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專題 > 熱點專題

最新解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材料

篇1:解讀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釋放“中國之治”最強信號

最新解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材料

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31日閉幕。全會明確提出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關鍵詞1——顯著優勢

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包括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着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等13個方面。

這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是對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次科學、系統、客觀的全面總結,全面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制度體系的優越性,也標誌着我們黨對於國家制度結構和體系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這些顯著優勢,就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關鍵詞2——黨的領導制度體系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具有標誌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生命力、巨大優越性最集中的體現,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關鍵詞3——人民當家作主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社會主義社會是人民的社會,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歷史激越變革、激盪發展的必然選擇。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集中人民的智慧,凝聚人民的力量,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

關鍵詞4——依法治國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同時強調要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體制機制。這標誌着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體系,將從憲法制度、立法制度、社會公平正義的保障制度和監督制度等方面不斷完善。

關鍵詞5——政府治理體系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

行政體制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會強調要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通過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最終形成科學完善的政府治理體系,讓政府更好承擔起按照黨和國家決策部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羣眾的重大職責。

關鍵詞6——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會強調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性地位,明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包括“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同時強調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關鍵詞7——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國家治理是建立在社會共識的基礎上,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是國家治理的強大精神支撐,必須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這對於保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意義重大。

關鍵詞8——民生保障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善民生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各地區發展水平仍有差異,脱貧攻堅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解決這些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亟需完善制度來保障。全會強調,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並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多個方面提出要求,必將推動民生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關鍵詞9——社會治理共同體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健全社會治理制度,才能使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更有保障。全會明確提出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在黨委領導的基礎上強調民主協商,在法治保障的基礎上強調科技支撐,同時明確提出建立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最終目標,進一步豐富完善了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的內涵。

關鍵詞10——生態文明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全會體現了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目標、責任和利益,建立高度協同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創造一條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的新型道路,這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11——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軍魂和命根子,永遠不能變,永遠不能丟。無論軍隊建設內外環境如何變化、軍隊組織形態怎麼調整,我們都要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動搖,確保人民軍隊始終沿着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奮勇前行。

關鍵詞12——“一國兩制”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公報展現了我們黨堅決維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堅定決心,必將為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保障,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提供製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關鍵詞13——人類命運共同體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和平外交政策日益成熟和定型,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我們將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關鍵詞14——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需要高效有力的領導制度和行政體制,也離不開對權力運行的有效制約監督體系。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黨確保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的關鍵之舉。

篇2:解讀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為新中國下一個70年進行“制度奠基”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31日公佈,在近6千字的文本之中,中共將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列為“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不僅闡明顯著優勢、明確總體目標,也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詳實部署。

一個重要背景是,本月國中國剛剛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安排體現了戰略思考,是着眼新中國下一個70年的發展,為其進行制度奠基。這樣的制度安排具有里程碑意義。

全會站在歷史高度,集中研究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問題。除了立足中國自身建設與發展,這一問題也兼具國際意義。

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後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把國家治理好。馬克思、恩格斯都沒有詳細研究過這個問題,蘇聯進行了初步探索。從全球層面看,治理問題可以説懸而未決,中國作出的探索與實踐至關重要。

公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作出重要判斷,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上述判斷表明,當下正在堅持和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正在推進的國家治理體系遵循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正確道路,既植根於中國現實需要,又汲取了中國文化的營養,是立足中國自身需求、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選擇。

中國從國情出發形成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對此我們應該有充分自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別國的東西。

在作出重要判斷基礎上,公報對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進行概括,將其總結為13個“堅持”。在許耀桐看來,這是迄今為止中共對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所做的最全面經驗總結。這些顯著優勢至少有三層突出意義。

——中國對自身道路更加心中有數。從“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到“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中共摸清並掌握了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家底”及其優勢。

——中國官方所提的“四個自信”有了更充實、具體的表達。“四個自信”是高度抽象、理論化的精煉概括,13個“堅持”是“四個自信”在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領域的具體化。

——為今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基礎指南,有助於使今後工作更有章法。

在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公報就未來部署提出13個“堅持和完善”。

上述部署均針對下一步改革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和領域,旨在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為治理效能。

“仔細分析這些‘堅持和完善’可知,有些涉及全局性、整體性制度體系佈局與完善,有些涉及若干重要具體領域的制度體系佈局與完善,是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被放在首位予以論述,深意不言自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本身就是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因此加強黨的領導是最根本的要求。

在專家們看來,公報關於未來部署所作的細節表述不乏亮點。比如,在當前中共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背景下,公報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從主題教育上升為制度,意味着全黨將在加強初心使命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制度設計與制度激勵,完善制度問責。

再如,公報關於制度體系的諸多論述均體現對民生的關照,包括“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無論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保障民眾根本利益、權益與幸福生活,這是現代化所應追求的目標。

總體而言,從全局性部署到細節性關照,本屆全會所作出的安排有助於中國在制度建設方面走得更加自信、從容、穩健,從而幫助走好下一個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