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致辞 > 主持词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精选13篇)

主持词1.84W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

当我还是一株青松的幼苗,大地就赋予我高尚的情操。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精选13篇)

我立志作栋梁,献身于人类,一枝一叶,全不畏雪剑冰刀。

不幸,我是植根在深深的峡谷,

长啊,长啊,却怎么也高不过峰头的小草。

我拼命吸吮母亲干瘪的乳房,一心要把理想举上万重碧霄。

我实在太不自量了,幼稚,可笑。

蒙昧使我看不见自己卑贱的细胞。

于是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迎面扑来旷世的风暴。

啊,天翻地覆;啊,山呼海啸。

伟大的造山运动,把我埋进深深的地层。

我死了,那时我正青春年少;

我死了,年轻的躯干在地底痉挛;

我死了,不死的精灵却还在拼搏呼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啊,我的理想不是蹲这黑暗的囚牢。

漫长的岁月,我吞忍了多少难忍的煎熬,但理想之光,依然在心中灼灼闪耀。

我变成了一块煤,还悲愤地捶打地狱的门环: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地壳是多么的厚啊,希望是何等的缥缈。

我渴望,渴望面前闪出一千条向阳坑道。

我要出去,投身于熔炉,化作熊熊烈火:

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2

我应该,我应该是一角大西北的土地

一角风,一角沙,一角云絮

一角虹柳,一角胡杨,一角砂碛

一角峥嵘的山,一角奇兀的石

一角清冽的山泉,一角圣洁的雪域

一角骆驼刺,一角酥油草,一角驼铃的碎语。

有岁月的烟云从我额顶漫过,有记忆的生烟沿我脚底升起

脉搏中有马蹄的撞响,血液中有烽火的摇曳

历史写在热血中

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浓缩成我一角尊严与壮丽

我应该有黄土高原般沉郁的肤色,我应该有嘉峪关般伟岸的背脊

我应该有九曲黄河般曲折的手纹,我应该有祁连冒峰般阂大辽远的视野

我应该有塔克拉玛干般开阔的胸臆,我应该有伊犁骏马般雄烈长啸的豪气

我额头上,应该有一幅新飞天的壁画,风云凿就的曲曲线纹

我瞳孔中,应该有一汪未经污染的天池,一从我灵魂的造山运动 中升起

我躺下,我就应该是一块新绿洲

我站起,我就应该是一片新山系

大西北,雄伟辽远的大西北

奔驰着风、云、烟沙、马蹄

列祖列宗开发的地方

悍野的自然,强者的领地

红柳丛点亮风沙中的辉煌

地平线展开梦幻般的神秘

遥远的沙柱摇摆着地球的旗语

在我的血肉中,能种植出

蔚蓝的天光,晶亮的露珠,贞洁的雨滴

在我的身躯中,能繁衍出

虬曲的树根,多汁的草茎,玲珑的鸟语

能结出一轮又一轮乳香鲜洁的太阳

能开出一瓣又一瓣娇红媚紫的晨曦

我的额纹,将敞开大西北全部的地平线

引领一个信念又一个信念

拓向最庄严最迢遥的领域

大西北,雄丽神圣的大西北

我应该,应该是你的一角土地

让闪电开垦我,让雷霆耕耘我,让春雨播种我

在我的渺小中成熟大西北的伟大

在我的有限中收获大西北的无际

我应该,我应该是一角大西北的土地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3

A:清朝末年,富甲天下的晋商以其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信条为行商理念,创造了汇通天下的伟业。一代代山西人凭着一股韧劲儿,用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在西北的草原荒漠中走出一条条百年商路。

我常雨桥正是凭着信义铺出了半身路,才奠定了晋德裕这巍巍商号。而今天,一块“欺世盗名”的大黑匾却立在我晋德裕客堂之上。

B:抬上来。常先生,这胡麻油……

A:正是本号出售。

B:这送油的人……

A:也正是本店的伙计。

B:明明标着一等油,你为何暗地里掺假弄虚?

A:你血口喷人。

B:十年了,十年的流离失所,十年的卧薪尝胆,我钟雪儿终于等到了这一天。那晋德裕的黑匾正是我送的。想当年,家父在上海可谓是福音八面,是他常雨桥一意孤行,另立门户才逼得我身不由己。

C:那年我才十六岁,一个姑娘家跟着我哥哥肩挑扁担、历尽苦难才徒步走出这杀虎口啊。一望无际的荒漠,只有那驼铃声声,动了天地,憾了人心。如今,我却在油中掺假,引来了这“欺世盗名”的黑匾。可那也是因为期限已到,存货不足,迫不得已啊。

A:你糊涂啊。十年来,你我兄妹正是凭着信义才赢来这人心的聚首,也正是凭着信义才换来这滚滚财流啊,可如今你却……你走吧。

C:这不都为了晋德裕嘛。晋德裕,是我的命啊。何况你我可是历尽艰辛、同闯西口的亲兄妹啊。你可以撤我的职,罚我的股金,从今以后我以勤赎罪,你就拿我当个伙计还不成吗?

