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关于母亲的美文:母亲的麦芽糖

本站:儿时的麦芽糖总是特别的香甜,我想,着大概就是母亲的味道吧,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母亲的麦芽糖》。

关于母亲的美文:母亲的麦芽糖

“叮——叮叮当——叮——叮叮当——”未见人影,闻声便知是换麻糖的来了。

山湾弯里的小村里散落着十来户人家,顺着山脚背山面田而建。土砖青瓦,墙刷石灰。一条小路从山口这边伸进来,依山脚蜿蜒串起这十来家房舍,又从山口的另一边伸出去。

在哪个年月里的贫穷的山村里的人家是不会拿钱买零食的。换。用荒货(废品)换,什么废铜烂铁,旧鞋旧衣服,酒瓶子破玻璃。大方一点爹娘也会在实在找不到废品时舀几斤谷来换。儿时的记忆里多少甜蜜的快乐由这叮当声开启哟!

又是一年农闲时,孩子们放学后就在山脚边的草坪上打滚儿,在秋收后的田垄里草垛简撒欢儿,捉迷藏。大人们则围坐在禾场边晒着太阳扯闲篇儿。巧手的婆娘媳妇小姑们也聚在一起纳鞋底织毛衣,各显能巧。

“叮——叮叮当——叮——叮叮当——”这声音硬是有魔法的。正在各种撒欢儿的孩子们就飞向各自的家。房前屋后,翻箱倒柜的找荒货。找到了就过来围住麻糖叔叔的麻糖担儿跟着走。等麻糖叔叔将他的一头是一个竹编的箩筐,箩筐里有各种换来的荒货。另一头就是放麻糖的四方的木架的担儿找地方放好。将盖在麻糖上的雪白的布掀开一个小角,露出少许敷着白粉的微黄的麻糖。有人将一双破胶鞋在他眼前晃一晃,再丢进箩筐里。他就用那敲得叮当响的铁铲儿按在麻糖上右手的小铁锤咚咚的敲下几小块儿来,再从口袋里掏出张泛黄的小纸片来将那几小块麻糖包上递过去。有嘴甜胆大的小朋友甜甜的喊:“叔叔,再多给点儿吧!”他总是嘴里说着:“已经多给了,再多我就亏本了。”手里却又咚咚的敲下小小的一块儿放进了纸包里。小朋友的笑声就比这麻糖还甜了......

记得那是禾场边上的梧桐树叶刚刚发黄的时节。母亲从外面带来一个我不认识的婶婶。一到家,两人就在厨房里忙开了。又是洗锅又是淘米的,生火煮了饭却没做菜。那个婶婶又神神秘秘的从怀里掏出一个薄膜袋子(塑料袋)来。鼓鼓的装着一袋子黄黄的发芽的种子。她告诉我母亲这就是麦芽。母亲看我在旁边盯了半天,捏了个饭团给我:“拿着吃去。去找伴玩儿去吧。今天晚上可有好东西吃了!”

我接过来吃时竟发现是糯米饭团。高兴的去找小伙伴们炫耀去了。至于母亲说的晚上的好吃的什么,早就在小朋友们的疯玩里丢到爪蛙国去了。连午饭都没回家吃,也不记得是蹭了那个小朋友家的饭了。

天擦黑的时候,听母亲在禾场边上大声的喊我的乳名,才辛辛的回家。这天母亲却没有训斥。晚饭后她竟搬出了一大块麻糖来。就好像把换麻糖的叔叔的那一整块麻糖都换了回来。哥哥姐姐们是什么样的表情我没有顾得上看,只知道我自己的口水都快滴到麻糖上了。眼睛就好像长在了麻糖上一般,再也挪不开。即使手里已经拿了母亲切下来的最大的一块。

母亲就此学会了制作麻糖,而我一度就快要成为“孩子王”。所以没成是因为吃完这一“做”麻糖后。隔了很久母亲才又做了第二“做”。第三“做”更是隔了半年多。之后母亲就再也没有自己制作过麻糖了。要吃依然要跟那个叔叔换。“叮叮当”的声音依然是甜美的回忆。

成年后我问过母亲为什么不再做麻糖吃。母亲笑笑说:“还不如换来吃便宜呢!”

公众号:草根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