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精選5篇)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 篇1

想愛好攝影,但苦於尚未入門,於是拿着傻瓜機,憑着菜鳥級的構圖水平,跟着這些拿單反機的發燒友,在陰雨綿綿的初夏,到蒼南碗窯古村落採風。古屋、老人、古窯、老戲台,還有那稚童、蝴蝶、嫩草、溪水。那一座座空蕩蕩的吊腳樓,門前草地上是欲滴的翠綠,蝴蝶們自由地起飛,振翅,歇息。門是掩着的,一排排的木板門牆卻刷洗的很乾淨,露出木板的原色,樹的脈絡清晰可見,猶如立體的雕刻。老人們有悠閒地扎着掃把,有颳着土豆,有在灶台前忙碌着,一派世外桃源的美景,與世無爭的閒情逸致,也許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的,但在我們的眼裏就是畫,就是景,我們這些整日無奈地奔波着的俗人怎不對此景此情心生嚮往,羨慕無比。在回來的路上,大家興致勃勃地交流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回到家還在回味整理一張張風景畫,生活照,那珍視的勁兒是旁人無法體會的。是的,風景是需要細細端詳的,生活是需要細細揣摩的,也許只有透過那層層的玻璃才更深切地體會到其美。在這次捕捉光與影過程中,我知道了首先要“胸有成竹”,在按下快門之前先考慮如何確立主題,如何構圖,如何突出主體。在挑選作品中,我也知道了構圖、意境、題目的妙用,在向有攝影經驗的老師們虛心請教學習的過程中,見識了用圖片處理軟件“光影魔手棒”來調整照片,使作品增色不少。我明白了要長本領得“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知道這還算不算已靠近“攝影”門口了。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精選5篇)

一幅好的攝影作品,它應是一首詩,也許是一篇散文詩;它也可以是一首曲,也許是一首富有韻律圓舞曲;它也可以是一個故事,正敍述着人世間真情。

攝影讓我更熱愛生活,感悟和挖掘人間的真、善、美;攝影讓我陶醉在大自然之中;讓我心中風光無限。正如影友們總結玩攝影的五大好處:陶冶情操;增長知識;廣交朋友;磨鍊意志;煅煉身體。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 篇2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攝影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在通過這次採風實習,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以前也喜歡攝影,但是以前的攝影只是單純的對眼前景象的紀錄,看到什麼好玩就照什麼,有時更是想把所有見到的新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所以照的照片都很隨意,也沒有什麼意義,或許偶爾有幾張由主題,看上去還可以的,但那也只是僥倖拍到而已。記得以前還沒有流行數碼相機的時候,我一個人去外地旅遊,拿的我爸爸的相機,看到什麼好玩的都照。十幾天下來,亂七八糟的東西照了一大堆,浪費了一大堆膠捲,最後被我爸大罵敗家子!

其實現在看看也是如此,一個好的作品要有一定的意義和主題,裏面藴含着自己的想法,並且要讓大家能夠體會得到。有很多時候,景不在奇,但得有韻味。同樣一花一草,不同的人能照出不同的感覺。拍照角度、光亮程度、遠近距離,都有着很多的講究。而在照片出品的時候,也會有着不同的意境。

就像我的一張照片,照的十一條曲折的小路,綠樹成蔭,小路曲折,很好的意境,但是找出來的照片卻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的感覺。因為陽光太強,使小路沒有的清幽之感,沒有了深度。還有一張照片,照的一隻抓到的大螳螂,但由於鏡頭與相機的原因,不能很好的調焦,照出來的照片不能更好的突出主題,甚至反而使螳螂有些模糊……很鬱悶……除此,還有些本來以為會是很好的照片沒了效果。所以,一張照片有着很多的細節所在,這些細節都決定着這張照片最後的意境與思想。

我也懂得了為什麼很多大攝影師為了照一張照片花了一天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愛一個地方蹲點。往往,照片裏的很多東西都是一瞬而逝的,而能牽動人們內心的,都是其中的細節。比如採風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可能還不是怎麼會走路的小孩,他的父親正用兩手抓着他的胳膊幫他一步步上着台階。我很快的發現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畫面,親情、朝氣、鼓勵、拼搏等等一系列的感情都藴含在裏面。但當打開相機,按下快門的時候他們已經快走出了我的視角,自然,最後的照片以失敗告終。