A:你以为哥真想让你走?可这诚信,这诚信是咱晋商的根呐。

B:明里赶,暗里留,我倒要看看你如何保住这晋德裕。

A:号贵如山。逐出山号。

C:我走,再不舍,也不能砸了晋德裕这诚信的牌匾。我这就去把卖出去的假油全部追回,油价赔付双倍,赔付双倍。

B:赔付双倍?那这剩下的油?

A:全部给我烧掉。

B:难道,难道我真的错怪了他?

A:我师父钟一笑临终前交给我这杆福寿称。称阳面

B:标着斤两。

A:称阴面

B:刻着福寿。

ABC:缺人一两,损福一分;少人一斤,折寿一年。

A:这正是他老人家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C:我们也正是凭着这杆福寿称,公平行商,仗义做人,才有了晋德裕这一步一层天。

A:雪儿,这杆福寿称正是师父当年的股金。我们立志人亡账不烂,号垮账保全。

这诚信是天,是地,是咱晋商的根。

A:我们决定一起

B:穿大漠,走沙岗;

C:踏艰险,酬壮志;

合:众志成城,开拓北疆。

A:哥哥我走西口

BC:哥哥你走西口

A:妹妹你实在难留

BC:手拉着我哥哥的手,送你送到大门口

A:哥哥我走西口

BC:妹妹我苦在心头

这一走要等到多少时候?盼,也盼白了头。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男一:登上呐老的城墙,抚摸着泛苔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在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女: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溟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男二:那时候,有一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临刑前,他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来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了,依旧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男一: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女: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去了方向。于是瘦西湖畔,梅花岭上,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了一座祠堂。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更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于是他决定与巢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在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

男一: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随口唱着《my heart will go 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有一个声音在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男二:我记得了,一群褐发篮眼的豺狼,带着尖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而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男一: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男二: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男一: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女:记住吧。

男一:记住吧。

男二:记住吧。

女:曾经有一个时代名叫汉唐,

男二: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

男一: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

女: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5

男一: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祖国,究竟是什么?我想啊,想啊,每当我一想起祖国这两个字,我的血管里就燃烧着一股股热血,我的眼里泛起晶莹的泪花,我的心中就荡漾着温柔的浪波。

女一:祖国是什么?它是山,是海,是森林,是草地,是城市,是村庄,是茫茫无垠的沙漠,是绵延起伏的丘陵。

女二:祖国是什么?它是炊烟,是鸽哨,是端午的龙舟,是中秋的火把,是情人在木栅栏后热烈的亲吻,是婴儿在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呼唤,是母亲在平底锅上烙出的煎饼,是父亲在远行时的殷殷叮咛。

男二:祖国是什么?它是孔子、老子、庄子的思考,是屈原、李白、陆游的诗,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的散文,是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的词。

女二:是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的画,是米芾、黄山谷、林散之的书法,是我们先辈中那些最智慧的人的创造,是我最尊崇的那些大师们的劳绩。

男一:祖国是什么?它是一次次的屈辱,一次次的抗争,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奋起。它是战士手中的,是志士颈上的血,是胜利后的狂欢,是史书上一页页不朽的篇章。

女一: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黄河吗?

男二:那里有长江、长城吗?

女二:那里有母亲生育我时的衣胞吗?

男一:有我一步步艰难跋涉过来的足印吗?

女一:有我和我的亲友们都已经习惯了的那些难以尽说的民风民俗吗?

男二:有我一开口哼唱就觉得荡气回肠的乡音黄梅戏吗?

男一:没有,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

女二:祖国,它是一首唱不完的恋歌,一篇写不尽的美文。

女一:它是我们的祖先以及祖先的祖先赖以繁衍生息的地方。

男二:也是我们的子孙和子孙的子孙赖以生存发展的地方。

男一: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的昨天,也更加努力的建设祖国的今天和明天。

女合:未来属于中国。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6

我是一名记者,今年年初,我随省委书记下乡走访农户。当我们走进一家简陋而整洁的普通平房里,一张挂在墙上,泛黄的戎装像,引起我们的注意,画像上年轻人胸前的军功章,格外显眼。

今天,俺家里来了好些人,听说是省里下来视察的。后来,他们谈到爹年轻时的那张画像,爹站起身来,佝偻着走到里屋,拿出了一个俺从来没见过的布包。

这是金英,画像上是她的父亲,李文祥。老人家今年87岁了,人们只知道他原来当过兵,现在是村里的老农民。然而,一个小布包的出现,竟揭开了老人家坚守几十年的秘密。

俺从不知道爹还有那么些奖章,俺只从小听爹讲那些打仗的故事,竟不知道俺爹还是个大英雄!

