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精選演講稿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通用27篇)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通用27篇)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加強學習宣傳。要認真學習貫徹20xx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去年全國文藝座談會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做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先行者和引領者,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讓優秀的中華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讓中華文化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全社會能夠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涵養和薰陶。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讓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主攻薄弱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文化發展極不均衡,資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許許多多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山區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差、文化人才嚴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後,由此直接導致許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遲緩。因此,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調整發展方向,要主攻農村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讓大量的文化扶持資金、優質的文化資源、專業的文化人才投向農村、用在農村、留在農村,真正讓文化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3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4

春節的時候,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裏面有許多的小故事記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明,下面就講一個令我感受最深的故事吧!

周恩來十二歲那年,離開蘇北老家,跟着伯父到瀋陽去讀書。

一下火車,伯父就指着地説:“這裏是洋人的租界,沒事不要到這裏來玩,惹出麻煩,沒處説理啊。周恩來奇怪的問:這是為什麼啊。伯父沉重的説:中華,不振。

周恩來一直記着伯父的話,為什麼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卻不能去,他偏要進去看個究竟。

一天,周恩來約了一個好朋友,一起去租界,他們看見這裏樓房樣子奇特,街上的行人中,大部分是外國人,中國人很少。忽然前面傳來喧嚷聲,他倆跑過去看,在巡警局門口,一個婦女正向中國巡警哭訴,旁邊還站着兩個外國人,他倆聽了一陣就明白了,原來,這位婦女的丈夫被洋人的汽車扎死了,中國巡警不僅不扣住洋人,還説中國人妨礙交通,這時,周恩來向前質問巡警,為什麼不制裁洋人,巡警氣勢洶洶地説,小孩子懂什麼,這是規定。

一次,校長給大家上課,問你們為什麼讀書,有的説為了做官而讀書,有的説為了明理而讀書........當問到周恩來時,他清晰有力地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震驚了,他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有這樣的志氣。

周恩來長大後,忘我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了這個崇高的目標,他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我不僅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也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繼承者的我們,除了要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外,更應該努力學習為以後發揚光大自己的祖國而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奮鬥讓中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燦爛輝煌!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5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有超過5020xx年的歷史了。在5000的發展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作為一名中國的國小生我深切的愛着我的祖國,我愛祖國土地,愛祖國的人民,更愛祖先留給我們的輝煌的民族文化,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傳統美德。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裏,文明美德,隨時可見,隨處可見。大致國家領導,小致國小生。一碗米飯、一碗菜湯,這就是xx20xx年6月1日在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當時,戰士們的午餐是相對豐盛的。看到這些,在場的許多人眼睛濕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温的一件羽絨服一穿就是20xx年。這件事讓我感到在守候着一種優秀的傳統美德。大愛無疆的副市長吳天祥,他為了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把老房子賣掉了;他自己掏腰包幾十萬元救助困難羣眾;他4次跳入長江救人,34次獻血,汶川、玉樹、舟曲災區的現場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像這樣具有高尚美德的人還有很多,像行萬里山路的郵遞員王順友,20xx年來,他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獨自行走在馬班郵路上,從未延誤過一個班期;無償為鄉親們擺渡50年的黑龍江老大爺趙永祿;堅持踐行承諾的河北農業大學的學生們,資助因病去世同學的父母至今;我們國小生,雖然力量小,但是我們也有一顆閃光的心,傳承美德,踐行美德。看見垃圾旁的垃圾我們會主動撿起,看見老人我們會主動讓座,看見別人有困難我們會主動助……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發現,處處是文明。

我和媽媽每年都坐火車去北京一次,每次我都會看見車上有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在做同一件事 ——撿垃圾,我不明白他在幹什麼?便去問他,老爺爺説:“哎!我老了,我想撿些垃圾也是為社會做事,為後代造福,受些苦也沒什麼!”他笑了笑。到站下車了,可老爺爺的話我忘不了!

