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非公企業職工權益調查大綱

今年以來,東南沿海地區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9月8日發佈的《關於民工短缺的調查報告》顯示:工資待遇長期徘徊、勞工權益缺乏保障是導致民工短缺的主因。

非公企業職工權益調查大綱

民工羣體的生存現狀到底如何?他們的合法權益遭受怎樣的侵害?前不久,半月談記者兵分四路,深入“珠三角”、浙東南、“閩三角”、“長三角”等地的非公企業和民工中展開了調查。

民工權益遭遇四隻“攔路虎”做工時間超長,勞動強度太大

9月11日深夜12點左右,蘇南吳江xx鎮,記者終於等到了剛從“東塔鞋業”疲憊而歸的小魏、小趙等6名民工。他們有的已在廠裏幹了兩年,最短的也幹了半年。不過,所有人都表示,無論如何捱到春節就不打算幹了,累得實在受不了了!

從這羣年輕的民工口中,記者得知了這家民營企業四五百名工人的生存常態:除了中午1個小時、下午45分鐘的休息時間外,他們通常每天早上7點上班,一直幹到深夜十一二點才收工,算下來一天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而一兩個月能休息一天就算“燒高香”了。在這裏,8小時工作制和雙休日簡直是“天方夜譚”。

記者在浙江義烏、永康和廣東深圳、東莞等外來民工集中的地區採訪時發現,工人每天勞動時間在10小時以上的企業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一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

報酬低,還屢遭拖欠

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與民工應得的報酬極不相稱。廣東省總工會今年7月的一項調查表明,全省外來工收入徘徊在500元~800元之間,其中約1/4是加班加點所得。東莞市大嶺山鎮傢俱廠工人的工資普遍為每月450元左右,而東莞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是每月420元。

來杭州打工的王啟傳由於無力支付房租,半個多月一直睡在勞務市場旁一幢大樓的走廊裏。記者看到,一些私營企業裏的外來工,為了節省生活支出,也帶着水桶、臉盆住在那裏。

拖欠工資是許多民營企業主慣用的伎倆,屢禁不止。8月1日,在福建晉江市制鞋大鎮陳埭鎮政府院內,記者遇到了前來投訴的20名農民工,他們均在當地泰盛隆高頻印花廠打工。民工廖玉美告訴記者:“老闆拖欠了我們5個多月共3萬多元工資,向他要反而被趕出廠門。現在我們身無分文,20個男男女女只能露宿在鎮政府的草地上。”

記者在義烏等地的勞動力市場採訪時發現,按月支付工資在外來工眼裏已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條件。一家針織內衣廠掛出“工資月清,不壓工資”的醒目標牌,其攤位前馬上聚攏了一大羣民工,在整個勞動力市場內格外顯眼。

做工風險增大,傷了死了誰來管

非公企業民工在工資收益“負增長”的同時,還受到工作生活環境與勞動保護條件差等“頑疾”的困擾,一些地方甚至存在“包身工”現象。浙江三門縣的一家外貿食品公司,實行封閉式管理,每20名女工歸一名工頭管理,工人的自由受到嚴重限制。該公司女工宿舍每間20平方米,卻住了20多名工人,最多的一間竟住了40人!

今年夏天,“珠三角”地區出現罕見高温。記者瞭解到,6月28日,東莞市大嶺山鎮台升傢俱八廠的塗裝車間工人南爭社帶病上班時暈倒在車間裏,經搶救無效後死亡。該廠一些職工氣憤地告訴記者,被訓斥、辱罵是常事,捱揍也不罕見,上班是流水線作業,停下來喝口水、上廁所也不行,除非工頭特批;塗裝線惡臭難耐,但企業對員工幾乎沒有保護措施。

東莞市茶山鎮的一家玩具廠職工向記者反映,他們的車間是座三層樓房,為擴大規模,廠裏在樓頂又搭建了一個鐵棚,他們的車間就設在鐵棚裏。在太陽暴曬下,鐵皮滾燙,鐵棚裏的温度時常超過40℃,卻沒有任何降温設施。