從選景到取景再到拍攝,有很多地方都很有講究,所以,一張好的照片需要攝影者的細心,精心,耐心!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 篇3

5月14日~19日,我們在北京進行了為期5天的攝影採風和實地考察。在這幾天當中,雖然時間有點短,但是我們收穫頗多,也領略到了這個文明古都給我們所帶來的風采和魅力。

當我們剛踏上北京的第一個腳印時就急不可待的奔赴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中國美術館。經過了一夜的火車顛簸,雖然大家的身體有些疲憊,但是來到北京的激動心情早已將疲憊的身體拋之九霄雲外。來到中國美術館前,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它別緻的主體大樓,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63年6月,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及辦館性質。進入美術館內,給我們呈現的是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在館內的二樓,我們有幸見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教授、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加山又造畫室客員研究員—胡明哲老師,並且與她合影留念。經過此次參觀,讓我感受到了具有傳統藝術色彩的薰陶,也不枉來一次了。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來到充滿了鳥語花香的北京植物園,別看時間還早,這裏卻早已是熱鬧非凡,其中大多數是攝影愛好者,因為這裏的環境優雅別緻,景色優美怡人,是個拍攝的好地方。北京植物園位於京西香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是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因為植物園的面積實在太大,裏面都是一片爭芳奪豔生意盎然,走中軸的好處是隨時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觀賞兩側的園林或者花卉,而不至於迷失方向。每到一處景物我們都要考慮如何去構圖才能將畫面拍的好看,這是我們要深思熟慮的。參觀完植物園之後,我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當我們身處大自然的環境中我們有一種不忍心去傷害的感覺,不知不覺中自己對大自然的保護意識便愈加的強烈了,在這些美麗的大自然鎖賦予的生命中看到了生命的延續與驕傲,讓我也聯想到人類的延續與發展,在欣欣向榮的如今社會人們的意識也要不斷地深化對於賦予我們生命的大自然的保護意識。植物園裏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我們將記住這美麗的瞬間。緊接着我們又來到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集文物徵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於一身,將系統收藏反映中國古代、近現代、當代歷史的珍貴文物,向公眾系統展示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當代主流文化精神,並全面地展示與宣傳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進程與輝煌文化,介紹世界文明與優秀文化,讓我學到了很多書上沒有詳細記載的中國優秀的傳承。參加完博物館之後,我們就來到了威嚴莊重,氣勢宏大的天安門,這座偉大的建築在我們面前顯得是那麼的神聖,它所包含的元素象徵着古都的傳統文化,以後我們在設計當中也是可以運用上去的。最後我們在莊嚴的天安門前合影留念,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經過兩天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和歷史的巧奪天工的傑作後,接下來的兩天就是到了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公司進行學習了,瞭解工業產品設計公司的操作模式,產品設計流程,以及工業設計師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首先我們來到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DRC基地,DRC有利於形成知識型服務業的中心,是智慧和構思的研發源頭,是品牌的培育中心,也是人才、材料、色彩等各種設計要素的配置中心,通過公司的老師介紹從中我們瞭解到中國的紅星獎,看到了歷年的紅星獎的作品,知道了材料工藝和產品外形的緊密聯繫,這對我們以後從事設計行業有很大的幫助。參觀完DRC基地後我們來到了北京的洛可可設計公司,洛可可設計是一家實力雄厚的國際化整合創意公司,服務範圍囊括前期的設計研究與策略諮詢、工業設計、結構設計、界面交互設計、產品商業推廣期的品牌設計等一站式服務,是目前唯一獨攬四項國際頂級設計大獎的公司。我們參觀了洛可可公司的上上生活館,這裏的工作環境宜人,不會給人壓抑的感覺,這裏的設計師都擁有自己的工作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從設計到討論,分工明確,他們的設計流程是非常清晰的,這也給我們以後工作有了個好的榜樣。參觀了這兩家設計公司讓我更加了解了將來的發展方向與所需具備的一些技能,儘可能的去汲取他們的設計理念,不斷的創新,融入自身的設計理念與風格在不久的將來設計出屬於自己的好產品。