我們從小接受傳統道德教育,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社會上,校園裏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我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傳承文明,踐行文明。只有這樣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振翅高飛翱翔蒼穹。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論今日的中華,早擺脱了“老態中國”“東亞病夫”這些所謂的乘號,成為了世界經濟、科技、乃至體育領域的佼佼者。而中國那美景如畫的山水,歷史悠久的文化,也是外國無法超越的。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聘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有着滄桑的過去、美好的明天和永恆的團結精神。中國,一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一個曾被列強侵略的國家,一個曾飽經風霜的國家,但它並不懦弱,它選擇了“千磨萬韌還堅勁”,選擇了“粉身碎骨全不怕”。正是這種精神,讓歷史選擇了它——東方一隻沉睡多年的巨龍,它如今甦醒了!

隨着一聲聲禮炮的巨響,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我們的祖國站起來了!中國開始更加穩固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成為世界強國

是這些在漫漫歲月裏歷史堆疊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國擁有了如此深遠的文化。中國文明猶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風雨中永葆生機。滄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陽光下無言的石柱,而中國,這座沉穩的大山,卻又一次給世界帶來了噴湧而出的生機與綠意。歷史選擇了中國,人類並不驚訝,因為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一座永遠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澱都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長嘯仍是當初的瀟灑,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千載興衰風雨,你,靜靜地佇立於萬千蒼生之上,仰天長望,你如此浩瀚。中國歷史悠久,是世人皆知的。上下五千年文化,從原始的神農嘗百草,到如今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一切都顯得充滿神祕感。而古詩文中留給我們的文化底藴更是讓哦我們驚異於它這朵奇葩的絢麗色彩。

古有豪放浪漫的詩人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有傷感抒情的詩人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激情萬丈的詞人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現有同樣浪漫的領袖毛澤東“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同樣愛國忘我的作家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同樣抒情的優美散文女作家冰心的《繁星?春水》......這是鑲嵌在我們祖國皇冠上最重要最閃亮的那顆寶石!

敲響那一排銅質的編鐘,渾厚而又清脆響亮的音韻是五千年曆史文化灑下的一粒明珠。古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呼籲炎黃子孫,無論如今的科技怎麼發達,這故事國粹不能丟,古文漢字不能忘,不要一味崇洋媚外,一起守護祖國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吧!

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7

漫步書中,拈一朵文學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氲着書的芳香,輕輕拿起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緻的裝幀映入眼簾,水墨山水浮現在褐色的封面上,顯得莊重而寧靜。細細品讀,回味無窮。

《山居筆記》是餘秋雨先生歷時兩年,不斷髮現,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證,一路走來“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精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跟隨餘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領悟中華文明的瑰麗文化。

乘一隻孤舟,在碧波盪漾的歷史長河中划行,看到遠方有一個孤獨的背景,細細看來卻是如此滄桑。

那是一個令人們恨之入骨的王朝,它與外國侵略者們簽訂了一條條喪權辱國的條約。那個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淚史,讓後人引以為戒。殊不知,那個王朝背景卻是如此滄桑,它也曾經歷過天下安定、國運興旺的“康乾盛世”,它的大部分統治者也是勵精圖治,力求治國之道。但是,最後它卻逐漸腐敗,以至遭受外來侵略時,它的統治者無力以對,落荒而逃。

對,這就是清朝,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從中華版圖的北面衝破長城而來,英武的雄姿震驚中華,但最後,它卻是在國人的唾罵聲中走向滅亡。“一個王朝的背影”是這樣的充滿滄桑,一些文質彬彬的悽苑靈魂默默為它送行。

告別了別人痛心的清朝,繼續前運,不知行了多久,眼前是一片可怖的土地,這片土地記載了流放者的辛酸。

流放,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詞彙,一旦被流放,便不知何日是歸年,生死存亡更是不可預知,一切聽天由命。那些被流放的文人們,有的在流放途中歷史艱辛,漸漸變得豁達開朗,在生死存亡線上吟詩作賦,廣結天下名士,生死莫逆。“同是冰天謫戍人,敝裘短褐益相親”,這種苦難中的高貴令人為之動容。

