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精選7篇)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1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辟邪,帶銅錢、肚兜祈福……端午臨近,這一中國節,再次激活歷史傳統、喚起文化記憶,塑造着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認同。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精選7篇)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內涵豐富,從其各種別名中可見一斑。天中節、龍舟節、浴蘭節、端陽節、詩人節……顧名可思義,歲時節點、人神祭祀、祈福納祥、家庭人倫,是構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對詩人屈原的紀念,更讓這個節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極而言之,“沒有端午,何以中國”,正是因為端午富含中華文化基因,既是中國人文化身份的表達,更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

不過,就像很多傳統節日一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端午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間,一度失落。

自“古今”而觀之,高樓大廈的生活,遠離了田野山林,難以採摘艾草、菖蒲;流動時代的人們,雖能買到粽子,卻少了一大家子包粽煮粽食粽的其樂融融。自“中西”而觀之,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成了“闖入者”,其商業化、娛樂化、趣味性,對中國傳統節日生態造成不少衝擊。這樣的“古今之變”“中西之惑”背後,是中國社會三千年未有之大轉型,也是人類文明亙古未有之大交融。置身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大潮之中,基於農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節俗,該如何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如若讓端午傳統持續失落,無疑會有損文化認同感、消散文化向心力。

然而,中華文化卻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間,獲得了更大張力。文化恰似長河,既有大浪淘沙沉澱的河牀,也有奔騰澎湃匯入的支脈,因而不捨晝夜、源遠流長。外在環境越是變化,文化傳統越需堅守,只有這樣,傳統方為傳統——這是考驗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維度。但傳統也不是死水、不是靜物,主動適應變化,創新表現方式,注入時代氣質,傳統方有生機也更具價值——這是考驗文化應變創新能力的重要維度。

端午文化,應該更可以在傳承中別開生面。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為端午提供新的載體、創制新的手段、賦予新的內涵。比如,立足對屈原的紀念,發掘“詩人節”傳統,讀詩誦詩賽詩,重塑“詩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鑑電商營銷模式,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實現“數字化”的端午;比如,順應全球化大趨勢,推動東亞國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這些方面,政府、企業、媒體、社會都可大有作為。端午如是,整個中國的文化建設又何嘗不是這樣?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覺,關鍵是文化創新。傳統節日,藴藏着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描繪着一種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創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抓手。從這個角度看,弘揚端午文化,正是為了塑造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2

《史記》中的《屈原列傳》,是極富感情色彩的篇章,記述了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忠誠不渝。受讒遭貶的悲慘遭遇,高度評價了屈原的才幹和人格。司馬遷寫道,屈原回答漁翁的提問:“我寧願投入浩浩的江水而葬身魚腹,又怎麼能讓高潔的德操,蒙受世俗的污穢呢?”於是,屈原寫了一篇《懷沙》,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2200多年後的抗日戰爭時期,現代作家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中,屈原那長達1500多字的吶喊着力塑造了熱愛祖國、不畏強暴、堅持鬥爭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的形象,震動了1942年的山城重慶。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天動地,須知,愛國主義是對祖國最純潔、尚、最神聖的感情,愛國是一種尊嚴,一種信念。所以端午文化,它也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精神支柱。

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的內涵豐富。從古自今,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家家門上都會掛着菖蒲避邪;大江大河舉辦龍舟競賽;把灌醉的鴨羣放入江河中,人們爭相游水去搶,觀者水泄不通,熱鬧非凡;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喝雄黃酒,盡享天倫之樂;有文化之家還吟詩折柳祈福;戲曲《白蛇傳》久唱不衰……這些富含中華文化基因,塑造着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認同,所以有人極言之“沒有端午,何以中國”!

