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培訓期間,我們聽取知名教授、專家、領導官員的講課,如盧立教授的農村土地流轉與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成海鍾教授的國外(境外)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的經驗與啟示,蘇州農村幹部學院副院長孫堅烽副教授的解讀__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努力破解“三農”難題,XX市建設局村鎮建設處副處長陳實的生態文明時代的村鎮規劃與建設。同時還參觀考察全國文明村蔣巷村、十佳小康村夢蘭村,一路學習,一路思考;感受蘇州人的新思想、新觀念,感慨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高速度、高質量,倍受震憾,倍受啟發。此次參觀學習時間短,但學習內容豐富,拓寬了學員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增強了我們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信心。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洗禮:全新感受

我們受訓的XX市農村幹部學院是XX市政府直屬的幹部培訓機構,負責承擔XX市鄉鎮幹部、專業技術幹部、女幹部、團幹部和蘇州對口支援地縣幹部的培訓工作。經過30年的創新培訓模式,學院已形成立足蘇州、面向全省、服務全國的幹部培訓體系,其良好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效果得到中組部、中央統戰部、國務院扶貧辦等的充分肯定。

這次培訓採取課堂講授與參觀考察相結合,精心設置“國外(境外)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的經驗與啟示”、“解讀__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努力破解“三農”難題”、“生態文明時代的村鎮規劃與建設”、“土地流轉與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等專題講座。主講的蘇州大學副教授沈健都經反覆篩選,具有豐富的企業策劃、管理、顧問經歷,在企業界和學術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講座結束後,我們組織了學員座談、討論。大家踴躍發言,一致評價這次培訓設計精心,樹好了品牌;普遍反映主講教授授課用心,保證了效果;學院評價這個培訓班學員虛心好學,樹好了形象。

感觸:強烈震撼

學習期間,我們還實地進行了考察全國文明村蔣巷村、十佳小康村夢蘭村。都給大家一種全新的震憾。一是人才優勢突出。二是發展戰略高遠。三是親商氛圍濃厚。蘇州歷來有重商的傳統。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傳統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揚。開放型經濟是蘇州最大的特色和優勢,他們充分發揮現有的縣位優勢、環境優勢、功能優勢和產業優勢,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保持引進外資規模的基礎上,始終如一地持續做好擇商選資這篇大文章,始終不渝地使蘇州發展如箭處弦上。

學習:先進觀念

思想解放天地寬,觀念是前提和先導,能左右生產力,在重大轉折關頭,解放思想非常迫切,不是簡單的敢闖敢冒,更多的是同傳統觀念決裂:從過去發展的成功經驗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小農經濟小生產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傳統思維方式傳統文化束縛中解放出來,確立現代化、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新理念。蘇州以崇文、融和、創新、致遠的城市精神向世界交出了兩張答卷,經濟和社會取得了全面的進步。“改革開放看深圳,城市建設看大連,民營經濟看温州,協調發展看蘇州”在這裏得到了印證,蘇州發展的魂魄就在於“協調”二字。

啟迪:奮發當時

學習蘇州,感受蘇州,借鑑蘇州,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應在競爭的大格局中分析形勢,把握趨勢,保持態勢,真正堅持科學發展,切實營造和諧文化,才能紮實發展之根,築牢效益之本。二是扭住黨建這條“生命線”。抓好黨的建設,企業才有凝聚力,才有生命力,這是企業老總念念不忘的啟示。形成了“和衷共濟、共創卓越”的和諧企業文化,充分印證了企業黨建的極端重要性。三是必須牽住人才這個“牛鼻子”。蘇州的發展優勢,追根索源在於人才優勢。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篇2

近年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在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繁榮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成為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引擎。掛職期間我對xx鎮進行了學習考察,發現其以旅助農、以農興旅,對我區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一、凝思想,樹立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找準發展定位,樹立“全域”、“生態”概念。結合區域資源優勢及各村實際,分類施策統籌佈局,通過整村搬遷或村內分區分片,將村民零散户予以集中,一方面使其享受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達到生態宜居的目的;一方面騰出更多的稀缺建設空間搞組團式發展,促經濟、聚人氣。樹立“生態在前、造福後人”的前瞻意識,遵循土壤結構、土地因素等生態紅線,避免一味引進項目、監督缺位、規劃不當等導致的生態破壞。比如,20xx年xx鎮通過招投標方式敲定了由保潔公司進行整村保潔清淤,就近聘用300名村民為駐村保潔員,在充分消化閒散勞動力的基礎上,確保景區生態環境衞生,切實做到“蓄寶于山、藏富於民”。

