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畢業論文 > 開題報告

歷史課題開題報告範文(精選3篇)

歷史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篇1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歷史課題開題報告範文(精選3篇)

作為教學一個重要的環節,作業一直被認為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教師用來衡量自己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鞏固和深化知識的一種有效方法。現代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而學生做作業的過程,也是培養其非智力因素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作業的形式基本以機械抄襲和死記硬背為主,禁錮了學生的創新探究潛能,甚至有很多時候作業流於形式。因此,在新課程教學的實施中,作業的形式和作用也應發生相應的變革。

歷史是活的,歷史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讓後人少走彎路,以史為鑑,指導未來,所以通過教學和作業方式的改進,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有按自己的獨特角度審視歷史人物和事件的相對權力,將教科書作為學生研究的材料,創設多點“歷史機會”,在佈置作業時竭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允許學生創造性的思考、評價、分析、總結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建構知識體系,學會整理、歸納、創新能力,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真正完成歷史學科獨特的育人作用。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中學歷史作業的創新研究》

關鍵詞:中學歷史、作業、創新

《中學歷史作業的創新研究》是對反思現在歷史教學中作業佈置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對歷史作業的實效性和創新性進行思考和優化改進,以期達到使作業真正起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作業創新”的探索與“實踐效果”為研究的重點。

這次研究主要立足我校課堂觀察合作體的研究實際,結合我所帶班級在歷史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進行研究,通過嘗試性的改進歷史作業的形式等實踐,觀察實施效果,同時結合一些教育專家的相關教學理論與經驗,進行實踐、探索和思考。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研究目標:通過對歷史作業創新的實踐,以期探究實現“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多角度的、有創意的思考歷史”的能力,力求通

過科學的引導以期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優化學生思維方式的目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總結,以期形成比較成熟的教學思想。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歸納分析法、案例分析、反思優化等方法。

研究步驟:本課題研究時間為一年,研究的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瞭解國內外已有的關於本課題的相關成果,結合教學實際,設計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完成課題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通過自我教學實踐,並與我校課堂觀察合作體教師相互合作,設計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待歷史作業的態度、設想、建議等,

根據學生的建議和教學內容設計新的作業類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總結梳理歷史作業的類型,並在研究過程中以多樣方式呈現研究成果。20xx年1月30日前,及時上傳研究中期報告。

第三階段:總結提升階段(20xx年3月至6月)。將實踐中的結論和思考進行整合,將實踐過程進行整理、修改,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驗證、反思和完善,從而形成具有借鑑意義和推廣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並如期完成結題報告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課題成果的主件為結題報告,同時應形成:

關於“中學歷史作業創新”課題研究的相關論文;

2.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教育隨筆、教學敍事等;

3.部分改進後的學生各種形式的作業成果展示;

歷史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篇2

一、選題緣由

我長期帶國小數學,且一直教的是老教材。我常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老教材就是單一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可能導致優生認為太簡單滿不在乎,中等生認為剛合適容易滿足,差生認為太難失去信心的局面,使學生思維受到侷限,課堂氣氛冷清,無法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自從去年秋季學期我使用新教材後,豁然開朗,原來新教材中創設了大量生動有趣的情境。因此,我認為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值得認真研究、探討。

二、研究意義

我認為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有以下幾大功能。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發現信息,並能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進行解答,激發每個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給每個學生提供了發現信息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合作的機會,也讓學生聆聽他人的想法,啟發自己的思維。

(三)建立模型

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這一問題的數學模型,然後運用這一模型去解釋一些現象,或解決一些問題。

(四)培養能力

有效的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與他人的團協作能力,從而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反饋教學信息

有效的情境也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向過程,都是可通過學生髮現信息,解答問題的情況,瞭解他們對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查漏補缺。

(六)促進課堂教學

生動有趣的情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是輕鬆而快樂的。

三、文獻綜述

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具有充分的動力,主動學習,關心學習。

1、建構主義理論

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繫。知識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在生活的具體情境中,由學生自己通過主動動探索得出論。

2、思維的心理學分析

心理學家皮亞傑説: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可見,人的手腦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要讓兒童多動手操作、多觀察。