流放者們也為偏遠地區的文明發展照亮了前程,他們用自己的一點温暖去融化別人心頭的冰雪,彼此温暖;用屈辱之身去點亮文明的火種,傳承未來。

小船繼續前行,天色早已暗淡,墨色的天上掛着一輪淡黃色的明月,月下有一位獨酌的人,孑然一身,淡泊靜定。

他才華橫溢卻遭來眾人的妒忌,“烏台詩案”的冤屈讓他徹底看清了塵世的黑暗。但那個孤寂的地方——黃州,讓他在難言的孤寂中,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使他習慣於淡泊和靜定。蘇東坡的“突圍”成功了,洗去一身鉛華,在靜謐中尋找真實的自己。

走過魏晉,看名士風流絕代的瀟灑,聆聽那些散漫在時空中的遙遠絕響;穿越時空,看科舉取士的起起落落。在千年庭院中尋訪教育的真諦,在海角天涯諦聽海南文明的故事。鄉關何處?心中最思戀的地方便是故鄉;抱愧山西,探訪,尋找,理解便是對山西人民的崇敬之情…

《山居筆記》是文化旅程已經結束,但帶給我的啟迪卻永遠不會忘卻,探尋知識的步伐也永不停止。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載着中華文化的光芒奔向遠方。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8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温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

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秉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一位職高生的神聖職責,!

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這種美德具體表現為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先人後己、勤學不倦等等。

為了這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我們要繼續傳承這一優良傳統,立志報效祖國,爭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

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國小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裏,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裏,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同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

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裏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裏迴盪。讓我們在這裏留下人生中一段蕞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

“成於心而形於外”。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讓我們在自我監督於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並使習慣成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國小生。

我們國小生要着裝得體,要按照學校的要求統一穿着校服,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還要努力學好禮儀知識,不斷地運用禮儀知識來完善自己的形象。

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課堂禮儀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衞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説謝謝。

同學是朝夕相處的親密夥伴,攜手成長的友好同路人。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我們要對每一個同學都給予尊重。在日常生活中,要熱心助人、熱愛勞動、謙虛謹慎,要與周圍的同學和睦相處。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9

老師同學們: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加強學習宣傳。要認真學習貫徹20xx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去年全國文藝座談會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做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先行者和引領者,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讓優秀的中華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讓中華文化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全社會能夠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涵養和薰陶。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讓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主攻薄弱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文化發展極不均衡,資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許許多多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山區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差、文化人才嚴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後,由此直接導致許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遲緩。因此,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調整發展方向,要主攻農村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讓大量的文化扶持資金、優質的文化資源、專業的文化人才投向農村、用在農村、留在農村,真正讓文化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謝謝!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0

同學們!早上好!

我們知道中華傳統美德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當你路過時,隨手撿起垃圾丟進垃圾桶;不違反各種規則,都是美德的體現。“美德”這個字眼,或許對某些人來説很生疏,但在我眼中“美德”卻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不僅僅是“美德”這兩個字。更是我們應該去弘揚它,去傳承它。

我們都知道“美德”的含義,但卻不知道做這兩個字,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標誌,是我們時時刻刻都應該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在我看來,有些人特別的張狂。甚至他們踐踏“美德”這兩個字。這是多麼恥辱的事。他們任務事關無己,不僅僅是破壞了中華民族這兩個字,更是破壞了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以來的榜樣。所謂“美德”是一個人要做到講誠信、熱愛祖國、團結幫助、保衞國家。不隨意破壞國家的一切,用自己去保護國家的一切。因為國家就像是我們的母親,沒有國家,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所以我們更應該去弘揚傳統美德,讓國家變得煥發光彩。讓世界因為我們而自豪,我們因國家而驕傲。

在現代生活中,有些學生們沒有做到“美德”更重要的事,他們還想要怎樣去踐踏它。這對我們學生來説,是多麼殘忍的事啊!作為學生,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心,要做一個有道德,有文明、有修養的人。不要做有傷害國家的人。傷害國家就等於自相殘殺。相信大家都不願意做這種類似的人。

通過上述我對大家的講解,相信同學們對“美德”這兩個字有了更深進一步的瞭解,能夠正確的弘揚我們中華傳統的美德。讓自己越做越好,找不到一個缺點地方將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我們的驕傲。國家會因我們而自豪。這才是我們。

對於美德,相信也有一些人還未懂。但是即使自己未懂,我們也要弘揚中華美德。中華傳統美德這些激烈的字眼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我們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之所以説美德。就是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點小幫助,哪怕是關係到我們身邊的種種一切,都是我們所謂的美德。