參觀完兩家知名設計公司後,接下來我們又來到眾所皆知的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中韓合資汽車製造商,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其汽車設計品牌理念是:為中國汽車市場追求温馨和諧生活以及理性自主的消費者,提供造型時尚,消費者信賴,親切,進取。在公司職員的介紹下我們瞭解到北京現代汽車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所獲得的成果,在其帶領下我們又參觀了公司的汽車展廳和汽車生產流水線,瞭解到了當前現代汽車的尖端技術和目前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領略到汽車行業的風采後,我們來到清華美院,這裏的教學環境非常好,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齊全的設備設施,清華的老師和我們簡單講解了汽車模型製作過程,也讓我們也知道了模型的加工工藝。之後我們又來到了北京“798”藝術長廊,北京798藝術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大山子地區,坐落於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七星集團)所屬的718大院,建築總面積達到23萬平方米。這裏彙集了畫廊、設計室、藝術展示空間、藝術家工作室、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眾多的文化藝術元素。這些藝術元素在以後我們的設計當中都可以被採用的。在這裏我們拍攝了別樣的圖片,頗有藝術感,也許受到藝術美感的侷限性和所學知識不夠,有些藝術品我們都很難讀懂它,也就只有把他們拍攝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慢慢的去讀懂了。

在北京的最後一天就是去爬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第一奇觀的萬里長城了,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俗話説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第一次來到北京,肯定是要來爬長城的。我們來到長城時人已經很多的,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富有激情的。當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爬到長城的頂峯之處時,眺望長城的遠處禁不自覺的有種自豪感,同時也很佩服古人們的偉大。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這是一項多麼艱鉅偉大工程這其中卻包含了多少先祖們的思想和努力。此時我們都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的相機拍攝下這矯健的一條“巨龍”,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它都顯現的那麼宏偉壯觀。爬完長城後大家的身體都基本消耗殆盡了,緊接着我們來到了鳥巢,水立方,這兩個宏偉的建築是為了20xx年奧運會建立的,外形獨特,別具風格。通過在學校學習攝影這門課,我們知道一切景物皆可以由攝影者自由選取和重新組合,只要是自然界的物體都是景物攝影的對象,但是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應該有鮮明的主題。所以我們應在其外面選取合適的角度和構圖方式進行拍攝,將這兩所建築拍攝的更加完美。鳥巢水立方的宏偉我們已經見識到了,那中國科技館的魅力更無法抵擋的。中國科技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綜合性科技館,館內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每個主題展廳都帶給我們不同的精彩和感受,讓我們瞭解到現代最前沿科技的發展,讓你感受到科技的偉大。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就要結束在北京的短暫旅途了,在這5天當中我的感觸頗深,不僅領略到了北京美麗的風景和自然歷史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學會了如何構圖拍攝好的作品,也提高自身對美的審視,對大自然和工藝品的認知水平,培養了和提高了對產品的更深層的設計,增強了我們創作、造型能力,活躍了構思。在將來的日子了有機會還會再來重新再好好的去仔細的領略這座古都所帶來的魅力。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 篇4

雲南短暫的採風生活過去了,回想想起來,有苦也有甜,有美也有醜最大的感受就是雲南的民族建築風格、雲南的民間藝術、雲南的古城建築給我們帶來的新鮮感。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雲南獨特的民族建築風格和民族服飾。

首先我想談談我們前往雲南途中的感想,因為這一段時間是我最難忘的時刻,還記得去雲南途中吧,我們滿懷着對雲南的嚮往,在這之前我們都沒有去過這麼遠的地方,當時心裏真是激動不已,導致我連續兩天都沒睡覺,一直望着窗外,雲南的風景到底有多美,雲南的人又是怎麼樣的別緻?

