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关于短信里的日子的散文

短信里的日子

关于短信里的日子的散文

闲暇或者百无聊赖时,喜欢打开手机短信的收件箱,随意翻看那些过往的短信。过往的日子便在那些长长短短的短信里花儿一样地绽开来。

“心中的故乡”,这五个字的短信是我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一位朋友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后发来的,却不是用我手机里存的她那个号码发的,当时让我好一阵子纳闷,小心翼翼地回拨那个陌生号码,听到的却是熟悉的声息,原来她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我报喜,为的是她送给我的欣喜味道更浓,记忆更深。她的目的达到了,在两年之后我看到这条短信心里依然欣欣然满心欢喜。

“收到,很好。谢谢!”刚看到这个短信,也有点茫然。回头一看发短信者的名字,不仅会心一笑。这是一次受人之托帮他的朋友编一副对联。编好后用短信发到他的手机上,这个短信是对方收到后的回复。虽然很简短,但也让我怦然心动,有什么比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肯定更让人欣慰的呢。

“爸爸,你在哪?”不用解释,这是女儿的短信。那几天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才离家一天,女儿就发了这个短信。女儿常常在我去外地的时候发这样的短信,有时候她知道我去哪儿,干什么去了,还是要这样问我,事后回家问她,她的理由却只有俩字:就想!有时候,下班回家晚一点,她也是这样发短信问,哪怕刚到家门口楼下,也要赶紧给她回个电话过去。每次看到这样的短信,心里便热乎乎的,仿佛看见女儿歪着头用小手指一下一下摁手机键的调皮样儿。

“高!”这是两个月前一位在西安做事的老兄发的最短的短信。翻到下一条,短信的题目还用书名号括着:《登嘉午台有感》。这一前一后两条短信是有因果的。那位老兄周日和朋友登了一次嘉午台,即兴赋得一首诗作,用短信发给我,我看后也凑了几句打油诗,用短信给他回过去,他很快发来这条一个字的短信。不管什么时候看到这个短信,脑海里就浮现出他看到我的回复短信是时会心一笑的样子。

日子是丰富多彩的,记录日子的短信同样五色斑斓。从朋友熟人那里打问出来的电话号码,提前预约拜访友人的时间地点,请人帮忙,事情办结后对方的简短回复······每一条短信里都记录着一个与其他日子不同样的日子,每一条短信都让我很自然地想到收到短信时或闲或忙、或惊或喜的情景。有时候,看着一条短信,脑子里浮现出发短信人的模样,和发短信的人曾经经历的某件记忆犹新的事情也趁机钻进脑海,恍如昨日。当然,最多的是节日祝福短信,尽管节日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但是翻看那些字里行间依然洋溢着浓浓喜气和祝福的短信,日子好像又回到了那个节日,心里生出一丝淡淡的的暖意。

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每一个日子都或多或少地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构成了日子或浓或淡的颜色。记录这些日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一个单位甚至一个人也有各自的方式,比如大事记,比如工作日志,比如个人日记。我是一个懒散的人,不写日志,不刻意记录过往的日子。把日子留存在手机短信里,让我觉得很自然、很随意,不刻意而为,却颇有一番趣味。

不禁想起鲁迅先生说的“正史”和“野史”,觉得相对于那些大事记、工作日记之类,短信里记录的日子多少有点“野史”的味道,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它“不像正史那样的装腔作势”,没有什么顾忌,记录的日子更真实,更自然。所以,像“野史”中不可避免地记录一些当政者忌讳的事儿一样,短信里记录的或者让我从短信想起的,也会也有当时令我难堪或不快的“糗事”,但是毕竟时过境迁,再翻看起来,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镇静和从容。

本文作者:王 政

公众号:一瓣书香

王政,陕西华县人,大专毕业,中共党员,渭南市作协会员。1995年7月在澄城县参加工作,现在澄城县县委办公室任职。工作之余写作散文、随笔、杂论等,用文字表达人生感悟,抒写生活体味,享受文字带来的心灵愉悦。文章散见于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渭南日报》等省内外报刊。20xx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万字个人散文集《浅流漫迹》

标签:短信 散文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