我們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復興偉大中華。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將會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將會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將會是我們努力的成果。

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愛心,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點點在小不過的事。我們也會因此而自豪。因為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一直弘揚下去,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國家的驕傲。

用自己的愛心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吧!相信自己一定行!未來的路將由你開闢,讓未來的夢想成為現實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中華文物浩如煙海,稱得上國寶的文物都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這些國寶大多都在各地的博物館中,想全部欣賞這些國寶,對於我們來説是很難的。所以我便在書店買了這本《國寶檔案》。這本書中收錄了56件“重量級”的國寶,分為6類,分別是青銅器類、玉器類、瓷器類、石刻類、書畫類和其他類。幾乎每一件奇珍異寶的背後都有着一個婉轉悠揚的故事,既回味悠長,又讓人流連忘返。每一件國寶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沉浸在這些故事裏,或欣喜若狂,或扼腕長歎,與眾不同的流傳經歷讓這些無價之寶在視野中

慢慢呈現。迴腸蕩氣之餘,讓你在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交流中獲益匪淺。

這本書中有着濃烈的愛國主義氛圍,因為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戰爭,不少國寶都“流離失所”,很多愛國主義人士都想盡一切方法來保護這些貴重的國寶,不被金錢、官職所利誘。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比如虢(音“國”)季子白盤,是劉銘傳家中四代的共同守護,才使得它流傳至今(現藏北京的博物館)。虢季子白盤這個青銅器是商代一個諸侯打鑄的,重達215.3公斤!劉家為了讓虢季子白盤不落入壞人手中,作為一條祖訓讓子孫們保護好它。後面三代傳人更是銘記着祖訓。每次有壞人來索要盤子,都被劉家以各種方法拒絕,他們氣急敗壞地在劉家掘地三尺,可仍沒找到。新中國成立以後,劉家第四代傳人劉肅增解開了祕密:原來劉銘傳栽了一顆桂花樹,將虢季子白盤埋了下去,現在已長成了參天大樹。劉肅增含淚砍倒了這個“功臣”,將虢季子白盤取出毅然交給了國家。劉家四代竭力保護國寶已成了一段佳話,他們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國寶檔案》,覺得受益匪淺,他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國寶知識,而且還領悟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他們見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記載了中華的古老文明,宛如一條血脈連載着過去、今天和未來。通過這些國寶,我瞭解了中國的發展歷程,瞭解了我國的燦爛文明。它們就像是立體的歷史書!《國寶檔案》帶您穿越時空,進入一個神奇瑰麗的世界。還有一個重要的收穫,就是我從中讀到人的貪婪與正義兩面,有的人為國家獻出一切,而還有一種人為了金錢放棄了良心。

我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瞭解它們,對這些國寶進行更加有力的保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2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對我的震撼很大,讓我更深的瞭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的根。這本書介紹了剪紙藝術、戲曲、皮影戲、糖人等內容。

作為一個五年級的學生,我最愛剪紙了。在我四歲時,外婆就教我剪紙、剪花,三瓣花、四瓣花……外婆誇我心靈手巧。每次上美術課,老師要求剪紙時,我都興奮不已,我和同學們認真地剪燕子,做迷你風車,做玫瑰花……這些對於我來説一點也不難,老師還常常獎勵我美術簿呢。看完這本書,我的剪紙興趣更濃了,加上我有畫畫的基本功,剪的花就更多了,過年時,我還剪了一些窗花貼在衣櫃門上呢!

中國的戲曲品種繁多,曲調優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北京的京劇、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等等。媽媽去過安徽,她説黃梅戲,深受人們的喜愛,大街小巷的人們都能哼唱上幾句。黃梅戲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早期叫做“黃梅調”,我外婆也很喜歡黃梅戲,《牛郎織女》、《拉郎配》……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蠟燭或是燃燒的酒精燈光源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一邊用手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打擊樂器和絃樂,有着濃濃的鄉土氣息。

糖人,製作糖人是一種傳統技藝。製作者擔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一頭是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加入色素使其呈現其他顏色。

我覺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深入淺出地引導着我們,引導着新一代,我們將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3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澱,以百餘年磨難為基礎,以五十餘年的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隻浴火重生的鳳凰!