對這一切的東西都充滿着好奇,導致我的心情一直都靜不下來。很多時候都在考慮這些。同學們的身上彷彿也有用不完的勁。我恨不得現在就能聽見列車員們説這樣一句話:“尊敬的旅客朋友們請帶好自己的行李雲南到了請下車。”可是就這麼一句話等的我們好辛苦,好累啊,感覺過了一個星期一樣。

時間過得真慢,彷彿我們又吃了好幾次年夜飯,我的雲南,雲南到了,我們提前了半個小時就把帶的行李準備好準備下車,當我們下車的時候天不知不覺亮了起來,面帶笑容輕輕深呼一口氣,空氣好新鮮好美,心中美滋滋的想雲南我來了,走出火車站,我們都以為我們要好好玩一玩了,沒想到還有半天的路程在等着我們就這樣我們坐上我們的大巴前往那個我們盼望已久的大理古城,很快我們到達了那裏,感覺不錯,記得當時天已經快黑了,我們趕緊找好住的地方,洗洗我們疲倦的身體,沖掉一身的疲憊。然後沒等休息就走出了住的地方,不能浪費這美景啊。

在大理,出遊的第一天,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雲南大理古城高大的城牆雖然是仿建但仍舊能顯現出它的美感,走上前摸了摸,彷彿依然保留着那種悠久歷史的韻味,隨之我們見到了大街小巷交錯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走進了一家服飾的店鋪,我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美麗布料做成的衣服,很美,聽老闆説這些都是手工縫製的,摸上去很滑,看上去一根一根線整齊的編制而成。看了看問了問老闆價格,果然物有所值價格很高。然後繼續我們的旅途,走着走着我們來到了一條全是酒吧的小巷我們尾隨着一條小溪,溪水很清,沿着這條小溪,看着酒吧裏絢麗多彩的燈光和愜意的遊客,聽着優美的歌曲,真有一番美感。

還沒回味完這種的感覺,我們就被一家銀飾店裏面的銀吸引住了,看見這一件件銀飾,我真想把他全部買下,可惜沒錢,我們只能遺憾的走了。接着我們來到了一個古城城樓上,花了三元錢我們才登上這個古城樓,在樓上我們首先見到了這裏的美麗的雕刻藝術,有花有龍有鳳,隨之我們走進大廳,首先見到的是一座大佛,聽説雲南的人們有不同的信仰,入鄉隨俗我們也來拜拜祈禱祈禱我們每個人都要幸福,然後我們順着小樓梯向上爬了一層,這是最高處,透着小窗户我們看到了古城的夜景,真繁華,生活在這樣的都市裏面真好。在我們準備下去的時候我不小心看到房頂美麗的壁畫顏色搭配的很美。

等我們下來的時候,我們走進了一家圍巾專賣店這裏有不同樣式的圍巾花花綠綠有一個同學試了試,我們都感覺漂亮,於是我們幾個都買了好幾條,然後我們又轉了轉,突然我們被一個畫畫的吸引了我們,後來聽老師説那就是羊皮畫,畫得很美。時間可真是不會等人,已經十點了,我們就這樣匆匆忙忙回去了,走在我們發現一個賣水果的我看見了一個賣水果的,我們停下來老闆很好,讓我們嚐了嚐,很紅很紅的蘋果吃在嘴裏很甜很甜好香,聽説這是山果,我們買了好多,的好好品嚐品嚐。這一晚這讓人難忘。

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來了,誰都不願浪費這樣的時間,早上的空氣景色也很美。然後我們去了白族居住地點,這裏原本是一位知名人士所住,在這裏金花穿着盛裝為我們準備了白族特色的三道茶介紹了白族的一些習俗也拍設了一些白族的建築和起居用品,這裏的建築大都數都很美因為這裏人們很會裝扮,人們大都會將自己的藝術繪畫花在牆上,