二、建渠道,搭建互通有無的專業平台

按照“N+2+6”的管理模式進行具體部署,即“N次跟蹤排摸+內部大數據平台和旅遊服務平台創建+借地借形借景借人借制借錢實現規劃督導”。通過掌握最新數據和方位圖,利用生態資源大數據平台進行內部數據共享,做到各部門協調一致,以實現生態可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三、聚力量,打出“五指合一”的發展重拳

從中央一號文件的“鄉村振興”,到我省“一主、六雙”的產業空間佈局,我區正處於長吉一體化協調發展的重要節點上,要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文化優勢、資源優勢搶抓發展機遇。一要充分掌握物種資源、人文資源、建設資源,做到大數據歸集、更新、分析及時準確,供全區在招商引資、規劃建設時參閲查詢。二是要針對我區土地資源不足,且村多、小、散、窮、老的情況進行科學規劃部署。可打造2條鄉村振興旅遊示範帶,發揮以點帶面的效益。三是進行財力整合,發動社會力量優化注資環境,通過項目帶動人氣,通過人氣帶來效益。比如20xx年甌海率先探索成立混合所有制的強村公司,聯合103個經濟薄弱村入股,通過甌海農商行和區財政確保穩定、可持續的集體經濟收入,一舉實現了甌海區經濟薄弱村的全面脱貧摘帽。四是鼓勵多形式打造適合農旅發展的社團組織,以不同形式帶動人氣。

四、借經驗,推出因地制宜的制度措施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提高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二是可借鑑義烏試點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實踐經驗。通過將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在激活農村沉睡資產的同時,引入一批城裏有錢“閒人”,激活鄉村活力,確保項目引進和生態平衡。三是拓寬農村土地流轉方式。探索多種類型方式促進農村土地經營權規範化流轉。比如xx鎮通過村民將土地直接流轉給企業或個人、委託專業機構模式等多項式流轉,打造了試點民宿村、田園綜合體等,收到了良好效應。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當前,脱貧攻堅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腳步聲已經到來,扶貧路上駐村幹部和幫扶幹部是羣眾的貼心人,更是助力脱貧的領頭羊,扶貧幹部作用發揮實不實,直接影響脱貧攻堅的質量。

做“貼心人”。始終堅持以目標導向貫徹脱貧攻堅工作的全過程,充分考慮貧困的年紀、性別、致貧原因等因素,從準備經濟脱貧、思想脱貧、文化脱貧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因村施策、因人施策,滿足貧困户對生產生活上的每一個合理的需求,切實做到把貧困羣眾滿意作為第一目標。

做“知心人”。作為扶貧幹部,要始終做到聽取羣眾的意見和建議,始終把羣眾的所思、所難、所想放在心上,把具體的責任扛在肩上,結合不同實際情況和工作任務,多角度、全方位和立體化推進脱貧攻堅任務落到實處,做到羣眾呼聲最高、最關切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

做“暖心人”。堅持落實好貧困羣眾的政策待遇保障是扶貧幹部最基本的工作責任,做好暖心幹部就是要切實把羣眾的各項利益放在第一追求,解決羣眾在生產、生活上的困難,做到讓貧困户輕裝上陣,趟出脱貧致富的好路子,實現真脱貧、脱真貧。

脱貧攻堅馬山面臨着收官,單位服務羣眾為羣眾解難題沒有終點,要始終帶着真情、深情、實情俯下身子到基層一線聽取羣眾的意見,才能真正讓羣眾更加團結緊密到黨的領導中來,更好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落到實處。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根據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我於5月3日赴六合區xx街道掛職鍛鍊。經過2個月的跟班學習、實踐鍛鍊和深入調研,受益匪淺。

近年來,xx街道經濟建設蒸蒸日上,中山科技園、科創中心和街道經濟三駕馬車快速高效運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被評為xx市唯一一家省級新型示範鎮,在xx市街道考核中名列前茅。xx街道思想解放程度之深、管理理念之新、發展速度之快令人耳目一新,使我們真正看到了xx街道高起點規劃、高水平運作、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的成功經驗,即“超前、負責、執着、熱情”。xx街道的實踐證明,只要思想解放,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奮發進取,就可以走出一條科學跨越、後發趕超的發展之路。

一、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首先抓住重點、把握重心,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一招走好,全盤皆活,牽一髮而動全身。實踐證明,沒有科創中心和中山科技園和(六合中山)特別社區的建立,就沒有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強勁的發展勢頭。要打造安徽一流名鎮,必須緊緊抓住經濟開發區和灣、碧桂園三大重點,加速路網、電力等公共設施建設,拉開新城建設框架,實現突破的“牛鼻子”,帶動物流、汽配、建材、房產、休閒旅遊五大重點產業,快速形成產業的集聚,形成經濟增長的級數效應。