在當今“洋節”風靡,而傳統文化卻逐漸被人們淡忘。清明節還有誰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端午節誰會安靜地在家包粽子呢?中秋月圓之夜,又有誰和家人一起愜意地坐在院子中,吃着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傳統文化慢慢被人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社會中日益冷清,這些現象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重視呢?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無形的財富,傳統佳節藴含着中華傳統文化因子,這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陽光照透每一顆塵埃,耳邊卻傳來了來自千年前的呼喚。是誰在吟誦:牀前明月光的故鄉情;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志;腸斷白瀕洲的思念之情;蝶戀花的愛慕之情。

破茅草屋前的杜甫含淚辛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汩羅江前的屈原“半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鬱鬱寡歡壯志難酬的心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人民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薪火相傳。在當今時代,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藴含着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着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

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大家庭。讓我們把我們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到世界上,為弘揚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微薄之力,代代相傳,保衞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家園!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4

親愛的同學們: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5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級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説,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為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羣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羣眾進行誘導、啟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説,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為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

傳統精神文化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這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傳統文化,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的傳統文化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6

曾經有報道説,有記者到曲阜看到滿街都在賣《論語》,就採訪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説,那些東西都是賣給外國人看的。可見,老百姓只是把《論語》看成旅遊的商品、旅遊的紀念品,並沒有對內容感興趣,並沒有當文化典籍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地方。我們要先自己多學習,多瞭解,並且向外人宣揚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離去世界的舞台。因為它使我們中國人凝聚,使我們中國人團結。

前段時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華成語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繼承傳統文化的方式,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公眾平台,使人們重燃了對母語的熱愛,還有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弘揚的是中華傳統美食,更多的是透過美食宣傳積澱的中華美食文化。

黨的xx大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又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已經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歷史長河中永遠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動民族復興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面對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汲取還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還有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實做到古為今用,使其更為豐富、更加多樣。

讓我們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匯聚新的力量,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堅定奔向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7

親愛的同學們: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尊老敬賢是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具有現實意義。儀尚適宜是中華民族素來注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禮貌待人,禮貌是人類社會據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範之一,是構建起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橋樑。容儀有整是一個人的儀表、儀態,是其修養、文明程度的表現。以上幾個方面是我國傳統禮的精華。

對別人有禮貌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周恩來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裏,總是保持着禮貌。每次約見客人時,他總是會提前到達目的地,與客人見面,言談舉止都非常有禮貌。約見結束後,每次都不會先走,而是等客人走了之後,他才離開。身為一個國家,他處處以禮待人,還禮貌行車,每次都是讓外賓走光後他才走。外國記者曾讚揚道:“凡是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這説明了一個人非常講禮貌、講文明,這就是一種內在美麗的外在表現。

雖然有許多人講禮貌、講文明,但是有些人並不講文明、講禮貌,仍然我行我素。我家門前有一條街道,有很多人都亂穿馬路,不按交通規則行駛。還有許多行人,沒有耐心等待紅綠燈,就直接橫穿過去。他們只想貪圖省,卻忘記了安全第一。實際上路口的紅綠燈不過就1、2分鐘的功夫,往往人們就淡忘了法律,綠燈變黃燈的間隙,汽車還一闖而過。這種事情我就親眼見過一次。

那天,一輛小轎車過紅綠燈時直接闖了過去,這時正好有一輛小貨車駛過,直接把小轎車撞翻。車裏的人被急忙送進了醫院。這就是不講文明的惡果呀。現在亂穿馬路的人輕則車輛破損,人員輕傷,重則造成人員癱瘓甚至將傷及性命。難道這些闖紅燈的人們只為了短暫的幾秒鐘,從而斷送自己的性命嗎?

