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精選5篇)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 篇1

重陽節,一個孝敬老人、孝敬父母的節日,也是我喜歡的節日。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精選5篇)

今天是重陽節,我一大早就起了牀,一縷温暖的陽光從窗外射了進來,多麼美麗啊!爸爸媽媽已經去上班了,我疊好了被子,看了看鬧鐘,還有些時間。覺得地板太髒,我決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濕,然後打算擰乾,可是,拖把實在太重了,我怎麼擰也擰不幹,想到媽媽經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氣,終於擰乾了。哎呀!7點了,我抓起書包,急匆匆地上學去。

中午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鄰居石爺爺提着菜籃,籃子裏裝滿了新鮮的蔬菜,天氣炎熱,石爺爺特別累。我趕緊跑過去對石爺爺説:“石爺爺,我幫您吧!”石爺爺微笑着説:“謝謝你,好孩子!”我幫石爺爺把菜送到了他家裏説:“爺爺再見!”就回家了。

媽媽還沒回來,我拿起話筒剛想給媽媽打電話,轉念一想:我不應該打擾媽媽的工作,今天是重陽節我要給媽媽一個驚喜。我開始行動,先煮飯,再炒菜,炒了媽媽最愛吃的西紅柿炒蛋,噢,味道不錯。媽媽回來了,我做了一個優美的手勢“請坐。”給媽媽倒了一杯茶説,“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媽媽的臉上綻開了:“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媽媽告訴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飯,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放晚學後我來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覺,舅父、舅母正在做飯,外婆還沒有回來,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寫作業。我給表妹做輔導,然後幫舅父、舅母擺碗筷,快擺完時,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實在脱不開身,我趕緊跑過去哄表弟説:“不準哭啊!再哭以後就不帶你出去玩,不給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給了他一顆糖,讓他自己玩着,我擺完碗筷後,爸爸、媽媽、外婆都回來了,飯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飯,説説笑笑,其樂融融。

我舉起杯子對大家説:“慶祝重陽節,乾杯!”

“乾杯!……”

“不對。”表妹説,“應該是慶祝全天下老人們重陽節快樂啊!”

大家一塊説:“對!乾杯!”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難忘的節日。重陽節,一個讓長輩綻開笑臉的節日,一個讓我們孝敬父母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夠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4

今天是重陽節,我很早就起來了。

媽媽問我:“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嗎?”

“知道一些。”我回答。

“你能説説都有那些嗎?”媽媽驚奇地問。

“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賞菊等等。其中吃重陽糕的風俗比較普遍,對嗎?媽媽。”

“我兒子真棒。關於重陽糕的知識你瞭解嗎?”

“這個不太清楚,給我講一講吧媽媽。”

媽媽説:“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八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個小紅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等高”的意思,用小紅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兒子,你還想了解重陽節的傳説嗎?”

“當然想知道,媽媽。”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為病差點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恆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再(在)仙鶴的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於收留了恆景,並且交(教)給他降妖的劍術,還贈給他一把想要(降妖)寶劍。恆景廢寢忘食的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的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吩咐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倒上)一蠱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準備。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香味和菊花酒氣,便嘠染(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侯(,)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衝下山來,幾個回合酒吧(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等高(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樑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裏曾有此記載。

後來人們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後來重陽節被立為老人節。”

吃中午飯時我問媽媽:“那個像蛋糕一樣的東西就是重陽糕吧”。媽媽説:“是的。”我吃完飯,就去玩了。

這個重陽節我過的很有意義。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 篇2

逛超市是愜意的,趕集卻是別有風趣。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早就聽説每年臨溪的集市很好玩,於是,我們全家腳踩自行車,沐着秋日暖陽,迎着丹桂飄香,趕集去了。

還沒到臨溪地界,就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馬路兩邊停滿的各種車輛,道路上人山人海,有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前來購買價廉物美家居日用;有打扮入時卻懷舊的“城裏人”,淘寶平日大街上難以尋覓的徽州傳統工藝品;也有揹着旅行包,手持相機的旅遊者興奮地體驗民俗文化,有好多警察在維持秩序,還有武警列着隊在巡邏。

好不容易停好車子,終於進了集市,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

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有民間工匠用原木竹自制的籃子、蔑盤、菜罩、刀板傳統家居用品;有農民幹活不可缺少的鐮刀、鋤頭、扁擔等徽州地區農家用具;有農民們用洋鐵皮敲出的各式鐵桶、鐵箱;有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盆景和花草;有物廉價美的服裝、飾品,還有現場製作的民間小吃。這些原汁原味的商品,我們看着特別有趣。

嘿,瞧,不僅東西多,而且賣東西的商家們也千奇百怪。有的,搭個“戲台”拿着話筒大聲吆喝叫賣;有的,脱了上衣,身上寫着“勁力”兩字賣菜刀、砍柴刀;有的,放着勁霸音樂,跳着舞,烤着羊肉串;有的,把自己當成一個模特,裏裏外外穿着各種各樣的衣服,熱情地招攬顧客;還有一個老人吹着“天籟之音”,在吸引眼球,推銷滿身的葫蘆絲……