二、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創新思路,突破思維定勢,把優勢找準、把特色做活。發揮地處、高校人才資源豐富的優勢,制定極為優惠的人才和科技項目扶持發展政策,建立科技項目孵化器,吸引國內外領軍科技人才入駐,搶佔人才、科技等發展的制高點,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與xx區位相鄰、地域相近,雖然發展暫時落後,但我們有後發優勢,要充分發揮地價、政策、服務等優勢,找準定位,主動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發揮特色實現從產業互補、錯位發展。同時要超前謀劃,分步實施人才、科技戰略,搶佔制高點,帶動鎮域經濟的快速增長,進而使經濟保持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三、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打破常規的發展方式,突出區域差異化發展,主動接受中心輻射,承接產業轉移,形成後發優勢。要本着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規劃先行,一步到位,分步實施,建設經濟開發區和工業集中區,打造產業發展平台,深度融入都市圈和長三角經濟圈,主動承接長三角特別是xx市的產業轉移,積極參與大區域經濟分工,儘快形成新的主導產業,促進城鎮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自身經濟的跨越發展。

四、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集中力量,突出重點,統籌城鄉,建設美好幸福新家園。以建設美好鄉村建設為目標,加速美好鄉村示範點建設,形成示範帶動效應,重點打造小李莊、黃牌新村等示範點建設。加快推進村容美化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要用建設省最佳旅遊鄉鎮的定位,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彰顯地方特色,發展一村一品,打造品牌產業。在關係經濟發展和羣眾致富的關鍵項目上,要制定鼓勵、扶持政策,優先發展。對重大項目、牽動力大的項目,要捨得花本錢、下功夫。引進一個大項目,形成一大產業,帶動一方致富。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引進和農業合作社的建設上,可以先予後取、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提升農畜產品就地加工增值,帶動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經營觀念的轉變,增強產業化的原動力,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

五、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規劃先行,創新體制,打造特色,強化管理,提升城市品位。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以建設新城為契機,高水平推進規劃建設管理,大幅提高城市品位,推動建設江北新家園——新城再上新台階。一是高標準規劃,嚴格執行規劃。對過去規劃中存在的缺陷要在建設中及時彌補,不留後遺症;對正在編制的規劃要進行專業化策劃,創造鮮明的生態水鄉特色,彰顯城市文化魅力。二是要創新機制體制,用市場化的理念經營建設城鎮,既依靠政策和項目,又依靠市場融資,走市場化發展道路。規範城鎮廣告經營、公共設施冠名經營等,加大招商開發建設力度,對基礎設施探索實行bt、bot建設模式,拓展城鎮建設投融資渠道,實現資源向資產的轉變。借鑑xx街道和欣樂等社區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經驗,注重社區產業的培植,提升社區自身造血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被徵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和發展問題。三是以碧桂園、灣等項目建設為抓手,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按照“生態前哨、品位水鄉”定位,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城區,打造新的城市風景線。四是創新城鎮管理方式,加大城鎮管理力度。積極爭取城鎮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加大“兩違”清理查處力度,以新城為平台,實施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儘快實現鎮容鎮貌有明顯變化,把建設成全省最佳旅遊鄉鎮。五是要不斷完善城鎮功能。建設完善停車場、公廁、市場等公共設施,改造道路及城區污水管網,完善城市配套和服務功能。

農村幹部學院培訓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10月9日至13日,按照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有幸成為蘇州市年輕幹部羣眾工作能力提升培訓班的學員,赴蘇州農村幹部學院參加學習和考察,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現將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對學習和考察的感受

在短短五天的培訓中,安排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傾聽了多位專家及領導的授課,參觀了農業示範村、社區,開發建設現代化園區、新農村、新社區示範點等,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指導意義大。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學習感受:

一是學習內容新鮮前衞。此次來蘇州學習,接觸了大量新鮮的知識、觀點和舉措,感到十分"解渴"。例如"轉型升級理論與蘇州實踐"、"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博弈思維"、"蘇州城鄉一體化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等專題,是目前"蘇南"地區最前沿、最有實踐意義的轉型升級及城鄉一體化建設理論,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二是課堂教學精彩生動。來自蘇州農幹院、農辦、蘇州大學的孫堅峯、盧水生、陳建榮、沈健等專家,多年來潛心研究農村工作,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他們把研究的成果濃縮成精華,通過精巧的設計、生動的案例、詼諧的語言,深入淺出的傳授給我們,精彩紛呈,印象深刻;