所以白色的牆上多了很多花樣,接着我們來到了魚鷹之鄉,這裏當地居民划着船帶我們來到了洱海水很清而且水草看的一清二楚然後我們又看到了精彩的魚鷹表演,當那些船家把魚鷹敢下水在我們的吶喊和助威中魚鷹沒有令我們失望,抓到兩三條大魚,然後我們品嚐了一下漁家特色小吃。最後我們在一陣歡聲笑語中告別了美麗的魚鷹只想洱海。隨後我們來到了天龍八部的拍攝地點,在這裏我們等了很久坐上了纜車我們最多的是高興,坐上纜車我們來到了天龍洞,從天龍八部上看我記得段玉是從很高的山上掉下來的,可是我們從洞口進去的,在漆黑的山洞裏走着不知前方會出現什麼,我們膽怯的走着,然後我們看見了神仙姐姐,的確一摸一樣,呵呵,然後我們沿着陡峭的台階往上攀爬,山洞很潮濕,不過可以看到許多天然的石頭很滑,奇形怪狀,最後我們來到段玉掉的入口,我們都非常激動,急忙拍照。然後我們在勞累中走出了山洞,隨之就是大理的全景,有山有水很美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兩天的大理之行結束了,留下的只是回憶,我們踏往香格里拉,這個人間天堂,在到達香格里拉境內,我們看到了什麼樣的放牧生活,野豬,馬,牛,羊和藍天交織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在那裏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很冷,這裏建築很有特色房屋彷彿石雕刻而成,很精緻安排好住的地方,這裏的藏民很友好的接待了我們,參加了他們特別的儀式,在這裏我們也瞭解一些藏民習俗,作為客人他們將美麗的哈達送給了我們,然後我們看到了他們穿着盛裝跳起舞,迎接遠方的客人,用砸吧和烤牛肉款待我們,現在回味起那烤牛肉任然能夠流下口水。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古城,我們踏上石頭鋪成的小道,在這裏逛街,感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味,美麗的民族風情吸引我們不斷在大街小巷裏穿梭,別有一番風味。這裏的建築大多以雕刻唯美,喜歡這裏的特色,人們穿着不同的民族服飾給我們留下很多感受。

攝影採風心得與體會 篇5

採風時間: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7號

採風地點:杭州

考察對象:西湖,烏鎮

正文:

20xx年10月13日——21日

經歷拉火車一夜的顛簸,我終於踏上這片如詩如畫的江南土地——杭州,這座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城市。清新的空氣,精緻的城市佈局,星羅棋佈的街心公園,人們安逸閒適的神情,鉛華淡去,浮躁盡無,這些無一不讓我為之心動。坐車的勞累抑鬱之情一掃而空,帶着清爽的心情,我遊覽這座夕年“暖風薰的遊人醉,只把杭州當汴州”的美麗城市,通過細心的體味,感悟,對比以前學過的知識和資料,我有拉一些自己新的見識,現通過幾個角度,對西湖境貌總結如下:

一、從自然地理氣候角度看西湖環藝

舊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古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而今,西湖水域面積擴展為約7平方公里,三面雲山環繞,東部緊臨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以秀美為極致的湖泊型風景名勝區。

從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餘脈和錢塘江的山川作為依託,形成三面環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層巒疊翠,水不廣而平湖如鏡。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並秀。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處,給人以自然親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湖區附近建築充分尊重自然地勢的起伏陡緩,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築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側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懸崖之畔做吊腳樓(四照閣),建築與自然氣韻相互滲透,色彩調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圍環境中,體現出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

從氣候上看,西湖十景"中由氣候和天氣形成的美景,春有"柳浪聞鶯";夏有"麴院風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斷橋殘雪"。晨有"蘇堤春曉";晚有"雷峯夕照"。古人稱西湖"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各有各的彩圖,各有各的意趣。這些美景無一不與杭州地區的氣候環境有着直接關係,氣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幾處景觀的觀賞性和觀賞價值。

總的來説,一個好的景緻設計,地理和氣候變化的因素是需要我以後注意考慮和學習利用的。

二、從人文歷史文化角度看西湖環藝

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西湖更是歷代文人騷客的揮毫潑墨的聚集地中的明珠。“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千年的積澱使得她比其他地方擁有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西湖區附近的園林建築則充分的把這深厚文化底藴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出來。