不知不覺中,我停步在現場製作糖葫蘆的店鋪。哇,好嫻熟的手法,串山楂,沾糖水,一氣呵成,糖葫蘆味香色全,令人垂涎三尺,嘿嘿,我也不例外。

逛着看着,夕陽漸漸西下,遠處農家的炊煙裊裊升起,小寶寶們趴在媽媽背上掛着口水睡着了,手裏還拿着半個棉花糖。我也漸漸走累了,在媽媽的催促下,只好戀戀不捨地離去。好期盼明年的重陽到來,再去回味那熱鬧的場景!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 篇3

“唉——”老人望了望窗外,搖搖頭,歎了口氣。窗外,一片樹葉依依不捨地脱離了樹媽媽的懷抱,投進了一片金色的海洋,成為一朵小小的浪花。秋,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老人的心也如這秋天,充滿了孤獨。

夕陽西下,天邊的火燒雲分外耀眼。老人有些坐不住了,心裏漾起了一絲漣漪。今天是重陽節呀,他們答應我早點回來的呀!會不會路上出事了?剛一冒出這個念頭,老人就打斷了自己的思緒。

窗外,一隻烏鴉飛過,在葉間找着蟲子,找到了,卻不急着吃,而是叼着蟲子飛上了樹,是在孝敬父母呢。老人會心一笑,烏鴉的孝心難能可貴呀!老人緊盯着窗外小烏鴉的一舉一動,心裏卻希望那隻烏鴉就是自己的孩兒。

良久,老人摸了摸桌上的飯菜,“涼了”語氣中透着無奈與掩飾不住的孤單。

窗外一片漆黑,只有啟明星閃爍着微弱的光芒,“重陽節,重陽節……”老人唸叨着,思緒卻飛回了以前:

“來,孩子們,吃飯囉!”以為人父的他快樂地吆喝着。一個大男孩牽着小女孩的手蹦上飯桌,撒嬌着要母親給他們夾菜,母親笑着答應了,一家人其樂融融。

如今,老伴去了。“唉——”老人又一次地歎息。

“叮鈴鈴”電話歡快地唱起歌。老人顫抖地拿起話筒,那頭傳來兒子洪亮的聲音。

“爸爸,今天晚上要在公司加班,脱不開身,不能回家過重陽了,您老要保重啊!”老人應了一聲,便放下話筒,偷偷試去了眼角的淚花。

還有女兒呢,老人在心裏安慰道。

緊接着,便是死一般地沉寂。

“叮鈴鈴”電話鈴打破了這般沉寂,老人哆哆嗦嗦地拿起話筒。

“喂——”

女兒,是女兒的聲音,老人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着興奮的光芒,隨即又消逝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是温暖的。

“爸爸——”

老人的心快跳出胸膛。

“今天,我帶女兒去吃飯,就不回來吃了,祝您——”

後面的話,老人沒聽清,但他感覺有無數個雪球向他砸來,把他的心打的生疼、凍得冰涼。

黑暗中,老人摸索着拿起飯碗,可口的菜到了他的嘴裏,卻很苦澀,一滴渾濁的老淚滴入飯碗。

老人坐着,如一尊雕像般的坐着,天黑了,老人的心裏也一片黑暗,唯一能給他帶來光明的兒女卻沒有來。

周圍的黑暗裹挾着老人,老人彷彿掉入一個無底洞,唯一能把他拉上來的力量—“愛”卻沒有來。

桌上的團圓飯涼了。窗外傳來烏鴉的叫聲,那聲音是多麼的歡暢快樂,而此時卻像針一般刺扎着老人的心。

這一夜,老人該如何度過?

唉,重陽節呀重陽節,這就是“老人節”?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 篇4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節日,而在1989年,我國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在這一天,我們要做到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帶老人們去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裏;我們還可以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散散心;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幫助老人做事……

其實我國把這古老的傳統又成為老人節的目的就是想繼續弘揚中華民族固有的“尊老、愛老和養老”這三個優秀文化的傳統美德,也是傳統美德中的“敬老尊賢”的具體比和現代比。每到這個佳節,社會上就洋溢着一種尊老、敬老和愛老的氣氛。

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呢?很簡單:孝順。現在,我們家裏就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應該尊老敬老,聽長輩的話。俗話説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這樣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我們更應該孝敬,聽從長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這一點。

下面,我們有幾個重陽節活動的建議:

1、帶着老人一起出遊,到郊外活動。

2、我們可以和身體好的老年人秋遊賞景,臨水玩樂,登山健體。

3、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最後,我們衷心祝願每位同學都能與家裏的老人度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演講稿作文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20xx級xx班的,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敬老,從我們做起》。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在數字中又是,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加之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便顯得更加深遠。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過此節日。

而今天的重陽節又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重陽節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現在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發揚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一個國家對老人的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素養。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敬老、愛老、助老的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後輩們怎能妄加踐踏,肆意改動呢?再者,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尊重老人是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表現。君不知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做人的一個準則?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金牛實驗中學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昨天,他們為社會的發展揮灑汗水;今天,我們要為他們勞累的身心擦汗送温。

重陽節是人們向父母、長輩和身邊的老年人送上祝福、傳遞愛心、表達感恩的日子。

重陽節這天,作為當代中學生更應該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也向社會上其他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老年人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雙手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社會就應該關心、幫助、尊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

當然,敬老愛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靈上的慰藉。

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同學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讓他們開開心心生活,愉愉快快度餘生。“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當我們奉出一顆顆愛心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會感到陣陣温暖。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敬老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温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

只有生活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温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和諧的環境,優越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