師只是歉意地笑笑。説實在的,對丈夫,她充滿歉疚。自己卧病在牀,什麼都不能做,丈夫既要到鄰村的楊莊國小上課,下班後還要照顧孩子,照顧她,已經夠累的了。她也想安靜地躺着,靜靜地休養;她也想少給丈夫“添亂”啊!然而,讓她離開窗口,離開“陣地”,無疑是要掏空她的心!一天看不得自己的學生,賀老師的心裏都空落落的。她離不開學生啊!

在家休養了一個多月,賀老師實在呆不下住了。她不顧醫生“保護不好會落下後遺症”的告誡,不顧自己即使拄着雙枴也依然走動艱難的右腿,毅然走上了二樓的教室,站在了班級的講台上。

為鍛鍊自己,也為了激勵學生,賀老師拒絕了學校領導把她的班級調到一樓的想法,也拒絕了好心同事替她上晚自習的建議,硬是用堅韌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在校園,在講台,在通向教室和宿舍的一級級台階上,留下了不倒的雕像。這雕像,深深地刻在全校師生心中,更深深感動了賀老師班裏的學生們。

人們常説,身教重於言教。賀老師正是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教育、影響着學生。學生們説,有這樣的老師做榜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奮發上進呢!

恪盡職守奏響一路凱歌

從1994年師範畢業回鄉任教至今,賀紅蓮在李莊鄉初級中學已默默耕耘18個春秋。她一直做着學校最基礎的工作——教書。無論是剛畢業時教歷史,還是後來教語文,擔任班主任,賀老師都把自己任教的學科視為最重要的科目,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當做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恪盡職守,殫精竭慮,教書育人,無怨無悔。

賀老師有兩個習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經常自己掏錢買書給學生看,二是常在班裏講新聞時政。她説,閲讀受益終生,作為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愛讀書,養成閲讀的良好習慣。還應讓學生胸懷天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因此,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給學生讀新聞,講新聞,讓學生了解國家、國際形勢,,從思想上、從內心深處喚醒愛國意識,產生為祖國振興而學習的動力。

每天清晨,她堅持五點半起牀,早早來到學校。晚上九點半,查完學生宿舍她才回家。每週13節課,組織兩次集體備課,還要帶領組內老師進行課改試驗,進行教育理論研究,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等,這就是賀老師日常所做的工作。

在常人看來,這樣幹太辛苦啦,賀老師卻説,像自己一樣辛勤付出的老師有許許多多,自己做的還很不夠。賀老師認為只要能每天呆在學校,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學生,看着學生一天天成長、成熟,再大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春耕秋收,潤物無聲。賀老師辛勤耕耘,收穫的自然是一串串碩果:她教的班級年年被評為全校先進班集體,她先後獲得全縣優秀班主任、優質課教師,師德標兵、文明教師稱號,還有全市優秀科技輔導員,全省優質課教師、全省優秀輔導教師等一頂頂桂冠。

賀紅蓮老師,猶如一支夏日荷塘裏亭亭玉立的紅蓮,以自己的美麗浸染着學生,以自己的汗水澆灌着學生,以自己的付出成就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