3、課堂教學論

《新課標》指出: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體驗。

四、研究步驟及措施

1、理論學習和收集資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深入學習有效情境的有關理論,掌握創設與利用有效情境的方法。

2、研究分析資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通過現場看課、網上查找、雜誌閲讀等方式收集專家名師的課堂教學實錄,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學的典型片段;通過聽普通教師的課並進行現場錄音(包括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錄音)收集教學實錄並初步整理出情境教學的典型片段。然後根據理論分析,制定出對情境教學的參照目標,總同類型的課不同的策略方法。

3、自我實踐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根據階段分析研究的果,進行對比性實踐,總性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對比和反思,驗證階段性研究的成果。

4、總、題階段(20xx年6月)

回顧課題研究的全過程,根據實踐檢驗的情況進一步深化研究所得出的論,寫一份有計劃、有實施、有案例的關於課堂情境教學的研究報告,展示一堂運用研究論所駕馭的課堂。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課題研究主要利用調查法、文獻法、經驗總法等方法進行。

(1)調查法,採用問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

(2)文獻法。蒐集利用有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

(3)經驗總法。廣泛總實驗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

六、成果預測及題報告構

1、通過課題的研究,提高有效地創設與利用情境教學的能力,以情境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課題的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採用理論研究、對照研究、課堂觀察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師實際教育教學水平、科研水平。

4、通過對課堂教學環節的個案研究、分析,總出情境教學對學生的興趣、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影響。

題報告可以分為標題、前言、主文、尾語和附件等5個部分。

(一)標題

課題名稱和文種題報告

(二)前言

簡述課題概況,包括課題來源及級別、歷時、對課題成果的總體評價作用意義。

(三)主文

主要包括三個部分。(1)課題的一般情況,闡述課題的背景;指明課題目標、研究思路及原則;説明研究歷時及階段,並分析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和特點。(2)課題的研究成果,簡要闡明本課題的基本觀點及其邏輯聯繫;着重揭示本課題的特色和創新之處;強調本課題與實踐的關聯性、乃至在實踐工作中應用的階段性成果。(3)課題的評價性意見,自我評價根據國內外、所在地區和同類單位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現狀,對本課題的地位給予正確的定位,並提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備課組、教研組、教科室評價綜述各級組織對本課題的意見,並註明典型評語。

實踐者的評價如果本課題在實踐中已有應用端倪,則可給出實踐者的反饋意見。

本研究希望得到支持

錄像設備、錄音設備、網絡設備、同事之間、文獻資料

參考文獻《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師教學用書》等。

歷史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篇3

本學期圍繞“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和學生生活中已有的數學體驗”這一主題內容,針對學生的學情、教材的情況和創設的方法這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一.“中學生生活中已有的數學體驗”調查與分析

對六、七、八年級一共140名學生,進行了“中學生生活中已有的數學體驗”問卷調查,並運用統計方法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調查結論如下:

1.由於家庭背景,個體智力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每個學生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這些數學知識有不同程度的體驗。

2.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各方面分佈不均衡,所以學生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的體驗比較廣泛,而對統計與概率的體驗比較缺乏。

3.由於學生沒能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數學,不能自覺地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生活實踐比較匱乏,所以增強數學體驗大都來自於課堂。

4.由於學生的社會生活比較單一,怎樣把數學學習與日常生活相聯繫,用數學的體驗去感受生活,用數學知識去指導生活,感受數學的美,感知數學作用還有待進一步增強。

二.研究中學數學教材中哪些內容適合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

對正在使用的教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發現現行教材圖文並茂、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許多形象逼真的情境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創設了許多適合數學探究的操作圖和問題研究圖。這些色彩鮮豔的圖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增強學生的數學體驗。

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方法的研究。

課題組每月集中一次,交流理論學習和研究課的活動情況。根據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體會,我們認為創設生活化的數學背景方法多樣,低年級可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模擬生活表演,或者現場動手操作等;高年級可創設關於大自然、人類社會、科技領域等生活背景,或者創設有利於探究的數學問題情境等。

通過本階段的研究,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他們的數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可喜的變化,數學學習能力有了提高。通過本階段的研究,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科研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20__年__月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