由於非公企業特別是大量中小企業用工環境十分惡劣,導致外來工成為受到事故傷害的主要羣體。統計顯示,近年來浙江省工礦企業事故中外來工死亡人數佔總數的80%。其中在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外來工竟佔90%!在因斷指事故大量發生而備受關注的“五金之鄉”永康市,一名當地專業骨科醫院的手外科醫師告訴記者:“沒有具體統計上半年累計多少例斷指再植手術,但可以肯定至少在200例以上,其中絕大多數是外來民工。”在永康五金科技工業園一家民企工作的施躍其,兩根手指被模具挫傷,企業先墊付了6000元住院費。他告訴記者:“我已算是幸運的了,廠裏有工人整隻手指被斷掉,老闆賠點錢就了結了。”

相比之下,在上海浦東一家印務公司打工的李曉峯就沒這麼幸運了。7月22日,小李在操作燙金機時,左手不慎被機器夾住,造成4個手指粉碎性骨折。按照上海市有關規定,外來務工人員的綜合保險應由所僱企業承擔,但令小李和他的家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企業老闆竟不承認小李是他所僱用的,甚至還指使別人搶奪小李的治療病歷,以徹底銷燬企業與小李有僱用關係的證據。

民工的職業病防治形勢同樣不容樂觀。據記者調查,一些從事印刷、油漆、採礦等污染嚴重的企業既沒有采取嚴格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又沒有發放相應的職業津貼,嚴重影響了外來民工的身心健康。塵肺病是危害最為嚴重的職業病,寧波市鄞州區因集中了大量藺草加工企業而與這個名詞緊密相連。有關部門的一項調查説,到今年上半年,這個區共體檢藺草加工從業人員1XX多人,查出不宜粉塵作業人員1000餘人,其中大多數為外來務工人員。

沒有權益保障,更無制度支持

許多民工實在忍受不住惡劣境遇而選擇離去,於是一些企業便採取扣身份證、強制交押金等非法手段強行留人。一位名叫徐惠強的民工對記者説:“我在杭州勞動力市場找到了份快遞公司的工作,誰知道一到那裏就被扣下身份證,還要押兩個月工資,嚇得我只幹了一天就逃走了。”

在福建石獅市雅碧食品有限公司,記者遇到了正在向老闆追討身份證和押金的雲南民工郭雲鳳。她告訴記者,這家公司招收了60多名包糖果的工人,進廠時老闆就強行收走了工人的身份證,還要求交押金。在與工人簽訂的勞動合同上,除了規定工人要“自願”交納50元的所謂培訓費外,對工價和工時等主要條款隻字未提。公司老闆蔡清白的“解釋”是,收取“培訓費”是為了穩定工人。

勞動合同這道“護身符”的缺失,導致了收取押金、拖欠剋扣工資等侵權行為大行其道。簽訂勞動合同是民工權益保障的源頭,但據記者瞭解,浙江省人大在勞動法執

法檢查時發現,全省非公企業合同簽訂率遠低於有關部門提供的66%的數據。在麗水等地,私營企業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只有20%~30%。這一現象在蘇南地區的民營企業也得到了印證。記者隨機採訪了吳江市東塔鞋業和華東鞋業的10多名外來工,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説,老闆強迫他們簽訂合同卻不讓他們自己保留合同,至於合同上寫的是什麼也不讓看。

由於社會保障是以勞動合同簽訂為基礎的,大量不籤合同的“地下工人”因此遠離了社會保障。記者從浙江金華市總工會了解到,這個市建築行業只有不到2%的外來工參加了工傷保險。

多管齊下求解用工環境難題

可以説,伴隨着“民工潮”的風起雲湧,權益保障問題一直困擾着民工羣體,尤其是大量中小型非公企業職工的權益更令人堪憂。造成民工權益屢遭侵害的癥結究竟何在?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民工羣體的生存、發展窘境?