这是1949年1月,淮海战役纪念章,李文祥荣立特等功……

那是个冬天。咱解放军60万消灭敌人80万呐。最苦的是那鲁楼堵击战……敌人飞机大炮重兵猛攻,炊事员牺牲了,我们饿了4天,就着凉水嚼生麦粒也没一个人要当逃兵!子弹打完了用刺刀捅,用托砸,用牙咬……我眼看着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到处都是尸体…… 阵地上就剩我一个……6个昼夜,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这是1949年4月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这是福州战役特等人民功臣奖状;这是“战斗模范”奖状,上面印着毛主席的肖像……

俺曾问过爹:“你还想你的那些战友么?” 爹先是摇头:“想有啥用?不想。”可过了好一会儿,又紧紧地闭上双眼,说“睡不着的时候想啊……”

太…太惨了,都死了,最后一个小新兵也死在我怀里了,阵地上就剩我一个了,我…我怕呀!”……我摇晃着走下阵地,不知道该咋办……见到营长,我喊“上面,上面没有人了!”营长一巴掌扇过来:“你狗日的不是人啊!”

这些事情,老人家为什么从来没说过呢?

爹总说:“显摆那干啥,那么些人的命都没了,能活着,就是福气……”

这么多年的隐功埋名,你谬的这样清苦……金英……怨过你爹么……

怨过,可怨他又能怎么样呢……去年七月的一天,爹又在村口接俺回家,俺一下就看出爹的嘴角歪了,一量血压,高压220,低压180,俺赶紧登上三轮车送爹去看病。去县中医院,路上要翻过金堤,俺实在是推不上去,只好绕路走。爹一病就是四十多天,眼看着就要不行了,医生说:“抓紧给你爹准备寿衣吧”……“寿衣……”俺实在是不知道该杂办,爹啊,你咋就不愿意让别人帮帮咱呢?

我想,老人家只是无时无刻不想坚守他自己的准则,他只是把一种别人都不能理解的信仰,烙在心里。

幸运的是,李文祥老人家的病情得到控制,虽然腿脚依然迟缓,但思路清晰,精神很好。

现在,老人依然生活在河南范县一个普通的农村。也许你我曾经见过他,可是他的背影那样平凡,我们不曾真正留意。

如果有一天,你也走过那间简陋而简洁的平房,你会看见,这位老人正坐在家门口的槐树下,微笑着(微笑着),沐浴阳光。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7

一九xx年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贫瘠而干燥的红壤土上,稀稀疏疏地长着一些不死不活的丝茅草、野蔷薇,还有一些十年八载也不见长高的“小松树”。每逢落雨,裸露的红壤土便随着雨水的冲涮流入山下,将满沟满溪的水染得血红血红。

就在这年秋天,我的表妹、在市里某单位当一把手的秦江,数次领着一位高级农艺师去到那片荒山秃岭考察,尔后又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决定以机关干部集资的方式,在那里创办一个脐橙场。她说,办这个脐橙场,主要有三个考虑:一是锻炼一支能吃苦、有责任心的干伍;二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机关干部职工的福利;三是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做一点实事。

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听秦江的丈夫说,自从办了那个脐橙场之后,秦江的双休日,不是邀请那位高级农艺师去脐橙场指导剪枝、抹梢、施肥、打药、保果,就是带领机关干部在脐橙场里劳动。即便是从外地出差回来,她也常常是先去脐橙场,然后再回家。那山岭上开垦出来的像梯田一般层层叠叠的栽种脐橙的条带,那幢坐落在山坳里的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房,那排整齐的猪圈和沼汽池,那眼澄碧清澈的水井,那口绿水盈盈的鱼塘,那如蛛网般遍布山坡山坳的浇水管道,那在山顶和山腰上如深潭一般盛满清水的四个储水池,那沿着逶迤的山脊修筑的简易公路……都是秦江和她的同事们,用辛劳和汗水创造出来的杰作。

十多年的时光,弹指之间过去了。当年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翡翠山、花果山。秦江和她的同事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那数十万公斤优质赣南脐橙,还有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三个年轻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也在创办果园的艰苦锻炼中脱颖而出。

有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正当橙园进入盛产期的时候,秦江调去了市里的另外一个单位工作。那个橙园,也承包给了当地的一位农民经营。

秦江虽然离开了原先的单位,但她的心,她的爱恋,她的情感,却始终难以离开那个为之倾注了太多的心血、流下了太多的汗水、也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痛的橙园。那些生机勃勃的脐橙树,就如她养育过的一群孩子,一直让她牵肠挂肚,魂牵梦绕。为此,每隔几个月,她总得抽空去橙园转一转。记得有年初夏的周末,我和她的丈夫陪她在橙园里转悠时,发现那对农民夫妇对果树疏于管理,秦江居然对着他们大发脾气:“这些果树是有生命的。要是在你们手上搞死了它们,到了阴间它们都会找你们算账的!”