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傳承文明禮儀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一定要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向全世界展現我國的風采。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8

二十一世紀,不僅是歲月的更替,也是新舊觀念的更新。它需要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國家語言文字的統一和規範。尤其是在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具有新視野、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的羣體。在學習交流中、工作、業務聯繫中、結社交友中、人與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都離不開講普通話和運用規範字。因此,推廣普通話,運用規範字,已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箇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於克服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質的基本內容,推廣普及普通話是各級各類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廣普及普通活有利於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有利於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為響應國家推普號召,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校團委、校學生會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積極學習普通話、使用普通話;

2.使用規範漢字,不寫錯字、別字,發現錯別字及時改正;

3.上課及課餘時間和老師、同學交流請使用普通話,形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4.在各種會議上使用普通話,板書、板報使用規範字;

5.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自己的口語發音,並且能和周圍的同學相互督促,積極地糾正普通話的發音,使規範用語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6.儘量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話,並且能積極地帶動家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主動推廣普通話,使身邊的親友也能養成自覺説普通話的習慣;

7.儘量在社會生活中使用普通話,從身邊的瑣碎小事做起,共同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盡一份力量;

8.對不規範的語言、文字行為要予以指正,為建立文明校園,文明城市獻出我們微薄之力;

9.把説普通話和維護祖國語言的純潔與健康同愛國結合起來,把推廣普通話提高到愛國主義的高度,使學普通話、説普通話成為一種維護民族榮譽、崇尚祖國漢語言文化的行為。

説普通話,從你我做起;説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大力推廣普通話,形成説普通話的良好風氣,使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時使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和人文素質教育不斷髮展,共同為我校的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19

傳承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這響亮的口號聲是我們新世紀中學生秉持的信念。

我們生活在這片熱土上,這片有着千年歷史的熱土上,我們自豪,我們驕傲。隨着國家日益興旺發達,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在國際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與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國人更是我們應當具備的。

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年輕時在比利時留學。同屋的另一個國家的留學生輕蔑地對童第周説:“你們中國人太笨了,不會管理經濟,所以,中國的經濟太落後!”童第周聽了很生氣,對他説:“你説中國人笨,有什麼證據,我不許你誣衊我的同胞,我的祖國。”接着,他一字一頓地説:“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怎麼樣,你敢嗎?“此後,童第周更加發奮讀書。他發表的論文,水平越來越高,在歐洲生物界引起了轟動。授學位時,在場的教授、專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童第周激動地説:“我是中國人!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説明中國人決不比別人笨!”一個有強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會在國際交往中自覺地展示我們中國人的氣度和風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絕不會做有損國格的事情,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啊!

作為學生的我們,雖然做不出壯烈偉大的事,但是從小事亦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代表着我們的民族精神。他的精神,指引着我們前進;他的精神,伴隨着我們步伐,他的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

祖國創造了生活,改造着生活,歲月承載着歷史的腳步,大地積澱了文明的精華,走在世紀之初的我們,懷着一顆堅定不移的心,為中華文化,民族精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0

老師,同學們,上午好!

我國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五千年來一代傳一代。今年,一個對全中國人民來説具有特殊意義的年度,更應該向全世界拿出我們的文明禮儀,發揚我國傳統美德。

對別人有禮貌也會得到別人的禮貌。周恩來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裏,總是保持着他應有禮貌。每次接見外國來賓時,他總是提前到達會面地點,站在門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態度非常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是把客人送到門外,直到客人走後才離開。身為一個國家,他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為他端茶遞水,他總是站起來雙手接過,並微笑地點頭表示謝意;在汽車行駛中,他也再三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車先走……外國記者曾讚美道:“凡是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這説明了一個人的文明禮貌,就是一個人內在美的外在表現,就是一面照着你自己的肖像的鏡子,你對他怎樣,他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你。

但是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説,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體現比較明顯的是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一個老人晃晃悠悠地站在一個年輕人旁邊,年輕人就裝作沒看見一樣。儘管如此,不是有人從後面站起來請老人坐,而此時年輕人卻羞愧得無地自容。這種現象在我們周圍是頻頻出現,如有人亂丟垃圾,就有人撿起來扔進垃圾箱等,也在社會還是具有那麼多有文明、有禮貌的人,只要有這些人的存在,社會還是美好的。

再過不久,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北京舉行,現在電視上天天都在播放關於“講文明,樹新風,迎奧運”的廣告。其中有一條廣告是這樣的:有一用紙包裹的垃圾放在路邊的椅子上,路邊行人來來往往,畫面定格在垃圾箱口處,此時便聽見一段廣告詞“比賽已經開始了數十分鐘,還沒有一球進門,突然有人接到了球,並且帶球進門,球進了!現在比賽仍在繼續”,就這麼一個公益廣告就體現了舉辦綠色人文奧運的主題。

