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精選15篇)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

假期有幸參加了肇州縣教育進修校組織的培訓活動,感覺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深刻的意識到發展提高的緊迫性。尤其是哈爾濱六十九中的史菊然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場關於“作文指導課”和“初四語文複習教學策略”的專題報告,讓我深受教育,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精選15篇)

一、做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三天來觀摩了三位教師執教的不同課型,哈爾濱的史老師一節《作文指導課》、我縣肇州三中金薇薇老師的一節人物描寫《我的母親》和四中陳麗娟老師的一首詩歌《長江之歌》。三位老師各自有自己的教學方法,有自己的教學特色,着實體現新課標、新課改,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方法,讓前來聽課的老師們不得不洗耳恭聽,不得不連連點頭,不得不拍手叫好。有如狂飲甘露,又如狂木春風,飽嘗了世間一道美味的佳餚,同時心中也有一絲隱隱作痛,與她們相比,我要做的還很多,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二、做一個讀書人

史老師的經驗之談,是我們從書本上難於學到的,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才華橫溢,循循善誘的教者;又是一位學識淵博,滿腹經綸的長者;更是一位悉人聽教的學者。她親切而柔和的聲調中夾雜着一絲嚴厲,滔滔不絕的講述中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功底,這一切,我是多麼的想急於模仿呀,這一切,讓我在一次想到了讀書——這一成長、成功的唯一捷徑又在一次在我眼前鋪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時刻走在時代的前沿,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站在文化的前端,博覽眾家之長。如何讓自己在絢爛、靈動的舞台翩翩起舞,那只有依靠讀書。

三、做一個愛科研的人

進修校修老師的專題講座,更讓我們這些耳目一新,她對新教材的設計思路、教材體例、課時設計思路,章節授課模式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講解,為受訓人員今後的學科教學提供了範例。

四、做“課改”的引路人

雖然參加工作已經有很多年了,自己也在積極的學習改進,但是比起很多有經驗的教師來説,我還是需要在各方面提高自己。要善於反思總結提升,學習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應變能力。

我真心的感謝教研中心舉行的此次培訓活動, 它將推動我不斷探索、追求、實踐!用我們的知識,智慧,激情點燃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渴望,開發出他們生命無限的潛能,培養起他們擔當棟樑之材的素質。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2

幾年前,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師曾説過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人,要向內求。” 當時的我還只能朦朧地體會到其中大有深意,至於深意到底是什麼,那時我説不出來。

隨着我在社會的大泥潭裏開始自己的摸爬滾打,這句話在我腦海中不斷迴響, “人,要向內求。” 外在的價值目標總是清晰地擺放在我們眼前,供我們追尋,一個緊接着一個,甚至紛擁而至,令人迷失其中,不知所往。如果人的成長只需要滿足不同層次的外在價值目標,那為什麼有的人功成名就後仍不能獲得內心的喜悦呢?因為,人的成長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維度,那就是內在的精神追尋。

這次假期教師培訓的開篇是長沙市首席名師朱愛朝老師,她讓我對“人,要向內求”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悟。一位語文老師的根紮在哪裏,有多深廣,這一切會對她的學生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的重要性不在於獲得多少知識和技能,而在於涵養了一顆怎樣的心。知識和技能是外在的,而心靈的體驗成長是內在的。知識是一個結論,體驗是一個過程,在一門課上要學到知識不難,要獲得豐富的成長體驗卻殊為不易。朱老師用她的內涵和眼界為孩子們創造了無數優質的體驗過程,她自己的教育生活也因此到達了竇桂梅老師所説的“氣象萬千”的境界。

外在的價值目標和內在的精神追求如果是一個座標系中的兩條軸,人應當在其中尋求怎樣的平衡點,老師應該引領孩子成長到座標系中的哪一個位置?這是朱老師觸發我去思考的問題。朱老師自己是用吟誦和自然觀察來喚醒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用藝術讓孩子的個體生命和世界連接,讓孩子們長在世界裏,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狀態!我們班的孩子被我喚作“小麥苗”,他們長在砂小麥田班這片土地上,從一年級開始,我也一直在留心摸索着做一些觸發、培育的事情,帶孩子讀更多的好書,給孩子們朗讀《我的母語課》,用我自己的一點點小智慧去呵護孩子們眼睛裏的好奇心和純真的天性,試着營造一種像森林一樣自然的生態圈,漸漸地也有一些收穫,不過如何讓他們獲得更持久更深廣的精神滋養,這條路還需且行且探索,希望孩子們長成大樹的那一天,我的教育之路也能開出一朵理想之花!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3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羣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羣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對於,教師來説,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着力解決教育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學校教育工作的能力,保持黨同師生的血肉聯繫,為推動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通過接受黨組織的系列學習,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思想受到了洗禮,認識也得到了提高。我認為要在學習中成長自己,在思考中提升教學能力。