因为表妹秦江,因为我对她办的这个脐橙场给予了真心实意的支持,所以,我也对这个脐橙场有了感情。一年之中,总有两三次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橙园的四时景色,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图,深深地嵌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是清明时节的一天上午,下着蒙蒙细雨。我打着雨伞,踩着泥泞,踽踽独行于绵延起伏的山岗上。此时,满山满坳的脐橙树已是繁花满枝了。伫立高处,近眺远望,满眼都是白皑皑的,宛如刚刚下了一场薄薄的春雪。走到树边,俯身细看,那待放的花苞,那绽开的花朵,那树下的落英,洁白如玉,芳香四溢。深深地吸几口馥郁的脐橙花香,仿佛觉得五脏六腑都变得香幽幽的了。小巧玲珑的七姐妹鸟,在橙林里清清脆脆地鸣叫着。灰褐色的斑鸠,不时从身边“蓬”的一声飞起,惊落一片晶莹的雨珠。一伙燕子,并排立在横空而过的电线上,呢呢喃喃,唱着我听不懂的春歌。

到了初夏,满山遍野的橙树,挂满了累累的绿色小果。此时的橙园已是绿色的世界了——绿色的橙树、绿色的松树、绿色的荷树、绿色的香樟、绿色的篁竹、绿色的麻竹、绿色的箭竹、绿色的芳草、绿色的马甲子……仿佛整个山野,都被浓浓的绿色浸染过一般。蓝幽幽的天空下,轻柔柔的清风里,五彩缤纷的小蝴蝶,宛如一群快乐的小精灵,扑扇着翅膀,在橙园里轻轻盈盈地飞来飞去。一种不知名的鸟儿,躲在枝繁叶茂的橙树间,一声接一声地叫着,听那叫声,好像在说:“绿了绿了!绿了绿了!”

这时徜徉于万绿丛中的橙园里,好多熟悉的山花和野果,悄然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山坡的荫湿处紧贴地面开着紫色五瓣花儿的,是地茄子。待到深秋时节,熟了的地茄子是紫黑紫黑的,如东北黄豆那般大,那甜甜的果浆在带给你山野美味的同时,也会把你的嘴唇和牙齿染成紫黑紫黑的。好多脐橙树下,匍訇着蛇莓和酢浆草。蛇莓的茎和叶子颇像草莓,红艳艳的果实却有微毒,是不能吃的;而那些开着淡紫色小花的酢浆草,掐几根放在嘴里嚼一嚼,却是淡淡的酸味里夹带着悠悠的清香。沟坎边的几蓬野草莓已经熟透了,望着它那琥珀色的丰腴果肉,让人禁不住要伸手摘来吃个够。山脊上,一团团、一簇簇烂漫开放的白色酒糟花,飘散着馥郁的甜酒娘味儿,让人闻着都心醉。

当然,最让我心醉的季节,应是脐橙飘香的初冬了。那时,淡淡的晨雾刚刚散去,野地里铺着一层薄薄的寒霜。暖融融的太阳,照在起起伏伏的山岗上,照在青青翠翠的篁竹上,照在清清粼粼的山塘水面上。满山遍野熟了的脐橙,宛如无数黄澄澄、金灿灿的小灯笼,挤挤挨挨地垂挂于橙树的繁枝翠叶间,在冬阳下闪耀着迷人的金光,仿佛让人觉得走进了传说中的满是金子的太阳山。

此时,兴奋难捺的我,常常带着傻瓜相机,呼吸着充满橙香味儿的清新空气,爬山坡,下山坳,从这山,到那山,乐悠悠地行走在如梯田般层层叠叠的橙园条带间,看着,拍着,仿佛觉得每一树熟了的脐橙都是一幅画,每一树熟了的脐橙都是一首诗......