“江流曲似九迴腸”(柳宗元句),歷史長河就是這樣,端午文化也命運多舛。曾經被當成落後文化被打壓,至今難以恢復元氣,一些地方被淡化,甚至失落。改革開放後,西方“洋節”乘虛而入,以商業性、娛樂性、趣味性衝擊着中國傳統節日,情人節、聖誕節、感恩節等等……一點點地磨損着文化的認同感、消散着文化的向心力。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句)魯迅稱讚那些有自信力、埋頭苦幹的人是“中國的脊樑”。總書記也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一定會使傳統文化獲得更大的發展張力,端午文化也應該發揚光大。置身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如何讓基於農耕文明形成的端午習俗,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就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可喜的是,各地發揚傳承端午文化,都有一些新探索,努力走進新時代。比如,把搶酒醉鴨子也像龍舟競逐一樣,納入羣眾性體育活動,端午時節在有江河水庫的地方舉辦。又比如,有些地方端午節舉行讀詩寫詩賽詩活動,繁榮文藝創作。也還有把吃粽子、喝雄黃酒納入飲食文化範疇的,端午期間羣眾評選美食、評級廚師。還有在網上摘粽葉、購菖蒲,買粽子、打造“數字”端午……等等,不一而足。

歸來吧,端午文化,這是社會的共識、政府的作為、企業的良知、媒體的責任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3

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涵,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巨大魅力,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藴含的傳統文化,推動傳統節日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生活。

端午節臨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場等公共場所,龍舟、菖蒲等為節日平添了文化意藴,不僅為公共空間拓展了文化內涵,也對端午節背後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具有當代意識的闡釋,讓人們近距離體驗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節。

古語有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等。我們在端午節紀念20__多年前的愛國者屈原,就是為了憶念其偉大,傳承其精神。又因為農曆五月是仲夏,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稱為“端陽節”。這些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涵,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巨大魅力,並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然而,包括端午節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的內涵一度被人們淡忘,不少人索性將端午節稱為“粽子節”,彷彿節日除了吃粽子再無別的含義。過年吃餃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這些是通過飲食的方式對傳統節日的紀念。但也要看到,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生活節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怎樣才能讓傳統節日更好地吸引年輕人,讓人們更好地體驗傳統節日背後的傳統文化?如何將傳統節日更好地與當代生活相結合?這些都構成了新的課題。

事實上,隨着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逐漸提升,公眾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方式、傳播方式紛紛湧現。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藴含的傳統文化,推動着傳統節日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生活。這些嘗試表明,今天,傳統節日也可以過得很時尚。比如,前不久,某網絡視聽平台播出紀錄片《佳節》,分為《春望》《秋思》和《冬聚》3集,展現了中華民族代表性傳統節日慶典如何從農耕社會發展而來,這些古老的傳統又如何在當代中國快速的發展中伴隨人們的生活與時俱進,贏得大量觀眾點贊。

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養和傳承,既要藉助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象徵性場景、儀式性物品,也需要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將傳統文化通過當代的表達方式和傳播渠道呈現在人們面前。比如,在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台上,推動傳統文化與最新的網絡視聽方式相結合,不僅能為網絡視聽節目的創作帶來更有分量的題材和內容,也有助於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傳統習俗更好走近年輕人搭建平台。

我國地域遼闊,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不盡相同,但節日中藴含的文化認同感和價值觀是相通的。傳統節日就像一條紐帶,連結着生活在廣袤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傳承着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4

20__年端午節到了,又是龍舟飛渡的時候,虎一小學生已經將傳統節日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瞭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的手抄報評比活動。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次手抄報的題目:1、屈原的故事。2、端午節賽龍舟。3、記憶中的端午節。4、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5、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在此次作品評比中學生的作品各有特色,併為優秀作品進行展演。此次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瞭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5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從“划龍舟”、“佩香囊”到“吃粽子”,現在,人們對端午節的記憶只剩下吃粽子和放假。有學者甚至提出“保衞端午節”,就是要保衞這一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弘揚愛國精神,多些家國情懷。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為何成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為屈原舍小家為大家,心繫國家和人民,卻受排擠誹謗,被流放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這種人值得紀念。因為,他詮釋着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大愛,體現出一種家國情懷。

時至今日,端午節不僅為弘揚傳統文化,更為讓我們找到彌足珍貴的家國情懷。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與國緊密相連。千萬家好,最小家才能更好,有國才有家,無國哪有家。