該地區的園林建築,多如淡雅的山水畫,建築精緻,佈局以自然和諧為基調,儘可能的利用到周圍的環境,並容入其中,建築色彩色調明快,處處透着一股唐詩宋詞般的意境美,悠遠而深刻。例如:十景之一的“柳浪聞鶯’,這裏循湖岸行,鋪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橋流水,隱約不時傳來清脆悦耳的鶯啼,這鶯啼點出了靜中聞聲的絕好意境。又有萬樹柳絲倒掛輕垂,猶如一道綠色的帳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樹冥冥,亂擲金梭萬縷青”的點景之作,意境不可不謂之清幽也。又如“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素有“小瀛州”之稱的“三潭印月”,通過運用亭、榭、橋、石、廊等園林建築,組成重重層次,構成富有變化的景區。雖然湖中有湖,但不感覺水多,陸地雖狹,卻處處引人入勝,特別是當遊人踏着那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橋,來到碑亭和“我心相印”亭時,景色變化其妙無窮。從曲橋的湖面望去,那亭亭玉立的三塔正好在“心心相印”亭的兩旁和中間圓洞門的框景之中,如是在中秋賞月,那皓月中天,塔內燈光、月色、湖波、塔影,相映成趣,詩情畫意,盡藴育其中。

三、從建築風格上和環藝設計角度看

該地區環藝設計效法自然而又高於自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極富詩情畫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風格,極力創造體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在具體造園的手法上,如為了創造美好的園林意境,造園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為池沼,或為微縮的飛瀑。臨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劃分景區和空間,在大範圍內組織小庭院,併力求建築的造型、大小、層次、虛實、色彩並與石態、山形、樹種、水體等配合默契,融為一體,具有曲折、得宜、描景、變化等特點,構思新穎奇特。整體建築風格上不同於北方的厚重粗曠豪邁和嚴格等級制度下規整的結構佈局,該區建築佈局靈活多變,以自然天道和諧為主,婉約精緻而園景很少重複。

典型的如郭莊:園內臨流建閣,有船塢、假山,高低錯落有秩。同時該園還大量吸收蘇州園林的建園手法和紹興景緻的特色(如園中兩個池塘,一個是自然形態,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蘇州園林;另外一個是石板砌成的方池,顯是紹興風格。)靈活而深富意境之美。

步入郭莊,先見“靜必居”,後入“一鏡天開”。前為宅園部分,是當年主人居家會客處。後為園林部分,是以水為主題的精緻花園,也是郭莊特色集中體現的部分。進門經復廊幾經周折到正廳,上懸以匾額“香雪分春”。後堂舊有的一幅楹聯重新制作後掛在庭前:“紅杏領春風,願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足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頓時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這是一座頗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廂房和後堂構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鋪裝,中間是一個用石板欄杆圍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細流不斷,形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靜氣氛。園中的曲廊、池閣、後山、石橋形成了一幅精緻的景色。湖畔的“乘風邀月”軒,敞室臨湖,正對六橋煙柳,覽盡湖光山色。晴日月夜,確有乘風邀月之妙趣。還有假山上的“賞心悦目”亭,居高臨下,四周湖山秀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飲賞月,那真可謂神仙之樂。還有相鄰的一處佳景是二層樓的“景蘇閣”,原是繡樓,面臨蘇堤壓堤橋,背後有寧靜雅緻的花園,此處也是庭園的主體建築,樓下曾是主人下棋彈琴場所,樓上陳列着文房四寶,是當年主人詠詩作畫的地方。矮牆月門前分別題曰:“枕湖”、“摩月”。站在月門裏透視,可見葛嶺等倩影,如攝入畫中一般,倍添人們遊園的興致。跨出月門,便是船塢,不由引人下船,去暢遊西湖美景。

在現代代城市發展中,該區極注意開發,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見樹當蔭,依山就勢,按坡築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園,又新建立出一系列典型如“新西湖十景”。使的整個城市呈現出建築,人文,自然和諧統一的風貌。

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築思想和以人為本的居家環境要求容入到設計理念當中,杭州之行給我深深上拉一課。