前些日子,承包那个橙园的农民朋友,忽然告诉我一个消息:县里早些年占用大片良田、挖掉大片山岭搞的那个工业园,现在还要扩大规模,要把橙园前、后、左、右的大片山岭和田垅,统统都征过去,少说也有20xx亩。这就是说,过不了多久,那个橙园,那片山岭,那些种植水稻的田垅,都要永远消逝了。代之而起的,将是林立的厂房,高高的烟囱,当然还有悄悄排放的废气和污水……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秦江的时候,她只是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其实,秦江能说什么呢?即便她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近读周仕凭的《硬发展 没道理 》一文,其中有段精彩的文字,倒是说出了我想说的心里话;“生态环境属于公共资源,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不受伤害和生态环境不受污染是政府的责任。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政绩不能以牺牲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如果经济增长的背后是环境的破坏与群众的痛苦,这样的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样的官员无疑也是自摘‘乌纱’”。

让我由衷高兴的是,最近发出了“再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了”的号令,提出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唯愿号令,能够化作浩荡春风,吹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8

大学四载,一直同室而居,虽说不上挚友,却苦乐相处于安师大一隅1000多日。在其辞世已逾九年之际,频频闯入我之梦境。其清晰之态,犹如眼前。一室10人,一班50人,一届200人,中文系在校生近千人,毕业生数万人,出了几个作家?在我的印记里,两个而已。肇正是其中之一。只因四年皆为室友,其性格,其作品,其形踪,才在我的心底里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噩耗传来时,猛觉生命短暂,顿感人生无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肇正何以闯入我之梦境?答案自在不言之中。自肇正英年早逝,文学作品阅之无味,一度远离。

肇正不断地与我在梦中相遇,与其人很熟读其作很多有着必然的联系。近年来,曾多次与同事谈起文学,自然涉及肇正。同事可能受了我的影响,对肇正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常常谈起肇正,有时候竟然半日不停!肇正总在我的梦境里出现,这也是直接原因之一。一般人闯入自己的梦中,可能一闪而逝,或仅有短暂的片断。而我惊异,与肇正梦中相见,非一闪,而是数日数十日连绵不断。蒙太奇式的镜头一个接一个,难忘的细节不断映现,日久弥新。谁让我们同窗四年呢?谁让我们同室四载呢?那些早已消逝的往事浮了上来,连缀成一条长而曲的闪着光晕的彩链。回忆、悼念肇正的文章数量不多,但他却是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中年作家。作为同窗和室友,应该写点有个性的追忆性的文字吧,谁让他总在我的梦中出现呢!

肇正生命的倏然终结与不喜欢体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进入大学以后,无论是军训还是体育课,肇正都极不喜欢,认为多余,浪费时间。因他早就钟情于文学,需要太多的时间阅读和练笔。我们班的同学尤其是室友都知道,除了上体育课,操场上是几乎从不见他的踪影的。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惜时如金,成果斐然(出版了1部长篇小说,发表了58部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及其它文体的文字共300余万字,在作家群中虽未熠熠生辉,却也算有一席之地,其作品的转载率很高(其中、短篇小说大量转载于《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刊物);另一方面,健康受到影响,以至于原先瘦削的身材,变得“肥胖”至“臃肿”的状态。引发了多种疾患。这也是导致他辞世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自从在师大里买了第一双皮鞋后,鞋面常擦,光亮照人。肇正却大不以为然。他说:“我从不擦皮鞋。”说实话,作为上海人,肇正穿皮鞋的历史比我要悠久得多。对他“从不擦皮鞋”的说法颇为惊异。以后多次留意,果如其言。实在脏得不堪入目,仅用湿毛巾代之鞋油。究其原委,不拘小节而已。但最重要的仍是他觉得擦鞋不但费事,更是费时。有那么多的闲暇不如多看或多写几行字了。想来既可笑又佩服。他就是这样钻时间的小缝,珍惜秒阴……到上海后的20xx年里,肇正竟然没有陪夫人逛过一次著名的南京路,说明什么呢?起码说明,时间对他来说,太宝贵了。

