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如何评价一堂课——参加全区教研活动感想

这次参加了全区“三三三”工程的部分教研活动,虽然是“外行看热闹”,但还是认为外行也应积极参与研究,所以决定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碰碰思想,如果能让大家觉得外行的视角也是值得重视的元素,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如何评价一堂课——参加全区教研活动感想

我一直认为,教研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所以其重点在“研”不在“教”,“教”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论“教”得成功或失败,“研”一定能有成果,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能成为“研”的成果。事实上,一堂课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通过一堂课的研磨,发现举一反三的规律——我不主张将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依据,就是因为这样做往往导致在纯净的研究活动中掺杂多余的东西,束缚大家的思维,影响对真理的探究,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就可以宣告,我们又扎扎实实玷污了一次学术精神——为避免某些不应有的影响,我不想对所听的课逐节加以评述,只想围绕课堂评价标准,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其中列举的一些案例,也只是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并不代表对整堂课的评价。那么,到底该怎样评价一堂课呢?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业内也不乏新颖、时髦的理论,而我还是喜欢用最原始的方法对课堂作原生的解剖:

一看角色,讲求“美”与“和”,要变“牵牛”为“放羊”。角色即人,即教师和学生。“美”是形象性标准,课堂上教者与学生的仪态、行为、语言,以及留下的其他印迹如板书、作业、作品,乃至营造的场景氛围,都可以成为美的元素,都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直接体现,教者应想方设法挖掘、展现一切美的元素。这次活动中,我听各位优秀教师上课,感觉如坐春风,美不胜收。“和”是协调性标准,主要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处理。我主张变传统的“牵牛式”的师生关系为“放羊式”的关系,关键就在一个“放”字,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掌握知识,甚至自行探索、总结方法。生活中,我们看到放羊娃放羊,并没有给每一头羊拴一根绳子,但从不会走失一只羊,其中的奥妙至少有三:一是丰草环境的吸引效应,二是羊群集体的同化效应,三是对特殊个体的关注效应,将类似的效应引入课堂,我以为就构成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应有之义。我个人并不十分欣赏老师像一个强势的导演来控制情节的发展,我以为教师只是学生的拐杖,拐杖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最终被丢掉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孩子们引到一片广阔的求知天地,激发班级、小组等各种团体的学习活力,并对可能掉队的一些特殊个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徐卫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有益探索,但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看道具,讲求“实”与“巧”,要变“时装”为“武装”。道具即教学设备与技术。“实”是选择性标准,即是否从实际情况及需要出发使用合适的设备与手段。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坦率地讲,还是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示图片而展示图片,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装饰做作,甚至是画蛇添足。“巧”是功效性标准,讲的是使用效果。我们曾经用过的道具很多,从最初的粉笔、机械教具,到后来电化教具、多媒体,及至今天的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与手段,形式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先进。关于道具的使用,我并不主张见了西瓜就丢了玉米,我认为用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用得巧,要产生教学效益,不能只是摆设,而应成为“武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克敌致胜的作用,其中的“敌”就是通往教学目标路上的障碍。王璐老师上美术课,巧妙利用多媒体,融入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元素,十分成功。我主张积极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以及之前的教育信息工作调研,我非常遗憾的感觉,我们有一些学校,甚至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比我预想的要浅薄,应用探索也不够深入,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层面,没有将网络手段引入教育教学过程。

三看过程,讲求“顺”与“活”,要变“捉迷藏”为“破迷宫”。过程即教学活动的推进与层递,常常表现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有机结合,其中教应服从于学,学应服从于认知规律。在我看来,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依葫芦画瓢”——模仿性学习,二是“想葫芦画瓢”——理解性学习,三是“没葫芦画瓢”——探究性学习,其中模仿学习可能最具实效性,理解学习可能最具广泛性,探究学习可能最具创造性。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学科、教材等各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上述方式的学习活动,我主张要更多地安排探究学习的活动。“顺”是流畅性标准,要求教学活动的起承转合要遵循教学规律,做到衔接自然有序。“捉迷藏”与“破迷宫”都有一个迷字,都有纷繁复杂的意思在内,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即前者的目标与方向不明确,后者则反之。“破迷宫”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却因为目标明确能引人入胜,“捉迷藏”则可能使人茫然不知所措。这次教研活动中,郭满花老师上的数学课,犹如带领孩子们登山,层层深入,最后势如破竹,一气呵成,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活”是生动性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演练、讨论、竞赛、评比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合作探究,促进师生互动,热烈课堂气氛,突破学习难关。这次活动中,何如老师上心理辅导课,导入方式新巧,很快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效果很好。许世群老师、廖建政老师、何翠薇老师上英语课,抓住学科特点,在巧妙创设的情景中强化语言能力训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看内容,讲求“准”与“深”,要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我这里讲的“内容”,广泛地涵盖了教育目标的明确、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材料的拓展等方面,内容的物化就是教材。“准”是适合性标准,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准确把学生学情、课标要求、教材特点、课堂容量等要素,做到不离本——以学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学情的个体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做到不离纲——以课标为纲,特别要防止悖离课标盲目拔高学习要求,增加学习难度;做到不离谱——简明而不虚空、充实而不草率才算靠谱。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有些课堂学生的有效参与面不广,参与度不高,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内容处理上或者离本,或者离纲。“深”是程度性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深入理清知识内部、认识与实践、学习与个性发展等逻辑关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材的把握上,我主张要变“学教材”为“用教材”,这是拓宽孩子视野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一本教材带给孩子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的;也是注重个性的需要,说到底,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发展个性的“工具”,不是“学习”的“目标”,我们的教学需要从书本讲读拓宽到孩子的社会生活实践。这次活动中,唐灵燕老师上语文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特点整体把握教材,逻辑合理,思路清晰;王全胜老师上地理课,着眼于让孩子掌握自然规律,在教材处理上作了大胆调整与补充,值得肯定。需要指出的是,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拓宽孩子学习课堂,前提是遵循教学规律,重点是关注社会生活实践,不能以此为借口盲目大搞课外培训,甚至出于功利为孩子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增加孩子学习负担。

五看理念,讲求“正”与“新”,要变“考试第一”为“天人合一”。理念是一堂课的灵魂,它不是独立于角色、道具、过程、内容之外存在,而是渗透在上述各个要素之中。“正”是价值性标准,要求教育理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内在规律,我认为最基本的课堂理念一是“人”的理念,二是“天”的理念。“人”的理念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坚持不放弃、不抛弃;要坚持学生为本,以人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要关注人的各个方面,促进全面发展;要从孩子的学情出发,切实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天道自然,“天”的理念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现有条件出发,遵循人的身体心理发展规律,遵循知识传播规律,遵循团体管理规律,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新”是发展性标准,要在课堂里融入学科以外的元素、教育以外的元素、时代的元素,保持与时俱进。保持理念的“正”与“新”,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变“考试第一”为“天人合一”——现时的教育改革,我们面临许多困难,特别是行政化的考核管理可能对我们工作模式的变革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所以教育人需要有更强的独立人格、更深的职业情怀、更大的创新勇气来推动这种变革。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样解剖一堂课,完全是为了立体地审视它,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一堂课可以以这样离析的方式存在;事实上,任何一堂课,它的各种构件都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需要整体设计,整体把握,并不能肢解。另外,以上各论点的排序,是基于听课者的认识规律而形成的由外及内、由形式及内容的排序,如果要参照以上来备课,思维模式可能刚好要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