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职场指南 > 创业人生

创业,勇敢迈出这一步

又到了大学生的毕业季,找工作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课题。他们中的一些勇敢者,抛弃传统就业之路,坚定地迈出了创业的步伐。

创业,勇敢迈出这一步

武大艺术学院张云华——

做化学专利转化的文科生

张云华是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的毕业生,没人想到,她现在竟成了一项化学专利的转化人。

“我们成立了一个以新型微泡中和槽这个专利技术为基础生产溶铜设备的公司,本月内就要注册了,叫做‘华拓冶化技术有限公司’!”张云华高兴地说。

她这个公司团队由7名同学组成,其中两名已经保研,其他则是大二、大三的师弟、师妹。说起投身这个行业的缘由,张云华直说“偶然”。

原来,去年年底的一天,张云华随导师一起去拜访了导师的好友、化学教授魏明星。在聊天中,魏老提起自己有个专利技术,本单位的同事年龄偏大,不愿意做,正好可以用来支持大学生创业。

张云华自告奋勇承接了下来:“我曾经参与过湖北省首届创业大赛的组织工作,对创业很感兴趣。而且我研究生阶段选的就是创业管理专业,我希望借这个项目边实践、边学习理论知识。”

凭借过去组织创业大赛的人脉,她很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团队。他们的计划是先销售设备,然后对这项技术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不过,万事开头难,她说:“前期最困难的还是资金问题。我们一年内还可以在魏老先生的厂房生产,但以后生产车间我们需要重新找,生产线需要我们自己购置。所以这个暑假我们就得开始找厂房。”

目前她的团队自己仅筹集了1万元启动资金,不过好在支持学生创业的校团委准备给予50万元的无息借款。眼前第一道关可以闯过去。“下一个难关,可能是开拓市场,我们都没有经验。”她说。

作为保研生,张云华创业有些特殊的优势:她有足够的时间又没有立即就业的压力。她自己也承认:“如果说没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可能会先工作,工作几年之后再选择创业。”

华中师大王广斌——

从母校“孵化器”起步

尽管王广斌研究生毕业才一年,他的公司创办也才两年多,但作为“师兄”,他已自动背上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很难找工作,所以我们吸收了一批应届毕业生,都不要求有工作经验。”

XX年8月8日,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王广斌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创办了武汉帷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的综合性软件公司,主要从事施工工艺决策系统的研发,测绘测量软件的研发、销售及各类工程3D施工动画的制作等。最初的注册资金为100万元,都是王广斌从亲戚朋友等渠道自筹的。创业之初,他们得到了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他们的“孵化器”是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中心。在这里,他们享受在一定时间内免交场地租金的优惠;在办理工商、税务、法律等相关手续时也能得到从简、快速办理。

随着业务的逐渐拓展,这家公司的办公场所从100平方米扩大到200平方米,现在又扩大为半层楼;从母校的“孵化器”搬迁到光谷软件园;从单打独斗发展到与央企山西中冶天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今年5月双方又注资200万元共同组建了“天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由中冶天工投资企业技术研发。

回首创业路,王广斌感到最大的困难是企业的正规化:“因为都是应届毕业生,最初我们还像个学生社团,到去年7、8月,我们才真正像个独立法人一样运作。而且前期我们一直处于研发阶段,市场营销还没有真正开始。所以,我总认为我的公司到目前还不算走上正轨。”

标签:迈出 勇敢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