傳承文明禮儀,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一定要肩負起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的責任,在這特別的年度裏,向全世界展現我國國民的風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作為根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

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1

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曾經有報道説,有記者到曲阜看到滿街都在賣《論語》就採訪當地的老百姓他們説那些東西都是賣給外國人看的。可見老百姓只是把《論語》看成旅遊的商品、旅遊的紀念品並沒有對內容感興趣並沒有當文化典籍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地方。我們要先自己多學習,多瞭解,並且向外人宣揚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離去世界的舞台。因為它使我們中國人凝聚,使我們中國人團結。

前段時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華成語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繼承傳統文化的方式,通過搭建這樣一個公眾平台,使人們重燃了對母語的熱愛,還有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弘揚的是中華傳統美食,更多的是透過美食宣傳積澱的中華美食文化。

黨的xx大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又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相得益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已經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唯有民族文化才是歷史長河中永遠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動民族復興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面對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汲取還存在明顯差距和不足,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還有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梳理和深入挖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實做到古為今用,使其更為豐富、更加多樣。

讓我們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匯聚新的力量,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堅定奔向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2

中華文化是一種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從我們的祖先開始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都是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侍,需多措並舉。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華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3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將中國話,寫中國字。中國字的特點是端端正正,而我們中國人卻是堂堂正正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我們和祖國同胞一起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國的艱難歷程,中國人民在困境中追尋着黎明的曙光。為了中國農業的發展專注於油菜雜交研究事業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20xx年堅守“中國麻風第一村”的年輕醫療團隊,20xx年來堅持每週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胡佩蘭。他們的身上擁有堅持誠信,無私奉獻的傳統美德併為了能把我們的國學建設好,付出了他們的一生。他們的事蹟,我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在我們身邊也有和他們一樣擁有美好品德的人。一次課間的時候我們從樓梯上正往音樂教室走,走到樓梯中間時突然我一腳踩空了從樓梯中間滾了下去。這時候屈老師看到了急忙跑過來,蹲下身子對我説:“怎麼樣了,有沒有摔着,痛嗎?”我一時之間痛得説不出話來,屈老師就着急的對我喊:“張藝!有沒有傷到哪?趕緊對我説話吧!”看到屈老師如此着急的樣子,我一下子哭了起來,並對屈老師説:“我沒事,我只是摔疼了。”於是屈老師小心的把我扶起來並讓我慢慢的動動手腳,慢慢的彎彎腰,問我有沒有感到骨或者什麼地方感到疼痛。接着屈老師讓我在樓梯上坐着休息一會兒,觀察着看。在這個過程當中屈老師一直陪伴着我,從屈老師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關心和愛護,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勤奮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文明人。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4

同學們: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從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到中華特有的文化;從我們的祖先發明創造的甲骨文,到滿載着民族燦爛文化的中華漢字;從四大發明中古老的印刷術,到如今方便快捷的打印機……從古至今,無不閃耀着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中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在這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中,貫徹始終的就是孝,甚至可以説中華文化就是孝文化。中國從西周開始就有孝道,從孟子家喻户曉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再到現在口口相傳的“百善孝為先”,無不貫徹着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文明。再來看看從古至今的“孝”字。“孝”字的甲骨文,只有老人的長髮,沒有老人的身手,長髮之下,是個孩“子”;金文中的“孝”,上半部像一個老態龍鍾、佝僂着的老人,下半部是一個孩“子”的形象,整個字形看上去像是一個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攙扶着老人走路,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社會風氣;小篆之孝,以老為上半部,以子為下半部,就像是孩子揹着父母,寓意為“善事父母者”;如今的漢字“孝”,就是孩子將老子頂在頭頂上,老子就是孩子的天;老子坐在孩兒頭上,孩子就是老子的依靠……從古至今的“孝”字都滲透着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社會風氣。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一代,更要傳承這種至善至美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我們幾乎就是揹着長大的,現在的我們更要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傳承這份偉大的傳統中華文化。