一.在學習中,進一步強化理想。

古人云:“士三日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毛澤東同志早就説過:“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當前,科學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日益加快,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不抓緊時間學習,就難以跟上時代的節拍、適應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觀念、甚至是你的語言都會與實際脱節,你的腦子裏就缺少新的東西。政治上的堅定來源於理論上的清醒,如果不重視理論的學習,不注意改造世界觀,不努力加強黨性修養,就會迷失政治方向,就會失去人生的前進座標,這是十分危險的。學習還要與思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把認真學習和勤于思考結合起來,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真正達到舉一反三、厚積薄發的效果。要防止和克服淺嘗輒止和一知半解;要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用實踐去檢驗真理、發展真理。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躬身求教,不恥下問,防止和克服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要尊重羣眾的創造性實踐,總結羣眾的新鮮經驗,從羣眾中吸取智慧力量,激發創新熱情,不斷提高領導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二.在學習中,進一步堅定信念。

習近平同志説:“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羣眾是真正的英雄。“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歷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共產黨的政治優勢。不管世界如何變化,理想信念決不能丟。

強調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加強理論學習。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通過認識規律保持清醒頭腦,通過把握規律辨明前進方向,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黨的羣眾路線教育,使我的精神豁然找到了棲息之所,使我的人格倏地獲得了強勁底氣我們作為普通黨員,我們一定要放低姿態,低調做事,快樂地為羣眾工作,始終用黨的思想來淨化自己的心靈,排除思想的污垢和政治微生物,時時除塵,自覺抵制社會的不良風氣,讓內心擁有更多地為黨工作的信心。

三.在學習中,進一步明晰工作。

作為教師黨員,一定要放低姿態,低調做事,緊緊依靠羣眾,始終與羣眾在一起,多多學習有關黨的羣眾路線的理論教育,以真情加智慧的鑰匙,去打開學生的心鎖。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進一步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這是踐行羣眾路線的具體表現,要求我們始終保持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魚水深情。只有面對面,才能手拉手、心連心;只有接地氣,才能察實情、解難事,真正培養起對學生的感情、對事業的激情。

2.堅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一致性。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學生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要求我們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結合實際創造性地推進教育改革發展。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多想多幹黨和人民需要我們乾的事情。只有始終堅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一致性,才能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化作具體行動,才能真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親近學生、聯繫學生、服務學生,從而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立德樹人,形成共同推動學生教育工作科學發展的生動局面。

3.關注學生教育中相對落後的學困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是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要求我們既要注重教育的整體發展,又要對學困生給予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我們不能只重視學生教育發展的平均水平,而忽略少數困難學生和特殊羣體存在的實際問題。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關心關注特殊學生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和增加資助渠道,切實促進教育公平,保住底線,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4.切實重視學生切身利益的“小事”。凡事要從大局出發,需要善於觀大勢、謀大事,維護學生教育改革發展的全局。“大”和“小”又是相對的,大事和小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需要我們善於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學生工作無小事。而且凡大事必做於細,必從小事做起。我們在謀全局、抓大事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這些自以為是“小事”的大事,帶好每一個學生組織,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平台,把工作做深、做細、做透,帶動全局發展,提高學生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作為普通黨員,須要深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始終與學生在一起,心才更有力量,智慧才能更為明達,我們要肩負起黨賦予的教育責任和時代使命,作為一名無愧於黨、無愧於學生的優秀黨員。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4

暑假裏,我們學習了2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地是有關於德育方面的討論,下面作一總結: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的學科。概括的來説作者認為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應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實際出發,使道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實際。以孩子的實際行為與感覺為切入點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條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將道德教育真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應堅持以養成教育為基本方法,重視對少年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他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他們往往是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在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伴隨着自身的成長而認識到道德價值,樹立起道德觀念。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重在體驗,而道德教育重在養成。

那麼,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許有些老師認為,國小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為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係更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為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為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後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反觀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對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覺是:傳統的德育教育中還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首先,傳統的德育教育雖然在內容上顧及到了學生的年齡特徵,能逐步做到由淺入深,由簡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卻忽視了學生品德心理髮展特點。就拿道德規範或知識學習來説,在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初期,還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維,其人際交往活動區域和與外界有效交流量較小時,直接向兒童傳授具體的行為規範,先入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影響,使正確的道德行為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也許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當兒童成長到一定年齡,邏輯思維開始發達,人際交往頻繁,對外界社會交流和了解增多,單純地進行灌輸,容易使他們對所灌輸的內容與外界現實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導致其道德價值觀的混亂,進而則會感到成人社會的虛偽,並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產生反感。可以説,學生中出現對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藥性”與此不無關係。總之,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在內容上,也應該在所採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適應學生的年齡發展水平。忽視學生心理髮展變化,依然沿用大中國小生一個樣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勞而無功。

其次是忽視了兒童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心理傾向。對上一代人極為有效的方法,若全盤照搬,對下一代則可能收效甚微。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德育方法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有效而在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時期又不那麼有效的現象。當今的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的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創新、變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與他們時空距離較遠的內容,對他們作用自然十分有限。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如果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缺乏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其效益必然遞減。

第三是忽視了道德的內化過程,學生的道德認知過於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對中國小生採取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行為準則的養成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文明規範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與情感體驗使之內化,他們對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認識和操作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則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因為他律必然是有時空條件限制的,當學生處於失去外部道德規範制約的環境中,不少人就可能會有不道德的言行。