革命戰爭年代,家國情懷很容易產生,“母親教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都是詮釋。但和平年代,家國情懷需要厚植並弘揚。家國情懷是接續民族進步的精神紐帶,凝聚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激發個人成長的向上追求。

厚植家國情懷,要牢記歷史使命,心繫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密切關注時代和社會變化,勇於擔當真抓實幹。我們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傳播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認清世情、國情、黨情,保持危機意識,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發展。

現今,端午節紀念屈原,絕不僅僅是流於表面形式,而是要有“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決心,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傳承和弘揚其中藴含的家國情懷。

讓中國傳統節日承載家國情懷,永續家國情懷,激發創新、前行的動力,創造更輝煌的“中國奇蹟”,譜寫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6

艾葉清香、粽子馨香、米酒醇香,再加上馥郁的香囊,端午節是一個芬芳撲鼻的節日,而眾香之中,一縷發端於兩千多年前的人文情懷與思念,更加幽香、歷久彌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到夏曆五月初五,無數中國人都會想起那位奇服高冠、戴長劍佩珠玉,行吟於荊楚大地之上的詩人,吟誦他的千古絕唱。

我國端午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且不論學者考古發現的不同起源,也不説各地風俗的大同小異,只看互聯網上的“甜鹹大戰”,就可知曉一二。但是,紀念屈原,是全體華人公認的端午源頭。

屈原在文學樹起了一座豐碑,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浪漫瑰偉的楚辭是中國文學的重要源頭;同時,屈原還在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樹了一座人格的豐碑:“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注重內心修行,詩人高潔的人品一直為後世所推崇;“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對國家興亡安危的關注,讓屈原的愛國情懷一直為世人所尊崇。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風雨滄桑而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於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血液之中的家國情懷,而屈原留給後人的文化遺產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國情懷。

粽香四溢、佳期正濃之時,我們更需要弘揚先賢之家國情懷,品味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驕傲,不忘拳拳赤子初心,在“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晝夜不息中,分擔我們腳下這塊熱土的憂愁,分享她的歡樂,唱響節日的頌歌。

2023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 篇7

怎樣讓端午節傳承好悠久、厚重的傳統文化,擺脱只見“粽子”、不見“屈原”的尷尬?筆者認為,節日的儀式感非常重要。我們之所以需要節日,是因為它是形塑認同的一種文化符號。過去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氛圍濃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相關的儀式活動。比如説,以前中國人重大節日一定要祭拜祖先,宏大的場面、莊重的氛圍,能夠增加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成員的凝聚力。因此,比把傳統節日設定為“假日”更重要的,是如何恢復、設置一些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儀式。今天,我們過有意義的端午節,不妨舉辦各種以愛國為主題的集體活動,比如組織詩歌朗誦、故事比賽等,讓傳統節日多一點時代的積極元素。

另一方面,重塑“家”的概念非常要緊。如今,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代生活的節奏不知比古代快了多少倍,但家的觀念也在消解、弱化。然而,家始終是我們幸福温暖的港灣,始終是牽着風箏飛的那根線。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每天都會碰上這樣那樣的煩心事,學習工作生活中也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個時候,在靈魂深處最渴望的就是家的温暖。端午節,一個激盪着家國情懷的節日,不正是讓無處安放靈魂的遊子,重新尋回歸家之路的載體嗎?當節俗被時代改變,節日的內涵就需要我們用新的形式來不斷激活。端午節,遊子們不妨回家看看父母,和長輩們一起祭奠先人,帶着晚輩一起包粽子,參觀歷史景點,給他們講講屈原投江的故事。或許,在快速擴張的城市和飛速發展的科技映襯下,這些“家庭瑣事”顯得很平凡,但傳統節日本身的價值內核不正在於此嗎?

端午節如此,其他傳統節日亦如此。“路漫漫其修遠兮”,真心希望包括端午節在內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不只是作為一個標本,塵封在檔案館、博物館的櫥窗裏,都不只是一個“浮在空中”的圖騰,而是成為我們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契機,重新綻放曾經的生機與活力。

標籤:端午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