善待職工就是保護生產力

“民工荒”的突如其來凸顯出對民工權益的保護已迫在眉睫。發展至今,東部沿海地區諸多非公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一些企業主不擇手段,採取延長用工時間、剋扣甚至拖欠工資等方式榨取更多利潤。

但是,經濟發展須以人為本,“勞者得其酬”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準則,“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模式註定不能長久。善待職工,絕不僅僅是企業主的良心發現,而是保持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林健康是福建泉州市一家包裝廠的老闆。對於提高職工工資的壓力和必要性,他感觸頗深:“以前招工要多少有多少,但最近兩年情況大有改變。儘管一些企業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但這麼多年來工人工資並沒有增長,缺工也就成了必然,低工資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提出了應對之策:“對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説,當務之急是要麼依靠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強;要麼向勞動力資源更為豐富、成本更為低廉的內陸地區轉移。”據記者調查瞭解,為了應對“民工荒”的不期而至,目前東部沿海地區一些有能力的企業已經着手準備從改善機器設備入手,以儘量減少用工量。

從非公企業自身來講,更主要的是要切實維護好民工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和諧、安全的用工環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認為,企業要嚴格遵守勞動法、工會法、安全生產法以及各地制定的相關法規等,與職工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工資標準、加班工資標準以及用工時間等必須符合規定;要按國家規定給職工上社會養老保險、工傷醫療保險等,嚴禁拖欠工資、扣取工人押金、隨意罰款;要切實維護職工的各項權益,包括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同時還要重視職工接受培訓的權益等。

勞動監察:由“消防隊”變成“預警機”

一個值得警惕的傾向是:有的地方政府為了所謂的“投資環境”,對民營企業有法不遵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持縱容態度。記者從浙江省勞動監察總隊瞭解到,一家大型皮革企業在龍遊縣投資辦廠,因拖欠工資被工人投訴,由於受到縣政府的“保護”,糾紛在當地未得到妥善解決,導致矛盾激化。

記者在浙江永康市勞動監察隊採訪時,工作人員10分鐘內就接待了4起投訴。據介紹,今年1月~8月,該隊已接辦工傷、工資等投訴3000餘起。全隊只有8人,而永康市註冊登記的企業就有2萬家,外來人口超過20萬人。

永康勞動監察隊的窘境是全國各級勞動監察部門的一個縮影。浙江省勞動監察總隊總隊長沈長仁告訴記者:“目前外來工的權益保護問題基本由政府勞動部門處理,但勞動監察力量薄弱,手段缺乏。現在我們成了消防隊員,哪裏有情況就去哪裏。”

對勞動監察部門而言,僅僅依靠突擊性的檢查遠遠不夠,突擊檢查一過就“死灰復燃”的問題企業不勝枚舉。建立起長效的監督機制方是治本之策。華東政法學院勞動法律服務中心祕書長李凌雲認為,勞動監察部門應改變工作形態,變被動接案為主動出擊,由“消防隊”變成“預警機”,經常深入到企業外來務工羣體中宣傳、普及維權法律知識,並在職工中建立起快速反映制度,一旦企業出現侵權苗頭,就能迅速掌握並查處。同時,還要與各級工會以及有關維權組織建立起互動機制,形成合力。從自身來講,勞動監察部門要真正維護好民工這一弱勢羣體的合法權益,必須敢於動真碰硬,對違法的企業和業主一定要依法辦事,決不能姑息遷就。

勞動監察部門處理侵權案件必須聞風而動、雷厲風行。9月14日,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接到有關人員舉報的吳江華東鞋業、東塔鞋業存在侵害職工權益的問題後,迅速組織勞動監察員對這兩家企業進行全面檢查,並下達了限期改正指令書。最近記者從該企業打工的民工那裏獲悉,企業已依法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並按規定對延長工作時間的職工支付了加班費。

維權渠道要暢通,工會不能當“擺設”