第四是存在忽視道德教育形式和本質、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實踐有機聯繫和統一的傾向。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們只是為了達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養成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手段。單純的活動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活動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後或進行當中的道德誘導和啟發密切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如在開展學雷鋒活動時,有的教師一味要求學生做好事,而忽視了必要的思想引導,沒有幫助學生去正確認識學雷鋒活動的實質。再比如過去的野營拉練,雖然這是一種極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但如果以為通過這個形式必然會使學生達到鍛鍊意志和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的目的,而缺乏明確細緻的道德教育目標和啟發誘導,效果也可能並不顯著。在情感教育中也存在片面性傾向,如僅僅強調了教師這一頭以情感人,卻未能很好地研究如何激發學生那一頭的道德情感昇華。

第五是忽視學生的潛在能動作用。學生到達一定年齡,自我意識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他們逐步形成自我評價標準,並根據這些標準逐步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內心世界,自我評價逐步成為他們行為的主要調節器,並開始調節、控制自我。當然,學生的自我認識、評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觀片面性,他們評價別人的品質比較清楚,但評價自己的品質則顯得模糊和軟弱無力,而且他們的自控能力還比較薄弱。如果學校、教師能引導學生從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揮他們進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潛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個性品質中的優缺點,並設計和調節自我,加強自制力,就能推動他們的自我道德的發展和完善。但在我們學校目前的道德教育活動中仍存在由教師佈置、組織、安排等包辦代替、從頭管到腳的現象,致使學生在品德和心理上不是有嚴懲的依賴性就是有很大的隨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發展和提高。

這些不足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容忽視的。有了問題就必須尋求解決的辦法。否則,我們的教育工作將很難向更高層次進步。我想這也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吧。

我們一定要勤奮鑽研教科研知識,努力探索、積極進取,為我們共同美好的教育之夢而獻計獻策吧!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5

教師是一種古老的職業,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它具有着不同的職 業和文化內涵。今天,教師作為一種專業化的職業,在它專業發展的 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條件、地位和應當具備的素質。

我們大家都知道,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因此,作為一名合格 的現代教師,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專門的學科知識技能外,還 應當具備以奉獻和服務精神為核心理念的職業道德

個人認為這種 職業道德主要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嚴於律己,為人師表。

“以身立教” 、 “為人師表” , 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

教師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 烈的暗示和感染的教育力量,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以身 作則,為人師表,也一直是我國教師的傳統美德。我國春秋時期偉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明確了教師“示範性”的特點。他説, “其 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到了唐代,做為文學家同 時又是教育家的韓愈則進一步提出教師應“以身立教”的觀點。我國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我們教師的傑出典範, 他不僅倡導 “教師應當以身作則” , “以身教人者腳己” ,而且身體力行,鞠躬盡 瘁。

教師職業道德的另一個集中表現是,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古 往今來,中外教育家無不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關係,並把它視為教師 的一種美德。魯迅先生説過:

“教育植根於愛” 。愛,是教育的前提,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的天職,是一種具有 偉大意義的情感活動。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愛,也是一種巨大的教育 力量。心理學研究證明:愛,可以產生模仿的意向。教師愛學生,不 僅能給學生難以想象的信心和力量,還可以使學生在和教師的交往 中,對教師的形象感到更為親切,自覺不自覺地尊敬、愛戴教師,模 仿其言行,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全面影響。這就是所謂的“親其 師,信其道” 。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師德的具體表現是:

他有崇高的理想和 純潔的道德;他熱愛、相信和了解學生。這些都是做為一名合格教師 之根本。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每一名教師都應牢記這一點。

我從走上教師崗位開始,就處處時時以教育前輩們為榜樣,注意 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努力以文明的言行風度樹立現代教師的 形象。

發自內心地去愛學生,學生也會發自內心地愛上你,並且愛上你 所教的學科,我對此是有着深切的感受的。我教的班上有一個叫李倩 蘭的學生,她坐在教室的最後面,上課從來不發言,老師很容易忽視 她。我發現這孩子每次上交的作業都還算認真,但測驗的成績總是不 理想。為了提高她的自信心,激發她的興趣,我多次找她談心,鼓勵 她,並且在同學面前適時地表揚她的書面作業。我讓她品嚐進步帶來 的快樂。李倩蘭有一次在作業本中夾了張紙條,上面寫道:

“謝謝你 老師,你就是上天派來的天使,讓我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我要勇敢地 探索知識的世界。

”這樣的紙條,哪個老師看到了不激動呢? 當然,我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教學多年,有了倦怠 感,當學生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我也會發火,對他們大喊大 叫。從內心深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我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我 願意努力,我希望我能在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方面,不斷進步,不斷 提高。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6

這次培訓雖然是一次業務知識培訓,但組織部領導在培訓中展示出來的態度,體現出來的思路,讓我感覺它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性的業務培訓。我認為作為一名組工幹部,特別是組工幹部,要以這次培訓為新的起點,不斷充實、完善、激勵自己,從而邁向新的成功。