刚入校时见到了肇正的准夫人唐志弘,快毕业时又见到了一次。第一次是送肇正入校,在寝室里帮着整理物品。虽然二十余载已过,但却对她的形貌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大方,朴素,爱笑,留着那个年代年轻女子普遍流行的齐耳的发型。“朴素”、“爱笑”的特征在我的梦境里重现的时候依然那么清晰;第二次就不同了,烫发了,打扮也有变化了,眉宇间充溢着一种青春勃发而又鲜妍欲滴的气息。和肇正一起外出的时候,昂首挺胸,亮丽非凡,把身边的肇正衬映得成了灰色。因为肇正走路最明显的特点是挺不起腰,不是身体而是习惯。毕业后的20余年间从未见到过肇正,不知他的腰挺了起来没有。也可能早就挺起来了,因为他写了那么多的作品,得了那么多的奖(仅《小说月报》就有中篇小说《女工》、《永远不说再见》、《傻女香香》,先后荣获第七、十、十一届“百花奖”),和那么多的人打交道,自然是意气风发,挺胸昂首的。即使还是那样又有何妨?他和夫人唐志弘感情甚笃,大学一毕业即回到安徽和县陪伴就是明证之一。20xx年10月我们班的同学相聚于合肥,全班50人里,1人暂时难以联系,1人即肇正已在大家心里永存!我们以全班同学的名义给肇正夫人及孩子发了唁函。愿肇正九泉有知!室友记着你,同学记着你!愿肇正夫人及孩子康健、幸福!梦境中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几个镜头,一定格在肇正夫人尤其是肇正的身上,就觉得天空灰暗,阴雨霏霏……肇正虽然走了,但他的魂灵与精神没走,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光彩夺目……20xx年7月,根据肇正同名小说改编,由国家一级导演徐耿执导,国家一级编剧耿旭红担任编剧,众多影视明星加盟的25集电视连续剧《城市生活》开机,此剧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献礼片……

1981年大二夏初, 我因咯血住院。室友们轮流守护,如同兄弟。肇正在我的病床前的印象早就淡漠了,但室友“排队值班”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大一第二学期,我和室友肖家芸、芮长春、王道友在市内一家影院售票窗口买票时,我口袋里仅有的几元钱和一个月的饭菜票被偷了。那时的几元钱和一个月的饭菜票虽不多,可“含金量”却不少。室友们知道后,争先恐后地给我帮助。记得非常清楚:肇正给了我10斤粮票!谢庆民,夏晓明,段益明等室友都给了钱或饭菜票,数字早已记不清了。而肇正给的10斤粮票却记得非常清楚!那时1斤粮票换两个煮鸡蛋!10斤粮票有时能换22个煮鸡蛋!在那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口袋里能有10斤粮票,那可是非同小可!梦境里的粮票在我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它使我仿佛看到了肇正的心脏仍在有节奏有力度地跳着。他那大大而又明亮的眼睛里有着晶莹剔透的亮点,这亮点并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变化。每当我凝神思考,眼前出现肇正影子的时候,这亮点就在我的面前闪映……20xx年的创作,20xx年的“守”与”“熬”,对文学非常痴迷而韧性十足的李肇正,留下了300多万字的作品,悄无声息地走了。尽管一贯热闹的媒体当时连发一条消息的兴趣都没有,过后也没有引起多少评论界、研究者的关注,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来自于平民,写的几乎全是平民生活的他,自有了解他理解他的平民把他装在心底深处。

我们室友同游镜湖、赭山和采石矶,在那美妙如画之处,肇正给我的印象都和别人不同。他似乎总在收集素材,不是用笔,而是用眼,用手,用心,用口。现在回想起来,他的言辞里常常蕴含着一种睿智的成分。每当他忘却了某个地方的精彩之点或历史出处,他都会用话语让别人再“撩”起来,以便让这难得的素材钻进他的细胞,流入他的血液,储存在他的大脑深处……48岁英年早逝的李肇正,写出了深刻反映时代变化中平民生活的300多万字的作品,在许许多多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与他时刻注意积累素材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肇正对教师的职业挚爱异常,一直到生命终结,他都没有走下讲台。学生们在他心里的分量太重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给他的生活注入了难以抹去的情愫,几十年的痴迷文学也倾注了他极多的心血。二者同时存在,难免会大大加重他那躯体的负荷,而这几乎从不主动活动的躯体,在两座山似的重压下,受得了是侥幸,受不了是必然。多数情况下,名声显赫,文债累累的作家,还兼教学者极少。肇正是其中之一。我曾在梦中与其对话:“干么不搞专业的?”他无奈却又显出坚毅:“放不下。”很清楚,教学和写作都放不下。呜呼,室友肇正,兼得者应有健康的体魄!英年早逝,多少人为你痛惜,为你痛悼。然而,在惋惜之余,我们又为肇正的精神所感动,他是那么投入,那么痴情,那么坚毅,那么无畏!倒在键盘前或讲台旁的肇正,是真正的肇正!