三是培訓形式務實多樣。在課堂學習的同時,培訓還安排了參觀考察活動,參觀了xx區墅裏"社區支持農業"、旺山村"休閒農業"、蘇州園區建設、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泰元社區等示範基地,實地感受蘇州農村的發展變化,感受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高速度、高質量,倍受震憾,深受啟發。

二、對蘇州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認識

幾天的學習、考察,使我對蘇州城鄉一體化建設有了初步的認識。蘇州的城鄉一體化建設起步早、思路新、措施實、力度大、成效好,他們的主要做法是:通過前期資金投入、投資公司運作、配套組織、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金融、運作、組織、政策"四個平台";採取工業向園區、農業向規模經營、農民居住向社區"三個集中"措施優化城鄉佈局;通過農村集體資產分配權向土地股份制股權、農民土地承包權向土地股份制股權、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向城鎮商品房或貨幣和股權的"三個置換",加快農民轉為市民速度;通過社區股份、土地股份、富民合作社、專業合作組織(企業+農户)的"五大合作",富民強村;逐步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統籌資源配置、產業佈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社會管理"七個一體化",實現"家家有資本、户户成股東、村村成物業、年年有分紅"的目標。注重規劃引領,在轉變發展方式上求突破;注重制度建設,在創新體制機制上求突破;注重產業融合,在經濟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注重富民優先,在農民持續增收上求突破;注重社區建設,在城鄉管理體制上求突破。他們敢於正視和破解農村發展中的問題,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發展方式好、經濟效益好、生態環境好、生活質量好的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路子,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三、結全城南轉型發展實際的幾點思考

1.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確立大有可為的精神狀態。經過近10年的發展,城南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區位、產業、人口和民生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在區位上,隨着城市中心南移,城南與主城區基礎設施加快銜接,城市功能加速融合,已成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興業路、城西大道等縱向主幹道建成後,將進一步拉近與主城區的時空距離,提升土地資源價值,促進商貿物流、商業地產的發展;區內擁有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南出入口拓寬改造工程已經完成,蘇州主出入口綜合改造工程業已全面啟動,高速公路道口經濟圈正加快形成。在產業上,現有企業近400家,其中規模骨幹企業74家,市百優企業31家,初步形成了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汽車配件為主導的輕型製造業基地。在人口上,新建了大型商住區、安置區10個,集聚了拆遷户、產業工人、小區住户近5萬人,為發展商貿服務業提供了市場消費基礎。在民生上,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基本養老保障,拆遷安置基本實現"零過渡",社會總體保持和諧穩定。以上四大優勢構築了城南園區加快轉型升級的有利條件,只要我們傳承和發揚好開發區人不畏艱難、負重奮進的拼搏精神,就一定能搶抓機遇、揚己之優、乘勢而為,推進城南新區在新的起點上再創新的輝煌。

2.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確立敢於擔當的魄力膽識。城南園區作為我市成立最早的工業園區、開發區的主陣地,有義務、有責任率先轉型、率先發展,為開發區的發展壯大勇挑重擔、多做貢獻。要在城市建設上彰顯特色。按照"策應老城區,有別新城區,銜接園區"的思路,加快與老城區的融合,主動接受老城區要素外溢,着力打造蘇州市區西南商貿集聚區;堅持"不比檔次比品位",與新城區錯位發展,大力推進產城一體,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加強與蘇州園區的規劃銜接,實施"跨港發展,揮師西進"戰略,向六圩港以西拓展發展空間。要在產業發展上彰顯實力。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企業能級,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新的工業集中區,招引成熟項目和企業,着力構建特色產業發展新優勢;充分發揮毗鄰城區、交通便捷的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大市場、大物流等商貿流通服務業,加快形成一批規模市場龍頭企業。要在民生改善上彰顯底藴。堅持民生優先,紮實推進富民工程,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配置公共資源,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羣眾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努力建設人民羣眾認可的"幸福城南"。

3.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確立自我革命的決心勇氣。自我革命就是要辯證分析原有的開發建設理念、路徑和方式,客觀地看待成績、看待問題、看待機遇,與時俱進、揚長避短,發揚敢為人先、敢闖敢試、敢於負責的精神,奮力闖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要確立城市意識。順應園區從單一的工業園區向產城一體的城市組團發展的趨勢,要用城市的眼光規劃新區,用城市的標準建設新區,用城市的要求管理新區,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快塑造城南新區現代城市的新形象。確立集約意識。當前,資金、土地等要素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我們必須切實增強集約意識,在着力破解要素制約的同時,堅持"惜地如金、優地優用",實現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堅持"輕重緩急、有保有壓",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要確立經營意識。敢於負債,更要善於經營,遵循經濟規律,強化核算意識,突出投入產出效率,着力培植税源經濟,不斷提高土地收益、資產收益、税源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