一要志存高遠。

立志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個人志向的高度直接影響着人生的寬度。高遠的志向是一個人不懈奮鬥的“助推器”。作為青年幹部,最大的優勢、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年輕,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有成長進步的機會,有廣闊的事業空間。但是如果沒有高遠的志向,始終將自己困在一直狹小的空間裏,就很容易將工作看作是負擔,陷入昏昏噩噩,無所事事的泥沼,最終只能是迷失自我。高遠的志向是一個人面對挫折的“強心劑”。人人都有受挫折的時候,面對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黯然失色;有的人及時總結,重裝上陣。而遠大志嚮往往是一個遭受指令性和挫折時最大的精神支撐。它能讓我們看到,暫時的困境只是通向成功的一個小插曲,也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

二是腳踏實地。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橋樑就是腳踏實地。沒有腳踏實地的精神,高遠的志向只是海市蜃樓,志存高遠會變成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我認為腳踏實地包含着以下幾層意思:一是全心投入。無論對待什麼樣的工作,都要全心投入,以同樣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去完成,只有全心投入,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慮得更周密一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紮實一些,工作才會收到實效。二是吃苦耐勞。現實與理想往往都是有差距的,條件艱苦,任務繁重可能是大多數青年人的真實感受。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苦為樂的境界,工作就是煎熬。三是寧靜致遠。無論什麼時候,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心靈的平衡和諧,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得失,以豁達的胸懷處理人際關係,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工作和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要厚積薄發。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曾經説過,“每條河流都有一個夢想:奔向大海。長江、黃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樣。長江劈山開路,黃河迂迴曲折,軌跡不一樣。但都有一種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過程中,如果沉澱於泥沙,就永遠見不到陽光了。”這就是他“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的理論。我認為,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軌跡都不一樣,但作為組工幹部,一定要有水的精神,象水一樣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在時機不夠成熟的時候,把自己的厚度累積起來,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就能夠奔騰大海。這就是我們常説的,機會往往更加偏愛有準備的人。如何做到厚積薄發?我認為有兩個方面需要重視。首先是勤於學習。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學習的民族,華夏五千年的深厚文化都是不斷學習歷史的基礎上積澱起來的。我們的黨是一個熱愛學習的黨,從在全黨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都顯示了中央對黨員幹部學習的高度重視。我們就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覺悟,一種習慣,一種境界。用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是錘鍊作風。我認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除了辦事能力以外,還包括工作作風,兩者同樣重要。因此,要在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時,不斷錘鍊作風,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雷厲風行、嚴謹細緻的作風,遠離懶惰、拖延、馬虎草率的惡習。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7

大家好! 根據學校交代的工作。我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來給 自己衝電,我看了一些關於《新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給 教師的建議》 等書籍, 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給教師的建議》 這本書,受益匪淺。“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 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 了。

《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 籍,它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 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 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 道來,真讓我獲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 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 需要, 當作飢餓者的食物。

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 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 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 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 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 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讀 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 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 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

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為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於 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麼新東西。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一、因為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內容生動有趣、海闊天空, 而學生的思維就是適應生動有趣、海闊天空的;二、是知識是需 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三、就是教師在不斷學 習中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 在制定學習 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更容易做出符合實際的對策。總之教師永 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 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閲讀中 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 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 們擺脱“坐吃山空”、 “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

“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 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 吧!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 所長,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8

為期一週的培訓,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台。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教師代表着“學生的老師”,也代表着“學生的學生”。作為教師,師德是必備的。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説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更要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動力和熱情。尤其是教師心理調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並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鼓勵我們教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通過本次學習,使我體會到教師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報,刻苦地鑽研下去,一切為的就是一份熱愛和執着,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最終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終身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説,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我還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鬥,新的奮鬥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並且不斷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9

暑假這十一天學習活動,使我的假日生活充實了很多。作為一名第一次參加活動的新教師,我來談談對這次培訓活動的幾點心得。

首先,對於如何才能更好地“關注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確實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值得討論、研究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執教近幾年來的最大困惑,現在我以一名參與者的身份來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訓活動加深了我對課前備課的理解。

作為一個參與者,知道了國小數學備課都應該備什麼,都應該關注哪些方面。但具體在實際操作中該怎樣去落實,還是很模糊的。通過這次親歷活動後,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學準備活動的流程是: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最近發展區分析------教學處理及策略選擇-----展示教學預案。先説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單單是就教材去談教材。還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確編者意圖,關於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我們可以藉此落實哪些階段目標?我們應該在怎樣的總目標的指引下具體落實到課堂上的目標?我們的教學到底要使學生形成怎樣的能力?另外,從其他幾塊的準備中,我還知道了我們的教學還要關注學習者的特徵,關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真正使他們受益,形成他們的一種能力,這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因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合作的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計算與實際應用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數學教學應該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就是説,我們的教學要使學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青年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學才會更有效。

其次,為我搭建了一個學習的平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孔聖人所言。意思是説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那麼眾人行,吾師多焉!現代的教育強化了學科的整合,要求教師做教育的研究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學會合作,同伴互助,發揮團隊的力量,才可以把我們的教育搞好。事實也是如此,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每每思考之餘,渾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種力量,新教師培訓心得那就是為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發努力!這也許就是人為什麼是羣居動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過這次培訓,我見識到了很多老教師的風采,也認識了不少優秀的年輕教師,通過交流我瞭解了自身確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們學習、請教,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成長的好方式。