20xx年10月22日——27日

如果説杭州之行園林讓我感受到的是精緻細膩的貴族氣息,那麼無疑烏鎮帶給我的就是如小家碧玉般的温婉淳樸和自然。那是一份江南水鄉所獨有的寧靜致遠。

小橋,流水,人家”是烏鎮的真實寫照。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出一派古樸、明潔,幽靜的韻味。

從格局上來説,河網在烏鎮內和主幹道重合,連橋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水網體系聯結京杭運河、太湖和烏鎮的池塘、水井,理想的解決了農作、飲用、排水、觀賞、運輸等水問題。

在烏鎮很少見常因風水而設的斜門左道,為避免氣衝而立的屏牆、照壁和當路放置的“泰山石敢當”等符鎮,而是多軸線明確、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據導遊介紹,這是因為當地深受儒家文化和吳越文化的影響所導致的。

從特色建築上看,烏鎮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牀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當地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水閣三面有窗,憑窗可觀市河風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水閣是烏鎮的靈氣所在,雖然它沒有奢華,難比高樓。但有了水閣,烏鎮的人與水更為親密;有了水閣,烏鎮的風貌更有韻味;有了水閣,烏鎮的氣質更為悠雅;有了水閣,烏鎮的歷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閣是烏鎮的獨創,也是烏鎮的魅力所在。

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烏鎮也不例外。據説烏鎮歷史上橋樑最多時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橋”,而現在仍然有30多座。

我只有幸遊覽拉西柵的通濟橋、仁濟橋,中市,東柵的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的福興橋,浮瀾橋和北柵的梯雲橋,利濟橋。有些橋上還刻有古人的題詞(如通濟橋:“寒樹煙中,盡烏戌六朝舊地;夕陽帆外,是吳興幾點遠山。”“通雲門開數萬家西環浙水;題橋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深含歷史文化的韻味,顯得古樸滄桑。正是這些橋把小鎮各個部分聯繫起來,使整個小鎮呈現出“小橋,流水,人家”的風貌,使得動靜結合把人與自然緊密聯繫在拉一起。

烏鎮的石板小巷自然而然的融入在水與橋的山水畫中,渾然天成。微濕的青板石路讓人不由聯想到雨打芭蕉,在煙雨朦朧的水鄉盡頭會不會有一個有着丁香一樣芬芳的美麗姑娘,帶着淡淡的憂愁在等着歸人,如夢如幻。而現在依然在小巷居住的人們所帶來的生活氣息,又讓人感覺親切温暖。巷深而不失意境,在很多古鎮中很難得。

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整個烏鎮:

形式上,均衡的整齊美。一塊塊磚疊壘的牆,一條條石板鋪成的路,街邊的一間間店鋪,河邊的一間間小屋,它們平行相連或保持一定距離,表現出自然狀態下的整齊美。裝飾紋樣上多采取二方連續的紋樣,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錯落有致的老房子,給人一種運動的秩序美感。

藝術上,美感來源於她的客觀形式美,色調的同一性,黛瓦粉牆,黑白二色。以灰色為主基調,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諧淡雅,建築安排變化而統一。

環境氛圍上,寧靜感是古鎮美的另一個方面。古鎮的氛圍是非常閒適的,所有活動都是自主的,與現代都市的競爭壓抑形成鮮明的對比,漫步在寧靜的石板巷,傾聽腳步在另一小巷上的迴音篤篤,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鬆和解脱。

背景文化上,歷史厚重感。她的佈局、建築空間形式是千百年來人們生活逐步形成的,背後映射着歷史滄桑感。每一塊石頭、每一塊磚都記載無數被遺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東方文化。

總的來説,烏鎮之美在於她因地制宜的格局和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吳山越水賦予她容顏,勤勞的人民賦予她靈氣,讓人身處其中不由感到天人和一,上善若水。

結尾語:

這次採風考察總體來説收穫是豐富的,不僅更加清晰的瞭解拉江南水鄉文化對建築風格的影響,更深刻的理解拉天人和一和以人為本思想在建築裝飾上的內涵和影響,找到拉自己以後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設計的一些靈感方向,為以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打下拉好的基礎。