一路走好,同学肇正!还闯入我的梦境吗?室友肇正,我等着你……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9

我看见雪隐藏的甜:空旷、凛冽、孤寂

黏上蒙尘的车窗,灰暗的外套,呵气的手

我发端粘着飘渺的雪

雪的味道正一点点融化

身体的深处,它正慢慢渗入

漫天雪花里,我目光茫然

天空一寸寸塌陷

整个世界正深埋进去

这个冬天,你那里下雪了吗

你是否在小城的街上,一个人慢慢走

去看大雪瞬间下白全城

看大地放弃世界的凌乱

把自己藏进一页干净的纸

你是否看见,雪花依旧散发着甜味

把世界的孤独变得很轻

你打来电话,时断时续

雪正漫天地飘呵

这个世上,雪花都有孤独的甜味

都沉默和失声抽泣

我这样想你

你是否正看着天空,目光慢慢变软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0

《河口》

作者:顾城

没有成为鸽子和花朵的人仰面躺着,

那个梦想的土堆,

那个梦想得到的村子。

有人在山坡上种牛蒡,有人在墙上,

涂水,这时他躺着不愿出来。

他知道花的阴影,海星的阴影;

他知道阴影就是海水;

茂盛的队列赞美着向前走去,

总有人要变成草原的灰烬。

变成雪水流出村庄,乌鸦在枯萎,

一枚枚沉重的鸟打翻土地。

总有人要变成盲人的道路,歌的道路,

总有手伸向灵魂的国土。

总有人在思想,脸上现出阴凉的光辉。

总有树要分开空气、河水,分开大地。

使生命停止呼吸,被自己的芳香包围。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1

斑驳的老屋里闪动着奶奶忙碌的身影,昏暗的厨房内飘出了收获季节的糍粑香。你是否听到:小弄中爷爷匆匆的脚步?田野上打谷机传来的收获歌谣?然而,这一切在都市化的进程中,已经封存在记忆深处。如今,我将要走进一个古老的小镇,那一扇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重新打开了。

进入眼帘的“逢源双桥”是一座古香古色的石平梁廊桥。细看,平中略带微拱,有木拱廊桥“三节苗”的影子,奇也!此桥乃一廊双桥,连理并行,左右逢源,构思之巧,绝也!

踩上被岁月磨得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街,小镇千年的旋律悄然从脚趾间悠悠流出。一排排白墙青瓦的老屋,飘荡着三白陈酿的醇香,如岁月中的苍松,诉说着小镇曾经的记忆。老屋的门前是人流涌动的青石板街,窗后是小桥流水的碧绿东溪,溪水静静流淌,好一处“倚水而居,卧水而栖,临水而坐,洗衣浣纱”的枕水人家!唐人千年的吟唱在脑后回荡:“君不见姑苏见,家家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小小的乌篷船悠闲地划行,偶尔有江南阿妹的小调,撩起河水的荡漾微波。人流中的张张面孔与流水一样不断更新,无不都转瞬即逝,如飘过小镇上空的朵朵斑斓云彩,让您看到岁月流逝的无情与老屋守护的有义。这闹与静、去与守的时空对话竟然如此安然和谐,演奏出了一曲古朴悠扬而又清新隽永的《欸乃》。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高挂头顶。大染坊内高架杆上晾晒着的蓝印花布,在阳光下如仙女群舞,飘溢出阵阵靛料的清香。清香中夹杂着稻香、荷香,也夹杂着老屋墙弄的味道。在这熟悉的味道中,我仿佛听到当年缠着小脚,梳着发髻,穿着蓝印花布袄,来回穿梭于老屋墙弄间串门的三姑六婶悠远的家常话了。为迎合现代审美需求,有人开发了许许多多新的蓝印花布纹 样,却都以失败告终。人们青睐的依然是吉祥如意的老式图案,素雅沉静的传统格调。在审美观日新月异的时代,这种古老的美,让人想起江南女子特有的娴静与温婉,在五花八门的现代美中鹤立鸡群,从而稳稳当当地占据经济市场的一席之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在青石板街的深处,我的耳边传来了茅盾先生的嘱咐,“茅盾故居”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犹如一泓禅意空蒙的净水,注入我的心田。眼前这幢土木结构的老屋与故乡的老屋无异,与乌镇其他的老屋相比也无特别之处。但是,这座老屋是孕育出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

走进茅盾故居,我仿佛走进了已走向没落家境的沈家少爷——沈雁冰矛盾的内心世界。他的外表像窗后平静的东溪水一样柔弱,内心却像门前的青石板一样刚强。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却因抨击不得众望的学监,而被学校除名。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不得不提前工作谋生。他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之一,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出任过《民国日报》主编。“宁汉合流”后,他被蒋介石政府通缉,四处藏身,生活陷入困境。此时,他身上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于是“矛盾”这一笔名便随《蚀》三部曲破空而出。当时《小说月报》的代理主编叶圣陶认为“矛盾”是哲学名词,不像笔名,更像假名,会招来麻烦,便在“矛”字上加了草字头,这位文学骄子“茅盾”的笔名就这样诞生了。此后,他身上的矛盾,仍然像这个笔名一样在延续:他曾是一位高产作家,却在之后的忙碌中无暇创作;他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却在“”中受尽迫害……