另外,參加本次活動後我也有以下一點思考:

因為這種教學準備活動耗時費力,不可能把準備過程全部呈現給大家。所以,我們必須把準備活動儘量真實的“演”給大家。但必竟還是“演”,新調入上崗教師培訓心得因而給我們的活動帶有了太多的形式色彩,使學習者不易接受。學習者的第一感覺就是模仿的“演演”而已,某種程度上抹煞了“研”的色彩。

那麼怎樣處理“演”與“研”。應該説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準備活動中的東西是好的,但做多了就走樣了。那麼,這種活動中,怎樣處理好“演”與“研”的問題,或者説怎樣使“演”真正走向“研”才是我們今後應該更關注的問題。但是,即使真正“研”下去了,又該怎樣檢驗我們“研”的結果,從而促進“研”下去才是更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

總之,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確實使我大開眼界,從各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希望下次再參加時自己也能有所提高,成為能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好同伴。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0

如今商海里流行一種口頭禪:“產業”。其實,教育文化也是一種特殊的“產業”,教育的投入當然不能一以眼前的利益為目標,因為它是一項人才工程,它需要我們默耕耘,無私奉獻。每個教師都不要把學校的事情簡單歸結為是教育部、教育局各級學校領導考慮的事情,更應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試想一個對學校問題抱不聞不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心態的教師,對自身班級管理及對學生生活關心,教學上深鑽教材而言豈不都是紙上談兵,一席空話麼?俗話説:“與平凡處見偉大!與細微處見真情!”,小事小問題往往可以看出大的端倪,透過身邊或是處理學生等一件不起眼小事,折射反映出的可是教師的人品、素質、果敢、能力等多方面的藴涵和體現。所以説我們提倡每位教師把學生當“產品”來做好就是指教師的敬業!把教育工作當 “產品”來做,把學校大小事都當“產品”來做彰揚的就是我們教師的敬業!“對於敬業的老師來講,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質;教師的一生並不是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你永遠也不會象楊利偉一樣一飛沖天;但她應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遠望是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教育是一片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變本色為代價,且能收穫幾朵浪花,幾串彩貝,幾行足印,我要用我生命的綠水,去調和這一片蔚藍!”這是一名特級教師講過的一句話。他的話讓我領悟到: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師德要求談起,我們應該超越“謀生”的概念,敬業才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本質,當然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任何職業都賦有自身的責任。當電工的要為設備完好,電路通暢負責;做醫生的要救死扶傷,為病人的健康負責,而作為教師古人早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説,按當今時代要求,就要既教書,又育人,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謀生與敬業,這對孿生兄弟,一個葡萄藤上結出的兩種不同果實。兩者互為依存,互為支持。一方面謀生是基礎。敬業離不開謀生為基礎,離開謀生去片面追求敬業無疑於是空洞乏味的,形而上的説教,如同空中樓閣般虛幻,海市蜃樓般飄渺,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另一方面敬業是保障。謀生離不開敬業來保駕護航。謀生必須且只能依賴於敬業做保障,教師只有100%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把教學落到實處,把教案鑽得更雜實點,把每節課上得更新穎點,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向學生素質教育要創新。常規工作各方面都做細點,才能更好獲得謀生的飯碗,或者説與以前謀生職位相較而言取得更高的層次地位。因此,敬業的程度深淺直接影響謀生飯碗的堅硬度如何。敬業度越高,謀生就越有保證;敬業度越低,賴以謀生職業就難免會遇到挑戰。

把教書育人看成是職業的人,那他只在謀生;而把教書育人當成事業的人,那他就是在敬業。因此,教師應當把“職業”看成“事業”,把課堂視為生命活動的一個場所,進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信念,投入人格、情感,投入個性、熱情。總之,就是做好教師最本質最本分的工作,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它具體體現在教書育人、敬業愛崗、愛生護校、傳業授道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如果説一個教師,僅僅是隻做到不傳授錯誤知識這點,他還只能算是完成教師最基本任務,也就是教育界所謂的完成具備基本謀生的手段而已,但離我們所崇尚的最高敬業而言,還差十萬八千里。古人云:“若水三千,不止一瓢!”一個好的教師,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一個敬業愛崗的模範教師,不僅具備學富五車的淵博知識,神采飛揚的青春風采,大海般廣闊的胸懷,還必須具備犧牲、果敢、奉獻與忠誠般堅韌意志的師德品質。

要説工作量,教師的苦和累也許只有教師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然而,我們在日復一日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找到新鮮、新意的無限樂趣。課堂上,教師是知識海洋的領航員;課堂下,教師是生活的先知也是孩子們的知心朋友。作業本上,是教師用廣博的愛心抒寫着鮮紅的心跡;測試卷上,是教師用公平和細膩描繪明天的憧憬,勾勒出前程的錦繡。黑板上吱吱叫響的粉筆,揮灑出孩子們燦爛的童年,鍵盤上飛舞的手指,敲擊着孩子們求知探索的慾望!雖然,我們沒有值得炫耀的特權,沒有讓人仰慕的地位,沒有優厚的待遇,卻用我們的青春和赤誠譜就了一曲“百年樹人”的高歌。這就是敬業。