需要我們去傳承的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孝,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傳承去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滋養着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我們也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去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努力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做好中華文化的傳承人。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傳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共同牢築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美德,你猶如一泓清泉,滋潤我幼小的心田,你猶如陽光雨露,沐浴着我健康向上、茁壯成長。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做一個大寫的人。是啊,“人”字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起來的,是頂天立地的。它寫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我也常常在思考,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呢?答案毋庸置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人。文明是什麼?美德是什麼?是路上相遇時的微微一笑,是他人有難時伸出的熱情之手,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真誠付出,是見到師長時的深情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彎腰將一片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美德是尊重,是禮讓,是誠信,是寬容……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必須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家庭裏,我孝順長輩,關愛兄弟姐妹,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在學校裏,我文明禮儀,團結友愛,勤奮學習,當好老師最滿意的小助手,做同學最好的朋友;在社會上,我尊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所以我經常得到人們的信任、誇獎和喜愛。

我用我真誠的心,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記得去年冬天,快放寒假時,六二班的楊椿楓同學家裏不幸着了火災,看着他傷心的樣子我真的好難過。我和同學們一樣,把自己積攢了一年多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他們家,還把自己的衣物、學習用品送給了他。當我看楊椿楓同學的媽媽,拿着大紅紙書寫的感謝信來到學校時,我覺得心裏暖烘烘的!張超同學是從鄉下轉學到我們班來的,由於他家境貧窮,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他總是顯得有些恐懼與不安。我要主動地向他伸出温暖之手,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温暖!我向班主任要求和他同桌,和他一起學習,下課和他聊天,幫他熟悉學校環境,邀請他參加同學們的活動,我還發動同學們捐給他許多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品,幫助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漸漸的,他的臉上的笑容增多了,成績也有了飛速的進步!重陽節,我和班裏的幾位同學,買上幾個大的西瓜,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們,為老人們唱歌、跳舞,陪老人們開心地玩了一整天。像這樣的小事,我總是在默默地做着。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文明美德之花,裝扮了我心靈的春天,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大家一定聽過《讓地三尺》這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在官,他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生了爭執,兩家誰也不讓誰。張英知道此事後,給家人寫了一封書信,內容是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勸解家人,對人要寬容,主動謙讓。張英的家人接到信後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這樣心胸寬廣,非常感動,也朝裏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為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一時間,兩家處理問題的做法傳為佳話。

尊重、寬容和謙讓,是一種美德,令人間平添許多温情!古人尚且如此,那麼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更應該學習。星期一的那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穿着姑媽從上海給我寄來的漂亮的羣子去上學。可是意想不到地事發生了,當我蹦蹦跳跳地去學校食堂吃早餐時,突然與端着一碗粉只顧埋頭走路的張明宇同學撞了個滿懷。明宇一個趔趄,將一碗粉全潑在了我的身上。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所有的人都楞住了,似乎等待着一場“脣槍舌戰”暴風雨的來臨。明宇也嚇呆了,結結巴巴地説:“對不起……對不起……”我微微一笑,關切地問“你沒燙髮着吧?”瞬間,矛盾在微笑中變得雲淡風清。是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文明美德,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嗎?讓我們從小播下文明美德的美好種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爭做一位名副其實的文明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6

大家好!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的演講稿 篇27

尊敬的:

最近學校倡導我們閲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一開始我對這本不起眼的小書不屑一顧,心想:就這麼本破書用得着這麼大動干戈嗎?可是,當我無奈地拿起來隨便翻了幾頁,便被那上面的內容深深吸引了。我如洪水猛獸般的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便把它讀完了。

這本書令我振憾,從這本書中我領閲到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彷彿穿越了整個世紀:從諸子百家到四大發明;從四大名著到數學醫學,從書法繪畫到建築水利,從曾經的沒落到如今的泱泱大國……無不閃耀着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如至聖先師孔子,抗倭名將戚繼光,自強不息的范仲淹,精忠報國的岳雲……他們的美德,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的民族英雄氣節,無一不激勵着我們一代又一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滋養着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為支撐民族團結奮鬥發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導中華民族應付各種挑戰,包括天災人禍,外來侵蝕;適應形勢各種變化,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大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應好好學習,珍惜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好中華文化的傳人。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