矛盾乌镇,乌镇茅盾。在矛盾中体现和谐美,在和谐中体现矛盾美。这种对立统一的美,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走在乌镇,用眼睛已经满足不了心灵深处的审美需求。只有用心去聆听,才能听到茅盾先生的声音,听到乌镇的声音,领略矛盾乌镇之大美。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2

泪是人体最特别的水。

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通过皮肤、通过呼吸、通过排泄,18天全部流出了体外。唯独泪水除外。泪水是心液,心不动,泪水永远珍藏在心里。

一滴泪水有多重?

珍藏在心里的泪水没有份量,而一旦流出眼眶,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重,只有自己清楚。一滴幸福的泪水承载着全部的喜悦和欢愉,一滴伤心的泪水足以淹没爱的堤坝。在深爱着自己的人面前,不必知道流出的眼泪有多重。唐婉的眼泪在陆游的心里有多重?一首《钗头凤》,便可衡量出这份凄婉永恒的爱情份量。心中的地位有多重,泪水就有多重。

一滴泪水值多少钱?

是林黛玉一生的付出,是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悲吟,是楚霸王乌江别姬的创巨痛深,是王宝钗苦守寒窑十八年的喜悦……

一滴泪水能够承载多深的爱?

爱有多深,心底的印迹或者伤痕就有多深,泪水所承载的爱也就有多深。一滴眼泪可以承载一生的爱,无论是幸福的泪水和伤心的泪水。如果非要给泪水加载一个量的话,那就要问问自己究竟释放了多少情的伤、多少爱的痛,又有多少爱的开心和感动。或许,一滴泪水承载的只是虚假的爱;或许,一滴泪水能够承载一生的爱;或许,因为不经意的瞬间就错过一生的爱,而再想起那些曾经,却欲哭无泪,悔恨终生。如果那滴泪水是真的为爱而流,那比金子还珍贵。

一滴泪落下需要多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最爱,当失去或者得到的的时候,就会发现一滴泪落下的时间很快,快到连心痛都还没感觉到,泪水就落了下来。能给你一切的人不会轻易让你流泪,让你失去一切的才能让你顷刻决堤。

一滴泪水包含多少痛苦?

所有人都痛过,所有人都流过泪,所有的痛苦和委屈只有泪水知道。一滴眼泪可以结束你的爱,也可以挽救你的爱。喜悦的泪水代表你拥有,痛苦的泪水代表你失去。泪水是一种安慰,人最脆弱的的时候是失去爱,在脆弱面前,泪水是唯一的安慰。每一滴泪水的背后都演绎着一段酸楚的回忆,只有深刻记忆的痛苦,才会掉下一滴眼泪,在这个痛苦的根源里,又会是一段不同的感受。

有的时候,一幕另人激动的场景也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泣不成声,那是进入了别人的空间,读着别人的经历,感受与体会别人的故事而身陷其中,真不知道是自己太多情,太重情,还是太伤情。

幸福的泪水是温馨的、喜悦的泪水是激动的、委屈的泪水是忧伤的、伤痛的泪水是纠结的、后悔的泪水是凄凉的。幸福的泪水是不经意间流的,喜悦的泪水是痛痛快快流的,委屈的泪水是情不自禁流的,伤痛的泪水是酸酸涩涩流的,后悔的泪水是恨与自责中流的。幸福的泪水是花开的声音,喜悦的泪水是蜂鸣的畅悦,委屈的泪水是冰雕的霜花,伤痛的泪水是寒夜的秋雨,后悔的泪水是远耀的锈。无论有多幸福、多喜悦、多委屈、多伤痛、多后悔,最后的结局都会沉寂在漂浮的现实里。泪水,只是匆忙的过客。

生命总是在自己的啼哭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抵达终点。心真情真,泪水也真。一颗感动的心,泪水滋润世间的真善美;一颗怜悯的心,泪水去祭奠痛苦和哀伤;一颗真诚的心,泪水去温暖苦痛的灵魂。人生总在泪水中前行,酸甜哭辣百味尝尽,或许,读懂了泪水,就读懂了人生。

日常练习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3

在荷兰一个小渔村里,整个村庄都靠渔业为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是村里重要的设置。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救援的信号。一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中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一个小时后,救援船通过云雾再次出现,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筋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长宣布,救援船无法承载所有的人,只得留下其中一个,因为再多装一个乘客,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在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人。十六岁的汉斯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十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三个礼拜前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汉斯吻别了他的母亲,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船长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