謀生與敬業的問題,首先就要提倡敬業,那是希望更多的優秀教師從一線中湧現出來,以人為本,以創新為綱,培養出來更多的優秀學子出來;我們今天呼籲敬業精神,是強調更多的教師向教育界前輩、教育師德先進模範們學習,學什麼?當然是學敬業的精髓:不僅要教書,貴在教好書;不僅是育人,貴在育棟樑;不僅在傳道,貴在多學科間知識的牽引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滲透;不僅是在簡單授業解惑,貴在教有課改、教有創新、教有變更、教有延伸,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即做到“授之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能這樣的敬業者是辛苦而快樂的。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1

古人煙花三月下揚州,而一羣來自全國17個省的100名鄉村國小教師與2月15日晚就齊聚在美麗的揚州城,參加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組織的“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成長計劃寒假培訓”。從2月15日晚開班到2月20日晚結業,在這短短的5天培訓中,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感受到名師就在身邊,讓我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和我以前參與的培訓不同,全體接受培訓的老師分成四個班,17個小組,採用了多樣化的小組學習模式,有個人學習、夥伴學習、5-6人小組學習、二十人團隊學習、班級間互動學習。本次培訓精選了國內知名校長和教師作為培訓師,提供了十一個模塊的課程,包括自我探索、教學技能、案例介紹、溝通藝術、困境兒童、課程建構、課程探索、體驗式教學、論壇沙龍等方面的內容。課程類型豐富多樣具有有效性和感染力!培訓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如何建設團隊;通過作圖(畫樹)進行自我認知、自我探索;教師的人際關係中需要溝通藝術;留守兒童需要我們全體教師的理解與支持;聆聽了中國台灣高雄市的林蓉儀,江蘇南京的魏潔,江蘇海門的曹亞男等人精彩的專題報告;實地參觀了江都區塘頭實驗國小,領略了該校濃厚的文化氣息;在校園文化論壇中聽取了三位校長對於校園文化建設的想法。對我來説,這些都是難得的讓我進步的良機。在學習過程中,我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聆聽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  在這次培訓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江蘇南京五老村國小魏潔校長給我們做的探索與實踐數學——《兒童的數學思考與表達》講座。她在報告中指出學生的數學能力包括懂數學,計算能力,應用能力,思維能力,熱愛數學(積極參與)。然後用她經歷的一些案例來加以闡述,告訴我們在教學中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應該讓學生有着廣闊的空間,要我們教師要“心存敬畏”。這給我有了深深的啟發,學生只有對自己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因此我們要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發展合作精神。  經歷了這次培訓,猶如洗滌了一遍我的心靈,雙眸被清泉擦亮,似乎看到了曙光。感謝21世紀教育研究院,讓我聽到了那麼多默默無聞的教育工作者,實踐探索的腳步聲,讓我看到了那麼多心懷高遠的執著尋夢人!正如其中一位教師的一首詩《夢想》中寫的一樣“什麼是你的夢想?讓鄉村教育灑滿陽光,讓山裏雛鷹展翅高翔……”,這也是我的心聲!我願為此努力着,奮鬥着!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2

如今商海里流行一種口頭禪:“產業”。其實,教育文化也是一種特殊的“產業”,教育的投入當然不能一以眼前的利益為目標,因為它是一項人才工程,它需要我們默耕耘,無私奉獻。每個教師都不要把學校的事情簡單歸結為是教育部、教育局各級學校領導考慮的事情,更應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試想一個對學校問題抱不聞不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心態的教師,對自身班級管理及對學生生活關心,教學上深鑽教材而言豈不都是紙上談兵,一席空話麼?俗話説:“與平凡處見偉大!與細微處見真情!”,小事小問題往往可以看出大的端倪,透過身邊或是處理學生等一件不起眼小事,折射反映出的可是教師的人品、素質、果敢、能力等多方面的藴涵和體現。所以説我們提倡每位教師把學生當“產品”來做好就是指教師的敬業!把教育工作當 “產品”來做,把學校大小事都當“產品”來做彰揚的就是我們教師的敬業!“對於敬業的老師來講,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質;教師的一生並不是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你永遠也不會象楊利偉一樣一飛沖天;但她應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遠望是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教育是一片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變本色為代價,且能收穫幾朵浪花,幾串彩貝,幾行足印,我要用我生命的綠水,去調和這一片蔚藍!”這是一名特級教師講過的一句話。他的話讓我領悟到: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師德要求談起,我們應該超越“謀生”的概念,敬業才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本質,當然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任何職業都賦有自身的責任。當電工的要為設備完好,電路通暢負責;做醫生的要救死扶傷,為病人的健康負責,而作為教師古人早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説,按當今時代要求,就要既教書,又育人,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謀生與敬業,這對孿生兄弟,一個葡萄藤上結出的兩種不同果實。兩者互為依存,互為支持。一方面謀生是基礎。敬業離不開謀生為基礎,離開謀生去片面追求敬業無疑於是空洞乏味的,形而上的説教,如同空中樓閣般虛幻,海市蜃樓般飄渺,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另一方面敬業是保障。謀生離不開敬業來保駕護航。謀生必須且只能依賴於敬業做保障,教師只有100%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把教學落到實處,把教案鑽得更雜實點,把每節課上得更新穎點,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向學生素質教育要創新。常規工作各方面都做細點,才能更好獲得謀生的飯碗,或者説與以前謀生職位相較而言取得更高的層次地位。因此,敬業的程度深淺直接影響謀生飯碗的堅硬度如何。敬業度越高,謀生就越有保證;敬業度越低,賴以謀生職業就難免會遇到挑戰。