新的工會法將職工維權職能放到了突出位置。發生勞資糾紛時,工會理應是“第一道防線”。但由於自身原因以及外部環境等因素,許多工會組織在維權時很難“理直氣壯”。在絕大部分非公企業中,甚至就沒有工會存在,員工根本找不到有效的維權渠道。即便是在工會組建率和覆蓋面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的浙江省,非公企業工會在職能轉變、自身建設方面的種種不足,也使其經常陷入成為“擺設”的尷尬境地。

記者調查發現,在浙江省海寧市丁橋鎮有關企業的工會主席中,只有一半與企業主沒有關係,另一半或是企業行政副職,或是老闆親屬,有幾名工會主席在企業裏還有股份,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工會維權成為一句空話。一名來自安徽的民工説:“我一個工友出工傷事故,工會多次做他思想工作,讓他補領點藥費就算了。”

中華全國總工會早已提出明確要求,凡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不論其户籍所在地和工作時間長短,都有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現有的各種農民工組織也都將被逐漸納入工會中。

農民工組建工會確有一定難度。儘管如此,近1億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工會不能熟視無睹。有關專家認為,由於條件所限,讓每家非公企業都成立工會有難度,但可以採取建立工會聯合會的辦法,即以一定範圍的區域為單位,成立工會聯合會,凡是該區域內的職工都可入會。哪個企業的員工出了

問題,工會聯合會都可以去跟企業主交涉。

由工會出面維護農民工權益,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支持。福建泉州曾經有一家制鞋企業的工人得了職業病苯中毒,企業拒絕支付醫療費,耽誤了治療,導致職工病故。工會堅決支持職工家屬維權,在市裏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下,企業支付了醫療費,並給予了賠償。

記者採訪瞭解到,浙江餘姚市總工會為切實維護外來民工權益,前不久向全市3000餘家用工企業發出對待外來務工民工十個“一視同仁”倡議。這十個“一視同仁”為:簽訂勞動合同一視同仁;工資待遇一視同仁;加入工會一視同仁;提幹晉升一視同仁;參加社會保險一視同仁;勞動爭議處理一視同仁;困難幫扶一視同仁;教育培訓一視同仁;文化娛樂一視同仁;評比先進一視同仁。當地企業寧波長春塑膠製品有限公司不僅逐條落實十個“一視同仁”,而且還向本公司1141名外來工推出三大優惠政策,即工資優先發送、住宿優先安排、逢年過節福利待遇從優。

政府搭建民工權益保障平台

針對民工反映強烈的工資收入問題,記者在各地採訪瞭解到,目前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工單價的制訂缺乏科學的標準,且沒有最低限價,而企業普遍採用的計件工資制存在嚴重不足。浙江省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陳詩達認為,政府應對計件工資制度作專題研究並予以規範,制定科學的計件工資標準,確保外來工在法定工作時間提供正常勞動,所獲的報酬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並依法獲得超時勞動的報酬。這是保障外來工勞動報酬權益的當務之急。

落實農民工的產業工人身份和權利,需要政府致力於落實平等待遇。一些地方還欠缺更加有效的實施舉措,有的地方出於地方保護主義的緣故,仍然把農民工看成城市或企業的“二等公民”,繼續沿用一些帶有歧視性的政策。所有這些,都是政府必須解決的緊迫問題。只有進一步破除舊有的體制和觀念,對於農民工的歧視才能真正消除,社會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實現。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官員指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隨着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將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其他階層成員紛紛融入產業工人隊伍。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政府應當從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高度,儘快破除阻礙農民工生存與發展的壁壘,儘快廢除那些帶有歧視農民工的過時政策,儘快解決影響農民工工作和生活的急迫問題,更好地調動和發揮這些產業工人新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事業注入強大的新生力量。

記者在浙江蕭山採訪時感受到了當地與其他地方“用工荒”形成的鮮明對比。今年外地來蕭山務工人員十分穩定,這是因為外地工與本地工在職工身份、權益保障、社會福利、民主權利上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一體化。去年,蕭山率先實現了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各項社會保障較為規範,吸引了許多外地民工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