把教書育人看成是職業的人,那他只在謀生;而把教書育人當成事業的人,那他就是在敬業。因此,教師應當把“職業”看成“事業”,把課堂視為生命活動的一個場所,進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信念,投入人格、情感,投入個性、熱情。總之,就是做好教師最本質最本分的工作,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它具體體現在教書育人、敬業愛崗、愛生護校、傳業授道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如果説一個教師,僅僅是隻做到不傳授錯誤知識這點,他還只能算是完成教師最基本任務,也就是教育界所謂的完成具備基本謀生的手段而已,但離我們所崇尚的最高敬業而言,還差十萬八千里。古人云:“若水三千,不止一瓢!”一個好的教師,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一個敬業愛崗的模範教師,不僅具備學富五車的淵博知識,神采飛揚的青春風采,大海般廣闊的胸懷,還必須具備犧牲、果敢、奉獻與忠誠般堅韌意志的師德品質。

要説工作量,教師的苦和累也許只有教師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然而,我們在日復一日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找到新鮮、新意的無限樂趣。課堂上,教師是知識海洋的領航員;課堂下,教師是生活的先知也是孩子們的知心朋友。作業本上,是教師用廣博的愛心抒寫着鮮紅的心跡;測試卷上,是教師用公平和細膩描繪明天的憧憬,勾勒出前程的錦繡。黑板上吱吱叫響的粉筆,揮灑出孩子們燦爛的童年,鍵盤上飛舞的手指,敲擊着孩子們求知探索的慾望!雖然,我們沒有值得炫耀的特權,沒有讓人仰慕的地位,沒有優厚的待遇,卻用我們的青春和赤誠譜就了一曲“百年樹人”的高歌。這就是敬業。

謀生與敬業的問題,首先就要提倡敬業,那是希望更多的優秀教師從一線中湧現出來,以人為本,以創新為綱,培養出來更多的優秀學子出來;我們今天呼籲敬業精神,是強調更多的教師向教育界前輩、教育師德先進模範們學習,學什麼?當然是學敬業的精髓:不僅要教書,貴在教好書;不僅是育人,貴在育棟樑;不僅在傳道,貴在多學科間知識的牽引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滲透;不僅是在簡單授業解惑,貴在教有課改、教有創新、教有變更、教有延伸,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即做到“授之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能這樣的敬業者是辛苦而快樂的。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3

幾年前,一位我很敬重的老師曾説過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人,要向內求。” 當時的我還只能朦朧地體會到其中大有深意,至於深意到底是什麼,那時我説不出來。

隨着我在社會的大泥潭裏開始自己的摸爬滾打,這句話在我腦海中不斷迴響, “人,要向內求。” 外在的價值目標總是清晰地擺放在我們眼前,供我們追尋,一個緊接着一個,甚至紛擁而至,令人迷失其中,不知所往。如果人的成長只需要滿足不同層次的外在價值目標,那為什麼有的人功成名就後仍不能獲得內心的喜悦呢?因為,人的成長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維度,那就是內在的精神追尋。

這次假期教師培訓的開篇是長沙市首席名師朱愛朝老師,她讓我對“人,要向內求”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悟。一位語文老師的根紮在哪裏,有多深廣,這一切會對她的學生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的重要性不在於獲得多少知識和技能,而在於涵養了一顆怎樣的心。知識和技能是外在的,而心靈的體驗成長是內在的。知識是一個結論,體驗是一個過程,在一門課上要學到知識不難,要獲得豐富的成長體驗卻殊為不易。朱老師用她的內涵和眼界為孩子們創造了無數優質的體驗過程,她自己的教育生活也因此到達了竇桂梅老師所説的“氣象萬千”的境界。

外在的價值目標和內在的精神追求如果是一個座標系中的兩條軸,人應當在其中尋求怎樣的平衡點,老師應該引領孩子成長到座標系中的哪一個位置?這是朱老師觸發我去思考的問題。朱老師自己是用吟誦和自然觀察來喚醒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用藝術讓孩子的個體生命和世界連接,讓孩子們長在世界裏,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狀態!我們班的孩子被我喚作“小麥苗”,他們長在砂小麥田班這片土地上,從一年級開始,我也一直在留心摸索着做一些觸發、培育的事情,帶孩子讀更多的好書,給孩子們朗讀《我的母語課》,用我自己的一點點小智慧去呵護孩子們眼睛裏的好奇心和純真的天性,試着營造一種像森林一樣自然的生態圈,漸漸地也有一些收穫,不過如何讓他們獲得更持久更深廣的精神滋養,這條路還需且行且探索,希望孩子們長成大樹的那一天,我的教育之路也能開出一朵理想之花!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4

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 言傳 外的 身教 ,要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為之,什麼不可為,所以學習對於老師來説很重要。通過寒假的學習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深入領會、認真總結,主要心得如下:一、堅持以人為本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主要以學生為中心,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想方設法讓學生加強個人思想意識,轉變學習觀念 要我學 轉變為 我要學 ;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真正懂得 學生讀什麼 ;切實做到教書育人,教會學生 做事先做人 。通過課堂講授、課堂討論、課堂活動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得到重視,逐步樹立自信,勇於展現自己。

作為老師要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所在,也是教育科學發展的根本目的。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意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展,尊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及教育的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的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個性。所以,我會繼續努力,為我所教的孩子尋找幸福的感覺,可能是一個微笑,可能是一件關心他的話,可能是一件小事。

微笑就是和氣、樂觀、開心、快樂。微笑是對學生最直接的語言。老師的一個微笑,對學生來説是一種鼓勵,是一種信任。

我們經常會為一些學生的不當行為苦惱或者懊惱。如果,作為老師的我們,能夠以微笑對待,可能能將事情順利、恰當的解決。與此同時,微笑生活,微笑工作更為重要。每天我們要做的事很多,要遇到各式學生和家長也不少。所以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微笑着去面對學生,微笑着去做每一件事情。

健康和微笑是密切相連的。人只有微笑生活,才會擁有健康。所以我們要懂得微笑,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其實,工作好比是品茶,只有越品才會越有味,越品越精神。微笑着面對工作,事情工作都會順利起來。所以保持微笑的態度來面對工作,也很重要。挑戰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設定好目標,我將向着目標前進,在過程中微笑面對。第二.嚴於律己,為人師表。

以身立教 、 為人師表 ,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教師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的教育力量,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特殊作用。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也一直是我國教師的傳統美德。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明確了教師 示範性 的特點。他説,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到了唐代,做為文學家同時又是教育家的韓愈則進一步提出教師應 以身立教 的觀點。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我們教師的傑出典範,他不僅倡導 教師應當以身作則 , 以身教人者腳己 ,而且身體力行,鞠躬盡瘁。第三熱愛學生,關心學生。

古往今來,中外教育家無不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關係,並把它視為教師的一種美德。魯迅先生説過: 教育植根於愛 。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的天職,是一種具有偉大意義的情感活動。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愛,也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心理學研究證明:愛,可以產生模仿的意向。教師愛學生,不僅能給學生難以想象的信心和力量,還可以使學生在和教師的交往中,對教師的形象感到更為親切,自覺不自覺地尊敬、愛戴教師,模仿其言行,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全面影響。這就是所謂的 親其師,信其道 。

發自內心地去愛學生,學生也會發自內心地愛上你,並且愛上你所教的學科,我對此是有着深切的感受的。我教的三年級,班上有一個叫李倩的學生,她坐在教室的最後面,上課從來不發言,也對美術沒興趣。為了提高她的自信心,激發她的興趣,我多次找她談心,鼓勵她,並且在同學面前適時地表揚她的畫。我讓她品嚐進步帶來的快樂。李倩有一次在作業本中夾了張紙條,上面寫道: 謝謝你李老師,你就是上天派來的天使,讓我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我要勇敢地探索知識的世界。 這樣的紙條,哪個老師看到了不激動呢?

當然,我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教學多年,有了倦怠感,當學生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我也會發火,對他們大喊大叫。從內心深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我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我願意努力,我希望我能在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方面,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教師假期學習心得 篇15

一年紛繁的工作結束了,人的心好像也沉靜了下來。20xx年的第一次教師寒假培訓,窗外冷雨淅淅,會場內朱愛朝老師的話語卻如春風細雨般無聲地浸潤着每一位教育者的心田。

“在背離自然,追求繁榮的路上,要想自己的來歷和出生的故鄉。”朱老師用這樣一段話開始了她《用藝術的方式和世界連接》的講話。此時此刻的我們,就像朱老師的一個個學生,在她的帶領下,一步步走進吟誦的世界、投入大地的懷抱,在她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的故事裏,領略自然世界的呼吸和節奏。

朱老師説:“孩子會帶我們去我們該去的地方。”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朱老師對於兒童的教育和引導是如此地自然、簡單,讓我們為她的智慧所折服,原因大概也就在此吧: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來做引領我們成長的天使。

正如朱老師引用的鹽野米鬆在《留住手藝》裏的一段話一樣:“手藝人瞭解素材的特性,磨練自己的技藝,作出好的東西。這是他們的生活本身,是他們的人生哲學。而工廠追求的是統一的,不需要性格的。有性格的是需要被處理掉,也就是要扔掉的。”成人就像是一個工廠,他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是封閉、現成的,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帶着他們以往經驗的偏見;而兒童對於萬物採取的是一種開放的態度,他們永遠天真無邪的眼睛裏故事能看到我們成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如果去問一個成人對草的感覺,大多數人的答案可能就是“綠色的”,但是孩子的答案可能就有很多了,比如“軟軟的、尖尖的、細細的、帶着泥土的香味”,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比成人靈敏得多。

很多時候,當我們蹲下身子,去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時,我們會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的,孩子會帶我們去我們該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